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1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啦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啦,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啦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啦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啦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2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氣。作為節氣,清明時期正是我國大部地區,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生機勃勃故稱之為清明。首先,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農諺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正是春耕播種的大好季節。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的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本週四,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到少年宮認真觀看了解了烈士事蹟,為這些偉大的英雄獻上親手製作的千紙鶴。透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寶貴的生命與鮮血換來的,還要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長大後報效祖國,成為祖國的棟樑!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3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穀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啦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裡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於到啦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衝啦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啦,“撲通”我摔啦一個嘴啃泥。我爬啦起來,媽媽看啦說:“大燁,心急吃不啦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啦媽媽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喝啦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隻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啦!

  走呀走,終於到啦祖奶奶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乾淨後再把貢品和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啦香燭,開始祭拜啦,媽媽嘴裡唸唸有詞的也不知在唸叨著什麼,拜好啦把香燭插在土裡,然後我們拿啦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裡去燒,最後我們點起啦炮竹,磕三拜之後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和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後,我全身溼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啦許多許多。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4

  “為什麼要放假呀!”大人們說是清明節的假期,清明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是給逝去的人掃墓的日子,又叫踏青節,春光明媚,天氣轉暖,也是外出踏青春遊的好時候哦!

  假期的第二天我就與與媽媽回到老家,姥姥折了好多柳條掛在大門上,媽媽還給我與舅舅家的弟弟妹妹編了柳條帽,我們帶上後可神氣了,他們還念:“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哇!這是個多麼神奇有意義的節日呀!

  清明一大早醒來,姥姥與舅舅帶水果等去掃墓,媽媽帶我與弟弟妹妹去踏青,剛走出村口,就看到綠綠的麥苗象超大的地毯鋪在田野裡,天空藍藍的,暖暖的太陽照在身上,高高的白楊樹鑽到了雲彩裡,喳喳叫的喜鵲在我們頭上飛來飛去,好象在說歡迎我們呢!走進麥田,綠油油的麥苗可茂盛啦,一壟壟排的整整齊齊,就像我們班放學排起的隊伍一樣,這景色實在太美了!

  更有意義的是,我們在麥田裡拔了一些青草,回家餵給鄰居的小兔子,小白兔吃我喂的青草,高興得鬍子一翹一翹的,讓我也高興的不得了,我好喜歡家鄉,喜歡在這兒過清明節!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要去參觀湖陵掃墓。

  天空下著毛毛雨,沿途,我們都享受著兩邊的花椰菜。他不知不覺地到達了湖脊。

  我們艱難地往山上走,曾祖父來到墳墓。雖然這個墓是很老了,但看上去非常乾淨。這兩個物種松柏的陵墓。聽人說,兩棵樹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

  於是,大人們拿出紙錢、蠟燭、香火和彩色剪紙。

  有的大人點蠟燭,有的插香,有的在墓旁掛剪紙和鮮花。墳墓突然變得更加美麗和整潔。

  然後,根據成年人的燒紙錢的習俗曾祖父。孩子們看到他,爭先恐後搶他們已經投入火灰的紙幣,紙幣。祝福爺爺額外的現金來年。

  然後孩子們排好隊。他幾次恭敬地向墓首鞠躬,背誦著心中的祝福。

  最後,大人們開始燃放鞭炮。伴隨著刺耳的聲音,我們離開了祖父的墳墓。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6

  清明節這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跳跳先生帶著夫人和兒子小跳跳一起從城裡開車趕往鄉村老家掃墓。這是小跳跳第一次回老家。他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的藍天白雲、紅花綠柳、聞著從金燦燦的油菜花地裡飄來的陣陣花香,別提有多興奮了!

  一路上,跳跳夫人跟小跳跳講了清明節的歷史和風俗,還教小跳跳吟誦了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清明》。

  不知不覺,他們就到了墓地。有很多人正在那裡忙著掃墓祭祖。跳跳先生和跳跳夫人也趕緊忙開了——折楊柳、掛飄錢、獻鮮花、燒紙錢。剛開始,小跳跳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可是,不一會兒,就被煙燻得睜不開眼。於是,他就跑開了。突然,他看見墓地旁的小池塘邊盛開著幾朵小野花,就跑了過去。這時,他又看見池塘裡有一群小東西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就好奇地又走近了幾步,卻一不小心掉到了池塘裡。不會游泳的小跳跳趕忙大聲求救。

  幸好,掃完墓的跳跳先生及時趕到,把他救上了岸。聞聲而來的跳跳夫人趕緊把小跳跳抱進了車裡,換掉了他的溼衣服。跳跳先生也跟著跳進車裡,急急地開著車回城了。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7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去掃墓。剛到山坡下的柏油路時,我看見馬路右邊擺滿了小車和摩托車,看來我們不算太早哦。

  我們一家人沿著一條窄窄的小山路向山坡上走去,山路左邊排滿了一座座墓地,右邊長滿了小草和稀稀鬆松的大樹,山上不時傳來陣陣爆竹的聲音。沒走多遠,就到了太奶的墓地。奶奶和媽媽用鐮刀割墓地邊上的野草。割完草,奶奶把帶來的魚、雞、米果等供品擺在墓地前,點燃香燭,爸爸把爆竹點燃,“啪啪啪”的聲音立刻在山腰上響起,濃濃的煙在墓地前冒起。放完爆竹之後,奶奶叫我在墓地前跪叩了三個頭。

  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麼要來掃墓。爸爸說“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活著的人懷念死去的人的節日”。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啦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啦,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啦!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啦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9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10

  今天是個令人興奮的日子,因為我們全家要去踏青了!

  我們全家商量好,今天出行的第一項工作是去植樹,於是我們吃完飯就到達了植樹的地點,迫不及待地開始植樹。

  以前我總認為植樹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今天一到達目的地我就神氣十足地開始挖樹坑,卻沒有想到植樹並不是那麼容易。光是挖樹坑就把我難倒了,挖了半天也沒有挖出一個樹坑,最後我只好幫爸爸媽媽做點扶樹苗之類的小事了。

  當我們擦著汗,看著一排排挺拔的小樹時,都不由自主地笑了!

  下午我們去了少年宮玩,那裡的遊樂設施可真多啊,有飛椅,激流勇進,碰碰車,遊船等,我高興極了。

  從高空往下看,一切都是那麼美麗,陽光照射在湖面上,湖水反射出點點光輝,一隻只白色的小船行駛在湖面上,湖面迴盪著優美的歌聲,還有青山、藍天、白雲,我情不自禁地拿出照相機,把這美麗的景色照了下來,同時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11

  我們這裡一到清明節,家家戶戶烙單餅,就連那手藝差的主婦們平時根本不烙單餅,清明這天也要馬馬虎虎烙幾張給全家人吃,這才叫過清明節。實在不行呢,也有那會來事的拙媳婦,和一塊白麵,拿到手巧的嬸子大娘家去合夥完成烙餅的任務。

  我奶奶就是擀單餅的高手,自我記事起,每年清明節她老人家都要擀上百張單餅。給東家嬸子擀二十張,給西屋嫂子再擀十幾張,還要給城裡的叔叔,姑姑擀上二三十張……每年清明節擀完單餅奶奶就要在手脖子上貼膏藥了。即使這樣,奶奶還是樂此不疲。去年我實在心疼奶奶,就說:“今年清明咱家不吃單餅了,奶奶也不用給這家那家擀了。”可奶奶說:“人家讓我給擀餅是看得起我,說明我還有用,這是多好的表現機會,為什麼不擀,擀!”你們不知道,我奶奶擀單餅還有一手絕活。把兩個餅的小麵糰各自揉好,兩個麵糰中間抹上豆油對齊一按,一次擀兩張餅,而且兩張一起烙,先把一面烙熟,再翻過來把另一面烙熟。這時,周圍邊上有了裂縫,順著裂縫慢慢把兩張餅分開,兩張又香又軟的單餅是我們全家人最愛吃的。更不用說還要在餅裡捲上香噴噴的熟雞蛋,拌上鹽和韭菜沫,那鮮美的味道我能回味好幾天呢。

  清明,我喜歡香噴噴的單餅卷雞,鮮美的紅燒鯉魚和肉絲炒自家菜園子裡的頭茬韭菜,還有媽媽的油煎白菜卷和油榨蘿蔔盒子……可是,在爺爺奶奶的心裡,綠油油的小薺菜洗淨蘸大醬,又苦又澀的柳樹芽用開水一燙包上幾個包子,才是他們心中的美味佳餚。我不懂這平淡無味的東西為什麼爺爺奶奶每年清明節都要弄著津津有味地吃,而且從我記事這十幾年就沒缺過這幾道必備菜,我也曾經問過爺爺奶奶:“別弄這些菜吃了,光雞鴨魚肉就吃不了,要那些沒滋沒味的東西幹什麼呀?”爺爺奶奶說他們就好吃這一口。有一次媽媽悄悄地對我說:“別再反對爺爺奶奶吃野菜和樹芽,他們吃的是童年的記憶。”

  爺爺奶奶的童年什麼樣?我不知道,但是爺爺奶奶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現在國家富強了,家家戶戶也富的流油了。現在想吃肉就有肉吃,想吃海參鮑魚也辦得到,多好的社會呀!我們小時候,一到春天吃地瓜面的餅,日子好的人家餅裡捲上大蔥就不錯了,日子差點的捲上點野菜填飽肚子完事。過清明一人分個雞蛋還用手攥一天不捨得吃,每人一張白麵餅,吃不飽再吃地瓜面的餅,白麵太少不能管夠啊。”難怪爺爺奶奶總羨慕我們,不住的說我們趕上了好時候,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清明真好,有風箏放,有秋千蕩,更有讓人回味無窮的味道。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12

  清明時節,正是採馬蘭頭的好時節。於是,殷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去採馬蘭頭。

  到了操場,大家有的“呼”地一下四散開去,有的在找裝馬蘭頭的東西,還有些人圍著殷老師問問題……我問殷老師:“馬蘭頭長什麼樣?”殷老師從地上採起一棵馬蘭頭,說:“馬蘭頭的莖比較紅,採那些顔色淡點的莖,要嫩點兒。”聽了這話,我衝到操場,蹲下來找馬蘭頭。哇噻,好多!我趕緊採起馬蘭頭——周圍還有許多人也在採呢!採得慢了,這一片就會被採完。這時,殷老師過來說:“雜草多的地主馬蘭頭嫩些,因為雜草多,陽光照射就少,馬蘭頭也就嫩。”“呼啦”一下,雜草邊的人頓時多了起來。我撥開雜草,果然看到了一棵棵小小的馬蘭頭,彷彿在跟我們捉迷藏。我手一伸,輕輕一拉,馬蘭頭就落到了我手上。殷老師也給了我一些馬蘭頭。我一咬,發現有點兒苦,便趕緊把馬蘭頭吐出來。我十分開心,當殷老師說回教室時,我還覺得意猶未盡呢。

  回到家,奶奶抄了一盤春筍馬蘭頭,香噴噴的,夾一筷放嘴裡,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無窮,可惜只有一小盤,下次一定要多采些。

  自已採的馬蘭頭吃著就是香,以後我還要摘別的東西來燒,一定會很香吧!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13

  清明節前一天,吃過晚飯我與哥哥就早早地去睡覺了,為的是養足精神,明天早上與大舅他們一塊到山上去上墳。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我與哥哥就早早地起來了,連早餐都顧不上吃,就想與大舅他們一塊到山上去上墳。可是大舅說,剛下過雨,路不好走,要我們留在家裡,下午再去。

  到了下午,太陽終於露出了笑臉,我們心想:“下午一定能去山上上墳。”

  到了2點左右,大舅說:“路幹了,我帶你們去上墳吧!”

  我們走走,一位大哥哥騎摩托車過來了,說:“我也要去上墳,我送你們一程吧。”

  很快,我就來到了目的地,到了那裡,大舅教哥哥與我“掛親”,我心想為什麼家鄉的人把上墳稱作“掛親”呢?“掛親”大概就是牽掛親人的意思吧。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又到了,每年這個時候奶奶都會做青糰子給我吃。這次我決定跟奶奶學做青糰子。

  做青糰子的材料有:糯米粉、艾草、鹹菜、筍和肉。只見奶奶把艾草放進鍋裡,焯了一下水,然後盛出來,瀝乾水分,用菜刀把艾草剁碎,接著把剁碎的艾草放進鍋裡,加了適量的水煮了一下。最後把艾草撈出來和糯米粉混在一起用筷子攪拌起來。過了一會兒,雪白的糯米粉竟然變成了暗綠色。“攪拌好了,”奶奶說,“可以揉麵了。”我一開始覺得揉麵就跟玩橡皮泥一樣,可是我揉了一會,麵糰就全粘在我手上甩都甩不掉,奶奶看了看說:“來,來,來,還是我來吧!”不一會兒,奶奶就把麵糰揉好了。

  現在開始做青團了。奶奶把麵糰分成了一個個雞蛋大小的小圓球。奶奶拿起一個小圓球捏成了一個小碗的形狀,再把餡放了進去,然後再把口子封起來。我當然也照葫蘆畫瓢跟著學,不一會兒,一鍋青團就做好了。

  “蒸青團嘍!”奶奶拿來了蒸籠和洗好的粽葉。過了一會兒,掀開鍋蓋,香氣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先嚐了一個,真是又香又好吃呀!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15

  又到了每一年的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們去湘潭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蠟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多美的春光啊!

  老家的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祖墳在青山橋的一座山上,滿山是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點、水果、魚、肉等。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著。掃墓活動是件嚴肅的事,每到了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墳頭整理得乾乾淨淨。接著把五顏六色的掃墓花插在墳頭的新土中,大人們取出貢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貢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晚輩的孝心。最後大家按從大到小的輩分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我心裡念著:“祖先保佑,讓我每次考試都多打多點分!”

  掃完了墓,雖然我們都累壞了,但是這一天過得很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