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

傳統文化議論文

傳統文化議論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議論文1

  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的傳播

  作為國際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平臺,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任務是介紹中國文化和歷史,向世界展示中國是一個推崇文化、追求和平發展的國家。在目前的起步階段,應先完善孔子學院的中國文化教育和傳播模式,增強中國文化傳播的深度,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教材、多樣化教學手段和傳播內容等方面不斷探索改進,把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色挖掘出來、傳播出去。

  孔子學院,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大學,而是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機構,一般都是下設在國外的大學和研究院之類的教育機構裡。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範、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從20xx年創立到20xx年底,我國已經在88個國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學院和274所孔子課堂,還有50多個國家的260所機構提出了開辦申請。

  在世界文化逐漸趨同的大環境背景下,保持本國文化的獨立性也顯得尤為重要。西方文化不斷地滲透,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保護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學院的興起象徵著中國傳播中國文化的戰略以及提升軟實力的決心。孔子學院是國際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平臺。

  漢辦主任許琳在《漢語國際推廣的形勢和任務》(《世界漢語教學》20xx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任務是介紹中國文化和歷史,孔子學院應該向世界展示中國是一個推崇文化、追求和平發展的國家。孔子學院運作的這些年一直在貫徹這一任務,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這麼短的時間建立五百多所而且運轉良好,這是國家漢辦和各高校對外漢語教學界努力的結果。當然,孔子學院還處於起步階段,各方面建設和教學模式有待於今後不斷完善。

  孔子學院為傳播中國文化提供了載體,促進我國文化外交。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學院”以漢語教學為渠道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更直接地接觸中國文化,更有效地瞭解中國文化。經過幾年的建設,孔子學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和而不同為前提,多元共處的和諧世界為目標,以漢語和中國文化教育為內容,聯絡漢學家,開展廣泛文化交流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的基本模式。我們要在課程體系、教材、多樣化教學手段和傳播內容等方面不斷推進這一模式的發展。

  在課程體系和教材方面,孔子學院有初級、中級、高階漢語語言課,有商務漢語、少兒漢語等,有中國文化課,還舉辦中國文化講座200多場次。近幾年編譯了45個語種的漢語教材,如多語種的《中國文化常識》、《中國歷史常識》、《中國地理常識》、《快樂漢語》等。各國孔子學院主動編寫的適合當地需要的教材有500多種。總的看來,漢語中初級課程較為完整,中國文化課則薄弱得多。

  一門籠統的“中國文化”是無法涵蓋初中高階各階段文化教學和中國文化諸多內容的。尤其是傳播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倫理道德等內容的課程,如孔子的思想、中國哲學、中國宗教等課是欠缺的。這固然和孔子學院中初級漢語教學的大量需求有關,也反映了對此重視得不夠。實際上,外國人很希望瞭解中國儒學、道教、佛教和中國獨特的價值觀。應該邀請國外漢學家和國內的文史哲專家共同承擔這些課程的教學任務,並拍攝精品課程播出。 實際上,《論語》的全譯本在很多國家都有,我們要做的是怎樣把它引入孔子學院教學當中。編寫適合於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人易學易理解的、篇幅較小、淺顯易懂的國別化《論語》教材是非常急迫的和重要的。其他像《大學》、《中庸》、老子的《道德經》等中國文化經典,也應早日走進孔子學院的課堂。 我們建議增設電視孔子學院,電視的感染力和傳播效果會更強,可以由中央電視臺專門開設一個孔子學院衛星頻道,並與各國聯合播出。電視節目更加豐富多彩,既可以有漢語與中國文化精品課程,也可以有中國各地的文化、國情介紹,中央電視臺拍攝的《中國的世界遺產》、《敦煌》等大型紀錄片也可以在此播出。

  最後,孔子學院中國文化的傳播內容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孔子學院的中國文化傳播應展現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增強文化的吸引力,培養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熱情,使其心悅誠服地認同中國文化。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整體觀的思維方式、身心健康和諧的人學生命觀都是應重點宣講的中國文化精髓。孔子的仁愛和老子的道德思想具有超越民族、超越宗教的思想特點,是建立世界普世倫理的基礎。

  1990年在義大利召開的世界普世倫理/大會一致認為,只有一條法則可以共同遵守,那就是《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孔子愛他人就是愛自己的仁愛的大善德和老子的人與世界萬物生生不息的道德關懷,可以提升人的道德涵養、陶冶性情、擴大心胸和增進智慧。這是和諧世界、和諧自然、和諧身心的思想基礎,而整體觀則是和諧思想的思維方式。不僅要大力宣傳我們的文化中的這些傳統思想,還要大力推廣建立在這些思想基礎上的中醫、太極拳、美學、藝術等。

  孔子學院在這方面的教學和宣傳還是相對薄弱的。具體來講,比如中醫裡情緒和精神活動對人生命的影響等。又如太極拳的意念專注身體動作的形神結合的特點,對人集中專一的意識活動有明顯地增強作用,而專一的能力有益於智慧的開發和道德的涵養。中醫和太極拳可以使人透過實踐真正改變自身的意識狀況、生命狀況,這些體會尤為重要,這是在傳播中國文化中比較關鍵的內容。從理論到實踐,中國文化“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我們要把自己的這種文化特色教出來、傳播出去。

  孔子學院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範、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

  孔子學院為傳播中國文化提供了載體,促進我國文化外交。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 “孔子學院”以漢語教學為渠道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更直接地接觸中國文化,更有效地瞭解中國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2

  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精髓,讓人深深的震撼,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中華傳統文化漸漸淡化,近年各種損壞傳統文化的事情侵入我們的內心。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

  面對物質的*,尊嚴應該如何存在?十幾年前的一個春天,韓國某公司的女老闆以員工沒按照她的吩咐去休息為理由,喝令全體中國員工下跪。一百多名員工迫於無奈跪下,唯獨孫天帥剛直的立在原地。女老闆惡狠狠的威脅說不下跪就開除,孫天帥很堅定的說了一句“我是中國人”後憤然離去。孫天帥用實際行動證明尊嚴實實在在的要重過各種物質甚至於是生命,有尊嚴的人面對權貴不卑不亢,面對不義之財不饞不貪,面對不公之事不忍不避。一個人有了尊嚴便有了支撐生命的靈魂的骨架。一個民族有了尊嚴,那麼這便是一個充滿希望,不可戰勝的民族。

  面對日漸冷淡的人心,愛心該何去何從?有這樣一位老太太,她的住房是由五個子女湊錢買的,面積不大,臥室只有不到十平米,她的櫃子還是她結婚時候從舊貨市場買的,桌子跟椅子都有幾十年的“高齡”了。她就是中國當代家喻戶曉的人物,傑出的豫劇大師常香玉。建國後,她用自己的演出收入為農民捐獻了拖拉機;抗美援朝時,她和丈夫在各地巡迴義演,為志願軍捐過飛機;十年*後,她把補發的所有工資作為黨費全部上交。愛心是永不低頭、永不屈服的錚錚鐵骨,是人類走向興旺和發達的希望和靈魂。愛心是陽光,溫暖每一個人,驅散所有黑暗,愛心是綿綿不絕的江河,流遍世界各地,一個充滿愛心,懂得團結互助的民族擁有不可戰勝的剛毅。

  面對日益物質化的世界,夢想在哪裡生根?“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陳歐用自己的行動來闡釋自己的夢想。他也曾經失敗過,他也曾經失落過。“蝸居,*婚,都讓我們撞上了。別擔心,奮鬥才剛剛開始,80後的我們一直在路上。不管壓力有多大,也要活出自己的色彩,做最漂亮的自己。”“我們做的是自己,為了夢想而奮鬥。只要努力、自信,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代言人。”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他憑著對自己夢想的追求,終於取得了事業的巨大成功。

  尊嚴,愛心,夢想,這些只是我們精神世界折射出來的一小部分,但當我們真正地做到了,才是真正地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傳統文化議論文3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就是我喜愛的傳統佳節——元宵節,人們都還沉浸在過年的歡樂氣氛中。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xx多年前的秦朝。傳說,平定“諸呂之亂”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

  元宵節有賞燈、猜燈謎、耍龍燈等節日活動。其中,最讓我興奮的就是包湯圓了。一看見媽媽拿出糯米粉,我就眼疾手快地拉住媽媽,請她讓我也來包湯圓,媽媽欣然答應了,我跟著她來到廚房,只見她把糯米粉倒進一個盆裡,讓我往裡面倒些水,我往裡面撒了一些水後,她便用勺子攪拌著,並不時用手揉,過了一會兒,糯米粉變成了黏黏的糯米糰……我疑惑地問媽媽:“這樣就可以加餡了?”“是的。”媽媽回答。我對自己包湯圓的技術充滿信心,所以我和媽媽比賽起了包湯圓:我先將糯米糰搓成一個球,然後急忙用拇指在糯米球中間用力按了一下,接著我高興地舀了一大勺豆沙放在糯米球裡作為餡料,再把糯米球合上,邊搓邊不時偷看媽媽,心裡喊著:快呀!千萬不能比媽媽慢。比賽結束了,雖然我包的湯圓比媽媽包的多,可卻沒有她包的那麼圓。最後,媽媽把已經包好的湯圓倒進鍋裡煮。不一會兒,我們全家都嚐到了香噴噴的湯圓,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邊想著媽媽說過的話:元宵節吃湯圓,就象徵家庭團團圓圓……

  元宵節是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我真期待下一個元宵節趕快到來呀!

傳統文化議論文4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是中華傳統文化所具有的特質。但是,在當今各種“變異”文化的衝擊之下,人們開始褻瀆傳統文化,把文明積澱看作炒作的工具。這怎能不令人擔憂?堅守傳統文化的本真,守護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

  曾幾何時,我們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鬱頓挫的氣質和風格。微博時代的我們,早已習慣了“藍精靈體”,習慣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話:“元芳,你怎麼看?”殊不知,在我們戲謔調侃之時,傳統文化在離我們漸行漸遠。半文半白的“甄嬛體”在社會上風靡一時,不痛不癢、無病呻吟的“瓊瑤體”居然號稱能“醫治心靈創傷”。這時的我們,情何以堪!

  當“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被修飾、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們該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鄉之情被無聊地調侃,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對於中國沉澱已久的文化,我們雖然沒有能力去完全深諳,但也沒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沒有資格去胡編亂造,去挑戰先人們高超的文學功底。因為我們生在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國度,所以我們要堅守本真,不要丟失了對傳統文化應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傳統文化調侃中迷失前進的方向。

  在網路高度發達的資訊時代,人們追求適宜的精神愉悅本無可非議。但各種不倫不類的體例的出現卻是一個不好的徵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保護不了,那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當我們對“TVB體”、“流氓體”朗朗上口津津樂道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聽見那一聲聲來自於幾千年前的天空的無助哀號?

  堅守傳統文化的本真,並不是要我們一成不變地照搬先哲的思想,創新和突破是必要的,畢竟,那是人們前進的動力源泉。堅守本真,意味著天空的圓月依然是圓月,它是一輪思鄉的月,而非被人們俗化了的月亮;堅守傳統文化的本真,意味著那融在酒中的是一片真情,而不是被整飾得面目全非的一潭汙水。堅守傳統文化的本真,給先哲們一份尊重和敬畏,不要矯揉造作,不要畫蛇添足,更不要將經典俗化。

  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堅守傳統文化的本真,讓自然和諧的春風吹向每一個角落,讓傳統文化之樹綻放鮮花朵朵,滋潤萬物。

傳統文化議論文5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漸漸地不被重視。現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著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展的產物。現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瞭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展,輕視這些傳統和文明,那麼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絡,也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寄託了遊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則體現了人民嚮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願望。這些節日背後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衝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於西方萬聖節的南瓜;情人節的玫瑰;聖誕節的白鬍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於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於現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國的傳統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於中國;刀叉無法成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說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日也不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澱和凝聚之後又經後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裡,後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著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堅守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6

  今天一起床,我看了看論語日曆:2月14日,星期六,七九第一天,西方情人節。我換上昨天就選好的唐裝背心,媽媽還給我紮了配唐裝的髮型。為什麼呢?因為今天我們蘋果小隊的八位同學要在我們家開展“傳統文化代代傳”的小隊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首先,媽媽說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先把客廳裝扮得有中國味兒。於是,我找出了串串裝飾彩炮,三羊開泰圖,彩色亮片蝴蝶,福滿家門的祝福牌,我寫的書法作品“仁以為己任”“福”等。想到我們班的同學們平時就在有濃厚的國學氛圍的教室裡誦讀論語,我就拿出了寒假裡挑戰胡老師要背的《學庸論語》,平時我最喜歡的一套書《最美的中國童話》,還有爸爸小時候的一本古書《唐詩三百首》:它和現代書可不一樣,裡面是繁體字,而且是從右往左翻頁的,是中華書局出版的,1959年9月新1版,1982年6月第13次印刷的,定價0.57元。整個客廳頓時喜氣洋洋了!

  爸爸去奶奶家把我的阿太接來了,九十三歲的阿太教我們小隊隊員包粽子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重頭戲。媽媽小時候放寒假會跟著她的阿太和她的外婆洗棕葉包粽子,我還從來沒包過粽子,今天我也可以體驗媽媽小時候的'寒假生活了。阿太今天穿著花棉襖,她紅光滿面地告訴我這可是老底子的緞子棉襖,叫真絲織錦緞呢。哈哈,阿太真好看!同學們也都準時到了我們家,大家都打扮成了標標準準的中國娃娃的模樣。媽媽們說看著阿太和我們八個中國娃娃,真有一種以前大戶人家過年的感覺呢。阿太教我們包的是赤豆紅棗粽,只見她左手拿起一張粽葉,右手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放進赤豆糯米和紅棗,再將粽葉蓋住米後一折一彎,抖出棉紗線後把粽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後覺得不難,也開始做了起來。雖然我也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但是我包的粽子卻會漏出米來,我問阿太是不是我的粽葉破了,阿太看了後笑著說:“粽葉沒有破,是因為你沒有摺好粽葉的緣故。”我看了看旁邊的呂昱萱,她已經成功包好了一隻,我仔細地琢磨了她的成功之作,又和自己的粽子比了又比,看了又看,終於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確實沒有翻好粽葉,才讓米成了漏網之魚啊!最後,我包了三個粽子,趙愷瑞第一名,他竟然包了七個粽子呢!不光小朋友,還有好幾個媽媽也興致勃勃地學著包了幾個粽子呢。

  我們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進行了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問答,交流了寒假學習《國學》第6冊的心得體會,誦讀論語,讀唐詩,猜字謎,寫書法。最後我們八個還親手學著包了湯圓燒給爸爸媽媽們吃,我們包的湯圓有的大有的小,但爸爸媽媽們說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湯圓。湯圓真是為我們蘋果小隊的這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啊!

傳統文化議論文7

  “很有feeling!”“好歡型啊!”目前,像這樣將英文直接嵌入漢語,似乎已成為國人的一種習慣,而漢英夾雜再遇上網路,就形成更為荒誕的語言風格。因此,我們應該淨化漢語,重視漢語發展,傳承中華文化。

  語言不僅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個民族思維方式的載體,語言的純潔性事關一國的凝聚力及軟實力。我們最初是太想與國際接軌了,可過多地接“英語”的軌,卻並未搭上真正的“國際”班車,就像“邯鄲學步”的壽陵子,非但沒有學好,還忘了自己的本真。

  文化是民族發展的命脈,國亡了,可以復;文化消失了,這個民族就很難在世上立足。猶太民族在歷遭受了那麼多的苦難,卻依然生生不息,就是因為他們一直捍衛著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古國古巴比倫的消失,吉普賽民族的消亡,關鍵原因就是民族文化的喪失。

  漢語表達英語化,漢字書寫錯字連篇,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漢語的沒落,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學的傳承。假如有一天,我們再不能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遼闊;假如有一天,我們再無法欣賞“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雄渾;假如有一天,我們再不能理解“仁義禮智信”——那就叫做“數典忘祖”!

  因此,重視漢語發展,傳承中華文化,勢在必行。

  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這些,開始嘗試改變:“漢字聽寫”“高考加大語文權重”“學校開設國學課”,一時之間,在弘揚傳統文化的旗幟下,“國學熱”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復興的希望。

  但“熱”這個詞讓我又有些隱憂。因為“熱”就意味“一時”,意味“潮流”,意味“盲從”,而復興傳統文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辦幾所國學院、讀幾本經典書籍就能做到的。中小學中,引導學生“讀經”成為時尚,30所學校引進臺灣教材,卻都未考慮是否適用。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在“老路”上翻撿“寶貝”,到別人家借傢俱用,應該放出眼光運用智慧,尋求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的國學發展之路。

  有人曾說,文化是國家發展的根系,根深才能葉茂。為這棵樹施肥澆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動腦、用心,幫助人們重溫經典,擁抱中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8

  要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處,無疑是指古典文化,其中蘊涵的禮教與智慧,是我們現代人不能比擬的。

  《世說新語箋疏》中有一文名曰《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

  《三字經》中亦有云:“香九歲,能溫席。”

  昔漢時黃香,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臥。於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如此之孝心,焉能使人無感否?

  古有“四書五經”為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科興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如果說今日學子不知“四書五經”為何物,恐怕會是件難堪的事了。

  中華傳統古典文化另一個耀眼之處就集中在唐宋明清四朝。

  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唐詩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鉅製。近體詩中的律詩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但杜甫的律詩卻擴大了律詩的表現範圍。他不僅以律詩寫應酬、詠懷、羈旅、宴遊,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如被楊倫稱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這樣一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律詩的最高成就,就是把律詩寫得渾融流轉,無跡可尋,寫來若不經意,使人忘其為律詩。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對,把春雨神韻一氣寫下,無聲無息不期然而來,末聯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氣。

  而宋詞則打破了律詩的格式,相較之於唐詩,宋詞的長短句形式更便於抒發感情,所以有人說“詩言志,詞抒情。”

  宋詞,大體上可分類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的詞,其風格是典雅涪婉、曲盡情態;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名句。豪放詞作是從蘇軾開始的。山川勝蹟、農舍風光、悠遊放懷、報國壯志,在他手裡都成為詞的題材,使詞從花間月下走向了廣闊的社會生活。

  除了唐詩宋詞之外還有明清小說也值得一觀。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是古典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中的諸路英雄便如此詞般陳述著他們的一生。有著七巧玲瓏心且善於計算的劉備,終前將後主劉禪交與諸葛亮等三員大將,力保蜀漢江山不沒落。但後主昏庸,江山從此不姓劉。或許,劉備在九泉之下得知此事,定會嘆息吧。生前算盡一切,但算不到生後。

  《水滸傳》又譜吟了一曲蕩氣迴腸的英雄之歌: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並后帝,分真偽,佔據中州,七雄繞繞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這是《西遊記》的引首,在書中,人們彷彿看到聰明機智的孫悟空,彷彿看到好吃懶做但又不失忠勇正義的豬悟能,彷彿看到善良一如初的唐三藏,彷彿看到樸實厚道的沙悟淨。如似幻非幻的感受自由出入天地的美好,又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妖魔鬼怪之險惡,師徒四人齊心協力克服重重難關,終修成正果。

  而《紅樓夢》則抒寫了一場痴愛怨恨,賈寶玉與林黛玉一對無緣之人的相愛,榮國府由興到衰的過程,以至於作者在開篇中寫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這些滿載著古人智慧的書籍啊,難道不應該是我們後人所珍惜的嗎?

  我記得有一次,我的腦海裡突然浮現出之前學過的一首詩,開頭是“獨憐幽草澗邊生”,我絞盡腦汁的想要找出下句,但卻腦如空空,不知所以。頓時,我為我自己感到羞愧,我居然連學過的都忘記了,何談閱群書,學五車?何談吾自強,國將強?先前的壯志酬籌啊,今都付諸煙雲,隨滾滾長河,遠漂去罷。孔子曾說:“溫故而知新。”現在看來也並非全無道理,中華文化的博大深邃,並非囫圇吞棗就儘可祥知的。

  我想我們需要反思:時下國人之言行粗鄙低俗,文化教養之令人失望,毀壞文物之不以為然,汙染環境之屢屢發生。種種劣跡,是一個自古就講究道義的文明古國所能做的事情嗎?

  所以我呼籲:傳統文化,不可棄也!

傳統文化議論文9

  這個學期我選修了古代神話傳說與藝術這門課,經過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以及老師精彩的講授,我對古代神話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有了初步的認識,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中國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化與歷史的瑰寶,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透過口耳相傳或者文字記載等各種形式流傳。神話故事主要是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古代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透過自己的想象誇張的虛構了一些諸如創世的神仙、破壞人間的鬼怪之類的形象,並且把自然力擬人化。

  中國神話與西方神話是不同的,他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西方神話則是嚴密體系,而中國神話是零散體系。中國神話往往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鬥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其中絕大部分的神話具有極為鮮明的尚德精神,還有對人間美好愛情的嚮往,這些題材內容和各種神話人物對歷代文學創作及各民族的史詩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對後世作家的藝術虛構及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淵源關係。同樣,不少神話故事直接引發了作家和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為他們提供了藝術創作素材。同樣,藝術家們諸如《精衛填海》《白蛇傳》《嫦娥奔月》之類的歷史神話傳說作品問世,也能更好的宣傳我們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道德情操。

  中國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同樣也積澱了代代傳承的中國神話,中國神話傳說不僅有對藝術家的靈感的啟迪引導,同樣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素材,由此可見,神話傳說和藝術創作存在著緊密的聯絡。現以徐悲鴻的作品《愚公移山》為例,分析中國神話傳說與當代藝術創作的關係。

  愚公移山是我們中國家喻戶曉的勵志神話故事。它宣揚的是一種不畏艱難,有恆心,有毅力的品格,透過這個神話傳說,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固有的英雄氣概、崇高的理想、博大的智慧、美好的追求以及為真、善、美獻身的精神。我國著名作家、評論家茅盾就曾說過:“神話是一種流行於上古時代的民間故事,所敘述的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雖然荒唐無稽,可是古代人民相互傳頌,卻確信以為是真的。”愚公的精神堅定不屈,堅持不懈,歷來為人們所稱頌,人們堅信神話中愚公精神的現實存在,這也引發了正處在抗戰時期的徐悲鴻的藝術創作源泉。

  《愚公移山圖》極具現實意義。它作於1940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的危急時刻,畫家意在以形象生動的藝術語言表達抗日民眾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眾去爭取最後的勝利。1940年,徐悲鴻應印度詩哲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講學,並在加爾各答舉行畫展。在印度,他創作了3幅《愚公移山》。徐悲鴻之所以鍾情於愚公移山這個傳說,可以說這是源於他的抗日情結。幾幅《愚公移山》的畫面以艱苦卓絕的精神和必勝信念震撼人心。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徐悲鴻是想以自己的畫筆為堅強不屈的同胞寫下無愧於時代的偉大形象。因為徐悲鴻相信,中國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經過艱苦奮鬥,一定能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畫家徐悲鴻在處理這個故事時,著重以宏大的氣勢,震人心魄的力度來傳達一個古老民族的決心和毅力。從他的畫面空間佈局來看,

  他做了數十幅小稿反覆修改,最終以從右至左,從前往後的格局展開畫面。畫面右端有幾個高大健壯、魁梧結實的壯年男子,手持釘耙奮力砸向黑土。其姿勢不一,或瞠目,或吶喊,或蹲地,或挺腹,動態都呈蓄力待發之狀,有雷霆萬鈞之勢。這群呈弧形分佈的人物佔據畫面大部分空間,人物頂天立地,有撐破畫面之感。根據構圖需要,左側畫面的人物排列較為鬆散,人物或高或低,樹叢小景置於其間。老翁似乎正語重心長的對下一代人敘述自己的願望和信心,描繪著未來的美好景象,這組人物顯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態生動自如。

  愚公移山這個古代神話故事不僅激發了畫家家徐悲鴻的藝術創作靈感,而且在戲劇上也給眾多藝術家很多創作靈感。

  “愚公移山”這樣一個流傳久遠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過去從未在戲曲舞臺上有所呈現,豫劇《愚公移山》恰好填補了這一不該空缺的空白。大型抒情寓言豫劇《愚公移山》以其磅礴的氣勢、震撼人心的力量,獲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文華獎。今年8月,《愚公移山》又參加了“向祖國獻禮――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河南省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活動,於8月20日、21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了兩場演出,得到首都觀眾的歡迎和專家的好評。豫劇《愚公移山》的藝術家們馳騁想象的翅膀,運用寓情於理、寓真於幻的手法,對寓言的情節格局、人物關係進行了大膽的豐富和非凡的改造,設定出堅實而鮮明的戲劇衝突,確立了最高任務、總體懸念和鮮明的動作線。全劇沒有停留在是“移山”還是“搬家”之類的概念層面的爭論上,甚至沒有多少移山場景的正面展現,而著重於展示描摹移山過程中以愚為主的各類人物的心靈、精神、情感、命運的圖景,編織出衝突強烈、情感沸騰、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好戲。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當代的藝術創作可以藉助中國古代神話為依託,使得藝術作品通俗明瞭,增添內在精神氣質,並適時宣揚自古積澱的傳統美德,以激勵他人。同時,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借當代藝術的創作更為世人所熟知併發揚光大,成為神話傳承的另一種方式。

傳統文化議論文10

  傳統代化,形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代化,就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然而,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工業與商業的全球化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消解著傳統代化的精髓,傳統代化瀕臨消失。

  首先是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傳統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繼承與發揚傳統代化的一種良好方式。然而在現在,隨著西方聖誕節,情人節等一系列節日的廣泛傳播,傳統節日卻漸漸被淡化了。鮮少有人在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在重陽節登高插茱萸;在中秋節賞月,慶團圓;在臘月初八熬一鍋熱騰騰的臘八粥祈平安。在西方節日被人們熱火朝天的慶祝之時,誰還會想起這些內涵豐富,意義非凡的傳統節日,與習俗呢?恐怕,早已將它們拋之腦後了吧?

  其次是傳統的歌舞。鳳陽花鼓,雲南花燈,東北秧歌等早已被人們認為是俗不可耐,在公園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時,還有許多的年輕人加以嘲諷,而西方傳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卻被年輕人大加追捧,成為他們的心頭大愛。而在一些搖滾,Rap等流行歌曲廣為傳唱的同時,中國的一些民間音樂以及國粹京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人拋棄了傳統歌舞,轉而奔向了流行音樂與舞蹈的懷抱。

  不僅如此,曾經在民間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傳統的繪畫書法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傳統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遺棄。這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不禁令人堪憂。傳統代化瀕臨消失,而我們卻不加以挽救,而還是為了各種外來的代化,節日,興奮不已。在我看來,在這樣下去,不用多久,傳統代化就會完全消失,不復存在。

  為了不使我們中國人遺憾,後悔,我們每個人應該成為傳統代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努力使傳統代化重新綻放光彩,恢復生機與活力,為我們將來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傳統代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了傳統代化的恢復與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發出奪目的光芒。

傳統文化議論文11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之集萃,蘊含著華夏智慧,使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我們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行為,潤物無聲地陪伴著我們的成長。

  還記得兒時媽媽讓我背《三字經》、《弟子規》,那個時候什麼也不懂,只知死記硬背,不久便都忘了,後來大些了,經過學習慢慢了解了其中蘊含的很多道理,以前覺得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就連那些晦澀的段落,也可以輕易記下。

  讀四大名著時,就是被其中細緻的刻畫和蘊含的深刻思想所吸引,即使有些內容不能看得很懂,卻也能感受到其中承載著的無數文化精華,再來品讀倒又是一番滋味。比如說《西遊記》,最初只是覺得這本書看得很有意思,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使我深深嚮往。現在來看這本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才發覺作者在寫作的時候,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不過比起名著、學術之類的,我更喜歡的還是詩詞,那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實屬令人陶醉。一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家的衰敗,國都的淪陷,是何等的荒涼悽慘。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又是誰的孤單淒涼?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今樽空對月“,是屬於李白的狂放不羈,這種語言的音樂美是何人可以抵擋的?

  還有”四書五經“,在其中我最瞭解的大概就是《論語》,這裡面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可謂是使人受益一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士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韌的品質,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告訴我們人一直沒有長遠的考慮,那憂患一定近在眼前。

  這些國學金典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陪伴我們成長,我們一定要去學習、去理解、去學會運用,它將會成為我們的財富。

傳統文化議論文12

  “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產生了如此巨大的震撼力量,因為,它不光鐫刻於岳飛光輝的一生,更深深鐫刻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之中,鐫刻在這五千年曆史所鑄造和積澱的民族心理之中。

  一、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公元前327年春天,鄭國商人弦高趕著一群牛去做買賣,突然發現秦國軍隊正開過來偷襲。它知道鄭國毫無準備,靈機一動,一面讓人飛報國內,一面自稱是鄭國的使臣趕去求見。

  秦軍將領聽說鄭國使臣來了,大吃一驚,趕忙召見想探探虛實。弦高不慌不忙地說:我們國軍聽說貴軍要來敝國,特派我送上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肥牛來犒勞您。

  秦將一聽,以為鄭國有了準備,只好撤軍回國了。

  這個故事,就叫“弦高犒師救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末清初傑出愛國思想家顧炎武(1613年至1682年)的名言。“匹夫”,即弦高這樣無官無貴的普通老百姓。顧炎武的名言,就是對歷史上無數這樣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的高度概括。

  在弦高所在的春秋時代,“國”與“天下”還不是一個概念。“國”是指周王朝分封的各個諸侯國,它們名義上都受周天子統轄。“國”字繁寫為“國”,是“口”和“戈”被一個大方框封閉而成,“口”代表人口、人民,“戈”代表兵器、軍隊。不過,最早那個大框是在“口”和“戈”的外面,大概是城牆的意思;可見那時的“國”表示諸侯國,或其都城。後來,“方框”把“口”、“戈”封在裡面,就有了邊界的意思;這說明,“國”已經有了不可侵犯的含義,即現在所說的“主權”。反映這種變化,春秋時有個叫趙子文的說過“臨患不忘國,忠也”,戰國時又有“國軍豈能無國”的說法,弦高犒師救國,就是較早的“愛”諸侯國的例子。《左傳》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晉國君主在軍器庫看到一個戴著南方式樣帽子的囚犯,問他是誰,原來是鄭國獻來的俘虜。晉侯放了他,讓他奏樂,“楚囚”只奏楚國樂曲。晉侯很感動,說他不忘故國,是個君子,就把他放了。

  那時楚國偏出長江中游,走了一條與中原諸國不同的發展道路,有自己王正的歷史文獻和圖特的文化風俗。所以楚國人愛“國”情緒特別強烈。屈原(公園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就是一個傑出的代表。他出身楚國貴族,主張聯合齊國,提抗當時強大的秦國侵略。被奸臣排斥後,有人勸他道別國去一展才華,他堅決拒絕,始終不離開楚國。他在長江以南流浪,寫下了《離騷》、《國殤》等偉大的愛國主義詩篇,而且皆“書楚語、用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名《楚辭》屈原的作品是楚國人民愛國主義的最強音。

  二、“家國同構”與中國人民愛國主義傳統的文化特徵

  “位卑未敢忘憂國”、“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振興中華,從我做起”… 世界文明史上,有哪一個民族創造出這麼多類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把國家、民族與個人、家庭如此緊密聯絡起來的名言警句?

  愛國是世界各民族共通的思想情感,存在於各民族歷史文化遺產之中,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不但有這十分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獨特的人文文化的特質。這一點,可以從我們咿呀學語起來就無數次重複過的兩個常用詞彙—國家、祖國—忠挖掘出來。

  “家”,從字形上看,是代表屋頂的“ 宀”下面有一頭豬(古作是豕);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農業家庭。“祖”是指祖先、祖宗,則屬於“家庭”在歷史方向上的追溯。“國”與“家”、“祖”與“國”的頻繁連用以至成為現代最常用的合成詞,再清楚不過地說明:在中國,國與家之間,有著任何民族都難以比擬的最緊密的聯絡。

  正因為在中國古代社會忠“家”與“國”存在著這種天然的緊密的聯絡,所以,到戰國時代,孟子等思想家就開始“國”“家”兩詞連用,並出現“親民如子、愛國如家”的觀念,由此發展處“家國一體”的獨特的中國政治倫理。

  “岳飛刺字”就是家喻戶曉的一個典型例子。

  岳飛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他從小參加農業勞動,很孝敬父母。當時國家有難,他立下報國壯志,練習武藝,研讀兵書。參軍前,母親為了堅定他的鬥志,用鋼針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在以後的戎馬生涯中,岳飛時時刻刻牢記著四個字,終於成為一代名將。

  我們知道,愛國主義貝萊是古今中外人皆有之的最樸素、最自然地情感,而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長生於(和服務於)“家國同構”的社會基礎,把這種樸素的情感倫理化、道德化,而且自幼培養,成為一條規範化的人生道路,成為一種全民族的思維定式。著在世界各民族忠實第一無二的。所以沒贏過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幾千年來,中國人比歷史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上團結起來。”

  家國一體,同祖同宗,成為五千年來維繫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具有無比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她很早就形成民族大融合的大一統國家,而且分久必合、屢挫屢起,最深刻的原因就在這裡。近代以來,中國落伍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沉重地壓在炎黃子孫的心頭,但是作為19世紀末唯一未被完全殖民化的古老民族,中國人的反抗和鬥爭,一次又一次打碎了西方列強的瓜分夢想。中國、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任何力量也整固不了、滅亡不了的。世界史上的這個奇蹟,同樣離不開中國愛國主義的獨特傳統和深厚根基。

傳統文化議論文13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中國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越來越冷落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可說是豐富多彩,上到節日下到名勝古蹟。這麼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我們怎麼去繼承和弘揚呢?首先,我認為可以建立一個網站,然後寫上中國的傳統文化之類的一些文章,這樣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其次,想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先要請全中國人注意,我們可以適當的去了解別的國家的傳統文化,但是不能丟掉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打個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對聖誕節比較感興趣,而卻越來越冷落了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以至於端午節的申遺產文化權給了韓國江陵,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所以,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請所有的國人多瞭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最後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為了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多多宣傳,多多瞭解一下我國的傳統文化,千萬不要冷落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14

  就在暑期旅遊時。我隨著父親來到北京遊玩,在旅行的路途中我們二人到訪了老舍茶館。於是也就對這裡的發展歷程略有耳聞。老舍茶館能夠從一個經營困難的露天茶攤,逐漸發展成為現在這個有著巨大的國際影響力的聲名顯赫的大茶館。這樣巨大的變化不僅僅只是凝聚了尹勝喜和尹志軍兩代人的偉大追求與刻苦努力,更是因為他們敏銳的跟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發現挖掘出了中囯傳統文化的魅力。而這些,也就是傳統文化的復興歷程。傳統文化的復興,必須順應著當今時代發展潮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與近幾年來經濟水平的不斷上漲,許許多多曾經小眾無人問津的事物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這也與現在的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說在前幾年前還不算太流行的漢服,如今你甚至是可以在出門逛街的時候看到有人穿著長袍大袖,衣袂飄飄地漫步在車水馬龍的街市中,這似乎也不違和。這也能體現出傳統文化的復興的其中一種方式。同樣的,也因為傳統漢服過於繁瑣厚重,眾多商家們也抓住了時代發展潮流的商業契機,在原有的歷史基礎上進行改良與加工,漢元素類服飾也應運而生。有些同袍們卻是對漢元素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服飾裝扮已經改變了傳統,與歷史真實的那樣已經背離,變得是不倫不類。

  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漢元素類服飾與這樣的老舍茶館從某種意味上的程度上來看並無不同。二者都是傳統文化在與時代發展中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相互交融互補的關係,究其本質的初衷都是為了傳統文化的復興,這是好事。漢元素保留了漢服的版型,款式,只是讓它本身更加符合現代的日常生活罷了。若是所有人都一味地去復興漢服,不創新也不改革,只是守著歷史物料墨守成規原樣複製,這與復古又有什麼區別呢?發展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傳統文化也將會在將來的原有基礎上變得更好。畢竟,傳統文化的復興重點在一個“興”字上,而不是單純地生搬硬套。

  曾經在網上衝浪時看到了一個新聞,令我是啼笑皆非。某地一處有一所女德學院,說是要讓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復興,“三從四德”的教育理念要重新被提起來遵守。我對此不以為然,這完全就是違背了好時代的發展趨勢。男女平等本來就是時代的大勢所趨,而像“女德”這種陳舊迂腐的思想早就已經不合時宜了。這種傳統文化”是完全沒有必要去復興的,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傳統文化,時刻謹記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這樣,復興才有它本事存在的真正意義。

  對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是十分漫長的。我們要利用好其自身深厚的魅力,同時也要抓住時代發展的契機。復興是變得更好,而不是固守封建。

  讓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奮鬥,將那些流傳下來的美好的傳統文化復興傳承下來吧!

傳統文化議論文15

  中華,是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她孕育了所有的炎黃子孫,而經歷過千百年時間的洗禮後,又傳承給炎黃子孫許多精神上的文化!

  愛國詩人陸游說“位卑未敢望憂國”。是啊,從古至今,有許多人,他們熱愛祖國,為祖國而奮鬥。岳飛是一名抗金英雄,正是由他帶領的岳家軍,使金軍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而詩人文天祥面對元軍寧死不屈,以身殉國,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他的偉大精神將永垂不朽!

  孝悌友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更是一件首要的事。例如東漢時期的孝子黃香,他幫助父親料理家事,還在寒冷的夜晚用體溫溫暖父親冰冷的床。而黃香的孝行讓我在感動之餘多了幾分敬佩。

  當然,孝悌友愛很重要,尊師重教卻也不可缺少,老師教給我們知識,也幫我們養成使我們終身受益的好習慣。他很敬重他的老師徐特立,不僅請徐老吃飯,還送給徐老在當時很珍貴的呢子大衣和暖水瓶,正是對徐老無微不至地關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講誠信,上學後,老師也要求我們誠實守信,不欺騙他人。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甚至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由此可見,誠信是多麼重要!

  “中國信義媽媽”李雪英,她打工7年為兒子還債75萬!有人說她傻,兒子欠的債務,母親沒必要承擔。她卻堅定地說:“怎麼可以欠人家的債呢?咱一定要還!“李雪英四處找工作,一干就是7年,她最終還清了欠款。她的事蹟一經傳出,便感動和影響了無數人!

  “外甥有理打得舅”講得是包公的故事,他便是明禮守法的典範,他斷案時務求公正,不畏強權,不徇私情,包拯的從舅仗勢霸佔田產,不僅被包拯沒收了田產,還被包拯打了一頓。所以,我們要積極學習他剛正不阿,執法嚴明的精神!

  我們每個人也都應該勤學勵志,歷史學家司馬光少時好學,他做了一個“警枕”,只要晚上讀書枕在“警枕”上一睡著,他就會馬上驚醒。還有西漢時的匡衡,鑿壁借光只為了讀書,那麼微弱的燈光卻使匡衡讀得津津有味,我們現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難道不應該好好學習嗎?

  我們應該讓這些沉澱在時空中的傳統文化重新復甦,散發耀眼的光芒!讓我們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吧!

【傳統文化議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