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歷史名人故事

歷史名人故事

歷史名人故事(15篇)

歷史名人故事1

  諸葛亮小的時候,跟著隱居在襄陽城南的水鏡先生學習兵法。水鏡先生養了一隻公雞,公雞一到晌午啼叫三聲,水鏡先生就下課了。諸葛亮聽課聽得很不過癮。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在褲子上縫了一個口袋,每天上學的時候就抓幾把小米放在口袋裡。當晌午快到時,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雞見有黃燦燦的小米,顧不上啼叫,就啄食起來。剛剛啄完,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裡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雞吃完口袋裡的小米再叫時,水鏡先生多講了一個時辰的課,可把師孃餓壞了,時間長了不免抱怨幾句:“怎麼搞到這麼晚,晌午過了,也不知道餓!”“你沒聽見雞才叫嗎?”水鏡先生說。

  師孃是個聰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奧妙。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時候,她悄悄地來到了院子裡,只見那隻花頸公雞剛要伸長脖子叫喚,就有人從書房視窗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個仔細,又悄悄地回家了。這天水鏡先生回來,師孃笑著說:“你這個當先生的,還不如小諸葛。”於是她把剛才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水鏡先生。水鏡先生聽後一愣,又哈哈大笑起來,心想諸葛亮餵雞求學,真是聰明過人,將來必定是蓋世奇才。

  諸葛亮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為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為漢室開創一番事業。

歷史名人故事2

  劉備借得荊州後,壓根不想還給東吳。孫權派魯肅討了幾次都沒討到,非常惱火,就採納周瑜的計策,用妹妹做誘餌,打算把劉備騙到東吳,扣為人質,逼他歸還荊州。

  定下計策後,孫權就派人到荊州,說得知甘夫人去世後,劉備一直單身,十分同情,願將妹妹嫁給劉備,請他到東吳迎娶。劉備可不傻,一聽就知道孫權不懷好意:“我已年過半百,孫權的妹妹卻是妙齡女子,他怎肯將妹妹嫁給我這個老頭子?恐怕是想把我騙到東吳去做人質,逼我還荊州吧?我才不上他的當。”

  諸葛亮卻搖著鵝毛扇說:“主公但去無防,我自有妙計,包你既娶到孫權的妹妹,又不用歸還荊州。”

  劉備問:“軍師有何妙計?”

  諸葛亮的妙計是到緊要關頭才能給人看的,他微笑著說:“我已將妙計裝在錦囊裡,主公路上再看吧。我等著喝主公的喜酒呢。”

  劉備終於動了心,決定去東吳迎娶孫權的妹妹。關羽和張飛都說萬萬不可,大哥這一去,恐怕就回不來了。劉備安慰他們說:“你們什麼時候見軍師失算過?有軍師的妙計,十個孫權再加十個周瑜,我也不怕。”

  劉備帶著趙子龍去東吳。臨行時,諸葛亮交給趙子龍一個錦囊,說妙計就裝在裡面,叮囑趙子龍一定要到東吳後,才能拆看。

  劉備一行乘船順江而下,很快就到了東吳水面。風浪很大,船晃得厲害。趙子龍想等風平浪靜後再看軍師的妙計,劉備卻說,現已進入東吳地界,危險重重,萬一東吳水軍襲擊,想看妙計都來不及了。

  趙子龍覺得劉備說得有理,就將錦囊拆開。不料一股旋風襲來,頓時巨浪滔天。趙子龍站在船頭,縱然武藝高強,也因船隻顛簸摔了個嘴啃船板,幸好雙手抓住船幫,才沒掉到水裡。可諸葛亮給他的妙計,連同錦囊一起掉到風浪裡,打個轉就不見了。

  風浪平息後,趙子龍一行人划著木船,在江面上轉了好幾圈,又派幾個水性好計程車兵到水裡尋找,都不見妙計的蹤影,倒是那個漂亮的綢緞袋子還掛在船底的一顆釘頭上,裝了一袋子的髒水。

  丟失了軍師的妙計,劉備不敢去娶孫權的妹妹了,他決定先回荊州。可他們正要掉轉船頭,就聽到有人喊:“劉玄德,你走不了啦!”

  一艘大船飛快地駛來,船上站著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仔細一看,正是周瑜。周瑜要活捉劉備,逼他歸還荊州。趙子龍帶領將士拼死抵擋,才得以脫身,但劉備的左腿中了一箭,趙子龍也被周瑜的長槍刺傷了右臂。

  回到荊州後,劉備一瘸一拐地走下船來。諸葛亮吃驚地問:“主公,你沒有采用我的錦囊妙計?”

  劉備生氣地說:“妙計被風浪捲走了,錦囊還在。”他把髒兮兮的袋子扔到諸葛亮的腳下。

  趙子龍捂著手臂上的傷口問:“軍師,你那妙計到底是什麼?”

  諸葛亮撿起錦囊說:“我想讓你們到了東吳後,就沿路宣傳孫權是請主公來娶他妹妹的。這事鬧得越大,孫權就越下不了臺,你們也就越安全,主公也越有可能娶到孫權的妹妹。”

  趙子龍埋怨說:“不就是幾句話嗎?軍師為什麼不預先告訴我和主公,非要神神秘秘地裝到袋子裡,還必須到東吳才能拆看?你害得主公差點兒丟掉性命啊!”

  諸葛亮追悔莫及:“我沒想到江上風浪那麼大。”

  此後,諸葛亮有什麼妙計都當面講清楚,再也不敢裝到錦囊裡故弄玄虛了。

歷史名人故事3

  苻融占夢破懸案

  《晉書·苻融傳》記載:時任京兆尹司隸校衛的苻融,一日接到訴狀。情節是,被告者董豐,外出遊學三年後返回了家中,可是當晚他的妻子就被害了,他妻子的哥哥便認為是董豐所為,於是便把董豐送交官府治罪。董豐含冤叫屈,堅稱妻子不是他害的。

  苻融對此案做了仔細推敲,也覺得事有蹊蹺,於是便問董豐是否請人占卜過。果然,董豐說他在案發前曾做夢騎馬渡河,先是從北岸到南岸,又從南岸渡回北岸,最後再從北岸回到南岸。適時,馬停在水中,任憑自己怎樣鞭打它都不肯走。他低頭往下一看,有兩日在水中,馬左一日為白色,浸水而溼;馬右一日為黑色,顯得乾燥。醒來後,他對夢中的情境記憶猶新,心中驚恐萬分,認為那肯定是不祥之兆,離奇的是,在回來那天晚上,他又重複做了同樣的夢。他找到了占夢者為他解夢,占筮者告訴他,近期他恐怕有獄訟之事,並且告誡他要“遠三枕,避三沐”。對於占筮者的話他牢記在心,在當夜他沒有接受妻子為他準備的沐具和枕頭,但第二天起來妻子卻被殺害了。

  苻融聽了董豐所說的夢象後,自行進行了一番破譯,最後斷定殺董豐妻子的兇手是一個名叫馮昌的男子。他對於董豐的夢象是如此破譯的:苻融把董豐的夢象轉換成《周易》的卦象:水的符號為“坎”,馬的符號為“離”;既然馬在水中行走的路線是從北向南,又從南向北,其路線即成“之”字形;由此,董豐的夢象就可以轉換成“坎之離”。“坎”之形為三,三爻同變後即成“離”之形三。“離”為兩個陽爻夾一個陰爻,為“中女”,“坎”為兩個陰爻夾一個陽爻,為“中男”。董豐看見水中有“兩日”,象徵著與此案有關的兩個男子,一個為董半,另一個尚不清楚。“坎”又為執法之吏的象徵,當在上。於是,坎上離下又組成了“既濟”卦。按照此卦的先例,“文王遇之,囚之湵裡”。要是被告有理(“禮”通“理”),最後一定能夠囚中得生。再據夢中“馬左而溼”解字,應是左邊為水、右邊為馬,合起來即是“馮”字。“兩日”相重,又是“昌”字。所以,真正殺害董豐妻子的案犯應該是另一個男人“馮昌”了。雖然這個破譯的過程十分複雜,但是當官府據此逮捕馮昌後,馮昌果然招認了。據真兇表述,他原來要殺害的物件只是董豐,預定以新枕頭為標誌,卻不知當晚董豐並沒有使用新枕頭,結果就誤殺了他的妻子。

歷史名人故事4

  魏文侯講誠信

  戰國時代,魏國的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由於他處處誠信待人,無論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魏國因此迅速強大起來。

  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定,次日下午到郊外去打獵練兵。到了次日,下朝後舉行宴會,魏文侯準備在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可是,宴會快結束的時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看看快到中午了,雨還是不停,而且越下越大,魏文侯起身對席間的眾臣說:“對不起,我要告辭了。趕快準備車馬,我要到郊外去打獵練兵,那裡已有人在等我了。”眾臣一見國君要冒雨出門,都走上來勸阻。這個說:“天下這麼大的雨,怎麼能出門呢?”那個說:“去了也無法打獵練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得告訴一下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眾臣中有一位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馬上去告訴。”魏文侯把手一擺說:“慢,要告訴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跟人家道歉才行。”說完大步跨出門外,頂著大雨往管理山林人的住處去。

歷史名人故事5

  江西撫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負籍遠遊,曾挑著書箱行李,從家鄉臨川,來到宜黃鹿崗薌林書院求學。在名師杜子野先生指導下,他勤奮苦讀,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閱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得知李白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一朵美麗的花,因此,才思橫溢,後來名聞天下。於是他拿著書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會有生花筆嗎?

  杜子野正色道:當然有啊!事實上有的筆頭會長花,有的筆頭不會長,只是我們的肉眼難以分辨罷了。

  王安石見杜子野先生如此認真,便道:那麼先生能給我一支生花筆嗎?

  於是,杜子野拿來一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裡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筆,究竟是哪一枝,連我也辨不清楚,還是你自己尋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學生眼淺,請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著鬍鬚,沉思片刻,嚴肅地說:你只有用每枝筆去寫文章,寫禿一支再換一支,如此一直寫下去,定能從中尋得生花筆。除此,沒有別的辦法了。

  從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導,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足足寫禿了五百枝毛筆。可是這些筆寫出來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說還沒有從中找到生花筆。他有些洩氣,於是又去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麼還沒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筆呢?

  杜子野沒有說什麼,飽蘸墨汁,揮筆寫了鍥而不捨四個大字送給他。

  又過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給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筆都寫禿了,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寫了一篇《策論》,突然,他覺得文思潮湧,行筆如雲,一篇頗有見地的《策論》一揮而就。他高興得直跳了起來,大聲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筆了!

  從此,王安石用這枝生花筆學習寫字,接著鄉試、會試連連及第。以後又用這枝筆寫了許多改革時弊、安邦治國的好文章,被後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歷史名人故事6

  慕容垂

  慕容垂重小就勇冠三軍,深受父親慕容皝的喜愛。後來卻被太傅慕容評逼走,在在付堅麾下忍辱負重幾十載,直到鬚髮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甚得慕容皝寵愛,後來得到慕容恪賞識,曾為前鋒都督,前燕吳王。369年晉將桓溫率軍攻前燕,在枋頭撤退,慕容垂以三萬騎追到襄邑(今河南睢縣),大敗晉軍。後被太傅慕容評逼走,攜妻子投降前秦。淝水之戰中進攻被委派進攻襄陽,暗中儲存實力,在前秦敗後叛變,慕容垂糾合鮮卑、烏桓,建立後燕,率軍二十萬攻鄴,一年後奪據鄴城。

  386(60歲)年稱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歲)年消滅慕容泓的西燕政權。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與本是藩屬的北魏關係惡化。395(69歲)年太子慕容寶徵北魏,於參合陂之役大敗,隔年慕容垂反擊,但病死於親征途中。

歷史名人故事7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異,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佈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於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於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施行。

  分析:“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言而無信則自掘墳墓。

  話習題:“人無信不立”“誠信”“證明”

  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著稱於世。時人諺雲:“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後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最後,季布憑著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誠信待人者,才能被別人誠信相待。

  話習題:“誠信與人生”“互助”“誠信的價值”

  李苦禪燒畫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

  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後,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並鄭重其事習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後院,將畫燒燬。事後,對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畫家、藝術家都是些感情真誠而豐富的人。他的不虛偽造作,講誠信,從不食言,真可謂畫品如人品。

  話習題:“誠信人生”“重諾”

  經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名副其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習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習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懇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此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改過自新,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分析: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是一筆不可無視的巨大財富。對於企業、商家而言,經營人心是事業安康、持續開展的關鍵。此事亦可看出鄭板橋的智慧與幽默。

  話習題:“經營人心”“誠信”“名人的智慧”

歷史名人故事8

  夏桀時,建造的酒池中可以運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長,池中之酒可供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向夏桀進諫說:古代的君王,講究仁義,愛民節財,因此國家久安長治。如今國王您如此揮霍財物,殺人無度,您若不改變,上天會降下災禍,那時定會有不測的結果。他懇請國王改變這種情況。說畢,立於朝廷不肯離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殺之。關龍逢因忠諫被殺,在夏王朝內外引起很大不滿,很多人都不敢直言進諫,只想遠遠離去。

  歷史名人故事200字:分明一派西湖景

  明代,有一個窮秀才。一天,家徒四壁,飢腸轆轆的他正想做飯,當他揭開米缸時,只有數粒米躺在缸底。秀才只好小心翼翼地將那幾粒米放到瓦甌裡煮。

  當他捧起那清如西湖水的一甌粥想喝時,鼻子撥出的氣將瓦甌裡漂浮著的幾粒米粥吹得上下翻騰,此時,秀才詩性大發,便順口吟了兩句:

  數粒熬成粥一甌,鼻風吹起浪悠悠。

  可是吟來吟去,怎麼也接不下去了。正當他捧著那甌粥在破屋裡踱來踱去想下句的時候,在他家已潛伏多時的小偷實在忍不住,於是脫口而出,給秀才續上了後兩句:

  分明一派西湖景,只欠漁翁一釣鉤。

  秀才一聽連說:“好句,好句。”

歷史名人故事9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於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於,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於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歷史名人故事10

  眾多的讀者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無不覺得華佗死得冤枉。神醫華佗懸壺濟世,不甘心被曹操一人所役使,他以妻子有恙為藉口,離開曹操,曹操頭疾難忍之下,欲招華佗而回,可是華佗卻不肯再返許昌,曹操一怒,將華佗捉回殺之。

  可是歷史上的事實並非這回事,換句話來說,曹操和華佗這兩輛車碰到了一起,並非曹操全責,至少華佗也得負三分之一的責任。

  根據《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中記載,華佗年少時,曾經在徐州一帶遊學,是個“兼通數經”的讀書人,因為才氣大的緣故,故此,沛國相陳珪舉薦他為孝廉(相當於舉人),而太尉黃婉也徵召他做小官,都被華佗一一拒絕了。

  華佗當時走得是以醫養學之路,那種芝麻綠豆似的小官,滿足不了華佗的胃口。《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方技傳》中,曾經這樣寫華佗: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

  要知道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漢代,醫生是賤業,華佗因為醫術高明,常被高官巨賈們召去治病,在謙卑的忍隱,萬分的謹慎中,華佗早已經厭煩了這種“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生活,在《後漢書·方術列傳》中,這樣寫華佗的性格:為人性惡,難得意。

  可以想見,華佗並非是一位謙和的名醫,他的脾氣也很乖張,時常處在求官不得,可又不得不幹醫生的矛盾之中。

  曹操因造建始殿,揮劍砍礙事的一棵梨樹,在傳說中得罪了梨樹神,故此得了頭風病,曹操召華佗來許昌後,華佗一針便止住了他的頭痛,這讓曹操心中歡喜,便封了華佗一個“專視”的官,換句話來說,華佗就做了曹操的保健醫生。

  曹操作為一個“霸道總裁”,他得到了——當時天下最好的名醫華佗,可是華佗作為醫界的“精英白領”,他並沒有得到他需要的官職、金錢、名譽和地位,甚至他還失去了一個當野醫的自由。

  華佗在曹操身邊當了一陣保健醫生,他覺得不快樂,也沒法快樂(幹不好,會被殺頭,而且曹操也沒太拿華佗當回事,不捨得向對敬重關羽一樣對待他)華佗就以收到家書,想回家住幾天為由,向曹操告假。

  曹操準了華佗的假後,華佗以妻子有病為由,一直拖延時間不回許昌。

  曹操曾經對手下這樣說華佗: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這句話的意思是,華佗能治好我的病,可是他不懷好意,故意拖延,目的是挾病自重。

  (《三國演義》中,華佗有讓曹操服下麻沸散,然後用利斧劈開曹操的腦袋,取出曹操頭風的病根風涎一說,屬於小說家的言語,說法不太可信,故此在本文中,略去不提)。

  頭風之疾,現代醫學稱之為慢性頭痛,或者叫偏頭痛,屬於疑難雜症之一,很難治癒,治癒後也非常容易復發,華佗作為漢代中醫界的“精英白領”,我們應該相信他是當時唯一能治療此病的醫生,可是他以病相挾,卻沒有得到他朝思暮想的高官。

  曹操作為魏國最高的“霸道總裁”,偏不想被華佗所要挾(關羽是誰,人家是可以幫自己打江山的武將,華佗是誰,野醫一名,曹操從心裡就瞧不起自學成才的華佗,給他個保健醫生的職位,曹操認為這都是最大的恩典了)。曹操認為,去了穿紅的有掛綠的,沒有了華佗,自己的頭風病也一樣有醫生會替自己治癒,曹操不理荀彧替華佗求情,憑著心情,將囚於監獄的華佗,以欺騙罪和不從徵召罪處死!

  霸道總裁法則就是:我是螃蟹別惹我!我心裡是怎麼想的,就怎麼做,跟著感覺走的滋味確實很嗨皮(興奮),而霸道總裁法則就是這樣霸道,同時,這個法則也不按道理出牌。曹操認為自己的命令華佗必須遵守,否則他一定沒命。可是華佗(老子是技術尖子,自學成才怎麼了,我不給你治病,曹操你老小子也活不幾天)也是一樣的執拗,他認為,曹操要對自己下手,就沒有人給他治療頭風,故此,他不敢殺自己。

  針尖對麥芒。最後,華佗的醫術,沒有敵過曹操的屠刀,華佗死了,曹操在不久之後也病亡了……

  在這場血腥的遊戲中,法律只是幌子,真正的兇手是——霸道總裁法則:我是螃蟹別惹我!殺人的挺痛快,但曹操殺了華佗,也等於斷了自己的性命。

  華佗脾氣挺大,但再大的脾氣也無法阻擋曹操這隻螃蟹的兇猛,華佗慘亡於權力的螯鉗之下。

  如果將其引申一下,在現代的商企中,一些認為企業離開自己一定玩不轉的白領精英們,如果想以管理和技術要挾那些霸道總裁,一定要仔細看清,如果你的上司是一個曹操型的總裁,你要記住,你的要挾在他這裡是絕對行不通的!

  這位霸道總裁,他往往會選擇維護自己的權威,“手起刀落”幹掉這些膽敢要挾自己的白領,痛快和感覺最重要,至於企業亡不亡那就以後再說了。

  而如果你是曹操型的總裁,也一定要轉變一下“霸道”觀念,這世界上真有不可替代的白領,千萬不要認為,去了穿紅的有掛綠的,幹掉這些經常“尥蹶子”的白領很容易,但沒有了他們,企業也會很快倒閉!

  故此,現在職場上混“霸道”不重要,彼此瞭解,彼此理解,彼此珍惜才真的很重要。

歷史名人故事11

  康熙甲寅五年,陝西提督王輔臣在平涼起兵反叛。叛亂被平息後,王輔臣重新投降了朝廷。不過,王輔臣知道,這一次,康熙皇帝不會饒了他。於是,他做了下列一系列事情:

  先找了一個莫須有的事由,與媳婦幹了一仗,並高調宣佈休了她。等老丈人來,王輔臣悄悄把老丈人拉到一邊,叮囑老丈人,此地不宜久留,趕緊領著女兒遠走高飛。

  拿出手中的所有銀子來,分成若干份。然後召集所有的將卒僕役,說,你們死心塌地地跟了我這麼長時間,槍林彈雨,風霜雨露,辛苦了,這些銀子,你們各自領一份,趕緊逃命去。但,無論去哪裡,千萬不要說從前跟過我。

  他看到一個盛魚的銀碗。想,給誰呢?正好看到一個送茶的童子。問,娶妻了嗎。童子搖頭。王輔臣取銀碗送與童子,說,回去賣了,娶媳婦去吧,不要再回來了。

  這樣,王輔臣的手下僅餘數人,召來,與之共飲,一直喝到深夜,喝著喝著,王輔臣哭了。他說,我,一叛逆之臣,死是必然的了,與其死在劊子手的刀下,不如有尊嚴地自殺。但是,我想過了,無論用刀自剄,上吊自殺,還是喝藥而死,都會留下自殺的痕跡。這樣,就會連累到你們,以及本省的經略大人以及督撫大人。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他想要說什麼。

  王輔臣說,我想出了一個主意,就是等我喝酒喝到爛醉之後,綁上我的手足,用紙蓋在我的臉上,然後,含涼水在嘴裡,以水噴面,即刻便死。這種死法,看起來,像得病暴死一樣。這樣,你們去報官,就不會連累你們了。

  我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

  話說有一個叫蔡三的老頭,患重病,將死。但苟延殘喘,就是不嚥氣。他每天嘴裡唸叨的,是一個人的名字。誰呢?欠他錢的一個人。這個人家境悽惶,老的老,殘的殘,病的病,真正是一貧如洗。他怕這個人還不了他的錢。

  欠錢的人聽說後,跑到蔡三的病床前,當著他全家的面,說,蔡叔,欠你的賬,我記著呢,等有錢了,一定還你。

  蔡三當面說不急不急,但心裡總是放不下。有時候,病得昏昏迷迷,嘴裡還是不斷念叨著這件事。

  欠錢的人急了,磕頭下跪,四處籌借,總算把錢湊夠了。他趕緊跑去還給了蔡三。蔡三雖病態懨懨的,表現出一臉的不高興,嘮叨說,難道我還在乎你這些個錢。等著欠錢的人走了,蔡三示意兒子把錢藏在米櫃裡。

  然後,一抿嘴,死了。

  王輔臣是清朝一代名將,驍勇善戰,卻也反反覆覆,起起落落,爭議頗多。但是,他赴死之前所做的這一切,讓人看到了他心底的仁義與良善。蔡三呢,是老家附近的一個人,活一輩子,心胸不過芝麻粒大小,到死,也沒做出件蕩氣迴腸的漂亮事。

歷史名人故事12

  安祿山問夢黃幡卓

  安祿山手握朝廷的兵權,屢得戰功,深受唐玄宗的賞識。一天夜裡,安祿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他看見衣袖長得一直拖到階下,這令他十分費解。聽聞軍中有一個名叫黃幡卓的人善於解夢,於是便召來為自己解析吉凶。黃幡卓聽了安祿山的夢境後為其解析為:“當垂衣而治。”

  又過了一天,安祿山再次找來黃幡卓為自己解夢,說自己夢見大殿窗框倒立。黃幡卓解譯為“革故從新”。

  兩次解夢,黃幡卓的言外之意都是說“當另立天下”。於是,安祿山藉機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玄宗要嚴懲黃幡卓,黃幡卓說道:“臣當時身不由己,出於無奈。不過臣心裡十分明白,安祿山不會有好結果。臣把夢重新解析一下:衣袖至階者,出手不得也;窗框倒立者,糊不得也。‘糊’與‘胡’音同,安祿山系胡人,暗示他不可能得到天下也。”唐玄宗聽後覺得也十分合情合理,於是便赦免了他的死罪。

歷史名人故事13

  第一部分,自我介紹: 第一個故事

  王:大家好,今天的主題是名人故事匯,由我和餘景行同學為大家主持。在歷史長河中,有許許多多的名人,他們書寫了歷史上一個個驚天動地的故事。人生是不斷努力不斷奮鬥的歷程,道路上時常充滿了荊棘、逆流。

  餘:然而我們要堅信,成功是充滿曲折與阻礙的,是螺旋形上升的。只要永不放棄,柔韌的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障礙,成功將在我們面前。

  王:面對困難,那些不改自己的信念的人最終都獲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功,就讓我們一同靜下心來聽一聽,那些成功的名人們,是如何面對困難的吧!

  餘:下面有請@@@同學為我們講貝多芬如何和生命抗爭並取得成功的故事。

  貝多芬

  貝多芬,是德國著名音樂家。 他十三歲入戲院樂隊,當大風琴手,十七歲由於慈母去世,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擔。

  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正當他在音樂的世界裡陶醉忘返的時候,他的健康被一連串的傷風、肺病、關節炎、黃熱病摧折了。更為痛心的是,

  二、三十歲的時候,他的耳朵變聾了。耳朵對音樂家,該是何等的重要!貝多芬痛苦萬分。他在一封信中說:“我過著一種悲慘的生活。兩年以來我躲避著一切交際,因為我不可能與人說話:我聾了。要是我幹著別的職業,也許還可以,但我的行當裡這是可怕的遭遇啊!”

  大難臨頭,出路何在了貝多芬把音樂當作他的避難所,他勇敢地向命運挑戰,不顧雙耳的轟轟作響,一件又一件地完成著他的作品,有時同時寫三四件東西。貝多芬忍受著艱難的“酷刑”工作著,他堅定而樂觀地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有一次,貝多芬指揮預奏,由於他聽不見臺上的歌唱,一下子亂了套。一位指揮提議暫休。之後,又重新開始。可是,這一次又同樣地亂套了,又不得不宣佈第二次暫休。這時,貝多芬不安起來,他急匆匆跑回家去,一頭紮在床上,雙手捂著臉,連晚飯也沒有吃。

  兩年過去了,他又指揮起《合唱交響曲》。這一次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劇場裡群情激昂,喝采連聲。但這一切他都沒有聽見。直到一位女歌唱演員牽著他的手面向觀眾時,他才看到人們在向他揮舞帽子,熱烈鼓掌。

  貝多芬就是這樣一個在厄運中不屆不撓鬥爭、學習的人。

  第二部分:講名人故事

  王:生命中不是隻有苦難和淚水,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電影大家都不陌生吧,有這樣一個人,他戴一頂大禮帽,腳蹬一雙尖頭鞋,鼻子下留著一撮烏黑的小鬍子,緊繃的上衣與肥大的褲子彆扭地穿在身上,手裡舞著一隻手杖,鴨子般地出現在銀幕上,有誰知道這位喜劇大師是誰?(同學們踴躍發言)

  餘:在還只是黑白電影的世界裡,喜劇大師卓別林,他用笑的秘密和訣竅對付人生的苦難,征服了觀眾,給人們帶來歡聲笑語。生活中的卓別林又是怎樣的呢,

  王:下面有請 同學為大家講一個關於他的有趣的小故事。

  卓別林趣事

  卓別林是20世紀享譽世界的偉大電影藝術家。卓別林能編,能導,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他的作品帶給了人們很多啟迪和歡樂,生活中的他又是怎樣的呢?下面來講講他的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召開影片攝製會議,一隻蒼蠅在他四周繞著圈子飛。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就要了一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就握著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望著那蒼蠅。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後來蒼蠅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作死命一擊時,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旁邊在座的人看了,就說:為什麼你不把它打死?這位諧星聳了聳肩,說:這只不是剛才那隻! 第三部分:小遊戲,猜歷史名人

  王: 剛剛聽了兩個故事都是外國曆史名人的故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偉大的人物更是層出不窮。現在大家一起來玩個小遊戲,猜歷史名人的名字。

  餘:根據大螢幕上的關鍵詞來猜猜是歷史上哪個名人?

  王:春秋魯國人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 儒家經典《論語》 餘:滅六國

  築長城 兵馬俑

  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王:鴻門宴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西楚霸王 四面楚歌 餘:草船借劍

  三顧茅廬

  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愛飲酒作詩 詩仙 靜夜思

  餘:下面根據大螢幕上的表情來猜猜是歷史上哪個名人?

  第四部分、名人故事 王:生活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把我們當作小孩看待,處處呵護,事事代勞,可是,有些事情明明我們自己可以完成,可大人卻偏偏瞧不上,覺得我們是小不點,做不好,餘景行,你有沒有這種經歷呢?

  餘:恩,這種事情我也碰到過,被人小瞧的滋味真不好受。大人越是瞧不起,我越是想做好。

  王: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蘇秦也曾經被家人瞧不起,後來他發憤圖強終於有一番作為。

  餘:下面有請 同學為大家講蘇秦的故事。

  蘇秦是洛陽人。洛陽是當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後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

  家裡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後,他發憤讀書,鑽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這就是後來人們說的“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第五部分:小遊戲(做動作猜詞語、成語)

  王:做動作猜詞語的遊戲大家玩過嗎?猜大螢幕上出現的詞語 ,面對螢幕的小朋友只能做動作,比如可以用手指頭比劃有幾個字,不能說話,背對螢幕的小朋友來猜

  餘:下面由我和王哲彬來示範一下。比如表演:開車這個詞,王做,餘來猜

  王:五個詞語為一組,兩個詞語和三個成語,每個小組派兩個小朋友,看哪個組猜出的最多,,

  一:跳繩、打球、抓耳撓腮、三長二短、張牙舞爪,

  二:喝水、洗澡、嚎嚎大哭、手舞足蹈、大搖大擺,

  三:睡覺、疊被子、上竄下跳、左顧右盼、三頭六臂、

  四:刷牙、洗臉、說一不

  二、坐井觀天、狼吞虎嚥,

  五:吃飯、看書、痛哭流涕、盲人摸象、拳打腳踢,

  六、掃地,跳遠,金雞獨立,左右開弓, 咬舌自盡

  第六部分:名人故事 王:春秋戰國歷時500餘年,其間戰爭此起彼伏,風雲人物層出不窮,局勢跌宕變幻。在 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也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

  餘:那個時代發生了很多的故事,這些故事經過人們口口相傳,成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據說有一半的成語故事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呢。

  王:同學們知道管鮑之交這個成語嗎?它說的可不是我們平時吃的大鮑魚、小鮑魚,而是說的春秋時期的一對好朋友管仲和鮑叔牙。

  餘:下面有請

  同學幫我講下春秋時代的好朋友是如何相處的吧。

  管鮑之交的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是春秋時代的人,兩人互相照顧,親如手足。

  鮑叔牙與管仲合夥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錢,賺了錢卻只要三分之一。鮑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滿,叔牙卻說:“管仲家裡窮嘛!”

  後來,管仲當了大官,帶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敗仗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逃走。人們譏笑管仲膽小如鼠,是個沒有勇氣的人。這時,叔牙卻出來說:“管仲家裡有年老的母親需要他奉養,其實,他並不是個怕死的人。”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齊國人。齊王有兩個兒子,糾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師。後來兩個公子為爭奪王位互相殘殺,公子糾被殺,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齊王小白推薦管仲,說:“管仲是一位有才幹的人,請大王聘請他做宰相。” 齊王說:“你是我的老師,我願拜你為相。”鮑叔牙語氣堅定地說:“多謝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難得他對公子糾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幹一番大事業,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

  齊王終於採納了鮑叔牙的建議,任命管仲為相。管仲整頓內政、開發資源、發展農業,很快就使齊國強盛起來,當上了盟主。

  第七部分: 小遊戲, 報數遊戲

  王:每次叫十個同學上臺,站成一排,從1開始報數,但是要避開含7的數字和7的倍數的數字,比如6後面的小朋友應該報7的,但是因為不能出現7,所以直接報8,報錯的小朋友退出,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第八部分:名人故事

  王:寫作文對小朋友來講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平時我們積累的少,寫作文時就會出現想表達卻找不出好詞來的情況。

  餘:古代的大詩人也會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詞而頭痛的事情呢。推敲這個詞的典故就跟這個有關呢?

  王:下面有請

  同學幫我講下推敲的由來-賈島與韓愈的故事。

  賈島與韓愈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麼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後,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並不是每做一首都這麼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

  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名叫《題李凝幽居》,他覺得第二句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推”應換成“敲”。可他又覺著“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嘴裡就邊推敲邊唸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毛驢闖進了大官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儀仗隊裡。

  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讚。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推敲從此也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第九部分: 數字成語

  7/8 (七上八下) ①

  1、

  2、

  5、

  6、

  7、

  8、9 (丟三落四) ② 2,3,4,5,6,7,8,9 (缺衣少食) ③ 12345609 ( 七零八落)

  ④ 1,2,4,3,5,6,7,8,9 (顛三倒四) ⑤ 1+2+3+4+5 有增無減 ⑥ 333 555 (三五成群 ) ⑦ 3322 (三三兩兩) ⑧ 5 ,10 (一五一十 ) ⑨ 1×1=1 (一成不變) ⑩ 0=0=0(一無所有) 0=0=1(無中生有) 1/2(一分為二)

  9寸+1寸=1尺 (得寸進尺) 1,1,1,1,1,1 ……(獨一無二)

  1、

  3、

  5、

  7、

  9、

  11、

  13、15(天下無雙)

  1、

  2、

  4、

  6、

  7、

  8、

  9、10 (隔三差五)

  1、

  2、

  3、

  4、5 (屈指可數) 十 (縱橫交錯)

  4、

  5、

  6、

  8、9(不管三七二十一)

  第九部分:發獎品

歷史名人故事14

  唐太宗夢得薛仁貴

  《薛仁貴徵東》中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之後,做了一個不好的夢。在夢中有一個凶神惡煞的人手持大刀追趕他,要取他性命,就在性命攸關之時,忽然出現一位白袍小將,十分英勇,成功地打敗了追趕者,救了自己。為了答謝恩人,唐太宗上前詢問小將的姓名,小將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念出了四句詩:“家住逍遙一點紅,四下飄飄無蹤影。三歲孩童千金價,保主跨海去徵東。”說完就跳入一個龍口,頓時不見了蹤影。

  唐太宗在次日向大臣們提及此夢,以求解析,有大臣解釋說:夢中有兇惡之人追趕,想必是某地發生叛亂;關於小將的四句詩,第一句“家住逍遙一點紅”,是說其居所為山西;跳入龍口,應當是山西的龍門縣;後面的兩句則為其姓名,如“四下飄飄無蹤影”是下雪,雪音同“薛”,那名小將當是姓薛之人;“三歲孩童千金價”說的是“人貴”,所以其名應為“仁貴”,日後,果然從山西的龍門縣招舉了一個名為薛仁貴為徵東主帥,平定高麗國蓋蘇文反唐。印證了唐太宗的夢。

歷史名人故事15

  1、口蜜腹劍(李林甫)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釋義:嘴上甜,心裡狠。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多指蛇蠍心腸的人。

  2、風聲鶴唳(苻堅)

  出自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釋義: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3、泰山北斗(韓愈)

  出自《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釋義: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4、破釜沉舟(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釋義: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5、東窗事發(秦檜)

  出自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為呆行者,在靈隱寺中,洩漏秦太師東窗事犯。”釋義:比喻陰謀已敗露。

  6、圖窮匕見(荊軻)

  出自《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釋義: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7、紙上談兵(趙括)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8、負荊請罪(廉頗)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釋義:揹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9、臥薪嚐膽(勾踐)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釋義: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10、揭竿而起(陳勝)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釋義: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11、三顧茅廬(劉備)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釋義: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12、孺子可教(張良)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裡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釋義:指年輕人可培養。

  13、四面楚歌(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14、老當益壯(馬援)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釋義: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

  15、投筆從戎(班超)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釋義: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16、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釋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後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17、暗渡陳倉(韓信)

  出自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釋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18、嗟來之食(黔敖)

  出自《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19、怒髮衝冠(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釋義: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20、手不釋卷(呂蒙)

  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釋義: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21、韋編三絕(孔子)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釋義: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22、墨守成規(墨子)

  出自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釋義: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釋義: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24、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安)

  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並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釋義: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係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25、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26、一鼓作氣(曹劌)

  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27、一字千金(呂不韋)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28、一字之師(鄭谷)

  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29、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30、東山再起(謝安)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釋義: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

【歷史名人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