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3篇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1

  論文摘要: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不斷向前發展,教師素質與教育發展的關係問題越發被重視,併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文章指出,我國中學音樂教師隊伍的素質現狀與音樂新課程的實施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教師學科素養的提高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應該從教學理念、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對教師的學科素養加以提升。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背景 學科素養 中學教師 音樂學科

  新一輪課程改革給我國基礎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自《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頒佈以來,廣大音樂教師認真貫徹實施《標準》,努力探索教學方法,為提高音樂課教學質量做出貢獻,音樂課程改革顯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根據我們在西北及西南共計九個地區的問卷調查和反饋結果來看,音樂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模式單一。就目前來看,一些音樂教師對新課程仍然存在一定的牴觸情緒,特別是有些年齡較大的教師不願意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單一,教育思想陳舊。在我國部分地區,音樂課往往被置於一個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有的學校甚至不給學生開設音樂課。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一般停留在對歌曲的教唱,教師忽視了對學生音樂文化知識的引導;而高中由於在高考指揮棒導向作用下,多數學校存在經常擠佔音樂課的現象,導致上課課時不足,達不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談不上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

  其次,教學設計欠妥,教學效果欠佳。教師教學方法、課程設計不當會導致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紀律鬆散。比如用一整節課時間來講授理論知識,教學內容就顯得枯燥、乏味,學生不僅感受不到音樂課的輕鬆愉快,還可能對音樂課產生逆反情緒。教學設計是一項複雜的技術,它需要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作指導,體現了一定的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中學生求知慾強、接受能力強,但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必須針對學生實際,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採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創立適合中學生年齡特點、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境。

  再次,教學手段運用不當,多媒體喧賓奪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音樂教學,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它能將文字、動畫、音樂有機結合起來,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使音樂教學更添活力。但有的教師專業水平有限,在課堂上單靠播放現成的教學課件,與學生的互動減少了很多,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還有的教師為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課件製作上牽強附會,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穎、動感效果,使學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音樂之外的東西上。這種現象不僅浪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影響學生的體驗與思維,弱化了音樂課堂教學,要知道一堂課是否精彩,關鍵是教師而不是工具。

  以上這些問題在很多學校都普遍存在,如何改變這樣的教學狀況,更好地推動新課改發展,關鍵還在於提高教師自身的學科素養。學科素養是指在學習和教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綜合能力,這種能力包括音樂學科特徵的基本品質、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經驗的綜合,它不是各種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多方面素質的綜合體現。

  一、良好的道德修養與先進的教育理念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教書育人是一項影響社會和個體,具有重大社會責任的職業。因此,堅持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用科學的精神陶冶學生,用科學的知識培育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是教師恪守職業規範、堅持高尚職業道德行為的表現。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發掘思想教育因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因此,要使每個學生的情操都得到陶冶,審美能力得到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不容忽視。

  20xx年8月,筆者作為會議代表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ISME),會議的主題是“和諧與世界的未來”。這次與會代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從事中學音樂教育的一線教師和音樂教育研究人員,他們大多思想先進,願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希望自己的教育思想與世界接軌。會議透過與世界各國的音樂教育學者的直接交流與觀摩,使大家近距離地感受了世界音樂教育潮流,領略了先進的音樂教育理念及其魅力,同時也深刻感受到我們與先進國家在音樂教育上存在的差距。筆者認識到,透過對當今先進教育思想的研究以及對《標準》的解讀,才能夠更好地理解並認同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形成一套系統的新課程音樂教育思想體系。

  二、專業技能與綜合實踐能力

  (一)傳統音樂技能

  音樂是橫跨多學科的一門具有專業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邊緣學科。傳統的音樂技能包括聲樂、器樂、樂理、視唱練耳等方面,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專業特點,這就決定了它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如器樂演奏技能和視唱練耳能力是從小培養且需要不斷反覆練習,“三天不讀口生,三天不練手生”就是這個道理。作為傳統音樂教學,聲樂演唱和器樂演奏能力仍然具有重要地位,這些也是音樂教學活動中實施美育的載體,這些載體不堅實、不豐富,教師就無法把美的資訊忠實地傳遞給學生。

  (二)現代資訊科技技能

  新課改逐步深入,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被越來越多地運用於音樂課教學,多媒體資訊科技的介入,對傳統的音樂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教師掌握中學音樂教育必備的計算機課件製作方法,以及多媒體技術的理論和技能知識,是對傳統音樂教育的突破,更是適應現代音樂教育的基本要求。

  1.課件製作

  在大力提倡新課改的今天,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製作與科學應用,必然給音樂課堂增添新的活力。因此,音樂教師必須熟悉一些常用的課件製作工具,瞭解一些課件製作的基本理論,並學會收集或製作素材,根據教學設計的要求及思路製作音樂課件。常用的課件製作軟體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

  2.音訊處理

  新的課程標準將音樂鑑賞作為音樂審美的核心,貫穿中學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在教學中常會遇到對一些音訊的剪輯處理,如音樂片段的擷取或連線、曲調的升降,等等。合理地利用一些裝置及軟體(一般的音樂製作軟體都有此類功能),根據教學需要自己動手製作或剪輯音訊素材,可以使音樂教學的目的性更加明確。因此,具備基本的音訊剪輯處理能力是必要的。

  3.音樂製作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家用電腦的普及,電腦音樂創作憑藉其方便的操作、豐富的音響效果被人們喜愛並迅速推廣。因此,教師學會使用一些音樂製作軟體,會讓課堂教學錦上添花。這些音樂製作軟體種類很多,如Nuendo、GoldWave、Sonar、CoolEdit等。

  (三)課外活動組織能力

  音樂課外活動是學校音樂教育中課堂教學和社會音樂教學的橋樑和有效補充,是中學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這對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重視藝術實踐,將其作為學生獲得音樂審美體驗和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基本途徑。”“透過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音樂教師指導課外活動所需的專業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這主要包括合唱組織及訓練能力、樂隊組建及訓練能力、舞蹈創編能力、晚會組織能力,等等。

  三、教育教學與課堂管理能力

  音樂教學實踐中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對藝術學科至關重要,因為學生的每一次音樂實踐活動,都是對音樂美的感受、體驗和表現的過程,這既是音樂教學自身的特點,又是區別於其他學科的主要特徵。怎樣更科學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怎樣才能使音樂課堂生動有趣?應該用什麼方式呈現音樂的美?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教師的教學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獲得學習、審美、認知的方法,關係到學生對音樂形象的感受與體驗、審美情感的深入與昇華和對蘊涵其中的美的認知。

  在課堂上密切關注教學狀態,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也尤為重要。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在課堂上面對幾十個學生,和學生平等對話,進行思維碰撞、情感互動,是一個多因素彼此影響和制約的複雜動態過程。因此,教師應及時分析、把握教學目標與課堂管理現狀之間存在的偏差,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和課堂氣氛,同時,努力調控情緒,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因勢利導地確定課堂管理的各種指令。

  四、科研創新與終身學習能力

  我們處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老化加速,資訊更替頻繁,社會變化加劇。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擁有足夠的知識,終身學習是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學到老”是每位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

  此外,教師終身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教師的成長有著長遠的意義,培養該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要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意識,創設良好的科研氛圍和環境。現代社會,音樂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教學能力,而且要具備優秀的科研能力,美國學者史密斯(R.Smith)認為:“所謂創新型教師,就是那些善於吸收最新教育科學成果,將其積極運用於教學中,並且有獨特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的教師。”所以,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是音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需要。現代教育理念下,中學音樂教師更應教學與科研並重,以適應新時期音樂教育的不斷髮展。

  上述幾個方面的是音樂教師的基本素養,它們是一個有機整體,相互聯絡。只有教師全面提升其學科素養,才能更有效地推進音樂新課程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2]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3]佟慶偉,秋實.個體素質結構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

  [4]王玉華.創造型教師的品質特徵及其培養途徑[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2

  [論文摘要]鋼琴伴奏是聲樂、器樂、舞蹈等表演藝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超的鋼琴演奏技術、高效的彈奏能力、紮實的音樂理論基礎、深厚的文化知識底蘊、堅實教育理論基礎以及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是高等音樂院校鋼琴伴奏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

  [論文關鍵詞]高等音樂院校鋼琴伴奏職業素養

  鋼琴伴奏是使聲樂、器樂、舞蹈等相關表演藝術煥發藝術魅力的催化劑。只有當鋼琴伴奏與器樂、舞蹈、聲樂融合起來時,音樂才會富有生氣和感染力,音樂內容才會得到完整的表現。鋼琴伴奏是一門與獨唱或獨奏者共同構成的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它們共同塑造藝術形象,抒發和表現音樂內涵,是表演藝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師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鋼琴伴奏是一門包容性強、涵蓋面寬的藝術,鋼琴伴奏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課程,它要求伴奏者,即執教教師不僅具備一定的彈奏技能和應變能力,而且還要具備豐厚的文化教育底蘊、較高的音樂藝術素養、靈活的應變能力和廣闊的思維空間,準確把握音樂風格,具有正確的藝術理解能力、表現能力和音樂分析能力。

  一、高超的鋼琴演奏技術

  鋼琴伴奏與獨奏相比,除了一些共同的鋼琴技術、技巧外,像鋼琴觸鍵的方法、踏板的運用、鋼琴伴奏作品的整體藝術處理等,都具有其獨特的技術內涵。鋼琴藝術是一個細微的藝術,尤其是它的觸鍵方法,在鋼琴演奏中是十分講究的,因為它直接關係到鋼琴演奏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在鋼琴伴奏中,伴奏者不僅要顧及自身彈奏音樂的音色效果,還要兼顧音質、音色和音量方面的特殊合作要求,以求達到整體音響效果上的均衡與和諧。踏板是鋼琴的靈魂,它在鋼琴彈奏中的具有不可比擬的重要性。如果在鋼琴伴奏中應該使用踏板,那麼是全踏板、1/2踏板還是1/3踏板以及何時踩下去、何時放掉等問題,都必須認真推敲,並非常講究地去使用。

  二、高效的彈奏能力

  鋼琴伴奏始終是伴奏主體的陪襯,其不可能像獨奏獨唱那樣一味去追求作品的精雕細刻。在高等音樂院校從事鋼琴伴奏的人員往往會遇到大量的曲目需要你去伴奏,而且曲目會有一定難度的情況。此時,提高伴奏者快速掌握音樂作品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它就要求鋼琴伴奏者能夠“多”“快”“好”“省”地掌握音樂作品。“多”即儘可能地增加伴奏曲目數量;“快”即上手快,能夠很快地熟練曲目;“好”即儘可能地處理好伴奏曲目,與伴奏主體配合好;“省”即能夠有效地省去煩瑣的藝術處理過程,抓住曲目的主要特點,與伴奏主體相配合。視奏能力強,應變能力快也是一位優秀的鋼琴伴奏教師不可缺少的能力,這能為歌者、舞者以及演奏者在表演過程中的失誤起到及時的補救作用,從而創造出更加完美的藝術形象。從這個意義講,批次性、快捷性、靈活性和應急應變能力是鋼琴伴奏者特有的、必備的職業素養。

  三、紮實的音樂理論基礎

  音樂理論基礎包括很多方面,如音樂作曲理論、音樂史學理論、音樂美學理論、音樂教育學理論等。如果一名鋼琴伴奏教師欠缺調式調性、曲式結構、和聲配置等作曲理論知識,或對這些理論知識掌握不夠紮實,那就無法真正弄清作品的內在音樂結構和藝術邏輯發展關係,更無法理解音樂作品並使之藝術化。這樣,在面對複雜的音樂時就會束手無策,無從“彈”起,彈出的伴奏會顯得蒼白無力,甚至雜亂無章,全然達不到應該具有的藝術效果。另外,只有音樂作曲理論作為知識支撐是遠遠不夠的,鋼琴伴奏者還必須具有音樂史學、音樂美學、音樂文獻等方面的相關音樂知識,這些方面的知識將有助於伴奏者瞭解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其蘊涵的哲學思想、音樂美學思想等,使其對伴奏作品做出最佳化的藝術處理。同時,對伴奏者理解音樂作品的風格特徵和審美意義也大有裨益。只有挖掘出自己所伴奏的作品本質中更深一層的音樂思想,才能夠把作品的實質展現給聽眾,從而與聽眾產生高層次的情感共鳴。

  四、深厚的文化知識底蘊

  鋼琴伴奏作為一種外在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形式,是表演者內在素養的集中反映。鋼琴伴奏的彈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彈文化”,出色的鋼琴伴奏離不開全面的藝術修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各方面的文化修養加深了,音樂感受力才會隨之豐富起來,文學、歷史、哲學、美學等文化修養常常制約著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程度。一個優秀的鋼琴伴奏者,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藝術修養和人文功底,瞭解其他藝術形式及各方面的相關知識,如文學、歷史、戲劇、電影、舞蹈、美術等姊妹藝術,來提高自身理解作品、剖析作品的能力。眾多音樂作品涉及的背景知識是多樣的,鋼琴伴奏教師必須閱讀大量音樂文獻、音樂歷史與文化,以最快的速度準確判斷不同時代不同音樂家的不同音樂風格,這樣才能把音樂作品準確而完美地展現在聽眾面前。不少中外名曲都與文學、詩歌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關係,一些標題性的音樂作品常取材於民間傳說、小說、戲劇或詩歌等,這就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文學藝術修養去理解這些作品。例如,鋼琴家傅聰之所以能把中華民族的戲曲、詩詞、哲理、繪畫在其鋼琴演奏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就是得益於他的父親——傅雷先生自幼對其傳授古今中外文化知識,培養了其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的結果。所以,全面加強文化素養,從浩瀚的科學文化知識海洋中去吸取營養,激發靈感,是所有鋼琴伴奏者終生的必修課。

  五、堅實的教育理論基礎

  高等音樂院校的鋼琴伴奏教師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教學教育理論,掌握必備的教育教學方法,如基本的鋼琴伴奏教學手段、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這才能夠完成“鋼琴伴奏”這門與眾不同的課程教學。在鋼琴伴奏教學中採取適當的教學手段與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還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鋼琴伴奏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把本課程的課程定位告訴學生。鋼琴伴奏者必須熱愛本職工作,對鋼琴伴奏應該具備執著的追求和滿腔的熱情以及強烈的責任心,對待每一次伴奏任務都要一絲不苟,積極配合,要具有善於與人合作,時刻保持謙虛、隨和。在與合作者進行再度音樂創作時,應將自己的情感與合作者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其在演唱(奏)中得到音樂的提示和烘托。所以說,高等音樂院校的鋼琴伴奏教師必須具備堅實的教育理論基礎作為其鋼琴伴奏教學工作的保障。

  六、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

  鋼琴伴奏教師需要演奏以及教授的伴奏作品多種多樣,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作曲家及不同體裁形式的音樂作品,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這就需要鋼琴伴奏者跳出鋼琴的侷限,甚至跳出鋼琴伴奏的侷限,像指揮家研究總譜那樣去分析音樂作品,力求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一個對伴奏曲目有著全域性性指導意義的整體性構思,這種整體性構思恰恰是伴奏成功與否的關鍵。

  另外,鋼琴伴奏教師還應該養成一種隨時總結構思和教學方法的教學習慣,不斷探索、發現鋼琴伴奏教學中的教學規律與教學技巧,透過教學實踐提煉出相關的教學理論,然後運用相關的教學理論再指導教學實踐。鋼琴伴奏教師應該在鋼琴伴奏教學中尋找問題、產生課題,並最終在教學中解決問題、完成課題研究。這樣一個實踐產生理論、理論指導實踐的認識過程,一方面鍛鍊了鋼琴伴奏教師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學、科研主動性,維持了自身鋼琴伴奏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學生的鋼琴伴奏學習做出了表率,為其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綜上所述,高超的鋼琴演奏技術、高效的彈奏能力、紮實的音樂理論基礎、深厚的文化知識底蘊、堅實教育理論基礎以及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是高等音樂院校鋼琴伴奏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鋼琴伴奏教師的職業素養直接關係到鋼琴伴奏課程的質量和藝術品味,好的鋼琴伴奏教師可以帶給鋼琴伴奏無限的生命力和發展動力,可以使歌唱家的歌聲變得更美、演奏家的演奏變得更加動聽,更可以使鋼琴伴奏的後備軍充滿活力。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3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要定位

  你是做基礎鋼琴教師,還是高校鋼琴教師。高校教師面對的都是成人,或者是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學生,他們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很強了,所以高校鋼琴教師很好當。

  作為幼兒基礎鋼琴教師就不同了,面對的是沒有知識,甚至有時候我們說的語言還要進行認真的推敲設計他們才能夠聽懂。所以你要有絕對的耐心和愛心才能夠做好。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要去累計經驗

  面對各種各樣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和智商也是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不可能用一種教材或者教學方法使他們順利的學好鋼琴。鋼琴教師就像外科醫生,他要不斷的是做試驗,這種方法在這個孩子身上不作用,這一課對這個孩子就很難,這個孩子手指很有力就很容易站起來,這個女孩手指太纖細,很容易塌指,這個孩子很容易將曲子彈會了,但手指手型緊張的如同雞爪,所有所有這一切你該如何去做?要不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試驗,最後使自己成熟起來,要不是走捷徑,跟著有經驗的老師用很短的時間去儘量的掌握。鋼琴教學是很個性的。所以前段時間有人編寫了一本自認為完美的教材,讓鋼琴教學者加盟,加盟了就可以勝任鋼琴教師這個稱呼了,簡直是無稽之談。我相信這個編書的人是沒有從事過幼兒基礎鋼琴教學的。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提高自己的綜合音樂素質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單單將學習鋼琴定位為鋼琴學習,而是將鋼琴作為提高孩子音樂基本修養的工具。孩子們很喜歡唱歌的。但他們聽課煩了,練琴累了,我們和孩子融為一體,一起來唱唱歌曲,煩和累都會被歌聲拋到九霄雲外。所以教師是的歌聲要去感動孩子,鋼琴伴奏要讓他們活躍起來。孩子學習一段時間對鋼琴失去興趣,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教師的錯。教師在業餘時間要繼續學習鋼琴即興伴奏知識以及流行音樂,便於去面對形形色色的孩子們。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繼續提高鋼琴演奏技巧和水平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不要對自己做鋼琴教師沒有信心也不要過於驕傲自滿。首先自己鋼琴示範動作要輕鬆自由,不能出現手指緊張、塌指、手臂僵硬、手腕過於抖動等等不良現象,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想象的。作為這一點希望青年教師要虛心聽取老教師的建議。我曾經帶過一個年輕教師,彈得很棒,但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木偶在做畫一樣。整個手臂非常僵硬。出現這種現象是練習斷奏太少了,甚至沒有練習斷奏。我問他他說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斷奏。鋼琴演奏是全身的協調運動,不是單一的手指或手臂的動作。我給他提出來問題,但遺憾他很不以為然,果然帶出的學生都是這個樣子,手臂僵的如同木棒,過一段時間家長提出換老師。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逐漸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針對孩子們學琴過程中的僵硬、塌指、節奏不明確等等問題,很多青年教師甚至家長都能夠看出來,僅僅憑說幾句:不要僵硬、不要軟等等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比如對於5歲的孩子手指軟,很容易塌指是所有5歲孩子經歷的過程。我對於他們就在第一堂課明確了正確狀態的概念,而不是以後改(養成習慣很難改的)。昨天來了一個5歲的小女孩,手指如同林黛玉的。很顯然手指塌是必然的。其實軟是他們用力太大了,孩子們想彈出響的聲音。我就告訴她輕一點,開始學習聲音都是很小的,然後輕輕的示範給她,效果出來了,她輕輕的彈下去,不再塌了。此時教師做的是馬上鼓勵:太棒了等等。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要學會批評和誇獎孩子做錯了,或者不好好練琴,該批評的時候要及時。但還要會及時誇獎。經常性的誇獎而沒有批評會疲憊,也不會有好效果。常常批評會使孩子失去自信。

【音樂教師具備的素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