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兒童心理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1

  真沒有靜下心來好好讀過教育類的著作。在校長的推薦下,我選擇了一本朱智賢的《兒童心理學》閱讀。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意識到,瞭解兒童心理發展狀況,掌握兒童的心理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有多麼重要。我多年從事的是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所以我對學齡初期兒童的心理發展十分感興趣,我便重點學習了這一章節。

  在課堂上,低年級的學生的注意力是最難掌握的。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學齡初期這些孩子的注意力發展的特點,即:無意注意已經有很好的發展,有意注意還在逐步形成中。具體來說就是:

  一、在教學影響下,兒童的有意注意正在開始發展,而無意注意仍起著重要作用。

  二、在教學影響下,兒童對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發展,而具體的、直觀的事物在引起兒童的注意上,仍然起著重大的.作用。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該分別好好研究如何利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這兩個方面來提高學習質量,發展兒童智力。首先,如何利用兒童的無意注意:

  1、應該充分利用兒童的學習興趣。

  2、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觀性。

  3、應該利用兒童的情緒態度。

  4、要積極防止可以分散兒童注意的因素。

  另外,大力培養兒童的有意注意是必要的:

  1、發展兒童對學習的自覺的責任感,在發展兒童有意注意上具有重大意義。

  2、把有意注意發展為“有意後注意”,是保持和鞏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

  透過學習,我認識到,小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時間非常有限,當他們的有意注意的時間過了的時候就必須要運用直觀性強的,有圖案的有趣味語言的教材,或者是其他方法來引起兒童的無意注意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在教學過程中的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這兩種注意必須有節奏地交替進行。抓住學生的有意注意來學習困難的課業或者講解教材的主要部分,在學生緊張的努力學習之後再用學生的無意注意完成輕鬆的環節,這以後還會成功地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

  但是,如果過分偏向哪種注意力就會給教學效果打折扣。如果過分親睞無意注意,一味地為學生的興趣,為課堂的熱鬧,為活動而活動,為滿足學生成就感而過分降低學習難度,那麼學生的能力肯定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也可能會阻礙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的發展。反之,如果過分強調學生有意注意,在教學模式上嚴謹再嚴謹,教學程度上難上加難,那麼高強的壓力會給學生帶來逆反的情緒,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中一定要掌握好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使用的“度”的問題。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2

  小學生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在本階段內,兒童的認知結構由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演化為運算圖式。具體運算思維的特點:具有守恆性、脫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亞傑認為,該時期的心理操作著眼於抽象概念,屬於運算性(邏輯性)的,但思維活動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援。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由於其生理、心理上仍處於不成熟時期,對於相對抽象的數學問題,僅僅用形象的思維方式並不能完全解決抽象特別是稍微複雜一些的數學問題,並且,由於其他學科,特別語言的理解障礙,使得他們在理解數學問題時更難以恰當到位。有時他們只依靠某些簡單的關鍵詞彙理解或解決問題,但這並不能幫助他們完全理解抽象的數學現象。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恰當地運用某些方法和工具如學具、教具與及適當的語言鼓勵等都能比較好地引導小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轉變為抽象思維。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能有效地實現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的過渡。由於現代資訊科技手段的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恰當地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解決了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知識,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

  例如在“平移和旋轉”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很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方式,多媒體動畫出示遊樂園的一角:摩天輪、轉轉椅、纜車、大風車、小火車等的運動,學生一邊觀看螢幕一邊用手勢表示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並根據運動方式分類。學生在直觀形象的感知以及親身的體驗中,理解和掌握了物體的兩種運動方式:平移和旋轉。

  再如:在教學“千克”和“克”、“米”和“釐米”等較小的重量長度單位時,可先用讓學生稱、掂、量的方法,然後在此基礎上利用已有的概念,用思維的形式建立起“噸”、“千米”等較大的新的重量、長度單位的概念。透過具體的計算,引進運算定律;透過教具、實物的演示,引入幾何概念。概念的引入方式是概念教學的關鍵一步,這一步做得如何,將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小學生掌握概念,是一個主動而複雜的認知過程,只有為他們提供豐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透過直觀教學,才能逐步抽象,內化成概念。?

  我們透過形象操作、感受,直觀地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符合“感知——表象——概念”的兒童認識規律。這樣可以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感知數學的基本概念,並在大腦中逐漸形成具體而形象概念並向抽象的數學概念轉換,從事物的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質特徵,促進學生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方向協調發展。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