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演講稿> 文明美德演講稿

文明美德演講稿

文明美德演講稿15篇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明美德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明美德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五(3)班的王竹可,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美德伴我行》

  文明和美德是種在你心中的種子,如果你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稚嫩的種子就會幹癟,如果你的美德時時刻刻都在身邊,那種子在你的心中慢慢茁壯成長,從幼芽變到蒼天大樹,是你的美德之心在成長,讓你時刻注意自己言行,時刻讓美德伴我們成長起來!

  要讓美德伴我們成長,要讓美德之心的種子變成蒼天大樹就必須做到講文明、懂禮貌、有公德心等。加爾多斯說過: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賽涅卡也說過:培養美德就意味著拋棄罪惡。所以大家拋棄掉不好的言行,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讓美德的種子在你心中長成蒼天大樹,讓美德永伴我們成長!

  文明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道德文明等。讓文明伴我們成長,我們就要做到以上所說的諸方面的文明。孔子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如果沒有禮,就沒有立身之地。如果你心中沒有文明的種子,就無法有立身之地,就無法與別人交流你心中的文明,交流美的文明。

  在生活裡,心中沒有美德和文明之種的人,會破壞我們美好的文明生活比如:隨地吐痰、亂摘花草、踐踏草坪、講粗語,他們的文明美德之種,早被吞噬,他們無法與別人交流文明、交流美德,他們生活在不文明的世界裡,如果自己不及時改正,就非常困難的在他們心中播下文明美德的種子,即使播下了文明之種,但是隻要自己不注意,馬上就會幹癟,讓幼芽變成枯葉非常簡單,枯葉變成幼芽,變成蒼天大樹非常的困難,希望同學們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讓文明美德伴我們成長起來!

  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讓我們沐浴在文明美德的春風裡;讓我們傾聽文明美德的歌聲;讓我們品味文明美德的清茶。讓我們一起享受、一起品味、一起傾聽文明美德!讓文明美德之花在我們心中綻放!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文明美德演講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振華,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文明之花香滿園》。

  文明是什麼?在我看來,文明是美德,是榮譽,是責任。近來文明之花不知不覺地開滿了我們整個校園,我不禁從心底讚歎道:好美的校園!好香的校園啊!

  每天當我揹著書包踏進學校大門時,就有一種舒適感和安全感,你看,迎接我們的是那著裝整齊的保安;關心熱愛我們的值勤老師;一層不染的水泥路面;美麗清潔的花壇;整潔明亮的教室;文明禮貌的同學……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校園裡,真是一種享受啊!我們的舉手之勞創造了這麼整潔文明的校園。文明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修養,自從學校的電子螢幕上出現了“建立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禁帶、禁買、禁吃零食”等標語後,我發現我們都有了嶄新的變化,言行舉止都文明瞭,我想同學們都有同感吧。我親眼目睹到這些文明行為:不帶零食、不要家長護送進校園;腳踏車都整齊有序地擺放在操場上的規定位置。自覺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得到別人的幫助說聲“謝謝!”;不小心撞到對方說聲“對不起”;課堂上我們認真聽講;課間我們都在有意義地活動,不再追跑打鬧;放學時我們都井然有序地走出校門,不再你擁我擠……其實文明就這麼簡單,你看,我們文明瞭,就能得到眾人讚許的目光,你說文明不是一種榮譽嗎?

  同學們,學校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是學校的主人,我們對這個大家庭要有責任感,做個文明的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對學校負責我們要讓文明牢牢地紮根在我們的心中,讓文明之花永遠香滿我們的校園!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文明美德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美德就是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關心體貼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時候,能主動熱情地給予幫助和照顧,急人之急,幫人之苦,憂人之憂,救人之危,以幫助別人為快樂,這是文明道德的一種高尚行為。原xx市xx區的副區長xx爺爺就是這樣一位傳承道德的人。

  xx對待困難群眾一直像親人一樣:為了讓困難群眾有房住,他把女兒的婚房拿了出來;為了幫助下崗職業,他把老家的房子賣掉;30年來,他自掏腰包幾十萬救助困難群眾;他4次跳入長江救人;汶川、玉樹、舟曲災區的現場都能看到他救人的身影。

  從xx爺爺的事蹟中,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濃濃真情。那些事雖然平凡,但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這種無形的道德力量影響著,改變著越來越多的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友好的動作,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其實,學習生活中的我也有深切的感受。

  上個月,我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因為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倒了,我的腳受傷骨折了,導致我不能下地走路。我擔心耽誤學習,心裡很著急。班主任老師知道了不斷地安慰我,幫助我。第三天,爸爸揹我來上學,同學們看著我的特別“登場”,全班頓時像炸開了鍋,有的同學見我這樣子,連忙幫我翻椅子;有的同學關切地問我道:“xx,你的腳沒事吧?”還有的同學問我:“xx,你的腳幾天才能好啊?”有的同學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我能從他的目光中看出他對我的關心。在腳受傷的期間,同學們都十分熱心地幫我,其中,xx同學最辛苦,在班上,他的力氣最大,每當上下課,xx總會問我:“xx,你要不要上廁所。需要的話我揹你下去。”我們的教室在三樓,而廁所在一樓,每次xx揹我都相當吃力,走到了一樓,xx已經汗流浹背。到了廁所,他一隻手倚在門上,嘴裡喘著氣,頭低著,汗珠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我歉意地問道:“xx,你沒事吧?”他微笑地說:“沒事,就是用了太多力氣。”我在心裡感謝他,多好的同學啊,我想要是沒有他幫助,我的學習生活就會帶來很大的困難啊!

  那段時間許多同學都來幫助我,有的幫我拿飯盒,有的幫我交作業,還有的幫我拎書包,文明美德充滿著美麗的校園。

  文明美德是一抹芳香,在你遇到困難時帶給你信心與勇氣;文明美德是一罈陳放的老酒,時間越是長久,越是芳香撲鼻。真情暖人心,我要像xx爺爺那樣傳承美德,像同學們那樣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校園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文明美德永遠拌我同行。

文明美德演講稿4

  大家好!

  我叫武國寧,是修武縣第二實驗小學五四班的學生。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文明走進校園。”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禮儀之邦的小主人,應該怎樣去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一種律己、敬人的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看著那些和自己同齡的孩子,因為一些瑣事而對昔日朝夕相處的同學輕則拳打腳踢、重則用刀匕相待,那稚嫩的目光流露出的兇狠以及圍觀者的漠然。我忍不住想問:泱泱文明哪去啦?

  文明需要刻不容緩走進我們的校園!

  當我們乘坐公交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不曾想到旁邊白髮蒼蒼的老人;當我們是行人的時候,管他有沒有紅綠燈,有沒有人行道,怎麼近怎麼快就怎麼走,從來不曾想到遵章行駛等候多時的車輛;當我們是遊客的時候,隨地吐痰、踩踏草坪,從來不曾想到那一片綠色的背後有多少人付出了汗水;當我們不耐心的聽著父母的循循教誨,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時候,卻大方地花著他們的血汗錢,挑剔著他們精心準備的飯菜,從不曾想到他們工作養家的辛苦;當我們身處校園,總是追追打打、相互嬉戲,甚至無視老師的教育,從不曾想到老師為我們付出了多少個節假日和星期天。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太自私,沒有做到律己、沒有尊重別人。

  如果我們都能講文明、懂禮儀,我們的校園必然會煥然一新,讓文明走進我們的校園義不容辭!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文明美德演講稿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徜徉在文明美德之河》。

  翻開《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猶如徜徉於文明美德的長河,古今中外,名人軼事,名言警句,凡人俗語,好比一朵朵潔白的浪花,碰撞出動人的旋律,演奏出一部恢弘大氣的文明美德交響樂,激起我對文明美德的嚮往之心。我不由得靜下心來,細細閱讀,慢慢品味,深深思索。

  在這裡,我探求到了文明美德之河的起源。

  我徜徉於秦始皇陵兵馬俑宏大壯觀的陣列,眼前浮現“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的悲壯畫面;我徘徊於敦煌莫高窟的精美飛天像前,眼前分明飄來落花瓣瓣,幽香縷縷。忽而幻化成絲綢之路的駝鈴陣陣,《千手觀音》中邰麗華的秀麗面龐。邰麗華的舞蹈如詩如畫,含意雋永。她從不幸的谷底到達藝術的巔峰,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的舞蹈,於無聲處,展現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間,勾勒人性的高潔、生命的尊嚴、偉大的人類精神。她的舞蹈,不就是華夏幾千年傳統文明、文化、美德的延續嗎?

  華夏文明美德的歷程,經歷幾千年風雨洗禮,在當今時代,展現熠熠光輝。如今,我們已不再滿足於四大發明的古老驕傲,我們有“兩彈一星”的震撼世界,有“神舟七號”的飛天壯舉,有“嫦娥一號”的登月覽勝。人類現代科技文明史上,寫滿中國人響亮的名字。

  在這裡,我探求到文明美德之河的深刻內涵。

  善良寬容、尊重生命、感恩生命,是文明美德不可缺少的內涵。

  我徜徉於古今中外,世界各地,我看到“提燈女神”南丁格爾挨個看望傷病員的身影,感受到她瘦弱的軀體散發出溫暖的光芒。我看到,一代代白衣天使以畢生精力,踐行著南丁格爾誓言。我看到“5。12”汶川大地震廢墟上,招展的軍旗下,身著國防綠的子弟兵,無所畏懼,忘我拯救生命的身影;我看到神州大地上,一個個樸實無華、大愛無疆的“感動中國人”的身影:踏上“感恩之旅”的黃舸,提出“史上最苛刻捐款條件”的曹德旺,“行善家鄉綠荒山”的楊善洲,大愛至樸的“唐山十三農民兄弟”

  在這裡,我探求到文明美德之河的豐富外延。

  公德意識、尊重別人、知書識禮,是文明美德的重要外延。

  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公交車上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讓座,早已成為鄭州人的公德美德。路見不平挺身相助,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讓“小悅悅”事件成為最後一個悲劇,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願。在銀行營業櫃檯或視窗的“一米線”前自覺止步,上公交車或活動時主動排隊,何嘗不是公德意識的體現。

  捧讀《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我徜徉文明美德之河,穿越歷史,暢遊古今中外,與名人對話,與凡人相識,它讓我形象生動探究文明的起源和歷程,感受文明美德輝煌多彩的內涵和外延,接受文明的洗禮,美德的陶冶。我將用實際行動傳承歷史,讓華夏文明美德傳統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文明美德演講稿6

  有一種精神我們與生俱來,它滌盪我們內心的深處;有一種責任我們時時承擔,它引發我們良知的共鳴。它如同一汪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它又似一段樂章,激起我們無盡的深思。

  它是什麼?它在哪兒?

  它就是美德和文明。讓我們來把它追尋。

  我們尋找它的蹤跡,卻不知它存在於生活的每個角落。它是彎腰輕輕撿起一張紙屑時的敬重;它是說出一句“謝謝你”時心靈的悸動。它是父母勞累時遞上一杯水,幫著捶一捶背,揉一揉肩的款款真情。

  然而,如今的社會日益進步,科技日益發達,文明美德的意識卻由內心的濃墨重彩淡化成了一張泛黃的白紙。隨口的髒話,隨地亂丟的垃圾都玷汙了我們心中的文明。一些無良的商家,為了牟取暴利,不惜拋棄做人的底線,在老酸奶和果凍中新增工業明膠,用含有重金屬鉻的皮革製作膠囊,用甲醛來保鮮蔬菜,他們的行為,不知傷害了多少無辜的生命;他們的行為,不禁讓我們大聲地疾呼:道德去哪了?!美德去哪了?!在如今的商品經濟社會,文明美德更需要我們的重視,需要我們把它尋找。

  透過層層迷霧,穿過層層荊棘,我們在“雷鋒傳人”郭明義的身上找到了文明美德的影子。二十二年獻血六萬多毫升,是自身全部血量的十倍;十六年捐款為自己總工資的一半,累計捐助了十二萬元,郭明義只要看到別人需要什麼,就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他做過的好事數不勝數,卻,一笑而過。他,就是文明美德的一個化身。

  順著郭明義的足跡,我清晰地看到了文明美德的身影,他就在我的身邊!我的同齡人--武昌區楊園學校的文曉偉同學,5歲時厄運襲擊了他原本幸福的家:父親重傷,母親離家出走,年幼的他接手了照顧的重擔。

  曉偉的爸爸,不能行動,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早晨5時30分,曉偉就得起床給自己和爸爸做早餐;中午放學,他得跑步回家,買菜做中飯,然後再匆匆趕到學校上課,晚上回家後,做飯,做完家務後才能開始做作業。

  曉偉出生時,患有先天性“尿道下裂”,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治療,但是曉偉和父親的生計僅靠每月700元低保支撐,根本無錢治病。

  父親的難處,早熟的曉偉知道。因為身體原因,他以前每天晚上都會尿床,時間一長他就總結出一個規律:只要夾著腿蜷著睡覺,就不會有事。雖然,他每天晚上睡覺身體常常沒有伸直過……但再怎麼難受,他都自己忍著,不在爸爸面前叫一聲苦。

  這些年來,曉偉忍著自身病痛支撐起這個家。20xx年、20xx年他相繼被評為江城最小的“孝星”。面對榮譽,他用質樸的語言回答:“照顧爸爸,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文明美德是孝順,是奉獻,是修養,是崇高。讓我們都來做一個文明美德的傳承者吧!

  追尋心中的文明美德,追尋給心田予以滋潤的甘霖;

  追尋心中的文明美德,追尋照亮人生道路的指路燈;

  追尋心中的文明美德,就是那追尋熠熠生輝的生命之美!

文明美德演講稿7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禮德是現代社會中必備的品質,是我們成長所需的精神營養,更是我們社會發展和前進的動力。在缺乏文明的國度裡,社會就會停滯不前,人們就享受不到幸福美好的生活。

  文明禮德,主要指的是著裝整潔、待人彬彬有禮、尊重長者、語言不低俗、誠信守法、愛護周邊壞境等。這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也是一種優秀品質。因為,文明之人必能使周邊人對其產生好感,給他人帶來快樂。同時,文明也是尊重他人、體現自身價值的良好行為。

  文明就像一股春風,滋潤著人們的心田,它是一種珍貴的精神境界,見證了人類從古至今社會發展的歷程,推動社會不斷從愚昧向睿智、從落後向先進、從封建向科學發展。

  我國是文明禮儀之邦,擁有幾千年的文明精髓,我們應發揚其精神,傳承其文化,無愧於“文明之邦”的稱號。

  然而,在我們現實社會中,不文明的行為數不勝數,諸如:某些人在公共場合隨意吐痰,不在乎他人感受;還有些人,在擁擠的公車上,常常會為了一點小事便肆意謾罵他人;更過分的是,一些人在面對跌倒老人時,置之不理地揚長而去,都怕惹上麻煩的心裡讓人既生氣又無奈。這些不講文明禮德的行為,是深藏在社會中的毒瘤,影響我們青少年一代的成長,阻礙社會的發展。

  每當看到這種不講文明禮德的現象時,我不解地問自己: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現象累見不鮮呢?是因為這些人缺乏文化素質還是家庭教育呢?有一次,我在公交車上主動給一位老奶奶讓座,老奶奶激動地連連道謝,臉上露出了可親的笑容,這時,我終於明白了,其實文明禮德不難做到,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良好習慣,人人都可以學會文明禮德。

文明美德演講稿8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燦爛的陽光綻放你的笑臉,當絲絲微風拂過你的臉頰,同學們你們是否感覺到春天來到了。春天是美好的,我們在這美好春天的校園裡做什麼呢?

  當你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學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些經常手拿掃帚,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當你在乾淨、整潔的校園裡漫步徜徉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那些拖拉機車的老爺爺老奶奶的艱辛?我們知道,春天是美好的,可你更應該知道春天的校園是純潔、文明的!

  在這麼美麗的校園裡,同學們,你們怎麼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麼忍心讓乾淨的牆壁,留下各種筆跡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麼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呢?你怎麼可以揹著師長私自出校門、出家門,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秋天寧靜的早晨裡,在十月明媚的陽光下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建立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透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

  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

文明美德演講稿9

  美德,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就像一個火紅的太陽溫暖著我們的心靈,就像一道道美麗的風景令我們難忘,而它更像黑暗中的一盞盞明燈,為我們指引方向。美德雖然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善行,但它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快樂。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又是否做到文明美德了呢?

  放學的路上,我總是看到一些同學們拿著木棍使勁敲打花草樹木。公園中,我又總是看見人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啊!能做到文明·美德的人真是寥寥無幾呀!其實,只要你願意,要做到文明美德就易如反掌了。在公園,街道,順手撿起一個垃圾袋,一片紙屑,將它扔進垃圾箱,文明美德,你做到了,公交車上,起身把座位讓給老人,文明美德,你又做到了。

  雖然想要做到文明美德非常簡單,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正是因為做到的人少,所以,我們中國人的素質在外國人眼裡降低了不少。

  記得去年,我還在雲南盈江時,那裡不斷髮生地震。3月10日這天,發生了一次6·1級大地震,有些人受了傷,有些人遇難了,倖存下來的人們嚇得膽戰心驚,都不敢到房子裡去,怕房屋倒塌,所以更不敢到房子裡去燒飯吃。但沒過多久就有一些離災區周邊較遠的農村老百姓在家中煮了許許多多的飯菜,再用車送到災區來給人們吃,卻不收一分錢!伸出了他們的援助之手,獻出了他們無私的愛!

  瞧,他們給我們建立了多好的一個榜樣呀!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充滿愛,讓文明美德永在我們心間!

文明美德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文明美德是至善至純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民族,都十分注重文明美德,因為文明美德是架起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橋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曾子避席,孔融讓梨,藺廉交歡等一個個燦若星辰。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絃的音符。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看到垃圾你是否會主動去撿?看到老人坐公交車你是否會讓座?看到弟弟妹妹摔倒了你是否會去扶起?上下樓梯是否知道靠右行走,公共場合是否能不大聲喧譁,衣服是否能夠乾淨整潔,這些雖微不足道,但卻都在考量著我們的文明的修養程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相信只要大家從平常事做起,共同努力,傳承文明,踐行美德,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小手拉大手,讓文明之河緩緩流入我們生活空間中每個人的心田。這樣,我們中國‘‘禮儀之邦’’這個名字一定會更響亮,我們的人生才會更精彩!

文明美德演講稿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美德,顧名思義就是美好的品德。美德既是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標準,又是善良的人們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比如雷鋒就是我們的榜樣。當然,如今社會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活雷鋒”,我就遇到過一位。

  記得,那時我還在上小學。有一次週末,我和媽媽一起到超市買東西。我和媽媽經過商量後決定乘公共汽車去。上了公共汽車,我們便在車廂靠後的地方,找了兩個位置坐了下來。到了車站的時候,上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而且是一個接著一個,根本停不下來。很快,車廂裡就人滿為患了。這時,上來了一位孕婦,手裡還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光看著就讓人覺得怪累的。可能是因為公交車太顛簸,還是處於特殊狀態,孕婦忍著忍著,還是吐了下來。隨即,空氣中彌散著一種難聞的味道,很多人都捂著鼻子和嘴巴,扭過頭去,那位孕婦也很不好意思地連忙給大家道歉。就在這時,一位坐在中間的年輕人,起身艱難地走到孕婦旁邊,想讓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儘管孕婦再三推辭,還是被年輕人請到了位置上。那個年輕人還自己拿起一把拖把把吐在地上的嘔吐物清理乾淨,還沒有一聲抱怨。

  很快,到了下一個站臺,那個助人為樂的年輕人便下車了。在他下車後,車上的人們都開始竊竊私語。碰巧,公交車上播放了一個通知:如果您的身邊有老弱病殘者,請為他們讓座,我們向您表示敬意,謝謝您的合作!聽到這裡,不少人都感到一絲的慚愧,這不就是“美德”的一個最好的例子嗎?我突然想起徐志摩的一句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底蘊,自然少不了傳統的美德。只有人人傳承文化之美,才能建設更美好、更和諧的社會;中國才能成為永遠的文明古國。那麼,就讓我們“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國好市民吧!

文明美德演講稿1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文明無處不在,我看過一組漫畫,這組漫畫的內容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它的內容是這樣的:

  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在經過一個垃圾箱的時候發現它的旁邊堆滿了垃圾。小女孩用手把垃圾揀進垃圾箱裡,而小男孩卻拿出筆來寫下了一句話,貼在了垃圾箱的上面:文明——只差一步。

  是啊,文明只差一步。看著這組漫畫,我想起了我自己,我不就是那個吧垃圾扔在垃圾箱旁邊的那個人嗎?媽媽讓我扔垃圾,我為了圖方便,隔著垃圾箱老遠就隨手掄了過去,扔在垃圾箱的旁邊並且若無其事地走開了。想到這裡,我真是很慚愧,我作為一個少先隊員就為了少走幾步路,竟然做了這麼不文明的事情。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樣把垃圾扔在垃圾箱的旁邊,那這個世界就會到處充斥著垃圾,成為垃圾的世界!到了那個時候,真是後悔也來不及了!

  文明只是一個很小的字眼,但卻有著很大的作用,不敢想象,世界上沒有了文明會怎麼樣。如果人人都講文明,世界就不會再有黑暗的一面。可是現在,文明在很多人的心中正在慢慢的消失,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會像漫畫裡的那個小女孩和小男孩一樣的自覺呢?人們那純淨的心已經被財富、權利、利益、榮譽等種。種不善良的東西汙染了,哪裡還有文明的容身之所?一些人為了一點點小事斤斤計較,還作出了犯罪的行為,有的人的心靈被金錢佔據,荒。唐的認為錢可以買到一切東西……人們啊,請給文明一個心靈的歸宿吧!人們啊,從現在開始讓文明常駐每個人的心間。讓我們的社會處處盛開文明之花。

文明美德演講稿13

  中華傳統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凝練而成的社會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我們重視自身修養,同時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樂觀進取精神。可以說,中華傳統美德早已深深熔鑄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那麼,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呢?

  一、堅定不移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僅具有找尋民族氣節,挽救民族危亡的積極意義,而且突出了要求把個人的命運與民族、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崇高的歷史責任感,所以每當中華民族瀕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都起到了救亡圖存的戰鬥號角作用。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強烈的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以上種種愛國例項,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我們當代大學生要銘記在心,體現在行動上,繼承並把它們發揚下去。

  二、奮發進取,立志報國奮發進取,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歷史上擁有大志者不乏其人。明代戚繼光年僅十七就任文職官,當上了登州衛指揮僉事。他對父親表示,要做一個“身先士卒,臨敵忘身”之士,還寫下了“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的詩句。日後在蕩平東南沿海倭寇和防止北方異族的入侵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成為名垂史冊的民族英雄。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我們大學生應把個人的理想抱負與祖國民族利益聯絡在一起,把作為跨世紀的一代與為民造福聯絡起來。更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從而完成大志。

  三、開拓進取,不斷創新開拓進取,

  中華民族雖也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的一批優秀人物跟隨時代的潮流,銳意進取,勇於改革創新是分不開的。慘遭車裂的商鞅,雖犧牲了生命,卻使秦國後來居上,超出東方六國,成為兵革強大,請侯畏懼的天下雄國,為秦始皇“滅諸侯成帝業”的統一中國大業奠定了基礎。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四、勤學好問,最大限度地豐富自己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三上”是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充分利用時間的一種學習方法,乃馬上,枕上,廁上,爭分奪秒,積少成多,終於在文學上大有作為。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說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古人這些勤學好問的事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我們要從中受到啟迪,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五、尊敬師長,明禮誠信尊敬師長,

  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連封建帝王也不例外。 “西伯善養老”指的是周文王在施行“仁政”時帶頭敬長。他上孝父母,下關心窮苦平民,並設立“三老五更”制度來侍奉老人。共產黨人的敬老境界更高一籌。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

  人之常情”。朱德自1909年離開家鄉後僅見過其母一次,抗戰時期,朱老總工作繁忙,生活艱苦,但仍節省下一部分錢寄給母親。母親去世了,朱老總非常悲痛地說:“我用什麼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於我們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過快樂的生活”。朱德把熱愛母親,熱愛人民,熱愛黨緊緊聯絡在一起。今天敬長傳統美德不僅不能丟,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 “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就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是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是內在優秀品質的

  外化。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大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所以,明禮誠信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完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勇於進取、開拓創新、尊敬師長、明禮誠信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最後,讓我們時刻牢記江澤民同志在《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一書中的題詞"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一定要繼承這些傳統美德,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它發揚光大。

文明美德演講稿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建立文明校園弘揚玉小美德》

  當您生活在一個整潔美好、文明有序的社會環境裡,當您置身於一個明禮誠信、團結友善的社會群體中,您一定會覺得身心愉悅。而這樣一個文明環境、這樣一個和諧社會的建設,正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參與和行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見到一些人還存在著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隨地便溺、亂扔果皮紙屑和菸頭、亂丟廢棄物、亂貼亂畫等不文明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阿城的文明形象。在我們的校園內,有些同學不好好珍惜值日生的辛苦付出,隨便亂扔紙屑,亂扔小食品袋,有個別同學在操場走廊說一些不文明的話語,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繼電小學的形象,影響了他的自身形象。做為學校的主人,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學校,每位同學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爭做文明好少年。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讓廣大未成年人在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中接受激勵、陶冶和鍛鍊,區教育局研究決定,在全區未成年人中廣泛開展“改陋習、揚美德、做陽光美德少年”活動,希望同學們響應號召,爭做文明少年。

  為此,我代表少先隊大隊委員會向全體同學發出倡儀:

  1、以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積極參與到“改陋習、揚美德、樹形象”活動中來,認真檢查自己身上的不文明行為,自我教育、昇華思想境界、提高道德素質,共同樹立玉小的文明形象。

  2、自覺遵守小學生守則,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做一名品德高尚、行為規範、熱愛校園、愛護校園環境的新時期文明小學生;

  3、自覺與陋習劣俗決裂,積極抵制不文明現象和不文明行為,自覺維護文明阿城良好形象,維護玉小的文明形象。

  城市因人而美麗,學校因你而美麗,只要同學們積極參與活動,讓自己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我相信,玉泉將是一座美麗的城市,玉小會永遠是一所文明的學校,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玉小對外形象的名片。

文明美德演講稿15

  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五千年中,先輩們創造了光輝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我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茶葉、絲綢、陶瓷、水稻的故鄉。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印刷、火藥)曾大大地推動了整個世界政 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古人非常注重個人、家庭和為人處世的美德,提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然而在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各種新思想新觀念不斷出現,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人們感嘆當前社會“道德確失、世風日下。”青少年是社會發展的後備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傳統美德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偉大的文化遺產,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在學習中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下列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

  一、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國家統一、立志振興中華的愛國精神。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團結的凝聚力,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強大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生活長時間的融和所形成的,各民族之間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共同組成了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我們事業必勝的保證。如果國家不統一、民族不團結,國家就要衰敗,人民就要受苦受難。歷史上雖有短暫的分裂如五代十國、三國鼎立,但統一是大趨勢。在祖國的大家庭裡,各民族人民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做出過不懈的努力和傑出的貢獻。

  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歷史是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愛國志士。像南宋“精忠報國”的岳飛,“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陸游的詩《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祖逖為恢復中原“聞雞起舞”。他們盼望國家統一的愛國之心躍然紙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提出的。不僅具有倡導民族氣節,挽救民族危亡的積極意義,而且突出了要求把個人的命運與民族、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崇高的歷史責任感。“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新中國剛成立時,處於一個百廢待興的時期,條件比較艱苦。一批留學國外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錢三強更是冒著生命危險。他們的目的就是要立志振興中華。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今天香港澳門已經回到祖國的懷抱,但我們的祖國還沒有最後的統一。與我們隔海相望的臺灣至今還沒有回到母親的懷抱。臺灣是我國神聖不可分隔的一部分,絕不允許從中國分裂出去。這就要求我們中學生要為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勤學好問,追求真理的求知精神。

  今天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知道“知識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毛澤東同志曾教導我們;“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好象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面對新的機遇新的挑戰,需要我們勤奮好學不恥下問,勇於追求真理。向先輩們學習。

  我國古人勤學好問的事例比比皆是,如錐刺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頭懸樑等都是古人勤學故事。現在我們的條件比古人要好許多倍,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學習的機會,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追求真理追求知識做學問,光好學還不夠,既要好學又要善問。孔子之所以成為聖人、萬世之師,有一點就是他虛心好問,《論語》記載孔子入太廟“每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還要求學生要不恥下問。學問學問,不學不行,不問不知。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和超越。

  三、尊長、知禮、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以禮儀大邦聞名於世。古人提倡“老吾老以己人之老,幼吾幼以己人之幼”。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善良,譜寫了許許多多體現中華民族尊長、知禮、孝敬父母的美德的故事,如“虛席以待、程門立雪、王祥臥冰、黃香溫席、毛主席尊師”等這些故事多少年來在民間流傳不息,教育和鼓舞著歷代中華兒女。孟郊有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子孝母慈,晚輩善待長輩一直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然而,改革開放十多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一度放鬆或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在相當範圍裡和相當程度上造成了道德墮落的現象,例如: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流行,社會冷漠良心麻木等等。一些家長教育自己的子女,已不用孔融、司馬光、也不是雷鋒、董存瑞、而是將以前只能是旁敲側擊,不能直言的東西,毫不隱瞞、毫不修飾地端給孩子,即用金錢去誘惑,鼓勵自己的孩子自私、拔尖、不能吃虧,使得當今的孩子目無師長,唯我獨尊,小皇帝比比皆是。在大學裡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有學生整晚和戀人煲電話粥,卻不記得給父母打個電話。有學生整晚上網玩遊戲也不願意花時間給父母寫封信,有的學生拿父母的錢給朋友過生日,卻不記得父母的生日。

  這些小孩他們受到很多關懷照顧,但卻缺少關心和愛護別人,特別是關心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很多學生做得不好,它們往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不去想父母工作有什麼辛苦、勞累,75%的人不瞭解父母的生日、愛好、有何疾病,至於他們的工作對國家有什麼貢獻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偉大領袖毛澤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孝敬自己父母,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父母的墳前,寄託自己對父母的思念。第二件事就是去看望自己的老師毛宇居先生。吃飯時,毛澤東把老師讓在首位,親自給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毛澤東青年時代在湖南第一師範是學時的老師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貨。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人仍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還有《新三字經》裡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蓆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蓆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蓆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讚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現在的少年兒童是下半個世紀我們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這一代人的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關係到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和我們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今天尊長、知禮、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僅不能丟,更應該提倡和發揚。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為世人稱道已久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理當將其繼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四、改革、發展、創新的獻身精神

  改革、發展、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生不息的法寶。中華民族雖也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的一批優秀人物跟隨時代的潮流,銳意進取,勇於改革創新是分不開的。

  慘遭車裂的商鞅,雖犧牲了生命,卻使秦國後來居上,超出東方六國,成為兵革強大,諸侯畏懼的天下雄國,為秦始皇“滅諸侯成帝業”的統一中國大業奠定了基礎。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變法理論根據,“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的可貴品質,顯示了一代新風。被列宇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還有就是近代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譚嗣同。他甘願為變法流第一滴血,勇於獻身,“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優秀民族。漢唐盛世的出現與開放是分不開的,張騫出使西域,唐都長安是亞洲經濟文化的中心均說明了這一點。明清時期中國雖說已走到封建社會的盡頭,八股盛行思想沒落,但仍出現了像徐光啟這樣溝通中外文化的先行者。他眼界開闊,敢於破除民族偏見,排斥自大的思想,向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等人學習,翻譯《幾何原本》,彌補了中國數學的不足;學習西方水利機械,寫進了《農政全書》;在修歷時既重視觀察儀器,又注意“會通”,並不盲目崇拜,表現出洋為中用的博大胸襟。無獨有偶,在清閉關鎖國下,林則徐可謂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著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啟蒙了思想,開創了新風。之後,魏源的《海國圖志》,嚴復譯的《天演論》等都為啟迪中華民族的智慧,加快歷史的程序做出了貢獻。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李大釗宣傳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遭受外國的殖民壓迫入侵,我們落伍了。我們不能抱著古代的四大發明過日子,我們要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國家正在進行著一場史無前列的改革開放運動,求發展求創新,正在“摸著石頭過河”。我們需要改革和創新的獻身精神。

  五、勤勞節儉,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著稱於世,勤勞節儉是她突出的美德。中華民族以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如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表明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長年累月辛勤地勞動,以汗水換來累累碩果,造福子孫後代。所謂“奉公以勤,律身以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等,集中體現了這一美德的內涵。中國歷史上先進的政 治家、思想家和傑出人物倡導勤勞節儉並身體力行的事例數不勝數。教材中,墨翟主張“節用”、“節葬”、“非樂”,反對統治者窮奢極欲、揮霍無度的生活。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殘民以逞,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云:“奢則不孫,儉則固”“儉則窮欲,侈則多欲”,“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的鮮明的善惡態度。北宋大文學家、政 治家曾寫過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訓儉示康》,“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今天讀來,仍然是字字千鈞。他告誡自己的子孫要向他學習勤儉,反對奢侈浪費。

  我們不僅要勤勞節儉,還要自強不息。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揚了傳統的美德,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大慶精神等。正是共產黨人發揚了勤勞節儉,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才以“小米加步槍”戰勝國民黨的飛機大炮,贏得天下。然而在還不富裕的今天,有部分青少年追求名牌、追求時髦超前消費,大肆鋪張浪費這是與我們的國情是不符的。我們今天還要提倡和發揚勤勞節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

  六、追求正義的浩然之氣

  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久不衰執著追求的完美的精神境界。漢朝的《蘇武牧羊》,“威武不屈服,時窮節乃在,丁年奉使,皓首而歸”,歷代為之傳誦。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氣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氣”鬥,與元統治者的威脅利誘“邪氣”鬥,人生自古誰死,留取了丹心照汗青。明北京保衛戰中的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為人間留正氣”,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詩人朱自清臨終前雖貧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氣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在新中國建立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比如方誌敏烈士,在獄中斷然拒絕敵人的高官厚祿,寧死不屈,寫下了《可愛的中國》這本鉅著。

  背誦《〈孟子〉二章》,“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氣此時正在他們年輕的心靈中升騰激盪。古人把正義、氣節看成高於生命。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榮也大有人在。像大漢奸秦會、汪精衛之流,遺臭萬年。時值今日在糖衣炮彈下不是也有好多人倒了下去嗎!所以在學習中突出愛國氣節的教育,能使我們認識到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作為一名中國人始終要以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反對“惟利是圖、見利忘義”。通過歷史的學習,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形成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文明美德演講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