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一年級教師反思

一年級教師反思

一年級教師反思15篇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教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教師反思1

  從事教育工作的第一年就任教一年級,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因為一年級是學生的起點,也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這個基礎如果不紮實以後學生的學習會更吃力。已經教學一個月了,這一個月裡,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氣向前進,因為只有向前進我才能成長,才能進步。下面就我一個月來的教學,談一談在組織教學上的幾點反思。

  剛開學學生完全沒有進入到小學學習的狀態,上課聽課的習慣都不好,說話的說話,要站起來就站起來,坐也坐不好,不認真聽講,做自己的事因此剛開始的教學一節課大多時間都是又來組織教學的,要讓學生能夠聽你上課。

  開始時,我採用了說小口令的方法時刻提醒學生認真聽講。“123,坐坐好”,“小眼睛,看老師”,“停筆,抬頭”,“抬頭,挺胸”等等這些小口令訓了幾天後,學生就沒有興趣了,我再說這些口令已經沒有幾個學生理睬我了,只有將聲音提高几個分貝後學生才有一些反應,所以一節課上下來基本嗓子已經冒煙了。

  經過老師校長的指導後,我採取獎勵的評價方式來激勵學生認真聽講,開始效果還是很好的,“小星星”對一年級的小朋友還是很有誘惑的。當他們得到老師的“小星星”後都會當做“寶貝”一樣保管,小朋友們真是很可愛。但好景不長,發現他們漸漸對“小星星”也不感興趣時,我又採取了另一個激勵方法,在班級裡將好學生的榜樣形象樹立起來,多表揚表現好的學生,讓其他的學生向他們學習,這個方法確實很有效果,當我一說“表揚某某某,某某某做得真端正,聽得真認真”這些話時,其他學生就會端端正正坐好認真聽課了,有時還要嚴厲地批評一些表現不好的學生,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

  透過這樣的方法,學生漸漸養成了認真聽課的習慣,但不排除還是有一兩個“搗蛋”分子,上課還是會亂講話,不認真聽講,對於這些學生就是要和他們單獨談談,問問他們上課為何不認真聽課,究其本源,對症下藥。但實施起來確實還是有難度的,學生的自覺性還是要慢慢養成的。

  這一個月下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辛苦,老師不僅要把課上好,最重要還是要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人、成才。最後用一句話來勉勵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一年級教師反思2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上好這節課對激發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興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本課時中,重點是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那麼就需要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摸一摸、滾一滾、搭一搭的過程中,直觀感受各立體圖形的本質特徵和外觀特點。所以我在教學設計1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讓幾個學生一起邊玩邊學,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非常濃厚了。同時,像這種在多種感官一起體會到的圖形的特點感受也不容易忘記,便於記憶和回顧。

  學生認識事物都有一個從“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而從形象到表象的建立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把形象這一步讓學生感受得徹底和深刻了,那麼形成表象和進行抽象就會容易很多了。再者,我把從形象到表象的過程用課件展示出來,也便於學生接受和理解,再聯絡實際找一找身邊的立體圖形,那麼學生就會對這些立體圖形有更親切的感受。

  值得思考反思的問題:

  1、為了體現學生主體,所以要關注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地參與與實物的操作過程中,但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好動,一拿到物體後,就不停地在擺弄,有部分學生就根本不會正確地按要求進行活動,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活動有時難以控制。

  2、學生參與操作觀察需要一定的時間,思考問題需要時間,合作交流需要時間,比較總結需要時間,但時間不夠,還有課堂紀律等問題出現,所以只能在一些教學環節中草草了事,如何安排學生有效地靈活自主參與教學活動,是一個需要好好考慮的問題。

一年級教師反思3

  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而在期初的一個多月時間內,學生要學習的是非常抽象的漢語拼音。漢語拼音作為識字的工具它本身沒有意義,對於善於直觀形象思維的一年級新生來說更是枯燥單調乏味。從漢語拼音本身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我採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教學,實踐證明還是比較有效的。

  一、創設故事情境學習漢語拼音。

  如ü在j q x後面要省去兩點,這個拼寫規則對一年級孩子來說是個“老大難”,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我給孩子們講了個故事:小ü是個特別愛哭的孩子,這不,今天就他一個人在家,多沒意思啊,他越想越傷心,哭得眼淚吧嗒吧嗒地直掉(師用彩色粉筆點出兩點),這時候,正好jqx走過他家,聽見哭聲就去敲門,jqx知道原因後對小ü說,你別哭,把眼淚擦乾淨了我們就陪你一起玩。小ü聽了,連忙把眼淚擦掉(師擦去兩點),然後和jqx手拉手(板書:ju qu xu)一起玩。(教讀ju qu xu)再用順口溜“小ü碰到jqx,擦乾眼淚再拉手”。再如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的時候,我又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星期天,小i小u和小ü到公園去玩,來到公園門口,他們碰到了Y和W,Y拉著小i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體認讀音節yi,w拉著小u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體認讀音節wu,剩下小ü一個人站在公園門口,它又傷心得哭起來,看看,眼淚又流出來了(同樣用彩色粉筆點出兩點),這時候y聽見了,回到門口對小ü說:“我也喜歡和你做好朋友,不過你得把眼淚擦乾,我再和你拉手。”小ü聽了馬上擦乾了眼淚和大y拉手,他們也成了好朋友,變成了整體認讀音節yu。到後面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e的時候,我還是用了相似的故事,不過後面讓學生自己猜猜:大y說üe必須答應它一個條件它們才能做朋友,你知道y的條件是什麼嗎?有了前面的基礎,很多學生都能說出y後面的ü也要把兩點去掉。我想這樣的故事一定能讓他們牢牢記住j、q、x和y後的ü是要去掉兩點的。

  二、在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中學習

  以多種形式的遊戲和有趣的活動來組織漢語拼音的學習: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韻母,根據音節猜圖畫等)、傳一傳(學完平舌音和翹舌音後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地把一句繞口令傳下去)、變一變(b、d、p、q這四個聲母很容易混淆,學生自制卡片拿出來擺一擺,再讓它們翻個跟頭變一變)、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聲母一生出韻母,拼成音節讀出來,看誰讀得快又準)、寫一寫(用拼音寫寫自己的名字,同桌的名字、好朋友的名字)、小白鴿送信(信封上用音節寫著送信人名字,讀對了就能送對,給送對的一份禮物)、長頸鹿請客(叫出用音節標出的菜名)、摘蘋果(蘋果形狀的紙上寫著各種拼音,誰讀對了就把蘋果摘回家)等。透過趣味性強的遊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鬆,練得紮實。

  三、聯絡生活親密接觸漢語拼音

  語文學習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的外延,課程來源生活,生活即課程,課程即生活。漢語拼音本身就是學習漢字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學習應該重在運用。在學完了全部拼音之後,我就讓學生為教室裡的一些物品用拼音寫出它們的名字,如電視機、電腦、黑板、課桌、凳子、門、窗、日光燈、電扇等等,讓學生在多讀多練中熟練掌握音節的拼讀;每天送學生一首詩,讓他們自己去拼讀,自己去讀詩;國慶節期間,我讓學生試著用繪畫和音節記錄下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寫得好的貼到“學習園地”展出;讓學生帶一本課外書利用中午時間進行課外閱讀等。

  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而在期初的一個多月時間內,學生要學習的是非常抽象的漢語拼音。漢語拼音作為識字的工具它本身沒有意義,對於善於直觀形象思維的一年級新生來說更是枯燥單調乏味。從漢語拼音本身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我採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教學,實踐證明還是比較有效的。

  一、創設故事情境學習漢語拼音

  如ü在j q x後面要省去兩點,這個拼寫規則對一年級孩子來說是個“老大難”,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我給孩子們講了個故事:小ü是個特別愛哭的孩子,這不,今天就他一個人在家,多沒意思啊,他越想越傷心,哭得眼淚吧嗒吧嗒地直掉(師用彩色粉筆點出兩點),這時候,正好jqx走過他家,聽見哭聲就去敲門,jqx知道原因後對小ü說,你別哭,把眼淚擦乾淨了我們就陪你一起玩。小ü聽了,連忙把眼淚擦掉(師擦去兩點),然後和jqx手拉手(板書:ju qu xu)一起玩。(教讀ju qu xu)再用順口溜“小ü碰到jqx,擦乾眼淚再拉手”。再如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的時候,我又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星期天,小i小u和小ü到公園去玩,來到公園門口,他們碰到了Y和W,Y拉著小i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體認讀音節yi,w拉著小u的手做好朋友成了整體認讀音節wu,剩下小ü一個人站在公園門口,它又傷心得哭起來,看看,眼淚又流出來了(同樣用彩色粉筆點出兩點),這時候y聽見了,回到門口對小ü說:“我也喜歡和你做好朋友,不過你得把眼淚擦乾,我再和你拉手。”小ü聽了馬上擦乾了眼淚和大y拉手,他們也成了好朋友,變成了整體認讀音節yu。到後面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e的時候,我還是用了相似的故事,不過後面讓學生自己猜猜:大y說üe必須答應它一個條件它們才能做朋友,你知道y的條件是什麼嗎?有了前面的基礎,很多學生都能說出y後面的ü也要把兩點去掉。我想這樣的故事一定能讓他們牢牢記住j、q、x和y後的ü是要去掉兩點的。

  二、在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中學習

  以多種形式的遊戲和有趣的活動來組織漢語拼音的學習: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韻母,根據音節猜圖畫等)、傳一傳(學完平舌音和翹舌音後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地把一句繞口令傳下去)、變一變(b、d、p、q這四個聲母很容易混淆,學生自制卡片拿出來擺一擺,再讓它們翻個跟頭變一變)、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聲母一生出韻母,拼成音節讀出來,看誰讀得快又準)、寫一寫(用拼音寫寫自己的名字,同桌的名字、好朋友的名字)、小白鴿送信(信封上用音節寫著送信人名字,讀對了就能送對,給送對的一份禮物)、長頸鹿請客(叫出用音節標出的菜名)、摘蘋果(蘋果形狀的紙上寫著各種拼音,誰讀對了就把蘋果摘回家)等。透過趣味性強的遊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鬆,練得紮實。

一年級教師反思4

  來上寮學校工作不知不覺已有兩年多月了,這學年我擔任一年級體育教學,開始了自己全新的工作-小學一年級體育課教學。

  我認為上好小學一年級體育課,趣味教學,遊戲教學,既能保證智力的發展,又能幫助學生培養手腦並用能力,一方面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熱愛體育活動的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思想打下基礎。

  愛玩、愛活動是孩子的天性,把一年級學生的體育教材解剖、拆零,用遊戲來主導,使教材遊戲化,溶娛樂、趣味、知識、教學為一體,滿足學生愛玩、好動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同時也完成了教學任務。

  把體育教材的內容,根據具體情況,化整為零,分別放到幾個遊戲中去進行教學,效果就比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隊形內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透過站圈的遊戲,邊做邊提出要求,學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課前用彩色粉筆畫好與學生人數同樣多的圈,每種顏色的圈又組成一種隊形圖案。鈴聲響了,首先要帶領學生們做遊戲——站圈。教師讓每個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圈站好,看誰動作快。而後教師指導學生出圈,比誰最聽指揮。重複幾次,每次提出一個要求,學生們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義,學會了立正、稍息的站姿,並能根據教師一定的口令做出規範的動作。

  有站圈遊戲為基礎,教師指揮學生用所站不同色彩的圈做高人和矮人的遊戲,高人和矮人在遊戲中互相襯托,方形、圓形、三角形等不同的隊形圖案依次變化著展現在學生眼前大家覺得既新鮮又興奮。抓住時機,教師再把換位的遊戲串進去,與高人和矮人的遊戲交替進行,使每個學生能夠都有選擇在不同隊形裡出現的機會,親自體驗站隊的樂趣,欣賞隊形千變萬化的美感,享受親自參與創造美的收穫和成功的興奮,提高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學生的認識到集體的力量,熱乃集體,把心貼近集體。學會了站隊,能站多種隊形,這樣,枯燥無味的佇列隊形教材,經過遊戲化處理,活了起來,邊的有情趣多了

一年級教師反思5

  本課兩首古詩都是唐代詩人李紳所作。每首時都是五言絕句。詩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告訴人們應該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教育學生要愛惜糧食。這兩首詩淺顯易懂,感情真摯,深受兒童的喜愛。

  教學中,我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勞動人民的辛勤,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學時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感受其中。說到動情處,我配樂範讀,出示畫面,加上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也入情入境,充分地體會詩句的意思,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並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詩人的感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教學中應多給些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練讀,並且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這樣做既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也就能熟讀成誦了。

  《鋤禾》和《憫農》都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膾炙人口的感嘆詩。前者寫出了烈日下農民辛苦勞作的情景,從而使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認識到應珍惜勞動成果。後者則對當時黑暗的社會進行了抨擊。

  這兩首古詩在《好書伴我成長》上有過,利用晨讀的時間也教孩子們讀過,背過,可以說是倒背如流,但是真的要讀懂文字背後的含義,一年級的學生可能無法做到,尤其是第二首《憫農》。課上我充分的利用了課文的插圖,讓學生仔細的觀察圖畫:在烈日炎炎的天氣下,農民們在忙著幹什麼?他們種的地多不多?從而理解了無閒田一詞。農民們種了那麼多的地,按說應該收到很多的糧食,可在圖上我們卻看到了一位老農卻躺在了地裡,旁邊的孩子在哭泣,小朋友們一看,就說,那個老農是餓死的。那他們的糧食都到哪兒去了呢?很自然的,學生就明白了,糧食都被那些汙吏、地主收走了。農民真是太可憐了/那些做官的太可惡了。孩子們說。

  而《鋤禾》則為小朋友上了生動的一課。讀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他們一下子就明白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更是提醒著他們中午在食堂裡吃飯時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裡邊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汗水。看著課文插圖,學生愛惜糧食的情感一下就被激發出來了。《古詩兩首》真的很有教育意義哦!

一年級教師反思6

  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作為剛剛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師的我,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我覺得一節好的語文課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在情感共鳴中學習語文

  ”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例如《家》一課,我設計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導語:“你喜歡自己的家嗎?誰能列舉一件小事談一談自己與家之間的深厚感情?”簡短的一句話,開啟了學生感情的閘門,學生紛紛發言。正是基於對自己家的熱愛,學生才漸漸走進了作者的心靈,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對理解課文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

  二、重視情境創設,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要透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以任務驅動學習,啟用學生已有的經驗,指導學生體驗和感悟學習內容。不到幾年的語文教學,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體驗。是的,語文教學離不開情境,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覺得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課堂上,要大膽地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每學習一篇新課文,我都鼓勵學生儘可能地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上課時,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2、引領孩子去讀書。

  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另外,我還結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使學生儘量領悟不同型別的文章的寫作技巧;同時,鼓勵學生閱讀中外兒童名著,領略書中的精妙所在!我們班還設立了圖書角,更加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總之,我願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回顧我聽過的語文課堂教學以及自己短短的語文教學經歷,特別是在整體批閱了學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後,我真正地意識到:小學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只有學生把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對周圍生活的觀察、品味、描寫中,才能真正地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因此,我不斷鼓勵我的學生堅持觀察周圍的一切,要養成從生活中汲取養分的好習慣,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演變成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的豐富資源。

  總之,我期盼著:我的語文課堂會變成孩子們學習知識、放飛夢想的理想舞臺。

一年級教師反思7

  (驪城學區第一小區李菲)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拼音教學只有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有了親身的情感操作體驗,他們才會主動、輕鬆、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所以在本課的教學預設中,我充分使用情境圖、語境歌、遊戲活動,發展學生的自然語言。我利用插圖表音、表形的特點,啟發學生掌握字母。同時,以兒歌或遊戲教學拼音,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好方法。這些富於變化的形式,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希望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能夠情緒高漲,思路開闊,思維敏捷,進而能夠增強課堂學習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幾個環節:

  一,複習舊知,

  二,情境匯入,引出新課。

  三,認識gkh的形,學習發音;

  四,學習書寫g,k,h,給gkh找朋友,摘蘋果練讀音節。

  五,讀兒歌。

  我希望透過這幾個環節讓孩子們掌握三個聲母並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能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課後,學校領導還有組內老師都對我的課堂進行了細緻的點評,給予我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我覺得自己還需要從以下方面來完善自己,完善課堂。

  一、鼓勵很重要。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由於低年級兒童的年齡性格特點: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往往出現教師講得"聲嘶力竭",學生卻玩樂此不疲,適當的口頭評價語言,不僅能使課堂氣氛活躍,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鬆活潑、充滿笑聲的課堂氣氛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語文課上更應該讓鼓勵貫穿課堂,讓孩子沐浴在鼓勵的陽光下。如我讓學生進行小組比賽。學生就顯得異常激動,非常渴望得到教師的讚賞,臉上幸福快樂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顯露出來。

  二、注重大班教學。一個班54個孩子確實很多,很多時候都不能一一顧到,但是我深刻的意識到,如果跟著來的永遠都是那麼一些人,那其實這個班是不完整的,久而久之另外那些孩子就不可能跟得上進度了,所以一定要多加強群體的練習,不要總是停留在個體練習上。形式可以多樣一些,如朗讀時,分組,分男女,總之,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讓所有的孩子跟著來。

  三、課堂容量要加大。一個環節不要停留太長時間,緊湊的課堂才是讓孩子們注意力集中的秘訣,所以在今後的備課中一定要把所有的小環節都緊湊的連線上,不能浪費每一分鐘。

  最後在這裡我想感謝敬愛的領導、親愛的同事們,正是因為你們的鼓勵和悉心點評,我才能很好的適應一年級這個忙碌的大家庭,我相信,下次的常規課我會做的更好,我也相信,在你們的幫助下,我將更快成長。情緒能夠高漲,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從而增強了課堂學習效果。

一年級教師反思8

  數學教學的歸宿是:教為了不教,學為了會學。會學習是學生進一步發展的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基本技能,其關鍵是要讓學生理解學習的方法,並在應用方法中感悟學習方法的優越性,進而使學生心裡產生“我會學”的成就感,激勵學生進一步主動學習。讓學生在40分鐘裡得到的不僅是數學知識,更主要的是學習的方法。要教好書,首先要了解教材。瞭解教材,就要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幅圖、每個符號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材料,怎樣才能教好。根據教材與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真擬訂好教學計劃。根據每節內容,認真確定好教學目標。此外,還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質量,他們的興趣、方法、習慣,預測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困難,並結合教材,認真安排每一節課的活動。做到有備而上,不打不備之戰,這樣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出色完成。

  雖然一年級教學內容少、淺,但要組織好一節課,須得下一番苦功夫。由於學生中大部分都讀過學前班,本學期學習的內容對於他們來說是舊知識,因此課堂上如何把“舊知識”變為“新知識”,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據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儘量使教法新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反饋。創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教學時採用直觀教具演示,讓學生看得見,也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口說一說動手的過程與結果,從而達到動口、動手、動腦的目的,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感官。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講練結合,練習中多以遊戲形式進行,讓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教學數的組成時,以“對口令”、“拍掌”、“出手指”等遊戲進行練習,教學10以內加減法時,以“開火車”、“對口令”、“搶答”等遊戲進行練習。這樣,學生不僅感興趣,而且記得牢。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學得樂,樂於學。

  小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動能力,有些學生課堂上常開小差,對老師教的知識掌握不夠,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每節課的作業及時批改,認真反饋,及時發現,及時輔導。對學困生除了學習上多輔導,同時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與他們交談,把師生的距離拉近,逐漸使自己成為他們的朋友,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幫助他們進步,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年級教師反思9

  兒童認識空間方位的順序是先“上、下”,再“前、後”,最後是“左、右”。根據研究,兒童在掌握空間方位的過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與自己身體的一定部分相對應,建立起以下聯絡:上邊是頭,下邊是腳,前面是臉,後面是背,左面是左手,右面是右手。一般學生在6歲以前就能完全正確辨認“上、下”、“前、後”,但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辨別並未發展完善。因此,對於“上、下”、“前、後”可以儘量放手讓學生從自身為中心過渡到以自然為標誌為中心進行辨認

  這節課的教學,我主要設定了三個任務:1、認識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2、學會用上下前後完整地表達事物的位置關係;3、體會上下前後位置的相對,而體會相對性是這節課的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整堂課很流暢,但是總感覺這堂課還是欠缺火候,孩子們的積極性雖然高,卻表現得有些浮躁。首先談一談這節課我的兩點做法:

  一、遊戲為主,強化主題。

  在教學設計中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創設了一系列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情景,在教學上下的時候,設定了指一指遊戲,問學生鼻子的上面是什麼,讓學生指一指,在教學前後的時候,又讓學生排隊,激情引趣,烘托氣氛,讓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手、動口又動腦,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理念。

  二、來源生活,用於生活

  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於現實,也必須植根於現實”,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如:如:教學上下的時候,出示大橋的情景,同時讓學生看看教室的上面是什麼,教室的下面是什麼,當有學生說出有垃圾的時候,又可以進行講衛生的教育。教學前後,透過排隊的情境,既能讓學生感受到前後的相對性,又能進行社會公德教育。

  但是,這節課雖然學生說得很好,講的流暢,學的歡快,卻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參照物的概念要講嗎?在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上,要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相對性,但是這感受是什麼程度呢?但教師提問,為什麼火車一會在上面一會在下面的時候,學生是很難講出來參照物不同的,我覺得只能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體會到相對性就可以了,不用加以總結,

  2、為什麼上課講得頭頭是道,而作業卻錯誤百出呢?在教學前後的時候,鞏固練習中,動物游泳比賽,有部分學生填了上下。說明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並沒有完全理解。而在樓層問題中,學生的第幾層的概念沒有發展完善,最高的一層有部分學生會認為是第一層。特別~~~在誰的上面,在誰的下面對學生來說也是難點。

一年級教師反思10

  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資訊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一年級的新生由幼兒園進入小學,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一)透過教學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並能學以致用。教學《元、角、分》,我就結合實際讓他們去發表他們的意見,在解決自身的數學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實際問題。這時的教學已不再是單純的"掌握知識",而是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實現。教學意義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了。

  學知識是為了長本領。在《位置》中,教學完前後、上下、左右時,我出現了"去火車站"一題,請學生們試著用方位名詞告訴叔叔去火車站的路,當一當小小導行員。許多孩子躍躍欲試,不僅說得很詳細,還給了建議走哪條路比較近?可見孩子們是非常樂意展現自我的。

  (二)思維的訓練應從一年級開始。

  數學課其實是思維訓練的場所。老一輩人常常認為數學學得好的人往往比較聰明,這並不無道理。因為數學學科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重任,一套好的數學教材不在於它的封面設計得多麼美麗,也不在於設計得多麼新穎,關鍵是是否能給學生們廣闊的思維訓練空間。在加減法(一)5的加減法一課中,小雞吃米的數學故事是這樣設計的:5只小雞吃米,有兩個盤子都裝有米, 同學們猜猜看,小雞吃米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幾和幾"相比,無疑前者給了學生一個更大的思維想象空間,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與教材的新思想靠攏。在上《前後》一課時,我讓學生們裝扮成不同的小動物,依次是小熊、烏龜、公雞、兔子、大象、小狗。請他們說說大象現在排在第幾?如果我想讓大象排在第二,你們有什麼好方法呢?當然學生們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實現了數學課的價值,進行了思維的鍛鍊。

  (三)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日復一日不斷的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為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已學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在新教材中,加強心算、允許估算,計算上,像5+8=要求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有的學生髮現了5+8其實用8+5來想更好,把5拿來分成2和3;有的學生認為剛學了9+5=用它來推算出結果更簡單;更有學生掰起手指頭一手比8,一手比5,重疊的是3,那就是13。在我們看來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學生的應用中它們卻很自如,原因源於這些都是他們的真實體驗,多樣化的知識由此產生。

  總之,一年級的孩子由於年齡小,生活體驗少,理解能力也需要一點一點地培養,因此,我還會在教學中要不斷摸索,不僅提高教學效率,更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能力。

一年級教師反思11

  在第一課時,讀字詞時,主要理解“荒島”和“孤零零”。我就問孩子們什麼是“荒島”?他們都很踴躍的積極舉手發言,但是都認為荒島上還是有些植物、動物的,但是沒有人。而且,插圖上畫的小熊旁邊有幾朵花,小孩子就說了,樹上畫的還有花呢。如果這樣子理解,荒島的感覺就無法出來,也就無法感受最後小島綠樹成陰的美麗場景。於是,我就跟孩子們強調,“荒島”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只有小熊一個人的地方,即使有一些樹,也是枯黃、死掉的樹。有了前面的渲染,讀到後面的“漫山遍野、綠樹成陰”的時候,孩子似乎特別能感受這種綠色的美,讀起來非常愉悅。但是,我繼續問他們,小熊用了多長時間才完成改造的?小朋友就又到書上去找,從“種呀種呀、種了很久、一年兩年”可以看出小熊付出了汗水與堅持,才換得了小島現在的一片綠色。只有付出才能有回報。

  那麼小熊一開始是一個人,感覺孤零零的。我就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經驗,想象一下他們什麼時候感覺孤零零的,有學生舉例說爸爸媽媽不在家,只有他一個人在家時,感覺孤零零的,於是我讓學生想象一下爸爸媽媽不在家,只有一個人在家時的心情,大家的心情立馬就沉了下去,可見能夠體會到小熊的那種孤單、害怕。那麼你是小熊,你現在最想幹什麼呢?很多人說了爸爸媽媽回來,有人陪我。那這樣子,就能理解小熊下面的舉動了。最後,小熊不停的說“歡迎你們”,孩子的語氣不是太到位的,因為前面有一個修飾詞“不停”,可見小熊是非常的開心了。於是,我就讓孩子想象不停的說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並且進行了示範,孩子馬上就能讀好了。

一年級教師反思12

一年級學生好動,喜愛遊戲,難以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思維形象具體化,對他們來說,學習漢語拼音有困難,而且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語文課程標準》中“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地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因此,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力求做到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一、活學字音

  剛開始學拼音時,我就以拼音王國旅行記串起了整個教學。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向孩子們呈現了一組動畫:草地上,公雞爸爸帶著一群小雞出來散步了,他們一邊走一邊唱:“嘰嘰嘰,嘰嘰嘰;一二三四五六七,七隻小雞排隊走,七六五四三二一。”他們玩得多開心啊!突然:(停頓),鮮活的畫面瞬間禁止,孩子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了,眼睛刷刷的盯著大螢幕,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時,配上老師適時的提問:魔法棒出現了,有什麼事情發生呢?請你睜大眼睛仔細看。把你看到的告訴大家。

  課件:公雞追著蝴蝶到處跑,慢慢變成了j。

  就這樣引出了j的教學,水到渠成。在孩子的精神世界裡,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新課程也十分注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音認形環節先看動畫,練習發音,師由熟悉的字音“雞”帶出聲母“j”的發音,形象生動帖近生活,學生易於接受。j q x教學反思

  同時為了使增強情景的故事性,牢牢鎖住學生的注意力,在過度語的設計上,我力求把三個字母的學習不漏痕跡的串起來。如在學習q時,我說:“公雞為了感謝大家,特意買了幾隻氣球獎給眼力好的小朋友,小眼睛準備好了嗎?看看一共有幾隻?課件出示七隻升起的氣球。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充分調動了學的慾望,使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

  二、巧記字形

  特別是在記憶字形的時候,孩子們的想象力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有的是兒歌:i字加彎,jjj;豎彎加點,jjj;公雞追蝶,jjj;有的是手指操;有的是肢體動作(如兩腿交叉是x;兩手上舉),這樣的設計不僅能讓枯燥的拼音課變得有趣味性,而且還能發展學生的語言,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妙破難點

  jqx 與 ü 相拼省寫 ü 上的兩點的拼音規則是拼音教學中的一難點。學生容易忘記省寫ü上的兩點;或者不知為什麼要省寫 ü 上的兩點;有的學會了省寫規則後,又將其它聲母(如: n、l )與 ü 相拼時也去掉ü上兩點。難點。怎樣在學生的注意力已經有些分散,又是重點難點突破時分,繼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呢?教師富於感染力的語言魅力不可小視。我創設了一個情境故事:jqx繼續在拼音王國散步,碰到了小ü妹妹,小ü非常有禮貌,馬上脫掉帽子給jqx敬禮。你看,出示動畫課件。

  師: 咦?你發現了什麼?(ü上兩點不見了)

  這時有些細心的孩子就發現了:“老師,你寫錯了。”我吃驚地說:“是嗎?”,其他的小朋友也是眼巴巴地看著黑板,看看老師哪裡寫錯了,見我沒有說話部分學生就議論開了,趁這個時候我就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說老師寫錯了呢?錯在哪裡啊?”這個時候就有學生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有的說:“jqx與ü相拼時怎麼去掉了ü上的兩點。”有的說:“如果去掉ü上的兩點,就不是ü而是u了。”……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見,爭論十分激烈,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全班絕大部分學生都參加了這個問題的思考與爭論。在爭論中既鞏固了前面所學的知識,又激發了學生對新問題的思考。學生們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我說:“小朋友們,不急,我們來做個遊戲。”

  舉例:請一個頭戴帽子的孩子上臺,請小朋友大聲喊出他的名字。摘掉孩子的帽子,問:他還是不是xx,學生答還是。

  簡單的摘帽遊戲之後,從學生們臉上的表情能夠看出他們已經明白了問題的答案。於是讓他們齊聲回答老師黑板上寫的錯沒錯。在一聲響亮的“沒錯!”聲中,jqx與ü相拼時省寫ü上兩點的規則便深深地印入了學生的腦海之中。學生立刻明白,ü去掉兩點還是ü。接著出現兒歌“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jqx就脫帽。”遊戲與動畫的使用讓重難點得以突破。

  整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法並不斷地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為孩子們營設了一個民主、和諧、輕鬆、愉快、有趣、熱烈的教學氛圍,使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興趣盎然,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不足與改進

  其一個別學生沒有很好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有些學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其二在拼讀音節時大家一起讀好象沒有任何問題了,可是抽讀,卻發現還是有混水摸魚、濫竽充數的孩子。於是我就透過開火車的形式讀,發現不會的孩子,就親自教他們讀,但是一節課下來,仍然有不會讀的孩子。原因是有的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家庭作業完成的不好等原因。今後,我將在音節的拼讀上下功夫,讓每一個孩子都會拼讀,都喜歡學拼音。

一年級教師反思13

  參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又接手了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工作,經過去年一年的教學工作,我對新接手這個班的語文教學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暑假裡,我就一直在反思自己過去一年的教學工作,想著要是我又教一個一年級,我會怎麼去教,怎麼去培養他們。正好,這個學期我有了這個付諸實踐的機會。

  一年級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孩子們從學前教育過渡到小學教育,各種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都要從此時抓起。剛開始的一個月更是各方面老師都要“操心”,從課堂到課外,無時無刻不要給孩子們立一個好頭,老師面對著一群精力旺盛的學生,真是心力交瘁,處處疲憊。可是這種痛苦卻是和幸福相伴而來的,因為每當你看到他們在你的教育下一點一點地蛻變,這種成就感是無法用其他東西來代替的。和孩子們在一起,每天都能夠給我驚喜,辛苦的回報是如此豐厚,我的心裡無比充實。

  學期開始時我在教室裡張貼了一個表現記錄,表現好的就加一朵小花,不好的就給一張哭臉。透過這種方式更加能夠加深孩子們對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印象,如果一個孩子做對了,老師透過表揚他,也能夠激勵其他的孩子把這件事情做好來,如果一個孩子做錯了,我透過在班上開班會,和孩子們說明道理,然後給這個做錯的小朋友蓋個哭臉以示懲戒,其他的孩子也會引以為戒,知道這件事不能做。這個表現記錄對孩子們各個方面都起著良好作用,我將一直堅持下去。

  我一直認為對於孩子表揚要多於批評,賞識性的評價往往能夠給他們帶來許多積極正面的能量,有時候自己都會感嘆,表揚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學校每週之星的評選其實是一個對孩子很好的教育機會。我喜歡自己給孩子們寫一段話,表揚他們的優點,然後在後面寫上自己對他們的建議,在張貼之前,會把這張紙上的內容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一說,既能夠讓得到表揚的孩子自豪,為了維持榮譽繼續加油,也能讓別的孩子為了得到榮譽而更加努力。我們班的一個孩子本來很害羞內向,雖然頭腦聰明,但是在課堂上並不積極,叫他起來回答問題,聲音只能自己聽得到,但自從我選他當上每週之星,並把那段給他的建議在全班讀了之後,他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更加積極了,而且聲音越來越洪亮有自信,對於他的變化,我十分高興,更加堅信這個方式是有效的。

  現在我正在嘗試培養孩子們在課堂上小組合作自學的模式,現在只是很簡單的在小組裡面一起讀,然後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基本模式還是下來了,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每個小組成員的接受反應能力是有明顯差異的,為了能夠更快速地進行彙報,往往小組合作沒有達到共同學習,以優帶差的目的,優生自顧自地進行完合作任務,就匆匆結束了合作環節。我對這個問題的應對方式是在小組合作環節之後,對按照老師要求,幫助輔導其他小組成員,帶著小組共同進步的同學進行表揚,並且對錶現佳的小組採取加分等激勵性措施,經常教育孩子們要學會分享,樂於幫助別人。幾次下來之後,這個問題有得到改善,給每個小組選的小組長都會積極地幫助成員,進行帶讀等任務。可能還是因為年紀太小,有部分小朋友在教學環節中總是慢半拍,不能夠很好地完成老師給出的任務,我決定以後用小黑板板書小組合作任務,一是讓他們明確任務,二是在反饋的時候有一個參照。

  一年級拼音打好基礎非常關鍵,學生的資質也參差不齊,到今天,仍有部分同學拼讀發音存在問題。拼音其實也是一種語感,可以透過多讀達到熟練的目的,要牢牢把握早讀的三十分鐘,讓學生多讀多拼。在上課的時候,大部分孩子能夠保持注意力,跟著老師來,紀律不需要花費太多功夫,但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仍舊會有學生在課堂上不集中注意力。這個現象更加提醒了我,上課時,老師的目光應該要掃視全體學生,時刻關注他們的精神狀態,對於走神的學生給予提醒,多關注學生的反應。雖然自己知道這個道理,但在課堂上我很容易忽略這一點,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在心裡時刻提醒自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更加應該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是一條源源不斷的小溪。所以語文老師也時刻不能忘記“修煉自己”,不光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也要在基本功和文學功底上下功夫。作為一名走上崗位不久的年輕老師,我們要時刻學習提高自己,認真備課,時常反思,充分利用網路學習資源;還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更要有一顆認真負責的心,關心學生,立足養成教育,培養讓孩子一生受益的好習慣。

  我深知自己知識面不夠寬廣,學科素養不夠紮實,需要多看書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博觀而約取,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庫,勤練三筆字,紮實自己的基本功,做一個有“料”的老師。雖然現在自己仍舊有很多要學習改進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肯用心,願意費工夫,一次會比一次做更好。

一年級教師反思14

  探究運算加法的方法。在教學教科書第24頁的主題圖時,先要學生說圖的意思,說完意思後再說加法式子怎麼寫,最後再想想4+1=?可以和同桌交流計算方法或分組討論,然後再點回答你是怎麼算出來的?生1:我是1、2、3、4、5數出來的(教師肯定回答);生2:本來有4只了,就是數字4,加再1只就往後數,便是5了(教師肯定回答);生3:4和1可以組成5(高度讚賞)。然後和大家一起探討哪種方法又快又好?最終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知識來做加法最方便。

  在同學們說的過程中,既鞏固了學生對加法的理解和運用,又使他們明白,數學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更加熱愛數學。同時,說的過程鍛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大膽回答問題的能力。

一年級教師反思15

  第一次改行教數學,當我拿到數學課本時,最初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小貓釣魚》一課時,先讓學生觀察貓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態,再讓學生戴上小貓的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透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跳繩》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列算式為:2+6(2個搖繩的,6個跳繩的),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麼要列成4+4呢?”她說:“有4個小男孩,4個小女孩,共有8個小朋友在玩跳繩。”我當時特別高興,就藉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透過這幅圖還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絡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分類》課以後,佈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按什麼規律把物品進行歸類的,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東西,叫學生扮演“中。商場小經理”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鍊,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

【一年級教師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