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交通/運輸/物流/倉儲> 交通局企業改革經驗

交通局企業改革經驗

交通局企業改革經驗

  20xx年,我局在市局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援下,在上級沒有注入資金支援,沒有一名縣級領導具體抓,改革的各項優惠政策極難落實兌現,幹部職工人平受償不足8000元的情況下,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充分發揮幹部職工的積極性,講政策法規順人心,憑公平公正穩人心,靠排憂解難曖人心,順利完成了縣航運公司、裝運公司和汽車修配廠三家單位改革的各項任務,三家企業1428名幹部職工的身份全部有償解除,支付611名職工受償金474萬元,817名退休職工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接管,所有職工檔案全部移交社群,國土、房產手續全部到戶到人,期間沒有一名幹部職工到市縣上訪鬧事。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讓改革共識深入人心

  交通企業改革是一場深層次的攻堅戰,不僅涉及到利益的調整,而且也觸及到觀念的碰撞。我縣交通企業改不改,如何改?當時可以說是顧慮重重,爭議不斷。有的主張立即改,馬上改,趁企業還有一些資產可變現,快點分光走人;有的主張維持現狀,認為交通企業隊伍龐大,牽一髮而動全身,搞得不好就會捅“馬蜂窩”,出亂子,怕收不了場;有的認為交通企業屬於特殊行業,具有行業優勢,不改革也能維持下去,能拖則拖,何必勞神費力,自討苦吃。為此,局黨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經過反覆討論,權衡利弊,大家一致認為企業改革正當其時。一是上級有政策,有優惠條件,支援企業改革。二是企業能夠支撐到今天,說到底,靠的是行業壟斷優勢,如果直面市場,企業必死無疑。三是幹部職工有要求。在走訪座談中,大部分幹部職工對企業現有的經營機制不滿意,要求改革。特別是一些有資金、有技術、有管理經驗的同志,要求改革的願望更強烈。透過討論,局黨委一班人認識到改革上合政策,下順民意,不僅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而且樹立了信心,堅定了決心。為充分發揮企業負責人在改革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我們根據他們既是改革執行者,又是改革的物件,因而有想改革、喊改革和怕改革的矛盾心理,採取大會發動、個別座談等辦法,提高他們的認識,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另外,為使廣大職工的思想與改革同步,我們以企業面臨的困境作教材,採取算“三筆賬”的.辦法,即算經濟虧損賬、算資產消耗賬和算改革效益賬,從而使廣大職工思想高度統一到改革上來,使企業幹部職工認識到深化交通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是促進交通企業發展壯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大勢所趨,現實所迫,“早改早主動,晚改就被動,不改死路一條”,營造了濃厚的改革輿論氛圍,為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增強了內在動力。

  縣航運公司是一個有50多年曆史、幹部職工1051人、改革難度較大的企業,去年4月份全面啟動改革後,我們分別組織召開了在崗人員會、職工代表大會、中層骨幹會、退休人員會,反覆宣傳改革政策,並印發了《企業改革徵求意見表》311份,徵求職工意見,把握好了輿論導向,改革的共識深入人心。

  二、把握政策,依法依規,憑公平公正贏得人心

  企業改革涉及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非常強,稍有不慎便會引發事端。為此,我們把走群眾路線作為解決具體矛盾和難點問題、加快改革程序、確保社會穩定的重要辦法,堅持大家的事情大家議,群眾的事情群眾辦,效果十分明顯。

  一是堅持依法依規。在制定方案時,我們做到了有法律條文的不越線;有政策依據的不越界;有紀律要求的不違規。在縣政府出臺的《華容縣商貿流通企業政革實施意見》的基礎上,我們針對交通行業的實際,專門研究了《勞動法》、《破產法》等法律,查閱了國務院和省、市近年來下發的所有關於改革的檔案,確保改革方案、解除勞動關係協議等重要文書都合法有效。如在討論方案時,幹部職工對血吸蟲病是否實行病殘補償的問題反映比較強烈,我們有一部分職工長期在血吸蟲疫區工作,其中透過鑑定的就達240多人。假如對這些員工實行病殘補償,可能會達到一個天文數字。於是,我們走訪了勞動、血防部門,還專門查詢了有關職業病和血吸蟲病的政策規定,獲知血吸蟲病只限肝腹水和脾臟切除兩種情況有補償。這樣在實施過程中,既合法、又合理,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職工都能接受。

  二是堅持依靠群眾。這次企業改革從根本上解除了職工的身份,職工一下子由“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無論在思想上、感情上還是利益上都比較痛苦。我們一方面開門辦公,不迴避矛盾,直面現實,不怕麻煩敢碰硬,耐心、細心、真心地做好每一名上訪人員的思想工作,全年共接待到局機關上訪人員6批19人次。另一方面,我們充分相信和依靠廣大幹部職工,充分遵重他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讓絕大多數職工氣順心明,理解改革、參與改革、支援改革,最大限度地減少改革的摩擦和阻力。因此,在改革的全過程中,我們自始至終引導、支援職工積極參與改革。如縣航運公司過去由於種種原因,有143名職工被除名。改革時,這些人強烈要求參與受償,對此我們採取問卷調查形式徵求廣大職工意見,最終否決了他們的要求。縣裝運公司對40多名企業輪換工要求解決養老

  保險和參與職工受償、以及文革中誤判刑人員要求補償等問題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充分發揮職代會的決策作用,使矛盾和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三是堅持公開公正。在改革過程中,我們堅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誰說了都不算,只按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的辦,保證了政策執行的剛性和各企業橫向之間的可比性,避免了人為製造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沒有關起門唱“獨角戲”,做群眾的“包辦者”和代言人,而是開門改革,堅持了公開透明、陽光作業的原則,資產清查結果、職工身份狀況、資產處置過程、職工受償情況等全部上牆公開。一句話,只要能夠向職工公開的統統上牆公開,並留下充足的時間讓職工針對公開結果發表意見,反映問題。如針對縣航運公司178名職工拖欠承包款354萬元的問題,我們督促該公司經理一班人在職工代表的監督下主動與職工對賬,核實賬目380多筆500多人次。由於公平、公正,透過艱苦努力,所有欠款職工都表示接受認賬。

  三、以人為本,多辦實事,靠排擾解難穩定人心

  改革效果好不好,關鍵就看有沒有後遺症。為確保資產賣得出,職工賣得斷,穩定有保證,一年來,我們堅持“改革與穩定並重”、“改革無情,操作有情”的原則,積極穩妥地解決各種難題,化解各種矛盾,做好了職工安置受償及企業重組工作,鞏固了改革的成果。

  一是爭取政策保穩定。在資產清算受償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按規定繳納養老後備金,大部分職工都有可能“零受償”。針對這一情況,我們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反映實際困難,求得了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的理解和支援,為我縣三家改制企業1428名幹部職工人平減免近3000元養老後備金約400萬元。同時,我們不畏困難,不怕麻煩,還積極幫助縣航運公司追回歷年防汛運費欠款59萬元,主動與社群和有關職能部門銜接協調,做好改制企業的檔案移交工作,併為航運、裝運51名符合條件的職工爭取辦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

  二是多辦實事保穩定。航運公司是我縣特困企業之一,大部分職工生活相當困難,只能長期借住公司住房。公司破產過程中,我們報法院同意,對房屋進行低價出讓,但這些職工仍然買不起房屋。為此,我們又徵得法院的許可,透過公司破產清算監督小組討論,先後三次下調房屋價格,解決了300多名職工的住房困難。航運、裝運兩公司積極向縣民政部門反映情況,爭取500多人解決了“低保”。另外,我們還克服困難籌資19.2萬元為三家改革企業94戶職工住房進行了水電分戶改造,翻修屋面近20xx平方米,硬化場地800多平方米,併為所有職工家屬樓辦理了房產過戶手續。今年春節前,我們又發動幹部職工捐款10.6萬元,由局領導帶隊走訪慰問三家企業的職工130戶,真正把溫暖送到了他們的心坎上。

  三是積極推薦就業保穩定。在改革過程中,在資產變現後,我們沒有滿足“一改了之”,“一賣了之”,而是千方百計,努力做好原職工的再就業工作。資產拍賣變現後,為確保受償職工能最大限度地再就業,我們在與新的業主簽訂合同時,總是堅持把優先聘用原單位職工作為重要的一條寫進合同。據統計,三家企業現共有150多人被返聘。如縣裝運公司、縣汽修廠的資產整體拍賣後,透過我們的努力,兩家單位原在崗人員中分別有53人、28人被新企業聘用。另外,我們還積極與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聯絡,為三家企業的賣斷人員辦理《再就業優惠證》466本,春節後組織勞務輸出200多人。由於我們處處為職工作想,使他們真正得到了實惠,實現了交通企業“無震盪”改革。

【交通局企業改革經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