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中秋節>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由來15篇

中秋節的由來1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的由來2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有吃月餅的習慣。

  在中秋節這一天裡吃月餅,可是流傳了一段傳奇的故事。那是一個神秘的神話故事。說的是在七仙女急忙的趕著回宮的時候,因為疏忽,給董永留下了一個兒子,從此,董永的兒子就被丟棄在了人間,不得回到天庭。時間慢慢的流逝,來到了一年中的農曆八月十五,這董永的兒子看到村莊裡的小孩子們在村頭的一棵大桂樹下盡情地玩耍,他也想過去和他們一起玩,和他們一起歡歡樂樂,和他們一起湊熱鬧,但是,出乎他的意料,當他走過去的時候,這班天真無瑕的孩子們,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他一起玩,和他一起歡歡樂樂,和他一起湊熱鬧,反而是不理彩他,不放他在眼裡,鄙視他,而且還用難聽的語言攻擊他。罵他是個沒媽、沒家庭教養的野孩子,他聽了之後,感到十分傷心和失落,覺得自己十分命苦,於是,便產生了幻覺,昏倒了在地上。當他醒來的時候,他模模糊糊地坐在了大桂樹下面,還是感到一臉的委屈,在一臉委屈過後,便是放聲的失聲大哭,好像響徹了這整個天際。或許是他真的有感動天神的能力吧!無意間,這嚎啕大哭的聲音,驚動了天神吳剛,他忍受不了自己良心的消遣,便偷偷地拿出了登雲的鞋子,輕聲地對董永的兒子說道:〞若是你想見到你的親媽媽,便把月下的鞋子給穿上。〞董永的兒子聽了之後,便按吩咐穿上了登雲鞋,不一會兒,這登雲鞋便起到了飛行的作用,帶著董永的兒子飛上了天空。

  董永的兒子來到天空後,便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天宮,當他來到一處沒人的地方時,便看見了七仙女。這時候,七仙女左顧右盼,在確定旁邊沒有人的情況下,飛快地來到了自己的親生兒子身邊,那時候的七仙女,既是喜又是悲,不知高興還是傷心好,為了補償這孩子的失去的照顧,七仙女為孩子做了一個香噴噴的餅,讓孩子吃上了。七仙女親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放上了一點花生米、核桃仁,用著美味可口的花生米、核桃仁做成了餡兒,把這些東西混合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圓圓的餅,就像天邊的圓月一樣,十分飽滿,十分團圓,滿懷興致地端到孩子嘴邊。但是,當玉皇大帝知道了這件事之後,感到了一身氣憤,怒沖天地說道:〞這七仙女,真是太放肆了!〞說完,便立即命令他身邊的麒麟,把董永的兒子放流到了人間,就這樣,董永的兒子再一次淪落到了人間裡,又繼續過著寒寒暄喧的生活,但是,這一次,他沒有選擇放棄,沒有選擇禿廢自己的生活,因為他終於可以看見了自己的親生母親,知道原來自己還有一個這麼疼愛他的親生母親,在這一原因的促使之下,他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念,心裡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個有很大作為的人,讓自己的親生母親在天庭上能夠看見自己的輝煌成就,把這一份輝煌成就獻給自己的親生母親,讓自己的親生母親為他而感到驕傲自豪。之後,董永的兒子也慢慢地長大,變得聰明起來,十分吃得了苦,努力地學知識,努力地讀書,最終,他得到了一個官位,歷盡千辛萬苦之後,終於過上了好的日子,開始了官員生涯,他也紛紛宣導他的理念,為了紀念他的親生媽媽――七仙女,他叫齊了各個州、各個縣的百姓們在農曆的8月15這天,紛紛來效仿他,效仿他做的月餅,把這月餅擺在月亮之下,以示懷念自己的親人。

  這月餅就像天上的圓月一般,所以,後人們就稱它為月餅。吃了這圓圓的月餅,人們就能夠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共度平安,即使分隔千萬裡,也有著共同的心願,一起嚮往美好,一起嚮往美好的憧憬。

  這個風俗習慣,一直流傳至今,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人們都會約上一家老少,聚集在月光之下,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一起共度天倫之樂。

中秋節的由來3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二字,始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按照我國古曆法的解釋是:“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叫“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稱“中秋”。十五日夜,當一輪明月懸掛中空,人們望著玉盤般的明月,自然會想到家人的團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因而人們又把中秋節稱為“團圓節”也就成了中秋節的來歷。

  月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物體呢?幹百年來,曾引起人們無窮的遐思與猜想。《唐逸史》中,記載了唐明皇夜遊廣寒宮的故事。故事說八月十五日夜,鄂州人羅公遠與李隆基一塊在宮中賞月,他對玄宗說,願同陛下一起去遊月宮,說完就將柺杖向空中擲去,化為一座銀色的橋。羅公遠請玄宗一同登橋,走了數十里,來到一座大城門前,玄宗抬頭見匾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只見幾百個白衣仙女,在寬闊的庭院裡翩翩起舞,奏著霓裳羽衣曲……這個傳說,反映了人們對月亮的嚮往,也是最初的中秋節的來歷。其實,月亮是一個荒涼、坎坷、萬籟俱寂、沒有生命的星球。月球基本上是一個圓球形,直徑為3476公里,相當於地球的四分之一。其表面積是地球面積的十四分之一,差不多與亞洲面積相等。體積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在月球上走動,誰都會輕飄飄的,一跳就可以跳六七米高。

  古人云:“一片冰心在玉壺”。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月球上還有水冰,而且北極地區的水冰是南極地區水冰的2倍。近年來,美國科學家採用“月球勘探者”探測器探測月球,發現月宮裡藏有水,按照目前用中子光譜儀測量可達到的月面深度0.5米計算,月球上水的總儲量大約在1100萬噸到3.3億噸之間。月球水冰的發現,將極大地激發人類登月的願望,加快人類開發和利用月球的步伐。

  月球圍繞地球旋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本身不發光,月光是太陽光反射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月到中秋分外明呢”?

  當地球在月亮和太陽的中間,月亮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全部對著地球時,我們就看到“滿月”,也稱之為“望”。這時我們所見的月亮面最大,月亮也應是最明亮的:

  八月十五這天,正值秋分前後,太陽光差不多垂直地射在月亮上,因此月亮反射的光線較強;同時,地球上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空氣中的水汽較少,吸收和反射光線的能力大大降低,空氣的透明程度也較好,月光能順利地照到地面。在晴朗的夜空,懸掛著一輪圓月,這時的月亮看上去就顯得分外明亮了。

  中秋節必吃的傳統食物

  餈粑

  餈粑是圓的凝聚,它始終與圓相伴。蒸糯米的蒸籠,打餈粑的碓窩,放餈粑的簸箕,做餡的黃豆、花生、芝麻等等無不與圓同在,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餈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餈粑,蘸上炒黃豆麵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

  麻餅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烤肉

  中秋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烤肉,在內地現在許多商場中秋前夕也搞起了烤肉特賣會,所以很多人光顧。在不知不覺中,中秋節吃烤肉也變成了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菜餚。

  吃南瓜

  在江南地區非常盛行中秋節吃老南瓜,不僅是因為中秋正值南瓜豐收之時,而且還有一個關於“八月半吃南瓜”的故事。傳說,南山腳下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隻南瓜。她採了回來,煮給父母吃。兩老吃了後食慾大增,病體也好了。所以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吃南瓜,也寓意健康成長、延年益壽。

  吃菱角

  中秋節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節日,有很多飲食習俗,而吃菱角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飲食習俗。在江浙一帶,每到中秋節,街上到處都是賣菱角和買菱角的人。菱角長成於七月,但中秋期間,正是菱角最為飽滿成熟之時。菱角甘甜,清脆,既可生吃,也可以熟食。而且中秋吃菱角有“聰明伶俐”的寓意,所以很多大人都會在中秋節這天給自己的孩子買菱角吃。

  大閘蟹

  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箇中滋味讓神往。回到世俗的生活:不過今年的大閘蟹一定夠貴,不妨吃點別的。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物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鬥兮酌桂漿”“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中秋節的由來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到來了,又可以吃到那美味的月餅啦!”每當到中秋節時,我都會不禁喊道!老爸老媽總會說我是個名副其實的“小饞貓”!

  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呢!有“小月節”、“八月節”、“月節”、“月夕”等。因為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被大家喻為“團圓節”。

  說起中秋節的由來,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呢!“嫦娥奔月”就是其中之一,大家一定聽說過吧!

  “中秋”,是被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古詩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裡,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加深切,尤其是那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的時刻。

  每當到中秋節的時候,吃著那美味的月餅,欣賞著那象徵團圓的明月,眼前又會浮現出20xx年的那次中秋節。那次中秋節,我們一家四口來了次“跳繩大比拼”!“跳繩大比拼”先後分三場,分別是“熱身賽”、“加油賽”和“一決雌雄賽”。我和老爸一組,弟弟和老媽一組。最終,我們以2比1的優勢而奪得了這次比賽的桂冠!

  每每想到這,我總會情不自禁地笑笑,然後,接著吃月餅,賞月亮,彷彿從月亮裡再次看到那次比賽的情景……

中秋節的由來5

  中秋節據說是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祭月。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中秋節賞月的來歷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永珍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溼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溼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賞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習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旅遊人少的地方

  1、河南郭亮村

  令人驚豔的旅遊地,一個退伍軍人張榮鎖帶領村人修建了一條公路。雖然你可能只為了拍攝或速寫一座農宅或者一條公路,但是莽莽太行山給出的背景把這些事物本身的光環無限放大。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輝縣西北太行深處沙窯鄉

  2、貴州馬嶺河

  馬嶺河地處峽谷,峽谷之間跨越一座大橋,橋上可以看見峽谷中無數的河水漫開流到峽谷裡,一縷縷飄渺的瀑布懸掛在整個峽谷間

  地址:貴州省興義市境內

  3、蜀南竹海

  《中國國家地理》評選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之一。當竹成為海洋的r候,你的心就可以在這些韌性十足的波浪上放飛了。在竹海最好乘坐一下當地人的滑竿,在顫悠悠的快樂裡,讓身心完全放鬆。

  地址:四川省南部宜賓市境內

中秋節的由來6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的由來7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中秋節的由來8

  北宋時期,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月跟餅第一次產生了聯絡,這或許就是“月餅”這個稱謂的來歷,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到了南宋時期,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

  真正讓中秋節吃月餅這一行為成為風俗的,還是明朝時期。

  元朝末年,統治者荒*殘暴,民不聊生,各地紛紛起義。當時朱元璋聯合各路義軍準備起義,但元朝官兵搜尋得非常嚴格,訊息傳遞困難。

  這時劉伯溫想了一個辦法,把“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在餅子裡,這些餅子躲過了元朝官兵的搜查,被分發到了各路義軍手中。八月十五那天,各路義軍群起,形成燎原之勢,元朝官兵被打垮,起義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朱元璋八月十五起義的這個故事,一直傳到了晚清時期,當時辛亥革命,本來也是定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八月十五殺韃子”,後來因為各種事情的干擾,拖延了幾天,一直到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才舉事。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以後,每年八月十五都會吃月餅,並給群臣賜月餅,這種習慣慢慢擴散到民間,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這個風俗就這樣形成了。在當時大明朝廷,中秋節也都會給官員發月餅過節。

中秋節的由來9

  中秋節簡介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孃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佔據溫、臺、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國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節的由來10

  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的由來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相傳,元朝末年,人們忍受不了蒙古人的統治奴役,紛紛想要起義抗元,卻苦於無法傳遞訊息。此時宰相劉伯溫心生一計,要大家買月餅來吃以避瘟疫;大家買了月餅切開一看,裡面卻藏了紙條,號召八月十五夜起義,民眾紛紛響應,便一舉推翻了元朝,月餅也因此成為中秋節的應景食物。

  中秋節吃月餅的寓意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小吃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其中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月餅圓又圓,又是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在中秋節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買過的飲食習俗。時至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中秋節吃月餅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清朝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

中秋節的由來11

  中秋節博餅的由來

  在古代,“博”是一種棋戲,後泛指賭博運動。當然,沿襲到現在,博餅不再有賭博的意味,而是成為廈門人中秋聚會的保留節目。廈門的“博餅”,也叫“博中秋餅”、“博會餅”。

  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於是,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成了如今廈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

  據說是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地,驅逐荷夷收復臺灣。鄭成功計程車兵基本上來自福建、廣東各地,到中秋節前後,士兵們思念親人。鄭成功的部將洪旭,為了撫慰士兵離鄉背井、思親想家之念,激勵士兵先國後家,克敵制勝的鬥志,便與兵部衙堂的屬員,經過一番籌謀,巧設“中秋會餅”,透過“擲骰子”活動讓士兵們賞月玩餅、品茗談天。

  這獨特的遊戲,後逐漸在民間流傳和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早年,博狀元餅,多為親友或結拜兄弟姐妹間大家出錢,購買一二會月餅,共同博之,誰得“狀元”,來年中秋節要贈送一會給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兩會。這樣,年年有增無減,會餅越來越多,只好再分開兩獨立組。一般家庭由長輩主持,每年買一二會,全家圍成一圈博之。

  中秋博餅,講究的就是一個開心,是博一個好兆頭,大多數人都願意相信,博中狀元的人,一年運氣總是會特別好,這當然是因為博餅活動裡傾注了人們的感情寄託。

  在閩南地區,中秋賭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遊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誌》記載:在廈門、泉州、漳州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在臺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以及臺灣離島金門縣,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在金門,金城鎮吳厝社群發展協會每年慶祝中秋社群聯歡晚會,都有博狀元餅大賽。

  中秋節博餅的規則

  每會餅設“狀元”1個,“對堂”2個,“三紅”4個,“四進”8個,“二舉”16個,“一秀”32個。全會有大小63塊餅,含七九六十三之數,是個吉利數。國為九九八十一是帝王所用的數,八九七十二是千歲數,而鄭成功封過延平王,所以用六十三之數。

  大小63塊餅,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把六顆骰子放在大瓷碗內投擲。博規主要有30款:一秀、二舉、三紅,分別以出現一顆紅四、兩顆紅四、三顆紅四為得餅。狀元是以出現四顆紅四點、兩顆紅一點為最高階,稱“狀元插金花”,可獲狀元和兩個對堂共三個大餅。

  獲狀元的以出現四顆四點紅為起碼級,其中又發四紅帶多少點比大;“五子”出現即壓過四紅,即“五顆”除五個紅四以外的任何五顆一樣算為“五子”,又以帶多少點比大。“五紅”就是出現五個紅四點,壓過“五子”,其中又以帶多少點比大。稱為“對堂”的榜眼、探花出現一至六點都有得餅。

  此外,還有極少出現的“六勃紅”,即六顆四點出現。“六勃紅”得主,就可得全部會餅,但一般友好相處,得主只拿狀元和對堂,其餘就分送給大家吃。“六勃黑”是指出現除六顆紅四點以外的任何六顆相同的。“六勃黑”出現,大家可熄燈搶餅,但現在一般不再採用。

  具體玩法:大致是這樣的:每個人每次要把六顆骰子一起投進大碗裡(再強調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才能玩得起來),眾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點數得餅。如果骰子掉出大碗,本輪就作廢,到下輪繼續參與。

  中秋節博餅的由來你已經瞭解了,在中秋節到來時,可以試試這種有趣的活動。

中秋節的由來12

  過中秋節的習俗,在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各諸侯國國君都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習俗,講究一個日月同輝、天地同壽。秋天祭月,一般都選在中秋節前後幾天,這是中秋節最早的原型。

  但是吃月餅這個習俗,是一直到唐宋時期才慢慢形成的。在唐以前的中國,老百姓還是以黍、米、粟為主食,很少吃餅子,餅子大多是胡人的吃食,所以當時又給餅子叫胡餅。

  隋唐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繁盛,胡人的很多飲食習慣、服裝、食材都傳入中國,胡餅漸漸被華夏人所接納。胡人烤的餅,大多幹焦硬朗,吃起來考驗牙口。傳入中國以後,我們中國人馬上對其進行了改良,比如加入各種餡料,撒上芝麻,減少分量等等,讓餅子好吃了不少。

  相傳在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獻餅祝捷。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這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中秋節吃餅的記錄,但當時還沒有“月餅”這種叫法。

中秋節的由來13

  后羿射日之後成為英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二人恩愛的過著日子。偶然一天後羿巧遇王母求得不死藥,本打算和妻子一塊成仙,不想被小人惦記,趁后羿不在家的時候要搶奪。嫦娥無奈,危急之時吞下不死藥,立時成仙飛上了天空。

  后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於是在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妻子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此後,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記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技術拜月的意思。兩漢時以具雛形,唐時,中秋節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約八百二十七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急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纏魂園,故曰中秋。”

中秋節的由來14

  中秋節傳統習俗活動

  中秋節傳統習俗: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節傳統習俗: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中秋節傳統習俗: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中秋節傳統習俗: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中秋節傳統習俗: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

  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中秋節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節寓意什麼

  1、團圓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

  2、和諧

  中秋慶賀著期待著豐收,因此也期待著和諧。“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群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3、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中秋節的由來15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比較多。其中“中秋”一詞最早源於《禮記·月令》中的“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說,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八月中秋時,農作物基本都成熟了,農民為了慶祝豐收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也有歷史學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時候。這一天,唐軍裴寂看見月亮,成功發明了月餅作為軍糧,成功解決了軍中糧食不夠的問題。此後,人們便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以此做紀念。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賞月、吃月餅、飲桂花酒等習俗也流傳至今,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由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