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實習報告> 測繪實習報告

測繪實習報告

【推薦】測繪實習報告三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測繪實習報告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測繪實習報告 篇1

  一·測繪物件記錄:

  關林廟,位於河南省洛陽城南七公里的關林鎮,北依隋唐故城,南臨龍門石窟,西望熊耳青黛,東傍伊水清流,是武聖關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國唯一的“林、廟、”合祀的古代經典建築,始建於漢代,重修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佔地180畝,現存明清殿宇廊廡150餘間。現建築建於明萬曆二十年,其佈局按帝王宮殿式建築而建呈“回”字形結構。採用均衡對稱的佈局方式,沿著縱軸線(南北軸線)和橫軸線(東西軸線)進行佈置。關林廟從大門外的舞樓、大門、儀門、大殿、二殿、三殿、墓冢直至後門為其南北向中軸線,其它建築的佈置皆按中軸線左右對稱,錯落有致。

  我們小組的測繪物件是關林廟的三殿即春秋殿,關羽塚和後院。春秋殿也稱寢殿,廳內有關公秉蠟看“春秋”的坐像及臥像。四周有關公戰呂布、鎮荊州、戰長沙的彩飾畫。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春秋殿採用的是清式七檁硬山大木作,一共有五開間,平面採用分心槽的形式。春秋殿前昂刻有四十五個龍頭,門額上方繪有“三英戰呂布”“長沙戰黃忠”“”威鎮荊州“禹龍鎖蛟”等故事。屋頂採用硬山形式,屋架採用抬梁式構架,臺基是簡單的石臺基。關林後院還建有一清代石龍碑亭。它是神化關羽的又一見證。在亭碑上額刻篆收“勒封碑記”。碑面書寫:“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林是”。關林的後半部是關羽的墓地,四周松柏長青,圓圓的大墓前是一座石坊,上刻:漢壽亭侯墓。

  二·測繪工作記錄:

  1·測繪準備工作:

  在實地測繪之前,老師給我們重點講解了測繪內容以及圖紙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幫我們回憶一下古建築的結構,名稱。把我們需要測什麼內容都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讓我們不至於到了實地不知道要測些什麼或者漏測了一些大方向的東西。把我們測繪所需要的工具告訴我們,以及歷屆測繪遇到的一些問題、解決方法、注意事項。

  到達關林廟時,我們首先是大致的瞭解一下關林廟的總體佈局,測繪的範圍、物件。然後,仔細的觀察我們測得春秋殿的特色,平面形式、構架方式、屋頂形式、臺基情況、彩畫等等。

  2·測繪工作分配:

  我們組共有六個人,就把測繪物件分成六大塊:總平面圖、首層平面圖、橫剖面圖、正立面圖、背立面圖以及側立面圖、細部大樣圖。每個人畫一個方面,其它組員拉尺子測量。畫總平面圖的是劉長亮、畫首層平面圖是單秋平、畫橫剖面圖的是魯洋、畫正立面圖的是趙振軍、畫背立面圖以及側立面圖的是崔新鋒、畫細部大樣圖的是曾丹丹。CAD出圖是由組員商討後確定,彙總。

  3·測繪遇到的問題及解決:

  在測量高度的時候,由於春秋殿是文物,不讓攀爬。本來想用氫氣球來測量它的高度,但是沒買到氫氣球,而且外面有風,也不好測。起先測的連簷高,是用鋼尺勾到瓦當上測出的,斗拱高是先測出簷。

測繪實習報告 篇2

  一、 實習目的

  透過對古建築、民居街巷等建築的測繪實習,增強對中國傳統建築經驗的感性認識,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在課堂上所學的多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親手將建築實物按比例繪製成工程圖,進一步加深對建築造型和營造方法的瞭解。

  透過實習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習建築,建立建築體驗與認知,總結建築經驗,培養專業素養,提高審美能力,使我們瞭解對所學各門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我們的建築空間概念和識別能力,提高圖紙表現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為建築設計和今後的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實習時間、地點

  實習的具體時間安排是6月13號至19號學習古建築測繪的理論知識,20號在外實習考察,21號至24號畫圖、寫實驗報告,整理實習成果。

  實習地點是湘潭市文廟、魯班殿、關聖殿、夕照亭

  三、實習參與人員

  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 08建築學本部1、2班及瀟建1、2班

  四、實習具體環節及步驟

  1、 動員大會

  14號上午在指導老師的領導下,所有參與實習的班級在專業教室召開了這次實習的動員大會,胡雋老師宣讀了這次古建築測繪實習的任務書,就本次實習的目的和任務及要求做了詳細的說明,並對所有參與班級進行了分組及實習任務的分配,我們小組是測文廟配殿的東廂。然後張世武老師給我們簡單的講解了古建築測繪的步驟和方法,一先定軸線,二依次測臺階,鋪磚、山牆等,三測建築立面,四測建築單體剖面,五畫建築大樣圖,或拍照拓圖,六用CAD、SU、PS等軟體出圖,使我們對本次實習任務有了一定的瞭解。

  2、理論知識學習

  繼動員大會之後,我們小組根據老師的引導在圖書館借了2本關於古建築測繪的書仔細研讀,瞭解了古建築測繪的具體步驟及要求。首先勾畫草圖,瞭解了勾畫草圖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各類草圖包括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大樣圖等的畫法要點。然後是單體建築的測量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最後是古建築測繪中的攝影的目的及技術要點。

  3、實地考察測繪

  經過了一週的準備時間,6月20號星期一,我們開始了實地考察測繪。根據老師的安排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八點半要到達實習地點,並一個個點名。因為對實習地點的路線不熟,又為了不遲到,所以我們小組規定早上7:10到學校俱樂部大樹下集合。在班長那領了測繪的工具皮尺和捲尺之後,我們小組的成員就一起出發了。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充滿激情與朝氣的朝著實習的地點進軍,期待著我們將要測量的建築,心情絲毫沒有下雨而受影響。

  這次不算第一次去文廟,第一次是大一時對古建築的認知實習,這次是對古建築的測繪實習,使我們對建築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培養我們的專業素養,提高審美能力。

  我們這一組是石芳、王旭玲、王曉玲、魏超、王贊、蘭開春六個人組成, 團隊協作精神很強,一到實習地點老師點完名後便開始熟悉環境了。老師也當場給我們講解了實習的具體要求和操作,雖然之前有準備,看了一些古建築測繪的理論知識與測量步驟,可是到了現場卻還是有點不知所措,但聽了老師的講解之後,我們心中的疑惑便一下子解開了,大家都豁然開朗,也正式開始了今天的實習。

  4、實習成果整理

  帶著測量的資料,伴著歡聲笑語我們踏上了回學校的路。接下來的工作更具有挑戰性了,我們要根據所測的資料,畫出文廟配殿東廂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細部大樣圖,及模型的製作等。所以坐在公交車上的我們也沒有閒著,我們根據組員各自的優點,經大家討論商量後,對實習後期的處理工作做了詳細的分工。石芳負責畫草圖和資料的整理及綜合實驗報告,王旭玲負責總平面圖的CAD繪製,王曉玲負責個人實驗報告的總結,王贊負責模型的製作,魏超負責立面和剖面圖 CAD的繪製,蘭開春負責建築細部的大樣圖繪製。因為交圖時間比較緊,又面臨著期末考試,

  大家都很忙。我們每個組員都必須儘早完成自己分配到的任務,任何一個環節的耽誤都會影響整個作業的進度,這就是團隊的理念,大家是一個集體,互相依耐,互相促進,缺一不可。

  在我們繪圖建模的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很多關於古建築的資料,不僅加深了我們對中國古建築知識的學習,而且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古建築的結構方式、平面佈局組織規律、外觀造型、豐富多彩的裝飾,都體現著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建築技能。尤其是豐富多彩的裝飾,各種彩繪和雕飾,彩畫多出現於內外簷的梁枋、斗拱及室內天花、藻井和柱頭上,構圖與構件形狀密切結合,繪製精巧,色彩豐富。雕刻包括門窗、雀替等的細部雕刻,五部鮮明地體現著中國古建築的美學特徵。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可惜我們無法把這種美逼真地在圖面上全部表現出來,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古建築都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實習總結

  雖然我們沒有很先進的儀器,但是我們還是很好的完成了測量的任務,一些自創的測量方法是我們智慧的體現,也許這正是此次測繪考察的真正目的。這樣的鍛鍊對於我們將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的學習和研究的幫助是不可估量的,所有的同學都受益匪淺。

  總之,此次測繪實習使我們獲得了很大一筆寶貴的實踐經驗,雖然天氣不是很好一開始還下著毛毛細雨,蚊子也特別多,但是我們還是克服了一切難題,團結合作,一起努力完成測繪工作。每個人都有各自獨特的比較優勢的特點,我們就把他充分利用起來,合理適宜的分配任務,團結協作,每個人都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用心記錄每一個積累。讓自己有不斷進步的機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也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事實上,我們得到的又何止是這些。雖然在實習過程中,我們很累,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從開始模糊到最後的清晰,無論是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總是一份珍貴的收穫。

測繪實習報告 篇3

  前言:

  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地形測量實習對培養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掌握具體工作程式和內容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學校統一部署安排,我們測繪3班所有學生進行了為期三週的測量實習。本次實習是我們測繪專業在大學期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實習之一,該實習應用到《數字化測圖原理與方法》中常用的方法與技術,並將理論用與實踐,使我們對於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深刻理解,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樣的實習機會!

  本次測量實習的目的是掌握全站儀的使用,理解線測量的外業施測過程與方法、內業資料處理過程與方法及準測量的外業施測和內業資料處理的過程與方法。熟悉全站儀數字化測圖的外業測量方法及內業成圖軟體的使用,瞭解比例尺測圖的工作及作業原理,掌握物、地貌的合理表示與取捨原則。進一步鞏固、擴大和加深了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並對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同時培養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正確使用測量資料、識讀和應用地形圖、掌握施工測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礎。

  本次實習是從20xx年7月15日至26日為期兩週的野外實習,任務是應用所學的知識和已知的座標點對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高樓鄉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畝的田地進行數字測圖,然後提交一副1:500的數字地圖,主要目的是正確、熟練的掌握測量儀器的.使用、控制測量和控制點的選取、高程測量的實際操作、碎步測量的實際舍取、軟體Cass製圖等,透過該實習加深對《數字化測圖原理與方法》的理解,強化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為以後的專業知識學習奠定基礎、為以後尋求工作提供一份經驗!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1.掌握水準儀的安置、整平、瞄準與讀數和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

  2.掌握全站儀對中、整平、瞄準與讀數等基本操作要領;

  3. 掌握測繪學的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以及碎部測量的一般方法;

  4. 瞭解和掌握測繪有關內業處理軟體(CASS)的基本使用;

  5. 培養同學們的基本功,充分鍛鍊同學們在測,記,算,繪各個方面的能力;

  6. 幫助同學們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個人責任感;

  7. 充分認識到測量工作的科學性,精密性,引導專業素質的養成;

  8. 培養同學們快速,嚴謹而有創造性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儀器與工具

  三腳架、皮尺、DS3型微傾式水準儀、全站儀、水準尺

  三、實習任務及安排

  任務:測量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的一片農田,完成一幅地形圖,並完成測量實習報告 書

  過程:將參與實習的31人分為4組,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習期間的任務

  7月15日 各組長觀察地形、分配任務、檢查儀器

  7月16日 各小組布點,我們組佈置S13-S17

  7月17-18日 水準測量,測閉合S13-S17的高程

  實習內容:

  一、實習專案

  在為期三週的時間內,實習小組完成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高樓鄉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畝的田地1:500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及數字化成圖工作。

  二、測區概述

  高樓鄉位於武山縣西面半乾旱山區,距縣城3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1840米左右,平均氣溫9.6℃,屬溫帶大陸半乾旱氣候,年平均降水量480mm。有21個村3743戶18805人,全鄉總耕地面積46957畝,其中川地2395畝,山地44562畝。漳河由西向東流過,水資源充足,加之土質肥沃,特別適宜種植業發展。實習期間正值炎暑,氣溫可高達39攝氏度,給野外實習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三、作業方法

  1、圖根控制測量

  任務:

  (1)選點,埋設標示:根據已知點的位置和側區環境,選擇圖根導線點位。

  (2)導線測量:外業測量水平和水平距離,計算點的平面座標。

  (3)水準測量:從已知點出發,按照四等水準要求測量圖根控制導線點的高程(採用閉合或符合水準路線)。

  1.1現場踏勘、選點選標誌埋設選點之前應收集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高一級控制點的成果資料。根據測圖要求,確定導線的等級、形式、佈置方案。在地形圖上擬定導線初步佈設方案,再到實地踏勘,選定導線點的位置。

  導線點點位選擇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了方便測角,相鄰導線點間要通視良好,視線遠離障礙物,保證成像清晰。

  2、導線點應埋在地面堅實、不易被破壞處,一般應埋設標誌。

  3、導線點要有一定的密度,以便控制整個測區。

  4、導線邊長要大致相等,不能懸殊過大。

  1.2四等水準測量

  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即s13-s17閉合路線,其長度以安置4~6個測站為宜。沿線標定待定點(轉點)的地面標誌。

  2.在起點與第一個待定點分別立尺,然後在兩立尺點之間設站,安置好水準儀後,按以下順序進行觀測:

  ①照準後視尺黑麵,進行對光、調焦,消除視差;精平(將水準氣泡影象符合)後,分別讀取上、下絲讀數和中絲讀數,分別記入記錄表(1)、(2)、(3)順序欄內。

  ②照準前視尺黑麵,消除視差並精平後,讀取上、下絲和中絲讀數,分別記入記錄表(4)、(5)、(6)順序欄內。

  ③照準前視尺紅面,消除視差並精平後,讀取中絲讀數,記入記錄表(7)順序欄內。

  ④照準後視尺紅面,消除視差並精平後,讀取中絲讀數,記入記錄表(8)順序欄內。

  這種觀測順序簡稱為“後-前-前-後”,目的是減弱儀器下沉對觀測結果的影響。

  3.測站的檢核計算

  ①計算同一水準尺黑、紅面分劃讀數差(即黑麵中絲讀數+K-紅面中絲讀數,其值應≤3mm),填入記錄表(9)、(10)順序欄內。

  (9)=(6)+K-(7)

  (10)=(3)+K-(8)

  ②計算黑、紅面分劃所測高差之差,填入記錄表(11)、(12)、(13)順序欄內。

  (11)=(3)-(6)

  (12)=(8)-(7)

  (13)=(10)-(9)

  ③計算高差中數,填入記錄表(14)順序欄內。

  (14)= [(11)+(12)±0.100]/2

  ④計算前後視距(即上、下絲讀數差×100,單位為m),填入記錄表(15)、(16)順序欄內。

  (15)=(1)-(2)

  (16)=(4)-(5)

  ⑤計算前後視距差(其值應≤5m),填入記錄表(17)順序欄內。

  (17)=(15)-(16)

  ⑥計算前後視距累積差(其值應≤10m),填入記錄表(18)順序欄內。

  (18)=上(18)-本(17)

  4.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施測其它各站。

  5.各站觀測和驗算完後進行路線總驗算,以衡量觀測精度。其驗算方法如下:

  當測站總數為偶數時:∑(11)+∑(12)=2∑(14)

  當測站總數為奇數時:∑(11)+∑(12)=2∑(14)±0.100m

  末站視距累積差: 末站(18)=∑(15)-∑(16)

  水準路線總長:L=∑(15)+∑(16)

  高差閉合差:=∑(14)

  2、地形圖測繪

  2-1碎部測量

  施測碎部測量採用極座標法,支距法或方向交會法。碎部測量就是對地物進行資料的採集,根據數字化地形圖對地物的選取和成圖比例尺的大小來具體對地物的舍取,本次所要求的是1:500的數值化地形圖,則邊長<0.5m 的地物輪廓就可以捨去,但是重要的標誌我不去掉,具體方法如下:在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並對其調平、對中,然後設定測站點和後視點,在檢核後視點的座標並設定角度,然後在將稜鏡貼在所需測量的地物上,然後輸入儀器高、稜鏡高,在對測點進行相應的編號,最後點選測量。

  2-2碎部測量全站儀的操作

  1、建立碎部測量座標資料儲存檔案

  按“MENU”選單鍵→按F1鍵(資料採集)→輸入碎部測量資料的檔名(例如SBD07)→ ENT回車;ESC退出;

  2、在碎部測量座標資料儲存檔案中輸入控制點座標

  按“MENU”選單鍵→按F3鍵(儲存管理)→P2(翻頁) →按F1鍵(輸入座標)→呼叫檔案(碎部測量座標資料儲存檔案,如SBD07)→ ENT回車→輸入控制點點號及座標(NEZ對應XYZ)→依次輸完後,ESC退出。

  3、設定測站

  “資料採集”→F1(測站點輸入)→F4(測站)→呼叫→選擇碎部測量資料檔名→ENT回車→選擇測站點對應的控制點點號(呼叫該控制點座標)→ENT回車→輸入儀器高→記錄

  4、設定後視點進行定向和定向檢查

  “資料採集”→ F2(後視點輸入)→ F4(後視)→ 選擇後視點 → 輸入鏡高 → 照準後視點 → F3(測量)→ 選擇F1~F3(座標、測角或測距:與座標、反算方位角或距離比較,檢查測站點和定向點及其座標輸入有無問題)沒有問題進行下面工作。

  5、碎部點測量、記錄資料,存於SBD檔案中

  “資料採集”→ F3(前視/側視)→ 輸入點號(第一個碎部點點號輸入後,後續的碎部點號在該點號的基礎上依次自動累加)、(標示碼忽略)、儀器高 → F3(測量)(測量後續碎部點時,可以按“同前”進行測量。

  6、全站儀的其他操作

  1)在“輸入”模式下,利用“Ang”鍵可切換到字母輸入模式;

  2)在“MENU” ——F3(儲存管理)下,可以對檔案和資料進行管理。

  2-3採集資料的匯入

  1)將資料線兩端分別連線計算機和全站儀的資料介面;注意資料線插孔的使用。

  2)計算機上:啟動資料傳輸軟體,如下圖1、2,設定好傳輸引數(與全站儀一致,其中只需改動第二項PORT(計算機的連線埠)和第三項BAUD(通訊的波特率))

  3)計算機上:如下圖3,點選“Download”後,出現對話方塊,回車確認即可;

  4)全站儀上:“MENU” → 資料傳輸,選擇傳輸“座標檔案” → ENT回車。

  5)計算機上:將傳輸完畢的資料進行格式轉換,如圖4;轉換完後,在“File”選單中點選“Save As”,將資料儲存,命名時應用日期進行區別。

  2-4、碎部點資料匯入繪圖軟體

  1、將碎部點檔案:***.XYZ 改名為:***.dat

  2、開啟繪圖軟體,在選單“等高線”中點選“匯入高程點”,出現如圖5的對話方塊,選上“現時點名或點號”和資料分隔符中的“逗號”,點選“原資料檔案”選擇要輸入的資料文件,即可匯入碎部點資料;

  3、透過AutoCAD的圖層管理,關閉高程數值,保留點號。

  4、開始進行地形圖的繪製,安裝繪圖軟體後,資料夾中有Word格式的使用說明

  四、技術要求

  1、四等水準點各項要求及注意事項:

  標尺

  視距

  前後視距差

  視距累計差

  視線高度

  雙面水準尺

  <=100m

  <=3.0m

  <=10.0m

  三絲能讀數

  測站觀察限差

  黑紅面讀書差

  黑紅面高度差

  間歇點高差之差

  3.0

  5.0

  5.0

  每測段的往測和返測的測站數應為偶數,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根水準尺應互換位置,並應重新置儀器。

  因測站觀測超限差時,在本測站時發現,應立即重測;遷站後發現,則應從水準點或間歇點開始重測。

  野外測量時應採用尺墊,水準尺立在尺墊上。

  最後每組兩人分別計算,當兩套計算完全相符時,之後才使用。

  2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

  (1)其中n為測站數。

  (2)導線應儘量佈設成直伸形狀,相鄰邊長不宜相差過大。

  (3)當導線平均邊長較短時,應控制導線邊數。當導線長度小於表規定長度的1/3時,導線全長的絕對閉合差不應大於325px;如果點位中誤差要求為500px時,不應大於1300px。

  五、示意圖

  詳見附表

  六、實習成果

  詳見附表

  (3)實習總結

  透過本次實習,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測量工作的魅力,雖然活苦,活累,但是實習的每一天我都覺得很充實,每一次跑尺,每一次測量,都要嚴格要求,這是對大學生活的一種昇華,無論理論學習的有多好,都要投入實踐之中。所以在這一次實習中,我學到了自己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也發現了實踐的時候有許多現實的問題,這都是理論學習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只有自己切實操作,結合地形和儀器本身突破理論上的限制,才能準確測出想要的東西。

  從第一天埋點開始,我們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下不去樁,選擇地形不夠理想,當時沒能想到透過澆水使地形變軟後埋樁,定釘子的時候採取的錯誤的措施給其他組的同學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便,所以第一天我們就意識到了實踐的嚴肅性。之後的水準測量開始比較順利,但是結合其他組別的資料以後發現差錯,檢驗後發現是儀器壞了,更換儀器重新測量拖了全班的進度,但這也練就了我們操作的熟練性與準確性,同時同組人員也有了更多默契,快速準確的完成了這一工作。

  工作的分配也是一個難題,有些活輕鬆,簡單,有些活累,困難,髒。開始大家有點分歧是正常的,有些同學站出來承擔了這樣一份工作,讓大家在崗位的交換中得到了適當的歇息,同時也體驗了不同的工作,團隊的默契度也在工作交流中得到了提升,大家各司其職也讓整體工作越來越順,進度越來越快。

  由於忘記了部分知識,所以每天都要預習每天的實習內容,練習各種儀器的使用,其中全站儀的使用讓我學習了很長時間,因為我覺得他的操作比較複雜,需要不少時間去熟悉它的程式。

  幾天的實習令人充實的同時也免不了疲憊,一定程度上打亂了生活作息,炎熱的天氣讓人沒有食慾,1-2點才有吃飯的慾望,每天換洗一套衣服是必須的,各種生活上的問題不斷,所以今後進行測量工作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制定好良好的飲食計劃,在勞累的時候讓營養跟的上身體的需求。

  這些天裡同學們的摩擦也是少不了的,畢竟年輕氣燥,天氣又火上澆油,同學們也有些誤會,但在接近尾聲的時候多少都看開了,握手言和,我想這一次實習會是大家終身難忘的回憶。在大學裡面的時候,大家很少有機會這樣一群人在一起,很多人都只是點頭之交,不過透過這一次實習,每一天一起工作,一起乘車,一起吃飯,大大增強了班級的歸屬感,讓同學們找到了學校裡的另一個家。所以我認為,只要肯溝通,什麼都不是問題。

  終於,實習完了,心裡有點空,但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我認為這是一份值得我投入心血的工作,它將陪我走過人生中很長的一段路。

  感謝同學、學長與老師對我的幫助。

【測繪實習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