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的讀書筆記

資訊科技的讀書筆記

資訊科技的讀書筆記(4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訊科技的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資訊科技的讀書筆記1

  一、資訊與資訊科學

  資訊是資訊科學的基本要素,既是資訊科學的出發點,也是資訊科學的歸宿。具體地說,認識資訊的本質和運動規律是資訊科學的出發點;利用資訊來達到某種具體的目的是資訊科學的歸宿。

  (一)資訊及其特徵:

  從本體論的角度,資訊可以定義為:“事物運動的狀態和(狀態改變的)方式。”即事物的內部結構與和外部聯絡的運動狀態和方式。

  “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物件,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質客體,也包括主觀世界的精神現象。“運動”泛指一切意義上的變化,包括機械運動、化學運動、物理運動、生物運動、思維運動和社會運動等等。“運動狀態”是指事物運動在空間上所展示的形態與態勢,“運動方式”則是指事物運動在時間上所呈現的過程和規律。因此,可以說,一切事物都具體資訊。資訊不是訊息,資訊是訊息的核心,訊息是資訊的外殼,二者是核心與外殼的關係;資訊也不是訊號,訊號是資訊的一種載體形式,兩者是形式與內容的關係。資訊也不是知識。知識是有組織的、大量的資訊,獲得資訊並不等於獲得了知識,知識是關於事實和思想的有組織有系統的陳述,二者是分散與組織的關係。

  從認識論層次看,資訊的定義是:“主體所感知(第一類認識論意義的資訊)和表述(第二類認識論意義的資訊)的相應事物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包括狀態及其變化方式的形式、含義和效用。”

  資訊的十個基本特徵:可量度、可識別、可轉換、可儲存、可處理、可傳遞、可再生、可壓縮、可利用、可共享。

  (二)資訊科學的研究內容

  資訊科學可定義為:“研究資訊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更精確地說:“資訊科學是以資訊作為主要研究物件、以資訊的運動規律作為主要研究內容、以資訊科學方法論作為主要研究方法、以擴充套件人的資訊功能(特別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作為主要研究目標的一門科學。”

  住處科學所要研究的資訊運動的七種規律:

  資訊產生的規律、

  資訊獲取的規律、

  資訊再生的規律、

  資訊施效的規律

  資訊傳遞的規律

  資訊系統最佳化或自組織的規律

  資訊過程智慧化的規律

  當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典型模型中,只有所有單元(資訊感知、識別、交換、傳遞、儲存、檢索、處理、再生、表示、施效)都發揮作用的時候,主體才能從本體論意義的資訊中提取第一類認識論意義的資訊,並從中對物件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產生出反映主體意志的第二類認識論意義的資訊,並透過它的反作用實現對物件的變革或改造。

  二、資訊科技

  技術並不是從古就有的,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在人類發展的初始階段,既沒有技術也沒有科學,人們完全是以赤手空拳不爭取自己的自下而上和發展的。後來在人類認識與瞭解自然的過程中,為了增強自己的力量、贏得

  感覺器官,包括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平衡感覺器官等――獲取資訊。

  傳導神經網路,它又可以分為匯入和匯出神經網路等――傳遞資訊。

  思維器官,包括記憶、聯絡、分析和決策系統等――加工和再生資訊。

  效應器官:包括操作器官、行走器官和語言器官等――施用資訊。

  資訊科技四基元:

  感測技術

  通訊技術

  計算機和智慧技術

  控制技術

  資訊科技的體系的四個基本層次:層次的劃分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主體技術層次:主幹――四基元

  應用技術層次:枝葉與花果――四基元繁衍出來的具體技術群類

  支撐技術層次:根系――機械技術、電子與微電子技術、鐳射技術和生物技術等

  基礎技術層次:土壤――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

  三、資訊科技的發展

  (一)古代資訊科技(遠古――19世紀中葉):

  聲音與光――自然狀態下的資訊科技;

  文字、造紙與印刷――資訊科技的第一次飛躍

  數字與運算――資訊加工技術的雛形

  (二)近代資訊科技(19世紀中葉――20世紀中葉)

  電報――序幕的拉開,1844年,美國畫家,電報發明人莫爾斯

  電話――篇章的推進,1876年,美國教授,貝爾

  無線電信――高潮的到來

  (三)現代資訊科技(20世紀中葉――現在)

  計算機――現代資訊科技的核心,1946年,

  計算機與通訊技術的結合――現代資訊科技革命,20世紀60年代

  資訊高速公路――現代資訊科技的力作,1993年

  四、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應用

  教育資訊化是一個追求資訊化教育的過程,而資訊化教育是以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為顯著特徵的教育形態。

  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將其作為一種教學工具滲透到各門學科中,以培養學生獲取、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技術與課程整合把資訊科技和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和學以及相應的學習目標、方法和評價手段。

  影響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應用的因素:

  客觀環境的因素(包括環境、硬體、軟體及資源);二是教師的因素;三是學生的因素。

  (環境因素、人的因素(包括管理者、維護者、應用者)

資訊科技的讀書筆記2

  現在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上課不僅僅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而是有了很多其他的更先進、快捷的教育教學手段,教師要由傳統教師變為新型教師。新型教師的素質結構無疑包括紮實的教育理論素養、精深的學科教學知識和較強的教育技術能力。

  透過對《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研究》的解讀,我深深感到作為一線教師的我缺少的是理論的支撐與引領,理論基礎是地基,打好了才會有更多的後勁支撐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升教育技術水平,適應資訊時代對教師的新要求。該書系統的梳理了當代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流派,體現諸多理論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應用與實踐,為教育者的教育教學提供理論和方法的支撐,更好的促進教師教育與教育技術的改革和發展。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事實已經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於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方法,乃至最總形成新的教學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如何將資訊科技與課程進行整合,如何利用好多媒體技術來提高課堂教學成效,還需我們廣大一線教師做出不斷的摸索與探究。透過本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加強學科與課程整合的研究

  多媒體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把多媒體技術、資訊資源、資訊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的結合,以現實課程教育目標,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它包括:在以多媒體和網路為基礎的資訊環境中實施、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資訊化處理後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利用資訊加工工具讓學生進行知識重構。

  二、注重教學環節的研究

  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和實踐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最佳化教學的內容,學生的學習和師生的互動,讓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過程。

  1、呈現教學內容: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後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教學內容具有了生動性、立體感,使教學內容多次重複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使呈現方式得到了有利於學生的學習變化。

  2、豐富教學內容:在教學中不僅利用好教材上所選內容和背景材料,而且注意再選用其它的教學內容和背景材料,擴大教學的容量,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的。

  3、轉變學習方式:現代教育的技術的應用倡導學生的學習方式由他主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轉變學習方式就是突出學習過程中發現、探究和研究等認知過程,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為目的,要建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徵的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率的現代學習方式。

  4、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觀念、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過程,其中包含教師、學生、教學書和媒體等四個因素,這四個要素相互關聯、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穩定的結構形式便稱為教學模式。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個性化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指導者與組織者:資訊所攜帶的知識不再僅僅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三、解決幾個難題

  新課程標準出臺後,社會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應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多媒體技術幫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可以展示給學生很多生動的畫面,可以創設有利的情境設計;可以對課文進行形象的描述,還能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把真切的畫面,歷史性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可以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展開豐富的想象或聯想,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加美感體驗,又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獲得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從而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無形中提高了教學效率。

  2、突破難重點,掃清學習障礙

  現代課堂教學的特點是,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重視激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如《物理》教學中《靜電場》章節時,教材中的“電荷”、“電場”、“電場線”等抽象概念時,學生因缺少直觀的感性認識,較難去理解和把握。於是我在幫助他們去克服這一難點時,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以靈活生動的動感畫面清晰地展現出來,利用各種多媒體模擬演示實驗,在視覺形象作用下,學生的思路豁然開朗,原先的障礙一掃而光了。這對於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的大有益處,能夠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四、幾點反思

  1、要適時適地選擇多媒體技術

  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多或不適宜地應用多媒體技術,也用的教師僅僅是在公開課、競賽課的課堂教學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所說的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要看相應的課堂環節是否適合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能否有助於“減負提質”,能否有效地發揮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的應用,從而提高教學成效。

  2、避免“機器式的灌輸法”

  由於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等因素的束縛,一些教師“穿新鞋走老路”。多媒體技術演變成加強灌輸的新手段,學生依然圍著課本知識和教師的思維在轉,學生仍處於被動學習狀態,自主性和主體性仍然難以發揮。

  除此以外,課堂教學中還應經常思考的一些問題,如:各學科的教學資源該怎樣建設?在課堂教學中製作怎樣的CAI課件?多媒體與科學的整合,何種程度適宜?教學技術在課堂中應用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因此,我們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學科科學時,還應把握以下幾個問題:輔助教學與最佳化教學的統一、方法與內容的統一、教學目的與媒體的特點相統一、現代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統一。

資訊科技的讀書筆記3

  許多資訊科技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剛接觸資訊科技課時興趣很大,可沒多久,興趣就沒有了,學生對玩計算機很感興趣,但對資訊科技課卻沒有興趣。資訊科技課怎麼學?怎麼教?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這些問題一直讓許多老師感到困惑。最近我一直在研讀《資訊科技教學方法》這本書,收穫頗多。

  資訊科技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範例教學法等等,而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是一種較為普遍、較為合適的教學方法。

  資訊科技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概括為: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確定任務是核心,怎樣驅動是關鍵,資訊素養是目的。具體教學實施流程:

  1、創設情境,提出任務

  創設情境教學的目的是使各種學習因素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以利教與學的有效開展,任務驅動教學的教學情境即是一種任務化的情境(任務情境)。主要用於比較自然而真實的引出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任務的理解。例如向學生呈現任務完成前後的效果圖或者任務完成後的作品樣例賞析,情境呈現後,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體會和評論。有了任務情境的烘托,接著教師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提出任務,使學生明確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及任務所包含的教學目標。

  2、共同討論,發現問題

  提出任務之後,教師不要急於講解,而是要讓學生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3、自主探索,解決任務

  任務驅動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師生討論,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自己要解決的方案。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揣摩任務及樣例,領會和進一步清晰解決任務的意圖和思路,允許和鼓勵學生創造性的發揮,同時要鼓勵學生討論、交流。對於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或小組,教師要與學生一起找出存在的問題,給予恰當的引導。對於很快就完成任務的學生可以佈置拓展任務以進一步的提高。

  4、檢查結果,總結經驗

  既然給出了任務,就一定要檢查任務完成的情況。教師可以逐個檢查,看是否符合要求,並作相關的記錄,也可以交流展示,大家討論點評,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指出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發現和挖掘每位學生的優秀表現,並做出評價和表揚。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任務驅動教學法仍存在種種缺陷和不足,還有待於我們資訊科技教師作進一步的研究。

  5、鼓勵“嘗試創新”

  3幫助學生樹立“求新”“求異”觀點。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寬鬆、積極、探索、創造性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樹立“嘗試創新”的意識強調在課堂上只要敢於參與就是成功。比如在教學生製作幻燈片時同學面對功能如此強大的“Powerpoint”軟體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創新的少製作出來的簡報沒有新意在製作過程中也很少出現同學之間的商討與爭論。這時我仔細觀察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透過多媒體教學網演示給大家看並讓他說思路再讓其他同學發表意見接著大家一起試一試。這樣時間長了學生的思路就開闊了也願意動手嘗試了。

  學生們不僅認識到了動手操作、手腦結合的重要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淡化了失敗的感覺體會到了大膽嘗試就會成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啟用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培養創新。有人說過“創造性在一致性的要求中慢慢被泯滅。”課堂上我努力探索創造性學習新途徑。例如在平時教學中鼓勵學生不以老師和同學所做的為規為矩強調自己的作品要與眾不同注意整理學生的作品在期末辦相應的展覽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選登就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同時結合學校的各項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參與創新,逐漸幫助學生樹立“求異、求新”的觀點。

資訊科技的讀書筆記4

  培根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校的讀書活動為我們搭設了一個平臺,使我能夠有機會以文字的形式,聆聽大師的聲音,提升自己的心靈。在這次教師主題讀書活動中,我選擇了《小學資訊科技行走課堂》,通讀全篇,受益匪淺。不僅理念得到了更新,而且從中學到了了許多知識,感悟頗深。

  在當今資訊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這意味著除了學習我們別無選擇。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範圍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於讀取相關的拓展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小學資訊科技行走課堂》這本書就是立足教師實際需求,力求課堂教學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為教師搭建了一座理念與實踐相溝通的橋樑。

  一、深化教師對學習方式轉變的認識

  伊利亞德說:“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麼,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從一定意義上講,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因此,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與學習興趣。本書透過具體案例解讀了我們教師在認識理解上的存在的幾個問題:

  1、如何理解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2、實現這些學習方式的教學對策有哪些?

  3、教師應從哪些方面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其中“聚焦課堂”是案例呈現及案例分析部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了理念,掌握操作方式方法的作用。“資源連結”以培養和促進教師學習為目的,體現補充和拓展,讓我們透過案例的學習過渡到理論的反芻和提升。

  二、解決課堂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新課堂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實踐。本書針對教師在關注學生方式轉變的學科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透過概要的理論引領和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教學案例的分享和解讀,幫助我們解決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例如:有的學生因為教師缺乏課堂管理的技巧,沒有建立新的課堂學生行為規範。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發現學生上課不專心,明知學生答不上來,就故意提高嗓門,將其一軍:“某某同學,請你重複一遍剛才教師講的話。”或者乾脆對這些學生不管不顧,只提問那些好學生。這時候教師成了“主角”,好學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群眾演員”,很多時候是“觀眾”或“聽眾”。而在新課堂中老師卻是這做的:“想一下,你學得怎麼樣了?老師的問題你能回答上嗎?你是個既聰明又遵守紀律的孩子嗎?那就表現給同學看看吧!其實,教師的這句話不僅僅是對一個不認真的同學說的,是對這一類同學說的,實際上是行為規範的調控。使注意意識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低下的學生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來,讓學生明確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幹得怎麼樣,進展如何。

  三、提高教師教學反思和實施課程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深入的思考,那麼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他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的反思。反思不僅僅是頭腦內部的想一想,他是一個不斷實踐、學習、研究的過程,是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的深層次的對話,要想成為一名有效教師,紮實苦幹的精神和態度是基礎,而學會不斷地自我反思則是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本書在分享和解讀教學案例上,引導教師從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角度反思有效建立新課程教學方式的策略、方法和途徑。

  四、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評價是轉變學習方式的“牛鼻子”。要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就必須改革現行評價制度。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

  五、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為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小學資訊科技行走課堂》中明確告訴我們要走一條“教研結合,從教學熟練型走向專家型”之路,我決心成為一名這樣的教師,以不愧對自己的青春年華。查有梁先生總結了一段關於“研”的妙語,我時時用他來鞭策自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研然後知美。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知美,然後能自創也。”

【資訊科技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