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新時期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素養

新時期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素養

新時期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素養

  新時期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理念的轉變

  我們都熟知“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教學原則,但我們好多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卻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走講課堂,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上課一開始,學生似乎都會了,都懂了,但教師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備了很詳盡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學生拉回來,讓學生“假裝不懂”。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愛學。教代替了學,學生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更不用說會學了。

  其實,我們語文教師首先應在備課中從“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去創新、設計教學方案,使教師充當參與、促進和指導的角色。教師不僅要考慮課堂上讓學生學什麼,怎樣學,更應考慮這樣的學習對學生的發展有什麼作用,要時時把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學生對後來知識的學習,必須在已經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

  因此,正確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就顯得格外重要。學生所具有的知識基礎,不光只有在教材中學到的,來自學生生活經驗的知識基礎分析也同樣重要,教師對此不應忽視。

  總之,語文教師需儘快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落實“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育人目的。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激發興趣,讓學生熱愛語文。作為語文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創設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悄然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

  (2)面向全體,關注差異。學生個體之間在智力、生活經驗、認知方式、情感態度等方面存在著客觀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並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為不同個體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3)教給方法,培養自學能力。只有知道如何學習,才能在知識不斷增長的社會繼續學習。因此,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掌握如何閱讀,如何寫作,如何進行口語交際等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新時期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角色的轉換

  “教,是為了不教”,我們知道,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不管怎麼說,首先還得“教”,關鍵在於“教”什麼,怎麼“教”。如果只是一味地教給學生知識,那教師就只好一輩子“教”了,而如果像陶行知先生說的:“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師教的可是探求知識的方法,那可真就可以“不教”了,這叫會“偷懶”。“懶惰”的教師培養勤快的“學生”,這句國外的.諺語正是教師要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意思,與葉老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

  具體地說,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改變教師唱“獨腳”大包大攬的主角地位,擔當起在知識探索、能力培養上的主導作用。

  例如:朗讀背誦課文;研讀各類文體的課文時,如何質疑設問,如何尋找答案,如何進行文章和語言、寫法的賞析;如何筆記,如何整理知識,如何複習;這些都有法可循,但學生不是生來就會,讓學生自己摸索,誠然能訓練能力,但學生的經歷和時間有限,最終形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無疑是很低的。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去給學生分析課文,而是指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學會運用一些學習方法,並運用這些方法更廣泛的去做學習上的“自主合作探究”。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分析課文只是給學生一條“死魚”,我們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是給學生“漁”,讓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捕魚能手。與此同時,還能鼓勵學生在運用一些現成方法學習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新時期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語文能力的提升

  “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要教會學生,教師先要會。因此,語文教師就不能滿足於會講――把參考資料搬到教案上,又“販”到課堂上,而應該實實在在學點看家的本領――離開教參能品出文章的“味”來,提起筆來能寫出“自己”的文來。柯瓦列夫曾說過:“教師應當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要教給學生的範圍,要具有更寬廣的科學視野,否則,他就不能喚起和發展對本門學科的興趣,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往往對某些課外知識很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語文教師只侷限於教材而不適當拓寬,學生學得索然寡味,效果自然好不到哪裡去。要提高文學素養,要拓寬文化視野,還得聽從魯迅教導“讀書要像蜜蜂採蜜一樣雜採眾家”,多看“閒書”,除了經典名著外,語文教師還應該讀精的、新的、富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當代優秀作品,凡是學生應該讀的、適合學生讀的、學生喜歡讀的,教師都必須讀。

  語文教師也只有“博觀約取”,才能“厚積薄發”,做到會寫、善寫,進而用自己的寫帶動學生去寫,使學生學寫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對新時代語文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髮展的促進者。

  這將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把握住教師理念轉變、角色轉換,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自主學習真正落到實處,實現從“教”到“不教”的飛躍。

【新時期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素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