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4篇)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1

  清明節是因為一個傳說而起的,從前有一個人旁邊跟著一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們走到了一個荒地,那個人非常的餓,結果就昏倒了,介子推到處找吃的,只好將自己腿上的肉給割下來,給這個人吃,這個人吃了烤肉醒了過來。他十分奇怪,就問這肉是從哪裡來的,介子推只好說是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的肉。這個人張大了嘴巴,他非常感動就說:"等我以後當了國君,我一定重賞你。"

  十九年之後,這個人果然當上了國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有功的大臣發獎,大臣的名字都快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旁邊的一位大臣安慰他說:"大王把你留在後面,肯定發好的。"可是大臣的名字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這個人竟然把他忘了。

  中間有一個大臣說:"大王,你竟然忘了介子推,他可是救了您的性命啊!"他一聽臉紅了,他在人群中找來找去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後來他知道介子推因為傷心,收拾了行李躲進了綿山。後來他派御林軍去綿山上找,找了好半天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了一個辦法,從北、東、西三面放火,自己在南面等。

  他自言自語說:"介子推要避火,肯定要從南面出來。"結果火從早上燒到了晚上,一直沒有見到介子推出來,重耳著急了,就命令人將火給撲滅了,親自進去找,他在一棵大樹找到了介子推。旁邊寫著首詩,意思是想讓重耳和人民,不在這天生火。重耳將這天稱為清明節也是寒食節。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2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3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4

  清明節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宋代吳惟信所作的《蘇堤清明即事》詩,惟妙惟肖地描繪了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顥的《郊行即事》則寫出了清明踏青流連忘返的心情:“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歐陽修的《踏青》動靜結合:“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愛不釋手。

  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這一天要禁動煙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人們往往將這兩個節日合起來過。白居易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韋應物詠道:“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彩繩拂花去,輕毬度閣來”。說的是清明寒食之際,人們在園中踢球為戲。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可與寒食節一起放假。

  漢代劉向在《新序》中有“寒食塌青蹴鞠”的記載,而唐代的另一位詩人仲無顏在他的《氣球賦》中更生動地記錄了人們蹴鞠嬉戲的場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鬧,或略地丸走,乍凌空似月圓”。這頗具現場感的描述,正是我國足球運動端倪的一個形象寫照。

  放風箏是清明人們最喜愛的習俗。唐代高駢的《風箏》說:“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描寫了風箏競放的情景。清代吳友如的《清明節放風箏》:“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就是清明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的寫照。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裡,女郎繚亂送鞦韆。”唐人韋莊的詩句,說的是“盪鞦韆”。南北朝時,從後宮逐漸傳到民間。梁朝宗懍所撰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說:“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

  唐朝羊士諤的詩寫道:“別館青山郭,遊人折柳行。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描寫了人們走出家門,到青山遠村折柳、踏青的情景。插柳是清明節的重要習俗。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門楣上,大戶人家還要將燕子狀的節日食品串在柳條上。前往郊外掃墓的時候,人人都會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將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姑娘們則將柳枝斜插在鬢角,搭乘的車轎上也要插掛柳枝。這種種景象,誠如清人楊韞華詩云:“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姐妹,一株斜插綠雲翹。”

  明朝王磐在《清明日出遊》一詞中寫道:“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反映了清明時節除了要禁火、掃墓外,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