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春節> 春節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風俗習慣(通用12篇)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風俗習慣(通用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1

  東北——北疆悠久的繼承

  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現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替代),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也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祥的事都破損,有驅災避邪之意。

  年夜飯後吃凍梨

  由於東北天氣嚴寒,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經由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適口,果汁富足,年夜飯後吃這種梨不僅可口,還能起到解酒、解油膩的作用。

  年三十點長壽燈

  東北人家在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整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停。此外還有正月不剪頭、月朔初二不掃地等習俗。

  華東——纏綿水鄉的溫柔

  點歲燈

  漢族節日舊俗,這一漢族節日舊俗流行於江南部分地區,一般在除夕或正月初一至初五舉行。在此期間,夜間臥室裡通宵燃燈,稱“歲燈”。一般在屋柱腳、床下、桌下、灶下點燈。多用紅蘿蔔切成段作盤,插上小蠟燭,也有用陶器盛油點燈的,是除夕守歲的一種活動,還要貼春聯,放爆竹、唱辭歲歌、飲分歲酒、吃歲飯等。

  接青龍

  這一習俗廣泛流行於浙江杭州地區。每年農曆正月十二,各路龍燈集中到吳山龍王廟,掛紅點睛,稱為“龍燈開光”。

  打年糕

  打年糕這是上千年流傳下來的習俗。年糕諧音“年高”,寄予了對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對老人還有“年高”長壽、對小孩有“年年長高”之意,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過年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除夕夜那天,有的家裡還會做些糖年糕。手巧的一些人還會把年糕雕成雞、鴨、元寶等形狀,寓意著來年家裡甜甜蜜蜜。

  聽花鼓戲

  花鼓戲又名挑香擔,因其題材來源於農村生活,劇情簡潔明快,曲調活潑流暢,又是用當地方言演唱,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所以在春節期間常用來增添節日氣氛。

  華北——古老習俗的繼承

  北京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除一般年俗外,廟會則為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北京在春節期間有多處廟會,有眾多老藝人表演絕活,有糖葫蘆為代表的風味小吃,還有各種娛樂遊藝活動,每年都會吸引眾多市民參加。

  天津

  從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裡12點祭灶王爺。天津還有春節貼吊錢兒的習俗。

  山西

  當地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它與當地人的衣食住行有著各種聯絡,。煤的作用遠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當地的一種風俗習慣。每逢春節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裡面放柴,上面貼個大紅字條寫著"旺氣沖天"。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2

  春節是我國一個最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慶祝這個節日的風俗習慣,大部分相傳至今。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4.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5.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6.吃餃子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勸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9.看春晚

  現在看春晚也基本成了全中國過春節慶祝的一個主要的活動了,在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到一起倒說著迎來凌晨的鐘聲的那一刻互道新年快樂,然後基本就開始下餃子,準備第二天的正式過年了。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3

  一、燒炮杖(爆竹)

  “爆竹一聲除舊歲”,民間在除夕夜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在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無論大街小巷、鄉村農戶,鞭炮聲齊鳴、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熱熱鬧鬧、喜氣洋洋。

  不過近年來隨著各地政府出於安全和環境汙染考慮,很多城市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只在偏僻區域劃出專門地帶讓市民燃放,城市過年也就變得靜悄悄,少了那份熱鬧喜慶氣氛。

  二、拜年

  年初一,人們早早起來,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帶上禮物探親訪友相互拜年。晚輩要給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吉祥如意。長輩則將事先用大紅利是封裝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年。也有家長不直接給孩子壓歲錢,而是在孩子睡著後,將壓歲錢悄悄放在枕頭底下的。不過現在盛行的都是當眾賞給了。還有近年來不少單位的領導與人為本,關心一線值班員工,盛行在年初一帶上慰問金慰問值班人員,把領導的關懷送到幹部群眾心中。

  還有不少單位在新年上班的第一天發開門利是,也許錢不多,但能讓員工擁有歸屬感和收穫一份滿滿喜悅。年初一,還有專門醒獅隊沿街起舞,逐家逐戶去拜賀,以示醒獅臨門,安好吉祥,主人家則懸賞於門,包紅掛青,讓瑞獅去摘取,名曰“採青”。人們藉此活動希望獅子能把好運帶到家裡、帶給企業。

  三、洗邋遢亦即掃塵

  “年二八,洗邋遢”,是茂名家鄉人民的口頭禪。即在春節前從農曆二十三開始,家家戶戶會選擇晴好天氣,大小老嫩便會加入大掃除隊伍。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納新”含義,意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把一切窮運、晦氣掃地出門。

  於是,無論在城裡,還是在鄉下農村,家家戶戶從屋裡到屋外的環境衛生,從被褥到廚具的清洗,都會徹徹底底、乾乾淨淨。只見曬場上、籬笆邊,鋪滿一張張或大或小、花團錦簇的被面、床單、窗簾,做籺用的竹篩,那場面洋溢著歡樂,充滿著期待。

  同時,人們還要在節前十天左右,不管多忙,也要抽出時間準備包括雞鴨魚肉、茶酒醬醋、南北炒貨、桔子、蘋果、柚子、糖果、紅黑瓜子、盤桔、鮮花……等食品、用品、裝飾品,林林總總、豐富多彩,不一而足,每樣都寄託著濃濃吉祥意頭。如柚子,在本地乃至廣東都有“柚子、柚子,越碌越有”之說。家長還要為小孩子準備一套以上新衣新帽,以備在年初一拜年時穿。

  四、貼春聯

  貼春聯又叫貼對聯,到年三十或年初一,家家戶戶便會在自家門楣上貼上寄託著主人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祝福的大紅春聯和威武的避邪驅鬼門神畫。屋裡面的道道過門,還要貼上寫著吉祥如意祝福語的春條,寓意來年生活紅紅火火、如意吉祥。不過,隨著人們的觀念轉變,門神畫已不興貼了。

  在貼春聯的同時,不少人家還要在屋廳、門楣、牆壁上、甚至營運的汽車、拖拉機,甚而農具、雞舍……等處,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寓意福到財到。還有不少人家將“福”字倒轉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現在商家還將福字製作成包含其它吉祥物,如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精美字畫。現在不少家庭還在門前掛起大紅燈籠,紅紅彤彤寓意新年生活紅紅火火。燈籠一直掛到正月十五後才拿下。

  五、守歲

  除夕守歲是過年最重要的活動之一。除夕夜,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完晚飯,看春晚、拉家常,年長者給自家小孩發壓歲錢,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孝敬爸媽、爺爺奶奶,給一年的零花錢。待到新年鐘聲敲響,馬上燒放鞭炮,之後才可以入睡。

  奶奶在世時,還叮囑每個房間要留長明燈,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時代變了,現在年輕人受西方生活方式影響,除夕夜的團圓飯都不在家裡吃,而是到酒店就餐。吃罷團圓飯也不在家裡守歲,而是邀朋約友到外面公共場所進行新年倒數瘋玩了。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4

  開門炮:

  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山獬荒甑囊唣菰只蓿⒈硎窘有履輟R筧⒍枷歟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今年隨便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五穀豐登。有些地方在開啟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裡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後紙花滿地,燦中雲錦,形成了滿堂瑞色,喜氣洋洋。現在放鞭炮在城鎮已被禁止,但在農村和漁島上仍可燃放。

  拜六神:

  打過開門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婦燒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種祭品,供於香案。中堂懸掛祖宗影象,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簷頭神、白虎爺、井神、土地神、財神)。民間認為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護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業興旺。

  接三神:

  拜過六神後,又在中庭擺起小方桌,盛米一碗,蓋以紅紙,周圍粘固,端放桌上,燒香點燭,虔誠膜拜,叫做“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後移到室內,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拜祖:

  舊時正月初一中午,在洞頭縣,各家要祭拜祖宗。其儀式由家庭主婦主持。先列供品,擺好酒盅、筷子,在酒蠱裡斟上黃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間要擺一條長椅,然後點起紅燭,並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龕香爐上焚香。待紅燭燃過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將焚完,此時開始燒“金紙”(一種貼著金箔,折成元寶狀的紙錢,俗信經過唸經才有效),放鞭炮。最後撤饌,撤饌前要先移動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時,供桌上的禮品不準動;凡祭拜過的供品,除糕點果品外,均要重新煮過或經蒸氣熱過才能吃。否則,都認為是對神靈、祖宗的不敬。

  行香:

  正月初一清早,舊有“行香”之俗。全城文武官員,冠帶乘輿,全副執事,鳴鑼開道,到各廟宇行香,威儀甚盛,每家老年人和當家人天未亮,便已沐浴更衣,競先趕到社廟或附近寺院裡開殿門和燒頭香,點香燈,有的甚至索性除夕不睡,在廟宇守等。亥時一過,趕緊燒香,表示虔誠。俗信第一個人趕到點上香最為吉利,故有爭先點第一雙蠟燭習俗。俗語說:“誰人最早開殿門,今年一定賺大銀。”老年人到各廟宇拜殿神,主要祈禱保佑新年吉利,全家平安。但由於階層、行業、性別、年齡等不同,來拜神者絡繹不絕,有求做生意發財的,有求農業豐收的,有求子續嗣,等等。較大的廟宇如東甌王廟,拜神者要給廟祝紅包,如祈禱靈驗,每年初一有錢者,要用重達百餘斤的大蜡燭還願。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5

  祭灶神

  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傳說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百姓供上紅燭、糖瓜,以隆重的禮節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農村很多地區還沿襲這種風俗。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倒貼福字

  在我國,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著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貼春聯

  貼春聯這種春節期間的活動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

  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春聯堪稱中華民族獨創的藝術奇葩,它以雅俗共賞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愛。有人曾這樣概括春聯:“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貼春聯,是重要的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貼年畫

  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雕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盛行開來。江蘇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楊家埠,是我國三個重要的年畫產地。民國初年,上海出現了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形式,以後發展成為今天的掛曆。

  除夕守歲踩歲

  除夕是指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著滿桌佳餚,更享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

  年夜飯之後,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在晉代就有除夕守歲習俗,南北朝時已很普遍,進入隋唐後守歲很盛行,宋代沿襲唐風更盛。另外,漢代已有除夕夜晚飲椒柏酒(用草藥配製的藥酒)以驅邪祛病的習俗,後世改為飲屠蘇酒,王安石有詩“春風送暖入屠蘇”。現如今,我國南方仍有年節時全家老小歡聚酣飲屠蘇酒的風俗。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年夜飯

  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是除夕的重要習俗。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全家團圓的好機會,特別是隨著很多人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碌,春節團圓的意義更大。除夕夜的團圓飯也叫年夜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動手,在家做上一頓豐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為了避免麻煩,就直接將年夜飯的地點放到了飯店。無論在哪裡吃,團圓的主題是不會變的。

  壓歲錢

  除夕守歲之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也叫壓勝錢。因為“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壓歲錢能驅邪免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壓歲錢寄託著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情關愛,因此,同學們不要相互攀比壓歲錢的數量,而應該注重它的情感價值。同時,要合理使用壓歲錢,把它用在學習上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6

  【臘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在京津地區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30之前天津人有去天津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臘月三十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除夕日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臘月三十除夕】春聯貼對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

  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譬如: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麵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的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

  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要。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

  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第二類是“街門門神”,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

  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這種門神,原本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作為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中華大地上空和全球各地華人聚集區【唐人街】,爆竹聲響起,迎接新年的來臨。

  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屋外是震天的響聲,庭前是燦爛的火花,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7

  1、放鞭炮。

  上海人喜歡放一千響、放“高升”、而小朋友則大多放一些“夜明珠”、“飛毛腿”之類的樂趣型的煙花。而以前大都站在陽臺上放,“夜明珠”一點燃就往外噴五顏六色的彩彈,小朋友最喜歡,每年過年都有放夜明珠把對面陽臺曬的衣服燒了的事故發生,後來就越來越少了。放鞭炮一般集中在零點,還有初五迎財神的零點,總體說來,迎財神的日子要放得比過年多得多。

  2、看電視。

  說到這一點,上海人真的不大一樣了。春節聯歡晚會在上海是很沒有市場的,吃年夜飯的時候大家圍在一起吃,電視就是個背景音樂,愛開不開,春晚說的段子上海老人聽不懂,笑不出來,歌舞還能看看。後來隨著南北文化的更深的融合,這一代的上海人開始看得多起來,也能跟上北方人民的笑點了。

  3、年夜飯的保留菜。

  和北方吃餃子不同,上海的年夜飯保留菜真的是常變常新。記得最早流行八寶飯,小朋友每年到最後看到這個都想吐。後來又流行水果羹,現在看來,真是超級沒有誠意的一道菜。有一小段時間還流行大王蛇,但後來風頭就過了。經過時間的考驗,最後留在上海人民過年飯桌上的幾個超級熟悉的菜應該是:門腔、松鼠桂魚(茄汁款)、皮蛋、三黃雞、紅燒肉、蝦仁、八寶飯——每家每戶應該還會有增補。

  4、準備年貨

  千萬不要以為現在吃的東西多了,天天可以吃到,過年就懈怠年貨了。有些年貨是要跑遍城中大小商店去採購的,有些年貨則要自家做準備的。每家都有每家的做法,做出來的味道各不相同,做得最多的是爆魚與蛋餃。

  5、在家吃年夜飯

  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年夜飯了。以前,人們習慣在自己家吃年夜飯,近幾年,一些家庭嫌做飯麻煩,年前會在飯店預訂年夜飯。但從調查結果來看,八成的人還是遵循傳統,在自己家吃年夜飯。飯店裡的年夜飯很多都是事先做好的,冷冰冰不新鮮。因為要翻檯子,每年都吃得‘急吼吼’,這邊還沒吃完,門外已經有第二批的客人來等著了,一年到頭的最後一頓飯搞得大煞風景。

  6、大年三十守歲迎新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此夜緊接新年,所以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著電視守歲,就是邊說邊笑,邊看中央臺的春節晚會。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8

  送神慌年忙祭灶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餬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裡。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

  間資訊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灶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麵、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開封過年

  開封民間稱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曆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我國民間祭灶節,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初一磕頭。人們天不明吃罷扁食後,晚輩先給家中長輩磕頭,然後結夥去別家(一般是本族)磕頭拜年。家裡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頭外,其餘都到左鄰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親族新友拜年。若晚輩是小孩,或新婚媳婦,長輩要給幾個壓歲錢。

  走親戚。走親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孃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

  破五節。農曆正月初五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們認為,初五、十四、二十三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後的第一個不吉日,非常忌諱"走親串友",積壓自在家改善生活過節。是日寅時,家庭主婦還掏爐灰少許,送至當街十字路口,俗稱"送窮灰"。

  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這段時間,孩子們一律不捱打捱罵,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開心,那怕有了過失,也不捱打捱罵,這是老輩人傳下的規矩。如打罵孩子,就會遭到眾人譴責。所以孩子們最盼望的是過年。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9

  春節舞獅的由來

  舞獅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南北朝時代。

  據傳,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陽還使用了象軍參戰。這支象軍由於士兵持著長矛騎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僅僅擁有短兵器的敵方,連線近它都很困難,宋軍計程車兵開始吃了大虧。後來,先鋒官振武將軍宗愨想了個辦法。他說,百獸都害怕獅子,大象大概也不會例外。於是,連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許多假獅子,塗上五顏六色,又特別張大了嘴巴。每一個“獅子”由兩個戰士披架著,隱伏草叢中。他還在預定的戰場周圍,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井。敵方驅象軍來攻,宗愨用弓放出了假獅子,這種“雄獅”一個個翻動著斗大的血口,張牙舞爪直奔大象。

  大象嚇得掉頭亂竄,宗愨又乘機指揮士兵萬弩齊放,受驚的大象頓時沒命地向四處奔跑,不少跌到陷井裡,人和象俱被活捉。……從此,舞獅首先在軍隊中流行,然後傳到民間。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西涼使》中就有“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起毛衣襬雙耳……”。可見,在唐代已有類似現代的獅子舞了。

  為什麼在春節期間人們喜歡舞獅子呢?據說,明朝初年,廣東佛山地區出現了一頭怪獸,每逢年歲將盡,則在佛山郊區出現,到處糟踏莊稼,殘害人畜,鄉農不勝其苦人們就把竹篦紮成若干頭獅子模型,並塗上各種斑駁的顏色,事前佈置好,當怪獸出現時,鑼鼓齊鳴,群獅奮舞,一齊朝著那頭怪獸進發,那怪獸驚恐萬狀,掉頭就跑,爾後,當地鄉民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於是,每年春節打鑼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舞獅子,除春節外,在喜慶的日子裡,也常以舞獅助興。民間一般舞獅由兩人合作扮一頭大獅子(有的地區稱太獅),一人扮作一頭小獅子(有的地區稱少獅),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繡球作引導,並先開拳踢打,以誘引獅子起舞。獅子隨著鼓點的快、慢、輕、重,忽而翹首仰視,忽而回頭低顧,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搖頭擺尾,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在模仿動作上,有舐毛、擦腳、搔頭、洗耳、朝拜、翻滾等動作;在技巧上,有上樓臺、過天橋、跨三山、出洞、下山、滾球、吐球和採青等。

  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

  一、民俗專家表示,春節吃餃子吃的是“吉祥如意”,求的是“喜慶團圓”。

  王來華介紹說,餃子是一種以麵皮包餡、形如半月或元寶形的麵食,它是中國北方典型民俗食品。自古以來,餃子有許多別稱,唐代叫“餃餌”、“水角餌”;宋代稱“角子”、“粉角”;元朝時蒙古族和回族稱“扁食”;清代稱為“餑餑”。

  根據史料記載,餃子真正成為春節的吉祥食品,是在明朝中期以後。王來華表示,春節吃餃子有許多美好寓意,尤其是在除夕夜。除夕夜的這頓餃子之所以非比尋常,一是因為臘月三十夜的23時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時,正好交子時,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二是人們期望把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不如意的煩惱事,像吃餃子那樣一塊吃掉,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三是吃餃子還有祈求來年早生貴子,全家人丁興旺,孩子有出息的意思。

  此外,餃子成為春節吉祥物,還因為其形狀像銀元寶,春節吃餃子有象徵“新年大發財,元寶滾滾來”之意,寄託著人們“招財進寶”的美好願望。

  二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

  三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四是餃子本身就好吃,民間有“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話,至今還被用做一些餃子店、餃子館的廣告詞。

  春節為什麼要吃團圓飯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人們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熬,稱作“年關”,每到這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

  吃過飯後,誰也不敢睡覺,坐在一起閒聊壯膽。不吃年夜飯是熬不過年的。所以就逐漸形成了除夕吃團圓飯的`習慣。

  在中國各地,吃團圓飯並不都一樣。在南方,這頓飯一般有十幾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魚,因為這是漢字“富裕”的諧音。在北方,團圓飯大多是餃子,全家人一齊包,這是一種把美味肉餡包在圓形的薄面皮裡的食品,包好後,用開水煮熟,加上佐料,全家人坐在桌前,熱熱鬧鬧地聚餐。“餃子”具有象徵團聚的意思。

  關於團圓飯的另一個傳說

  在大年三十這一天,要吃一頓“團圓飯”。這“團圓飯”就是把天上的、地上的、水裡的東西放在一起做著吃。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老員外,家裡僱了一個好廚師,老員外有一個獨生子被抓去當了兵,眼看要過年了,老員外兩口想起兒子一年都沒給家裡來個信兒,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就成天板著臉,沒一點要過年的意思。老廚師看在眼裡,心裡為老倆口傷心,可他也沒什麼別的辦法,只想把飯做的好點兒,也叫老倆口高興點兒。

  三十兒這天,老廚師一早兒到街上買了些鴿、雞、魚、青菜,在廚房裡做好了,正想端去,老員外的獨生子回來了,老員外可高興了,拉住兒子問這兒問那。這一下可又難壞了老廚師,菜只做兩盤,是給老員外兩口準備的,可這下成了三個人,端上去兩盤菜多掃興,若再做一盤吧,菜又不夠,這可怎麼辦?想了一會兒,老廚師有辦法了,他把做好的菜和剩下沒做的菜堆在一塊炒了一個大盤端了上去。

  老員外吃一口大盤菜,覺的味道不錯,就問:“這叫啥菜?味道真好。”老廚師也不知道啊!他想:您家今天團圓了,我是為了您團圓才做出這樣的飯。就隨口說:“團圓飯”。從此,這種飯便留傳下來了,每年三十這一天,人們就做一次“團圓飯”,表示全家團圓。

  春節為什麼給壓歲錢

  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於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並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後來也稱為“守歲”“壓歲”。

  春節壓歲錢的來歷

  關於壓歲錢的來歷,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為“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裡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10

  江蘇揚州有著“月亮城”的美譽,揚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揚州的民俗文化也很豐富,特別是春節的習俗。“爬門頭”、“走大局”、要糖、隔年陳等風俗習慣傳至今日,十分有過年的氣息。

  爬門頭

  大年三十晚上,吃過晚飯後,老揚州要點上香爐蠟燭守歲,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長輩們開始給晚輩發壓歲錢。這時候大人會關上大門,讓家中個子小的孩子抓著門後的門閂往上爬,因為老式的大門是木製的,門後面從上到下有幾根橫木,中間還有門閂開關,這一風俗就是爬門頭。老年人說小個子三十晚上爬門頭能長個頭,爬得快長得快,爬得高長得高。小孩多的人家孩子們還互相展開比賽,既鍛鍊了身體,又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走大局

  三十晚上,長輩們都要把雲片糕、蘋果、橘子等擺在每個人的床頭供新年第一天早上起床吃,吃雲片糕取其寓意“高高爽爽”,吃蘋果取其寓意“平平安安”,這些風俗全國許多地方都有,但吃橘子卻有著揚州獨特的寓意。因為在揚州話裡,運氣叫做“局氣”,走運叫做“走局”,橘子的“橘”和局氣的“局”諧音,所以贈人橘子,就含有把好的運氣帶給他人的美好寓意,揚州人新年請人吃橘子,就是祝福對方走大運,諸事順利。

  自稱“我是揚州人”的現代著名散文大師朱自清先生那篇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背影》裡就寫到朱自清的父親小坡公在辦完老母親喪事後,親自到浦口車站送兒子去北京,拖著肥胖的身體艱難地爬上爬下特地為兒子買來橘子,深諳揚州民俗的父親給兒子買橘子本身就飽含了父親對兒子的美好祝福,他希望兒子能一帆風順,處處走運。小小的橘子竟也承載著一個屢遭不幸的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厚意。

  要糖

  大年初一早上,揚州民間有大人小孩出門到周圍鄰居家裡給長輩拜年的風俗,這時候最忙的是小孩,他們成群結隊挨家挨戶去要糖,也就是挨家挨戶去給長輩拜年。長輩們看著滿臉稚氣的孩子,聽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喊著“大媽”“大大”“爹爹”“奶奶”,在一片“恭喜發財”“恭喜身體健康、精神力壯”祝福聲中,他們捧出事先準備好的果盒給前來拜年的小孩散發各色糖果、雲片糕、橘子、蘋果等,也順祝孩子們“上大學”“發財興旺”“早點娶馬馬”等。要糖這一風俗傳承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隔年陳

  在大年初一早上吃圓子和麵條,圓子寓意團圓,麵條寓意長久,大年初一中午也不新做飯菜,而是把三十晚上的剩飯剩菜端出來熱一熱再吃,這叫做“隔年陳”,按老年人說法,大年初一到初五這五天年當中都不能新做飯菜,寓意年年糧食有餘。

  掃地聚財

  大年初一民間不作興掃地,正月初二才可以掃地,這一天掃地也有講究:掃帚要從大門口往屋裡掃,而不是像往常一樣把灰塵垃圾朝門外掃,初二這樣掃地就是要把大年初一聚集起來的財氣往家裡掃,先堆在一處然後才清掃出去。

  挑財神水

  正月初五這一天,民間傳說是財神菩薩生日,這一天天沒亮,揚州民間有一個風俗:一家的男主人要起大早去附近的河邊或井裡去挑水,這個水叫做“財神水”,傳說誰搶到第一名誰就能在新年發大財。筆者曾問過熟知這一風俗的母親:“誰能證明究竟是哪一個去得最早?深更半夜也沒一個人在河邊見證啊!”母親說:“財神菩薩知道。”

  七錐子八夾子九錐子十挖子

  揚州民間認為正月初七是火星菩薩的生日,這一天民間不作興動針,怕針戳到菩薩的眼睛。正月初八不能動剪子,初九不能動錐子,初十不能動鍬,否則下田栽秧勞動時蛇蟲等就會來夾人、咬人、蜇人。揚州民間也有初十是“人初”的說法,也就是初十這一天人人都過生日。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11

  過年的飲食習俗

  煎堆是家家必備的。煎堆餡為爆谷拌糖膠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開,去掉穀殼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製成,很薄,外面粘著芝麻。整個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黃色即可。現在也沒有那么講究,有的人家做煎堆,裡面不會放餡的也有。另外,還有油角,其中又有軟角、脆角、酥角之分。

  春節還必備瓜子,有紅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蓮藕、糖蓮子、糖馬蹄(荸薺)、糖冬瓜、糖桔餅、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類則有年糕、蘿蔔糕、芋頭糕、馬蹄糕、九層糕、鬆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叫“大籠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開口的竹籠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數十斤的米做成一個年糕,金黃色的糕面插上紅棗、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鴻運長駐。蘿蔔廣州方言稱“菜頭”,取“菜”與“財”的諧音,過年食蘿蔔糕,是寓意招財進寶。馬蹄糕用荸薺作塬料,粵方言稱“荸薺作“馬蹄”,過年食馬蹄糕,可以清熱、消滯,其調節胃口的作用已為實踐所證明,而且還有“馬不停蹄”、自強不息的寓意。

  廣東地區新春美食品種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賦予美好的名稱,使人樂意享用。如髮菜炆豬手稱“發財就手”,髮菜炆蠔豉即“好事發財”,鹹酸菜炒豬舌(廣州人稱豬利)叫“一本萬利”,炒鮮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膽扒冬菇叫“滿地金錢”,魚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還有各種雞類製品,美其名曰“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鳳呈祥”等等,不一而足。雞是新春菜餚中必不可少的,所謂“無雞不成宴”嘛,還有燒豬肉,除婚嫁中象徵貞潔外,新春則寓意壯旺。年初一午飯時,還必備一味素菜,俗稱“羅漢齋”,用紹菜、木耳、粉絲、蝦米配製,亦有些人家蒸臘味的,但起筷時要先吃“齋”。

  過春節的介紹

  從農曆十二月中旬開始置辦年貨;除夕前,在大門上或廳堂裡掛上“福”字或年畫,有的人家還將“福”字倒掛,意即“福”到。除夕夜,一些家庭到賓館酒家吃團圓飯,然後“行花街”。初一至十五,親友或相識的人互相拜年時,已婚或年長者要給未婚者或小孩封“利是”等。

  習俗和習慣

  按照“老廣們”的舊習俗,農曆大年初一不能洗頭,怕洗走財氣;年初二是開年,自除夕年夜飯後,到今天才能動葷;年初叄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著車公誕、人日等等有說不完的講究。還有,過年時不能買鞋,因粵語發音“鞋”同“唉”;買書更不行了,書發音同“輸”,怕這一年都“輸、輸”聲,更是大忌。在大時大節,喜筵壽宴上,習慣於談吉利語,不說喪氣話。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聲“歲歲(諧碎)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過春節風俗習慣是什么

  1.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舉辦迎春花市,數以百萬計的人參加逛花市活動。

  2.置鮮花。家家必置,包括擺年桔、擺水仙、插鮮花。

  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4.送壓歲錢是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年,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遠的地方。

  5.謝灶:臘月二十叄晚,送灶君老爺上天,叫“謝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貢品有:一碗米,兩磚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禮燒豬肉,一些蔗、桔,紙錢等。

  6.正月初二、初叄,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孃家

  7.正月初7吃7樣菜,然後初7,20要全家出去玩。

  8.12點,要在家裡守歲。

  9.廣東人過年一定要買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為什么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廣東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樹買回家的。桃花之於廣東人,猶如聖誕樹之於西方人。廣東人對花情有獨鍾,無論是高雅之士還是庸俗市井,過年都要買桃花等老幾樣,再配搭各種各樣的鮮花。

  10.廣東的獅子與外省不同,稱為“醒獅”。在製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廣東的特色。廣東醒獅舞起源佛山春節期間的舞獅活動,除在廣場表演之外,還沿街起舞,逐家逐戶去拜賀,以示醒獅臨門,安好吉祥,主人家則懸賞於門,包紅掛青,讓瑞獅去摘取,名曰“採青”。藉此活動希望獅子能把好運帶到家裡。其次是舞龍,廣東的龍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態,不同的龍舞,寄託著人們不同的理想和願望。春節是喜慶之日,耍舞的多是熱烈奔放的彩龍、金龍和紗龍之類,白天舞布龍,晚上耍龍燈。至於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傳統文化。

  春節的風俗習慣 篇12

  貼春聯

  宋代王安石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詩中桃符,就是當時春聯。貼春聯是我們民族好風俗。有一些文質兼美春聯,不受時代,地域限制,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無不道出了人們討口彩、求吉利心態,流傳是極為久遠。

  祭祀祖先

  春節祭祖,是人們必經一項活動。新年將近,各家各戶祖宗牌位早已撣得千乾淨淨。祭祀時,先將香紙蠟燭,牲禮酒漿備齊,供奉於祖宗牌位前,然後上香跪拜,叩頭作揖。一副畢恭畢敬樣子,充分表現了中國人百善孝為先傳統美德。

  開門爆仗

  正月初一凌晨,當舊年鐘聲響過十二響,沔陽民眾家家戶戶就爭。先恐後放鞭炮,霎時,村莊院落處處是噼噼啪啪鞭炮聲,火藥濃香,煙霧繚繞。天亮一看,燃放鞭炮大紅紙片鋪滿地面,與大門鮮紅春聯交相輝映,呈現出一片喜慶祥和氣氛。鞭炮,也稱爆竹,起源於古代人們對“年”這種猛獸抵禦。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放鞭炮慶祝春節,更是發揚先祖遺風。現在鄉鎮還保留著這種習俗。

  拜年

  新春伊始,人們一見面就要恭賀新年;左鄰右舍,同仁同事更是拱手作揖,互相拜年。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書中寫道;“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這就是說,大年初一,家庭內晚輩,先給尊長拜賀後,家長再率領卑幼者到鄰舍、族人或親戚家去拜年,或者家長派遣子弟為之代賀。

  給壓歲錢

  小時候收到壓歲錢時特別開心,壓歲錢一般是除夕夜長者發給晚輩。在正月初一小孩拜年時,大人賞賜給孩童們,並勉勵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壓歲錢,寄託著長輩殷殷希望!。俗話說: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原來,過年對小孩有一筆特有犒賞一一壓歲錢。

  壓歲錢是長輩發給晚輩,小兒們得了壓歲錢,便可以買一些節日玩藝,自然高興無比。清代有一首描繪得壓歲錢喜悅心情詩:“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權藏。商量爆竹餳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舞獅

  最近幾年舞獅這樣習俗漸漸地被冷落了,小時候過年都能看到。據傳,唐代已有舞獅戲要。白居易詩云;“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獅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襬雙耳……”沔陽舞獅通常由兩人扮演,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動作翻滾、跳躍、撲跌,變化多端。賀年時,遇有比較殷實人家,主人在屋樑上掛一道紅綢,另有菸酒等物,供獅子去“取紅”。在緊鑼密鼓中,獅子抖抖威武雄壯身姿,使出渾身解數,借物攀援,將那道紅取了下來,得意之際,更加贏得了一陣喝采聲。

【春節的風俗習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