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業經濟管理>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9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業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8月19日至8月26日,我參加了由貴陽市民政局組織的浙江大學—貴陽市民政局科級幹部社會工作專題研修班培訓學習,感到十分榮幸和愉快。浙江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接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是一所擁有百年曆史底蘊的中國名牌大學。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是中國幹部教育培訓的基地。華家池校區碧水悠悠,楊柳依依;教學樓前古樹參天,環境優雅,是學生學習深造的理想之學府。在幽靜的高階學府學習,心情十分愉快,學習十分輕鬆。聆聽了幾位著名教授的講課,真正學習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知識,新理論,思想有所感悟,確實受益匪淺,現將個人學習心得體會歸納如下。

  一、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獲取了知識的正能量。

  社會工作是一種幫助人解決與社會環境發生問題的工作。它幫助社會上的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弱勢人群;預防和解決部分因不良互動方式而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開展社群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個人和社會的良好互動,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陳學軍教授講授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管理》,從專業崗位開發和人才使用及專業人才評價和獎勵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論述講解,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開展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及具備專業的知識進行服務性溝通是非常必要的,以及在實際工作中要規範管理,規範行為,明確職責,明確目標,創造性地開展社會工作,為需要的弱勢群體提供專業的免費的社會服務和公共服務。

  二、學與用相結合,開創性地開展社會工作。

  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是提升自身素養的重要一環,為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找到法律和政策依據,因此,我們要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實際,解決好指導好每一個人的社會工作,服務於自己身邊的物件,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貴陽市老年人比例佔到貴陽市總人口的14.4%,也提前進入了老齡社會。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大力發展老齡產業,積極做好老年人的相關工作。我們要積極推進養老機構運營機制改革和完善,探索多元化、社會化的投資建設和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和執行管理。

  我作為一名基層的科級幹部,在縣委的關心和安排下,有幸參加了永善縣第五期科級領導幹部管理進修班進入浙江大學學習培訓,能走進“東方劍橋”美譽的浙江大學,我感學習新理論,拓展新思路,迎接新挑戰。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2

  7月12--7月18日,我們東莞一行50人到杭州浙江大學參加為期一個星期的教育專題的學習,聆聽了10位教授的講座,這些講座或詼諧,或睿智,或激昂,或從容,侃侃而談、洋洋灑灑,有的如春風拂面,有的又如急鼓敲擊,他們豐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個性令我們耳目一新。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碧水悠悠,楊柳依依;教學樓前古樹參天,環境優雅,不愧有“東方劍橋”之美譽,學習課程安排得很滿,甚至兩個晚上都要上課,雖然辛苦但是我們能沐浴其中,享受教育甘露,象一次教育文化的精神盛宴,充斥視覺,品嚐之後還覺得回味無窮。

  這次的學習內容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一是當下資訊科技與課堂變革的關係;二是人才管理創新和變革;三是高考的新改革和課程設定,四是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和中國教育的差異。以下我簡單就兩個方面進行彙報:

  一是當下資訊科技與課堂變革的關係。章蘇靜教授以《現代教育技術下的課堂變革》為題,透過展示多個例項課件,著重介紹了雲計算、移動學習、大資料、可穿戴技術、微課、智慧教育幾個方面,其中用手勢遙控投影、手機與投影儀同步、百度神燈、開發教育遊戲等等內容令我們大開眼界,歎為觀止,只覺得是井底青蛙。當下以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資訊科技正在飛速發展,並以驚人的速度進入到教學的各個領域和環節中,正推動著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章教授指出:“我們要把握時代脈搏,關注世界教育技術的基礎研究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充分說明了教育的現代化離不開資訊科技,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援。同時在杭州一個星期我們深切感受到資訊科技對這座城市的影響:全城wifi全覆蓋,就餐、購物都要透過二維碼,馬雲開通了淘寶教師,並正在研發價格500元的課堂智慧手機,替代智慧課堂中的電腦平板,屆時將會是一場教育的大變革。

  二是人才管理創新和變革。王端旭給我們講授了《人才管理創新和變革》精彩的一課,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浙江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講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瞭解了人才管理的三個關鍵點:事前—人員配置,事中—過程管理,事後—激勵機制;明白了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模式就是選對人、用好人、留住人;懂得了人才管理必須要創新:一是思路創新,啟用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的動力,二是載體創新,彰顯特色學校、專案引領示範的魅力,三是模式創新,匯聚教育互動提升的合力,四是制度創新,激發學校自身的活力。王教授還透過《於佑任先生的故事》、《龜兔賽跑》、《米缸中的老鼠》等幾個通俗易懂的故事深入淺出地開拓我們的視野,讓我們轉變舊有的思維,語言詼諧,演講激情澎湃,令人捧腹之餘更多的是深思。

  這次的培訓,除了收穫大師們豐富的理論經驗,我們還在師生互動中、學員交流中收穫了更多的新經驗、新方法、新思路。結合自己的思考現總結如下:

  一是教研員配置方面。可設文科、理科兩個教研組長,文科下設語文、英語、思品、美術、音樂;理科下設數學、資訊科技、綜合實踐、科學、體育,每個學科由學校的一線骨幹教師兼任,常規性的教研活動由兼任教研員開展,全鎮型的大型活動或者比賽由教研組長統籌安排。在經費補貼方面,每位兼任教研員每學期補貼1000元,一年全鎮額外的開支大約為20000元,這樣的配置可以說是結合我鎮實際,分別發揮了教研組長管理統籌和兼職教研員一線的經驗所長。

  二是師資提升方面。經費到位後要大力開展名師工作坊的工作,除此之外,建議每四年40歲以下的教師都要“教學體檢”一次,“體檢”的內容結合市的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條件,包括論文、書寫、普通話等,以學校為檢測主,教辦抽測為輔,建立一項教師不斷充電學習的長效機制,可以真正實現麻涌教育的內涵發展。

  三是學校品牌和績效等評價機制方面。績效的評價教師們還是深受96%的禁錮,沒有辦法解放出來,那麼在師資提升方面、輔導學生競賽方面就肯定受到阻礙,雖然之前校長們曾經進行過熱烈的探討,但至今沒有學校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在學校品牌的評價方案方面,雖有雛形,但也應該和學校的績效有一定的連貫性和延續性,同時缺少有經驗的專家進行引領和評估,那麼我們等於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要做一根會思考的蘆葦”,參加本次培訓學習,是對人生閱歷的增長和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次難得的鍛鍊機遇;今天的學習不是結束,而是一種新的開始。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10月16日-21日,我有幸參加了到陝西楊凌為期6天的現代農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學習考察活動,經過這次活動,使我對目前現代農業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我們主要考察參觀了陝西楊凌國家及農業開發區、楊凌鎮土地銀行的成立、運轉情況,西安市高陵縣藥惠鎮的城鄉一體化建設、土地流轉情況及天水太空農業示範園、天水麥積區農民合作社等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示範園和農民合作社。

  一、學習心得

  (一)轉變觀念,創新工作思路

  現代農業是應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也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的發展過程。從過程上看,是實現農業的科學化、集約化、市場化和產業化;從結果上看,是實現農業的優質、高產、高效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對發展現代農業有一個準確而清晰的認識,進一步轉變觀念,從“以科技為本”逐步轉變為“以人為本”的農技推廣,從以服務農業生產為主線逐步轉變為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為主,從以技術為主線逐步轉變為以產品為主線的農技推廣。要學習天水新民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經驗,在服務中,要做到形式多樣化、內容全程化,既搞好產前資訊服務、技術培訓、農資供應,又要搞好產中技術指導和產後加工、營銷服務,透過服務領域延伸,推進農業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二)提高素質,培育職業農民

  近幾年,農民的科技素質雖然有所提高,但整體水平仍然較低,特別是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力向城市和非農業產業流動,農村勞動力結構急劇變化,農業勞動者素質呈結構性下降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民科學綜合素質顯得尤為緊迫。因此,我們農業科技部門要加強農業科技培訓,要圍繞主導產業,大力培育職業農民,培養一大批生產能手、經營能人和鄉村科技骨幹,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科技落後狀況。

  (三)統籌規劃,豐富經營內涵

  現代農業不再是孤立的“農業生產”,而是農業的全套,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善農村生態、倡導農村文明,借鑑西安市高陵縣藥惠鎮的經驗,發展一產要接二(產)連三(產),以市場為導向,按照產業化思路發展集約農業,延長產業鏈條,開展農產品加工、農業生態旅遊等,同時,努力建立農業優質品牌,走向市場,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能力。

  (四)注重人才,完善服務網路

  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科技人才,依靠人才發展,依靠人才引領,依靠人才國際化,這是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經驗。因此我們要整體謀略,用好現有人才,培養後備人才,辦好科技人才的繼續教育,使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可持續發展。要抓好學習,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習成為搞好工作的第一需要。所有的農技推廣人員都有試驗、示範任務,在實踐中鍛鍊,在鍛鍊中提高。堅持以人為本,經常瞭解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工作、學習、生活情況,盡力為他們分憂解難,樹立關心他們就是關心農業、支援他們就是支援農技事業的觀念,全方位幫助農業科技人員成長進步。

  二、學習體會

  透過這次的考察學習活動,根據七里河區現代農業發展情況,做了一些思考。我區位於蘭州市中南近郊,東接城關、榆中,南與臨洮、永靖相連,西鄰西固,北與安寧隔河相望。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1公里。全區總面積396.11平方公里,農村面積378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95%。全區耕地面積15.24萬畝,其中水地5.49萬畝,旱地9.75萬畝,人均耕地1.5畝。全區共轄2鄉4鎮9個街道,有72個行政村、69個社群居委會,戶籍總人口45.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55萬人。全區種植業主要種植糧食、百合、蔬菜、果品等作物,牧業主要是奶牛養殖。農業生產已進入轉型期,是農業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農業生產的方式和結構都將發生變化,農業的規模化、高效化、園區化將是主攻方向。

  (一)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培育特色優勢產業

  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的持續調整,本地農業從單一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等多功能型轉變。透過實施“一鎮一特”、“ 一村一品”工程,有效地促進了本地區特色農產品基地的形成,從而湧現了大批品牌農產品,如蘭州百合、蛇果、韭黃、水磨溝桃等一批優質品牌農產品,初步形成了“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現代農業新格局,其中以蘭州百合發展規模為最大,也成為了我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二)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堅持走園區化的發展道路 隨著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工作的逐步推進,農業生產將面臨區域、結構的調整,我們必須重新規劃本地區的農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綜合性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園區化的發展將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攻方向,而且還切實解決農業標準化、農產品無公害化、農業生產設施化等問題,同時更好的帶動農民實現增收。發展農業產業園,促進了農業的科學化、集約化、市場化和產業化,進而實現了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更加註重農產品質量建設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激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全社會對食品安全問題達到了零容忍,城鄉居民安全消費意識不斷增強,對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願望更加迫切。為切實提升農產品

  質量安全,必須結合自身農產品產業化發展需要,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中心,以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科技園區為基礎,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

  (四)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土地家庭承包制雖然調動了農戶的積極性,但由於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遲遲沒有建立起來,統一經營層次成為農村經營體制突出的薄弱環節,賣農產品難和價格大起大落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因此,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發展和完善農戶的統一經營,已成為當前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迫切要求。

  1.組建專業合作社制度。圍繞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應著重發展農民新型合作組織為主的服務主體,包括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各類專業協會,一般由掌握技術和營銷渠道的專業大戶牽頭組織,為農戶提供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銷售和技術培訓、生產資料購置、機械化作業、灌溉、施肥等服務。這是在保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的前提下生產關係的變革和創新,它適應了目前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代表了農村生產力的前進方向,必將極大地促進農村生產力的釋放。

  2.完善專業合作社體制。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引領著各家各戶進行農業的規模生產和科學生產,在發展現代農業。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9月21日—9月26日,在組織的安排下,有幸參加農業部在山東省威海市舉辦的培訓。在培訓期間,農業部的領導專家們對大學生村官在村工作思路做了具體的闡述,現將培訓所獲彙報如下。

  近年來,一批批高校畢業生透過公開招聘的形式成為農村黨支部或村委會的主要幹部,人們把他們稱為“大學生村官”。眾所周知,農村經濟發展有個顯著的特徵:人口多、土地少,農民增收後勁不足。農村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生產生活條件與城市相比差距較大。無論是發展地方經濟還是構建化解三農困境,都是大學生村官責無旁貸的、必須承擔的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為此,農村就特別需要能夠貫徹科學發展觀和構建農村良性結構、發展農村新型經濟的新生力量加入村幹部隊伍。因此,“大學生村官”應運而生。

  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以下原則:加快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農業不斷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矗……把農業增效放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綜合效益。

  大學生村官到村工作後,我們不得不思考的是,在當前這個時期,大學生村官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水平來或者說是透過什麼樣的途徑來推動農村經濟向前發展。

  首先,大學生村官要充分了解農村工作思路,掌握必要的農業知識,尤其是應該充分掌握和學習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知識,才能指導農民掌握更多的農業技術以及有關農業科學發展的資訊。在任職期間,大學生村官首先透過要參加技術培訓、產業發展能力培訓、管理能力培訓,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然後透過舉辦短期培訓班、專題講座、現場示範等形式,對農民開展致富實用技術、市場資訊等方面的教育培訓。使農村基層幹群、農民全面掌握現代農業的生產方式、生態環保等知識,樹立“三農”可持續發展觀,促進多元化發展的新農村建設,因此我們大學生村官必須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習處理農村工作的相關的政策以及推動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等知識。

  其次,大學生村官要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農村農戶,深入各主、副產業,廣泛開展調研,抓住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開展創收工作。大學生務農經驗及社會工作經驗缺乏,因此必須腳踏實地地經過長時間的生產實踐鍛鍊,才能瞭解農村實際情況,並透過廣泛調研,根據實際抓住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積極探索農村發展的`新思路,從而能夠引導農民找到合適的致富專案。經濟發展了,大學生村官的在村工作才能得到群眾的廣泛支援。

  最後,大學生村官應主抓教育農民思想轉變工作。教育才是實現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特別是在我們所任職的經濟落後的農村,大力開展創業致富、發展農村經濟並沒有引起農民的足夠重視。大學生村官作為農村學歷最高的群體代表,要發揮教育、宣傳作用。大學生村官要將“人人創業”理念普及宣傳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有計劃地實施,不但要定期講解國家的相關促進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更要透過作先進事例報告、播放教育片、村民談心等形式將“脫貧致富”的思想深入地根植於心進而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向前發展,在農村的廣闊天地有所作為。

  在充分提高個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水平的同時,作為一名初到農村任職的“大學生村官”,採取什麼措施來推動任職村經濟的發展也是我們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講,個人創業、全民創業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對於我們大學生村官而言,能夠理順農村各類創業實體,併為之開展有效的工作,是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有幸參加了省委組織部赴xx農業產業化與特色農業現代化培訓班。期間,在xxxx和xx大學參加了為期7天的專題培訓,參觀了xx等特色種養基地和多個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社,走訪了xx農業初級產業部,深受啟發、獲益良多。

  一、打好“綠色”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xx非常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嚴格限制土地開墾,實施科學輪流放牧,十分注重草畜平衡,實現了農牧業可持續發展。我市作為全國、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建設“xx”這一定位,把“綠色”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積極探索生態與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牧業。建立全方位、立體式、系統化的監測機制,做到規模適度化、投入規範化、生產標準化、監管全程化,推動生態系統和生態產業協調發展,實現產業、資源、環境的有機統一。

  (一)突出抓好生態環境建設。推進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連片推進農村環境汙染防治,嚴格實行環境質量和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深入實施xx等系列重點生態工程,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加快建立省級生態縣(市)、鄉(鎮)和村,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二)突出抓好監測體系建設。推進“網際網路 農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加強重點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建設,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追溯網格化管理試點,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能力,不斷鞏固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突出抓好區域品牌建設。積極培育發展農畜產品專業市場、批發市場和銷售中心,積極發展訂單農業、託管農業和物聯農業。加快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三品一標”申創,突出“綠色、有機、生態”產品特質和優勢,不斷髮展壯大“淨土xx”區域品牌體系,著力提升區域品牌競爭力。

  二、打好“特色”牌,走融合式發展之路

  xx農牧業產業化水平非常高,農產品生產、加工、營銷等各個環節佈局合理、環環緊扣,尤其是透過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小基地、大產業”格局,實現了產業體系化、效益最大化。在生態特色農牧業發展程序中,我們要立足依託農畜產品資源優勢,加快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深入實施“接二連三”戰略,加快構建特色鮮明、產銷一體、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加快發展特色農牧產業。堅持向西部、向半山高半山拓空間、挖潛力,不斷壯大高山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藥材、食用菌、高原馬鈴薯、釀酒葡萄“六大特色產業”,加強人工飼草地、牧草選育擴繁基地和畜禽保種繁育場、養殖場建設,穩步擴大特色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提升犛牛肉、犛牛奶、西藏羊、生豬、高原蜜蜂、優質禽兔、特種養殖、優質牧草“44”畜牧產業水平,加快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帶和集中區,努力建成高原現代草原畜牧業示範區和現代立體生態農業示範區。

  (二)加快打造特色拳頭產品。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加快推進青藏高原農畜產品加工園區和縣域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鼓勵發展農畜產品初選包裝、精深加工和倉儲物流,加快建設區域倉儲物流中心和冷鏈物流體系,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加快培育發展新興業態。以特色產業基地、精品旅遊村寨、特色魅力鄉鎮為依託,加強農耕文化、遊牧文化、鄉土民俗文化資源保護、挖掘和利用,積極扶持發展家庭作坊、特色手工業等特色村,以農興旅、以旅促農、農旅互動、產村相融,大力發展以休閒、體驗、觀光農業為主的鄉村旅遊。深入實施“網際網路 ”行動計劃,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試點示範,加快發展農村物流配送流通業,進一步擴大網購網銷規模。

  三、打好“聯合”牌,走共贏式發展之路

  xx十分注重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育,引入了企業化的管理模式,根據市場進行核心技術研究和市場開發。同時,充分發揮農協等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構建了與農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社會服務體系。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序中,我們要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大力破除瓶頸制約,積極培育經營主體,著力構建與現代農牧業相適應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立足產業基礎,打破行政區劃和行業壁壘,大力發展跨區域、跨行業、跨產業的合作經濟組織,推行多形式、多層次的聯合。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協會在生產、經營、加工、運輸、科技、銷售等各環節和領域的作用。整合資源,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和職業經理人,提高合作經濟組織的經營管理能力,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二)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規範專業合作社發展,實行專業化分工、跨區域合作,積極開展專合示範社建立,增強專合社示範帶動功能,提高產業組織化水平。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化經營,加快發展家庭農 (牧、林)場、種養殖大戶、家庭農莊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培育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探索建立利益連結機制,讓更多農牧民納入產業化經營鏈條,分享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

  (三)加強跨市市產業協同發展。立足xx交界地區資源稟賦、發展基礎和現實需要,大力推進地方特有畜種保護與開發、區域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建設,加快打造區域農畜產品特色品牌,加強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的合作,支援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跨區域聯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構築生態安全屏障,積極探索建立協同協作和資訊共享機制。支援優勢文化企業和旅遊企業開展跨區域聯合。加快推進成都與xx發展合作及xx工業園區、生態建設、區域旅遊、文化交流“xx”規劃落地,力爭專案早開工早實施。

  四、打好“政策”牌,走引導式發展之路

  xx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廣泛參與農業補貼、市場管理和農產品價格保護,在金融、貸款、科研等領域制定了系列優惠政策,建立了保障農業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引導作用。作為發展相對滯後的民族地區,我們要整合政策資源,強化政策支撐,尤其要最佳化整合現有的產業政策、土地政策、財政政策和投資政策等,推動扶持政策從“普惠制”向有差別、有目標、有重點的扶持方向轉變。

  (一)強化要素保障,築牢發展基礎。完善財政支出保障機制,持續加大農牧業投入力度。創新方式方法,支援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產業基地、開展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信用擔保體系。引導、支援金融機構精準支援貧困地區發展,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積極發展“普惠金融”,健全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貧困地區金融基礎服務水平。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健全完善投資引導基金監管辦法,實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規範決策、防範風險,培育、發展和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綜合運用激勵獎補、風險分擔等多種政策,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向農牧業發展。加快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施一批帶動輻射能力強、示範引領作用大的PPP專案。

  (二)強化專案對接,補齊基礎短板。以鄉村振興為統攬,全方位、多渠道爭取國家和省鄉村振興政策專案,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特色產業、扶貧開發等民生領域“短板”。抓好xx水電站等重點工程建設移民安置補償工作,加快搬遷集鎮和安置點建設,確保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幹部週轉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切實改善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加快推進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增加公共服務供給,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三)強化資金落地,助推發展提速。積極主動對接和落實國家、省惠民富民政策及對口支援政策,足額兌現落實支農惠農強農富農政策資金。加強對扶貧等民生資金審計監督,既注重面上審計計劃任務推進,又要盯住專項資金審計,從政策要求、預算安排、資金撥付、管理使用等方面追蹤到專案和個人,做到橫向覆蓋到邊、縱向延伸到底,確保扶貧等民生資金按規定使用,切實維護好群眾切身利益,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實處、用在明處、用在刀刃上。

  農牧業作為我市基礎產業,其發展質量與水平事關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同步全面小康的程序。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組織化、產業化經營水平,是我市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的重大舉措。我們將始終堅持打好“四張”牌,加速推動傳統農牧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走獨具xx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6

  2月10日至14日,我非常有幸參加了雲南省大理農校繼續教育處舉辦的茶葉班的學習,首先感謝臨翔區農業局給我這次充電學習的機會,作為長期在基層從事農技推廣的一員,我十分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

  此次培訓,聘請了大理園藝站、下關茶廠高階農藝師、植保專家授課,大家都為培訓作了充足的準備,積極參與和投入到培訓中。聚精會神的聽講,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與授課老師一起互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回顧短短5天的課程,其實是重溫了在校學習時的理論知識,同時又容入了當今社會發展的一些新理念,此次的充電培訓,感受頗多,受益匪淺,深受啟發。總結起來,一是專業課學習,二是公共課的學習。

  在專業課的學習中,趙老師在講述茶樹栽培時,所講的茶樹良種和茶樹的修剪部分,學員們都很感興趣,根據各自所處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與老師共同探討宜栽的品種,修剪的時間等,在講述茶葉的初加工時,又與老師探討曬青毛茶殺青時鍋溫與投葉量的問題,在講到當今茶葉生產向著健康、衛生、綠色、無公害、環保方向發展時,所提到的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有機食品茶對環境、農藥、化肥等的具體要求時,尤如把我們帶進一個茶葉生產的大市場,最後,趙老師還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講茶,又給我們看茶、品茶,這樣生動、活潑的課堂,給每個從事茶葉生產的技術指導員注足了活力,充滿了希望。

  在公共課的學習中,透過植保專家對“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進一步瞭解綠色防控的內涵及原則,認清了綠色防控與綜合防治的區別,董得了綠色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在今後的工作中樹立綠色防控的思想,多渠道爭取、落實綠色防控,為整個大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總之,學習無止境,學海無涯,透過這次培訓,使多年從事在農業生產一線的我,更進一步明確把學到的理論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再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查詢不足,指導農業生產,使自己的工作、能力都有一次質的飛躍,與各位同事們攜手把農技推廣工作做得更好。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7

  近日,省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培訓班(第一階段)暨首屆農業創業致富大賽活動在泰州市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開班,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樣的培訓班,和全省眾多優秀的農場主進行交流學習。

  經過短短兩天的培訓,受益良多。在首日開班儀式省農委蔡恆副主任所講的《新時期“三農”問題思考》課題中提到20xx年是中國家庭農場元年,剛產生的事物應當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但是現在一些地方卻已經開始忙於總結,這不但不科學而且還容易走入誤區,使家庭農場的發展參照“標準答案”,不因地制宜也毫無個性特點。

  農戶、種植大戶和農場主的區別在哪裡呢?農戶往往把生產與生活混為一談。種植大戶重在生產,而農場主則要學會經營。家庭農產的出現讓農場主要從戶主轉變業主。農民在目前是一個身份,而不是職業的標誌。

  糧食目前依然是我國第一產業,無法取代的產業。但是第一產業的重視程度和發展水平是與其地位是不相匹配的。不得不承認目前農業的基礎依然薄弱,傳統農業沒有根本轉型,傳統農業根本沒有轉變;農民的增收仍然困難,沒有全面富起來;農村的發展依然落後,沒有像期望那樣得到改變;農技推廣依然故我,沒有走出新路子。

  可以說農業現代的路還要有2萬5千里的路要走,目前的現狀是:

  1、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

  2、農業現代化滯後於工業化、城鎮化,

  3、資訊化與農業現代化的融合程度滯後於工業化、城鎮化。農業不能被邊緣化,目前進入過往政策負作用的消化時間。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試點一定成功,2年的事情1年就能完成,但是問題往往被忽視。

  關於農業問題,今天是永遠的現代,現代農業的建設永遠在路上,農業現代化只有轉型沒有定型。

  新型的農業模式應該是:新型經營主體+新型服務組織+新型職業農民。

  一些發到國家農場主是這樣經營的,首先到信貸公司去申請一個ID,然後用此ID到良種公司購買種子,再聯絡植保公司進行植保,最後通知收購企業到田間收購,返回信貸公司進行結算。整個過程農場主幾乎不用怎麼麻煩,起到中間人的作用。但是這種模式在我國估計發展起來不那麼容易,但是現在很多農業從業者在嘗試,比如成立專業農機合作社,植保公司,收購企業。現在怎麼樣讓金融公司參與進來,形成一個閉環的產業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畜牧二班的學習,透過教授的講解學習了:湖北省畜牧業發展現狀及形勢分析、家禽新品種和新技術、豬群的精細飼養管理、畜禽疾病防治與新藥介紹、現代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動物安全生產、農產品品牌營銷與市場開拓、動物檢疫法規與畜產品安全、畜禽特種養殖、豬群的疾病控制等。

  透過培訓,從思想上以黨的會議精神為指導,圍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這條主線,以確保畜禽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建設畜牧強縣為目標,以現代畜牧新技術為支撐,改善知識結構,增強服務能力,讓自己成為高素質、善溝通、精業務、懂政策的畜牧技術人員。

  透過培訓更加了解湖北省畜牧業的發展情況,對相關技術更深一層理解,專業學習是每個人工作的需要,培訓加讀書是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我們已有的知識已不能承擔起現代畜牧技術推廣運用的重任。只用透過培訓和讀書,才能讓自己不落後於同事、同行和時代,不淪為專業的矮子、職業的侏儒,從而改變思考問題的角度,拓寬觀察問題的視野。

  作為一名基層防疫人員透過這次培訓進一步解放思想,著眼於本地實際,認真思考,將學到的知識作為今後工作實踐的指導,為不斷推動畜牧防控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為畜牧業跨越式發展而努力。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9

  7月23日下午,我參加了由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周應恆院長來市農委所作的“現代農業的發展戰略與江蘇農業現代化工程建設”專題講座,周院長從“現代農業發展的背景與內涵”、“國外農業發展的經驗與趨勢”、“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戰略基礎及戰略重點”、“現代農業發展的誤區與路徑選擇”和“推進江蘇農業現代化工程”等五個方面的內容作了詳細的闡述,並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具體而深刻的解讀,現就此次講座談個人四點不成熟體會:

  一、轉變觀念,提高對發展現代農業的認識。

  只有壯大農業規模,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才能加速農業現代化的程序。發展農業最大的瓶頸是土地。要加快農村土地集中流轉,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加快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學習外地發展現代農業的寶貴經驗,用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加快我市農業結構調整,要牢固的樹立以下幾種意識:一是機遇意識,二是市場經濟意識,三是創新意識,四是品牌意識,五是有機食品意識。

  二、加強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領導。

  要抓住崑山決勝現代化的契機,推進農業現代化程序,必須加強組織領導,真正地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為農業服務上來,要把發展現代農業納入政府的目標管理,加大發展投入,加強督查力度,嚴格考核標準,依據考核結案,實行獎懲。要及時調整最佳化領導工作小組,充實工作人員,及時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三、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是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科技創新、加工流通的功能。因此要把龍頭企業建設作為農業產業現代化的關鍵環節來抓,一方面透過扶持優勢主導產業,擴大建設一批規模化基地,可以帶動一大批農戶參與基地建設,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我市漁業資源豐富,可以透過水產規模養殖,帶動農業結構調整。

  四、加快推進技術創新,為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注重技術創新,用科技來支撐農業發展,一是完善和落實優惠政策,吸引各類農業專業人才來我市發展。二是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推廣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三是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加強合作,藉助外力推動技術進步。四是加強技術培訓,普及先進技術,繼續搞好科技下鄉活動,在舉辦各種培訓班等農業科技普及的同時,要注重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努力提高科普。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我還沒接觸新型職業農民時,覺得在農村種地也就那麼回事:祖輩們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在土裡刨食,我在農村種地也好開店也好,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是透過這幾天的培訓學習,我覺得我的思想觀念有了很大變化:

  一、種植不是簡單的“播種施肥收割”

  科學種田,也不是遙不可及的“高大上”的事情。儘管種植技術裡面的門道很多,我不懂,但是沒關係,我照樣能享受到高科技給農業帶來的實惠——有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提倡,有那麼多優秀涉農企業的真誠幫助,我們是能學會利用新技術的呀。

  先前我父親那一輩人種地,還主要靠人力,水牛是極為重要的生產資料。那時候,一個農村家庭如果能有一頭健壯強勁的水牛,那在整個村子裡都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再後來,拖拉機出現了。拖拉機耕地耙田不嫌累碾滾在拖拉機的轟鳴中平稻場、碾穀子,水牛逐漸從農村的生產陣營隱退。最近十年,拖拉機的“工作”又逐步被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所取代。所以,時代在進步,我們農民種地也應該與時俱進,主動接納新思想改變舊觀念——爭做新型職業農民。

  二、自古以來,農民靠天吃飯

  這話不假,但放在今天,就不那麼絕對了。我們有了溫室大棚,冬天都能吃到西瓜草莓,還需要昂著腦袋指望老天爺吃飯麼?不懂技術,有專家!沒有資金,有政府、有銀行!現在農村道路國家幫我們修得那麼好,農村好多家庭電腦和網線也都安裝了,我們鎮這邊土地水源也不比別處差,形勢大好,為什麼不試一下呢?透過參加這幾天的培訓,我感覺,要做新型職業農民,要學習的東西還蠻多。一說學習,估計很多人在想,我文化程度低,我年紀大,學不會呀。我在培訓剛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在我的認識就不是這樣的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舉個例子,十幾年以前,我們在座的可能有手機的並不多,手機剛拿到手,我們還不是擔心自己玩不轉。仔細想想,大家學會用手機,又花了多長的時間和精力呢?

  培訓講計算機時提到過電子商務,我覺得只要用心,瞭解門道學會使用,並不難。一句話,政策資源條件都蠻好,就看我們的行動了。

  三、農產品的銷路問題

  我們這一批學員,有的是經銷農資的.,有的是一邊經銷農資還一邊在種地。老百姓種出來的東西能不能賣出去並且賣個好價錢,對我們的收入來說,是直接相關的。很長一段時間來,老百姓是等著商販上門收購的——價格行情存在著資訊不對稱不及時等問題。作為距離農民最近和最重要的“商業點”,我們其實可以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比如,引導和幫助老百姓科學化、規模化種田;提供農業政策、新聞、知識、經驗等資訊;主動成為各大電商在農村的觸角,在網上銷售特色農產品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自己也種地,剛好可以帶個頭。

  我自身能力眼界有限,暫時只想到這些。目前一些想法還不成熟,還需要向專家向領導尋求幫助。透過參加培訓以及參觀,我清醒地認識到,新型職業農民將在農村湧現,這個趨勢很明顯。無論是去當新型職業農民,還是為他們提供農業服務,都是靠譜的,是大有可為的!

  最後,我想感謝市農業局、市農廣校、鎮政府、鎮農技服務中心對這次培訓的大力支援和辛勤付出。謝謝。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轉眼間培訓班的課程已經接近結束,經過四天的學習,我想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穫。對於我個人,我認為這次培訓班舉辦的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因為它不僅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無論是從黨校到浙大,從聽課到交談,還是從所聽到所聞,每時每刻、每一堂課,都讓我有所感動和收穫,許多不可言語表達的收穫。加之與來自雲浮市不同縣市區、不同工作崗位的同學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這些天的幾點體會:

  多種形式的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

  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幹部,我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但既不夠系統也不夠豐富。透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授,感覺豁然開朗,許多問題從理論上找到了依據,對原來在工作實踐中覺得不好解決的棘手問題找到了切入點,感覺收穫很大。透過系統地學習精神,讓我強化了服務大局的意識,同時讓我更清晰更全面地看到了加快鄉鎮政府職能有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意義。

  總的來說,各位老師們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為我們授課解惑,對我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更是一次書本知識與具體工作相結合的鍛鍊機會。

  不同地域的學習,開闊了視野。

  這一次培訓給了我們接受高階教育的機會,讓我們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打開了思路,不僅對本地本土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對開放先進的城市、理念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浙江大學教授的八堂課,讓我們站在了更高的臺階上重新地認識、學習各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樣讓我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看待我們的工作,看待我們的缺點和不足。

  航民村的考察讓我有很大的感觸——一個地方的發展如此驚人。當我們感嘆她現在的發展成果時,我們更應想到當初為了現在的成果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結合這幾天老師所講的內容,總結出了幹好工作應具備的六種能力:一是科學決策能力,就是面對錯綜複雜的局面和瞬間變化的形勢要有善於做出正確抉擇的能力;二是貫徹執行能力,就是面對問題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與計劃,貫徹下去並做到全面準確、得當有力;三是綜合協調能力,就是在工作中能把握大局、權衡協調、統籌兼顧;四是組織管理能力,就是善於社會交往,有較高的管理水平,組織得當;五是開拓創新能力,就是要以大無畏的精神,在舊有的經驗基礎上大膽嘗試,做到與時俱進、科學合理;六是學習實踐能力,就是每個人要把學習當成是畢生的任務。要想把工作幹得有聲有色那麼必須具備這六個能力,因為作為新世紀的幹部人才就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科學的進步。

  這次培訓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參觀考察,使師生互動還是所見所聞,都讓我從每個角度獲得了知識,感謝組織部給了我們年輕幹部這次學習的機會、鍛鍊的機會。今後,我將盡自己所能把所學到的知識用於實際工作中,保證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紀律上、工作責任上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用一份做人的真誠和愛心、一份政治責任完成好組織交給的每一項工作。如上是我對這次培訓學習的己點膚淺的心得,如有不當請領導批評指正。

  最後感謝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經濟管理培訓中心對這次培訓的精心準備,感謝我們的班主任老師。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近幾年,全國發展溫室種植的規模大面積增加,溫室大棚種植已成為主流,但傳統的種植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代農業發展的需求,現在是技術當道的年代,誰掌握了農業技術誰就擁有了開掘第一桶金的鑰匙。然而,透過喬老師幾天的培訓講解,使我們逐漸擁有了這把鑰匙。在這次培訓中,喬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本地蔬菜的栽培品種和主推技術,重點對設施蔬菜的施肥,溫溼度管理,病蟲害防治及生產中常遇到的問題處理措施進行了培訓。

  並且對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對蔬菜栽培中的選種,消毒浸種,催芽,播種和育苗措施,田間管理等做出了科學化的分析講解,強調了在病蟲害防治上要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措施。透過此次培訓,使我們掌握了一些蔬菜種植實用技術,提高了大家的蔬菜種植水平,為蔬菜產業的大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援。最後,再次感謝喬老師這幾天的耐心講解。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為進一步提高技術指導員的科技水平,全面做好基層農技推廣補助專案,20xx年12月3日至12月9日,我在曲靖農校參加了為期七天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基層農技人員的培訓學習,透過聆聽各位專家老師們深入淺出、系統地講解,讓我受益匪淺。

  七天的培訓再一次給了我們基層農技服務人員提供了知識更新、學習交流的平臺,讓我們互取長處,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次培訓的方式跟以前有所不同,之前都是以產業集中開班,所學內容比較狹窄。而此期不分產業,學員有官渡區、麒麟區、師宗縣、陸良縣、馬龍縣5個縣區共180名學員,有蔬菜、果樹、水稻、馬鈴薯、玉米、水產養殖等多個產業,有利於學員互相探討農業發展、產業佈局優勢、互相學習交流,開闊了眼界。

  透過本次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使我的綜合服務能力得到提高。曲靖市農業科學院、曲靖市農業局、曲靖農校的各位專家老師們分別為我們講解了以下的一些課程:農業生物資源與利用技術、數字農業與農業資訊科技、高效農業節水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高原特色農業、現代農業資訊化服務、馬鈴薯栽培技術、水稻栽培技術、科學發展彰顯特色開創現代農業產業新局面、玉米栽培技術等,特別是在玉米、馬鈴薯、水稻、蔬菜、果樹方面,使我在農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等方面,不斷得到更新、認識、提高,原來在生產中遇到過的困難和問題茅塞頓開,以後可以迎刃而解,農技推廣水平大大長進。

  透過參觀考察學習,看了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鄉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經濟生態園,生態園中各種蔬菜生產的前景、蔬菜加工廠、冷庫、日光溫室無土栽培示範棚、標準化育苗池、噴灌滴灌設施、經濟效益等超前模式,開擴了眼界,拓展了思維方式,更新服務理念,我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用飽滿的熱情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己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用強烈工作責任心、過硬的業務知識水平做好農技服務工作,耐心細緻地培養好科技示範戶,提高示範戶的學習接受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及示範戶的輻射帶動能力,支援和引導農民走農業生產規範化和農業產業化道路,不斷提高我鎮農業綜合效益,提升農業市場競爭能力。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4

  我今年47歲,初中文化,家住安陸市孛畈鎮青龍譚村2組,20xx年12月份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推薦下,經學校領導批准,我參加了安陸市農業局農技推廣中心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一週的學習,讓我體會十分深刻。

  一、本次我學到了新型職業農民素養與農業發展新理念,認識到新型職業農民需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及專業技能。同時,專家對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級的基本判斷,惠農政策解讀,超級水稻高產栽培,測土配方施肥及有機質提升,改粳工程,高產優質良種應用與糾紛處理,農產品質量安全與面源汙染控制,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農業減災避災技術,水稻機械育秧技術,理性看待轉基因等等的講解,都十分的精彩,也使我大開了眼界,深受啟發。

  二、透過本次學習,我提高了認識,懂得了僅僅依靠80畝的水稻收入是很微薄的,也沒有出路,我下定決心回去後擴大生產,流轉更多的土地,成立合作社,把所學技能帶動鄉親們共同謀求生存,追求財富,服務社會。

  三、經過這次學習,讓我真正認識和體會到新型職農民培訓的重要性與使命感,尤其我們安陸是農業大市,地廣人多,農業生產簡單,很多農民崇尚外出打工賺錢,棄荒田地,確實令人憂心。那麼,安陸農業如何走呢?我個人有幾點小建議:一是我市農業局進一步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二是讓新型職業農民在培訓後,領導幫助其流轉土地,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使想種地的人有地可種;三是集中全市專業化農業科技人才,服務於農村,服務於農民。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5

  在縣委組織領導下,即將奔赴村官崗位的我迎來了第一次崗前培訓。這不僅豐富了我的見識,對農業產業化有了大概的初步瞭解,也為今後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培訓的過程中,幾位教授介紹的農業優勢產業發展經典例子——起源於日本的“一村一品”運動引起了我的興趣和關注。所謂的“一村一品”運動就是一個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設家鄉,發展農村經濟的活動。這一運動的倡導者是日本大分縣知事平松守彥先生於1979年提出的。大分縣位於日本西南部,面積6337平方公里,人口約124萬,由於境內多山少地,自然條件差,人口流失現象非常嚴重。平松守彥上任伊始,就到縣內各地視察。所到之處盡是“我們村裡沒有資源”、“我們沒有學校”、“道路條件太差”等嘆息聲。平松守彥認為,無論怎樣抱怨都擺脫不了貧困,於是提出將一個村子,或一個地區值得驕傲的東西,如已有的土特產品、旅遊資源,那怕是一首民謠,無論什麼都行,開發成在全國以至全世界都能叫得響的產品的運動,這就是著名的“一村一品”運動的開端。這種立足本地、自主創新的農業發展模式給二戰後日本農業發展帶來了巨大貢獻,它不僅推動日本農業的發展,更是帶動了地區的經濟、文化等的發展。

  日本發展“一村一品”的經驗,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東西:

  政府重視。日本雖然是一個工業化、城市化的國家,但是政府對農業非常重視,把農業作為基礎產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除中央政府的農林水產省外,各都、道、府、縣、市、町、村均有相應的機構和人員專門負責抓農業。蜚聲遐邇的“一村一品”與政府的整體推進有著密切的關係。

  農業科研機構健全,研究能力強,為“一村一品”實現品牌戰略,名牌效應奠定了基礎。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官員介紹,日本目前有29個國立、380多個地方農業研究機構以及570個地方農業改良普及中心。除了中央農業綜合研究所之外,還有果樹、農作物、花卉、蔬菜、畜牧、茶業、草業、水稻、食品、農業工程、農業環境等專業研究所。他們除了基礎研究之外,主要從事引進、改良、培育、研究適合日本農村的新的農產品和品種,並無償推廣到農村各個領域,使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從而保證了日本農業的現代化和農產品的優質化、市場化、效益化。

  農協是保證“一村一品”健康發展的關鍵。農協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入會農民的資金、技術不足,農產品銷售、流通困難的問題。目前全國已有農協組織870個,會員500多萬(佔農民總數的60-70%),年經營收入70兆億日元。農協以市場為嚮導,及時向農民提供國內外農產品市場資訊,有效地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保護了農民的利益,提高了農民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的積極性。

  反觀我國農業發展現況,農村勞動力逐步老齡化,生產工具相對落後,農村資源分散等等問題極大地限制著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楊志教授在關於農業產業化的講座中就為我國農業發展方向做了介紹。他不僅介紹了為什麼要發展農業產業,還重點說明了怎樣發展農業產業化,並提出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目標。也指出當前我們農村經濟體制的盲目、隨意的弊端,面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問題,強調了農業產業的發展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並依靠政府及各農村合作組織的合作力量。最後給我們展示了集體經濟組織力量和農村合作社發揮的作用,並介紹瞭如中國臺灣農會等幾種經典的農業合作組織。筆者有幸參加這次培訓,深刻的認識到基層工作的困難,任務之艱鉅,這並不意味著要退縮,打退堂鼓。在這樣的狀況下,身為大學生村官的我們首先要學會客觀的面對現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好角色轉換,不在以學生的身份來要求自己,而是轉為以基層工作為主,學習為輔的基層工作人員的角色,時刻以基層幹部的要求來約束和規範自己;再次,我們大學生村官要堅持學習,做一個時刻進步的人,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為工作不斷儲備知識;最後我認為我們大學村官應該真心的,用心的為民辦事,辦實事!

  作為即將上任的大學生村官,也許我們的能力和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小的,微不足道的。再小的力量也是力量,所有的大學生村官只要無私地,真誠的貢獻自己的綿薄力量,這股力量會鑄成大力量,農村一定會舊貌換新顏。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6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為加快培養大和壯大學生村官隊伍,深入發掘農村青年的成長潛力,打造農業創業致富的生力軍、領頭羊。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由省委組織部、省農業廳、省財政廳組織開展對大學生村官創業培訓。在縣組織部的精心組織與安排下,我與xxxx、xxxx、xxxx等15名xxx學員參加了此次湖北省“陽光工程”大學生村官創業計劃第五期培訓班的學習。

  第五期培訓班從3月15日始到31日止,為期17天。這十七天的時光短暫而充實,我們認真聽取了羅建文、王梓林等多位教授、技師有關農村發展狀況、農村創業等方面的專題講座;參觀了武漢市農業高科技示範園、黃岡技術學院種植基地、蘄春縣九棵松村;參加了班集體組織的戶外活動素質拓展、聯歡晚會、工作心得交流會等集體活動;分享了賀偉、肖興保等多位創業成功者創業途中的心酸與喜悅,總結了他們成功的經驗。

  先將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農村工作方面:自從2000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李昌平喊出了:“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呼聲後,三農問題日益受到黨中央的重視,連續九年的中央一號檔案及其配套政策的實施有效地改變了農村的發展面貌,但農村發展水平不高、質量不好的問題依然存在。管理和發展農村是一個大課題,它宏觀上包含著政治、法律、經濟、技術、社會文化和自然環境等方面的要求,微觀上包含著人口、土地、村級經濟、農村建設、農村管理、農村文化和其他資源利用等具體工作。

  透過學習我認識到農村工作核心有三點:土地、資金和人。保證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醫療教育條件、維護社會穩定是人口工作的重要內容;管理和利用好集體資金事關村幹部的廉潔和村集體的發展;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是大多數村可供利用的唯一資源,要保障村集體當前的發展和未來可持續發展,不能簡單出讓土地。

  創業方面:發展經濟不僅是解決村裡矛盾的有效途徑,也是解決大學生村官生活中一些困難的良好方式。在村工作的同時,創業致富不經能解決自己生活中的經濟問題,還可以砥礪品質、鍛鍊本領,甚至還能成為百姓的致富帶頭人,幫助群眾改善生活,所以我們創業很有必要。

  學習過程中,我們認識到村官創業的優勢在農村的山水和土地,根據農產品需求結合農產品生產技術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是我們創業的一個思路。調整農業結構、健全農業體系,生產優質、專供、無汙染的綠色產品,走產業化的道路是我們發展的方向。如何結合村裡實際和產業政策的支援在村創業是我們大學生村官面臨的問題,而我縣具有種植中藥的傳統和技術,更有名人效應和相當生產規模的的帶動,在“藥旅聯動”戰略的進一步推動下,相信中藥種植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是一個良好的選擇。

  總之,半個月的學習使我們認識到村官是村民的父母官,是農村致富的帶頭人、領路人,村官責任重大;大學生村官在村民眼中是知識分子、是專家、是希望,但做的不夠,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半個月的學習使我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了農村的現狀,學習到了一些解決農村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同時,我們對於創業也有更高的熱情和思考,並且期望有所作為!

  在此感謝為我們提供這次學習機會和關心村官發展的各位領導,有您們的關懷和指導我們才能更好的成長!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7

  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而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新農民,沒有新農民,就沒有新農村。加強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必然要求。要加強農民科技培訓,必須正確認識制約農民培訓的突出問題。

  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深入開展,我參加了本單位開展了以“農民科技培訓需求”為主題的調研活動,在平度、萊西、即墨、膠南和膠州五市進行調研。透過走訪、座談、調查問卷等形式,瞭解當前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並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其中制約農民培訓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農民科技培訓體系不健全。

  農民科技培訓體系不健全,鄉鎮一級農業科技人員力量薄弱,直接影響了培訓的效果。農民需要培訓一般經鄉鎮到市裡聘請,市裡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培訓,不僅難以保證培訓的時效性,還大大增加了培訓成本。農民的空閒時間大多是在雨天和晚間,而這個時間從縣城到鄉村培訓,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風險。科技人員常年利用雨天、晚間從縣城到農村難度很大。因此加強鄉鎮農業技術服務力量、配備村級農民技術員,健全農民科技培訓服務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是農民培訓經費投入不足。

  農民科技培訓是一項惠及千萬農民的公益性事業,同時也是一項任務重、難度大、要求高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確保經費投入。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政府對農民培訓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經費投入逐年增多。但是要滿足目前培養大批新型農民的需要,個別縣市仍然存在經費投入不足的現象。經費難以保障,嚴重影響了農民培訓的質量,也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是對農民科技培訓認識不足。

  個別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對農民科技培訓重視不夠,尚未真正將農民科技培訓提升到社會發展服務的重要戰略地位。在抓農業、農村工作中,農民科技培訓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幹起來不要”。部分農民對培訓認識不深,學科技、用科技的意識不強,這也反映在他們參加培訓的熱情不高,接受新技術、新品種的能力差,與新農民的標準還有一定差距。認識不到位成為制約農民科技培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四是培訓教師急需知識更新。高素質的培訓教師隊伍,是做好農民科技培訓的基礎,是提高農民科技培訓質量的保證。承擔培訓任務的教師大都是我們農業系統的專業技術人員,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及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原有的專業知識大部分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適用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因此,培訓教師需要透過接受有效的教育與培訓,豐富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業務水平,從而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搞好技術服務。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8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有幸參加由xx縣委組織部和xx縣農委在xx共同舉辦的現代農業發展知識培訓班。透過為期x天的培訓學習,傾聽了相關領域專家領導的精彩授課,實地參觀了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使我進一步拓寬了視野,更新了觀念,對如何發展現代農業,創新農業經營管理模式,紮實推進美好鄉村建設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一、注重品牌包裝,開發農產品附加值

  農產品應發揮品牌效應,才能促使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我們要著眼市場、立足市場、找準專案、尋求突破。利用大山區、大庫區豐富的資源和物產,我縣農業完全可以創造條件打造自己的品牌。我縣茶葉、土雞、黑毛豬等種養植業已有一定的規模,政府要加以扶持,形成規模、成行成勢,打造幾項特色產業的品牌,才能真正實現助農增收。同時要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為農產品流通做好一條龍服務,使之網鏈逐漸伸延。

  農產品深加工既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又可以幫助農民解除後顧之憂。切實強化農業產業化經營。我們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包裝、儲藏保鮮,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延長產業鏈,這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

  二、變革經營模式,發展專業合作社

  經過近幾年的大力發展,我縣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形成一定規模,在發展農村經濟,為農民創收增收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家庭承包經營體制下,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可以有效解決農戶分散生產、規模小、科技推廣難、標準統一難等問題,促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和現代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已經成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一種主要模式,成為當前農業生產經營的發展趨向。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是對“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完善,是對現代農業經營管理制度的一種創新。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也有利於鞏固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穩定農業生產關係,為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建立一個長效的機制,推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的資源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能夠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穩步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而且能夠節約行政資源,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同時也可以使供銷合作社的資源更好地為廣大農民所用。

  發展專業合作社應注重發揮示範社的帶動作用,加大對示範社的政策資金支援,加強市場資訊引導,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同時,對示範社的財務執行和日常管理應加強監督。藉助三資代理模式,可以嘗試對示範社資產的託管;在示範社的日常管理上,可以考慮建立黨支部,透過社員大會、社員代表會、理事會、建設會的形式實現民主管理。

  三、堅持服務理念,增強辦實事能力

  基層幹部直接面對群眾,直接和群眾打交道,如何搞好群眾工作,只說不做不行,和群眾沒有感情更不行。從xx市現代農業發展的經驗來看,只有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坎上,處處為老百姓著想,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才能得到他們的支援,各項政策措施才能很好地落實,進而發展更新。

  基層幹部要樹立群眾第一的觀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最高標準,做到心裡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時刻關心群眾。基層幹部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善於見微知著、以小見大,要把群眾當作是自己血脈相連的親人,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群眾、深入實踐,廣開言路、傾聽民意,瞭解群眾所思、所盼,及時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在為群眾排憂解難中建立感情。基層幹部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全身心地深入到群眾中去,體察民情、傾聽呼聲、瞭解民意、把握民心,千方百計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始終與廣大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唯有如此,才能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

  四、在實踐中創新,做好創意農業大文章

  感受xx現代農業經驗,處處是創新,處處是創意。這種創新不應該是脫離實際的空想,而是根植於實際,在實踐中不斷摸爬滾打得來的。利用我縣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產業加速發展的有利條件,農業創新推動創意農業,必將為全縣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也必將反過來促進旅遊業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創意農業把人們對傳統農業的基本溫飽需求,提升到了對現代農業的休閒娛樂、觀光旅遊等多種附加值高的複合型需求,實現了農業的增值與增效。而農業的農產品研發、生產、營銷、加工和流通,乃至管理的各個環節,對於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都極具開發價值,從而能更快更好地創造出更加新穎和更加引人入勝的創意產品,進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透過這次培訓,使我深切的認識到了自身不足,缺少發現分析問題能力,缺乏創新精神,這是一次全新的洗禮;透過這次培訓,體會到了與現代農業發達地區的差距,充分利用有利資源和後發優勢,實現跨越趕超。

  農業現代化事關四化同步,事關美麗中國建設。身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時刻牢記肩負自身的使命,一定將所學到的知識貫徹到今後的工作當中,從中不斷總結提高,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注入自己的力量。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篇19

  2月19日,根據服務中心的安排,我參加了在華中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的湖北省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並有幸成為了畜牧七班的一名學員。在參加培訓的19日至25日的七天中,透過學習幾位教授們給我們傳授的不同方面的畜牧知識,我再一次對畜牧養殖技術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對這次培訓感悟頗深:

  一、專業技術方面

  在這次培訓中,我主要學習了畜牧養殖及家禽防疫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例如:生豬高效養殖技術、家畜新品種與新技術、畜禽疾病防治與新病介紹、資訊科技與現代農業、動物安全生產等,在培訓的過程中,老師們為了更加形象、更加生動、更加深入的傳授養殖知識,在多媒體教學中穿插了許多實際觀察中拍攝的大量圖片,透過圖片和老師們細心的講解我清晰的看到了牲畜在不同時期身體出現的不同特徵及病毒不斷的變化,並在教師們堅持培訓、指導,服務三位一體及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考察相結合,教師講授與學員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的講授下,在不斷進行研討交流、案例分析、現場教學等多環節互動教學的薰陶下,我發現了在畜牧業工作多年的自己在養殖知識和技術方面仍然有著的許多盲點和欠缺,亦在老師們的耐心解答下學到了許多書本中沒有的知識,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理論知識,也進一步提高了我的實踐觀察能力,在收穫頗豐的同時還增強了我對學習畜牧知識的興趣。

  二、學習方面

  透過這次的培訓及課件與其他學員之間的分析和討論,在使我開拓了視野,更新了畜牧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進一步認識到了知識和各種技能的重要性,更深刻的認識到,要發展畜牧業不但要精通畜牧專業知識,還要不斷的加強學習,尤其是對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面對畜牧業內傳染極快且不斷升級的病毒、細菌,只有堅持不斷學習、堅持與時俱進,接受新的理念、新的舉措,用新的技術、新的醫藥來治療新的疾病,才能夠緊跟時代潮流,壯大畜牧事業。

  三、工作方面

  參加這次培訓之後,我不僅對目前畜牧業發展的現狀及趨勢有了更新的認識,並掌握了新的技術、新的知識、新的藥物,對原來工作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小困難也找到了良好的切入點。同時,經過這次培訓,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名畜牧人的責任重大,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不但要熟練掌握畜牧方面的各種知識,還要善於觀察、善於溝通,在精業務的同時也要懂政策、多用心、會推廣,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和服務意識,只有不斷的學習新的技術,並把新的技術推廣到各個養殖戶家中,做一名能吃苦、善觀察、能示範的畜牧生產技術人員,才能真正為基層畜牧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四、思想方面

  這次培訓是以為指導,以確保畜禽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和建設畜牧業強省為目標,圍繞轉變農業發展展方式這條主線來編排的課程並講授的各種畜牧知識,因此,透過這次培訓,我們參訓人員不僅樹立了自身的科學發展觀,端正了肯努力、肯吃苦、不怕髒、不怕累、持之以恆的工作態度,還進一步增強了為群眾服務、為畜牧業拼搏的思想意識。

  俗話說的好:“學海無涯苦作舟”。經過這次培訓,我深切明白了知識更新、技術更新的重要性,明白了無論是作為一名管理人員還是一名普通員工,處於畜牧行業的我們都要堅持深入基層、親身考察、親自實踐、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只有我們每一名畜牧工作者都發揮自身的激情、奉獻一份力量,我們棗陽市乃至整個湖北省的畜牧業才會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