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國學>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通用2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徵文吧,徵文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一樣。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徵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

  國學,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國學經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人生。國學經典就像一雙巧手,開啟心窗。國學經典,它一直陪伴著我們一起成長。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放暑假,我的一個好朋友從外地回來,來找我玩。我們先開始玩的挺好的,可是,沒過多久,我和他因為一件小事,鬧起了矛盾,我們都十分生氣,吵了一架,便誰也不理誰,自己玩自己的了,還時不時用言語諷刺對方。沒過多久,爸爸便發現了我們的問題,便問起了我是怎麼回事,我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了爸爸,爸爸聽後,便對我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的朋友從外地回來就是為了和你玩,你應該多多幫助他,體諒他。而你卻因為一件小事與他發生矛盾,產生不和。這是你的好朋友,難道你原意因為一件小事而失去你要好的朋友嗎?“我聽完爸爸的話,心中十分愧疚。我想跟朋友道歉,卻又不知如何說出口,終於,我鼓起了勇氣,走到他跟前,說:”等一下!“”幹什麼?“他淡淡的說。”我想跟你道歉,我不應該為了一件小事而對你發脾氣,與你爭吵,所以,我想請你原諒我。“他被這突如其來的道歉驚呆了,他先愣了一下,便說:”哦,沒關係,我也有錯,我也不應該與你吵起來。“他說完,臉便漲得像蘋果一樣紅,我也一樣。我們四目相對,便哈哈大笑起來,我們最終也和好了,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也時刻鞭策著我,讓我與朋友們相處的都很好,與朋友的情誼也很重。

  還有一次,我與朋友約定好一起去玩,而晚上,媽媽又說明天帶我去看電影,我心中便十分矛盾,可是我還是想去看電影,便對媽媽說:“媽媽,乾脆明天我們去看電影算了。”媽媽聽了,想了一會,說道:“不行,你已經與朋友約定好了,正所謂‘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如果你與朋友約定好,而朋友卻沒遵守諾言,你會怎麼想?“媽媽的話說完,我想了想,便說:”明天我不去看電影了,我和朋友一起去玩。“媽媽會心的笑了:”這才對嘛!我下次帶你去看電影。“第二天,我遵守了我的諾言——和朋友一起去玩,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也牢記在我的心裡。以後的生活中,我與朋友的承諾也都兌現了,這讓我們之間的友誼更加深厚。

  國學經典,一直伴隨著我成長,它教會我堅持,教會我誠實,教會我守信……它教會我做人的道理以及無窮無盡的知識!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2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裡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著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裡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複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裡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

  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3

  是什麼柔柔清過心間,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是什麼靜靜滌盪心靈,深情奏響動人的旋律?是你呀,國學經典。你我已是常年相伴的朋友。

  國學,你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走來,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璀璨奪目。你傳承了千年,經久不衰,在你的叢林中漫步,可以體味到一種寧靜與祥和。古人聖賢留下了許多的經典,它伴我成長,猶如久旱甘霖的禾苗,讓人看到了希望;也像嚴冬中的熱火,讓人感到溫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涼水,沁人心脾…經典文化從小伴我成長,指引著我,滋潤著我。

  在我懵懂無知的時候,媽媽就常在我耳邊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稍稍懂事時,媽媽又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從此以後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國學經典。

  上小學後,我每次不按時完成作業,甚至邊做邊玩。媽媽很生氣,於是輔導我作業時,翻開了《論語》中的一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導我。它告訴我學習與思考的重要性。有時,我叛逆,愛對父母發脾氣。於是,爸爸買了《弟子規》給我讀,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幾句時,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對之前的所作所為後悔不已。母親節到了,老師教我們學了《遊子吟》。於是我主動為媽媽分擔事務,幫媽媽端菜,打洗腳水,捶背…讓媽媽感動得熱淚盈眶。

  上初中了,國學經典在我的語文課本里。如年老的智者,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讀盡了你的精髓。我明白了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淡泊;我知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氣;我感悟了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忠貞;我讀懂了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國學經典包羅永珍,感化著我、啟迪著我、指引著我,讓我在語文的世界裡神采飛揚。我看到了李白浪漫的月“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看到了蘇軾思念的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看到曹孟德豪放的月“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我體會到了你的浪漫,你的思念,你的豪放。你就像一張網,網路了世間百態,社會永珍,更網路了我的心。

  國學經典,你從遠古走來,博大是你的風采;你向未來奔去,磅礴是你的氣概,經典源遠流長,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名族的昌盛,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健康成長,你將永遠陪伴在我身邊,教我做人,讓我明理,豐富我的人生。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4

  新學期,我們的書包裡多了一本《國學經典》課本,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書中的名言警句、歷史名人故事給了我很多啟示,從中我學會了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也感受到了偉大祖國曆史悠久,國學文化博大精深。

  《國學經典》裡有一句話:“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塊天然形成的玉石,如果不經過精細的打磨,就不會成為一件價值連城的玉器。人如果不學習,不受到教育,他便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星期天,我在家裡學習寫毛筆字。一開始,我連最簡單的橫也寫不好,練來練去我便失去了耐心,氣呼呼地把毛筆、字帖一扔,不想再寫了。這時候爸爸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塊具有靈性的大石頭,被挑選到一座寺廟裡來打造佛像。後來,人們發現第一塊石頭質量更好,於是先用第一塊。可是,在打造過程中,那塊石頭覺得十分疼痛。它對雕刻師說:“太痛了,我不幹了!快停下來!”雕刻師因為它不合作,只好停下來。雕刻師對第二塊石頭說:“我現在要雕刻你,十分疼痛,你能忍住嗎?”石頭說:“我能忍受,你雕吧!”果然,在雕刻過程中,石頭沒有叫一聲疼。最終它被雕刻成了一個完整的佛像,後來寺院來了很多的人對它頂禮膜拜。第一塊石頭呢?和尚們將它打碎當做鋪路石鋪在門口供人們踐踏。聽了爸爸的故事,我恍然大悟:人就像石頭一樣,必須要經過打磨才能成為受萬人膜拜的“佛像”。否則,不經過磨練就只能成為再普通不過的鋪路石了。這不正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所蘊含的道理嗎?想到這裡,我又開啟字帖,拿起毛筆,一筆一劃,一絲不苟地練了起來……

  在學習上我們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奮學習,積極進取,樹立好自己的學習目標,長大後做一個對他人和社會有貢獻有幫助的人。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5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能聽見家長在我旁邊讀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也可以咿咿呀呀的念著。上了學,真正接觸國學,終於明白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義。國學伴我成長,它教會了我許許多多。

  記得上小學時,我每天虛度光陰,不認真學習。老師勸,同學勸,父母勸,不管用。我也明白,要認真學習。可是我就是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專心的去完成一件事。那段時光非常難熬,正當我準備自暴自棄時,無意間瞟到了一本書上。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堅強的意志,永不停息的奮鬥精神!這句話如一杯熱茶一樣,流進了我的身體。我接著往下看,“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珍惜時光,努力學習。“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志向不論年齡,可必須要有。一句句話似乎就是給我聽的!瞬間,我的自信來了,不再像以前一樣了。於是,課堂上多了一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圖書館裡多了一個求學的身影,辦公室裡出現了一個刨根問底的孩子。如今,我又拿起這本書,一遍又一遍的撫摸它的名字——國學經典,它讓我從消極裡走了出來。

  還有一次,我與我的好朋友鬧矛盾了。原因是這樣的:下課時,我拿著一個精美的布娃娃給她看,這娃娃可美了,粽色扎著麻花辮的頭髮,還彆著一個蝴蝶結,大大的眼睛,櫻桃似的小嘴,身上的裙子美侖美奐,我對它愛不釋手。她瞧了一眼,一把抓過布娃娃,說:“天哪!好漂亮!”我很高興,但看她把娃娃翻來翻去,我就有點不滿,一邊把娃娃抱過來一邊說:“快還給我!”結果她不肯鬆手一用力,娃娃就掉到了一旁的汙水裡。我一愣,立馬跑去一看,娃娃髒兮兮的,臉全黑了,頭髮也變了色,變得亂七八糟,裙子也是一大片汙漬。我把娃娃撿起來,水不斷地從它身上流下。我非常難過,對她吼著:“都怪你!”便跑走了,她站在那,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回家的路上,我的雙腿像灌了鉛似的走得很沉重。一想起我的娃娃,心裡像刺了一根針一樣痛。回到家,又看到了桌上的那本《國學經典》,心裡不知為什麼踏實了許多,也沒有剛才那麼難受了。又重新翻開,它還是和以往那樣,充滿正能量,包含著許多大道理。我看來看去,一句這樣的話吸引了我“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意思是君子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小從從別人身上找錯誤。我思索了半天,突然想明白了。我從自已身上找錯誤,嗯……如果我不那麼小氣,也許今天的事無法發生;如果我事先與她說清楚,娃娃也許不會掉進汙水裡……這麼一想,她似乎沒做錯什麼。第二天,我跟她道了歉,她也向我認錯說自己不該那麼魯莽。後來,我們一如既往的友好。國學經典讓我重獲了一份友誼。

  現在,《國學經典》已成了我生活的導航,是它告訴我怎樣是錯的,怎樣是對的!是它不斷使我進步,不斷讓我努力!國學經典,伴我成長!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6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要想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國學經典中蘊藏著中華五千年曆史智慧的精髓,構成了我們精神生活的客觀環境,維繫著中華文化之根。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它對中國曆朝歷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影響頗深。《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瑰寶。我國古代的文化藝術博大精深、浩瀚無涯、源遠流長。國學經典分為經部——儒學經典,史部——各種體裁歷史著作,子部——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集部——諸子百家及藝術、譜錄。

  古典小說是一個民族文化深沉的積澱,它以博大寬廣的胸懷囊括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華;以超越時代的永恆的思想力量激勵著人們對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以深入持久、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我最喜歡的是子部10家裡“小說家”中的《三國演義》一書。

  本書的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它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集體表現了統治集團之間政治和軍事鬥爭。

  本書著重描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和興衰過程,始於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百年曆史風雲畫卷,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現實的動盪和黑暗。全書使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搖曳多姿,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人物形象栩栩傳神,劉備之仁,曹操之奸,孔明之智,關羽之忠,張飛之莽,趙雲之勇,孫權之霸,周瑜之英,無不赫然在目。

  其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這六個情節。我最喜歡的角色是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散文家、發明家——諸葛亮。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且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古典小說有著不朽的藝術魅力和永恆的生命力。它們那雄渾激越的基調、輕雲流水般的行板、瑰麗浪漫的思緒,令人百讀不厭。古典小說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蘊藏著一個民族全部的智慧和靈性,中國人的德與性、身與心都在其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7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裝點了夜空,經典如沙漠中的一片綠洲,滋潤了沙土,而現在,它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們的心靈。

  國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它對中國政治、軍事方面都有極大的影響,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莫大的作用,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領悟其中的妙處。漸漸地,我發現我似乎愛上了國學經典,我開始如痴如醉地讀它,它讓我的生命充滿了色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聽!《三字經》的旋律在耳邊迴響。“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看!《弟子規》的內容浮現在我眼前。

  朗朗書聲,帶給我們的是無窮魅力。

  讀《菜根譚》中的“雲中世界,鏡裡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讓我在生活裡尋找了快樂,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平靜心態,在挫折面前勇敢堅持。《菜根譚》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神,君子以厚德載物”當我們靜靜思索這一名句時,便會產生精神共鳴。凡是成大事的人,必須自強,且必須品德高尚,如具有這些,方可成為一世英傑,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想要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正是需要這種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

  讀孔子的“溫故而知新”我學會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能不懂裝懂,如果學了新知識,就不要忘了舊知識。

  讀《三字經》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明白了趁著年輕好好學習,加強鍛鍊,將來才能有所作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也提醒我們只要懷有一顆好學的心,處處都能獲得知識。這些經典經過了歷史的考驗,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經典就像一盞燈,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一個有一個問答的詩人,智者離我們遠去,或是說在時間上我們從未見面,但在精神上我們無比親近,在心靈上我們無限靠近,用思緒凝結成的經典跨過數十個世紀。到達我們手中,而作為棟樑的我們,將如何利用先輩留給我們的這些無比巨大的財富呢?毫無疑問,我們將繼承它,把它發揚光大!清晨醒來,手捧《弟子規》站在校園的樟老樹下,讓自己的精神隨著晨風,吹進我的心田。讓自己的思想神殿在那裡,從而收穫另一份寧靜。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國學經典將永遠伴隨我們成長。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8

  是什麼?猶如一股清流淌過心間,令人心曠神怡;又是什麼?可以流傳千古,亙古不變?書本上在讚頌它,身邊的人在傳頌它,它——便是我們的國學經典。

  你難道還沒看見嗎?多少詩詞歌賦、詞牌曲名被千古流傳。李白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震撼心魄,又一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令人徒增思鄉情,一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彷彿天地都為此共鳴……這便是經典閱讀的魅力呀!回想起來,我也是被它這如詩般的語言所吸引,才開始接觸國學經典的呢!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迴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媽媽,那是誰在讀書呀?”剛剛開始校園生活的我,陪著媽媽進入校園,繼而就聽見了一陣朗朗的讀書聲,聽得令我著迷。

  “那是學校裡的哥哥姐姐在讀書呀!等你長大了,也要這樣讀書呢。”媽媽微笑著回答。

  “哦……”我若有所思。不過很快又被那悠揚的讀書聲迷住了。

  “……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多麼優美的詩句呀!恰到好處的詩詞,意境優美的詩句,立即激發了我對經典閱讀的興趣。

  在媽媽和老師的安排下,我順利地入學了。捧著嶄新的課本,我迫不及待的閱讀了起來,一篇篇文章都富有情趣,可惜,沒有我想看到的古詩詞賦。

  回到家,媽媽關切地詢問我對新學校的印象,我有點失望的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課本里沒有那些優美的詩詞呢?”

  媽媽愣了一下,也很快的回答:“別急,學習詩詞歌賦得一步步來,更重要的是平時對經典閱讀的興趣,慢慢的去品味這些經典的佳作。所以呀,先別急著這麼快就去囫圇吞棗的閱讀,等你學習的程度越來越深,老師自然會指導你們學習國學經典。”

  “真的嗎?”我似懂非懂地問媽媽。媽媽用力的點點頭。

  轉眼,幾個學期就過去了,我已經從一個懵懂的孩子升入了四年級,而就在這個學期,學校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學習國學經典,提高學習氣氛,專門編寫了《千人誦讀》這部校本教材,著實讓我期待。

  開學的時刻終於到來了。老師把書分發到我的手上,我激動的捧著這本新書,翻開扉頁,又一頁,又一頁……不知不覺,我已經捧著它讀了幾個小時,這本教材不但收錄了各種古詩詞,而且還編入了各種現代詩文,令人蕩氣迴腸,回味無窮!我小心翼翼的捧著它,讀了一遍又一遍,品了一次又一次,把每一處妙詞好句都爛熟於心,把每首詩詞的意境細細品味。宋詞、元曲、唐詩……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美妙,彷彿都在閃著金光,記載著天地間的萬物。

  就像媽媽說的,國學經典得細細品味,每當我讀它一遍,便會發現一些新的東西,這些新發現令人驚喜又滿足,所以,我才會被經典閱讀深深地折服!

  白駒過隙。現在我們已經是六年級的大孩子了,馬上就要開始新的初中生活。那一本本《千人誦讀》還被我珍藏著,它們會永遠被我珍藏著。國學經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字的享受,更是心靈的充實,靈魂的震撼。讓經典的芬芳,瀰漫我人生的每一個角落!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9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了夜空,他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了沙土,而在當今,他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們的心靈。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璀璨奪目。回首歷史的滾滾長河,不能磨滅的,是傳承千年,經久不衰的國學文化,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體味到一種寧靜和祥和。無論你是有雄心壯志,遠大理想,還是閒情雅緻,修身養性,都可以從這些國學文化中得到你要的東西。古人聖賢留下了很多的經典,它伴著我成長,猶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讓人感到了希望;也像嚴冬中的熱火,讓人感到溫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涼水,沁人心脾……經典文化從小伴我成長,指引著我,滋潤著我。

  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在父母的“玉不琢,不成器”教誨中成長起來。我知道了大概的意思:如果一塊好玉不經過長時間的打磨,就不會變成精美的玉器,就像一個人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懂得知識和道理。所以一到老師教我認字、唱歌謠、算術的時候,我就認真聽著,不敢有一點馬虎。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一次考試讓我深刻地明白“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這句話選自《尚書——大禹漠》。它點明瞭自滿和謙虛的弊與利。自滿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謙虛才能使人進步,不斷有所得。

  六年級時,一節語文課上,老師讓我們自由組合做上課用的PPT。我很快找到了自己最要好的幾個夥伴,與此同時,許多同學都找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可我發現,還有幾個同學還坐在位置上,仔細一看,原來剩下的同學都是班裡成績不好的學生,怪不得沒人跟他們組合。這時候,老師站起來,說:“你們中隊委員跟中隊委員,普通學生跟普通學生,差生乾脆沒人要了。你們這樣不行。這是一個大家庭,‘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不存在好的跟好的,差的跟差的,大家都是一家人。”說完,老師給我們重新分了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選自《弟子規》,意思是:對於大眾有關懷愛護的心,如同蒼天與大地,絕對沒有私心,不論好人、壞人、聰明、愚笨、寶貴、貧賤、種族國界都一樣給予保護和承載。對每個同學更要一視同仁,正是“天同覆,地同載”的大同境界……

  “經典”是一個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所載為至理常道,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的經典作為源頭。正如有一位國學大師所說:“國學的品性是精短、智慧和雋永,像一條活潑而飽滿的溪流,擋住了喧囂,浮躁和沙塵,滋潤著我們的心性,使其淨了,深了,活了……”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0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古人聖賢留下了很多經典,它伴著我成長,猶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讓人感到了希望,也像嚴冬中的熱火,讓人感到溫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涼水,沁人心脾……經典文化從小伴我成長,指引著我,滋潤著我。

  小時候我依偎在母親懷裡牙牙學語,母親在讀,我卻在吟,長大一點,我痴迷於淡淡的書香之中。從記事起,媽媽教我學讀“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而幼小的我只是跟著媽媽咿咿呀呀的讀,幾十首唐詩在不長的時間,我背得爛熟,雖然不懂其中的道理,但是人人都誇我聰明,那時的經典帶給我的是快樂。

  上小學後,老師就教我們讀唐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沒當我讀起這首詩,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當我讀到這首詩時,我眼前浮現出一幅美麗的畫面:一顆如碧玉裝扮的柳樹垂下條條絲絛,春風裁剪出細細的葉子,詩人正站在一旁欣賞著美景。這些詩不僅讓我欣賞到了美景,而且學會了如何寫景作文,豐富了我的知識。

  有一次,爺爺正和樓下幾位鄰居聊天,其中一位鄰居說:“現在國家的政策真是越來越好了,什麼東西都幹得有模有樣。”聽了爺爺的話,我心裡想:國家這些年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斷推出和改進各項政策,讓人民擁有更大的權利,使我們受到了更好的教育。爺爺突然說道:“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啊!”我聽後連忙糾正道:“爺爺,應該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他們聽了我的話,便哈哈大笑了起來。

  經典源遠流長,經典伴隨著成長,使我從個無知的小孩知道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

  現在我是一名初中生了,又學到了許多的著作,它已然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經典已經讓我成為一個恬靜的女孩,永遠“思無邪”。

  在鬧市中,找到一塊青石,便可以坐下來讀書了。在周圍嘈雜的環境中,唯有讀書,讓我變得寧靜,變得深沉。此時的我,彷彿是逃離了樊籠的一隻天鵝,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我喜歡與書中的先哲們同席對飲,那一杯杯甘醇的美酒,可不就是先哲濃縮的精華嗎?一代代先哲,他們的博學多才,文采精華,都濃縮在了那厚重的書中,我用心去品讀,去傾聽,一顆躁動的心開始變得深沉。書房,是讓心靈憩息的地方。在這裡,我能安安靜靜地讀書,獨自一人不受打擾;在這裡,我與書中的先哲成為知己,談論古今,不肯與他人分享。

  總而言之,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1

  時光飛逝,逝者如斯,轉眼間,我已告別那個充滿青澀但卻美麗的花季好多好多年了。期間,成長的困惑,感情的迷茫,生活的艱辛,工作的壓力,曾經帶給我很多的迷茫和感慨。但是,一路走來,總有一位朋友不離不棄地陪伴著我,引領著我,讓我快樂,使我開心,鼓勵我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著簡單的快樂。有她陪伴,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的味道,我也邊走邊唱,感受著這一路的芬芳。原來,生活的一切,可以這樣美好!

  我的朋友是誰呢?或許你已經猜到了,她就是書籍!大量的閱讀,讓我思考了很多,感受了很多,收穫了很多。

  兒童時,精彩神奇的《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和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充實了我的童年生活。在書本里,一個又一個神奇的故事,為我開啟了一扇扇想象的大門。在那裡,善良的人們總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神明的青睞和幫助,最終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一種信念,就是人要向著自己的夢想努力。也是從那是起,我的內心就開始知道,人要開心的生活,不要放棄對生活的熱愛,一定要開開心心地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少年時代,在國學經典中,結識了唐詩宋詞元曲,中華民族瑰麗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唐詩宋詞中,我讀到了李白的瀟灑,蘇軾的豪放,辛棄疾的清雅,李清照的婉約;我知道了陸游“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的愛國情懷,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也瞭解了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精益求精,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和豪邁神韻。經典閱讀中,我進一步充實著自己的思想,體味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同時,一種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長大了,走進青澀純美的花季,萌動的青春,讓我喜歡上了徐志摩的愛情詩,詩中唯美的文字,深深吸引著我,陪我欣賞暗戀的苦澀,初戀的甜美,失戀的折磨和愛情的甜蜜。“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簡單的文字中,一位嬌羞美麗的含情女子,形神具備地站在了面前,讓我欣賞,讓我難忘。“你我航行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互動時互放的光亮。”一句簡短的話語,道出了離別的無奈和傷懷。那字裡行間的感觸,像一個熠熠生輝的光環,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讓我喜歡上這些絕美的文字。

  工作了,做了教師,開始接觸到教育名家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讓我體會到教師就是要無私地、默默地奉獻。讀《給教師的建議》,走進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又借鑑到許多教育的經驗,讓我在教學實踐中少走了許多彎路,同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獲得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許多學生成了我的朋友。我才發現,這個自己曾經無奈接受的工作,帶給了自己的,更多的是幸福。

  再往後,走進了婚姻,文學做伴,細細品讀著生活的細碎和幸福。葉芝的那首《當你老了》一直縈繞在耳畔:“當你老了,睡意低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昨日目光的柔和。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那衰老了的、痛苦的皺紋。”一段平凡樸實的文字,正如一段樸實瑣碎的生活,有著鍋碗瓢盆的碰撞,也有對愛情的堅定和執著。

  生活中難免有失意的時候,每每此時,我就會念起那首優美的詩:“與春同生,與玫瑰同往,駕著絹的翅膀飛翔,抖落了翅上的花粉,像一縷煙消失在無盡的穹蒼。這就是蝴蝶幸運的一生,像一種從未實現的願望,她輕輕地掠過每一件事物,最終,為尋找樂土,又重返天堂。”每每念及這段文字,便覺釋然,既然奮鬥過,美麗過,已經努力了,又何必在意最終的結果呢。只要夢想在,一切都還有機會。

  泰戈爾在詩中寫到:“我的思想隨著這些閃耀的綠葉而閃耀;我的心靈因了這日光的撫觸而歌唱;我的生命因為偕了萬物一同浮泛在空間的蔚藍,時間的墨黑而感到歡快”。而在我的心裡,書籍,就是賜予我這一切的最原始的動力,她是我生命的支點,智慧的源泉,她帶給了我心靈的和平,精神的慰籍。因了她,我願做泰戈爾筆下那盞點亮了燈的星星,雖然微小,但卻讓人感覺到光明和溫暖。因了她,我變得快樂而充實,生活也因此充滿了幸福的味道。親愛的朋友,你呢?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2

  走進我的家中,看不到富麗堂皇的裝飾,也看不到豪華氣派的傢俱,唯一引人注目的是那滿滿的一櫥書。靜躺在書櫥裡的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故事,和我們都有一份不解之緣。

  因需而讀,促專業發展

  因為工作需要,我和丈夫擁有大量的專業書籍。《教育學》、《心理學》等豐富了我們的教育理論;《給教師的建議》、《陶行知名篇精選》等讓我們從教育家的身上學到了育人的智慧;《新概念英語》、《走遍美國》、《英美髮展史》等英文書籍為丈夫的專業發展出了一臂之力;《中學語文教學研究》等雜誌又為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無私的幫助,使我在教學中能夠集眾家之長,優化了課堂;《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外文學名著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在閱讀教學中能夠遊刃有餘地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隨緣而讀,樂在其中

  與教學有關的書籍之外的大部分書都是我隨遇而購而讀的。多年來,我已養成了一個習慣,即每到一個地方,必到當地的書店,隨便轉轉,隨便翻翻,遇到隨緣的,不管價錢有多高,都會傾囊買下。《錢鍾書文集》、《雅舍小品》、《泰戈爾詩集》等能進入我的書櫥是緣於對大師的敬仰;《花香滿徑》、《荒漠甘泉》等是因為欣賞其清新的語言和睿智的人生哲理;《瓦爾登湖》封面那一片澄淨和梭羅澈如水晶的心靈讓我一見鍾情;《一首老歌裡的地老天荒》懷舊的情愫,淡淡的傷感深深地把我打動……隨遇而讀,自在無礙,精神如在萬水千山間行走,至上的愉悅,樂在其中,妙不可言。

  好書相伴,健康成長

  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抱著他認書架上的書,給他介紹,教他認讀。時間長了,我說出書名,諸如《托爾斯泰》、《愛迪生》、《約翰施特勞斯》等,他都能正確地指出。對這樣的“識書”遊戲,他非常喜歡。久而久之,書能識別了,字也記住了。這個時候,一本本“小手撕不破”古詩書也是孩子的最愛。精美的彩圖,我給他讀的詩句深深吸引著他,整日翻來覆去地看,樂此不疲。逐漸地,我為他讀的書越來越多:《365夜故事》、《安徒生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美妙的故事伴隨著他成長,讀書的習慣自然而然地養成。隨著識字量的增多,他開始了獨立閱讀。讀一年級時,他就把《柳林風聲》、《小王子》、《窗邊的小豆豆》、《夏洛的網》等書都饒有興趣地讀完了。

  多讀善思,書為我用

  我家現有的藏書充其量不過五百餘冊,數量雖然不多,但是我時常想一個平凡如我的人,能夠把這些書理解、消化也就足夠了。書不在多,貴在領悟和轉化。讀書,不僅要用心去感悟,還應勤動筆去寫,這樣才能真正把所讀所學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在讀書時,有隨時做筆記的習慣,而且經常把自己的感悟、思想的收穫等形之於文字,寫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有數十篇文章在《壽光日報》、《壽光現代教育網》等處發表,撰寫的教學論文、教育敘事等多篇獲獎……我深深地知道,所有的成績都是書籍帶給我的,而且, “學無止境”,只有不停地去讀、去品,思考的小溪才會長流,寫作的源泉才不會枯竭,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

  尋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落,一人手捧一本書,潛心靜讀,是我們一家人都喜歡的境界;讀到愜意處,共同來分享,又是最美好的時刻。有時,靜靜地立在書櫥前,看著滿櫥的書,不由會心生感激:感謝書,讓我們的生活如此充實;感謝書,使我們的人生變得豐盈!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3

  文明只是舉手之勞,但卻有很多人不願意去做。

  很多人在公共場合不顧別人的感受,用手挖鼻子、掏耳朵、隨時吐痰、扔垃圾……這難道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嗎?不,這不是!勞合.喬治每次一走出一扇門都會隨手關上身後的一道門,因為他知道,如果不關門,那麼裡面的人也許會生病,難道這種為他人著想的品質,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誠實守信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但卻也有人不以為然。“誠信老爹”,他家以捕魚為生,一次,他的四個兒子四處借錢買了一艘船,可突如其來的颱風又把船給毀了,四個兒子只有二兒子死裡逃生。過後,債主都上門討債,大家都以為要不回來了,然而他卻冒著生命危險去賺錢還債,他的事傳開後,懂法律的人說:子債不用父還。然而他卻說:“我已經答應人家要還了,就必須還,做人要講信用!”難道他的這種守信的品質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都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卻也有很多人不放在心上。楊善洲退休後,組織上安排他到昆明居住,安度晚年,可他卻謝絕了,到大亮山上為百姓植樹,他不僅拿出自已的一點退休金來植樹,而且還拒絕領另一份工資。他不慎滑倒,左腿粉碎骨折,大家以為他可以好好地休息了,可半年後,他又拄著柺棍,進了大亮山。2年後,山綠了,山裡人第一次在家門口喝上了甘甜的水,難道他的這種品質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講文明是每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好習慣,讓我們與文明共同前進吧!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4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一個人取得的成績往往取決於性格上的偉大。”而構成我們個性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好習慣。好習慣養的越多,人的能力就越強。養成好的習慣,就如同為夢想插上翅膀,它將為人生的成功打堅定下的基石。

  在學習方面,我也有一些比較好的習慣,比如對待作業一絲不苟。每天,老師佈置的作業我都要保質、保量地完成,字型也十分工整,一筆一劃,清清楚楚,從不寫連筆字。就連我的摘抄本也是如此。每次我在摘抄的時候媽媽總是埋怨我寫的太多了,密密麻麻的,整張紙沒有一點空白的餘地,還說我寫得太過工整,讓我練隨手字。可我總不聽媽媽的,總是振振有詞地說:“字如其人,像我長得這麼漂亮的人,哪兒能寫醜字呢?”所以,我會一直堅持用最漂亮的字來書寫。

  在學習上,我的另外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學期都會準備一個“錯題本”,把作業裡面出現的錯題和遇到的難題都記錄在這個本子上,不僅如此我還會在每道題的旁邊寫上錯題分析,然後把正確的答案寫在後面。到了學期末,我只拿出這個錯題本複習就行了。這樣不僅能查漏補缺,還能更好地幫助我鞏固知識,提高了我的學習效率。複習也是我一個很好的習慣,每天揹著書包回到家時,我第一件事情不是急著開啟書包寫作業,而是靜靜地坐在書桌前回憶老師今天所教的內容。

  孔聖人說:“溫故而知新,不亦樂乎?”遇到疑惑的地方我會再開啟課本複習一下。如果有時間,我還會把有關的題目再做一遍。要是不這樣做,我心裡就覺得不踏實,總覺得少了些什麼,空空的。做完這些我才會拿出作業本認真地答題。就這樣,我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這個好習慣,使我的成績在班中名列前茅。

  在文明禮儀方面,我覺得自己做得比較好的就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講普通話。這學期,學校開展了“文明禮儀進校園”的活動,倡導大家在學校、在家裡都要說普通話。開始我有點不好意思,覺得下課了還說普通話有點彆扭,可是看大家都在說普通話,自己也就自然地用普通話與同學交流。慢慢地,我開始喜歡說普通話,覺得說普通話是件高雅的事情,甚至在家裡與爸爸媽媽說話用的也是普通話。現在,我認為說普通話不僅可以提高一個人的修養,還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鍛鍊自己的語感,不是嗎?

  人們常說:春種秋收,播下一個行動的種子,便會收穫一個習慣的美好碩果,所以,讓我們將好習慣的種子埋下,用恆心去澆灌,就會成就我們生命的精彩,成就我們生命的輝煌,讓我們演繹出我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面獻給人。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5

  最近,紀念魯迅的活動又如火如荼的進行。魯迅精神,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究竟如何,才是魯迅的本真狀態呢?

  我不由得想起三年前,魯迅的雕塑在廣州圖書館揭幕的時候,那場曾掀起過的爭議。與以往橫眉冷對的魯迅形象不同,那回的塑像著力凸現了他和藹、寬厚、堅韌、睿智的文化氣質,表達了時人對魯迅的新認識或者說是新塑造。用魯迅之孫周令飛的話來表達其立意,就是“作為戰士的魯迅已經不合時了”。

  時至今日,在意識形式高度多元化的今天,個人認為,到了我們還原真實的魯迅的時候了,不能再讓“意識形態化”的魯迅繼續長期的存留在人們的視野中。

  拿青年學生一代來說,他們已經開始淡忘魯迅了,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除了“戰士”之外,找不到別的形容詞的人。有人甚至發難,說魯迅已經過時了。前段時間,中學課本竟然出現了金庸作品選入,魯迅作品退出的現象,這不能不令人嘆息,最為親近青年的魯迅,在青年一代心目中,竟然到了這種地步。

  同時,大批的學者提出重塑魯迅的時代意義。各種聲音紛至沓來,有人說他刻薄;有人說他好玩,夏志清甚至認為魯迅的文學價值比不上張愛玲。先不管觀點正確與否,要求還原真實的魯迅的呼聲,已經是時代進步的表現。

  時代是進步了,單純的還原魯迅是歷史的進步,也是必然,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還原真實的魯迅,要求對魯迅價值進行重新的認定,同時也要求學者們尋找魯迅的時代意義,純淨學者自身和青年一代的心靈。

  魯迅是尋求個體的幸福的。他的“憐子如何不丈夫”“俯首甘為孺子牛”都是明證。要想讓青年一代重新認識魯迅,就得如周海嬰說的:“假如魯迅作為一個時代的符號有理由有必要走下去的話,則必須給青年人一個有血有肉的魯迅。生活中的魯迅其實是個愛開玩笑、非常幽默和藹的人。”

  魯迅價值在於重塑國人的精神。大批學者在貶低魯迅的意義時,常常說魯迅只有破壞,沒有建設。他們根本不理解魯迅思想本身就是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建設性貢獻,是20世紀中國和東方思想文化遺產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還原魯迅的目的,就是重新尋找國人的精神家園,將前人的精粹思想發揚光大。對魯迅如此,對其他優秀作家思想也是這樣。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6

  繁華落也,春去秋來。時光大把大把地散去,只留下寥寥幾痕,提醒著歲月已逝……

  這是桐鄉,我的家,是為吾心之鄉。

  小時候,我懵懂無知,對我的家鄉全然不知。帶著好奇、新奇尋找家鄉的特別之處,似乎“特別的家鄉”才能讓我為之驕傲自豪。

  如今,時光匆匆十六載。我已全然瞭解了我的家鄉。從她的一草一木,到一磚一瓦。桐鄉,並無特別,一個普通的縣市。然而,這普通便是特別。漫步街道,散步梧桐樹下,一切井然有序;置身菊海,採擷豐收果實,一切安寧幸福;皮草之都,絲綢之府,桐鄉無處不話著平安幸福。她安寧、恬靜,像金秋溫馨動人的桂花飄香。她飄逸在桂花村曲折的田塍,漫延過北港河婉轉的河道,走過語溪公園美麗的草坪……每個人都踏著自己的生活節拍,或者匆忙,或者悠閒。勤勞善良的桐鄉人,用樸素動人的情懷,創造了這方平安的土地。人們都有著自己的目的地,或近或遠,朝著自己的前方。有時候摩擦無可避免,許有擦碰,許有磕絆。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皆會笑面而過,不會糾結於這無心之失。禮貌、謙和,共建平安。

  炎炎夏日,抑或是寒冬臘月,馬路邊總有一群可愛的人,他們身著制服,指揮著交通,引領著路人,為行人的安全保障。無論何時何地,夜深人靜,城市裡都有一群忙碌的人,他們穿梭在街道小巷,巡邏在鄉鎮或市區,為居民保障安全。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有相親相愛的親人朋友,也有保護我們的公安交警,有志願服務的群眾,也有先進積極的黨員同志。他們用一雙手、一顆心,建造著我們摯愛的平安桐鄉。

  有人說,桐鄉很小,但是交通發達;有人說桐鄉很小,但是人民富裕;有人說桐鄉很小,但是平安幸福。這是我們共同建造的家園,是我們的理想之地。異鄉人在這裡不會有鄉愁,因為這裡會是你的第二故鄉;追夢人不會停下腳步,因為這裡處處有機會生長。而這一切,都因為我們的桐鄉,是個平安之地,在這裡我們得到內心的安寧,得到內心的皈依。

  我生在桐鄉,長在桐鄉,我安寧地生活,平安地作息。我們享受著平安,幸福相伴,置身於一片溫馨之中。作為一個桐鄉人,我們也時刻用自己的所有守護著這片土地,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守護我們的家鄉和親人。

  我的平安桐鄉,我們的平安桐鄉,這裡的人心連著心,手牽著手;這裡的人有悠悠情懷,聞著淡淡菊香。我們守著這一片安寧的土地——暖暖之桐,悠悠之鄉!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7

  一本書,就像一塊絢麗奪目的寶石,發出耀眼的光芒;又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教導著我們該怎樣去做我們該做的事......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今年寒假裡,我讀了幾本書。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的含義,懂得了要珍惜時間。

  這本書主要講了: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美國南部,在十九個月大的時候因生病失去視力和聽力,僅僅享受了十九個月的有聲有色的世界,便變成了盲聾啞的女孩。但她沒有放棄自己,她接受了病魔的挑戰,並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難,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光明面。

  海倫那驚人的毅力,不屈不撓的精神,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一次又一次克服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最終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弗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位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殘疾人,還被美國的《時代週刊》評選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這世上沒有任何困難不能解決,因為有困難的存在,也一定有解決的辦法。挑戰困難,才能使我們變得堅強、勇敢。古今中外,不常常都是這樣嗎?海倫.凱勒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想到這裡,我便想起了張海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來!”

  書中還寫道,海倫.凱勒一直渴望得到她的最後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看幫助她的莎莉文老師和她的同學和小夥伴們。第二天,她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她的最後一天的光明,還要再一次看那美麗無比的日出,而且,她還要和平常人一樣在日常生活中度過平平凡凡、快快樂樂的一天。

  海倫接受了命運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難,用微笑來迎接每一天,用愛心去擁抱世界,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使她在世界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給我帶來了許多啟發。我懂得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了自強不息的含義,希望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像海倫.凱勒一樣懂得珍惜時間,學習她的精神和毅力,在新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要加油,加油,在加油!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8

  著名人士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然,書不僅能教會我們很多知識,還能把我們帶到知識的海洋。毛澤東主席也曾經說過:“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也是讓我們多讀書嗎?書能伴隨人的一生,如果你讀懂了它,你就會收穫到無限的樂趣、神奇和奧妙。

  在美國有一個人,他小時候非常喜歡讀書。有一次,他拿著剛從圖書館借來的書高高興興地往家裡跑,快要到家的時候,恰巧碰到了鄰居家的鴨子,鴨子好奇的看著他的書,想要上去啄一下,當時他如果放下書拿起棍子就可以趕走鴨子,可是他沒有放下書,而是緊緊地抱在懷裡,鴨子把他啄倒了;他的姐姐看到後趕快過來把鴨子趕走了,問他:“你為什麼不放下書把鴨子趕走呢?”。他說:“那樣會弄髒我心愛的書。”姐姐拿過書來看著他笑了笑說:“你真是一個愛書如命的好孩子”。後來,他成為了一位偉人。

  我也很喜歡讀書。在我的房間裡有一大堆書,有故事書、連環畫、小說等等,我每天都要花上1小時的時間用心的去讀。在我讀過的所有書籍中,我最喜歡《真正的賊》和《老鼠阿貝漂流記》兩本書。透過讀《真正的賊》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誠實、要勇於承認錯誤。而《老鼠阿貝漂流記》這本書,使我學會了在遇到困難時要勇敢的去面對,處理問題時要堅毅、果斷,才能擺脫困境。

  在我小時候,還不知道英語是什麼,是書教會了我ABCD 。書就像一位會說話的老師隨時給我指點迷津,讓我在閱讀中不斷的成長。因此,讀書能給我帶來很多好處,不僅從中學會了很多好詞好句,而且還得到了許多靈感啟發,在我寫作的時候就會得心應手。

  上學後,新教育的晨誦、午讀更讓我愛不釋手,其中,《聆聽花開的聲音》和《海底兩萬裡》讓我感受深刻。早晨,老師讓我們閱讀精彩的小詩。中午,我們又進入了奇妙的海洋世界。我終生都不會忘記。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願。我們這一代也不能落後,要多讀書、讀好書,積累足夠多的知識,長大後成為一個有利於國家的棟樑之材。

  書,你或許可以珍藏幾本。等你長大之後,可以給你的孩子們看,等你老了

  之後,你還可以給你的孫輩們看,我們可以讓這種讀書的精神永遠的傳承下去。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19

  人們把書比作一把金鑰匙,開啟知識的大門;人們把書比作精神糧食,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營養品。讀一本好書會讓我們回味無窮;讀一本好書會讓我們受益終生,陶醉其中。我與書有著很深的情緣,書一直伴隨著我成長。

  今天我又讀了一本好書,就是著名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感受很深。

  那是在1880年6月27日美國南部的亞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鎮出生的一個平凡女孩,她就是海倫.凱勒。在一場疾病中,她變成了一位盲聾人。這本書講的就是她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一開始他的情緒暴躁,常常發脾氣,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惡作劇。直到1887年3月3日沙利文小姐來到了她的家,海倫的生活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沙利文小姐就是為海倫帶來了新生命,給了她無限的關愛,讓她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倫在老師和親人的陪同下,學會了閱讀和寫作,還進入了哈佛大學的德克里夫學院學習。

  書中還寫了上帝如果賜給海倫三天的光明,她將會這樣分配:第一天,海倫將把她的好朋友都叫過來,然後凝視他們的臉龐,把他們的內在美與外表的特徵銘記在心底,還要看看他的狗狗,看看它們忠誠並且值得信賴的眼神。第一天的下午,海倫要到叢林中散步,讓她的眼睛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第二天,海倫要去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晚上她要在劇院和電影院度過。

  第三天,海倫想去體驗一下工作的世界,到那些為生活奔波的人們經常出沒的地方。

  海倫還書中寫了一個忠告,這個忠告讓我懂得:要珍惜自己的眼睛,如果你的明天什麼也看不見了你就會後悔當初為什麼不珍惜眼睛,對於其他的感官也應該一樣,我們要好好的珍惜你的耳朵,聆聽那些美妙的音樂。要好好的珍惜你的雙手,認真的去觸控那些你能摸到的東西。要好好的珍惜你的鼻子,去聞聞所有花的香味。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些感官。

  所以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道理;一本好書也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一本好書更可以洗滌我們的靈魂伴我們成長。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20

  一本書,一個女孩,給我們未知的人生點亮了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這個女孩叫海倫凱勒。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卻寫下了世界鉅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傳奇女孩。

  這個假期我就精心品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內容是海倫凱勒原來是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應一場疾病導致失明、失聰。從此的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信任和孤獨。直到七歲,他在充滿愛心與耐心曾經接近失明,當時只有20歲的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秘,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哈弗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他還始終致力於殘疾人事業,四處募捐用於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境。

  故事中海倫一直渴望得到最後三天光明。第一天,他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人們。第二天,他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他將當前的日常生活度過,到為生活而奔波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和善良。這三天對於海倫凱勒真的是奢望、遙不可及。

  讀完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要珍惜時間,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不要等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正如雷鋒所言“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遇到挫折和困難,要勇於正視困難,直面挫折。正如魯迅所言“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勇於面對淋漓的鮮血”。無論何時何地,都絕不氣餒,絕不退縮,一鼓作氣戰勝挫折。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好書伴我成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感觸,讓我受益匪淺。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21

  小時候的我不知道慈善是什麼,只是天真的認為捐錢就是慈善。所以那時的我只要看到什麼地方在募捐,就一定要向爸爸媽媽要錢,用自己的小手鄭重的放進募捐箱裡。每當我聽到讚揚的話語時,總會特別的高興和自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回來後總要和大人和小朋友說起,讓他們為我豎起大拇指。

  到了上學後,每當我看到路邊的乞討者時,總會覺得他們很可憐,於是就會主動投幾個硬幣。當學校舉行義賣和捐款活動時,我會積極的參加,並且希望捐的錢比同學多,否則就會覺得被同學輕視,顯得沒有愛心。那時的我會用捐錢的數量來衡量慈善,不過我已經不向爸爸媽媽要錢了,而是從壓歲錢裡拿出來。

  慢慢的我的想法又有了改變。因為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有一個小姑娘,她在一場慈善活動中捐出了儲蓄罐中所有的積蓄——30。25美元,而那一晚比爾·蓋茨捐了600萬美元,巴菲特也捐了300萬美元,可是他們一致認為小姑娘最有愛心 。因為小姑娘說:“慈善不在於錢的多少而在於一顆心。”說的多好啊!是的,我們首先要有一顆愛心,再去做我們有能力做的事,不管這善事是大還是小。漸漸的,我彷彿有些明白慈善的真正含義了。

  在我的心裡,做善事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所以當我看到媒體報道的那些愛心善舉時,心裡總是充滿敬佩。就像我們特別熟悉的化名“順其自然”的寧波愛心人士,自1999年起向慈善組織捐款,15年不間斷,數額累計已超過1000萬元!“順其自然”每次捐款所寫的地址都是虛構的,目的就是不讓人們找到他(她),更難得的是堅持了15年,而且還在繼續,這是一種多麼高的境界啊!每次我在電視或者報紙上看到有關“順其自然”的報道時,心中總會湧起莫名的激動,迫不及待要告訴身邊的人,“順其自然”又做好事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還有“造橋女孩”嚴意娜。她志願到甘肅省的一個貧困山區去支教,當她看到學生們上學時要經過峽谷,孩子們要沿著山壁走到谷底,淌過谷底的河流,再從谷底沿著另一邊山壁爬到山上來時,便萌發了幫助當地孩子造座橋的願望。最後,在許許多多寧波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她募集善款117萬餘元,造了一座橋,並把它命名為“寧波市民愛心橋”。

  現在的我,已經明白了慈善在現實意義中就是用慈悲的心去做善事,而你可以去做的不僅僅是捐錢,也可以是其它方面。在去年“菲特”颱風帶來的水災中,寧波地區損失慘重。但是寧波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互助,譜寫了一曲感人的壯歌。畫面中,有的人捐款捐物;有的人去災區做志願者;有的人大力宣傳…我想這才是慈善真正的意義吧。

  雖然我現在還只是一名初中生,但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為慈善事業獻出我的一份力!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22

  我讀過很多書,我最感興趣的書是《伊索寓言》。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鹽、海綿和水》。裡面講述了一個商人和驢的故事,商人把買的鹽都讓驢馱著,驢馱著鹽走得又累又慢。它過河時一不小心滑倒了,驢背上馱著的鹽被河水浸溼,鹽在水中融化而變輕,驢得意地叫了一聲,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過了幾天,商人又購買了海綿讓驢馱回家。驢子準備過河時心裡想:上次馱的鹽遇倒水就化了,變得很輕。於是它過河時故意摔倒了,想讓海綿往水裡浸泡。後來驢子背上馱的海綿卻變得更重,壓得驢幾乎站不起來了。商人也跟著掉進了河裡,商人的救命聲很大,路過的船伕聽到商人的救命聲,把商人救了出來,可是驢再也沒有上來,商人很傷心。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情況下,要用不同的方法應對,不要老想著偷懶,一定要踏踏實實,否則會向驢的下場一樣。後來,無論我做什麼都踏踏實實去做,從不投機取巧,好書會一直陪伴我,讓我健康成長。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23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像鑰匙,開啟我們的心靈;愛,像書籍,陶冶我們的情操……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彷彿禁受了一次次的“愛”的洗禮。它讓我感悟到原來愛是那麼神聖、高尚與深沉。這裡的愛有對國家、民族之愛,有父母朋友之愛,甚至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的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每一個愛的故事都能給人以啟發。都能告訴我們一個愛的哲理。

  卡羅西是主人公卡隆的同學。因為卡羅西是個殘疾,所以很多人欺負他。他們氣得卡羅西忍無可忍了,抓起一個墨水瓶朝他們扔去。結果墨水瓶恰好打在老師的胸口上。老師的臉色一下子變了。“是誰?”老師生氣的問。“是我。”卡隆回答。老師經過詢問同學,瞭解到事實的真相,表揚了卡隆。

  是啊,這就是愛!是同學之愛使卡羅西勇敢的承認了錯誤。如果沒有卡隆寬宏大量的品德,卡羅西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站起來的。如果沒有老師對學生的愛,那幾個捉弄卡羅西的人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於是我想起了自己,平時我已習慣了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爸爸媽媽應該為我們準備一切,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老師應該對我們循循教導,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環衛工人應該為我們早出晚歸,因為這是他們的職責……現在,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愛”。“愛”,讓我快樂;“愛”,讓我明理;“愛”,伴我成長……我也應愛周圍的人,愛學校,愛社群……愛的美就在於它不作選擇,去擁抱美好的一切。

  同學們,讓我們去愛吧﹗世界會因為我們變鎝更加絢麗無比!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 篇24

  生活,因為有書,更加精彩。

  ——題記

  雕不完你的神韻。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猶如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我們中國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文明,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四大名著,也知道中國有引以為豪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在書中我們可以品味李白的浪漫,欣賞蘇軾的豪情,感受杜甫的憂傷,領略易安的愁情,思索魯迅的深邃,感悟冰心的溫情······書籍恰如一朵瑰麗的奇葩盛開在我的心田。書籍,你是大漠孤煙的荒涼,你是小橋流水的婉約,你是長河落日的雄壯,你是風拂楊柳的溫柔,你是倚門回首的驚鴻一瞥,你是醉裡挑燈的沙場點兵,你是九曲迴腸的孤帆點點,你是明月之夜的草上露珠·······歷經苦難的高爾基說:“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是的,書籍的神韻我永遠也領略不完。

  讀不盡你的柔情

  李白的雲帆點綴了滄浪之水;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范仲淹的淚光朦朧了蒼顏白髮;陸游的夢想回蕩著鐵騎錚錚;蘇軾的華髮張揚了少年意氣······在語文的海洋中,我知道了“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懂得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理解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感悟了“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要說:“一書一世界,真情在人間。”語文的大觀園裡是情意綿綿的,你看,是誰,踏飛三月的柳絮,待嗒嗒的馬蹄送入春帷?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般的開落。是誰,斜風細雨不歸,卻看桃花流水鱖魚肥?流連中,將落花灑下,悄隨春風散遍洛城,散入珠簾。是誰,撲朔迷離,鑽入雲煙,鶴蚊不分?恍然間,把“鞠躬盡瘁”的忠心,捧到我的眼前······在書籍的海洋中,我學會了寬容,理解了感恩,知道了豪情,感受了豁達·······有你的世界沒有消沉,有你的世界沒有冷清,有你的世界沒有懦弱,有你的世界沒有悲觀······有你的世界只有情意綿綿。

  唱不夠你的永恆。

  書籍,你是昭君出塞的幽怨哀愁,你是西施浣過的純潔白紗,你是黛玉哭過的殘紅點點,你是綠林好漢的聚義豪情,你是孔明借來的東風獵獵,你是師徒西行的長途跋涉。在中學,我真正親近你。你讓我回味悠長,放飛思想的翅膀……未來的日子裡,你還會與我相伴。我願做以筆為武器的諷人諷事諷盡世態炎涼的文人,我願做以文為鏡照美照醜照出人世百態的筆者。不過只一掛長袍,卻也兩袖清風,眉宇間是倜儻風流,挺起胸是鐵骨錚錚。站在歷史的最前沿,吶喊出時代的最強音!做一個以文會友,與文相伴的頂天立地的一文人。

  有你的陪伴,我從懵懂到理智,從睿智到博學,從天真到成熟。有你的書香,我懂得了更多道理,感悟到了更深的奧秘,明白了你的永恆。書籍,我願與你相伴,與書香相隨,攜手共同描繪美麗的畫卷!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征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