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中秋節>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1

  中秋節賞月寓意

  1、團圓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寫道,萬里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2、寄託情懷

  蘇軾《水調歌頭》詩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鉤新月,可聯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光的皎潔,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凝聚了人類美好的憧憬與理想。

  中秋節賞月象徵

  1、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正是月圓之夜。每當中秋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全家團圓在一起賞月慶祝,這是因為中秋節賞月象徵著祭月,寓意著祈福團圓、吉慶的含義。

  2、中秋節是傳統四大佳節之一,每到中秋節的時候我們都有許多民俗活動,比如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辦花燈會、遊花燈、玩花燈、扎燈籠、燒斗香、舞火龍等等,其中賞月更是中秋節獨有的一種特色活動。最初中秋節賞月就是象徵著祭拜月亮,寓意祈福團圓、吉慶的含義。

  中秋節賞月的成語

  1、桂子飄香: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散發馨香。

  2、三節兩壽:舊俗對於塾師,逢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及孔子誕辰,塾師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稱為三節兩壽。亦用以泛指節日和生辰。

  3、花殘月缺:形容衰敗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兩相離異。

  4、月過中秋:指錯過時機。中秋節時月亮最圓、最亮、最美,故用以比喻良機。

  5、瓊樓玉宇:瓊: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宮殿,仙界樓臺。也形容富麗堂皇的建築物。

  6、月光皎潔:形容月光明亮潔白。

  7、皓月當空: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著大地,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暗和。

  8、悲歡離合:悲傷、歡樂、離散、聚會。泛指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境遇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情。

  9、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廣寒宮夜夜看著空闊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淒涼。後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10、月裡嫦娥:嫦娥:神話中月宮裡的仙女,相傳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藥而上了月宮。比喻風姿綽約的美女。

  八月十五賞月的詩句

  1、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4、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5、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6、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7、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9、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齊已《中秋月》

  10、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1、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2、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陸龜蒙《中秋待月》

  1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14、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李商隱《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劉方平《月夜》

  16、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李商隱《霜月》

  17、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8、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19、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2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月夜》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2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賞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習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以上是中秋節賞月的寓意介紹。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