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普知識> 國小寫作技巧

國小寫作技巧

小學寫作技巧

小學寫作技巧1

  1. 靜物作文,內外兼修

  學習靜物作文,可以按照從外到內、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描寫。對具體事物觀察得越細緻,才會有更多的話去描繪。全方位、多角度去描述該事物,一方面能體現出小作者較強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因其在觀察中不斷思考,遂又能逐漸提升小作者的思維能力與聯想能力。

  2. 寫出這件物品的作用

  狀物類作文中有關物品作用的部分,類似說明文中對事物的具體介紹。小作者需要將這個物品的作用敘述完整,說明其構成材質、工作原理等。

  3. 寫出這件物品與自己之間發生的故事

  在靜物作文描寫過程中,再寫一寫這件物品給你帶來哪些幫助。在這些日常的幫助中,你又得到了哪些感悟,舉個例子:1可愛的鐵皮小鬧鐘。每天早上按時叫我起床,讓我逐漸養成了自律的好習慣。而我也漸漸明白自律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還讓我明白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2綠色的小書包。我的小書包每天都會裝很多的書,裡面的知識數也數不清。我要像小書包一樣,每天認真學習文化,變成一個腦袋裡也裝滿知識的“小書包”,這就需要不斷的堅持,有恆心,有毅力,並勇往直前。

小學寫作技巧2

  一、 審清題意,明確內容

  1.審清題意

  如果沒有給我們一個完整的作文題目,只是給了一部分,如“第一次××”,或者只是限定了一個範圍,比如“寫一篇讚美親友的作文”,那我們就要首先擬定一個具體、完整的作文題目,如:《第一次做飯》、《我的好叔叔》等。

  如果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完整的作文題目,那 我們就用以後要講的“簡快審題妙法”直接審題。

  2.明確內容

  審清題意後,我們就要根據題目的要求來明確要寫的內容。如,要求我們以“第一次××”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們“第一次”經歷的事情太多了,選哪件事來寫呢?肯定是選擇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那次來寫。

  二、 確定觀點,選擇材料

  1.確定觀點

  明確了要寫哪件或者哪幾件事以後,接下來就要根據這件或這幾件事確定一個觀點(中心):在選擇的這個“第一次”中,你主要是想透過寫這件事表達什麼?是表達充滿了樂趣,還是表達體驗到了辛苦?這就是要確定的觀點。

  千萬記住:只能從中確定一個做觀點。

  一篇作文只能有一個觀點,就像我們每個人只能有一個腦袋一樣。

  2.選擇材料

  觀點確定以後,就要圍繞這個觀點選擇最典型的材料來寫。例如寫《第一次做飯》,如果確定的觀點是“做飯也充滿樂趣”,那麼就可以從做飯時“增長了知識”、“學會了本領”、“受到了表揚”等方面選擇材料來寫。

  若確定的觀點是“體會到媽媽做飯的辛苦”,就可從做飯“很繁瑣”、“夏天做飯熱”、“很勞累”等方面選擇材料來寫。

  三、按序寫作,詳寫重點

  1.按序寫作

  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2.詳寫重點

  在敘述中,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重點事例,要不惜筆墨詳寫清楚。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關鍵之處,要善於抓住主要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進行細緻刻畫,就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樣。比如,電影中在表現女主角的委屈或悲傷時,整個銀幕上只出現女主角那雙淚汪汪的眼睛。詳寫在一篇作文中,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重點事例(或段落),要詳寫;在一個事例(或段落)中,對最能突出表現人或物特點的材料,要詳寫。

  四、照應開頭,寫出所感

  1.照應開頭

  就是聯絡開頭部分的內容。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再次使用開頭部分的重點字、詞。

  2.寫出所感

  這裡的“所感”,指感想、感受或感悟。

  也就是說,透過以上正文部分的敘寫,你取得了什麼經驗?吸取了什麼教訓?受到了什麼教育?得到了什麼啟迪?有什麼體會?產生了什麼想法?悟出了什麼道理?總結出了一個什麼規律?等等,這些都是“所感”,選一個寫出來,就能突出觀點或昇華觀點。

  動筆前:集中精神

  作文是一項典型的腦力勞動。作文的整個過程,要求作者的精神保持高度集中。在我們的思路啟動之前,要排除一切干擾,靜下心來。有什麼好辦法嗎?有!現向大家傳授一種非常簡單、特別有效的絕技——橘子靜心法

  1.坐正:頭正身直,全身放鬆,閉上眼睛。

  2.想像:自己的右手中拿著一個新鮮的橘子,橙黃透亮,橘香四溢。把它拋起來,用左手接住,感受到它沉甸甸的重量。再拋起來,又用右手接住。

  3.想像:用右手把這隻橘子放到後腦勺上方約15cm處。放下右手,那隻橘子就靜靜地懸浮在那裡了。

  4.想像:那隻橘子變成了一輪金光閃閃的小太陽。它的第一輪光束像瀑布一樣從頭頂灌入,迅速流經體內向下衝刷,體內的雜念從兩手指尖和兩腳趾尖衝出。 第二輪光束又沖刷一遍,第三輪光束再衝刷一遍。好,一切雜念全被沖走,體內純淨一清。頭腦裡只留下用不完的“機敏”和“智慧”。

  5.默唸:“我是寫作之神,只有我能寫好這篇作文!”再默唸一遍,再默唸一遍。好,慢慢睜開眼睛,開始審題、構思……

  動筆時:一氣呵成

  我們在作文的時候,常會遇到不會寫的字,或一時想不起來的恰當詞句,這時怎麼辦?

  記住:暫先放下,跳過或繞過它,順著思路趕快往下寫!千萬不要停下來回想或查詢這個字詞句,否則,它會中斷我們的思路,破壞我們的靈感,延誤我們的時間。萬萬不可因小失大!等全篇一氣呵成後,再回過頭來琢磨那些字詞句“路障”,往往會輕鬆易得。

  從另一方面講,我們思路的延展是有一定規律的。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遇到的個別字詞句“路障”往往正是不必要、不科學的,跳過它還算跳對了,也許改用別的字詞句會更恰當。

  打個比方:在跑步比賽途中,你遇到了一塊石頭路障,你是會迅速跳過它或繞過它繼續向前飛奔呢,還是會停下來先移開它再跑呢?很顯然,只有愚蠢至極的人才會選擇後者。

小學寫作技巧3

  寫外貌不用“有”

  ▆ 作文如何寫外貌?

  孩子的作文裡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髮,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

  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老師指導後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髮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

  寫說不出現“說”

  ▆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張三無可奈何地說:“……”;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透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 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裡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用這個句子又該怎麼寫?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如某學生寫:“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按照老師“寫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 就是不用成語作文為什麼寫不長?

  都是成語惹的禍!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作文其實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語”寫作技巧中,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

  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比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

  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 遇到“很”和“非常”

  一想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看過無數學生習作,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 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

  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在下,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孩子能用環境襯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揚。

  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為什麼不能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雲、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杆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裡,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裡。

  ▆ 要動連著動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強求他們寫出一波三折的內容,那就讓他們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就這是要動連著動——學會連續使用動詞,某學生寫一場乒乓球球賽:“他發了一個旋轉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句話把文章就給寫完了)

  學會動詞技巧後將修改成:“只見他高高地將球拋起,眼睛死死盯著,球接觸球板的一瞬間,他手腕輕輕一抖,腳一跺,球高速旋轉著,向這邊飛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一個動詞轉瞬變成六七個,文字即刻靈動豐富起來。

  ▆ 一秒鐘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鐘內發生的事。

  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杆,新的校運會紀錄誕生了!怎麼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來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們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後同學如何向他祝賀……家長可以找一些1秒鐘的素材讓孩子進行寫作練習,學會了這個技巧還怕考試寫不出四五百字嗎?

  ▆ 一段話裡至少出現6個標點

  很多孩子不會用標點,習作中常只有逗號句號逗號句號,甚至逗號都沒有,把老師讀到斷氣為止。

  針對這個現象,可以讓孩子進行“一段話至少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訓練。比如,。?!……:“”這些標點你的作文中都有嗎?沒有的話請嘗試用起來。

  經過幾次訓練後,你會發現孩子的驚人變化:意味深長的句子會寫了、人物語言會加進去了,心理活動結合進去了,還會用反問句了,這些句子加進去後,文章當然生動起來。

  一位作家就曾用這種方法對自己作文寫不好的孩子進行訓練,收效明顯,進步很快。

  ▆ 字數三四五

  這個技巧說白了就是學習寫短句。

  學了一段時間寫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寫長句,而長句寫不好就變成病句。

  事實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寫短句見長的,像沈從文、汪曾祺。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話的字數,建議把十幾個字幾十個字的長句改成只有三四五個字的短句,孩子們會發現這樣的作文有語感會舒服很多。

  如某學生的原文:“高高的綠綠的草散發著誘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麼清楚,很挺拔的樣子。”經指導後改成:“草綠了,高了,散發著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樣子。”是不是很有節奏感?

小學寫作技巧4

  作文是寫人記事的,或多或少都要寫到人,而那些專門寫人物的作文如何才能寫好呢?要寫好一個人物,無外乎是寫人物的語言、行動、外貌(肖像)、心理等等。魯迅先生說:“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這說明人物語言的重要。此外,寫人物的行動、外貌(肖像)、心理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慣常寫法,同樣重要。

  下面我就自己的感受和經驗談幾點切實可用的方法或注意點:

  首先,要寫好人物作文,就要寫自己熟悉的人。只有自己熟悉的人,才能感受得最真切最鮮活,對他(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才能有最直接的、深刻的印象。如下面例文《我是你爹》(見後文),寫的是作者非常熟悉的人,所以全文寫來既栩栩如生,又給人非常親切的感覺。如果你寫一個陌生的人,雖然也能夠寫,但寫出來的就可能毫無特色,會是千千萬萬箇中的一個,這樣寫來不要說感動別人,有時就連自己都覺得彆扭、生造。

  其次,要凸顯人物與眾不同的個性。共性的東西人人都有,寫得再多作用也是不大的。只有有特色的、獨具個性魅力的東西,才能給人以衝擊,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讓人拍案稱奇。

  第三,不要什麼都寫,更不要事無鉅細地寫,要擇其一二濃彩重墨地寫。這當然是要根據主題需要去擇取了,決不能無的放矢。如《我是你爹》中,“爹”的話語很少,前後加起來總共才三四句而已,可一個獨特的“爹”的形象卻躍然紙上了。

  第四,要讓人物的言行、心理、個性特徵等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不要讓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說六十歲人的話,也不要讓一個無文化的老太太專說些理論大話等,否則就是無視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而亂寫人物,是不能寫好人物的,更談不上寫出個性特點了。

  第五,寫人物離不開寫事、寫細節。要仔細地觀察人物的日常行為,挖掘他們的典型事例,而且事例要新穎,因為人物的性格和品質,是透過具體的事例表現出來的。比如我們要寫一個熱心腸的人,就要寫他怎樣幫助周圍的人,或哪裡有困難他就在哪裡出現等事例。寫事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從細節方面入手。細節描寫包括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以及特定的環境等的描寫。描寫一個人的時候,我們要把這個人的每一個能體現人物特點的動作都描寫清楚、具體、詳細。

  我們來看這一段話:“回到教室,大家全都湧到郭楓面前,問:”壞小子,你捐一毛錢怎麼能代表我們呢?‘郭楓眨了眨眼,驕傲地說:“其實我捐了100元!說捐一毛錢,那是逗你們玩的!’聽了郭楓的話,同學們哭笑不得……”這一段話把細節描寫得很好,“眨了眨眼”“驕傲地說”“哭笑不得”等詞語把“郭楓”可氣又可笑的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透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繼續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一)透過一件事來寫人。

  透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並把這件事寫好。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於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三)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也叫肖像描寫,是透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絡,具體說:透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透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透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透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錶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後面,說話人後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動作描寫。

  是透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麼說,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呢?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準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的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複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采用第一人稱("我"活"我們"),採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鑽到別人的腦子裡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內容。

  (2)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字裡行間,流露著"想"。

  (4)直接抒發心中所想。

小學寫作技巧5

  一、就是不用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老師此言 一出震驚四座。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語”寫作技巧中,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 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

  比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二、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老師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

  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三、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在下,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

  孩子能用環境襯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揚。但是很 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為什麼不能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 雲、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杆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裡,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裡。

  四、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孩子的作文裡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髮,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

  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 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老師指導後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髮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 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

  五、寫說不出現“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

  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透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六、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裡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用這個句子又該怎麼寫?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

  按照老師“寫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七、要動連著動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強求他們寫出一波三折的內容,那就讓他們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就這是要動連著動——學會連續使用動詞,某學生寫一場乒乓球球賽:“他發了一個旋轉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句話把文章就給寫完了)

  學會動詞技巧後將修改成:“只見他高高地將球拋起,眼睛死死盯著,球接觸球板的一瞬間,他手腕輕輕一抖,腳一跺,球高速旋轉著,向這邊飛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個動詞轉瞬變成六七個,文字即刻靈動豐富起來。

  八、一秒鐘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鐘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杆,新的校運會紀錄誕生了!

  怎麼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 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來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們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後 同學如何向他祝賀……家長可以找一些1秒鐘的素材讓孩子進行寫作練習,學會了這個技巧還怕考試寫不出四五百字嗎?

  九、一段話裡至少出現6個標點

  很多孩子不會用標點,習作中常只有逗號句號逗號句號,甚至逗號都沒有,把老師讀到斷氣為止。針對這個現象,可以讓孩子進行“一段話至少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訓練。比如,。?!……:“”

  這些標點你的作文中都有嗎?沒有的話請嘗試用起 來。經過幾次訓練後,你會發現孩子的驚人變化:意味深長的句子會寫了、人物語言會加進去了,心理活動結合進去了,還會用反問句了,這些句子加進去後,文章 當然生動起來。一位作家就曾用這種方法對自己作文寫不好的孩子進行訓練,收效明顯,進步很快。

  十、字數三四五

  這個技巧說白了就是學習寫短句。學了一段時間寫 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寫長句,而長句寫不好就變成病句。事實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寫短句見長的,像沈從文、汪曾祺。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話的字數,建議 把十幾個字幾十個字的長句改成只有三四五個字的短句,孩子們會發現這樣的作文有語感會舒服很多。

  如某學生的原文:“高高的綠綠的草散發著誘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麼清楚,很挺拔的樣子。”經指導後改成:“草綠了,高了,散發著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樣子。”是不是很有節奏感?

  老師認為,孩子學習寫作一般要走過4個階段:

  1、寫作並不神秘;

  2、寫作需要技巧;

  3、寫作強調個性;

  4、寫作就是生活。

  一些孩子在大量讀寫中,在老師的幫助下會順利走到第三階段,甚至第四階 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無法跨越第二階段。傳授的技巧就是針對這些部分孩子。家長完全可以在家裡運用以上技巧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而對於那些已經 走到第三、第四階段的孩子,爸爸媽媽需要做的就是保證他們大量的閱讀,鼓勵他們的個性創作。繼續閱讀學習。

小學寫作技巧6

  “兩兵相遇勇者勝”這句話是說,當兩路兵馬相遇,相互對峙的時候,打起來,勇敢的、不怕死的一方會取勝。寫作文,寫其他文章也是這樣。你要寫一篇文章,就像要和它打架一樣,要想寫成,打過它,首先要的是信心和勇氣。一些學生初學作文時哀嘆“不會寫”,“寫不出來”,“無從下筆,不知從哪寫起”;或者一提起筆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分不出段,很有意思的人或事,讓他幾句話就給寫完了。這種現象的產生,其原因很複雜。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自己對自己缺乏信心。在這方面,筆者深有體會,在報社工作,在某種情況下,需要你馬上把這篇文章寫出來,就等著排版呢。這時,大兵壓境之下,你不能說不會寫,也不能說明天再寫,沒辦法只好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寫。說也怪,啥也不尋思的,啥也不講究的,按照主題要求突突地往下寫,文章很快寫出來了。當然這是一篇不長的文章,寫完一讀,還挺順溜。相反,有些情況下,筆者就想把某篇文章寫好時,反倒寫不出來了,最終也沒寫出來。上述這些現象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要有緊迫感,有時文章是心血來潮的產物,有時文章是急切需要的產物;二是不要求之過高,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馬上就要寫出好的文章來。

  所以,作為學生,初寫作文時一定要充滿信心,要相信“我能寫,我會寫,我能寫出來,我能寫好。不信就試試”這句話是靈驗的,你感到難,就寫不出來;你感到不難,這是小菜一碟,你就能寫出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寫作文與一般的學習不一樣,它不是往腦袋裡裝知識,而是從腦袋裡往外倒知識,把裝進袋子裡的東西倒出來當然要比裝的時候困難得多。所以,頭腦要保持兩種狀態的統一,即著急又不緊張,信心就可使自己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急迫感又促動了知識往外流的張力。所以,前面開渠(好心情),後面注水(緊迫感),這樣就水到渠成了。所以,提筆的時候,不要緊張,不要求得文章的好與壞,不要去想應該怎樣寫的條條框框,只一心一意地往下寫,隨便地寫,自然地寫,想寫啥寫啥,這樣,無論好孬,你的文章總算能寫出來了。奇怪的是,往往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是平時意想不到的,會有許多光彩照人之處呢!萬事開頭難。其實,寫文章的開頭沒什麼講究,你想從哪開就從哪開,不要琢磨,開了頭就順著往下寫,寫出啥算啥。千萬記住一句話,初學寫作文時不要多思考。當前流行一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上帝嘲笑思考的人太笨了

小學寫作技巧7

  一、 按遊覽的順序描寫景物。

  寫作時,要在認真觀察和記憶遊覽的景物的基礎上,按照見到景物的次序,來寫所看到的景物。這樣才能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於雜亂。觀察景物,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定點觀察。如站在公園某一角,對公園進行由遠及近的觀察。又如我們登上塔頂,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塔下景物進行觀察。二就是移動觀察,它又叫移步換位法。就是隨著腳步的移動變換位置,一處一處地進行觀察。選好了觀察點,就是確定好了寫作的順序。

  二、 抓住遊覽重點,詳寫過程。

  一次參觀遊覽活動,看到的景物很多,我們不能記“流水帳”。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較深的寫下來,其餘地可以寫得簡略些。我們要一邊參觀遊覽,一邊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仔細觀察。比方說,我們要寫遊覽看到的景物為主的記敘文,寫作的重點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點寫下來。對於我們看到的特別好的景物,我們要進行具體地描寫,突出重點。對於重點的景物,要注意詳細描寫出它們的位置、大小、動態、靜態、顏色等。如我們寫“菊花”,顏色就有“紅的如楓葉、白的如冰霜、黃的如麥穗”等等,菊花的形狀就有像“小姑娘的捲髮,毛茸茸的小雞,繡球”等等。我們要把過程寫詳細、具體,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突出重點,清楚明白,才能寫出遊覽的意義,才有教育意義。

  三、略寫前後,情、理、景相結合。

  我們在寫遊記時,應把開頭和結尾寫得簡略些。開頭要交待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如《遊善卷洞》的開頭“我的故鄉江蘇宜興有一處著名的遊覽勝地——善卷洞”。結尾應用議論或抒情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感受。如《天然動物園漫遊記》的結尾寫道“‘哈哈……’我們在歡笑聲中結束了這次愉快的野遊。朱庫米天然動物園行的樂趣是無窮的,無怪乎世界各地前去遊覽的人絡繹不絕”。這樣,寫的文章有頭有尾,讀起來給人一個完整的印象。我們要把感情融化於景物中,寫出真意。寫作時,我們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還有,我們在寫景的同時,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在領略自然風景的同時,受到啟迪和教育。

  切忌:

  一、遊記作文不要寫成旅遊路線圖

  二、針對你遊覽的某一地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來作文

  三、必須考慮遊記的順序,空間,時間,角度(遠到近)

  四、描寫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刪減枝葉。

  五、選著留有深刻印象的點來做發揮,其中一定要有詳略,那幾個略寫哪幾個詳寫要想清楚。

  六、注意歷史事物和歷史事件,傳說的巧妙結合,更能凸顯出遊覽的意義和文章的深度。

  七、借景抒情的手法應該運用

  八、人文景觀的描寫中,環境烘托是必要的,選著恰當的景色進行烘托。

  九、自然景觀的描寫中,修辭手法應該運用,但是不要落俗套,好好自己去用心感受,最好有些貼切的修辭創新。

小學寫作技巧8

  1、遠近結合法

  【特點】

  同一棵植物,遠看和近看是不一樣的。這同照相一樣,放在照相機的前面和遠離照相機,攝下來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採用遠近結合法描寫植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給讀者以完美的印象。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要把觀察點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說清楚是遠看的還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敘述的順序,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這樣文章才能條理分明。

  2、時序變換法

  【特點】

  植物各個部位的形態和顏色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我們把植物在不同季節的特點寫出來,同時把前後有關的情況交代清楚,就等於在不同的時間給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這一組彩色照片,讀者對它就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採用時序變換法描寫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時積累資料。要有計劃地在不同季節對同一植物進行仔細觀察,並記下觀察日記,這樣,寫作時才能對積累的材料進行取捨,寫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觀察的連續性。

  3、生長變化法

  【特點】

  植物總是要生長的,一般要經過發芽、生枝、長葉、開花、結果等階段。如果把植物生長的不同階段的形狀、顏色的特點和生長的情況與下來,就好像給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電影。讀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透過閱讀,瞭解植物生長的全過程。採用生長變化法描寫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長過程中最突出的變化寫下來;其次要交代植物發生變化的原因、前後情況和過程;此外要注意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有條不紊地寫下來。

  4、展開聯想法

  【特點】

  我們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聯想到其它事物,這些事物往往與這棵植物有共同之處。例如我們看到棉桃,聯想到潔白的雪花,這是因為雪花和棉花的顏色相同;我們看到大西瓜,聯想到籃球,這是因為西瓜和籃球的形狀相似;我們看到冰在雪地中鬱鬱蔥蔥的松樹,想起那些在敵人面前不怕嚴刑拷打,決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樹與英雄的品質上有相似之處。採用聯想的方法描寫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要提高自己的聯想能力,首先要認真讀書,瞭解生活,使自己的頭腦儲備豐富的知識。其次是勤思勤想,經常訓練,使自己有豐富的想象能力。

  5、突出重點法

  【特點】

  植物總是由根、莖、枝、葉、花、果組成。我們在描寫植物的時候,可以對植物的根、莖、枝、葉、花、果的各個部分進行描述,也可以只對植物的某一部分進行描述。採用重點突出法描寫植物時,首先要找出這棵植物與眾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對最能體現這棵植物特點的部分從顏色、形狀、氣味等多方面進行具體描寫。此外還可以恰當地運用擬人、比喻等方法。

  6、對照比較法

  【特點】

  俗話說:“不見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點往往在比較中得到顯現。我們描寫植物時,往往透過對照比較的方法來突出植物的特點。對照比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這種植物與另一種植物進行比較;一種是把植物本身兩種截然不同的特點放在一起比較。採用對照比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寫的植物最顯著的特點與其他植物作比較。這樣才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採用對照比較法還要注意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傾向性。這樣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進行比較時,要注意找出矛盾點,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7、移步換形法

  【特點】

  採用移步換形的方法描寫建築物,可以不斷地變換立足點和觀察點,對建築物進行多方面的觀察描寫。同一個建築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樣的。因此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首先要把觀察點和立足點交代清楚,使讀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築物形象是從哪一個角度看到的。否則,容易把讀者搞糊塗了。其次,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時,一定要抓住建築物的最主要的特徵來寫。如果採用面面俱到的方法來描寫,文章容易變成一本流水賬。

  8、說明介紹法

  【特點】

  採用說明介紹法描寫建築物時,首先要注意緊扣文章確定的中心進行必要的說明介紹,切忌不著邊際的東拉西扯。在說明介紹的過程中要簡明扼要,切忌拖泥帶水。採用說明介紹法描寫建築物時,還要注意整體的連貫性,也就是說在說明介紹完畢以後,文章要返回到描寫建築物上來,並與前文銜接。文章從描寫建築物轉到介紹說明,或從介紹說明回到描寫建築物要有過渡詞或過渡句。

  9、環境襯托法

  【特點】

  周圍都是綠色,中間的一點紅色就特別鮮豔奪目,所以說“萬綠叢中一點紅”。對建築物周圍的景色進行適當描寫,建築物就顯得突出。描寫建築物周圍景色的目的是為了突出建築物,因此描寫景色時要能襯托建築物的特點,切忌離開建築物而大寫特寫景色。造成喧賓奪主。在描寫建築物周圍的景色時,要把觀察點和立足點交代清楚,便於讀者瞭解建築物的位置。

  10、彩筆描繪法

  【特點】

  植物總是由根、莖、葉、花、果組成的。運用彩筆描繪法時,要把根、莖、葉、花、果各個部位的最主要特點寫出來,要寫出它們的形狀,寫出它們的顏色。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要仔細觀察。要分辨出植物各個部位的顏色,同樣是紅色,要分出是火紅的,還是粉紅的;同樣是黃色,要分出是桔黃的,還是金黃的;同樣是綠色,要分出是碧綠的,還是嫩綠的……要仔細區分各個部位的形狀特點,同樣是花,花骨朵與盛開的花就不一樣。觀察得仔細,描寫得具體,讀者就好像看到一張植物的彩色照片。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還要運用恰當的比喻,要寫出自己的情感。

小學寫作技巧9

  讀後感是議論文中最常見的文體之一,也是初高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文體。但從以往讀後感訓練的情況來看,效果並不盡人意。其實,寫好讀後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訣”,則更容易生效。

  一、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髮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準確,有針對性。

  二、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

  三、聯–聯絡實際,縱橫拓展。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絡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絡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絡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絡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

  四、結–總結全文,昇華感點。總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

  當然要寫好讀後感,關鍵還要讀透材料,抓準感點。怎樣讀透材料?一般說,如果是記敘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種品質,最有價值的語言行動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義;如果是議論文,就要把握中心論點;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領會其深刻的寓意。當然,讀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選擇最值得發表,感受最深,見解新穎獨到,最有針對性和現實感的感受來寫,一篇讀後感只能容納一個感點,其他感點無論多麼好,都要忍痛割愛。明智之舉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並圍繞一個感點,聯絡實際,談深談透

小學寫作技巧10

  1. 抓住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較為常見的小動物包括家庭寵物、農場動物等。在描寫小動物的時候,也要抓住它們獨具特色的地方去寫。學生在描寫小動物外貌的時候,應當避免出現“有……有……”的行文方式,比如:這隻小貓有兩個尖尖的耳朵,有長長的鬍鬚,還有一對葡萄似的大眼睛。這樣的行文方式不僅老套,而且語言平淡,沒有生氣。所以在描寫動物外貌的'過程中,應當抓住其特點進行描寫,這樣的描寫方式能夠使人印象深刻,使小動物的形象生動活潑。舉個例子:我的好朋友是一隻小貓咪。它的眼睛清澈透亮,好像一對兒圓滾滾的玻璃珠。在它高興的時候,那對兒“玻璃珠”總是左顧右盼,樣子十分惹人喜愛。

  2. 按照動物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進行描寫

  年幼時期的動物與成年時期的動物的外貌、生活習性、動作等都是不同的,學生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分別進行描寫。例如:年幼的小貓咪好奇心更強,整日活蹦亂跳,喜歡和人類嬉戲玩耍;成年貓更喜歡在太陽下睡懶覺,喜歡望著窗外發呆等等。

  3. 靈活運用一系列動詞,刻畫小動物生動活潑的形象

  在描寫小動物玩耍、捕食的過程時,可以使用連續性動詞進行進行描繪,這樣就會使這個小動物的形象躍然紙上。舉個例子: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一玩起來,它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在花盆裡摔跤,抱著花枝打鞦韆,所到之處,枝折花落。(選自老舍《貓》的片段)

  4. 描寫小動物與作者之間發生的高興事與難過事

  單純描寫動物外貌特徵及生活習慣,不能使文章結構變得飽滿,因此,就需要學生寫出自己與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不論開心的事還是難過的事,前提要保證故事中心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其中的人或事一定是要正派的。只有文章結構變得豐富飽滿,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感染力與影響力,引起與讀者之間的共鳴。

  敘事之後,再寫出自己與小動物之間的情感,總結一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可。

小學寫作技巧11

  怎樣寫植物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怎樣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可以從整體到區域性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區域性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果等為序,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觀察日記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裡的生長、發育情況。

  4、以四時變化為序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裡割據特色,所以,還可以其四時的變換順序。

  5、託物抒懷,借物詠志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方法,要藉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態的同時,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徵意義。

小學寫作技巧12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以下是小學讀後感的寫作技巧,一起去看看吧!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 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 “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透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 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 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 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 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 “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小學寫作技巧13

  通常英語寫作有以下幾個特點:

  緊扣教學大綱對考生書面表達的要求;

  1、以有指導的寫作為主(guidedwriting),便於考生在短時間內構思成文;

  2、突出試題的交際性,考查考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運用語言的能力;

  3、增強試題的實用性,所選話題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為學生所熟悉;

  4、看圖作文主要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英語寫作注意兩點

  一、先審題。

  弄清寫作要求審題是寫好作文的前提,也是書面表達的基礎。如果寫偏了題,語言表達再好也很難得高分。審題時要注意兩個方面:

  1.認真地看兩遍題目,包括提示,全面瞭解寫作要求。

  2.理清思路,確定體裁、框架結構和內容。

  二、用英語進行思維英語寫作時必須排除漢語思維的干擾。

  從現在起應逐漸加大閱讀量和聽的輸入量,將閱讀、聽力訓練與書面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經常體會和領悟作者傳遞資訊和表達思想的方式。在話題討論和寫作中經常運用所學到的表達方式就會有所創造。還要儘量做到“五多”:多看、多聽、多思考、多用心體驗和感悟身邊的人和事、多用英語說和寫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小學寫作技巧14

  一、文章觀點鮮明。這個和別的文章寫作一樣,你要讓觀眾知道你想要表達的觀點是什麼,你旨在宣傳什麼?不能講到最後大家還雲裡霧裡,不知三七二十一。要做到觀點明確,就要做到整篇文章的論據都能服務於文章表達的觀點。

  二、文章內容豐富。整篇演講稿要達到內容豐富,要有內涵。一篇好的演講稿在有力說服觀眾的同時,還要能給觀眾美得享受,一篇內容空洞的文章是很難取悅於觀眾,更不容易說服觀眾。

  三、文章通俗易懂且風趣幽默。演講稿內容要做到能使大多數人接受,比較平民化(學術演講除外),一般在演講前要了解好聽眾的背景,如年齡、受教育程度等。演講內容要風趣幽默,或許你已經發現很多著名演講從頭到尾都伴隨著笑聲。

  四、在表達好自己觀點的同時控制好時間。一般的演講都有時間要求,比如5分鐘或者8分鐘,這就要求在寫作演講稿的時候能夠掌握好時間。

  五、演講語言要準確、精煉。演講語言不能拖泥帶水。要透過各種手法,透過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演講稿的寫作技巧

  一、瞭解物件,有的放矢

  演講稿是講給人聽的,因此,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眾物件: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文化程度、職業狀況如何;瞭解他們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等等。否則,不看物件,演講稿寫得再花功夫,說得再天花亂墜,聽眾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無動於衷,也就達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

  二、觀點鮮明,感情真摯

  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著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著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的透闢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有鼓動性。因此,它要求在表達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自肺腑,就像泉水噴湧而出。

  三、行文變化,富有波瀾

  構成演講稿波瀾的要素很多,有內容,有安排,也有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如果能掌握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恰當地選擇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講在聽眾心裡激起波瀾。換句話說,演講稿要寫得有波瀾,主要不是靠聲調的高低,而是靠內容的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有反覆,有比較,有照應。

  四、語言流暢,深刻風趣

  要把演講者在頭腦裡構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藉助語言這個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語言運用得好還是差,對寫作演講稿影響極大。要提高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

小學寫作技巧15

  微型小說又名小小說,超短篇小說,一分鐘小說。過去它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品種而存在,後來的發展使它已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其性質被界定為“介於邊緣短篇小說和散文之間的一種邊緣性的現代新興文學體裁”。阿?托爾斯泰認為:“小小說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校。”(《論文學》)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類似超短篇小說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說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是源於美國。”多數人推崇美國作家歐?亨利(1862―1910)是創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節生動,筆調幽默。其中《麥琪的禮物》膾灸人口。可以這麼說,超短篇小說具有立意新穎、情節嚴謹、結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內,要概括出普通小說應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說,微型小說是一種敏感,從一個點、一個畫面、一個對比、一聲讚歎、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小說――一種智慧、一種美、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一種新鮮的思想。微型小說在寫作上追求的目標是四個字:微、新、密、奇。

  一、微。

  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過一千五百個字。因此,構思和行文時必須注意字句的凝鍊,不允許作品中有贅詞冗句。如馬克?吐溫的《丈夫支出帳本中的一頁》。全文只有七行字,卻具有長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二、新。

  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星新一寫作一分鐘小說,就極力追求“新”。他寫道:“有些評論家把我的小說與美國的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混為一談,這是不妥當的。我是受了美國超短篇小說的影響。但是沒有完全依*,而是發揮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巧。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星新一《一分鐘小說選》)為此,他常常藉助於童話、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透過非現實的題材或現實題材的非現實筆法,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獨特的感覺,表現清新的主題,如他的《保修》。當然,微型小說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說作品一樣,有時並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時主題並非一個,是多元化的,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裡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就寫得十分別致而耐人尋味。

  三、密。

  指的是結構嚴密。微型小說的作者在結構上,應力求時間、場所、人物都儘可能地壓縮、集中,使作品結構簡練、精巧,如同微雕工藝品那樣。因此,特別要在選材、剪裁和佈局上下功夫。四、奇。指的是結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說的特點多半在於一個“奇”字。中外作家的許多優秀作品就常在結尾處使人拍案叫絕。如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的結尾就出人意料。

【國小寫作技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