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讀《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感

讀《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感

讀《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感4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感1

  前段時間在知乎看到了對許倬雲先生《中國文化的精神》一書的批評。答主認為書實在寫得太散、太雜、太軟、太亂,沒有提煉出屬於中國文化根本精神特質的東西,頂多只能算是一箇中國文化現象大雜燴,讀來難以令人盡興。而我卻不這麼認為,在我看來中國文化最大的精神特質就是融入與和諧,而這兩種特質在書中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書中《時空中的生活美學》及《多元互動的秩序》,講的就是“融入”與“和諧”。許先生想要描述的中國文化精神特質之是“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說的就是融入與和諧。在中國文化中,兩者最淺層的表現是融入父子、兄弟、夫妻、君臣、朋友等等一組一組的人際關係,彼此不相沖突;進而融入家庭、融入單位、融入社會、融入環境、融入自然,和諧舒適;如若我們換一個尺度,融入與和諧實則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相容。任何文化都是人類精神的產物,沉澱著最深層的情緒感受和最能引發共鳴的意義。B站跨年晚會之所以能夠一騎絕塵,正是因為他將廣大觀眾的文化需求放在心間,將文化的思考與傳播放在首位。這一場晚會使每一種熱愛、興趣和文化都得到了最大的尊重與包容,每一個參與者得到了平等的待遇,從而真正做到了尊重舞臺,尊重嘉賓和尊重觀眾。

  許先生想要描述的中國文化精神特質,是認識到萬事萬物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因而形成一種十分開放、包容的心態,在開放和融入中去實現動態和諧,各得其宜。對於中國文化,我們既要看到其所長,又要看到其所短,不能簡簡單單地生起文化自悲或者文化自信的念頭;只有融入整個現代文明,再來思考自己的文化特質,才有現實意義。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看到自己文化的長處,承前啟後,將其發揚光大;另一方面更要明確自己文化的短板,將其補上。

  書中的最後,許先生說:“這本書陳述的理念不是文字和詞句,而是父母一代以自己寄生託命的文化資源,交託給我們這一代,留給我們,再轉移於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希望未來的中國人吸取遺產,發揚光大,使中國文化的精神,不斷更新,充實延續,俾得現代文明在中國茁壯,融合過去和現代,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成分,全體人類,有此依託,共同戮力,躋於大同。”對於新時代的我們而言,九萬里風鵬正舉,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之責由我們承擔!

讀《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感2

  人和國相似,自尊自愛自強,不能自負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很難想象淵博的胡適先生為何支援全盤西化理論,也是大學者,響噹噹的人物啊!

  真正的強大,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守住初心,學習強者,為我所用,強大自我,與外界和平相處!

  無論世界怎麼變換,物質的不可缺少,精神的更是真正的人的標誌!科學很了不起,但是,人文也是另外一隻翅膀,絕對不能折翼!

  禮,義,廉,恥,任何時候不能丟!否則,又回到原始社會啦!

  一味地孤芳自賞固然可笑,一味地崇洋媚外,也是丟失了自己。先好好學習自己家的寶貝吧,不要讓別人笑話咱連自己也不懂,甚至中國人的英語比漢語還好,不以為恥。就像熱愛外國阿姨超過了愛自己的母親!

  真正地學好本國的傳統文化,然後再學習外國的文化,二者融合,就變成了最有力量的金剛葫蘆娃,無堅不摧,再也不受欺凌和宰割!

讀《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感3

  在這個發展迅速的社會中,經濟發達與物慾橫流同在。然而,更美好的`人生,並不能和富足的物質生活劃等號。

  《雙城記》中有言,這是最繁華的時代,也是最蕭條的時代。誠然,豐富的物質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卻不能帶給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

  看看街頭行色匆匆的人群,還有密集的住宅樓裡幾乎老死不相往來的鄰居,我們都覺得心裡空空的,很迷茫,缺少溫情,忍不住懷念從前慢的生活。

  這種精神上的空虛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病的一種表現,就像史學家許倬雲先生在《中國文化的精神》中所說,“人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歸屬”。

  在許先生看來,西方文明強調個人主義、提倡積極進取的精神特點,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同時,過度強調個人主義和追求物質利益,也為個體的孤立、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疏遠、甚至社會關係的瓦解埋下了伏筆,引起了現代文明病。

  因此,在《中國文化的精神》中,許先生嘗試著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去尋找現代文明病的解藥。

  從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人的精神透過不斷地多元互動逐漸形成的圓融境界,有著獨特的社會價值,或可彌補現代文明的不足。

  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重視人與自然的關聯,認為天、地、人有著無法割裂的內在聯絡。在農業社會,民間的日常生活和農業活動,都依據自然環境的四時變化來安排。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論,也強調天和人之間會在變化中互相影響。

  古代老百姓追求公道和正義,民間創造出的神鬼世界也都與世俗世界的追求相關聯。對老百姓影響深遠、做出特別貢獻的真實人物,死後可能被奉為神靈。

  因此,百姓會祈求神靈保佑自己,拿出一定的供奉來侍奉神靈。這種人與神的交流,跟人們日常的交易很類似,“有承諾,也有還願;有祈求,也有報酬”,徐先生總結道,“如果以聖和俗為區分,中國人的民間信仰系統,毋寧是以聖從俗”。

  書中還有許多徐先生關於古代中華文化的獨特見解,包括八卦,四大名著,古人的民俗,信仰,等等。這些與只強調個人自由和物質利益的西方文化相去甚遠。中國古人對自然世界的總結,至今仍可以補充西方文化的某些不足之處,這也正是許先生在這本書當中想要表達出的良藥。

讀《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感4

  許倬雲先生說:“我為什麼會寫這樣一本《中國文化的精神》,我就在想,人類在整個歷史的選擇過程當中,有沒有另外一條道路可以選擇?有沒有可能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想法、過日子的方式能給世界帶來不一樣的參考?”所以說這本書不是在一味的懷古、而是希望中國文化的特色能發生他山之石的功用,以“匡救現代文明的困難”。

  本書從中國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與現實間的各個角度,呈現出傳承的文化的特色。讀起來讓人感覺是在追尋著歷史的顛簸和挫折中中國文明丟失的、遺忘的精神餘瀝,觸控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浸潤著“時間文化”的生活美學

  在“時空中的生活美學”中作者提及,他小時候剛剛能握筆的時候,每個識字的兒童恰逢冬至這天,都會被分到一張九九消寒帖。字帖上寫了這麼幾個字(繁體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然後每天早上起來孩子們都要拿著毛筆在那個描紅的字上寫一個筆畫。等把這九個字寫完的時候,正好八十一畫。八十一畫寫完意味著春天來了!因為當一個小孩子拿著筆,把這八十一畫寫完了,正好從冬至這天走到了柳條垂絲、燕子回飛的時候。對於傳統的中國兒童,這是一種注意時間的教育,中國人對於時間的敏感、對於自然與自身關係的全盤融合正是在這種環境之中漸漸培養出來的。

  二、平衡著“各種因素”的圓融之道

  許倬雲老先生談到了八卦這個圖形。他說其實這幅圖中蘊藏著一個細節,從圓心出發放出去一根半徑,這個半徑繞著這個圓隨便轉,你不會發現這個半徑有一個地方是全白或者全黑,都是有白有黑,陰陽調和的。中國人講這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隨之慢慢地構造出了五行生態的相生相剋。五行觀念指出了人類生活之中的各種因素必須在平衡之中找到調和之道。失去了平衡,維生的資源不僅不能夠有助於生存,反而可能妨害我們生存的環境。

  三、凝集著“世俗小說”的修心處事

  許倬雲先生認為,真正給中國人的價值觀帶來影響比較大的四部書是《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這四部書對中國人的文化養成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水滸》是由聚義結合的一個理想人間,其間的嘗試和破滅令人唏噓。《三國》挑選“義”這個字,塑造了幾個典型人物,他們功業未成,卻留下理想人格,千古彪炳。《封神》是對於善與惡、成與敗種種對立和鬥爭提出辯證過程的對抗、超越和解脫,最終出現共存的和諧。《西遊》,竟將人間的許多艱難困苦內化為內心的掙扎,由認識慾望到克服慾望、提升自我,終於悟解一切俱空而得到自由。四部小說的串聯譜成了既悲又喜的人生心路,中國人最喜歡的人物性格、處事方式基本上都來源於此。

  《中國文化的精神》以“人間的精神”為立足點,描繪了一個複雜互動、充滿了文化隱喻的社會體系。我覺得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深入的挖掘積澱著中華民族深層的、獨特的精神文化,以期在今日之中國煥發出新的活力!

  顧炎武曾說:“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這恰恰是一部“明道”之作,同時又是一部“救世”之作。

【讀《中國文化的精神》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