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中秋節> 中秋節月亮最圓

中秋節月亮最圓

中秋節月亮最圓

中秋節月亮最圓1

  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年中秋月更圓。媽媽告訴我今年的月亮不是像往常一樣“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而是“十六的月亮十五圓”,最圓的時刻出現在中秋節19點13分,如果錯過了可要到20xx年才可見到滿月了。

  盼望著,盼望著,這一天終於到了。我們都沉浸在節日氣氛中,等到夜幕降臨,我們吃過團圓飯後,爸爸說:“萊萊,我們在哪兒賞月呢?”媽媽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去曾國藩詩文島,那兒有山有水有圓月。”於是,我們一家三口興致勃勃地來到了曾國藩詩文島,這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看!有的人在唱歌,有的人在彈琴,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在跳舞,構成了一幅幸福快樂的盛世圖。

  過了一會,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猶抱琵琶半遮面慢慢升了起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了一朵朵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起。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白了!它多麼像一個大雪球,又多麼像一個白玉盤,它旁邊的雲掠了過去,多麼像一條絲巾,襯托得月亮如仙女下凡,它倒映在漣水河中,波光粼粼。皎潔的月光傾灑在詩文島上,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月亮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掛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月光照得樹木落下參差的斑駁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樹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河對岸雄偉的鎮湘樓,在月光的映照下更加流光溢彩。遠處二大橋上車子川流不息,就像一條彩虹橫貫漣水河上。在遠處,巍巍東臺山一輪滿月傾洩而下,整個黑色森林籠罩在銀色的世界中。

中秋節月亮最圓2

  並不一定

  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轉動,從一個滿月走到下一個滿月,一般需要29天半的時間,這叫一個朔望月,在望時,月亮、地球、太陽最接近一條直線,月亮也最圓最亮。月亮轉動的步伐有快有慢,每個月,月亮望的時間不盡相同,機率較大的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有人認為一年中的中秋節時月亮離地球最近,所以我們看上去感覺最圓。事實並非如此。尤其月球圍繞地球公轉軌道的近地點有一個週期變化,平均8。8年為一個週期,也就是說,不可能每年的中秋節月亮都在近地點。所以大家感到中秋節月亮最圓,是因為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溼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沙塵未起,空氣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才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

  中秋節為什麼要賞月呢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從淵源上說,中秋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而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賞月也成為人謬中秋的傳統活動。

  中秋節祭月的目的是什麼

  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現代中秋祭月,以傳承華夏千年傳統文化為主,以禮儀引導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融和。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之節日,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祭月儀式面對月出方向設祭案,祭案上放置著月餅、水果等祭祀供品。參加祭月的人們持肅敬之心,著漢服、正衣冠,按上香、獻祭文、獻詩、叩拜順序進行祭月儀式,歌頌自然界月神的豐功偉績,讚美月亮帶給人們的各種文學情懷,祈求月神帶來好運。

  中秋祭月儀式流程

  1、陳設

  月出後,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擺放好祭品,點燃紅燭,鋪設好席子。

  2、就位

  參祭者正坐於祭者席上。執事、贊禮就位。

  3、祭月

  贊禮唱:“祭月”。主祭出位,到奠席前,跪於席上。

  4、上香、祭酒

  贊禮唱:“三上香”。執事遞上三支香,主祭在蠟燭上點燃,向月神鞠躬,再將香上於香爐中。如此三次。贊禮唱:“三祭酒”。執事斟滿酒爵,遞給主祭,主祭將酒灑在席前的地上,再將酒爵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

  5、讀祝

  執事遞上讚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借月光與燭光,向月亮展開誦讀。

  6、焚祝文及月光紙

  主祭將祝文和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

  7、拜月

  贊禮唱:“拜月”。“主祭及參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禮(即拜兩次)

  8、從獻

  贊禮唱:“從獻”。主祭離開奠席,參祭者按照長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三支或一支),默默祈禱心中所願,然後向月神行拜禮一次。直至所有女性參祭者拜完。

  9、禮成

  贊禮唱:“禮成”。至此,中秋祭月儀式完成。

  10、餕

  由主祭持切刀,將月餅按人口數均勻分切,每人一份。西瓜每人一瓣,水果自取。

中秋節月亮最圓3

  中秋節月亮最圓的原因

  1、從氣象學的角度來看。

  在這個時候由於北方來的乾冷空氣流迫使夏季一直迴旋在我國上空的暖溼空氣退去,因此天氣中的雲霧逐漸也減少了,同時太陽的傾斜度也逐漸天大,地面得到太陽光熱逐漸也會減少,氣溫同時也會一天比一天低,而秋風通常也會讓水汽降低,空氣透明。因此夜空通常也是比較明亮的,月光也通常比較皎潔。

  2、從天文學上來看。

  月亮通常也不一定只在中秋分明。因為月亮通常反射太陽光才會亮,因此從月球上看,月光強弱應該和月亮反光面的大小有關,而有何月亮距離地球和月亮離開太陽的遠近有關,當月亮發射太陽光月面最大的時候就是圓的,這個時候月亮通常也是最明亮的。

  而且月球通常是圍繞地球轉,而地球軌道是橢圓形的。而最近的地點不一定是十五。農曆初一通常定"朔","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通常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甚至十七(比如今年);另外,地球繞太陽旋轉軌道也是橢圓的,近日點一般都在農曆十一、十二月,並不在八月。

  中秋節由來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還有一種說法。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的故事

  古代有聖賢的明君,也有暴力的君王。元代的統治者非常的殘酷,暴力。當時中原的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剝削、壓迫,各路人馬紛紛起義反抗,朱元璋也在其列。

  縱觀各個王朝,起義哪有那麼容易。當時的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厲,起義的各路人馬想要傳遞訊息非常的困難。此時,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

  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月亮最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