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局外人》讀後感

《局外人》讀後感

《局外人》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局外人》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局外人》讀後感1

  《局外人》是法國小說家阿爾貝·加繆的成名作,這本書篇幅簡短、描述平淡卻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更增我一睹為快的好奇之心。可能因文化差異和時代背景不同,一開始我是不喜歡主人公默爾索這個人的,也不是很理解他的行為舉止和思想情感,但讀完全書卻感覺某時某刻自己的內心就住著一個默爾索。

  一、不符世俗,荒誕奇怪

  該書從主人公默爾索的母親去世、海灘上殺死阿拉伯人到最後關進牢房進入司法程式,都是一步步按照時間順序在描寫,默爾索在母親葬禮上表現的冷漠,及對瑪麗的感情態度,還有莫名參與到雷蒙的事情當中,很多行為和言語都不符合一般意義上的世俗標準,後面殺人的過程更是荒誕奇怪。本不荒謬的事物在一起組成了那樣一個荒謬的世界,默爾索的過失殺人以及不信基督教讓他在“預謀殺人”、“絲毫沒有人性”、“最藐視最基本的的社會原則”、“其空洞的心即將成為毀滅我們社會的深淵”、“罪不可赦”、“以法蘭西的名義”等字眼下被判處了死刑。加繆可能正想透過這種荒誕來闡明他心中的自由是否定上帝后的自由,其結果是由人自己承擔行動的責任,從而以挑戰的姿態接受這個荒誕的世界,以現世對抗來世。

  二、遵照本心,並非無辜

  “大部分人總是表裡不一,他們做的往往並非他們內心真正渴望的。他們都有一種群居意識,懼怕被疏離與排斥,懼怕孤單無依靠。”但默爾索卻有意無意地要跳出這個世界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芸芸大眾的距離,完全遵照內心本性,做一個冷眼旁觀、我行我素的局外人。回顧全文雖然不是完全看懂,但這個部分確實我最欣賞的,在檢察官的強硬和神父的歇斯底里下默爾索能堅持自我,完全不理會這種信仰和價值觀的強加,不信基督教就是不信,愛咋咋地態度,我卻莫名對他產生了一份好感,既然改變不了這個世界,那還不能保留一份自我嗎?

  不過話說回來,默爾索並非傳統意義上被冤屈的形象,傳統上那些人是完全無辜的,但默爾索不是,他確實殺了人,確實有罪,只是倒黴在被司法機關妖魔化了,面對法律連自我申辯的權利都沒有,這個一直是局外人的人在自己的審判中被架空、被取代,自我又成了自我的一個局外人。

  三、讀後有感,芻蕘之見

  《局外人》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很微妙,荒誕之中亦有讚賞之處,不喜歡主人公的很多行為言語,卻又覺得自己有時就是他的一個縮影,“人生沒有希望但並不包含絕望。所以,要活的真實而不虛偽,就必須堅守下去,並不是不願迂迴,而是沒有退路可走。”加繆這一論點觸及我內心深處,讀後感可能是這種微妙感最好的解釋吧。默爾索被很多人嗤之以鼻,不禁讓我聯想到近來的劉強東事件和女博主咪蒙離婚事件,搞不明白這社會怎麼了,正如《呵旁觀者文》中所說:“天下最可惡可憎可鄙之人,莫過於旁觀者。”比起真相,這些起鬨的人更願意相信聽說的、更醜陋、更熱鬧的。

  這個世界從來都只有三種真相:真相、別人口中的真相、自己願意相信的真相。人生的高度,我想不是你明白了多少道理,而是你守住了多少底線。生活的狀態也沒有哪一種優於另外一種,人們往往忽略了選擇怎樣的人生道路應該是個人的自由,只要不傷害別人。

《局外人》讀後感2

  糾纏與解脫,幻滅與真實,拘禁與自由,愛與救贖。於他,沒有什麼悲傷逆流成河,更沒有什麼思之如狂,因為已經做好覺悟的人,早已失去了人性的自由和廣闊。深以為終有一日將會塵埃落定,卻忘了思考自己是否還有時間去等待。

  人生的荒誕和虛無,總以那般優雅而高貴的姿態,隔斷了,他的望眼欲穿。於是變成了一個局外之人。

  我甚至可以想象得到,莫爾索在最終的法庭上等待著判決的樣子,沒有彷徨,也沒有畏懼,就那樣淡然地環顧著四周,靜靜地聽著律師和檢察官激烈的言辭。曾相信自己的刑罰將被減至最低,但判決卻是死亡,而其中心原因竟是在母親遺體前未哭,抽菸,第二天陪女友等。確實,這是事實,但也早已脫離了原始的案件,唯一牽扯上的不過是說此為能證明他的殘忍無情,因而能預謀好去殺人。

  這就是法律,判決一個罪犯,一個只能稱為局外人的罪犯?這就是現實,讓一個真實的正直的人面對社會的譏諷?這就是一個人該有的權力,連死亡之前,還要受到神甫的精神壓制?我尚記得莫爾索每一句“媽媽”,語氣的親暱,尚記得他從開始的正常不過,到最後承認自己是異類的無奈。但當他面對所有的痛苦時,卻仍舊期望著,“我期待處決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來看熱鬧,他們都向我發出仇恨的叫喊聲。”

  這時已然只剩下了對社會的諷刺。

  社會現實扭曲著一個原本完整的人,直到殘缺不全,血肉模糊,卻仍不放過,必須毀滅。正如書末說,生命接近死亡所感到的是解脫。只有死亡才能洗刷罪惡。問題是他到底有沒有這般重的罪。罪惡至死刑,罪惡到一切的罪惡都只是強加上去的罪惡,罪惡到連想想都是罪惡。直到整個生命都只剩下了罪惡。唯有虛無與無盡的荒誕將隨無辜生命的逝去得以永存,卻死的毫無價值可言。哦!對報社也許能產生點微小的利益。

  不論是女友瑪麗,還是損友雷蒙,在檢察官犀利的言辭面前所有的語言都只是蒼白而無力的證詞。他們是不同的人,卻都在最後變成了同樣的角色。比如說雷蒙惹到別人卻把無關的好友主人翁莫爾索也拖下了水,瑪麗深愛著莫爾索卻在最後說著可以指認莫爾索殘忍無情,道德敗壞的言辭。他們都是無意的,但可以說是無辜嗎?那莫爾索呢,同樣的無辜,卻因為糊塗而成了罪犯,且被判決以死刑。還有鄰居沙拉瑪諾老頭與他那生了病的西班牙獵犬,老頭在狗還跟著他的時候只懂打罵,丟了時,終於傷心。而事實是,在這樣一個社會階層中不論誰犯了錯都是錯並且是永遠無法挽回的。

  當然,我們不能說主角太笨,也同樣不能抨擊社會是有多麼的虛假,因為沒有了掩飾就不是一個完全的社會。只不過真正不幸的卻是成為一個被社會所排斥的局外人。因為在那時,如同莫爾索,一個內向的人,因為內向的性格變成了冷酷無情,一個沒有野心的人,因為隨意的態度變成了殘忍兇惡。設想,就算是法律不給他死亡的制裁,在不斷承受雙重精神暴力後也終將走上死亡的路途,一切不過是殊途同歸。這個社會永遠也容納不下這樣一個獨特的,淡然的,對生活報以不在乎態度的人。世人所認可的不過是大眾眼裡的正常與自然。包括人本應有的慾望及自私。然後這樣一批人組成了競爭的社會,而他們只認可和他們一類的人。

  當他在逼仄的鐵牢裡看向黑暗的卻無比廣闊天際時,也許只剩下了被塵埃遮住了的唯一的眼,其實生命,早已一無所有。到最後的最後塵埃依舊以那般優雅而高貴的姿態,隔斷了,他的望眼欲穿。這是社會的現實,也是現實的人生。

  人何以無跡,眼前滿是塵埃。局內的事實卻尚未落定。

《局外人》讀後感3

  《局外人》是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加繆的第一部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整部作品以平淡語言敘述,透過主人公心理與外部環境的描寫,反映了主人公默而索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即默而索是這個世界的局外人,他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小說以默而索母親的死開篇,母親的死並沒有讓他過度的傷心,他甚至連母親的最後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淚,將母親埋葬後,他為回到阿爾及爾離開那鬼地方而興奮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個鐘頭時我所感到的喜悅”。回到阿爾及爾,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游泳、看滑稽電影,他早將母親之死拋之腦後。對於老闆的調任巴黎,他的回答是“生活是無法改變的,什麼樣的生活都一樣,我在這兒的生活並不使我不高興”。而女友的求婚,他的態度是“怎麼樣都行”。鄰居萊蒙請他寫信,讓他幫助自己對付自己的情人,他想都沒想,欣然答應,“他問我是不是馬上寫不方便,我說不”。而他不知道,他在不自覺地捲入一場鬥毆中,最後在海邊,他開槍打死了一個對手。

  接著,他被審判,雖然他有罪,但對他的指控卻讓人發笑。對母親的死無動於衷成了檢察官手中的把柄,他振振有詞地說道:“我控告這個人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親。”於是,默而索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對這一切毫不在乎,當他知道上訴無望之後,他依然平靜地等待著死亡,並拒絕向神父做自己最後的懺悔。

  整篇作品以時間為線索,可歸納如下:母親之死—→被調任與女友求婚—→幫鄰居對付其情人—→開槍殺人—→被判死刑。整個過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個“局外人”,他對這個世界似乎麻木了,對於一切東西,他都接受,唯獨最後拒絕對上帝的懺悔。

  但我認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時時刻刻參與到這個世界當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之所以把母親送進養老院,是因為自己和母親無話可說,而養老院裡有許多老人作伴,他“明白為什麼她要在晚年又找了個‘未婚夫’,為什麼她又玩起了‘重新再來’的遊戲”,他認為“母親已經離死亡那麼近了,該是感到解脫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哭她”。所以,對默而索而言,真實情感與外在的表現並無關係,他雖傷心,但母親的死並不會讓他流淚。對於老闆的攤派巴黎,他並沒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無法改變的,什麼樣的生活都一樣,我在這兒的生活並不使我不高興”。女友的求婚,他認為“這無關緊要,如果她想,我們可以結婚”。以上兩點說明默而索對自己擁有的一切已知足,他不是一個對生活貪婪的索取者。出於對鄰居的幫助,他寫信幫鄰居對付其情人,殺死阿拉伯人是因為他當時產生了幻覺,他看見“刀鋒閃閃發光,彷彿一把寒光四射的長劍刺中了我的頭”。在監獄裡,他屢次拒絕接見神父,因為他不信上帝,是因為他“對自己有把握,對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對我的生命和那即將到來的死亡有把握”。到離死前,他“體驗到了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我覺得我過去是幸福的,我現在仍然是幸福的”。

  但默而索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顯然與整個社會要求它的成員信守的傳統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是互相排斥的,這個世界不斷在排斥他,所以他成了這個世界的“局外人”,被處決時,他發出了最後的喊聲:“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為了使我感到不那麼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

《局外人》讀後感4

  主人公默爾索是一個普通職工,故事以他母親的死亡開始,本來應該是一個悲傷的序幕,默爾索卻沒有絲毫難過的意思,反而因為喪假多了兩天假期有點高興,他拒絕看母親的遺容,葬禮上也沒有任何悲楚的表現,像是一個事不關己的陌生人。

  面對老闆派他去巴黎工作的美差,也是一口拒絕,“人們永遠無法改變生活,什麼樣的生活都差不多”,他會交那些看起來並不體面的朋友,對待婚姻或者戀愛都是無所謂的態度,一副世界與我無關我只做自己的樣子。

  直到在海灘意外錯殺了一個阿拉伯人,他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他以為自己並非出於故意,不至於要他萬劫不復。

  故事的後半部分只有兩個場景,監獄和審判庭,檢察官和律師不斷對默爾索的人格進行你來我往的辯論,因為被告不關心母親,不熱愛生活,不信仰上帝,所以他被認定是一個殺人犯,所有案件的參與者、公眾、陪審團、庭長、檢察官、律師,都不需要被告自己為此做出什麼解釋和辯駁。

  於是,他成了一個旁觀者,靜靜地等待世人對自己靈魂的審判,至於他為什麼開槍,是不是有預謀,已經不重要了。

  不需要證據,不需要討論案情,不需要探究因果關係,只需要證明你這個人道德觀念沉淪,一個漠視母親的人無限等同於一個殺人犯。我想起《義不容情》裡的藍潔瑛,檢察官也是一臉正義的指控藍潔瑛,一個小偷因為盜竊被發現而殺人是完全天經地義的啊,有什麼理由拒絕一個飢餓邊緣的人為了錢而殺人的完美推論呢。

  是啊,一個道德情操低下的人是絕對有理由作出任何歹事的,輿論的偏見已經讓案件無需審理結論自現,在程序正義的幌子下,根本不需要法理論證,不需要充分的因果關係,已經可以做出最“合法”的判決。一個對母親的死如此冷漠,對工作生活沒有追求,對交朋友沒有篩選,對殺人毫無悔意的人,必定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必須要被送上斷頭臺,以示“法律的神聖公允”。

  “凡人立身行事,務使每一行為堪成萬人楷模”我們總是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內心真實的想法如果不符合道德標準,就至死不能宣之於眾,特立獨行只會給你招來無盡的指摘和謾罵,如果故事裡立於危地的是我們,出於本能,我們一定會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行動:無信仰的人立刻投入上帝懷抱,竭盡全力講述自己對母親的愛,不全是葬禮全程的冷漠臉,聲淚俱下地對自己無意的槍擊表示悔恨和自責。因為我們知道犯不上為了自己的原則對抗多數人形成的道德強權,而默爾索卻選擇堅持自我,寧靜地等待最後一天的黎明,行刑前,他一次又一次拒絕神甫的佈道,默爾索說:“我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對我沒有興趣的東西產生興趣。”

  “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默爾索始終如一的堅守自己的靈魂,他沒有否認送母親去養老院,沒有否認在葬禮上沒有哭,沒有否認自己拒絕看母親的遺容,對自己做過的任何事都坦誠以告,並毫無悔意,庭審最後庭長問他為什麼開槍,他也說是因為當天的太陽,這種坦誠顯然對他沒有任何好處。他也知道這樣的誠實只會加重自己的罪孽,但是又有什麼區別呢,群情激憤已經對他這個局外人做了最後的審判。

  這一切毫無意義,我沒有任何補充。

  身為一箇中國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別人“推己及人”的次數,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BY王小波),可能法國人也一樣。你不能接受別人的不同,也不要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比別人高貴。

《局外人》讀後感5

  緩緩合上書本,不禁為默而索最後的吶喊感到震撼。“他人的死,對母親的愛,與我何干?既然只有一種命運選擇了我,而成千上萬的幸運的人卻同他一樣自稱是我的兄弟,那麼,他所說的上帝,他們選擇的生活,他們選中的命運,又都與我何干?”

  孤獨的默而索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局外人》的開篇寫道“今天,媽媽死了,或許是昨天,我不知道。”如此荒誕的一句話,讓我吃驚之餘,不禁想問,主人公到底盡歷了什麼。一個人到底墜入了怎樣的深淵,才會對至親的離世如此平靜?生活無趣,被活著的壓力所壓迫的默而索因為經濟的困境而將母親送入了養老院,身邊的一切像一部無聲的黑白電影一樣寂寞的.放映在枯燥的熒幕上。與癩皮狗相依為命的薩拉瑪諾,歌唱者去看電影的青年人,往復運動的電車,所謂的朋友,以及瑪麗。他們都與默而索沒有關係,然而,他們卻是他生活的全部。

  整篇作品以時間為線索,可歸納如下:母親之死—→被調任與女友求婚—→幫鄰居對付其情人—→開槍殺人—→被判死刑。整個過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個“局外人”,他對這個世界似乎麻木了,對於一切東西,他都接受,唯獨最後拒絕對上帝的懺悔。

  但我認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時時刻刻參與到這個世界當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之所以把母親送進養老院,是因為自己和母親無話可說,而養老院裡有許多老人作伴,他“明白為什麼她要在晚年又找了個‘未婚夫’,為什麼她又玩起了‘重新再來’的遊戲”,他認為“母親已經離死亡那麼近了,該是感到解脫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哭她”。所以,對默而索而言,真實情感與外在的表現並無關係,他雖傷心,但母親的死並不會讓他流淚。對於老闆的攤派巴黎,他並沒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無法改變的,什麼樣的生活都一樣,我在這兒的生活並不使我不高興”。女友的求婚,他認為“這無關緊要,如果她想,我們可以結婚”。以上兩點說明默而索對自己擁有的一切已知足,他不是一個對生活貪婪的索取者。出於對鄰居的幫助,他寫信幫鄰居對付其情人,殺死阿拉伯人是因為他當時產生了幻覺,他看見“刀鋒閃閃發光,彷彿一把寒光四射的長劍刺中了我的頭”。在監獄裡,他屢次拒絕接見神父,因為他不信上帝,是因為他“對自己有把握,對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對我的生命和那即將到來的死亡有把握”。到離死前,他“體驗到了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我覺得我過去是幸福的,我現在仍然是幸福的”。

  默而索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顯然與整個社會要求它的成員信守的傳統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是互相排斥的,這個世界不斷在排斥他,所以他成了這個世界的“局外人”,被處決時,他發出了最後的喊聲:“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為了使我感到不那麼孤獨,我還希看處決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來觀看,希看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啼聲。”

  “而我,我好像兩手空空。但我對我自己有把握。”默而索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孤獨自由,一切都是生命中的過客,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無為的接受,抗爭。一切的一切,又有什麼關係。我們看似與這個世界融合得很好,可是不是暫時的喧囂掩蓋了真相?我不能做出回答。我也只能猜測,我們是身在局內的局外人。

《局外人》讀後感6

  週末,和女兒泡了兩天圖書館,彷彿回到學生時代。當時,我總是一人泡圖書館,室友每晚無償幫我開啟水。參加工作後,住叔叔家。堂妹超愛去市圖書館,然後我也經常同去。後來的後來,去不同城市工作,就很少去圖書館,經常逛逛書店,席殊書屋,曉風書屋,博庫書城等等。總之,我還是最喜歡位於城市一角新造的圖書館,寬敞、簡潔、安靜。

  讀了些馮驥才、林清玄散文,尋來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欣賞片刻。最後,找到心心念唸的加繆《局外人》,一口氣將它讀完,意猶未盡。這是本孤獨人愛讀的小說,比較沉悶。主人公,冷漠、孤獨。送母親去養老院,參加母親葬禮,全程冷靜至極,沒有絲毫悲傷情緒,像個局外人。生活中的感情生活,也沒多大熱情,女友提出結婚,同意。不結婚,亦然接受。對待鄰居,也是冷眼旁觀,沒有多少交集,但別人請求的事,也會欣然幫忙。不是壞人,也不是好人,只是性格冷而已。

  性格冷漠的人,總是被動地接受,不會積極主動爭取。比如我,小時候哪怕一支棒冰,總是被動地等待父母問我,想不想吃。從來不會為自己想要的東西撒嬌爭取。這是別人眼裡的乖孩子,剋制慾望,隱藏需求。有或無,都無所謂。看似無慾無求,實則這是默默形成的消極人生觀。長大後,眾女生追求美衣美妝美食美景,而我不動於心。被嘲諷太節約。殊不知,性格使然。遇到問題,也不會積極溝通,而是默默藏於心間,自我消化。與我成為伴侶,不爭不吵,生活平靜無趣,沒有愛的熱度。幸好對方熱情似火,一如繼往。如果對方也是極冷的人,那便是一場災難。有個友人,和男友鬧彆扭,同在屋簷下,一個月沒說話。之後,搬離,分手。

  小說中的主人公,因鄰居邀請參加出遊,捲入他人恩怨是非中,意外殺了人。當對方倒下,仍多開了幾槍。一念之間的事,他以為這是正當防衛,頂多過失殺人,律師積極幫他取證,他卻消極待之,檢察官以他過往冷血表現,推斷出故意殺人動機,置他於死地。神父安慰,他嗤之以鼻,他就不相信有上帝存在。生命,總是偶然中藏著必然。看似偶然事件,實則性格使然。無所謂對錯,人終有一死,或早或晚。最後關頭,他心中仍燃起對生命的渴望。希望有奇蹟出現,越獄也行。

  冷漠背後藏著巨大熱情,只是無處安放。表面熱情之人卻藏著更多可怕的人格缺陷。討好型人格,嬉嬉鬧鬧,事事以別人快樂為樂,同樣失去自我。喧鬧背後藏著更深的孤獨,助人亦是害人。有個友人,對妻子有求必應,事無鉅細,樣樣代勞。她有依賴,他有怨氣。我勸他,你這不是為她好。萬一有天你不在,她如何帶娃生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覺得有道理,放手助她成長。育娃也是如此。世間所有的愛都為在一起,唯有父母愛為了更好分離。小鳥展翅高飛之前,躍躍欲試,不停跌倒再爬起。天資要有,後天努力重要,父母放手更重要。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雖是蘇軾戲作,在我眼裡,卻是大徹大悟後的肺腑之言。這又是另一種為父母境界,面對如此多的天災人禍,安全、健康、平淡,才是幸福之事。然而,人生就是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沒有享受過得到的快樂,何談失去的痛苦。反之,亦然。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才不枉來人世一遭。

  很幸運,我又積極了。

《局外人》讀後感7

  理智與情感,在主人公默爾索的世界裡衝突且對立。為此他幾乎摒棄了所有的情感: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

  母親的離世,他無動於衷。他不知道她晚年的生活,過世的年齡,甚至連她的死因都一無所知。充斥他頭腦的是趕緊結束葬禮,上床足足睡上十二個小時的念頭。

  晚上,瑪麗來找我,問我願意不願意跟她結婚。我說怎麼樣都行,如果她願意,我們可以結婚。於是,她想知道我是否愛她。我說我已經說過一次了,這種話毫無意義,如果一定要說的話,我大概是不愛她。

  面對情人的期盼,他冷冰冰的忽視了那炙熱的渴望,擺出一副如果你願意,那也未嘗不可的姿態。如果主人公默爾索認為婚姻毫無意義,那我挺想知道在他的世界中意義又在何處?

  即使默爾索有諸多的怪癖與缺點,可是一旦面臨世俗的審判時,他不禁又讓人憐惜。默爾索因為一樁槍殺案而鋃鐺入獄:用一把槍打死了一個仇人,死後又朝著屍體打了四槍。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偌大的法院居然不用法律來進行審訊,取而代之的是道德。小說用了一半的篇幅來描寫這次審訊,而其中涉及槍殺案本身的情節卻寥寥無幾。無論是法官、律師還是陪審團,都在默爾索是否熱愛母親,靈魂是否純潔的問題上糾纏不清:你看呀,這個犯人連母親的死都無動於衷,所以殺死一個仇人不是理所當然嗎?

  我不明白這荒誕的邏輯來自何處,是否熱愛自己的母親和殺死一個仇人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這種道德審判發生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MBTI測試有一種人格型別叫做INTJ,這種人嚴謹而內省,自信且決絕,但在待人接物上卻異常的冰冷。我們常說一個人過於理性而缺乏情感,絕大多數都是對這一類人的批評。可事實與我們的觀察相違背的地方在於,一個人是否表現出情感充沛與心中是否存在真情實感是不能掛鉤的,畢竟有些人滿懷深情卻不擅長表達,他們只能在特殊的關頭突然爆發,傾瀉而出。我參加過幾次葬禮,無一例外的是那些死者的兒子們都在葬禮過程中緊繃著臉頰,滿是嚴峻而無畏的神情。只有當葬禮結束之後,他們才徹底崩潰,嚎啕大哭。因此冷冰冰的INTJ並不是毫無感情,只是沒有表現出來罷了。同樣的道理,主人公默爾索是否熱愛自己的母親,不能夠僅憑他異常的行為而輕率的作出判斷。

  作者加繆筆下的這位默爾索先生,顯然是理性人中的理性人,他從來不暴露自己的情感,也沒有任何的興趣與愛好,他所做的事情只是觀察與思考。通讀全篇,我對這位默爾索先生一無所知,他喜歡什麼,在追求什麼,哪些事情有意義全無透露。所有的描寫都是他在滿足旁人的需求,比如:

  我寫好信,信寫得有點兒隨便,不過,我還是盡力讓萊蒙滿意,因為我沒有理由不讓他滿意。

  為了使我感到不那麼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

  他的理性和無趣讓他成為了一個徹底的虛無主義者,生活對他而言只是一味的苟且而已。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默爾索先生,他們雖不曾被道德審判,但他們容易讓人誤解、批評、甚至排斥。他們想發出聲音,卻羞澀且苦惱於如何讓人聽見。其實反過來想,冰冷又何嘗不是他們無奈的一種選擇?試想當我們不再執著的將道德標準施加到他們的身上時,這個世界會不會更加寬容呢?

《局外人》讀後感8

  “是的,我控告這人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親。”這一聲宣判,顯然,顯然對全體聽眾起了很大的影響。默爾索因為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哭泣等原因,最終導致他在最後的審判中被判處了死刑。

  在葬禮上默爾索只覺得困、累、太陽曬,在問及默爾索需要看母親最後一面時,默爾索因為太累了就回答了不需要。看起來默爾索似乎只在乎葬禮的麻煩,和自己不舒服的感受,但其實原文中有一段描寫‘見到如此景象,我對媽媽有了理解。在這片景色中,傍晚時分那該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時刻。’這其實能看出默爾索對母親去世的悲傷,但只因為沒有在葬禮上哭泣,便成為了他自己的絞索。

  我們看到默爾索是一個真誠的人,他感到什麼就是什麼,似乎所謂的倫理道德的“標準”在他身上都無法起效。他是一種更加貼近自然的純真狀態,感受沒有好壞之分,在他眼中一切的事物價值都是等價的,因為反正都要死,那麼三十歲死,和七十歲死沒有區別。所以默爾索在面對外物是所採用的姿態就是“都一樣”、“無所謂”。這不是一種放棄的姿態,而是以一種過於勇敢的姿態面對世界和自己的荒謬——人一生下來就是註定要死的。

  正是這種姿態,使默爾索不再評價事物,萬事萬物在他的存在之中被還原為原來的樣子。所以默爾索喜歡的是前社會化的價值,如:自然,愛慾……我們不得不承認默爾索這種面對世界的姿態,使他能夠更加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感覺,並且幫助他真實地表現這種感受。

  而當我們跳躍到默爾索的反面來看社會,似乎在母親葬禮上哭泣成為社會不成文的規定,似乎只有在母親葬禮上哭泣才能證明你是孝順的。這種情況是一種因果倒置,最開始在母親葬禮上哭泣的人,大家理解為是悲傷的、是孝順的,但慢慢地就成了在葬禮上哭泣的人是孝順的。於是我們就發現一種形式主義誕生:在親人的葬禮上你得哭。所以我們也可以假設有哪些不感到悲傷卻哭以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孝順。

  或者我們換句話說,既然你可以允許別人真實的悲傷,為什麼不能允許別人真實的不悲傷,甚至是悲傷不被你看見?

  這也是我們平時會遇見的情況:明明不想參加公司的團建,但為了不想被別人認為不合群,所以只能參加,還得裝得自己很開心,回到家又不爽好久。你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

  也許你會說:和公司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很重要。所以這本質上是一種你對於公司同事的需要,你不能忍受他們拋棄你,這就是你將權利交到了他們手上。權力可以簡單得理解為被需要,誰被需要,誰就有權力。所以你的同事的要求你很難拒絕,你無法展現真實的自己,因為掌握你自己的權利不在你自己手上,是你自己將它交出去的。所以我們再來理順一邊思路,你的同事比你擁有更多的權力,因為你需要他們。將這條骨架提出來後,難道不荒謬嗎?

  當你無法真誠的對待自己時,你會感到自己處在一種虛假的“真實”中,即知道這不是正常的,但又希望把它變成真實的,於是衝突產生了。而當我們真實的對待自己時,感受到的則是一種疲憊的真實,因為你將對自己做出的一切選擇負責。

  現在我面對著這個充滿星光與默示的夜,第一次向這個冷漠而未溫情盡失的世界敞開了我的心扉。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融洽,覺得自己過去是幸福的,現在仍然是幸福的。

《局外人》讀後感9

  這本書有個著名的開頭:“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短短几個字,凸顯了主人公默爾索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故事圍繞媽媽的葬禮而展開。

  面對親情,母親生前就被默爾索送到養老院,期間也很少探望,每次去都覺得路途遙遠很疲憊。他對於母親具體是哪一天去世的也不在意,在葬禮上他沒有流露出一絲悲傷的情緒,並不想看母親最後一眼。送葬的時候只是覺得很累,只想結束之後快點回去休息。母親葬禮後的第二天,他就馬上去約會、看電影、游泳、做愛。

  面對愛情,女友瑪麗問他愛不愛自己,他覺得這種問題毫無意義。女友向他求婚,他又說:“我怎麼都行,如果你想,我們可以這麼做。”女友問,如果是另一個女人向你求婚,你和那個女人的關係就像你和我一樣,你會不會接受。他的回答是“當然”。女友說,婚姻是一件嚴肅的事,他反駁說:“不是”。

  面對工作,老闆想提拔他到巴黎工作,問他有沒有興趣換一種生活方式,他說:“我們從來不能改變生活,無論如何,生活都是一樣的,我在這兒的生活也不會令我不高興。”老闆覺得他沒有野心抱負,可是他覺得“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要改變我的生活”。

  面對法官對他的死亡宣判,他覺得:人生是不值得一過的。三十歲死或者七十歲死,並沒有什麼區別。

  默爾索對於至親的死亡沒有流露出一絲悲痛,在世人看來他就是一個不孝子;對婚姻和愛情采取那樣隨便的態度,是大家眼中的渣男;在事業面前也沒有野心和抱負,就是不思進取,爛泥扶不上牆。但是他採取這樣的處世態度,並不是因為他冷酷、無情、自私,而是因為他認為一切都沒有意義,他是一個堅定的虛無主義者。用李誕的話來說,就是“人間不值得”。

  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的時候就決定了我們會如何度過這一生。對於大多數普通人,包括我自己,對於人生有什麼意義也沒有確定的答案。我們選擇了按照“讀書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子回報父母”這個最常見、最標準的、流水線式的人生模板來生活。讀書時比成績,努力考名校成為鄰居家的小孩;工作時比業績,加班熬夜,賺更多的錢,買更好的房子、車子,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成為更成功的人;然後找更優秀的人結婚,創造條件培養更優秀的後代。如此迴圈往復,一代又一代。

  這一切真的有意義嗎?這一切是不是根本就沒有意義?

  葬禮有什麼意義?生者的哀悼對死者有任何意義嗎?沒有流淚就是無情嗎?真的需要一個儀式來表演悲傷嗎?真的需要當眾悲傷,才能證明對母親的愛嗎?

  婚姻有什麼意義?說“我愛你”有什麼意義?說忠貞不渝就真的忠貞不渝嗎?承諾就真的海枯石爛嗎?

  事業成功有什麼意義?可以獲得更多的尊重,可以買更好的東西嗎?可是更多的尊重又有什麼意義?買更好的東西有什麼意義?

  人最終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熱熱鬧鬧的一生,總要歸於虛空,那麼努力地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默爾索就是看透了世界的荒誕,看透了人生的荒誕,對於人生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我們只是偶爾喪失意義感,而他的回答是清醒而自知、肯定而堅定的“沒有意義”。

  所以他對大部分事情的態度都是:我怎麼樣都可以,有時候他甚至很願意成人之美。普通人認為很重要的那些東西,在他眼裡一點都不重要。所以他冷漠、不合群。但其實我所看到的是一個極度理智,絕對忠於自己內心感受的形象。

  也許人間確實不值得,但依舊希望大家都能夠在看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依舊熱愛生活吧。

《局外人》讀後感10

  一天之內,把加繆的《局外人》看了兩遍。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正因為在這種簡潔日常的敘事裡,主人公脫離常人的內心戲才顯得特別值得回味。

  我想我基本上能夠體會默爾索。作為一個老實本分,或者說是對世界和生活沒太大抱負和期待的人,能夠得到的最好結局就是平淡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沒有什麼不好,以這種個性,不必付出太多,換取波瀾不驚的一輩子,其實是價效比很高的一件事。在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庸並且說服了自己溫和寬厚良善的個性只值得一個平淡是真的人生之後,這個故事猛然給了我當頭棒喝。

  這個警醒就是,無所謂的隨便的好說話的處世態度,在平時不會帶給你什麼麻煩,甚至還可以規避掉很多的麻煩。但是,等哪一天你真正需要為自己申辯的時候,為嚴重如生死問題申辯的時候,你會發現一直以來的散漫冷淡無謂的處世哲學態度徹徹底底幫不上你的忙。這麼多年來你已經習慣了不去主動選擇,不去爭取,不去感受外界。最後,你就會像默爾索被宣判死刑之後,在有機會說一些話時,只說出了“沒有”二字。加繆甚至沒有給這時的主人公多餘的心理描述。

  作者有許多深遠的意圖,比如批判司法審判中以道德臆測代替事實依據的荒謬,每一個配角的臉譜都非常生動,他們組成了這個可笑的世界,是默爾索們懶得開口對話的世界。然而,諷刺的是,這世界手握權力的人大多是這些自以為是的浮誇的急於站在自己想象的道德制高點藐視普羅大眾的人。

  我個人不太同意譯者序中所說的,加繆對主人公的個性有多少的肯定。我只是感覺到,這種人存在於每個時代,需要被真實地呈現,給那些個性脾氣如他一樣,對這個社會感到虛無冷漠和絕望的同類,找到一點共鳴而已。

  但是,我為什麼要說,深邃必要吃苦。通常,默爾索這類人都有著極為內斂深沉的性子。不論他是出於懶惰、無力、鄙視都好,他無法向世界敞開心扉,所以永遠向內地忠誠自我。他說,人即使只活一天,就可以在監獄裡待一百年而不會難過。可見,他靠回憶這種留存於內在的東西便可以很歡愉。他對黑夜、黎明、天空。海水、氣味這些非人際交往的自然世界有著非常敏銳的觀感力。所以,事實上這是一個深邃的人。以我的個人經驗而言,一個深邃到過度自溺的人,不光在情感上常常吃苦(當然其幸福感受力也許強於一般人),在現實中也常常吃虧。

  於是,問題來了,到底要不要做一個局外人。坦白說,我有那麼一刻真心佩服默爾索。有時候無力感是很迷人的,就像重感冒的鼻音一樣性感。為什麼,因為慵懶。當你背過身去,以一種I don’t care的姿態懶洋洋地作別這個操蛋的世界,也不失為一種高冷的風情。但是,局外人的風險並非人人都能承受得起,如果你能夠像默爾索那樣最終在夏夜、星光、田野、土地和海水的撫慰中,坦然地清除掉痛苦和恐懼,平靜地走向死亡,那麼就請任性地對這個世界冷眼相看吧。

  但是,我還不能夠。

  我常常對這種堅硬如頑石的靈魂著迷,愛他們的冷酷無情和這背面的洶湧熱烈,也愛他們抽身局外拒被規訓的真實自我。但是,我不允許自己這樣,我選擇帶上盔甲。所以,永遠只能向書中的他們表示欣賞和致敬。

  之後,幽怨地對自己說,深邃必要吃苦。

《局外人》讀後感11

  週末拜讀了法國加繆的諾貝爾文學作品《局外人》。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卻反映了整個社會的荒誕性。公司小職員默爾索,過失殺人被起訴,卻因為在他在母親的葬禮上表現冷漠而被判死刑。兩者之間毫無因果關係,在一個法治社會里,卻被檢察官、陪審團、周邊的群體從道德至高點上對嫌疑犯進行審判,可見這個社會是如何的缺乏理性和包容性。

  默爾索是一個遵從內心活著的人,他與這個社會有著一定的抽離感,他不願意虛偽地表現熱情。他對社會的約定規則不敏感,是否結婚、升職,他都表現得不熱衷,無可亦無不可,似乎是個局外人、旁觀者。

  他因身體疲乏,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慟哭;葬禮後他如往常般生活,沒有沉浸在悲痛中。這些引起了周遭的人的不理解和反感,併成為他被指控殺人的依據。人們普遍認為親人逝世後一定要哀痛,並且一定要表現出來,甚至還僱人來奔喪哭靈,這些行為表演得越到位,越能喚起別人的深切同情。

  讓我想起了古代莊子妻子病亡卻鼓盆而歌,莊子認為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就如四季的交替,生前珍重彼此,死後坦然放下,這是一種安然的灑脫的人生選擇。默爾索不裝腔作勢的行為違背了社會上的道德標準,他的生命,被社會道德觀所綁架,已與他無關。

  在法庭上,檢察官說:“我控告這人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理葬了一位母親。”指控動機與殺人事實沒有必然的聯絡,卻迎合了法庭裡看戲的群體和陪審員的情緒和心理,默爾索最終被送上斷頭臺。

  默爾索將真實本性貫徹到底。判決後,他拒絕神父為他祈禱,拒絕皈依上帝。與其相信彼岸與來世,讓精神寄託於虛無,默爾索寧可真真切切地活在現實世界裡。

  這點我頗有同感。曾經摯友極力勸我修行學佛,去追求彼岸、追求阿羅漢的境界。我翻閱了許多大乘、小乘的書籍,走過一座座寺廟,見識得越多,信仰越淡薄,終究無法說服自己去相信一個虛幻飄渺的、顛倒的現實世界,我只汲取了其中有益的部分,即運用正念來生活和工作。直至翻閱了文學泰斗的書《季羨林談佛》,我更加堅信了自己的看法:真實且熱忱地生活在當下才是最好的修行。所以默爾索對神父的拒絕也是發自內心的真誠。

  默爾索不懂人情世故,也許不屑於懂,他熱愛陽光、大海,即使要被行刑,依然在感受世界的美好。

  文章結束時一段描寫自然而清新:“我覺得我是睡著了,因為醒來的時候,我發現漫天的星斗照在我的臉上,田野上的聲響傳到我的耳畔。夜晚的氣味,泥土的氣味,還有鹽的氣味,給我的太陽穴帶來陣陣清涼。夏天睡著了,它那美妙的安寧宛若一陣潮水,湧入我的身體。此刻,長夜將盡,汽笛聲鳴響起來,它們宣告著這個世上的一次次啟程,而這個世界,已經永遠地,與我無關了。”

  這怎能說明他是一個冷漠的人呢?他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熱愛去擁抱這個世界。

  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呢?是堅持自我,還是違背內心曲意逢迎社會群體的需求?社會道德準則是怎麼形成的呢?一定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嗎?道德能否成為行為評判的唯一標準?信仰是個人的事還是社會的事?這個世界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值得思考。

  法國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指出:“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而群體的控制慾有時美其名曰“社會道德”。

《局外人》讀後感12

  《局外人》是法國著名作家阿爾貝·加繆所寫的小說,描述一個叫默而索的年輕人安葬母親之後,一直到因為防衛過當致人死亡而被判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說語言冷靜又幹脆,稍嫌單調的敘述揭示了默而索複雜的內心世界。

  小說開頭一句即是:“今天,媽媽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樣的口氣,大凡成人提到該類事,會尊稱母親,可是默而索卻不是。接著又是一轉:“也許是昨天……”,不經意間,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經心和恍惚。接下來,讓人有點憤然,他從頭到尾沒有哭,還在母親遺體前抽菸。第二天,他就遊玩的不亦樂乎,帶女友回家過夜。還幫一個名聲狼藉的鄰居懲罰他的情婦,因為“沒有理由不讓他滿意”。女友要和他結婚,他覺得“怎麼樣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愛她,他竟然說“大概是不愛她”。最後迷迷糊糊殺了人,對於法庭上的辯論也不關心,好像與他無關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與其說是因為殺了人,不如說因為被指控“懷著殺人犯的心埋葬了母親”。在臨刑前夜,他拒絕神甫,卻想起媽媽。小說最後一句:“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麼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許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讓讀者不由震驚!

  小說的開頭和結尾,都是那麼不凡,使得中間的有點枯寂有點冷淡的述說,頓時變得意味深長,平淡中現出深刻。作者把《局外人》的主題概括為一句話:“在我們社會里,任何在母親下葬時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險。”這種生存的荒誕感,人和社會的剝離的痛楚感,才使得小說有深沉的哲理。事實,評論界把《局外人》標籤為哲學小說。

  問題是,默而索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從上面的簡述,默而索似乎是個冷漠的人,因為在母親下葬時候竟然不哭。默而索為什麼不哭,小說最後解釋道:“媽媽已經離死亡那麼近了,該是感到解脫,準備把一切重新過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來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這樣的“理性”使得他和整個社會道德系統脫節。

  我們活在社會,必須接受傳統的價值觀,如感情,愛情,事業,金錢等等。我們不能不遵守約定的風俗習慣,譬如母親下葬時候要慟哭,娶一個女人時候要說“我愛你”,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背離這一切,那麼無疑就成為社會這個“局”外面的人,最終被社會拋棄。

  在社會拋棄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時拋棄了社會。雖然生活在社會中,可是價值觀遊離在社會之外默而索的悲劇在於,他沒有明確否認永恆,但是也不為永恆做一點努力,是一種含糊的態度。當大家都這樣解釋世界的時候,默而索卻要另外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難免成為局外人。

  生存的無奈,在於精神往往和肉體的分裂,人和社會的背離,生之無限渴望和死亡無限逼近的矛盾。於是生存有時候就很荒誕。

  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都是局外人,或多或少。譬如差生在課堂上,成為局外人。乞丐在繁華都市,成為局外人。每個異類,在他的特定環境裡,都是局外人。默而索遊蕩在我們周圍,千千萬萬,每個孤獨的背影,詮釋了生存的荒誕和無奈。

【《局外人》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