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國中音樂教學心得

國中音樂教學心得

中學音樂教學心得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音樂教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音樂教學心得1

  在新課改的教學中,課堂觀察不僅是教師及時獲得教學反饋資訊、捕捉教學複雜現象,分析研究教學情況,以及準確調整教學思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一種重要手段;同時它也是充分發揮教師教學智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依據。

  初中生既不象小學生那樣對自己的主觀情感體驗不深,遇事經常會破涕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練,遇事有自己的主張,他們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徹底瞭解,缺少一種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調控能力,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和支配,表現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對脆弱。面對挫折,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甚至還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因此,我覺得以下幾點對我啟發很大:

  1、營造和諧、輕鬆、有序的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應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的情緒變化,用親切、幽默、詼諧、委婉的言語或技巧營造和諧、輕鬆、有序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積極的情緒下,最大限度的獲取知識。

  2、創新教學應從學生音樂創造天性和實際經驗出發,循序漸進

  音樂可以不依賴譜而存在,音樂是生來就有的。對於他們來說,哼唱比寫譜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經驗的創作,勢必會扼殺他們的創作興趣,影響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中,從學生出發,根據學生實際的識譜經驗,從感性到理性,先讓學生哼唱,再引向對比學習,較好的落實了“雙基”教學。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從一個學生到每個成功的創作,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們的音樂創作能力、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表現能力的特殊性。

  3、開放教學過程,實施生成教學

  課堂教學永遠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位教師在課前都不可能完全預測課堂上所要發生的一些突發事件。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們有迅速捕捉到學生輸出的各種資訊,隨時反思,隨機應變,這種能力。傳統教學以教學過程的“程式化”。課改倡導“開放教學”,倡導實施“生成教學”。本案例把定位轉變為“以生成為本位”,不只是忠實的實施課前所制定的計劃,而是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策略進行調整,使教學過程有明顯的變化,有所提高。

  4、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欣賞學生

  成長中的學生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但是隻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寬容、諒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與引導,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學生髮現錯誤,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錯誤,因此,他能非常樂意的接受。同時,教師把他的閃光點放大,引導其他學生像他一樣來進行編唱,從而使他獲得了自信,欣賞換成了指責、批評,我想我們都將會看到另一種情景:他肯定會有逆反,對課失去興趣。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來講,需要不斷地掌握新知識,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夠成為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

中學音樂教學心得2

  摘 要:優秀的音樂作品能充分發揮德育的功效,從而達到“修身養性,壯情煉志”的目的。中學音樂德育教學模式的實施要深入挖掘音樂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結合時代推行音樂德育活動,實現音樂實踐中的德育滲透,藉助音樂樹立理想夢想教育。分析了中學音樂德育教學滲透的可行性,並提出了具體的實施對策。

  關鍵詞:中學音樂;德育滲透;模式

  “人類最原始的音樂大概已顯現出社會的聯絡,因為用著呼喚和訊號的音樂是建立在傳達訊息互相交流的基礎之上的。”優秀的音樂作品能充分地發揮德育的功效,從而達到“修身養性,壯情煉志”的目的。本文分析了中學音樂德育教學滲透的可行性,並提出了具體的實施對策。

  一、中學音樂德育教學滲透的可行性

  1.“樂”中滲德

  “樂”中滲德是指在完成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德育內容,是讓學生在自然而然的音樂感受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讓音樂課堂彰顯出德育的功能。孔子非常重視樂教,他說:“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荀子認為音樂可以“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這些都充分說明了無論是從古代還是到現代,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重視音樂的德育滲透功能,音樂的德育滲透可行性是較為明確,受到教學驗證的。一個人經常接觸優美純潔的音樂,可使他的思想、情感潛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那麼,音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中瞭解美、認識美、接受美,以美導真,以美引善,促使學生高尚情操和世界觀的形成就成為了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探索問題。音樂教學含有豐富的德育內容,音樂教材中教育學生愛家鄉、愛自然、愛學習、愛勞動、愛科學,樹立遠大理想、繼承革命傳統,尊敬師長、互相友愛等,教師要從多種角度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

  2.寓教於樂

  “寓教於樂”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樂趣裡。通俗地來說,就是教育要透過藝術和美的形式來進行的一種教育方式。

  聯絡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就是透過師生情感共鳴,激發師生雙方教與學的熱情。古羅馬詩人、文藝理論家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的有關詩的作用的一個重要觀點,即詩應帶給人樂趣和益處,也應對讀者有所勸諭、有所幫助,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樂趣裡。可以說,素質教育一直強調寓教於樂,例如,遊戲教學方式、數字化教學嘗試、故事教學、合作探索、實踐教學等都是寓教於樂理論的嘗試。但是對於德育的寓教於樂功能卻沒有較深入的探索,主要是因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認為德育工作是較為嚴肅的,不應該嘻嘻哈哈地完成。其實,對於德育而言也不應該一味地諄諄善誘,要更多地依靠有樂趣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德育的真實性。而音樂課堂是學生喜歡的活動空間和模式,透過調查可以知道很多學生都喜歡音樂課、體育課,因此在音樂課堂上採用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德育滲透效果會更為理想。

  二、中學音樂德育教學模式的實施

  1.深入挖掘音樂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

  要在中學音樂課堂上進行德育教學活動,中學音樂教師就必須要有發現德育“點”的能力,要能夠深入挖掘音樂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首先,要在樂理教學之中挖掘德育因素。中學音樂課堂離不開“樂理教學”的相關內容,這些內容往往較為枯燥,教師認為無從找到德育入手的內容,其實教師可以抓旋律、節奏、音色、拍子、曲式等音樂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誘導學生進入樂曲意境,抒發美好的情感。例如,在教學《小鳥,小鳥》這首歌曲的過程中,教師進行樂理講解,讓學生理解輕快的八六拍節奏的表現手法,然後再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家之所以採用這種表現模式就是為了讓歌唱者和傾聽者能夠熱愛大自然,這樣學生也會產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其次,在歌詞之中進行德育因素的挖掘。很多歌曲的歌詞都是對真善美的完美表現,教師要善於利用。例如,花城版七年級音樂上冊《同一首歌》的歌詞之中“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甜蜜的夢啊誰都不會錯過,終於迎來今天這歡聚時刻。水千條山萬座我們曾走過,每一次相逢和笑臉都彼此銘刻。”歌詞內容深遠,飽含深意,教師要啟發學生進行聯想,考慮到目前中學的努力是為了更好地把握青春的夢想,完成心中的理想,多年以後學生再相會會對今天的努力感到分外珍惜,而不是後悔自己當時的碌碌無為。總之,挖掘德育因素要結合每課或每單元的音樂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結合音樂新課程標準各專案標,進行德育滲透。

  2.結合時代推行音樂德育活動

  音樂教育與時代接軌是教育面對的必然,十一世紀的人才需求從技術能力方面要求全面高素質,從情感因素方面則要求充滿激情正直的品格。在音樂德育活動之中,教師要結合音樂的感染力對學生進行結合時代的人才培養。首先,要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進行時代教育。音樂內容要與社會重大的變革相聯絡,有目的地培養和發展中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例如,花城版七年級音樂《時代在賓士》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重點欣賞劉的《火車》時,教師要啟發學生聯想我國設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後,社會主義發展的速度就向新世紀飛速賓士的火車。同時,拓展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當今社會是人才引領時代發展的,我們要努力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優秀人才。總之,社會在進步,教育也隨之不斷髮展,特別是中小學基礎教育就更需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不斷進步。作為中小學音樂教育者,我們要樹立一種不斷髮展的時代精神。

  3.實現音樂實踐中的德育滲透

  音樂實踐是指學生實際參與的相關音樂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學生感受更為真實,體會更為明顯,也符合寓教於樂的教育功能。首先,要利用合唱來進行德育滲透。中學音樂實踐活動之中“合唱”是最為普遍的,課堂練習歌曲時要合唱,一些表演活動也會有合唱。合唱合奏實踐活動能使學生認識到,只有透過合作才能產生出令人振奮愉悅的美。正是這種與他人分享合作的道德情感,使學生在學習與享受音樂的過程中,產生不竭的動力,並最終將合作與團結的集體主義精神得以內化與凝固。其次,要在動作實踐過程中滲透德育活動。例如,基訓課比較枯燥無味,對學生意志品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學生只有在訓練中堅持下去,其意志品質的質變才可能產生,並透過反覆實踐和積累,不斷擴大和鞏固質變的結果。另外,要透過不同形式的表演或比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舞臺上有更多的實踐機會,以此來展現自身才華,品味成功的喜悅,增強了競爭意識,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班的學生在多次藝術節比賽中,不但在藝術水平上有所提高,並且體驗到了要付出很多心血,不具備優秀的意志品質將無法獲得成功。 4.藉助音樂樹立理想夢想教育

  音樂教育把那些高度發展的社會理性轉化為生動、直觀的感性形式,其蘊含的思想內容一方面能夠使中學生在提高音樂審美感受、表現力的同時,心靈得以淨化;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得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夢想內容,完善人格,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例如,我校的張某學習態度不正確,厭學情緒嚴重,在音樂課堂上我鼓勵他樹立正確的理想觀念,讓他明白在音樂領域之中積極的態度最為重要,生活中同樣如此,長期的音樂滲透教育使得他改變學習態度,考取了理想的高中。可見音樂夢想教育切實可行,效果理想。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夢想觀念的全面灌輸。例如,教學七年級上冊欣賞並演唱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時,學生了解的3/4、4/4、2/4多種拍子構成了音樂輕鬆的自由性。然後教師要提出問題:這首節奏輕快跳躍的歌曲塑造了怎樣的音樂形象?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最終引導學生感受到:這首歌塑造了青年們充滿了青春活力的音樂形象。最後,教師請學生欣賞幾首校園歌曲,重溫了祖國曆史的變化,懂得青年是祖國未來的棟樑,最終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夢想目標:不能讓校園時光虛度,要努力爭取積極向上。當然,在具體的滲透過程中要摸清學生的需求和願望,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使他們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在於健康的人格、深厚的文化修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自主豁達的生活態度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等。

  4.挖掘學生潛力,樹立技藝信心

  信心對深入學習有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所以要想讓學生好學、樂學,我們首先就要挖掘學生的潛力,鼓勵他們透過學習和訓練提升自己的能力,建立健全學好音樂的信心。我們可以透過欣賞教學,藉助樂器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主體參與音樂的意識。實際上每位學生都有自身的長處和優點,對於音樂來說,有的學生能熟練演奏樂器,有的則擅長舞蹈,有的歌曲唱的好等。於是,怎樣在音樂教學中發掘學生特長,挖掘潛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來,成為學生樂學的先前條件。

  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如下嘗試:以欣賞民樂合奏《春江花月夜》為例,首先引導學生將教材吃透,掌握作品的基本風格特點和旋律變化。然後再準備或製作必要的教具(錄音、錄影、投影、多媒體課件的製作等)。教學時在粗聽全曲後,透過分段欣賞(細聽),引導學生聽辨各種民族樂器的音色,透過視唱主題旋律,感受樂曲音調的特點及美麗的春江花月夜的風光畫面。第二課時時,我是這樣設計的,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時間和機會。據自己所長,選擇表現的方式:演奏(唱)主題旋律、抒寫感想、用美麗的色彩描繪風景、節奏感較好的學生可編配打擊樂或用優美的舞姿再現音樂情緒。這樣設定課堂,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音樂審美的育人功能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怎能不積極與老師合作,潛心努力,展示自己的優勢?

  綜上所述,中學音樂德育教學模式的實施要深入挖掘音樂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結合時代推行音樂德育活動,實現音樂實踐中的德育滲透,藉助音樂樹立理想夢想教育。

  參考文獻:

  [2]關晨.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J].時代教育,20xx(05).

中學音樂教學心得3

  (一)引趣是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

  在實際教學中逐漸發現不管課堂教學內容多精彩,如果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始終不好,甚至會出現正常教學無法進行的情況。新課標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並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於是我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研究醞釀合適的匯入方法,由於方法得當,學生的學習興趣漸漸被調動起來,學習效果越來越好。例如在《雪絨花》這一課中學生進教室時給他們放錄音《哆唻咪》,用音像圖畫式和提問描述式引導學生:同學們剛剛聽到的是什麼歌曲?你知道這首歌的來歷嗎?想看這部電影嗎?隨即給學生播放電影《音樂之上聲》片段,學生聚精會神的觀看後,不僅對此歌的創作背景有了深刻的瞭解,而且對片中的音樂也逐漸熟悉了,因此,再學習這首二部合唱歌曲就比較容易而且也學的很投入。因為在播放電影《音樂之聲》片段時,已經三次出現所要學的《雪絨花》的旋律部分了,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基本上都記住了主題旋律,都聽會了,那教師只要在解決第二聲部的難點部分和歌曲處理上進行啟發和引導就可以了。

  又如在欣賞《憶秦娥●婁山關》這一課,以往的教學當中我採用的教學模式一般是:匯入——作品簡介——作品欣賞——談體會或唱奏主題音樂,這種教學方式只重教師講授,忽視學生參與體驗的過程,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感到茫然,久而久之就對欣賞課失去興趣,甚至討厭欣賞課。於是我根據新授內容認真研究,精心構思,採用提問和吸引學生最好方法之一的講故事法逐漸匯入:誰知道毛澤東詩詞?基本上每個班都有幾個同學知道其中幾首,然後請朗誦好的同學給大家朗誦,接著放錄音欣賞並向學生展示毛澤東詩詞,既有視覺欣賞詩詞效果又有配樂朗誦詩詞效果,先讓學生感受音樂與姊妹藝術間的聯絡,又為下面的學習做個鋪墊,然後給學生講婁山關戰役故事及這首詩詞來歷。再提問:想聽這首詩詞和音樂是怎樣結合的嗎?透過這種互相聯通、互相遷移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能力。

  匯入的目的是教師有意識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採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十分巧妙地把學生帶進新的教學內容中去,所以內容的選擇尤為重要。設計的內容一定要與主題內容聯絡緊密,具有關聯性,因此,在備課時首先必須認真分析課題內容,然後再去醞釀合適的匯入內容,因為在音樂教學中,“匯入”是一種教學藝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起著誘導、鋪墊和銜接的作用。一個精彩的匯入能引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更能使一堂課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積累、歸納,定會總結出更加完善的設計,為每一節音樂課設計出一個優秀的匯入。

  (二)恰當的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的關鍵。

  現在的學生知識來源非常豐富,各領域的知識有可能比老師懂的多。要將新的精神和思想滲透到音樂教學中,不斷地更新課堂教學方式。一定不要再一成不變的教師講、學生聽,這樣做的後果只能是學生厭學,使一堂生動的音樂課變得枯燥乏味。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啟用情感教學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多尋求些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需求的結合點,以激發學生的情感,要以情感人,這對中學生來說較為恰當。

  在這幾年的教學摸索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在欣賞京劇時,我拿一些臉譜和服飾,採用分組搶答的形式,讓學生們每組選一個人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教師:“現在問題開始,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臉譜哪個是生、旦、淨、醜?”對於學生來說,這種問答形式很平常,但若教師變換形式來進行,就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沒被選中的其他學生興趣也都很濃厚,甚至都站起來舉手,大家在一片熱烈而有序的氣氛中回答完老師提出的問題,不僅學到課外知識,而且對音樂作品有了初步的瞭解。對於學生來說,老師採用一些接近生活、接近社會的形式以及多樣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參與,並且對音樂的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產生了,而學生的情感也是發自內心的。學生在特定的場景中較容易進入狀態,也較容易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入角色。透過對角色的體驗,將學生的內心情感轉換到外在情感,而且對其他同學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而老師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將情感進一步陶冶與昇華。再次是氣氛渲染,讓會唱京劇的學生演唱熟悉曲目,雖然水平不高,可學生覺得非常有趣,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聽”、“看”、“唱”、“想”、“動”、“說”的參與,從而更好地體驗到音樂的美妙之處,這就激發起學生對京劇的興趣及熱愛。這節課不僅使學生了解了京劇的基本知識,還透過學生演唱激起了其他學生的演唱慾望,激發了學生熱愛京劇並將我國國粹發揚光大的熱情。

  又如在欣賞《憶秦娥●婁山關》時我採用對比形式請同學們聆聽全山石《婁山關》的獨唱與合唱《憶秦娥●婁山關》,讓他們體驗用不同形式演唱毛主席詩詞有什麼不同的藝術效果?並感受音樂風格是什麼(悲狀美)?音樂中心意境是什麼(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成學生輕鬆體驗音樂情感。我認為音樂其實就是體驗,音樂欣賞就是一種審美活動,透過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並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和調動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走進音樂中去尋找,去探索,去創造,使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既培養並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審美力和創造意識,又為學生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學音樂教學心得4

  二期課改後的初中音樂課已劃分為預初一和初一年級的音樂課和初二、初三的藝術課,與綜合性、多元化的藝術課相比,音樂課應該更強調學科本位的特點,運用音樂的手段和方法,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審美體驗能力的核心教育目標。

  在此,結合我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採取的一些有效措施,談談心得體會。

  1、以音樂為主線,合理組織、整合教材內容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是主題式的,如“世代相傳的民歌”、“歐洲民間歌舞音樂”等,每個主題為一個單元,劃分為音樂人文、欣賞、歌唱、創作活動、音樂常識等幾大版塊;同時,每學期的單元主題都相互對應承接。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當以音樂為主線,緊緊圍繞本課音樂人文的主題,把聽、唱、表演、知識等各版塊內容有機地串聯起來,使整堂課重點突出,結構清晰,情緒流暢,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音樂審美動力和審美渴望;同時,注意各學期教材平行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絡,利用音樂人文的匯入、過渡與小結,回顧以前的學習內容,也為新課做好鋪墊,並激發進一步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

  2、抓住音樂的基本元素,把音樂的`手段綜合運用於各個教學版塊

  雖然教材中每課都分為聽、唱、表演、常識、探究等多個版塊,但我們在處理版塊教學中不能孤立地使用這些音樂手段。例如在欣賞教學中,除了聽之外,加入節奏模仿、聲勢律動或歌唱;在歌唱環節中強調聽覺先導、動覺切入;用欣賞瀏覽的方式引出音樂人文或回顧小結---實踐證明,在不同的教學版塊中綜合運用各種音樂手段,都能明顯地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對旋律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用音樂的方式進行師生互動與交流學習

  課堂上師生交流的方式有許多種,最多的是語言交流,而教師應當善於利用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把握適當的機會,使用音樂的語言進行特殊的交流,使學習和互動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節奏模仿、歌唱接龍,不需要嘮嘮叨叨的說教與談話,讓學生跟著教師拍擊的節奏,進行即興模仿;教師唱上一句、學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學生相互接龍;這些親切而隨性的方式,能夠鼓勵和帶動學生更積極、大膽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音樂的樂趣與合作的默契。

中學音樂教學心得5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鑑賞能力以及發展想象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音樂欣賞的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文化素質水平的標誌之一。音樂欣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上好每一節音樂課,我在教學中不斷總結,以下幾點是我高中音樂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欣賞教學時多聽多感知

  首先欣賞是透過聽覺來感受的。要使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首先對音樂表現手段要有靈敏的感知能力,達到這一要求必須要透過大量的音樂欣賞才能完成。語言是不可能代替音樂,表現作品的,因為音樂作品都可以從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領悟。我們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觀眾(聽眾)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對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學中,不能離開音樂的藝術形象而作繁瑣冗長的講述,因為如果講述過多,必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識介紹應該主動、精練、富有啟發性,目的在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透過師生間的討論,聽賞等共同活動,使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什麼樣的音樂都離不開“聽”。“聽”是一種音樂作品,我們既要在聽的程序中讓感官得到愉悅,又要使精神得到昇華,感性和理性進行完美的結合才是我們“聽”的根本意義所在。因此,要達到欣賞音樂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對音樂的欣賞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進行。而應該深入到樂曲的音響結構及各種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真正地聽懂音樂。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對一部音樂作品反覆地聽。多聽是培養音樂鑑賞能力的關鍵。我們的雙耳不僅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發揮作用,而且還要具很強的審美感受能力,這一能力與生俱來,反覆地聽,會給我們的聽覺製造接觸音樂的機會,我們的音樂聽覺就會得到發展。同時,音樂具有很強的時間性,構成音樂作品的那些音響瞬間即逝,這些聲音以單音或多音組合的方式,先後展現給我們的聽覺。多聽,大腦中的記憶就會把聽覺中的印象慢慢綜合起來。聽的次數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們對音樂作品的感性體驗也就越深。所以,提高了音樂的記憶力,欣賞音樂的能力就有了較大的進步。

  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教學

  音樂欣賞教學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我們的音樂前輩黃自先生認為音樂欣賞時,欣賞者要經過這麼一個心理反應過程:感知外部音響→開展想象聯想→得到情感共鳴→理解認識。所以欣賞教學時必須遵循這一心理反映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由低層次的直覺欣賞向高層次的情感欣賞,理智欣賞方面發展。這樣既符合心理反映過程,也有利於欣賞教學。

  三、音樂欣賞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和聯想是音樂欣賞者必然產生的心理現象,是欣賞教學中帶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在欣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他們對音樂的豐富想象力,引導他們準確地體驗音樂情感。

  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想象到的音樂形象或意境,用寫詩、寫散文、寫聽後感、畫圖畫等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藝術表現能力。採用這種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導,而且還要有較充裕的時間。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又應注意教師的指導作用。由於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審美經驗等的限制,他們的聯想和想象往往會與音樂的基本情緒和內容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因而,傾聽自然是欣賞音樂的主要方式。“在沉默中聽偉大的音樂作品而不加以評論也有巨大的價值。”欣賞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聽,初聽、有目的地分段聽、有分析評論地聽、復聽等,都是以聽為本。音樂藝術及欣賞教學的本質規律決定了欣賞教學的根本方法就是傾聽。

  音樂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學音樂教育處於整個音樂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其教學中,如何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在“新課程、新理念”教學模式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動性,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努力實踐的新課題。

中學音樂教學心得6

  這一學年我擔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級(133—136)和八年級(129—132)八個班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音樂教育教學每年都反反覆覆,但在每年反覆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卻有著不同的收穫。現將這一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音樂是最擅長表現情感、以情動人的藝術。它的魅力在於給人自由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樂曲,或許幾分鐘之內使你獲得幾星期苦思冥想的東西;或是襯托出一個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片灼灼的情感……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深處留下美的烙印.音樂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透過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一、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透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

  二、在教學過程中,本著讓學生從“要我學----我想學----我要學”這一過程進行轉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對教材的目標進行了設定。並根據初中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取捨,安排了本學年的教學計劃,精心編寫了各個年級各個課時的教案和導學案,配合學校強勢推進教學改革。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一方面在教學模式上採用一些適時有效的設問,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另一方面透過大量的實物展示與課件相結合,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實效性。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學年除第一單元是唱歌課外,其他單元不是創作就是器樂或欣賞,比較枯燥難上,學生的興趣也不太高,教學比較難開展。我就大膽的在教學中加入適當的表演,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有了提高,課堂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複習四分音符時讓學生用“走”來感知;八分音符讓學生用“跑”來感知,這一下學生很快就記住了。

  四、配合學校政教處,成功的舉辦我校第二屆“花樣年華”藝術節,併成功出演節目——吉他獨奏《愛的浪漫史》。此次藝術節的文藝演出活動給學生充分發揮自我潛能的機會,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使他們懂得團結協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時也得到廣大師生及各界社會人士的好評,還向社會各界大力宣傳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學習,加強修養。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練習專業技能;閱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上網查詢有關教育工作站,並精心建立了自己的音樂部落格與各地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很好的學習和交流。

  當然,我在教學工作中也存在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主要表現為:

  1、課堂教學不能針對8個班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這一必要環節。

  2、忽視與個別班級學生的交流,有待於進一步改善。但我會盡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進一步最佳化課堂教學,關注第二課堂。

【國中音樂教學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