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生物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1

  在第二輪複習中注重解決好知識綜合,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構建完整的生物學知識體系,適應高考。根據第一輪複習後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相應的複習策略,在第二輪複習中,複習專題的選擇,習題的精選,培養解題技巧是工作重點。

  蔣美金說:第二輪複習要注意3點:

  1、進行專題的選擇;

  2、習題訓練安排合理;

  3、要注意最後3周的查缺補漏。

  吳荔娟認為:第二輪複習專題的選擇要作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學科內跨章節的專題,如“植物代謝與調節”專題,涉及必修本的植物生理,調節及選修本第二章。這種方法能幫助學生理順在第一輪複習中零散的知識點,建立起完整的關於植物學知識的體系。二是根據某一知識點,將與之相關的跨章節知識歸納在一起,如蛋白質專題,生物能量專題、生物育種專題、創新實驗設計與分析專題等。這種模式對於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具體過程的分析能力十分有效,具體內容在各種複習資料中都可找到。

  謝志強認為:在第二輪複習中,習題的選擇對於提高學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關鍵,由於我校每週安排一次理綜測試佔用一課時,如果習題的講練過多,影響到專題的分析,所以根據第一輪複習中學生答題情況的分析,針對歷年高考試題特點,進行習題的精選,重編工作是必要的。

  陳健健認為:在二輪複習結束後,在複習最後階段,師生要從綜合模擬題中走出來,學生迴歸教材,找出做過的試卷,溫習“錯題“,查缺補漏,教師隨堂指導,可針對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集中講解,一般不再進行統一測試,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輕鬆應付高考。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2

  本學期我擔任高三49-52班生物課,作為畢業班的教師,我繼續努力鑽研新課程標準和高考考綱,深入研究教法,根據學情不斷調整教學思路。現對本學年教學工作作出以下總結:

  一、研究高考資訊,看準複習方向

  1、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理科綜合《考試說明》

  首先是明確“考綱”與課本之間的關係,把握好複習內容和方向。理科綜合的高考命題強調知識與能力並重,以知識為載體,更加註重能力的考查。複習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學生抓住主幹知識,找出基本知識點和考點,構建知識網路,合理分散難點,強化知識重點,重視聯絡實際,關注社會熱點。

  2、研究高考生物試題。縱觀近幾年的高考生物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原則。如試卷的結構、試題型別、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把握高考命題方向及命題特點,更好的指導教學。

  二、課堂教學中注重能力的培養

  1.切實抓好基礎知識的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前後相關的內容整合在一起。如將選修本中細胞工程一章內容整合到細胞專題中;將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無絲分裂合併為細胞增殖專題。可以使得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

  2.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透過精選往年高考經典試題做為例題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自主地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例題的分析應以指導思維方法為主,使學生學會同型別的題目的解題方法、突破點,從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3.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高考試卷中要求用科學的語言表達的佔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這方面。所以,平時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用語一定要反覆琢磨,還要多給學生鍛鍊的

  機會,透過反覆訓練使他們學會用書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標準的生物學術語來精確表達;課後精選習題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夯實基礎,注重學科內的知識聯絡,形成知識網路

  20xx年高考全國卷生物試題十分重視對中學生物學基礎知識的考查,包括生物學的基本觀點、基本理論及基本的實驗設計思路。如第3題考查了光合作用中光照強弱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第5題考查了與免疫相關的內容,非選擇題的31題考察脂肪酶的本質、活性相關內容,32題考查了與生態相關的內容等,都圍繞高中生物核心知識及實驗進行展開考查,而每年評卷都反映出學生的基礎知識並不牢固,對基礎知識的教學絕不能掉以輕心。

  在基礎知識的複習中我們要注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的主體知識,注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要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構建生物學知識的網路體系。例如光合作用是一個知識點,它的內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條件、場所、意義和過程、反應式等。把光合作用與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與呼吸作用、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水分代謝及礦質代謝(從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組成、ATP的組成等方面看)等知識有機地聯絡起來才是一個知識網。對基礎知識的複習要達到精確、精巧、精煉,同化為自己的東西。

  四、根據特定的學情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緊密聯絡生活實際。高中生物雖然抽象但與生活實際聯絡緊密。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生物題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

  3、開展討論與互評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合作精神。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互評中學習,在討論中思維,在討論中探索,在討論中提高。

  每次模擬考以後,根據模擬卷的特點和學生卷面的解答情況,認真進行分析總結,及時調整複習策略,狠抓基礎知識的落實。

  五、積極落實新課改理念,活躍課堂

  認真落實“兩案七環節”的教學模式,營造高效課堂,課前透過對學生做的學案、作業批改,發現學生哪些知識還存在盲點、疑點,哪些重點知識還需要進一步透過課堂練習加強鞏固,進而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課,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設定成一系列的小問題加以引導提問,使學生更好的把握知識,對於重點知識透過課堂練習進一步加以鞏固,課堂上學生講解為主,教師進一步加以補充歸納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活躍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提高課堂效率。

  六、努力做好“推拉生”幫扶工作和全員無縫隙管理工作

  在我們的學生中,總有一些學生存在偏科現象,如我們49班的耿志旭同學,英語很好,在班裡經常第一名,而他的數學、理綜不太好,嚴重影響他的整體成績的提高,對於像他這樣的學生,我們各科老師分包到人,確定為自己需要重點幫扶的“推拉生”,我們重點是課上多提問,課下找他們做一些課上剛講過的一些習題,督促他們的學習,週考完後,及時找他們瞭解做題得失,分析以後的努力方向,其中有的同學學習成績有較大提升,偏科現象明顯減弱。

  還有一些學生,如我們52班的蓋勝文同學,學習較好,但心理素質不過硬,成績忽上忽下,不夠穩定,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的工作重點是週考、模擬考試之後,及時找他們瞭解做題得失,極力讚揚他們做的好的方面,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即使沒考好,也不能打擊他們,分析失誤的地方,明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激勵他們不斷完善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

  七、積極參加聽課研討,取長補短。

  積極聽學校組織的教師的公開課,聽完課後,我們專門針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

  及每個章節難點還有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等進行認真交流探討,我們互相交換意見,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改進進行討論,取長補短。這樣堅持下來,效果還是比較好,使得自身的教學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 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下學期工作設想

  由於教學經驗不足,對教材的把握和知識內容體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學進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導致學生基礎知識遺忘率高,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也累。對於理綜的做題技巧指導還應再多些,學生對於物理、化學、生物單獨考時做的較好,但綜合到一起學生的時間分配上,做題策略上仍把握不太好。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還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解題技巧的指導。進一步深化課改,認真落實好“兩案七環節”的教學模式,營造高效課堂,使學生學的更輕鬆,更愉悅,使自己的教學能力進一步提高。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3

  彈指間時光流逝,我又送走了一屆畢業剩,高三生物教學反思。回首過去一年的教學,有喜有憂,有可取之處,亦有不足的地方。

  我所教的班級有150,也有平行班152。針對各班學生的特點,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自認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研究課標考綱,分析高考趨勢,把握高考動態

  20xx是新課程高考。研究新課程標準及湖南省命題思路非常重要。在複習中我以新課標為依據,集中精力,重點突破核心和主幹知識。這樣,在複習中就具有裡很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緊扣教材,夯實基礎,全面培養學生能力

  高三的課堂教學既要源於教材,又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拓展和深化。從往年的高考看,不管試題怎麼變化,但考查的內容仍是書中基礎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以教材為依據,抓住教材知識的主線,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歸類。對教輔資料則以合理應用,並再三強調學生不可陷入資料的提海而不顧教材的複習。

  三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高三複習可以說是一個枯燥無味的過程。如果按照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可能走兩個極端:一心走入高校大門而刻苦學習以苦為樂的學生;對前途感到迷茫對課堂教學感到厭煩而自暴自棄的學生。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不受學生歡迎的。因此,我在教學中採取多種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

  四透過專題複習,培養了學生學科內綜合能力

  專題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科內綜合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針對各班學生基礎不同的特點,我主要進行了以下專題訓練:選擇題專題。選擇題是平行班學生得分的關鍵,進行這項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得分效率。圖表曲線專題。圖表曲線考查學生圖文轉換能力,是學生的弱項。遺傳變異專題。遺傳變異既是高考的重點,也是高考的難點,更是學生的難點。實驗專題。包括實驗題型的歸納講解和生物學實驗設計的講解和分析及題型訓練。

  五調整學生複習心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高考是實力加心態加機遇的一次綜合大演練。具備健康向上勇於進取自信自強的積極心態是搞好複習的重要保證,也是高考成功的關鍵。高三學生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和竟爭壓力,心理極其脆弱。如果教師處理不當,會對複習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要給學生更多的關愛和耐心,不能因為一次考試失誤就打擊漫罵。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4

  經過高中兩年的用心準備,05年高考已經結束。6月9日昌平區全體高三教師齊聚進校參加“高考”,我認為目的有三:1、認識高考試題、2、體驗學生的感受3、透過親自做題,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成敗。

  今年高考試題具有以下特點:(1)各科試卷整體平穩,在試卷結構、題目數量、題型和賦分比例等方面和考試說明持續高度一致,沒有出現超綱現象,沒有出現科學性和政治性問題。首次依據新教材命題,在嚴格遵循新教材和新考試大綱的基礎上,三科命題順利實現了“平穩過渡,穩中求變”。(2)各科試題平和,難度適中,注重基礎,突出潛力,導向正確,區分度好(3)試題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時代感強,北京特色逐漸顯現,對於今後中學的教學、教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理綜生物試題也基本具有以上特點。前三個選取題比較基本,只要認真複習,都能夠做對,第四、五題難度加大,需要考生具有必須的分析、推理潛力。有關蜜蜂的試題綜合性強,考到了生物間的關係,性別決定、動物的行為型別、遺傳的基本規律等。不育逐級設問,難度逐級增大。我個人認為“蜜蜂”這個“實驗”材料選取得不夠好,一是學生對它不太熟悉,另外它是分為“工蜂”(雌性,受精卵發育成,不育)、“蜂王”(雌性,受精卵發育成,可育)、“雄峰”(雄性,未受精卵發育成),這個物種具有特殊性。還有它的“衛生型”和“非衛生型”只有“工蜂”才表現出來,“蜂王”和“雄峰”就應不能夠稱為“衛生型”和“非衛生型”,題中的遺傳圖譜給出“衛生型”和“非衛生型”容易誤導考生這一對相對性狀,當然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貼合基因的分離定律,可巧由於雄峰“來源”特殊,測交後代同樣表現出四種類型。海淀區20xx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練習的48題與這道題十分相似,但是,題幹中提示了“半衛生型”,避免了以上的誤導。由於海淀考生可能都做過這道題,雖然在網際網路上也能夠找到這道題,但是作為北京市的高考題出現,顯然這道題對全市其他區縣的考生是不太公平的,要是純屬偶然的話,全市其他區縣的考生

  是運氣差。最後的一道題是關於微生物的,個別問(如接種方法:平板畫線)有些刁鑽,大學本科四年,微生物接種、培養肯定做過若干次,但是我在做題時沒有答出來,我估計考生能答出來的就應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出現可能會促使各個中學把無菌室建立起來,讓學生不再“紙上談兵”,我估計即使學生動手操作,也不必須能答對。

  透過自己“參加高考”,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反思如下:

  一、要認真理解生物學的各個概念、定律。看書解決不了問題,實際上學生們對概念的要點一般都是清楚的,對概念還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題海。學生做題裡面的錯誤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錯誤,或者理解錯了,或者概念模糊,這樣造成的錯誤是超多的,而且這些錯誤如果不去發現,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會錯很多次,而自己還不明白怎樣錯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錯了一道題,要明白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經過這樣艱苦的思索的過程,才能有所提高。沒有反覆思考,對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進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題,對於典型的題目,過去高考代表性的題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應用哪個概念以及規律?怎樣用?只有這樣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複習階段切忌脫離課本,利用超多的參考書和練習冊。教科書是最精練和全面的,對它要讀熟、吃透。例如,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必須是所有生物教師都複習的:四個階段,各個階段的好處,與生物群落“J”型增長的區別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考它的縱座標的含義是什麼。我做完高考題後再看答案,心想這下可完了,在複習過程中這點我沒有強調讓學生看書。結果印證了我的想法:抽查了昌平區六百多份試卷,此空無一人得分,幾乎所有的考生都答成了“微生物的種群數量”,而無一人答“微生物種群數量的對數”。由此能夠看出:人們的思維容易構成必須的“定式”,把高考考過的資料全都當作重點;教師的複習導向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太深刻了。提高做題的質量,要養成良好的做題的習慣。往往作題,做了成百上千道題,如果沒有真正的領悟到自然科學的概念,再做類似的題仍然是錯的。所以,我想我們如何,就是做題的時候,既要認真的審題,讀題,把讀題審題要做好,個性是資訊題,有一些題目帶給了資訊,我們首先要看懂這道題,從中獲得一些解題的資訊,從這切入,然後再進行先定性分析再進行定量分析,再看看適應哪些原理,這樣提高做題的效率,獲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有的學生手裡有超多的參考書,好的教學輔導書一本足夠,練習冊一本足夠。高三的時間很緊,要做的題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題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現實的,做題之前必須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的題型或資料,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每次考試後有的學生就急於明白答案,把正確答案記在卷子相應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實重要的是要知其然,發、更要知其所以然。此刻理綜考試,強調考的是用知識,用的是潛力,而不是死記硬背,要把知識活學活用,才能解好這個題。考完試後講評很重要,要讓學生分析自己做的題的對錯在什麼地方,把知識點深挖、吃透。不能簡單的歸於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問題還是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的不夠。在高考前,學生做過的試卷就是複習重點,尤其是以前做錯的題,不就應羞於拿出來,實際是學生積累的一筆財富。四、重點突出,全面複習,不能“押寶”。有人說做歷年的高考題,能預測高考的出題方向。高考資料顯然是主要考主幹知識,但不可能避免個別偏題、怪題,涉及細枝末節的知識點。複習要把握複習主幹知識,但不能忽略小節。猜測或給學生猜測考哪部分資料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實驗題,但是考的知識點,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複習務必全面。

  從實驗的目的、原理、實驗材料、處理、觀察記錄結果、現象分析、得出結論都要認真分析。

  五、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有些教師盲目地拿著答案來對,凡是跟“答案”一樣的就算對,不一樣就算錯。實際不管是老教師還是新教師,把題拿給學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認真做一下,多聽聽學生的“答案”,有無道理,是否恰當,有沒有新意。學生的思維活躍、創造力強,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就應多鼓勵學生、欣賞學生。這樣才能教學相長,是教師自己得到提高。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深刻體會高考,反思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5

  進入高三複習,學習時間越來越緊,學生總在喊時間不夠用,但細細觀察,在他們的“緊張複習”過程中,有很多的點滴時間可以利用起來,但現實中卻在學生的不知不覺中消消浪費掉了,如上課前的五分鐘,好多同學還在一如既往地閒聊,從而導致上課後的前五分鐘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在快下課的前五分鐘,特別是自習課,下課前的五分鐘,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會分散精力,期盼著下課,這一堂課下來,能夠利用起來的而讓學生浪費掉的時間就差不多有十五分鐘,一天下來,就浪費了近兩個小時,一年下來,浪費的時間就多得很可怕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採取了“強制措施”,“強制”學生利用好這些點滴時間,為高三的複習爭取更多的時間。

  一、利用課前三到五分鐘,熟讀基礎知識點

  每堂生物課課前預備鈴響之後,針對學生不能馬上進入學習準備狀態,我就給學生準確了基礎知識的複習資料,以及教學單元章節後的“本章小結”,由課代表負責,領學生們熟讀,強化記憶。這樣做,一方面,強化複習了基礎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為上課鈴響之後更快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這種堅持已經半年了,效果還不錯。

  二、利用課堂最後的五分鐘進行動筆訓練

  每堂生物課的最後五分鐘,時間充分時,就進行動筆訓練,如繪圖訓練,細胞結構圖、細胞分裂圖、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響酶活性曲線、遺傳圖解、DNA分子結構、神經元結構、反射弧結構、突觸結構、血糖調節、水平衡調節、體溫調節、種群增長曲線、種群特徵之間的關係、生態系統的成分關係圖解、碳迴圈及能量流動圖解等等,這些都是要求學生要會認會畫會分析的內容,學生自己練習的效果並不佳,這樣透過統一的強化訓練,可以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提高學習的效率。並且老師可以及時的獲得反饋資訊,有效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好課上的這五分鐘。

  三、利用睡前十分鐘,熟記知識點

  晚間睡前,有時學生會因為學習過晚而不能馬上入睡,有時還會引起越想睡而越睡不著,針對這種情況我就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口袋書,在睡前讀一讀,因為一個節奏,所以很容易入睡,同時也複習了基礎知識。又因為在睡前記憶這些基礎知識之後再沒有新的資訊入腦,所以記憶沒有干擾,比較牢,清晨醒來可以再看一眼睡前所背的內容,這樣及時鞏固,效果非常好。

  時間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擠出來的,在時間的積累中積累了知識。高三的緊張複習,既緊張又辛苦,我主張學生要玩就玩個痛快,要學就學個專心,我所說的擠時間,不是去佔用休息放鬆的時間,而是把學習中易浪費的點滴時間利用起來,為學習爭取更多的時間。學習要有張有弛,該抓緊的時間絕不能讓它白白的溜走,也就是要提高學習的效率。

  這就是我在今年的高三教學中的反思和嘗試,我會繼續堅持這種訓練方式,並在過程中不斷地修正方法,爭取更好的訓練效果。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6

  一、獲得的教學經驗

  1. 放慢速度,注重基礎,以舊代新,建立知識體系。

  高三第一學期的教學任務主要是複習三冊書,但是高三的內容是在高一,二知識的基礎上聯絡實際的一些深入的應用,從高考的最終任務出發,最好方法就是以舊代新,先複習,逐步深入,再引出新知識,這樣複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此外還應注意,現在的學生,初中學習的生物知識所剩無幾,高中課本對這些知識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對知識的考查非常全面,複習時應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識整合到高中所學得知識中,幫助學生全面的複習。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

  由於高三複習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比較多,內容相對比較抽象,課堂教學中要把握住運用多媒體的過程,我針對教學的內容查閱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按照自己的教學意圖修改後,運用於課堂教學,例如框圖,表格,圖片,錄影等媒體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形象直觀的呈現出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利於學生接受新知識,同時也節省了課堂寫板書的時間。

  3.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絡,關注生物學科研究的熱點問題。

  近幾年來,生物高考愈發注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如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等。對於理論聯絡實際的考察也逐漸增多,例如:無土栽培與植物的礦質代謝、癌變與生物的變異、環境與生態學知識、光合作用與糧食增產等等。所以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去關心跟生物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並且學會將學到的生物理論知識應用於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

  4.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連續幾年的高考試題都十分強調考生的實驗能力。有的題目是改正錯誤的實驗步驟、有的是要求設計實驗步驟、有的要求預測實驗結果或分析實驗現象等。這些題目從方案到結果的分析都是開放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肯定不行;照著教材的實驗設計依樣畫葫蘆做實驗也不行。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必須讓學生真正弄懂實驗原理,弄清實驗中每一步設計的科學依據。要讓學生掌握整個中學階段生物學實驗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如對比實驗法、單因子實驗法等。同時應增加一些探索性的、開放性的實驗,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動手操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二、教學中做得不到為的地方

  1.精簡習題

  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有的學生手裡有大量的參考書,好的教學輔導書一本足夠,練習冊一本足夠。高三的時間很緊,要做的題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題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現實的,做題之前一定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的題型或內容,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每次考試後有的學生就急於知道答案,把正確答案記在卷子相應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實重要的是要知其然,發、更要知其所以然。現在的考試,強調考的是用知識,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要把知識活學活用,才能解好這個題。考完試後講評很重要,要讓學生分析自己做的題的對錯在什麼地方,把知識點深挖、吃透。不能簡單的歸於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問題還是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的不夠。

  重點突出,全面複習,不能“押寶”。有人說做歷年的高考題,能預測高考的出題方向。高考內容顯然是主要考主幹知識,但不可能避免個別偏題、怪題,涉及細枝末節的知識點。複習要把握複習主幹知識,但不能忽略小節。猜測或給學生猜測考哪部分內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實驗題,但是考的知識點,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複習必須全面。從實驗的目的、原理、實驗材料、處理、觀察記錄結果、現象分析、得出結論都要認真分析。

  佈置給學生的'練習一定要精簡,不能圖多,否則學生做了很多題,任務重,卻抓不住重點,效果反而不好。精選習題就需要老師去做很多題,並且細緻的整理,歸類。例如有針對性的找出不同的難度的題目適合學生在不同的時期去練習,某一型別的題不圖做得多,弄懂綜合的一道題,一系列題目都可以掌握。

  2.鼓勵學生多討論,多思考,培養分析能力

  教學中不能只顧自己講解,一味的講授式,使學生長期的只是被動的接受,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更多的應該讓學生主動的思考,並且去交流討論,找到自己的問題,帶著問題去理解老師的講解,同時一些簡單的問題,同學討論就可解決,老師不必題題講解,耽誤課堂時間。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有些教師盲目地拿著答案來對,凡是跟“答案”一樣的就算對,不一樣就算錯。實際不管是老教師還是新教師,把題拿給學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認真做一下,多聽聽學生的“答案”,有無道理,是否恰當,有沒有新意。學生的思維活躍、創造力強,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應該多鼓勵學生、欣賞學生。這樣才能教學相長,是教師自己得到提高。

  三、教學中需要加強的方面

  1.強調審題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選擇題所佔比重比較大,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遇到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確答案偏差較大,但是並不知道如此答題的原因。做再多的題,仍然不會思考。原因在於學生不會審題,針對這個問題,平時練習中,注重訓練學生在題目中劃出關鍵詞,找出考察的知識點,有針對性地思考,並寫出分析後的答案,使學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2.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

  高考試題雖然難度大,對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沒有知識的積累,能力是很難形成的,所以教學中仍然要注重落實基礎知識。高三下學期我們要做大量的練習,講評試卷的環節非常重要,我再講題的時候,不是在講某一道題為什麼選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題的4個選項,將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識點,不厭其煩的帶著大家重複,去複習,為的就是讓學生對於反覆去熟悉這些基本知識,熟悉的基礎上才能靈活運用。

  3.訓練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高三一學年,練習模擬題非常多,如果只是機械的做題,講題,題目越做越多,錯題越來越多,做過的再做也仍然出錯,學生感覺收穫並不大。這樣就需要老師教會學生對做過的習題有目的的歸納總結,例如:針對考試說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識點,把比較重要的幾套題目分別進行整理。同一個知識點,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進行歸納總結,難點就更容易突破,學生印象也比較深刻,總結的資料也有利於後邊的複習。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7

  反思的目的在於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調整以適應不斷成長變化的學生,期望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本學期我主要調整了以下幾項工作方式:

  1、依據考試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析,發現學生是我們教師上課講的不如他們課外練的,課外練的不如考試考過的效果好。據此我們採用上課少講多練,課外少做多考的方式,如為了提高學生解選擇題的能力,我們備課組連續5周左右每週1-2次(每次10題)給學生隨堂考試,並且評分給予反饋,表揚得分較高的學生和進步較大的學生,期望提高學生解選擇題能力。

  2、有些作業少批(但我們學生還是要檢查有沒有完成),要求他們自己批改,更多時間留給自己選題上,資料備課組全部共享。

  3、最近我採用先學生做,他們問了問題之後再統一講評,有利於節省學生的時間,但自己的工作量加大了,學生成績能提高那是最好的。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8

  高中生物新教材充滿著時代氣息,充分體現了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教材在吸納原有教材優點的基礎上,更尊重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更貼近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新進展;更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新教材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全面開發學生潛能為目的的新方向。高中生物實施新課程教學,要轉換教學方式,貫徹現代教育思想,建立起體現師生交流互動,學生探究學習的新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學生終身學習的發展奠定基礎。

  1.挖掘新教材圖文內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高中生物新教材每章首頁圖文並茂、詩情畫意,引言發人深省。新教材以優美的畫面、名人名言或對生命活動的生動描述,為教師開展直觀教學,引導學生領略生命科學的魅力,調動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創造了良好條件。例如,“走進細胞”這一章引用了美國細胞生物學家威爾遜的話:“每一個生物科學問題的答案都必須在細胞中尋找”。“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一節,繪製了蚱蜢與綠葉的畫面,編者附上一段生動活潑的文字描述:“新葉伸向和煦的陽光,蚱蜢覬覦綠葉的芬芳。他們為生存而獲取能量,能量在細胞裡流轉激盪”。別開生面,內涵豐富的圖文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欣賞優美圖文的基礎上,要認真思考領悟其中豐富的內涵,讓他們欽佩於科學家睿智的思想和獻身科學造福人類的崇高品格,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揭開生命科學神秘的面紗,從而在內心噴發出主動要求學習和探索生命科學的強烈慾望和動機。

  2.充分利用教材設定的各種欄目創設問題情境

  新教材與老教材相比較,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增加了許多提供學生思考的問題,在每一節裡都設定了諸如“問題探討”、“本節聚焦”和“思考與討論”等欄目。這些欄目的設定與安排,不僅為學生更好地獨立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主體性起到啟發和提示的作用,也為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創設問題情景提供了素材。教師應把學習的自主權交回到學生手上,課堂教學要安排充足的時間組織學生思考和討論,要讓學生知道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應該達到的目標。因此,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設定的這些欄目蘊含的資訊,巧妙地設計問題,精心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例如,“細胞膜——系統的邊界”一節中的“問題探討”欄目提出“你是怎樣區分氣泡和細胞的? 光學顯微鏡下能看見細胞膜嗎?”點出學生原有知識中的疑惑,將學生的思維帶回到曾經學過的有關細胞知識中,激起學生對有關細胞膜問題的思考。藉此,筆者取一個雞蛋並打破置於培養皿中,並指導學生觀察,告訴學生“卵黃是雞的卵細胞,卵黃膜是卵細胞的細胞膜”。接著根據:“科學家用電子顯微鏡清晰地觀察到細胞膜之前,已經能夠確定細胞膜的存在了”,啟發學生推測,科學家是怎樣確定細胞膜存在的。這種問題情景的設定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大膽推測、討論,甚至爭論,為進一步探究細胞膜的學習開啟興趣之門。3.開發教材蘊含的合作學習因素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教材設定了“技能訓練”的欄目以及提供的“資料分析”使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處於積極狀態。筆者分析了這些欄目的資訊,大多提示以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來完成教學為佳。因此,課堂教學以合作學習小組(3 - 4人)為單位,組織指導學生討論,相互幫助,解決自學過程中碰到的疑難。教師解疑,有時則向其他小組的學生“請教”,由願作“導師”的學生解疑答難,教師則當“旁聽生”。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給學生足夠自由的空間和活動的機會,師生平等、寬鬆舒暢的小組合作學習,把課堂變為“師生共同交流資訊和切磋學問的論壇”。筆者也曾驚喜地發現,在小組合作學習和交流中,有些學生的發言表現其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經常性開展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必然會強化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有列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4.利用新教材編排的探究實驗開展探究式學習

  新教材突出了生物學科的特點,根據新課程理念,針對學生實際,安排設定了探究實驗,如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係、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等。其目的是要求教師執行教學時切實貫徹探究性學習理念,讓學生在探究實驗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的同時,學會開展生物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高中生物新課程教材圖文並茂,迎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內涵豐富,適合於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應用;多種欄目設定,有利於教師組織開展探究學習和學生進行自主、主動學習。生物學教師應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透過挖掘教材的豐富內涵,以問題為契機,精心設計,釋疑解惑,幫助學生完成探究活動,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9

  在一輪複習中,因為學生對所複習的內容是熟悉的,其主動求知的慾望得不到充分的調動,複習效率往往一般。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無論是提升學生高考成績出發,還是從培養學生能力出發,我們教師都應該積極思考,探索創新高三一輪複習課的教學方式,在不斷反思中,我摸索總結出一個“創設問題”為主線,實現學生高效複習的做法。

  第一輪複習是把各種原來的已經教給了學生,而現在可能被遺忘的東西重新喚醒並加深理解,其中存在一個個體差異的問題,即可能這個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是熟悉的,也可能那個學生對那方面的知識是熟悉的。如果平鋪直敘的課堂很難讓每一個學生提高興趣,參與課堂教學。但如果設定不同的問題,就相當於帶著學生再看相同的風景時,看的方式改變了,看的順序改變了,看的深度改變了,學生的態度就不同了。

  在圍繞教師所提的問題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及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因為設定的問題跨度大,從簡單到複雜,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提高各層次學生的興趣,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推動一輪複習的課堂教學的程序,實現一輪複習的目標。

  例如在複習“生長素的發現”一節時,可以設定如下問題:“為什麼說單側光引起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怎樣證明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呢?”“胚芽鞘具體生長的部位怎樣確定呢?”“為什麼胚芽鞘向光側比背光生長的快些呢?”“胚芽鞘尖端產生的促進生長的是一種化學物質嗎?”“為什麼取名為生長素呢?”“生長素從什麼部位產生又運往哪些部位怎麼運輸到的呢”“生長素和植物激素是什麼關係”透過這些分層次的問題串,讓學生回顧課本中的生長素髮現的科學史,運用這樣的順序再次從科學家當年的方法來探索生長素的發現過程和掌握和理解生長素的產生,運輸等相關知識。

  要用問題串,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教學,最大的難處是如何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設定有價值的問題。一般而言,這些問題應當在“運用問題、分析問題、綜合問題或評價問題”的層次,要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透過對問題的問答,學生需要在腦海裡迅速地檢索與問題相關的知識,對這些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得出新的結論,同時要求我們教師不斷給予指導,提示和幫助。

  教師在複習過程中可以利用以下幾點創設問題情境⑴透過演示實驗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⑵透過科學史中事實的敘述來設定問題的情境;⑶藉助於各種模型或構建模型,顯示與學生的日常經驗,已有知識發生矛盾的事實,從而形成問題情境;⑷透過學生的錯誤創設問題情境;⑸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透過提出假設、檢驗假設,激發矛盾、產生問題情境;⑹引導學生透過比較分析現象自身的矛盾,從而產生問題情境;⑺透過將問題“變形”創設問題情境;⑻透過“開放式“問題創設問題情境,等等。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保證所設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到一種與問題相關的情境中去,進行有效的複習。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10

  生物學科特點是知識點散亂,不容易形成知識網路,因此,許多高三同學下了很多功夫,成績卻提高不明顯,這主要是複習思路不對,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復習方法指導。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點:

  一、按照課程標準,指導學生看書許多同學進入高三總複習後,總是把許多時間用在了做題上,而忽略了看書,這種複習思路是不對的。考試考什麼?是考教材,考試內容絕不會脫離書本,脫離課程標準,所以,我們在高三第一輪複習中一定要緊抓住教材,把沒弄清楚的基礎知識弄清楚,在這個基礎上,透過作習題進行檢測和查缺補漏。另外,看書容易形成知識的系統性,這是無論做多少題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對於高三學生,我的要求就是:迴歸課本。以書為主!做題為輔!

  二、指導學生打牢基礎,進行全面複習高考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也注重對能力的考查。而能力離不開知識的載體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紮實、牢固的基礎知識。只有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才有助於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在解答綜合能力試題時遊刃有餘。所以我們在作題時不要好高騖遠,簡單題,基礎題要保證得分率,這當然需要基礎知識相當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礎則來源於第一輪複習的看書情況。

  三、把握主幹知識,指導學生形成知識結構主幹就是書上的重點內容,打個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說的中心內容,如果讓你把一本小說縮寫一下,這些中心內容當然不能放棄。那麼對於書上每一節的主幹內容在哪呢,比如書上的黑體字,書上本節聚焦,就是主幹,在我們閱讀的時候不能簡單地畫一下就了事,應該先把它記下來,進而理解,與前後聯絡,並要學會應用。不但針對每一節,對於全書來說,也有它的主幹,也就是考試說明中對知識點要求較高的章節。

  四、讓學生重視記憶,理解,思考對於生物學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認為生物是純理科的東西,應該以理解為主,這實際上就導致了不同的學習方法,有的人先記憶後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後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記不住就記它個大概,我基本上屬於後者。但我不能說前一種是錯的,因為各人有各人的學習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強行改變。那麼對於生物學科來說,記憶和理解同樣重要,也就是說,既要理解也要記憶,因為,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只有深入理解、融會貫通,抓住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絡,學懂學透,記憶起來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區分。但有的概念太長,光理解了記不住也不行,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有時記熟練了,也能幫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記憶的同時,要勤于思考,做到尋根問底,從而加深了理解和記憶。因此,在帶領學生進行生物總複習時,對於每個概念我不但學生記住,而且要教會學生怎樣對記憶,對就是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

  五、弄清知識內在聯絡,“瞻前顧後”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絡(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絡,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六、及時歸納、總結在課下,經常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是必要的。除了老師在課堂上歸納總結外,在做題時,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對知識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體會,最好在筆記本上總結出來,每次在考試前翻看一下,會對你提高生物成績很有幫助。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11

  高三生物第一輪複習共9個月左右時間。時間跨度長,重在生物學基本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在複習中把目標定在梳理課本知識、加強和鞏固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並及時解決仍有疑問的知識點上,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學知識網路;透過階段測試,及時發現問題,要求學生做到每個考點過關。

  1、複習安排:

  在第一輪複習中一般不進行跨章節複習,但針對有聯絡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區域性知識點的整合。如在複習有絲分裂時,我與減數分裂進行比較學習,就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的數目變化、染色體行為特徵、兩種細胞分裂圖形判斷加以重點講解,而在複習減數分裂時則側重精、卵細胞形成過程不同點的比較、與遺傳學三大定律內在聯絡等方面,這樣安排有利於學生對各知識點的理解,減少複習過程中的重複性。

  2、複習策略

  (1)研究高考資訊,把握複習方向考試說明是高考的依據,是生物複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綱中變化的地方,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型別、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整個複習過程中要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複習的方向。

  (2)注重知識體系的重組,形成學科知識網路高三的課堂教學既要源於教材,又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拓展和深化。在複習中要抓住教材知識的主線,加以梳理、歸類和整理,並透過一定的組合方式有機組合,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建立知識網路,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複習,更有助於學科內各知識點之間的遷移和綜合。

  (3)營造良好的複習心理環境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其信心,緩解其壓力,要給學生以更多的關愛和耐心。

  3、第一輪複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透過考試的情況分析,暴露出一些問題:

  (1)不注重知識點之間的因果關係、運用條件和範圍、以及相關知識點的聯絡和區別;第一輪複習即將結束,各知識點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決綜合題(如實驗設計題)時失誤較多。

  (2)不重視課本,部分學生在複習中關注的重點是複習資料,大部分時間用於做題、核對答案、解答疑難習題上,對於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對性狀分離、分離定律的實質、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等的理解仍是想當然,在解決考查能力的題型時,錯誤率較高。

  (3)實驗探究能力薄弱。實驗是生物學科的基礎,高考歷來都非常重視對實驗能力的考查,包括實驗設計能力、分析能力等。其分值一般都會達到總分值的50%。這在本次市質檢卷中也是如此。而實驗教學一直都是我校生物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由於我校的硬體條件和課時的限制,我們根本無法完成《考綱》中所要求的16個教材實驗(一般只能完成其中的4個實驗),即使是教師也有許多實驗沒有做過。這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

  (4)解題能力弱:在複習過程中,學生進行大量的習題訓練,做的題多,但對失誤的地方不夠重視,缺乏仔細的分析過程,只關注答案,出現一錯再錯的現象,同時也暴露審題不嚴,答題不規範的問題。

  4、二輪複習設想

  結合第一輪複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有所側重地進行第二輪複習,第二輪複習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在二輪複習中,複習專題的選擇、習題的精選、解題技巧的培養是工作重點。主要達成以下目標:

  (1)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同時對重點和難點進行深化。

  (2)將第一輪複習過的基礎知識運用到實戰考題中去,將已經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解題能力。

  (3)把握高考各題型的特點和規律,掌握解題方法,初步形成應試技巧。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12

  (一)經驗

  1。放慢速度,注重基礎,順利過渡。

  高三新教材知識內容多,剛進入高三,知識突然增多,難度加大,學生會覺得不適應。學習的難度雖大,但是仍然注重考查基礎知識,這時應該放慢教學速度,使學生在課堂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幫助學生慢慢過渡,逐漸適應高三的生物學習。

  要認真理解生物學的各個概念、定律。看書解決不了問題,實際上學生們對概念的要點一般都是清楚的,對概念還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題海。學生做題裡面的錯誤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錯誤,或者理解錯了,或者概念模糊,這樣造成的錯誤是大量的,而且這些錯誤如果不去發現,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會錯很多次,而自己還不知道怎麼錯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錯了一道題,要知道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經過這樣艱苦的思索的過程,才能有所提高。沒有反覆思考,對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進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題,對於典型的題目,過去高考代表性的題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應用哪個概念以及規律?怎麼用?只有這樣才能把概念搞清楚。高三複習階段切忌脫離課本,利用大量的參考書和練習冊。教科書是最精練和全面的,對它要讀熟、吃透

  2。以舊代新,建立知識體系。

  高三第一學期的教學任務主要是第三冊書,但是高三的新教材知識是在高二知識的基礎上聯絡實際的一些深入的應用,從高考的最終任務出發,最好方法就是以舊代新,把高二兩本教材的內容加進來,先複習,逐步深入,再引出高三教材的新知識,這樣複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此外還應注意,現在的學生,初中學習的生物知識所剩無幾,高中課本對這些知識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對知識的考查非常全面,複習時應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識整合到高中所學得知識中,幫助學生全面的複習。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

  由於高三教材中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比較多,內容相對比較抽象,課堂教學中要把握住運用多媒體的過程,我針對教學的內容查閱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按照自己的教學意圖修改後,運用於課堂教學,例如框圖,表格,圖片,錄影等媒體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形象直觀的呈現出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利於學生接受新知識,同時也節省了課堂寫板書的時間。

  4。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絡,關注生物學科研究的熱點問題。

  近幾年來,生物高考愈發注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如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等。對於理論聯絡實際的考察也逐漸增多,例如:無土栽培與植物的礦質代謝、癌變與生物的變異、環境與生態學知識、光合作用與糧食增產等等。所以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去關心跟生物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並且學會將學到的生物理論知識應用於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

  5.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連續幾年的高考試題都十分強調考生的實驗能力。有的題目是改正錯誤的實驗步驟、有的是要求設計實驗步驟、有的要求預測實驗結果或分析實驗現象等。這些題目從方案到結果的分析都是開放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肯定不行;照著教材的實驗設計依樣畫葫蘆做實驗也不行。在實驗教學中我們必須讓學生真正弄懂實驗原理,弄清實驗中每一步設計的科學依據。要讓學生掌握整個中學階段生物學實驗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如對比實驗法、單因子實驗法等。同時應增加一些探索性的、開放性的實驗,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動手操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二)教訓:

  1。精簡習題

  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有的學生手裡有大量的參考書,好的教學輔導書一本足夠,練習冊一本足夠。高三的時間很緊,要做的題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題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現實的,做題之前一定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的題型或內容,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每次考試後有的學生就急於知道答案,把正確答案記在卷子相應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實重要的是要知其然,發、更要知其所以然。現在理綜考試,強調考的是用知識,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要把知識活學活用,才能解好這個題。考完試後講評很重要,要讓學生分析自己做的題的對錯在什麼地方,把知識點深挖、吃透。不能簡單的歸於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問題還是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的不夠。在高考前,學生做過的試卷就是複習重點,尤其是以前做錯的題,不應該羞於拿出來,實際是學生積累的一筆財富。

  重點突出,全面複習,不能“押寶”。有人說做歷年的高考題,能預測高考的出題方向。高考內容顯然是主要考主幹知識,但不可能避免個別偏題、怪題,涉及細枝末節的知識點。複習要把握複習主幹知識,但不能忽略小節。猜測或給學生猜測考哪部分內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實驗題,但是考的知識點,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複習必須全面。從實驗的目的、原理、實驗材料、處理、觀察記錄結果、現象分析、得出結論都要認真分析。

  佈置給學生的練習一定要精簡,不能圖多,否則學生做了很多題,任務重,卻抓不住重點,效果反而不好。精選習題就需要老師去做很多題,並且細緻的整理,歸類。例如有針對性的找出不同的難度的題目適合學生在不同的時期去練習,某一型別的題不圖做得多,弄懂綜合的一道題,一系列題目都可以掌握。

  2。鼓勵學生多討論,多思考,培養分析能力

  教學中不能只顧自己講解,一味的講授式,使學生長期的只是被動的接受,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更多的應該讓學生主動的思考,並且去交流討論,找到自己的問題,帶著問題去理解老師的講解,同時一些簡單的問題,同學討論就可解決,老師不必題題講解,耽誤課堂時間。

  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有些教師盲目地拿著答案來對,凡是跟“答案”一樣的就算對,不一樣就算錯。實際不管是老教師還是新教師,把題拿給學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認真做一下,多聽聽學生的“答案”,有無道理,是否恰當,有沒有新意。學生的思維活躍、創造力強,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應該多鼓勵學生、欣賞學生。這樣才能教學相長,是教師自己得到提高。

  (三):建議措施:

  1。強調審題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選擇題所佔比重比較大,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遇到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確答案偏差較大,但是並不知道如此答題的原因。做再多的題,仍然不會思考。原因在於學生不會審題,針對這個問題,平時練習中,注重訓練學生在題目中劃出關鍵詞,找出考察的知識點,有針對性地思考,並寫出分析後的答案,使學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2.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

  高考試題雖然難度大,對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沒有知識的積累,能力是很難形成的,所以教學中仍然要注重落實基礎知識。高三下學期我們要做大量的練習,講評試卷的環節非常重要,我再講題的時候,不是在講某一道題為什麼選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題的4個選項,將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識點,不厭其煩的帶著大家重複,去複習,為的就是讓學生對於反覆去熟悉這些基本知識,熟悉的基礎上才能靈活運用。

  3.訓練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高三下學期,練習模擬題非常多,如果只是機械的做題,講題,題目越做越多,錯題越來越多,做過的再做也仍然出錯,學生感覺收穫並不大。這樣就需要老師教會學生對做過的習題有目的的歸納總結,例如:針對考試說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識點,把比較重要的幾套題目分別進行整理。同一個知識點,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進行歸納總結,難點就更容易突破,學生印象也比較深刻,總結的資料也有利於後邊的複習。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13

  在高三複習過程中,“迴歸課本”“習題整理”是我們最常提及並要求學生貫穿始終的複習方法,但很多學生對此卻很茫然。“迴歸課本”就是看書,但書要怎麼看?“習題整理”就是把做過的題目再看一遍,看什麼?針對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應該給出具體的指導和方法。

  一、迴歸課本

  每堂生物課課前預備鈴響之後,針對學生不能馬上進入學習準備狀態,我就給學生準確了基礎知識的複習資料,以及教學單元章節後的“本章小結”,由課代表負責,領學生們熟讀,強化記憶。這樣做,一方面,強化複習了基礎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為上課鈴響之後更快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這種堅持已經半年了,效果還不錯。

  每堂生物課的最後五分鐘,時間充分時,就進行動筆訓練,如繪圖訓練,細胞結構圖、細胞分裂圖、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響酶活性曲線、遺傳圖解、DNA分子結構、神經元結構、反射弧結構、突觸結構、血糖調節、水平衡調節、體溫調節、種群增長曲線、種群特徵之間的關係、生態系統的成分關係圖解、碳迴圈及能量流動圖解等等,這些都是要求學生要會認會畫會分析的內容,學生自己練習的效果並不佳,這樣透過統一的強化訓練,可以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提高學習的效率。並且老師可以及時的獲得反饋資訊,有效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好課上的這五分鐘。

  二、習題整理,弄清知識內在聯絡

  高三的複習必須做一定量的的題目,如何把教材的內容轉變成可以應用的知識,這是需要用做題來解決的。有些學生做了很多題,卻並不能提高成績,而有些學生只完成老師佈置下的卻能拿高分,這就是題目做到的程度不同。對於一些頂尖選手,題一遍即可,會了,也基本記住了,再次見到,可以立刻識別出來,但是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很多題做了,卻不能保證對,時對時錯,沒有把握,針對這類問題,我要求學生要及時回覆,具體的做法是:

  1、及時翻看,經常翻看已經做過的題目,特別是自己做錯的,老師已經講過的題目,把它們找出來,最好抄下來(可摘錄關鍵錯誤點),就是很多學生都有的“錯題本”。

  2、透過看解析,老師的講解,充分理解題目,找到問題的癥結,是“審題問題”,還是“知識點記憶”還是“理解上”的對症處理。

  3、親自解答,這一步很重要,好多學生往往停留在上一步,看懂了就以為會了,可是再次遇到時,並不能保證會,必須親自操作一下,實戰一下,才能整理出清晰的思路,而且,過兩天還要親自解答一遍,不看任何解析,提示,三次下來,才能解決。這樣的題目隨著這樣的處理會越來越少,達到高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4、針對不會做的題目,也應該在看過解析,透過講解後,採用以上的方法去解決,哪怕題量上少些,但能達到真正的會,這是很重要的。這是我在高三複習中的一些體會,願與同行們交流學習。

  教學效果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的具體體現形式就是學生成績,學生、家長、學校、社會都在問我們老師要成績,所以提高每一節課的課堂效果也就是我們這些戰鬥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們所應該努力尋求的目標,透過對本學年教學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改進,相信以後的教學效果一定會有所提高。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14

  茂名一模生物成績不理想,有史以來第一次在茂名重點中學中墊底。在高考已兵臨城下之危急時勢,這成績宛如一顆大石投進了平靜的湖泊,立即在各個層面掀起軒然大波。化州一中的領導當機立斷,馬上和教育局相關領導進行了及時而深入的溝通,於是乎為期一週的教研員聽課視導之舉便應運而生了。

  在這一週的聽課過程中,我們深入瞭解了高三生物的課堂教學情況,並於課後及時組織相關教師集中進行分析研討和反思,以尋找更高效的教學模式。

  一、教學現狀

  1、考試情況:從九校聯考、茂名一模和湛江一模這三次考試的情況看,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紮實,繪圖製表能力頗為薄弱,文字表達中涉及專有名詞或專業術語時亦出現較多錯誤。例如九校聯考中將突變和基因突變混淆的大有人在,將“假說演繹”寫成“假設演譯”的比比皆是,湛江一模中將“化能合成作用”寫成“硝化作用”的數不勝數,基因型的書寫也很不規範,茂名一模中學生對遺傳圖解的書寫錯漏百出,湛江一模中有關繪製表格的答題情況也不甚理想。

  2、上課方式:課堂教學上濫用別人的課件的情況比較嚴重。課件容量太大,教學易入走馬觀花之途,難以將考點落到實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難免會水過鴨背,上課效果並不理想。此外,因為課件的使用,課堂教學成了課件展示課,老師不斷地按滑鼠,學生不眨眼地盯著熒幕,沒有動手訓練的機會,沒有鍛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也容易導致在考試中不會寫專業名詞和術語。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教師講得太多,學生練得太少,不利於學生的邏輯思維的發展。

  3、課堂紀律:聽課時發現普通班的紀律普遍欠佳,睡覺者有之,看其他書者有之,教師因設法提高其聽課積極性。同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非常欠缺,佈置的課後練習常常不按時完成,導致上課要抽時間讓他們做習題。

  二、教學反思

  1、複習策略:迴歸課本,夯實基礎,不求深,不求難,重點幫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多檢查學生的作業以督促並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

  2、上課模式:先列出考點,讓學生知道考試範圍,然後結合考點精講課本,即將考點拆解分析,考點之外的內容可大膽捨棄,之後緊扣考點精選題目進行精練,最後留十分鐘讓學生消化(自己看書、討論和提問)。精講環節要重視板書,避免濫用課件,一些專用名詞或術語要求學生寫下來。精講環節的教學需迴歸課本緊扣考點,精練環節可充分利用課件,題目數量不宜過多,最好控制在五題以內,建議透過變式訓練模式深挖考點拓展知識面。

  3、能力培養

  從每週一次的理綜測試和各種大型考試如廣州一模、茂名二模等試題中精選一些典型的錯題進行分析,側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表述能力(尤其是繪圖製表能力),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15

  1、認真複習基礎知識。生物知識能力的考查離不開基礎知識,基礎不牢,反應遲鈍。複習中,把課本梳理一遍,及時解決有疑問的知識點。理解和掌握知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對基本的實驗原理、操作、設計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思路。

  2、系統整理所學知識。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認真分析做過的試卷及練習題,查詢試題練習中出現錯誤的原因。對知識進行網路整理,建立起知識體系,透過比較、歸納、綜合、分析等方法再現知識,讓知識在大腦中形成聯絡,進一步督促學生去理解知識,加強審題,提高正確率,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3、精練精講,注重解題策略。制定解題方案,明確解題思路。考試題目中,容易題、中等題佔3/4,較難題僅佔1/4,平時練好基本功,作好基本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複習計劃,基礎好的同學,可做一些綜合能力較強的題目,爭取拿高分;基礎較差的同學,以基本題目的練習為主,保證不丟基本分。領略解題技巧,尋求正確的解題策略。

  4、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複習中應時刻關注學習社會、生活熱點問題,尋找與生物知識的切入點,掌握好銜接,熟悉情景,在解題的時運用知識原理分析和解決新情景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人類基因組計劃、生物晶片、生態農業、以及瘋牛病、口蹄疫等。

  複習策略:

  1、進行小組討論。透過討論,絕大多數的學生能迅速地掌握解題方法,並且能較好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2、佈置分層作業。老師在設計作業題時,應遵循“三性”即針對性、量力性和典型性的原則。針對性就是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選擇那些學生易錯而又能突出教學目標的題目;量力性就是作業題的難易度要適中,數量要適宜,估算過學生的努力,在規定時間內尚能完成,做到既不超量也不過少;典型性就是題目要有代表性和層次性,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搞死記硬背。

  複習缺陷:

  1、複習進度把握不準,速度較慢,導致與外校聯考內容不統一,影響學生的成績,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2、補缺補差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高三生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