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書筆記> 《弟子規》讀書筆記

《弟子規》讀書筆記

《弟子規》讀書筆記彙編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弟子規》讀書筆記1

  最近讀了一本叫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很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我讀完後的感受吧!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相處,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裡為我們高興,我們也會更快樂。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要計較小事,這樣人會變得快樂。

《弟子規》讀書筆記2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一句。

  媽媽給我講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推辭偷懶。媽媽問我:“你能做得到嗎?”我聽後深感內疚。平時只要爸爸媽媽叫我,我都會假裝沒聽見,只顧玩我的。媽媽要我去做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爸爸說讓我去做事我會說我又不是你的僕人。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那麼不懂事,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不要讓爸爸媽媽傷心,做一個勤勞懂事的好孩子。這也是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表現。

《弟子規》讀書筆記3

  最近,我讀了一本古人流傳下來的一本書。

  《弟子規》這本書大概是說了:我們要關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關心自己的長輩,還要懂得該怎樣做人。

  我讀了《弟子規》的一本書,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離床喪三年居處變酒肉絕。”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來對自己父母的喪禮是這樣重視的,父母死了之後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這三年裡他們要把屋子變得簡樸,樸素,不能有一點兒富貴的東西出現。但換回我們現代人能這樣做嗎?絕對不行!他們只能喪一個星期,過了一個星期,他們就到處去玩,喝酒吃肉類。現代人也不會把屋子變得樸素。

  我很佩服古代人,他們能這樣尊敬和孝順自己的父母!我讀了《弟子規》有許多感受,過一段時間再讀,可能又會給我許多感受!

《弟子規》讀書筆記4

  尊敬的各位領導、教練、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初三一班的藍奎樟,在此我很榮幸能夠代表六棟樓來和同學們分享學習弟子規後的心得,以及感受。

  《弟子規》原名為《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淑敏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以五個部分而成,分為五個部分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而成,並正式改名為《弟子規》

  《弟子規》於20xx年2月進入校園,至今已快一年了,相信同學們對《弟子規》也有自己的感想,我認為“弟子”就是學生,父母的孩子;從廣義上來講,“弟子規”就是每一個人,“規”就是規範、道理。自從弟子規入校以後,學校少了隨手亂扔垃圾的人多了主動揀起垃圾的人;學校少了講粗言爛語的人,多了尊師愛幼的人。我認為《弟子規》要從小做起,從孝做起。這是我接觸弟子規以來最深的感觸。孝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良傳統美德,所以我們要一直傳承下去。在中國,父母無時無刻不再關心自己的孩子。我的父母老是這麼說:“好好讀書、好好吃飯、出門小心一點兒、不要感冒了”但是他們去從來不讓我擔心他們的身體;每次他們總是重複著那句話我們不用你擔心,你把自己照顧好就行了。我清楚地知道,我無法也不可能讓父母為我放下心來,因為我無論我有多聽話,或是有多麼快樂,我永遠都是他們的兒子,永遠都是他們心中最難割捨的、長不大的、不懂事的孩子。

《弟子規》讀書筆記5

  近段時間我交了一個新朋友,她叫《弟子規》。《弟子規》就像老師一樣,教我怎樣孝敬爸爸和媽媽、爺爺和奶奶,怎樣和哥哥、姐姐之間和睦相處,怎樣增強和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我和她的故事就從一件小事說起吧!有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家吃飯,當奶奶給我端來一碗羊肉燴麵,我正要大口大口吃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規》中的一句話“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於是,我就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媽媽問我:“晨晨,你怎麼不吃了呢”?我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我要等家裡所有的長輩都來吃的`時候我再吃呢”。

  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聽了以後都誇我,“晨晨長大了、越來越懂事了”!我聽了心裡好像吃了蜜一樣甜。於是,我就等大人們都端起碗吃飯時,我才開始吃飯。這一次,我比以前吃飯感到都格外香,很快就把碗裡的燴麵吃完了。

  怎麼樣?這就是我和好朋友《弟子規》眾多故事中的一個故事,她教會我養成了尊重長輩的好習慣,我要和她成為永遠的好朋友!

《弟子規》讀書筆記6

  最近,拜讀了我們祖先的傑作《弟子規》,這本書全文不過360句,計1080字,其基本內容,是融合古代聖賢對青少年學生的訓誡,教誨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規》即據此編寫,先後有序地講解了學童們孝敬父母、關愛兄弟、修身養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的生活基礎規範。這本書分為入則孝、處則弟、謹篇、信篇、泛愛眾、親仁和餘力學文。

  細細品味後茅塞頓開,平時裡對人生的點滴感悟都在聖賢的教誨中有明確的答案,字裡行間充滿著人性的真正體現。

  在弟子規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淨心田。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為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為子女成材。我學了"入則孝"以後,心裡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如果說他能夠幹成大事業,那也許是一種巧合;一個不懂得禮節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後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

  《弟子規》裡面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需自己去細細品味。

《弟子規》讀書筆記7

  因為院系舉辦《弟子規》演講比賽,我接觸到《弟子規》這本書,透過對《弟子規》的學習,讓我感觸良多,尤其是對“孝”的理解。我認為學習《弟子規》應該把《弟子規》的真諦貫徹到實際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弟子規》開篇中這樣教育我們: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首孝悌”從中可以看出“孝”對於一個人來講是很重要的。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生養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麼這個人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可是到底要怎樣做才算是“孝”呢?

  在現代社會,人們往往總是在忙碌的追求自己的目標,對房子、車子的追求熱衷竟讓我們忘記了孤孤單單在家裡惦記著我們的父母。

  曾經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公益廣告:老人一人在家,子女告訴家裡的老人要回家吃飯,老人開開心心的準備了一桌好菜,耐心地等待子女們的到來,可是老人左等右等,都等到睡著了,醒來時,屋子裡冷冷清清的,只有老人一人,正在這時,電話鈴響了,是老人子女的,他們告訴老人不回來了,在電話中老人的孫女叫了老人一聲奶奶,老人心裡有些安慰,正準備和孫女說話時,電話結束通話了,老人很失望很無奈地說了句:你們都忙。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內心震撼了,有人曾說過:人越老越害怕孤獨。你讓你家中的老人孤獨了嗎?一個再華麗的房子沒有家人,那只是一個房子不能稱之為家;一個有家人的房子,即?狗孔釉倨憑贍且彩羌搖@先艘牟皇牆鵯皇親』齙姆孔櫻且桓鯰屑胰說募搖@先宋優閆淥校先說南M皇親優芏嘍嗯閂闥牽喙匭墓匭乃牽茉諞黃鶼硎莧聳蘭渥釔匠L炻字幀?

  隨著我們漸漸長大,我們的父母不在年輕,當你拎著大包小包東西回家時,爸爸媽媽都會顯得異常激動、開心,可是他們的激動、開心並不是因為你拎了那麼多的東西,而僅僅只是因為你,因為你回來看他們了。

《弟子規》讀書筆記8

  《弟子規》讓我在快樂中感情得到了提高,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它長養了我的智慧,震撼著我的心靈。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點知道這些道理,也許我人生際遇會大不相同。

  《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最先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都是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做不到。

  以前我覺得父母愛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無法體會父母的辛苦和委屈。弟子規裡說:“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父母辛苦供養我讀書,而我有時卻不能如他們所願,讓他們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議,我不但不聽,還會覺得煩,有時甚至故意做些讓父母生氣的事。學了《弟子規》才知道,家庭、事業和身體的好壞,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要想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以後一定會孝敬父母。

  《弟子規》還讓我們知道在平時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後,在獨處時都要持恭敬的態度,恭敬才會成為一個人流露的品質。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真正做到對人恭敬。作為學生的我,知道了一個很好的道理:要在日常生活中要作到孝敬長輩。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愛周圍的每一個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會變成和諧的世界。

《弟子規》讀書筆記9

  新的一年又到了,剛開學我們學校就舉行了誦讀,《弟子規》的活動,每天中午12:50我們全校就開始 誦讀《弟子規》了,當我聽到全校一起誦讀《弟子規》時忽然覺得身心舒暢多了 ,我在誦讀時瞭解了一些話的含義比如“冠必正,紐必結”意思是:冠必須要帶正,紐扣必須要扣上的意思。還比如“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意思是:借別人的東西要問問他行不行,如果不問就可以看做偷。再比如說:“恩欲報,怨慾望。報恩長,報怨短。”意思是:恩一定要報,但怨可以忘記。報恩一定要報得多,報怨可以報的少。

  我覺得《弟子規》不僅是拿來背的,還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但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還是覺得學校這次,誦讀《弟子規》的活動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一次活動。我希望學校多辦一些這樣的活動。

《弟子規》讀書筆記10

  學校給每一個學生髮了一本國學經典的書,其中有一部分的內容是《弟子規》。於是我做完作業有時間時就會和媽媽坐在沙發上一起讀,媽媽還為我解說意思呢!媽媽常說,學習《弟子規》對我們很有幫助,它教育了我們在生活上、學習上很多做人的道理。

  今天晚上,媽媽和我又在大聲地念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媽媽解說道:“父母親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不能遲緩;父母親讓你做事的時候,要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懶。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地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聽到這裡,我低下了頭,因為我想起我平時也真的做得不對。有時我做作業或者學習不夠認真,父母會說我幾句,可是我不但不虛心接受父母的教導,而且還覺得父母好囉嗦好煩,亂髮脾氣。現在我看著手裡的《弟子規》,暗暗下定了決心:以後一定要聽從父母的教導,還要虛心的接受父母的批評。例如:媽媽經常說我的東西亂放,書桌上擺滿了學習用品、玩具,每次都是她幫忙收拾。以後我要用《弟子規》中還提到的“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來警惕自己,每次做完作業我一定自覺地把學習用品和玩具放好,不再讓媽媽為我操勞。

  《弟子規》中有許多道理值得我學習,這真是一本讓我百看不厭的好書,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必須在幼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首先要端正自身的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等。其次教會了我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僅要認真學習,還要學以致用,這樣才能真正地讀懂好書,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弟子規》讀書筆記11

  在剛剛進入金沙小學時,我們就開始在早讀課朗誦《弟子規》。一年級的我還不太能明白其中的寓意。在這個暑假,我又重讀了《弟子規》,對其中的幾句話特別有感觸。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而又寶貴的東西,它能讓烏黑的頭髮變白,能讓白天變成黑夜,能讓一個青年人變成老人。時間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它並不能用金錢或其它方式買到。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任何人都不能讓它停止,所以我們應該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讓時間悄悄流走。

  弟子規裡的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我們應該在年輕的時候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把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珍惜每一天。如果整天無所事事,當自己年老時才能後悔埋怨自己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就沒有意義了。趁著年輕時多學習一些,哪怕辛苦一點,年老時才能享受自己用努力換來的成果。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同樣多的,但有些人可以在短時間能完成許多事情,他們可以合理安排利用時間,高效率的完成學習和工作。也有些人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有計劃,雖然看起來他們也很忙,可是卻沒有什麼成果。弟子規告訴我們,趁著年輕,多用功一些,合理利用時間學習和工作,珍惜每時每秒,不要等到老了才感慨時光飛逝。

《弟子規》讀書筆記12

  假期教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背誦《弟子規》,讀了這本書以後,我體會十分深刻,同時也學習到了許多新知識。

  在這本書裡講了許多故事,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讀書的方法講究三到:就是心到,用心地想;眼到,仔細地看;口到,專心地讀.仔細想想這句話可真是太有道理了,結合我平時的日常學習去體會這句話確實也是如此,就比如說我在學習電子琴的時候,真的需要用心記譜,用眼睛仔細的看樂譜,手彈的同時又要大聲讀譜,這樣練提高是十分大的。又比如說背單詞需要我先看書,反覆聽磁帶,同時大聲朗讀,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單詞記在心裡。

  其次,這本書講述了日常起居的行為規範。比如,"衣貴潔,不貴華",穿的衣服乾淨整潔就能夠了,不需要高檔、華麗,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誰的衣服及用具是名牌、貴重,這都是不正確的行為。"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是說吃飯時不能挑食,這不吃,那不吃,造成營養不良。更不能夠愛吃的就暴飲暴食,這樣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改掉了挑食的壞習慣,爸爸媽媽都誇我長大了,懂事了!

  這本書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在思想道德方面,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我們發自內心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做好事摒棄不良行為,學會做人,做一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珍惜時間、誠實守信、認真學習的人。我會時刻用這本書鞭策自我,它將像一座燈塔一樣照亮我的漫漫人生路,讓我健康歡樂的成長。

《弟子規》讀書筆記13

  除了行孝之外還要泛愛眾,論語中有句話是:“欲人愛己,必先愛人。”由此可見泛愛眾的重要性。

  除了要泛愛眾之外,還要以“信為先”這裡就給我們的老師、教練和同學們敲了個警鐘。比方說教練、老師答應或承諾學生說你要做什麼事,但是你去忘記去做了或者是沒有去做都會造成學生對你的不良印象。而同學們也要以信待人,如果你沒有信用,別人就會看不起你,你就會沒有朋友!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學好、學透徹《弟子規》,並落實到生活中去吧!他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敦厚善良的品性。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建設和諧校園、一起譜寫青春的樂章吧!

《弟子規》讀書筆記14

  今天我閱讀了《弟子規》。

  故事的名字是《代父從軍》,裡面講述了花木蘭是位女子,一天,匈奴又要進攻中國,皇帝就頒佈詔書,去中國各地釋出訊息讓以前的老兵上戰場打仗,花木蘭爸爸的腿受了重傷不可以打仗,但是,時間緊迫所以花木蘭只好女扮男裝混進軍營,他在這支隊伍裡戰了二十三年,都沒有一個人發現他是一名女子。花木蘭面對名利從容淡泊,她只想回家照顧父母。她是一個勇敢、淳樸、有孝心的女子。

  讀了這篇故事我懂得了要謙讓女孩子,也不能欺負女孩子,但是,女孩子也要勇敢,不可因為一點小事而退縮。

  第二篇故事是《杜林與古文經學》,這個故事講述了一位勤奮好學的小朋友,他叫杜林,他家很窮,但是有許多從別人家借來的書,還拜訪張竦為師,當時的人稱他為“通儒”他知識淵博,去全國各地拜訪,他回來時發現有兩個人在自家院子裡,其實他倆是來拜訪杜林為師,杜林怕那兩個人把他的秘籍寶典燒掉,就讓他倆每年來一次。

  這個故事告訴我了一個道理,要勤奮好學,愛護書籍,愛讀書,長大才可以做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弟子規》讀書筆記15

  《弟子規》是一部成書於清朝並廣為流傳的兒童啟蒙讀物,目的就是要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為將來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 採納《論語·學而》篇加以引申擴充套件而成,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形式進行論述。

  因為家庭濃厚的閱讀氣息,我從小便對中國古代書籍充滿興趣。還記得我年幼時,父母除了提供我好書,他們也時常陪伴我朗讀中國古代書籍。在這麼多書當中,<<弟子規>>是我的最愛。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發現了許多追崇西洋文化的華人常以不屑的態度去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他們認為這些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然而,他們的想法是極其膚淺的。相反,中國傳統文化不但不過時,還能使我們變成更加完美的人。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愛惜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弟子規》。

  從小,父母便教導我朗讀《弟子規》:“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並向我解釋它的含義。雖然當時有一些迷惑,但隨著年齡增長,我也漸漸地領悟其中的道理。《弟子規》指的是做一個好學生好子女應有的標準。“孝”時孝順。“悌”時兄弟間彼此誠心相愛的意思。從父母那兒學到的傳統儒家的道理,如待人以禮,孝敬長輩,為人真誠等,讓我一輩子受用不盡!

  我們很難苛求一個從西方國家成長的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多深的瞭解,所以我十分慶幸能夠出生在這樣一箇中國傳統文化氣氛濃厚的家庭裡。

【《弟子規》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