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演講稿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演講稿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演講稿範文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演講稿 篇1

  我們怎麼能忘記?忘記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在七十年前遭受了怎樣慘烈的創傷和屈辱;忘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是怎樣無辜被殘害被肆意侮辱;怎麼能忘記這片神州大地曾被那樣無情地肆意踐踏,這全都是因為一個殘酷的詞——侵略。儘管這些已經過去七十年,但是我們又怎麼能夠忘懷?

  望著如今處處的高樓大廈,七十年前的那場慘絕人寰的歷史似乎並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但是,真的沒有嗎?當然不是!

  陰暗的天空,飛機的嘶鳴,狂風掠過樹林,一座座原本安寧的城市,在侵略者無情的鐵翼下化為廢墟。淚水、痛哭、慘叫、哀求也並沒有改變這裡生命的無情逝去,我們無法考究那段已然成為歷史的過去,但是我們怎麼能夠忘記,在如今安定尚且富足的社會中安穩度過許久的我們難道可以說:“早八百年前的事了,還提了幹什麼呢?”不能!當然不能!不僅不能忘記,還要緬懷,緬懷什麼?也許會有人說,中國那時都被欺負的那麼慘,還要去緬懷什麼,是!那確實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我們整個民族的災難,但是我們也絕不能忘記那些英雄,在戰火中浴血奮戰的英雄,那些英雄是什麼人呢?不是像某些抗日劇那般有大智慧或是小聰明還是會輕功的大俠,也許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也許並不聰明反而很憨厚,或許只是會操大刀的粗漢子,又或許是隻會些文化的女人,而真正的那段歷史也許沒有抗日劇那般驚心動魄,只有沉痛和悲傷,那些所謂的抗日軍也或許不是什麼救國什麼在意民族大義,而只是看不過老百姓被侵略者殘害才憤然起義。

  時間的洪流確實足以淹沒太多不為人知的過往,歷史也永比我們看過聽過的更為殘酷,我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這場戰爭中死去,多少孩子再也見不到父母,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多少已經頭髮花白的老人還要經歷喪親之痛,也不知道多少英雄在這場戰爭中犧牲,我們能做什麼,去緬懷,緬懷那些在國家危難,民族危機之時挺身而出的先烈的戰士,我們需要永遠記住,面對殘忍兇惡的敵人把爪牙伸入神州大地的時候,這些人挺身而出,保護了中國的未來,用他們的血肉成就了一個未來的全新的中國!

  逝去的生命已經無法挽回,我們能做的就是銘記歷史,戰爭奪走了太多的生命,我們只能祈禱不再有戰爭,然後去開拓更好的未來,且記住那些為祖國或百姓犧牲的英雄。

  最後,我由衷地期望:願以後不再有戰爭,銘記歷史和英雄,不忘侮辱也不必怨恨,用我們的雙手去開創一個更好的未來!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演講稿 篇2

敬愛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2015年9月3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為什麼呢?因為這一天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七十週年大會。這一天是中國人民勝利七十週年,是中國站起來的象徵,是中國人民經過無限的奮鬥與努力換來了現在的和平。當看到那徐徐上升的五星紅旗,是那麼的耀眼,是那麼的光彩奪目,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讓我想起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中的“血染盧溝橋。”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橫跨著一座氣勢如虹的石橋,它就是盧溝橋。盧溝橋雕刻精美,看似如此美好,可被那一聲聲抗日的槍聲,揭開了全國性抗日戰爭的序幕。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後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這首《盧溝橋歌》一直迴盪在耳邊。還記得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卻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言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盧溝橋事件爆發。

  這一次盧溝橋戰爭,勇猛的壯士們都有一個信念“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誓死與橋共存亡。也正是這樣,壯士們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盧溝橋,為國捐軀。

  壯士們的精神令我震撼,雖然後來天津還是失守了,但這也是壯士們用鮮血來捍衛的,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盧溝橋反侵略的槍聲,也吹響了中華民族抗日的戰鬥號角,激起了我們炎黃子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義憤填膺,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才有了國共兩黨的`合作,槍口對外,團結一心,共同抗日。全國軍民前赴後繼,歷盡艱辛,奮戰八載,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想到這,我不得不對那些不畏外敵入侵,團結一致,不屈不撓,前赴後繼,百折不回的抗戰先烈致敬,正是因為他們的愛國精神,才有了我們現在民主、和平、安定的社會。

  讓我們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只有牢記歷史,我們才能更加努力的去奮鬥,去打拼。因為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偉大的國家,總是對歷史的一次又一次的回望中,才能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如果忘記歷史,就等於觸碰了民族生存的底線。

  我們要珍惜愛現在的和平,努力開創未來。只有和平,我們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我們要紀念歷史而不銘記仇恨,不能重蹈歷史覆轍。作為一名青少年,我們要努力學習,因為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我們不能浪費光陰,不能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

  同學們,在這裡,讓我們一起以國之名向勝利致敬,弘揚抗戰精神,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拓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銘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共同追夢,牽起我們的手,一起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

  謝謝大家!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銘記歷史,展望未來”。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她飽經滄桑,歷盡鉅變,曾走過輝煌,也曾走過黯淡。在每一次“危急存亡之秋”,一代代中華兒女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的壯歌,使中華民族至今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該如何接力前輩,續寫我們自己的愛國詩篇呢?我認為,銘記歷史,從前人的家國情懷和奮鬥歷程中獲取力量,是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愛國最正確的“開啟方式”。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如是說。家國情懷是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將個人才華奉獻於社會,奉獻於他人,是歷代中國人不悔的選擇。他們信奉“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回顧歷史,多少英雄志士被載入史冊,又有多少匿名勇士為國捐軀。他們或埋頭苦幹,或拼命硬幹,或為民請命,或捨身求法,他們是魯迅先生曾深情謳歌的民族脊樑。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四境安寧,百姓安居樂業。我們要尊敬英雄,對歷史虛無主義說不。生活在和平年代,時代不需要我們流血犧牲,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有一代人的責任。我們要和他們一樣,用家國情懷勇敢地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做和平時代的建設者,做民族復興事業的圓夢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如是說。幸福都是奮鬥出來,從來就沒有可以一蹴而就的創造,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當今的時代是美好的時代,是以奉獻成就“大我”的時代。黃旭華隱姓埋名專注科研三十年,從志在必得的少年到白髮蒼蒼的老者,只為研發出中國自己的核潛艇;黃大年“恆兀兀以窮年”,把自己變成科研瘋子,帶領團隊突破國外技術封鎖,用五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二十多年的路程;南仁東知行合一,二十四年親力親為,打造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大時代激盪大情懷,大格局成就大奉獻。他們以拳拳的愛國之情、捨我其誰的報國之志,在時代洪流中書寫了家國大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一代,我們要學習前輩們“紛華不染,粗糲能甘”的吃苦精神,不能好逸惡勞,而應踏實奮鬥。二十年後,中國仍有黃大年,仍有鍾南山,這就是我們這一代青年報效祖國的最好方式。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唐人於良史如是說。我們更多人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我們只能做社會中普通的勞動者。但是,一個有家國情懷、有正能量的平凡人,即使他所從事的工作是多麼不起眼,他也能帶給社會詩意和芳香,起到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作用。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些年輕人誇誇其談,僅靠一個鍵盤愛國,不肯將愛國落實於行動;有些人只想做主播、網紅,不願踏實創業。還有些人盲目媚外,志在移民;甚至有些人拒唱國歌,一心“去中國化”。他們不知道,錢學森曾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毅然從美國回到當時還一窮二白的中國;他們不知道,只有把自己的祖國建設好了,作為一箇中國人,才能無論走到哪裡都有底氣。

  同學的,我們共同生活在一片藍天下,同呼吸,共命運;我們有著共同的母親——中國。讓我們銘記歷史,展望未來,從前輩們的家國情懷和奮鬥歷程中獲取力量,開始書寫我們自己的愛國詩篇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演講稿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12月27日,我們一同去參觀了抗日戰爭雕塑園、宛平城及抗日戰爭紀念館,這次的參觀活動,給我的內心帶來很大的撼動,我的內心深處,深深的刻上歷史的痕跡,彷彿回到了那個時代的中國,既有悲痛的心情,又增添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抗戰雕塑園中栩栩如生的雕塑,帶我回到了那個鮮活又悲痛的時代。

  雕塑中萬馬奔騰,鎮壓日寇的氣勢,以及紅軍長征時艱苦而又堅強的人的精氣,透過那灰黑的雕塑映入我的眼簾,深深扎入我的內心。

  令人不禁遐想,在那個猶如雕塑一樣灰暗的時代,人們究竟有多麼強的反抗精神與愛國意識。  

  敵人打到了自己的家門口,我們還能夠坐以待斃嗎!眼看著自己的同胞被殺,我們還這麼麻木不仁嗎!這時候我深深理解了魯迅棄醫從文的心情,當一個人眼看自己的同胞被害時,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自己被強行奴化教育時,我們還能夠這樣沉默,這樣等死嗎!當一個人只剩下軀殼時,他已經不能算活著了,他只能夠算是行屍走肉,一個人活著真正的意義,不是吃,不是衣食住行得到滿足而已,而是他真正找到了自己,讓自己的靈魂得到釋放!那詩句中“不滅敵人終不回”實際上是帶著怎樣的一種氣魄在裡,我此時深深瞭解。

  看看那遠征滅敵的送別雕塑中,母親送走兒子,妻子送走丈夫時悽美的離別場景,不禁讓人為之動容,可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無論是即將遠征的青年,還是送別他們的親人,眼神中都凝聚著一種堅強,是啊,現在的苦難是為了將來的幸福,只有真正消滅了敵人,才算是保護了自己的家人,找到了自己的靈魂,而不是躲起來瑟瑟發抖。

  雕塑如此傳神,令我為之驚歎,而透過雕塑想要表達的情感,更是毫無遺漏的傳到我們的心中。

  就算在那個硝煙四起的暗黑時代,人們的內心所締結的紐帶,人們靈魂所迸發出的炙熱光芒,還是照亮了世界,撐起了整個中國!

  古老的宛平城,更是銘記了這段從七七事變開始的歷史滄桑。

  宛平城的城牆上至今還留有當年日寇進軍宛平城時留下炮轟的彈孔以及坦克軋過得痕跡。

  當時的各種客棧、茶館等在還保持著原貌的基礎上修葺一新,其中還有王麻子剪刀鋪的作坊。

  不難讓人回溯到老北京,人們聚在茶館裡喝茶,在大街上唱戲,辛勤地磨著剪子唱歌的悠然又快樂的場景,可是當炮火連天槍聲響起的時刻,大家又聚成一股繩,共同對抗敵人。

  這裡有快樂,有悲傷,有著滄桑而說不盡的歲月悲歌,即使過了幾個世紀,那段歷史也永恆存在著,成為人們心中無法抹平的傷痛,卻又成為人們靈魂覺醒的契機。

  抗日戰爭紀念館,這是一個銘記著我們那悲壯的歷史歲月的時空隧道。

  大廳中威嚴而壯觀的軍隊銅像,立即將骨子裡的堅強與力量如同激流般灌入我們的骨髓。

  紀念館中陳列著各種軍人在抗日戰爭時期所用過的軍隊用品。

  從那破舊的公文包、磨破了的皮鞋、早已失去光澤的鋼筆以及威嚴的槍桿子中,我們可以望到歷史長河的對岸,抗戰英雄們所譜寫的靈魂詩歌。

  他們沒有我們現在優越的條件,沒有先進的抗敵裝置,但是他們有磨得閃閃發亮的靈魂,有如夜空中閃著銀光的利劍,照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

  在這之中,最令我為之憤怒與痛徹心扉的,就是南京大屠殺。

  從那灰白的照片望去的世界,是多麼的悽慘,多麼的蒼白!成批的中國人被活埋進萬人坑,大量的白骨頭顱裸露在地表,彷彿永遠不會風化,用那空洞的雙眼,望向慘白的天空!這彷彿煉獄一般的光景,深深地刺激了我的民族自尊心。

  我有如站在這永劫不復的地獄中,拼命的搖頭大喊:住手!住手!日本鬼子們邪惡的笑聲伴隨著人們的悲鳴聲,響徹在耳際。

  看著在展窗中擺放著的南京大屠殺受難者的頭顱,一道道彷彿地裂般被慘虐的裂縫,以及那彷彿黑洞般的眼窩,彷彿現在還映著當時那慘痛的光景以及深深的不甘。

  抗日戰爭,當時究竟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多大的苦難啊!如果忘記了這一切,我們所謂的民族自尊也就不過是一張薄薄的條約紙而已了!

  然而慶幸的是,我們最終勝利了,就像是寒冬過後春天到來這樣的理所當然,我們的反抗絕不是白費,我們的民族覺醒,將會帶來整個世界的改變!我不知道日本的元首有沒有來過抗戰紀念館,但是我清楚,中國的未來,所有的下一代,都應該來參觀下抗戰紀念館,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對歷史知識的銘記,更是心靈上的震撼。

  這次的參觀活動,是我大大的感受到自己心靈的飽滿,而抗戰紀念館最後的精髓,也在於對歷史的展望。

  沒錯,我們要做的,不是抱著過去的悲慘念念不忘,而是銘記歷史,掌握未來。

  這不僅是在歷史知識上,就算在人生中,我們也是一樣的。

  我們不能夠逃避歷史,忘記過去,只有將之深深銘記在心中,帶著過去的傷痛與教訓,更好的發展自己的未來,這就是成長。

  感謝這次參觀活動,它也讓我明白了,學習歷史,並不是拘泥於學習歷史知識,記住歷史,而是學習在這之中產生的思想,覺醒的精神,然後帶著這種日漸飽滿的民族精神,去更好的面向世界,開創未來。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演講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