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

2022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精選8篇)

  我們說,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在這樣一個寄託哀思、乍暖還寒的清明時節,人們應該注重調節飲食、起居和情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美食,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1

  清明節氣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並且也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古代人們根據節氣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以來安排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2

  清明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拔河、戴柳、鬥草、打球等傳統活動。使清明成為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日。清明節期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後。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

  清明禁火寒食的形成,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相傳春秋時代,晉國公子為逃國難流浪於國外,在即將餓死之際,其隨從介子推割自己的腿肉烤熟給公子,鼓舞公子戰勝困難伺機日後重整國家。後重返國成為晉文公,遍封當時流亡之臣,唯獨落下介子推。文公記起去請介子推時,他已揹負著老母躲進綿山。文公便命手下放火燒山燒出介子推,未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一片青山成了焦土也不見子推出來。火熄滅才見介子推和老母靠著大松樹根死去了。文公追梅之餘,規定每年介子推被燒死那天(清明前夕)都要嚴禁煙火,吃寒食,這就是清明禁火寒食的由來,流傳至今。

  (1)掃墓或稱祭墓。即在墓前祭祀祖先或受尊敬的人。秦以前就有祭祀活動,而在寒食節之後掃墓,發始於唐明皇。以後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俗。

  (2)踏青即春遊、探春、尋春。由於全國各地春天到來的所以踏青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如福建一帶在二月二,陝西一帶是三月三,北京、東北一帶在五月五,總起來看,是南早北遲。清明踏青歷史久遠,史書亦多有記載。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以畫的形式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以宋都汴京為中心的清明節盛況。

  (3)植樹、清明節前後,春陽照臨,春雨綿軟,是植樹的最好季節,有人據此稱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今日。我國政府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每年的這天,舉國上下,植樹活動蓬勃展開,祖國大地,年年新綠不斷。

  (4)盪鞦韆,即揪著皮繩遷移,古人叫做“千秋”。在原始社會,先民們為獵獲食物就發明了這種活動。到了漢朝,漢武帝在後庭所禱千秋之壽,宮女們耍繩戲為樂,為避忌諱,遂將“千秋”改謂“鞦韆”。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鍛鍊身體,增強身心健康和腦的平衡功能,而且還能培養人的勇敢品質、所以長期以來一直是民間流傳甚廣的一項活動。

  (5)清明放風箏,不僅是一件賞心樂事,也是一項益於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而風箏的製作,本身就包含著美學原理和物理知識。關於風箏的作用,還流傳有許多故事:如春秋時公輸般首創以風箏進行戰爭偵察;楚漢之爭時,韓信讓人坐在風箏上,乘風飛上楚營上空,唱悽婉的楚歌以渙散楚兵軍心。

  清明的風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1、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蹴鞠和踏青等,下面就有小編來繼續為您介紹清明的其它習俗。

  2、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3、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4、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了。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

  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詩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5、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知道了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清明節的一些禁忌。

  清明節的禁忌

  1、不適合掃墓的人

  孕婦,三歲以下的小孩,剛動手術的人,印堂發暗或眼窩發青發黑的人,重病患者等人群不適合去掃墓。

  2、清明節能做和不能做的事

  (1)不能選清明節談婚論嫁,更不可選清明節結婚。

  (2)若生日是清明節,注意要規避黃色的鮮花,當地風俗若有推遲會提前辦的,應該遵循。

  (3)不要在清明節當天去拜訪他人。

  (4)清明節自己沒空去祭拜先人的話,不可胡亂承諾,否則當年運勢不會你想要的。

  (5)清明節前中後三天有些地方有寒食的說法和習俗,有這個風俗的地方當遵守為佳。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3

  你知道清明節氣的特點嗎?清明時節,可以說是回暖,草木盎然,天空明朗,萬物都有了新意,所以,清明給人的感覺就是清澈明潔。

  到了清明節氣,東亞大氣環流已實現從冬到春的轉變。西風帶槽脊移動頻繁,低層高低氣壓交替出現。江淮地區冷暖變化幅度較大,雷雨等不穩定降水逐漸增多。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時節,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長城內外,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時節,麥長三節”,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即將孕穗,油菜已經盛花,東北和西北地區小麥也進入拔節期,應抓緊搞好後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進入大批播種的適宜季節,要抓緊時機搶晴早播。"梨花風起正清明",這時多種果樹進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座果率。華南早稻栽插掃尾,耘田施肥應及時進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將要播種。“明前茶,兩片芽”,茶樹新芽抽長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蟲;名茶產區已陸續開採,應嚴格科學採製,確保產量和品質。這時北方冷空氣仍有一定勢力,天氣冷暖多變,應注意防禦低溫和晚霜凍天氣對小麥、水稻秧苗和開花果樹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時節雨紛紛”指的是江南的氣候特色,這時常常時陰時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令人煩惱和不能忽視的倒是雨水過多導致的溼漬和寡照的危害。而黃淮平原以北的廣大地區,清明時節降水仍然很少,對開始旺盛生長的作物和春播來說,水分常常供不應求,此時的雨水顯得十分寶貴,這些地區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時,適時搞好春灌,以防止春旱的威脅。

  我國北方,氣溫回升很快,降水稀少,乾燥多風,是一年中沙塵天氣多的時段。北方許多地區4月份的平均氣溫都已經達到10℃~15℃。我國的東北北部、西北部分地區雖說還沒有進入春季,但從1971~2000年的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來看,呼和浩特3月的平均極端氣溫就已經達到了15.7℃、西寧18.9℃、齊齊哈爾13.5℃,對處於4月上中旬的清明期來說,這些地區有時氣溫明顯攀升不足為奇。山林田野草木萌發,恰逢春遊、掃墓、植樹時節,預防森林火災十分重要。長江中下游降雨明顯增加,除東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區4月平均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如果冷空氣偏強,出現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小於10℃的低溫陰雨天氣,日照不足,會給早稻、棉花等喜溫作物的生長帶來嚴重影響。華南因地理位置偏南,臨近海洋,當受冷暖空氣交匯形成的鋒面影響時,開始出現較大的降水,稱為華南前汛期。

  需要注意的是,當雨帶中遇到熱力對流旺盛發展時,會有雷暴等強對流天氣出現,形成較大的暴雨,所以準備出行的朋友要特別注意。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4

  南京清明節傳統食物1:青團和河蚌豆腐湯

  南京人最熟悉的清明美食就是青團了。江南的“麥漿草”,清明而生,過則難覓,也正是因為如此,用麥漿草做成的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清明食俗中格外重要。每到清明,江南百姓必到田間揪一把“麥漿草”,回家搗爛壓汁,與晾乾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和好,包上豆沙餡兒,民間訣竅還要放入一小塊豬油,團好入籠蒸熟,出籠時再薄薄刷一層熟菜油在表面。此外,艾草也是一種常見的清明食材。將糯米蒸熟之後拌入艾葉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間包些花生或芝麻餡,團成一個個綠綠的小粑粑放進鍋裡蒸熟,這就成了艾草餈粑。

  在南京清明時節,還有一道鮮美的美食就是河蚌豆腐湯。南京人把河蚌叫“歪歪”。要選個兒不大不小,紅殼的,六個左右就夠三口之家吃的了。先用熱水反覆洗乾淨,略灑點食鹽拌一拌,片刻後再洗一遍。用刀背將硬邊敲松,這樣熬出來的肉才會不老。最後將“歪歪”橫切成一公分寬的條兒,爆火將姜、蔥、鹹肉或火腿肉、豆腐、“歪歪”下鍋,熬成濃湯,味道異常鮮美,有的還可以在裡面放蠶豆瓣兒,或者鮮筍,秧草,湯美肉鮮,食之三月不忘。但是它性寒,不能多吃,胃不好的人尤其要當心。

  廣東潮汕清明節傳統食物2:薄餅和樸籽粿

  潮汕人過清明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麵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餡分鹹、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和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鹹餡;用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成為“糖蔥”的為甜餡。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

  蒸樸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葉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傳說先人在饑荒年,採此樹葉充飢度荒。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後人為不忘過去,便在清明節採此樹葉,和米舂搗成粉,發酵配糖,用陶模蒸製成樸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江蘇清明節傳統食物3:青精飯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卷十五引《零陵總記》記載了另一種寒食節食品“青精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採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寒食清明染青飯的習俗似乎在南方較為流行。

  除了吃一些特色的應季美食之外,清明節正是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習俗。春風拂面、百花齊放、楊柳泛青,清明的時節最適合出遊賞春踏青,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攜帶家人或者邀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去感受春天的鳥語花香,呼吸著大自然最淳樸的氣息,感受著大自然饋贈的美好生活,一切都那麼愜意。

  浙江清明節傳統食物4: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戶戶磨糯米粉、採“清明草”或艾葉做清明果。艾葉我們都見過,“清明草”俗稱綿菜、米菜、佛耳草、鼠麴草,在清明時節萌生出綿綿白毛細葉。人們採摘葉頂,洗淨搗爛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綠綠的艾葉汁或綿菜汁頓時變得通體碧綠,鮮嫩欲滴。

  餡兒有豆腐乾和著韭菜的,有燻肥腸拌芥菜末的。有包成糰子的,有做成圓餅的,也有包成餃子樣但更精緻些的,那皺褶的花邊一個個碧綠剔透,美麗極了。

  福建清明節傳統食物5:潤餅和烏稔飯

  清明吃潤餅,在福建和臺灣很盛行,其實“潤餅”的正名還是春餅。泉州、廈門的“潤餅”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香菜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清香可口。晉江的“潤餅”複雜得多,包餡兒多種多樣,甚至能擺得滿滿一桌,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可能在裡面出現: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蔔菜、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香菜、蒜絲……

  另外,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為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枯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

  據畲族民間傳說:唐總章二年,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畲軍抗擊官兵,被圍困山中,時值嚴冬糧斷。畲軍只得採摘烏稔果充飢,雷萬興遂於農歷三月初三日率眾下山,衝出重圍。從這以後,每到“三月三”,雷萬興總要召集兵將設宴慶賀那次突圍勝利。並命畲軍士兵採回烏稔葉,讓軍廚製成“烏稔飯”,讓全軍上下飽食一頓,以志紀念。這“烏稔飯”的製作方法並不繁雜,將採摘下來的烏稔樹葉洗淨,放入清水中煮沸,撈掉樹葉,然後,將糯米浸泡在烏稔湯中,浸泡9小時後撈出,放在蒸煮籠裡蒸煮,熟時即可食用。制好的“烏稔飯”,單從外表來看,不甚美觀,顏色烏黑,然而米香撲鼻與一般糯米飯相比,別有一番風味。而畲族人民為紀念民族英雄,此後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蒸“烏稔飯”吃,日久相沿,就成為畲家風俗。又因閩東一帶,畲漢雜居,人民歷代友好相處,婚嫁頻繁,遂使食“烏稔飯”也成了閩東各地各民族共同擁有的清明食俗。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5

  1、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餈、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2、面花

  做面花是陝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能將發了酵的白麵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藝術珍品,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馬上吃掉。“子推饃”和麵花除了自己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母親要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稱為送寒食。農村孩子給自己老師送,讓離開家門獨自在偏僻的山鄉小村教書育人的園丁分享節日的美食。

  3、“雞蛋”和“涼饅頭”

  山東清明節吃什麼呢?山東清明節吃雞蛋和涼饅頭,萊陽、招遠、長島清明節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清明節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山東清明節吃什麼總和一些“有趣說法”相關。

  4、吃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5、“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面花,也叫蒸大饃。用酵糟發麵,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蒸食,取意子孫多福。做面花是古時陝北女人的拿手好戲。她們憑自己靈巧的雙手,用最平常不過的梳子、剪刀、錐子、鑷子等,就能將發了酵的白麵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與紅豆、黑豆、花椒籽和食用色素等配合出各種栩栩如生、猶如藝術品般的“大饃”,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吃。有些地方習慣做成飛燕,用柳條穿起來掛在窯洞頂或窗框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這樣風乾的面花,能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清明節再續上。

  6、寒食十三絕

  “十三節”是清明墓祭“寒食供”的一種。第一種寒食供飯菜,擺的已逝之人生前最喜歡吃的食品,如餃子、饅頭等;第二種叫蜜供,把大大小小的供桌疊成十三層,所擺蜜供五個為一堂,坨上插上“福”、“祿”“壽”、“喜”、“財”等剪花字或插小旗,疊在一起有一房那麼高;第三種是小吃,講究用十三種,用提盒帶到墳地祭奠,然後可以當“借祖遊春”時家族人旅遊食品。這類“寒具”有三個特點:適於冷餐、便於攜帶和不用作料。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6

  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2、雞蛋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的食品儲備。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

  4、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麵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

  5、薄餅

  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

  6、樸籽粿

  製作樸籽粿,首先將樸籽樹葉和果實(核)搗爛,與大米舂成粉末,然後發酵再配糖,最後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樸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樸籽為草綠色,個個咧開嘴大笑,總是給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覺。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7、清明飯

  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叛。

  8、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9、芥菜飯

  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說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鰍面祭祖送人習俗。

  10、大蔥和蛋餅

  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7

  清明節傳統食物

  青團

  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糰子。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浙一帶明節節日食品。

  艾粄

  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節必備的傳統食物。艾粄的主要原料就是糯米和艾草,它的做法也不是很複雜。因為艾草做成的食物都會有一種獨特的口感,所以有許多人喜歡吃艾粄。

  饊子

  在清明節的時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饊子的習俗,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會看見一些地方經常會有賣饊子的小攤。在南方和北方,饊子的做法有著一些差別,南方的饊子比較細緻,而北方的饊子就比較粗糙了。

  暖菇包

  泰寧一帶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飲食習俗。暖菇包是由一種當地人稱為暖菇草的東西製作而成的。南方製作的暖菇包形狀和包子類似,而北方製作的暖菇包形狀和餃子類似,不過對於暖菇包的形狀,民間並沒有什麼嚴格的要求。

  子推饃

  在清明節的時候吃子推饃的飲食習俗,是用來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質的。子推饃有著許多不同的形狀,不同形狀的子推饃要給不同的人吃,男人和女人吃的子推饃形狀就是不一樣的。

  雞蛋

  在清明節食用雞蛋的飲食習俗,起源於先秦時代的一些地方,古人認為在清明節的時候吃雞蛋,意味著接下來的一整年都有一個好身體。清明節的雞蛋,不僅可以吃,還可以用來畫或者是雕刻。只不過畫過的雞蛋還可以吃,雕刻過的雞蛋就只能用來觀賞了。

  清明飯

  清明飯顧名思義就是在清明節的時候吃的飯,清明飯是由各種可以食用的青草藥製作而成的。這種飯吃了之後,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因此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清明節起源

  介子推的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飲食禁忌

  黴變的甘蔗不能吃

  有句俗話叫做“清明蔗,毒過蛇”,意思是說,由於清明前後氣溫升高,一些甘蔗容易發生黴變,這樣的甘蔗裡會產生三硝基丙酸這種化學物質。而這種毒素不到0.5克就可以使人發生中毒跡象。黴變甘蔗中毒起病急,潛伏期長短不一,最短僅10分鐘,最長可達數小時。

  因此若發現甘蔗黴變、內裡出現紅心、或棕褐色、青黑色,有難聞氣味,則千萬不能食用,市售所謂鮮榨甘蔗汁,若不能確定所使用的甘蔗是否黴變,則也不應飲用。不過,清明節的甘蔗只要是新鮮的、沒有變質的,還是可以正常食用。

  受汙染野菜不能吃

  清明時節人們趁踏青、上墳祭祖之時順路摘點野菜,這都是極為常見的。野菜的營養價值高,近年來倍受追捧。但是,並不是所有野菜都可食用,有些野菜是有毒的,那些在公路旁,汙水邊受到汙染的野菜,其中可能含有鉛、汞等重金屬或其他汙染物,誤摘食用就會導致中毒。

  青團並非人人可食

  清明寒食自然少不了青團,青團包括糖皮、青皮和白皮這幾類,其主要食材是艾草和糯米,而糯米是很難消化的食物,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要慎食,特別是患有胰腺炎、胃炎、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

  螺螄清洗不當勿食

  清明時節的田螺豐滿、肥美,民間賜予其“清明螺,勝似鵝”的美譽,但是採食螺螄要注意,田螺因生長在汙處,體內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很容易引發霍亂、甲肝及其他腸道疾病。因此,食用螺螄一定要清洗乾淨。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8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地球公轉一週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執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週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曆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佈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曆中節氣的設定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複雜一點的推算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現在按陽曆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

  1.青團

  江南地區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吃青團的飲食習俗。青團是用一種叫做漿麥草的植物用工具搗爛之後擠壓出汁液,把汁液與糯米粉揉捏成團,這樣青團那個青色的皮就做好了,中間包上紅豆沙製成的餡料,然後放在蒸籠中蒸熟,出鍋之後在表面塗抹上一層菜油,這樣青團就做好了。

  2.艾粄

  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節必備的傳統食物。艾粄是用艾草煮水之後,把煮過的艾草瀝乾剁成草泥,越細膩越好,然後用艾草泥,糯米粉還有之前煮艾草的水一起調和揉捏成團,然後再在中間包上芝麻,花生之類的餡料,封口捏成方形或圓形等形狀,放入蒸鍋中蒸熟,這樣艾粄就做好了。

  3.饊子

  在清明節的時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饊子的習俗,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雖然南方和北方都會吃饊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卻有所不同,南方的饊子以米麵做為主料,製作精巧細緻,而北方的饊子是以麥面做為主料,製作大方灑脫。

  4.暖菇包

  泰寧一帶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飲食習俗。暖菇包是由一種當地人稱為暖菇草製作而成,暖菇草的學名叫做鼠麴草,又叫做佛耳草。而暖菇包這種食物不同的地方做法也是不同的,南邊製作的時候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製作成的暖菇包外形像包子,圓形的,而北邊製作暖菇包的時候用的是暖菇草磨成的粉末,製作成的暖菇包外形像餃子,月牙形。

  5.子推饃

  在清明節的時候有吃子推饃的飲食習俗,是用來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質。子推饃的外形像古代將領的頭盔,一個有半斤到一斤重,又叫做老饃饃,子推饃的中間包著紅棗或者雞蛋,頂端的四面則貼著面花,面花也就是面做的小饃,可以捏成各種形狀。食用子推饃還有一些規定,不同形狀的子推饃不同的人食用,像圓形的子推饃是隻能男性食用,條形的梭子饃是已婚婦女食用的,而未婚女性則是食用抓髻饃,兒童則是食用不同形狀的面花。

  6.雞蛋

  在清明節有食用雞蛋的飲食習俗,起源於先秦時代的一些地方,並且古人認為在清明節的時候吃雞蛋,也就是意味著接下來的一整年都有一個好身體。清明節這天的雞蛋不僅可以吃,還可以拿來玩,主要有兩種雞蛋的玩法,分為畫蛋和雕蛋,而畫的蛋還可以食用,雕的蛋則是拿來賞玩的。

  7.薄餅

  在廈門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吃薄餅”,也就是在廈門有清明節掃完墓之後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餅,不僅僅是廈門,閩南多數的地方都有吃薄餅的習俗。老一輩的廈門人在食用卷薄餅的時候,會喜歡在薄餅皮裡面放一些煎好的蛋絲,酥脆的海苔還有一些特製的醬料,薄餅裡面包了各種蔬菜,有些地方則會選擇芹菜和韭菜,因為諧音,讓人們勤勞,生命長久。

  8.大蔥和蛋餅

  青島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吃大蔥和蛋餅的習俗,這樣意味著聰明伶俐,在以前青島的民眾還會捏面花,捏成白麵小雞,稱為“蒸小燕”,所以在清明節的這一天的早晨全家人都要一起吃白麵小雞和雞蛋。

【清明節氣的來歷及傳統食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