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創業> 創業死亡的五大原因

創業死亡的五大原因

創業死亡的五大原因

  創業死亡五大原因1:股權分配不合理

  以“遛遛代遛”專案為例,該專案是以訓練型遛狗O2O作為切入點,提供日常代遛、訓練、寄養、美容、醫療、周邊用品銷售等服務。遛狗師其實是在市場精細化的趨勢之下催生出的小眾市場,這便是此專案的創業優勢與亮點。

  他和許多處於創業初期的創業者一樣,在股權問題上埋下了一顆雷,創始人雷鵬選擇的股權分配方式是,自己持股51%,而他的合夥人持股49%。姚勁波評價說,“我見過創業初期最差的股權結構是50%和50%,你這個雖然比那個好一點,但也很差。”

  之所以投資會對類似5/5對分,或3/3/4均分的股權分配方式十分排斥,其實就是因為,這樣的分配方式相當於一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引爆。創業初期,股權平均化大部分出發點是合夥人之間的友誼,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由於涉及到分歧、利益等,因此出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而在VC進入後,更加容易導致股權分配矛盾激化,從而使企業陷入泥沼。

  創業死亡五大原因2:市場需求誤判

  在海歸創業者王乙同的同城中、高階配送BUY TIME專案中,這一問題就顯得十分明顯。幾位投資人都認為同城中、高階配送量訂單量過小,專案規模做不大,因此拒絕投資。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很容易受到自我心理暗示與心理強化作用的影響,從而得出遠超實際的市場需求預估,產品也違背了“普遍、顯性、剛需”的基本原則。

  但在實際創業過程中,能否找準用戶真正需求,對專案的成功機率是會起到主導性作用的。創業者可以利用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即“最小化可行產品”的概念,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建立起產品模型,並透過市場檢驗,對產品進行調整,以達到預期的產品效果。

  創業死亡五大原因3:傲慢帶來反感

  自信是作為創業者所必須具備的要素,在面見投資人的過程中,能夠傳遞出“我是值得信任的,我是有能力的,我的專案是很棒的”這樣的正向資訊,但倘若不能準確把握自信尺度,那麼就會衍變傲慢。

  就好比第三期節目中的創業者張揚及他的專案小鎮童軍,小鎮童軍專案是利使用者外主題運動的形式,對學校教育、家庭陪伴缺失進行彌補的一種教育形式。最初這個專案不論是理念、經營模式、盈利模式等,其實都很受投資人好評與喜愛,投資人之一週鴻禕甚至在路演開始僅兩分鐘時,就表現出了閃投意願。

  但隨著交流的不斷深入,創業者所表現出的傲慢卻接連使得徐小平、熊曉鴿兩位投資人說出“我都怒了”、“那我也生氣了”的話來,張揚表示“我並沒有預期導師您的參與,我來這裡是給諸位機會,讓諸位去競標,不是讓諸位給我機會”,同時,對於學生稱呼他“爸爸”顯示出享受的態度,這些無一不使投資人心生反感,最終無一人決定投資。

  自信與自大僅僅只有一字之差,傲慢的態度只會在投資人與創業者的交流過程中設下一道道屏障,投資人無法感受到作為未來合夥人所需要受到的'尊重,而在企業未來發展中,投資人很有可能被置於一個不能對企業產生任何影響的“提款機”地位,這也是投資人所無法接受的。

  創業死亡五大原因4:僅有宏偉想法

  過去,面對只有想法的創業者,尋找天使投資人似乎是一個比較通用的答案,但在融資門檻被不斷抬高的今天,這樣的創業專案已經很難在路演中吸引到投資人了。有一位叫喻言的14歲學霸女生,提出了針對00後群體的人脈網購專案——諾亞大陸。

  面對五位頂級投資人提出的尖銳問題,創業者依然能夠自信且從容地一一作答,表現出了遠超其年齡的淡定,令人刮目相看。但這一專案就是處在僅有想法的階段,相同的概念投資人已經聽過上百人提出過,雖然第一次從一個14歲的小女生那裡聽到,但拋開年齡因素來講,這些概念僅僅存在於假設之上,而能否實現對投資人來說才是最為重要的,無法看到具體模式的專案,風險無疑會更高。

  因此,如果只是期望得到一些建議,那麼這樣的嘗試對於創業者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希望進一步獲得融資,那麼只有想法已經遠遠不夠了。這個世界上有想法的人太多,但能夠將想法落在實處,有合理的商業模式、有隱約可見的未來的專案才是投資人有可能選擇的。

  創業死亡五大原因5:產品邏輯混亂

  創業者有想法、有產品、有商業模式、有經驗、有技術就萬事大吉了嗎?顯然不會這麼簡單。面見投資人的過程中,能夠將清晰的商業邏輯準確表達出來也是極為重要的。創業者張金鵬“揹包十年”專案就是這樣一個反面教材。

  作為資深揹包客,張金鵬撰寫的“揹包十年”旅遊書累計銷量達100萬冊,他希望將這一青旅品牌擴大經營,但問題就在於,他的產品線、商業邏輯都十分混亂。創業者正在進行的一是“揹包十年”的IP運營,二是青年旅館的建設,三是連鎖經營後的酒店管理公司。這其中“揹包十年”的IP可以說是其最為本質的核心競爭力,但投資人問及最想做什麼時,得到的答案卻是酒店管理者,這就是商業邏輯上的混亂。

  正如姚勁波所說,管理一家酒店與管理連鎖的十家、二十家酒店所需要具備的要求是不同的,創業者其實很難既是一個內容智慧財產權創造者,又是連鎖酒店管理者。因此創業者需要在見投資人之前,就先理清自身專案的商業邏輯與核心競爭力,初創階段魚與熊掌兼得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只專注與其中一點,會更容易打動投資人。

【創業死亡的五大原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