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驚弓之鳥》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講述的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觀察了天上飛的一隻大雁後,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來。原來這是一隻受過箭傷、孤單失群的雁,一聽到弦響就嚇得從天上掉下來了。“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因此得名,比喻受過驚嚇後,遇到一點兒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

  這則成語故事語言生動、形象鮮明。全文共九個自然段,按照先果後因的順序展開敘述,先寫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然後寫更羸試了一下,大雁果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最後以環環相扣的說理,分析推斷虛發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推理文章。更羸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正確分析和判斷,是因為他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認真、聽得仔細,並且能夠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學習目標

  ⒈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驚弓之鳥、魏國、射箭、打獵、大雁、拉弦、悲慘、癒合、裂開”等詞語,懂得“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

  ⒉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⒊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啟發,懂得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聯絡上文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更羸說的話,著眼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上

  教學準備

  查詢資料,瞭解大雁的相關知識;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⒈出示: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

  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什麼資訊?(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

  ⒉導語:今天我們學習的新課是一則成語故事——《驚弓之鳥》。讀了這個故事,我們會揭開他成為有名射手的奧秘。

  這則故事的內容特別新奇有趣,會使大家領悟出更多的東西,尤其能啟發我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作出正確判斷。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⒈自由讀課文,把課文朗讀正確、流利。

  ⒉指名分段讀課文,對讀不好的段落重點指導讀好。

  ⒊認讀生字詞:

  驚弓之鳥、魏國、射箭、打獵、大雁、拉弦

  悲慘、癒合、裂開、大吃一驚、孤單失群

  提醒:“更”多音字,課文裡讀ɡēnɡ,不要讀成ɡènɡ。弦,讀xián,不要讀成xuán。 “慘”是平舌音,不是翹舌音。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⒈範讀課文

  ⒉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講述的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觀察了天上飛的'一隻大雁後,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來。)

  ⒊再默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歸納出有價值的問題,如:①更羸為什麼不用箭也能射雁?②更羸依據什麼判斷出這是一隻受傷的大雁?

  ⒋理清層次

  第一段(1):寫更羸是古時候有名的射箭能手。

  第二段(2—5):寫更羸觀察了天上飛的一隻大雁後,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來。

  第三段(6—9):寫更羸分析推斷虛發雁落的原因。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⒈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⒉記憶字形: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識記,和同桌交流難字的識記方法。

  ⒊難字書寫指導:

  “弓”是獨體字,筆畫是3畫;“魏”是17畫,第14畫是從“田”字裡面通下來一撇,第16畫是“撇折”;“雁”字,“廠”字裡邊是兩個單人旁,右邊是四橫,不要寫成三橫。

  五、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抄寫喜歡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課

  二、朗讀感悟,解決難點

  ⒈說“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幾自然段?(1—4)

  ⑴指名讀1—4自然段。

  ⑵理解第一節

  (從理解“能手”到理解“射箭能手”,再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能手”是說有著某種專長而社會地位一般的人,“射箭能手”是說射箭的技藝不同一般且僅此而已,加上“有名”兩字可看出更羸善射已是家喻戶曉,以至下文說到魏王要他陪自己打獵,這樣一步步地加深學生對更羸的瞭解。)

  ⑶更羸打獵時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課文是怎樣描寫他們看到的那隻大雁的?(畫出來:一隻、慢慢的,邊飛邊鳴)

  更羸指著大雁說了什麼?誰來讀一讀他的話?(更羸的話中用了“只要……就……”,表達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讀時語氣要肯定。理解:這是更羸仔細看了這隻大雁飛的情況,聽了這隻大雁叫的聲音,並且認真想了以後,才對魏王說這樣的話。)

  ⑷魏王為什麼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話嗎?(射鳥是要用箭的,更羸怎麼可以不用箭呢?魏王感到很奇怪。“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就是以為自己聽錯了。)

  ⑸指導朗讀:更羸雖有把握,但態度謙和。魏王的話要用不解和疑問的語氣來讀。

  ⑹齊讀1—4自然段。

  ⒉更羸到底有沒有將大雁射下來呢?哪幾自然段告訴我們?

  ⑴齊讀5、6自然段。

  ⑵更羸怎樣射大雁的?大雁聽到絃聲怎樣?哪些詞寫出拉魏王吃驚的程度?(“更羸並不取箭”這句話,透過一個“並”字,起到了轉折和強調了“不取箭”的作用。)

  句子對比:

  那隻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

  那隻大雁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裡掉下來。

  (同樣是一個“直”字卻準確地描繪出前後兩種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寫大雁一個勁兒往高處飛,飛得急;後者是寫大雁一點兒也不能飛了,掉得快。)

  ⑶指導朗讀:突出兩個“直”,突出“啊、大吃一驚、真有、這樣”

  ⒊更羸依據什麼判斷出這是一隻受傷的大雁?

  ⑴默讀7—9自然段。

  理解:更羸笑笑說:“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這裡,理解更羸“笑笑”的意思是因為事情的發生全在他的意料之中。這句話是說這隻大雁表示射下來的,而是絃聲把它嚇得掉下來的,因為它受過箭傷,經不起嚇。)

  ⑵思考:最後一段話,更羸一共說了幾句話?每一句話講什麼?(哪些講的是他看到的、聽到的,哪些講的是他的分析?)。

  ⑶同桌交流→集體交流:更羸的這段話總共有四句。第一句說的是他看到和聽到的情況。看到的是——“它飛得慢”;聽到的是——“叫的聲音很悲慘”。第二句說他根據看到的和聽到的進行分析:從“飛得慢”知道“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從“叫得悲慘”知道“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這兩個倒裝的因果關係句有力地強調了“飛得慢”和“叫得悲慘”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見大雁飛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進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終得出的結論。

  ⑷語言訓練:根據課文內容說話: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更羸分析思考的過程?(先分說,後總說。)

  提示:它飛得慢,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慘,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單失群”是什麼意思?(離開同伴,無依無靠)

  這兩句話前後分句之間是什麼關係?(因果——先果後因)

  讀書上更羸說的第二句話:男同學讀“果”,女同學讀“因”。

  老師引讀因果句式,同學接讀。

  師引讀:之所以飛得慢,是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

  師引讀: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所以—飛得慢。

  師引讀:之所以叫得悲慘,是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師引讀: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所以—叫得悲慘。

  小結:透過朗讀,我們理解了更羸說的第二句話兩組分句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

  默讀更羸說的第三、四句話,思考填空:

  它一聽到_____,心裡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傷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下面,由老師範讀這兩句話,誰能聽出老師在哪些地方讀出重音。(一……就……拼命)

  指名讀,齊讀

  師:前面,我們知道了更羸說的第二句話是因果句式,其實,第二句與第三、四句話之間也存在著因果關係,下面由老師引讀,同學接讀:

  師引讀: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所以一使勁——(生)……

  師引讀: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所以它一聽到弦響——(生)……

  師:那麼,更羸是如何判斷出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呢?

  師引讀:因為更羸觀察到——(生)它飛得慢……(板書:觀察)

  師引讀:他又分析到——(生)飛得慢……(板書:分析)

  師引讀:最後更羸判斷出——(生)它一聽到弦響……(板書:判斷)

  ⑸指導朗讀,練習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⑹師:更羸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正確分析和判斷,是因為他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認真、聽得仔細,並且能夠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三、總結課文

  ⒈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裡?你覺得更羸是個怎樣的人?(善於觀察、善於分析)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發?

  中心:《驚弓之鳥》這個成語故事比喻有的人受過驚嚇後,遇到一點兒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教育我們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⒉說說“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驚弓之鳥”比喻受過驚嚇後,遇到一點兒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弓”,弓箭。“之”,的。“鳥” 指一隻大雁。)

  ⒊師:全文共九個自然段,按照先果後因的順序展開敘述,先寫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然後寫更羸試了一下,大雁果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最後以環環相扣的說理,分析推斷虛發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推理文章。

  四、板書設計

  18、驚弓之鳥

  觀察:飛得慢 叫得慘

  傷口裂開

  思考:箭傷作痛 孤單失群 往高處飛 ↗

  心裡害怕 ↗ ↓

  結果:不用箭 只拉弓 聽到弦響 ↗ 掉了下來

  五、作業佈置

  ⒈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⒉蒐集你喜歡的成語故事。

  附:參考資料

  ⒈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動靜就異常恐懼。出自《戰國策·楚策論》。

  ⒉更羸 戰國人,更,表示人的姓。

  ⒊魏國 戰國時候的一個國家,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陝西東部和山西南部,離現在有兩千多年了。

  能手:具有某種技能,對某項工作、運動特別熟練的人。文中指更羸善長射箭。

  ⒋詞語

  本 事—就是本領的意思。

  悲 慘—處境和遭遇極其痛苦,令人傷心。

  愈 合—傷口長好。

  拼 命—①把性命豁出去;性命相拼。②盡最大的力量。文中指大雁盡最大力量往高處飛。

  大吃一驚—形容對發生的意外事情非常驚奇。

  孤單失群—離開同伴,無依無靠

  ⒌多音字

  更:(ɡēnɡ)更換,更新;(ɡènɡ)更好,更加。

【《驚弓之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