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歷史典故作文300字

歷史典故作文300字

關於歷史典故作文300字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歷史典故作文3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歷史典故作文300字6篇1

  夸父逐日

  夸父,古代神話中的人物。逐日:追趕太陽。我國古代的一個神話,表現了古代人民決心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和堅強意志。比喻決心大或自不量力。語出《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為使光明永駐人間,翻山越嶺,跨河涉澤,追趕太陽。也不知走了幾千幾萬裡,他才追到禺谷(今靈寶秦嶺山下),就是太陽落下的地方。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就在他面前,他被炎熱炙烤得口乾舌燥。於是,他就去喝水,喝乾了黃河、渭河的水,還不解渴,又向北方奔去,想喝那大澤裡的水。

  夸父沒有到達目的地就渴死了。臨死前,他把手杖扔在路邊,手杖立刻變成一片桃林。死後,他的屍體化成了一座高山,後人名其曰夸父山。桃林,約當今河南靈寶以西、陝西潼關以東地區。商朝靈寶為桃林,周朝名桃林塞。夸父山位於今靈寶陽平鎮東南十公里處。現夸父山下有一村莊,村前立有清代石碑一座,碑銘:夸父村。

關於歷史典故作文300字6篇2

  指碑

  開封是清官包拯為官的地方,後人為了紀念包拯,把凡是在某些方面開封當過府尹的人的名字全部刻在一塊石碑上。

  從北宋開始,近千年間,那塊一丈許的表石碑上寫滿了開封府尹的名字。千百年來,凡是到開封的遊人都會參觀當年包拯坐堂審案的地方,然後觀摩那塊刻滿名字的石碑。

  那塊石碑的正上方有一個凹陷的深坑,包拯兩個字已模糊不可辨了。而其他人的名字卻個個清晰可見。

  原來,遊人和敬仰包拯的'人站到那塊刻滿名字的碑前,都會尋找包拯的大名,然後用手指點寫有“包拯”兩個字的地方。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遊客觸控過那個寫有包拯名字的地方,日積月累,竟然被手指磨出了一個深坑。

  二十多年前,開封對那塊石碑進行了保護,在包拯紀念館中,又重新按原樣製作了一塊石碑;可到如今,仿製的石碑上刻有“包拯”兩個字的地方又被磨去一個淺坑。

關於歷史典故作文300字6篇3

  王羲之吃墨

  朋友,你知道王羲之嗎?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寫過很多作品,最有名的是《蘭亭集序》,他的兒子王獻之也是書法家,世人把他們合稱“二王”。但是你知道王羲之還吃過墨嗎?下面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一天中午,王羲之在練書法,書童端來了午飯,並催促王羲之趁熱快點吃。

  但是王羲之因為在練字,像是沒聽見似的,繼續練字。書童沒辦法,只好請王羲之的媽媽過來喊他吃飯。

  當王羲之的媽媽過來,看到滿嘴黑漆漆的王羲之,很奇怪。又看他仍然手拿饅頭,往墨水裡沾了沾,看都不看直接送到嘴裡,這時媽媽才知道王羲之吃墨了,頓時忍不住大笑起來,而王羲之看到媽媽哈哈大笑的樣子,卻不以為然的對媽媽說:“媽媽,今天的午飯真好吃呀!弄得媽媽哭笑不得。

  王羲之看著哈哈大笑的媽媽,又看看自己手上剩下的饅頭,也跟著笑了起來。

  我平時總是大大咧咧,做事三心二意,寫字時要不就給一個筆畫來個隱身術,要不就是把字寫成“甲骨文”。

  當我看完王羲之的故事,我覺得我應該學習王羲之專心致志的精神。以後我可千萬不能這樣,必須認認真真的做每一件事。

關於歷史典故作文300字6篇4

  巧言令色”留心眼

  史載,漢文帝劉恆有一次游上林苑,問陪同的上林尉:“你知道這苑裡飛禽走獸共有多少種、多少隻嗎?”上林尉一時答不上來。有個管理虎圈的嗇夫,此時賣弄伶牙俐齒,對答如流,說得文帝眉開眼笑,馬上就要封他為上林令。

  廷尉張釋之勸道,周勃和張相如都是大家公認最稱職的官員,在回答皇上問題時,有時也答不上來,哪像這小吏誇誇其談呢?如果提拔這樣的人,只怕天下人效仿,都去耍嘴皮子了。所以,提拔這樣的人要慎重。

  文帝聽後認為有理,取消了任命。要善於明是非、辨真偽,多聽諤諤之言,少聽溢美之詞,尤其是對那些懷有某種目的的奉承、吹捧和讚美的話,那些明顯過頭的話,更要留一個心眼,保持高度警惕,在心中築起一道有效防範的堅固堤壩。

關於歷史典故作文300字6篇5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麼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讚人離開後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關於歷史典故作文300字6篇6

  重蹈覆轍的意思

  [釋義]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轍:車輪軋出的痕跡。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語出] 《後漢書·竇武傳》:“今不慮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

  [正音] 重;不能讀作“zhònɡ”。

  [辨形] 重;不能寫作“從”;覆:不能寫作“復”。

  [反義] 前車可鑑 前車之鑑

  [用法] 一般用於勸說、希望和警告的場合。一般作謂語、賓語。

  重蹈覆轍的成語典故

  東漢時,桓帝寵幸宦官,導致宦官互相勾結,壟斷朝政,陷害忠良。李膺和杜密等忠良大臣糾集太學生郭泰等人竭力剷除宦官。公元一六六年,宦官們在桓帝面前誣告李膺等人造反,桓帝聽信饞言,下令把李膺等忠良大臣關進大牢,人數多達幾百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黨錮之禍”。

  當時,竇武的女兒是皇后,竇武受封為侯爵,他為人正直,從不仗勢欺人。看到宦官的胡作非為,十分憤慨,上書對桓帝說:“如果再讓宦官這樣胡作非為下去,將會像秦朝二世一樣,因為給龐臣太多的權力,導致龐臣造反作亂,最終失去江山,陛下可要吸取教訓,千萬別重蹈覆轍呀!”桓帝經過竇武提醒,體會到自己的錯誤,於是就放了李膺等人,結束了“黨錮之禍”。

【歷史典故作文3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