閱讀屋>教師> 《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師說課稿

《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師說課稿

《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師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師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教材編排的特點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人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記敘了1994年,在美國洛杉機大地震中,一位年輕的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而堅持不懈地挖掘了38個多小時後,成功救出14個小孩的故事。讚揚了“了不起”的父子倆,歌頌了偉大,無私的父愛,教育學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堅定的信念,這樣才能戰勝困難,獲得成功。

  這單元緊緊圍繞“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主題,講述了人們對總理的愛戴,懷念之情;志願軍和朝鮮人民戀戀不捨.依依惜別之情;還有對那高尚.聖潔.無私的母愛的懷念之情。因此,本文對父愛的歌頌,學生應該很容易理解。但要去體會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卻是一個難點。前面我們已經初步掌握了體會句子的方法,本課也是這一方法的進一步理解和運用。在教學時,我透過情境創設,去極力烘托情感,讓孩子們在研討。合作.反覆吟誦中領悟文中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讀為本,關注人文。”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依據新課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標,以求實現“以人為本,終身發展,和諧發展”的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透過自讀,認識本課生字.生詞。

  2、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讀.說”這兩種簡單的方法,讓學生深刻理解父與子的了不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偉大的父愛,兒子與父親之間的相互信任,體會人間自有真情在。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親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麼了不起?

  三、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但採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

  1、以讀代講法。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講過,讓孩子們“讀、讀、反覆的讀”。的確,只有把讀作為理解與感悟的手段,透過讀,去解決閱讀課上的幾乎所有的問題。唯有多讀,才能理解,才能運用,才能潛移默化地將範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品析詞句法。本課教學,透過詞語的比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體會等品嚐評議,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品評之後的積累,就是消化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剝。

  本課教學還輔以直觀法,情景教學法等等。做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學習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學生語文素質培養的關鍵。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學會朗讀。即透過讀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透過讀,讓學生理解內容,體會出感情來,在反覆朗讀進入文中情景。根據不同人物的特點,用不同的語氣,表達不同的感情,使學生明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這一道理。這樣不僅讓學生知道了“讀”是學懂本文的關鍵,也是學習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

  五、教具準備

  本課教學我主要藉助遠端教育資源,豐富教材內容,同時也讓教材內容直觀化,達到資源共享。讓學生學起來更輕鬆,更有趣。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讀出“父與子”的情

  1、談話引入。(介紹一位讓你難忘的人。)

  2、播放課件。(瞭解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揭示課題,解讀課題。

  [設計意圖:開始以提問方式引入,給了學生自由發言的權利。透過課件瞭解地震,體會父親身處險境,為後來體會父愛的偉大做好鋪墊。]

  4、自由朗讀全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一位什麼樣的父親?(學生讀書前講清楚讀書要求,讀準音,讀通句。遇到問題做上記號,想辦法解決,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

  5、交流學習收穫。(用簡練的話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用一個詞表達自己讀後的感受,並寫在黑板上。這不僅是學生概括能力的訓練,同時學生的書寫習慣也得到了培養。)

  6、抽生讀課文。(學生讀後,其他學生誇誇讀的好的地方,同時指導學生朗讀。)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對課文有初步的感知,同時也自學了本課的生字詞。抽生讀,是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的品讀。讀人物的語言,品人物的思想。]

  (二)說“父與子”的情

  1、換課題。(根據課文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那種精神,你想想,能不能給它改一個更好的題目。如果你認為這個題目很好,你就讀課文,提出理由來。怎麼讀,拿出筆來,一邊勾畫一邊批註找出根據來。從小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學生彙報。(告訴學生髮言的方法:先亮明觀點;再從書上找根據;最後講道理。培養學生有序的連貫地說一段話,克服學生在課堂上發言三言兩語的現象。學生可能會改成《了不起的父與子》,為什麼這麼改?牽引學生去尋求答案。因為別的父親都絕望了,離開了,只有他,還那麼執著;38個多小時不吃,不喝,不睡,常人能做到嗎?兒子在面臨生存的機會卻讓給別人。所以我要說他們了不起。這樣一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當然,學生還可以改成《勇敢的父與子》、《偉大的父與子》等等,只要能說出正確的理由.同時也突破了難點。)

  [設計意圖:老師問學生換不換題目,其實是“醉翁之意”。透過這麼一個似呼不著邊際的問題,讓學生深入閱讀.深入思考,解決了文章需要學生理解.感悟.體會的所有關鍵或要點,而且在討論.發言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讀書.引用能力和表達說理能力.]

  (三)寫“父與子”的情

  1、寫一寫。(把你的感受寫出來,可以寫你學了本課後的體會,也可以寫你想對父親或兒子說的話。)

  2、展示學生的佳作,讓學生與文中的父子達到心靈的交融。

  3、作業:將生活中你最難忘的人,選一兩件事把他(她)記下來。回到課文開頭,首尾照應。

  [設計意圖:讓學生將內心感受寫出來,讓學生的思想與文中情感發生碰撞,達到交融,得到昇華。]

  七.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既簡明扼要,又凝聚著強烈的感情,滲透著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學生的情感,讓整堂課真正成為和諧互動、學習的樂園。

【《地震中的父與子》優秀教師說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