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寒食節> 寒食節知識

寒食節知識

寒食節知識

寒食節知識1

  寒食節的具體日期,古俗講究在冬至節後的一百零五天。現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寒食和清明,本是我國古代的兩個節日,大致在公曆每年4月5日前後。這兩個節日時間相近(中間僅隔一天),習俗相連,故逐漸合二為一,時至今日,很多人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

  寒食節的起源說法不一。 《周禮》雲"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荊楚歲時記》則有 "冬至後一百五日,謂之寒食,禁火三日"的記載。另一種說法是寒食禁火導源於介之推,《鄴中記》雲:"冬至後一百五日為介之推斷火冷食。"這是指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在出亡的十九年中,介之推始終伴隨,曾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為重耳充飢。後來重耳復國執政,史稱晉文公,據史書記載"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介之推說:"天末絕晉,必將有主,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遂與其母楷隱綿山(在今山西省介休縣,又稱介山)。晉文公得知後親往求之,之推避而不見。文公火焚綿山,介之推守志不移,終不下山,母子雙雙抱木而死。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這天不舉煙火,並把這天定為"寒食節"。

  以上說法始於晉宋,此前未見記載。據《周禮·秋官·司煊氏》稱:"……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漢代鄭玄注:"為季春將出火也。"所謂"火",指"心宿二",即行星中的"大火"(火星)。古人迷信,認為春季見於東方的"蒼龍七宿"屬木,而季春三月黃昏時火星(大火)從東方升起,"懼火之盛,故為之禁火"(《後漢書·周舉傳》李賢注)。其實,這才是寒食節的真正起因。

  《趙書》裡有這麼一段記載,趙王石勒不準老百姓發懷古之幽情,下令禁止群眾過寒食節。這天突然狂風大作,劈雷閃電,暴雨夾帶冰雹,一時間平地水深三尺。石勒大驚,只得收回成命,讓老百姓象過去一樣過寒食節。從這個記載來看,石勒的禁令與狂風暴雨這樣的自然現象純屬巧合,並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但卻反映了狂暴的統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民,意在取消這個傳統節日,是很不得人心的。

  今天,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晉南地區民間習慣吃涼粉、涼麵、涼糕等等。晉北地區習慣以炒奇(即將糕面或白麵蒸熟後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塊,曬乾後用土炒黃)作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區這一天全家吃炒麵(即將五穀雜糧炒熟,拌以各類乾果脯,磨成面)。

  寒食節,民俗要蒸寒燕慶祝,用麵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飛燕、鳴禽及走獸、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後著色,插在酸棗樹的針刺上面,裝點室內,也作為禮品送人。

  而清明節比寒食節還要古老。傳說,大禹治水成功之後,人們為了紀念水患已除,遂將春分之後第十五日定為清明節,以示"清平安樂"。

  關於清明節掃墓習俗之由來,也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漢元帝為追念前朝將軍蕭望之,故有"使祭其冢"之舉。至隋唐時,清明掃墓祭祀已成習俗。另一說是,清明掃墓習俗始於大禹治水成功之時,當時人們為了悼念治水期間犧牲的英雄烈士,紛紛前往墓地祭掃。

  此外,清明節還有踏青、戴柳、射柳、換裝、鬥雞、打球、放風箏、盪鞦韆等習俗。

寒食節知識2

  清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的呢?

  清明寒食節是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之推。

  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原來跟著他一道出逃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就有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看不慣這樣的場面,悄然離開。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然而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裡時,介子推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人上山搜尋,結果還是沒有找到。

  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必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從之。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眾人上山才發現,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準備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並在山上建立祠堂。晉文公還命令把綿山改為“介山”,以示紀念。

  後來,晉文公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以祭奠介子推。

  清明節的節日起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地球公轉一週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執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週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曆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佈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曆中節氣的設定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複雜一點的推算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現在按陽曆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寒食節知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