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中秋節> 中秋節故事

中秋節故事

中秋節故事12篇

  中秋節故事 篇1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裡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裡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裡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故事 篇2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從那兒討來的後,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後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麵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節故事 篇3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團結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佈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蒙古人,迎義軍!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蒙古人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裡。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蒙古人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蒙古人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中秋節故事 篇4

  今天是中秋節,在爺爺家吃過晚飯後,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屋外看月亮。可是心中那圓圓的月亮卻遲遲沒升上來,周圍仍是一片漆黑。

  當大家驅車回家來到學校的操場時,我驚喜地發現月亮已經從大家居住的樓房東頭升起來了!這個時候的月亮並不白,也不十分的亮,泛著黃色的光,淡淡的,像個大柚子。我連忙從車上跳下來,興奮地在操場上跑來跑去,而月亮好像也在跟著我跑。

  這時的操場,樹影婆娑,微風輕拂,非常是舒服。月亮還在緩緩上升,但並不吃力,非常是輕盈,不急不躁的,大家也在操場上悠然地漫步。

  無聲無息間,月亮又升高了不少。母親建議說:“大家還是回家,拿些吃的東西,到陽臺上坐著舒舒服服地賞月,會更有意思的。”我和父親連忙舉手同意,我還自告奮勇地請求由我來安排這漂亮的“浪漫之宴”。

  一回到家,我就忙著洗水果,拿飲料,搬椅子。待所有佈置停當後,我高興地邀請書房裡的父母來陽臺享用這“月光下的盛宴”!看到父母坐下來,我忽然模仿古時候跑堂的小二,點頭哈腰地說道:“菜來了,請客官享用!”逗得母親和父親哈哈大笑。

  看到面前擺設的東西,父親還誇張地大叫道:“您太客氣了。”哈,說實話,我籌備的東西真地非常豐盛哦:有葡萄、哈蜜瓜、飲料,還有一大塊月餅。

  大家一邊品嚐著水果,一邊抬頭賞月。看著酷似玉盤的月亮,我不禁朗誦起那首有名的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母親在旁邊慈祥地看著我說:“寶貝,將來你讀大學了,我和父親一定在這月圓之日思念你的。”父親在旁邊也深情地說:“大家三人在一塊可真幸福啊!”

  無聲無息月亮已經爬到了陽臺對面那座高樓頂上,她比剛才更美、更亮、更圓了!於是我關掉屋子和走廊裡所有些燈,讓皎潔的月光照在大家的臉上,照在大家的身上。

  吃著香甜的月餅,喝著可口的飲料,大家談起漂亮的嫦娥,談起航天英雄楊利偉,談起大家平凡而漂亮的生活……

  中秋節故事 篇5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直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

  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看到了。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故事 篇6

  又是一年一度吃月餅的中秋節了。老師給我們講過月餅的來歷,傳說在元朝的時候,朱元璋帶領人民起義,為了保密,人們把資訊放在餅裡。起義成功後,月餅就被流傳下來啦。

  我和媽媽決定今年自己做月餅。我們一起去超市買食材-日式桃山皮、紅豆餡、月餅模子和電子秤。

  回到家,我們迫不及待地開始啦。我們仿照影片,先把皮碾碎放在盆裡,再用手按著月餅皮,把月餅皮捏成圓形。這一步順利完成,我們開始新的“長征”。我們要稱出25克的月餅餡,多克不行,少克也不行,這可真是個細緻活。

  皮和餡都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我把月餅皮放在手裡,把餡放在月餅上面,邊摁邊轉。可是我稍微一用力,剛弄好的皮就漏了,黏糊糊的餡弄了我一手。我心裡不耐煩極啦,狠狠地把皮摔在了面板上。

  在一旁的媽媽看見了,告訴我說:”包月餅的.時候,要有耐心,不然什麼也做不好,前面的付出都白費了。”我想了想媽媽說的有道理,我又充滿了信心。我重新擀了一個皮,小心翼翼地託在手心裡,把球狀的餡放在皮上,五個手指聚攏在一起,邊摁邊轉。終於把餡成功地裹進了皮裡!這真是暴風雨後的太陽啊。我不由得歡呼起來“太棒了!”媽媽笑著說:“你瞧,是不是做任何事都是有技巧的?”

  月餅放在烤爐裡五分鐘就出爐啦。我和媽媽都吃的津津有味。這個中秋節,我又學會了一門“絕招”。就像媽媽說的,“沒有不可能,只有你不會做。”

  中秋節故事 篇7

  傳說月中有桂樹,已言“月中有桂樹”,後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月中之桂樹與的傳說,以唐代前 集卷一所載最為具體,其雲:“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

  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故事 篇8

  故事一:《月亮十五個門》

  天上有個月亮,月亮裡住著一個姑娘。還有一個天狗給她看門。月亮有十五個門。每個月初一,月亮姑娘把門開啟一個,門一開啟,就露出一個小月牙兒。初二再開啟一個,月牙兒又大一點,一直到十五,圓圓的月亮就全露出來了。從十六開始,月亮姑娘又一天關上一個門,到三十,月亮門全關上了,也就看不見月亮了。就是這樣,一天一天,一個月一個月,年年這樣。

  不知道是哪一年,來了一個叫亞西的男人。這個亞西是個窺視癖,愛好悄沒聲地跑到月亮門外偷著看月亮姑娘。月亮姑娘氣急了,把所有的門啪、啪、啪全關上了。一下子,天昏地暗,白天黑夜不分。這可糟了,天下的人們以為月亮被天狗吃了,說這是月食,就拿出鐵桶、銅盆,噹噹噹、噹噹噹地敲起來,亞西聽見有動靜,嚇跑了。月亮姑娘就又把關上的門開啟,給天下的人照亮。

  故事二:《兔爺的傳說》

  一年,北京城裡忽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她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麼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後,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

  於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每到農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還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兔奶奶。

  故事三:《月亮為什麼這麼亮》

  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月光照亮了村前山後,阿美人的姑娘們就聚集在一塊杵米磨谷,歌唱豐收。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阿里山和月亮之間有一拱美麗的虹橋相連,從地面走向月亮並不困難,特別是八月十五滿月那一夜,阿里山上就有許多身穿五彩達戈紋衣裳的姑娘,揹著裝滿穀子的藤簍,一個接一個地攀上虹橋,登上月亮。

  月亮上有棵桂花樹,每到月圓的時候,它會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滿枝繁花飄散出清甜的香味。姑娘們聽老人說:若採得八月十五的桂花,和進新谷一起杵磨,吃了可以消災祛病,青春不老。

  那時的月亮不象如今這麼亮,顏色一片昏黃。姑娘們登上月宮,摘下桂花摻進穀子裡,你一杵我一杵,舂得一顆顆大米白白的,映得月兒透亮透亮。

  一天,部落裡有個姑娘想登虹橋上月宮,採一枝桂花舂米給久病的媽媽熬稀飯。她背上沉沉的藤簍攀上虹橋,沒想到剛走進月亮,虹橋喀啦一聲斷落了。姑娘想媽媽眼淚汪汪,從此再也回不了家鄉。她每天都在桂花樹下舂米,一杵一杵,舂得白米細又細,勻又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穀子杵成了白米,白米杵成了細粉。

  每到八月十五月亮圓了,姑娘想念家鄉,思念親人了,就把細膩潔白的細粉灑到人間,白白的米粉紛紛揚揚灑落下來,化作了如水的清輝,把山水大地映得清晰明淨。姑娘望著月光下靜謐安寧的村莊和茅舍,默默祝願爸爸長壽,媽媽健康,家中平安,年年豐收。這時候,部落裡的老人也會指著月亮對後生們說:孩子們呵,你們知道八月十五的月兒為什麼格外亮嗎?那是阿姐在月亮上思念故鄉,把潔白的米粉灑向人間啊!

  故事四:《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起義軍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故事五:《月餅的傳說》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備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後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麵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故事六:《吳剛伐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後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雲: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故事七:《玉兔搗藥》

  此傳說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

  傳說吳剛的妻子與炎帝之孫伯陵私通,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而惹怒太陽神炎帝,被髮配到月亮砍伐不死之樹。但月桂樹隨砍即合,吳剛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葉就會長回樹上,經過了這麼久,吳剛仍然沒能砍倒月桂樹。吳剛的妻子心存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分別變成蟾蜍、兔和蛇飛上月亮陪伴吳剛。為了幫助父親早日砍倒桂樹,玉兔便不停地把砍下的枝葉搗碎。

  故事八:《玄宗遊月》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故事九:《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裡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故事十:《月下獨酌》

  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李詩直解》:此對月獨飲,放懷達觀以自樂也。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中秋節故事 篇9

  玉兔搗藥

  兔子登上月宮搗藥,最早見於屈原的《天問》“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意思是說,顧、菟在月亮的肚子裡,對月亮有什麼好處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宮的呢?顧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晉代傅玄的《擬天問》也說:“月中何有,白兔搗藥。”據聞一多先生考證,這“白兔搗藥”是由“蟾蜍搗藥”變來的。

  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據說,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故事 篇10

  又到了每年的中秋節了,今年小動物們說好在小兔家裡聚會。小兔臉上長了大紅包也為大家準備這美味可口的食物,到了晚上大家都到了,只有小狼還沒有到。等到小狼到的時候,它一邊說著小兔準備的食物不好吃,一邊說小猴和小狐狸穿的土氣,只有自己是最帥氣的。

  每年的陽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天,動物們都會聚集到一起慶祝中秋節。

  中秋節到了,狼先生想,去年大家是在我家過的中秋節。今年的中秋節上小兔家去過吧!於是,拿起了電話撥通了小兔家:“小兔,今天是中秋節,去年在我家過的,今年叫大家到你家過吧!你請我們吃好吃的哦!”

  “好啊”雖然小兔昨晚臉上長了一個大紅包,有點不舒服,但還是爽快地答應了。

  小兔分別給小猴和小狐狸打電話,邀請他們一起吃晚飯過中秋節。

  小兔忙了一天,準備了月餅、葡萄和蘋果派,還燉了一鍋香噴噴的什錦靚湯。

  月亮露出笑臉的時候,小猴和小狐狸到了,他們等著小狼來了一起吃好吃的東西。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見小狼的影子,“咕嚕嚕...咕嚕嚕...”三個小夥伴餓得肚子咕咕叫。

  “來,每人先吃一個蘋果派,頂頂餓。”小兔說。

  他們一邊賞月,一邊吃蘋果派,一邊等小狼,一邊聊著天……

  又過了半個小時,小狼才大搖大擺地走來了。

  “哦,你終於來了,開飯,開飯。”小狐狸說道。

  大夥品著什錦靚湯讚不絕口。

  小狼猛然看到了小兔臉上的包:“哎喲,你今天好醜呀!”

  “長了個包,過幾天就消下去了。”小兔說。

  “你也太醜了。”小狼咕噥道。

  “還有小猴和小狐狸,你們今天穿的怎麼這麼土氣呀?”

  “這...”小狐狸和小猴感到很尷尬。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快樂的心情飛走了。

  “今天我打扮得這麼帥氣,本來想過個美美的節日,都讓你倆破壞了。”小狼大大咧咧地說道。

  小猴、小狐狸和小兔都面面相覷,他們都覺得,雖然小狼今天打扮得很帥氣,但是他的言行,好醜!

  動物們的中秋節的故事點評

  故事中的小狼不知道感恩小兔準備的食物,還笑話小兔長的大紅包。沒有向大家道歉自己遲到的事情,還嘲笑其他小動物穿著土氣。貶低完所有動物後,說自己是最帥氣的那個。即使外表穿的再帥氣好看,言行舉止不受人尊重,才是最醜陋的那個。

  中秋節故事 篇11

  中秋節,是閤家歡樂、團圓的日子,本是滿懷暢飲的時刻,可為什麼心中卻有種孤獨的愁緒浮上心頭。匆匆過了十八年,在記憶中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因此童年比其他人少了幾許關心與呵護,比其他人多了些孤立與堅強。每個節日都是由自己度過,從未享受過生活節日的氛圍,家的溫馨,所有些歡樂都走向寂靜。爸爸媽媽一生忙碌,長年累月在外,日漸的習慣了這所有,總之黑漆一團活著,夜闌人靜,回頭一想,哪可以不為自己悲哀,哪可以不痴痴地笑,笑裡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

  每逢中秋節時,心裡總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可想到爸爸媽媽與自己相隔兩地,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除去傻笑,還有哪些別的方法嗎?笑之餘又好像隱約有淚的味道,實在正是由於後面有看不見的淚,說不清的孤獨。中秋的夜晚,其他人的幸福與歡樂,我不羨慕也無羨慕的必要,與其羨慕不如找些理由來填充心裡的孤獨,為自己找一絲的安慰。我沒辦法說清我內心裡的這所有是怎麼樣發生的,不過說清或許只不過多餘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經發生了就只能面對,沒辦法拒絕也抗拒不了……

  中秋時的月亮好圓,凝視著天空,我好像可以感受到其他人幸福的聚在一塊享受這節日的氛圍,而我卻只能把它當作休假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打發。靜謐的夜,看著皎潔的月光,星星好像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諷刺我的孤獨,頓時有種想哭的衝動。

  皎潔的月光用白紗裝飾了大地的漂亮,道路旁的燈光普照著大地,燈光與月光渾為一體,看上去格外的漂亮。心中同時充滿了孤獨的惆悵和感受中秋月圓的歡悅,這兩種情緒混雜在一塊,使我的心就像一清一濁兩水交匯的河流,兩水都洶湧著,努力撫平,使它們融合一地,並且進而相互在他們中消失,以使我們的內心恢復平靜。

  淚與笑,同樣可以演繹出不一樣的精彩。中秋,自己並不孤單,由於在日常已倚賴了它歡樂的氛圍,所以一個人過又何妨呢?

  中秋節故事 篇12

  (一)嫦娥奔月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後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麵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二)吳剛伐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後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 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雲:“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三)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四)月餅的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起源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聯合抗元,為了避免搜查嚴密,劉伯溫獻計策,將“八月十五夜起義”幾個字寫進餅子裡,這樣透過中秋節這樣一個餅子傳遞資訊,賞賜給群臣子。之後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流傳下來。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位經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

  (五)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六)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裡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 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 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中秋節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