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藝術哲學》讀後感

《藝術哲學》讀後感

《藝術哲學》讀後感(通用17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藝術哲學》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1

  該書是由法國曆史學家H.丹納所著,作者用清晰﹑詳實的筆墨,講述貼近我們生活的藝術。書中作者主要講了義大利、尼德蘭.希臘的藝術哲學。

  義大利、尼德蘭.希臘的藝術是世界藝術文明的典範,這三個國家的藝術造詣特點是世界藝術史藝術的縮影。講到義大利的藝術哲學,作者從畫派的特徵,藝術產生的各種條件,促進藝術表現人體的原因以及義大利人的生活和趣味介紹。透過作者的文字分析,我們能理解義大利表現的一種文化是源於文藝復興時期,依照古代的風格,同時根據現實的環境,賦予其新的意義。義大利人在聲樂雕刻建築繪畫中融入自己民族的東西,用一定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意圖。文中提到義大利藝術表現形式有一個突出特點—表現人體。義大利缺乏長久的太平和公正的司法制度,人們幾乎是處在不安定的狀態中,因此表現人體,一定程度上是追求人性自由的訴求。

  作者談論尼德蘭的藝術則從尼德蘭藝術出現的綜合原因以及尼德蘭藝術的歷史分段兩個方面進行描寫。從早期藝術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再到倫勃朗的出現,尼德蘭的藝術在不斷的發展成熟完善,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藝術哲學》中對希臘的藝術哲學進行分析,則從種族﹑時代﹑風俗三個方面進行。希臘人得行為方式,所處的特殊時代背景,以及人們對於精神世界的無限嚮往與追求,成就了一個世界文明的發源地—希臘。談到希臘的藝術成就,不得不講它的體育成就。作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希臘為奧林匹克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整本書沒有多少難懂的語言,全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藝術哲學呈現在讀者面前,使我們這些門外漢能夠初步地瞭解什麼是藝術哲學。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2

  丹納認為理解藝術品本質的方法應首先基於認定一件藝術品不是孤立的,應該有聯絡地去理解,尋找出它所從屬的,從而,從總體上去理解。

  而想要更好地理解一件藝術品,還要聯絡起藝術家本身。例如說藝術家的生活環境,時代背景,甚至是信仰或身邊的朋友的氛圍。在同一個時代的大背景底下創作的藝術家們所創造的藝術品都有其時代所突出的普遍性。

  一件藝術品所從屬的第一個總體是作家的全部作品。一我的理解是每個藝術家他們自己的獨特的風格,而這風格會見之於他所有的作品,我想這當然也會見之於其中一件藝術品之中。

  然而,丹納認為一件藝術品所從屬的第二個總體是藝術家他所隸屬的同時同地的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

  到第三個步驟時,一件藝術品還從屬該藝術家庭本身還包括在一個更廣大的總體之內,那個在它周圍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會。

  丹納認為一切藝術都要有一個總體,其中的各個部分都是由藝術家為了表現特徵而改變過的;但這個總體並非在一切藝術中都需要與事物相符,只要有這個總體就行。所以,倘若有各部分互相聯絡而並不模仿實物的總體就證明有不以模仿為出發點的藝術,藝術品的定義分成兩部分,模仿結構的關係與精神的關係。第二類一數學關係做各種配合。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3

  我認為這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它把藝術史研究與美學研究結合為一體,提供了在以後搞藝術的具體實際情況,而不是像普通哲學一樣的普遍規律。

  他認為,藝術作品從屬於一個總體,藝術家應該從整體實際出發在結合現在的世界情況,丹納進一步提出,把種族、環境和時代作為藝術的三種基本要素。所謂種族,是指一個民族在生理學和遺傳學意義上所固有的性格、氣質、觀念和智力等方面的文化傾向。這種傾向是一個民族的先天本能和最穩固的原始特徵,極少受環境的遷徙和時代變革的影響而變化。所謂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類環境。前者指物質環境,包括種族生存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狀況等自然條件;後者指風俗習慣和精神氣候,其中包括政治、戰爭及民族性格和生活情趣等整個社會文化氛圍。他看來,種族是藝術的“內部的精髓”,而環境則是藝術的“外部影響”。而時代則是內部主源在下“外部影響“。在丹納的體系中,人類一開始,在環境的一定推動下,透過時間的作用,規劃藝術特點,藝術風格等等,當這些達到一定的程度,則形成了地域行的藝術,比如說:中國和歐洲的不同,開始是因為環境和種族的截然相反,達到一定程度,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他還提出了怎樣判定藝術作品的的價值,藝術作品再現種族、環境和時代特徵的程度及效果。一共有三條:特徵的重要程度;特徵的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

  藝術也是一個形成,發展,繁榮,衰落的過程,建築設計應該跟當地的文化,環境,時代,種族,信仰,資金,技術,形體的大小等互相吻合,達到一種有機的整體,這才叫藝術美。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4

  原本以為《藝術哲學》是一本比較理論化的哲學書,看了之後才發現更像是一本介紹關於他們的義大利、尼德蘭、希臘歷史、風俗、種族與藝術的書,這本書包括的內容大體如下:第一篇義大利的藝術哲學第二篇尼德蘭的藝術哲學第三篇希臘的藝術哲學丹納認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於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從這原則出發,闡揚了義大利、尼德蘭和古的藝術流派。

  因為種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藝術與拉丁民族的藝術不同,前者更渾樸,後者則更精緻;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同,所以義大利繪畫多表現理想的優美的人體,而尼德蘭繪畫多表現現實的甚至是醜陋的人體;因為時代不同,所以古希臘人能夠創造出簡單而靜穆的偉大作品,而現代人只能創作出孤獨、苦悶丹納提出了衡量藝術作品價值的三個尺度。

  “特徵重要的程度”即其價值取決於那個特徵的穩固程度與接近本質的程度;“特徵有益的程度”則是指藝術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藝術作品各個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現特徵的程度。書中對歐洲大陸各國的風土人情的描述讀起來是饒有興味的,從義大利、尼德蘭、希臘的地理位置、氣候、人種、風俗習慣、歷史、政治力量等因素談起,談到某種形式的藝術為何會形成發展。而不同的地理(尤其是氣候)的影響而決定不同的藝術風格,這種觀點本身就很有意思。而這些也證實了藝術來自生活,是生活給了它土壤。要做一個藝術家,需要愛生活,形形色色的生活,並且對每一點人物風情的細微差別保持高度的敏感。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5

  暑假的時候,有幸認識了教育學院的一位教授,她推薦了一部好書——法國史學家與批評家丹納所著的《藝術哲學》。於是細細的讀了起來。本書輯錄了1865—1869年期間在巴黎美術學院的教學講稿,是按教學程序陸續印製發行的有著強烈講授特徵的教學事實。

  丹納運用具體事例說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學術界公認,他講述條理明晰、充滿形象、富有熱情,把藝術(美術)中難纏的問題清楚、明確的講個通透,被稱為邏輯家兼詩人。本文特意將《藝術哲學》中闡述“藝術品的本質”這個論題作為典型案例,重點分析丹納講授方法的理性特徵,努力使講授建立在準科學的基礎之上而非感覺和興趣的基礎之上,借鑑有效之法於美術教學中。

  丹納受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界的影響極深,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在哲學上同時受著德國的黑格爾的影響。丹納認為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演變、消滅都有規律可尋。藝術研究的過程就是“從事實出發,不從主義出發,不是提出教訓,而是提出規律,證明規律”。“我唯一的責任是羅列事實,說明在這些事實面前藝術是如何產生”。科學而嚴謹的治學方式奠定了丹納在藝術史學研究領域的地位。

  丹納常常用到一個富有特色的片語“精神氣候”。氣候作用於籠罩期間的所有事物,強調這個大因數的影響,藝術研究就處在了一個複雜而立體的多維空間中,一切貫穿於藝術、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徵和因果邏輯都有了一個必然的聯絡,這樣就建構了一個和諧共生論、進化論的研究平臺。他說:“我的方法的出發點是在於認定一件藝術品不是孤立的,在於找出藝術品所從屬的,並且能解釋藝術品的總體”,“由此我們可以定下一條規矩,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丹納講授的程序通篇都是由各個主要特徵之間的網路關係與因果關係構建的。他強調:發現和控制主要特徵是人類的高階形態,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學與藝術這對人類程序的雙翼表現的也是主要特徵,科學以定義和公式表現,藝術以審美與情感表現。

  透過細讀該書,當真是一個過程!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6

  我想說明兩點:

  一、研究學問應該從事實出發,不是從主義出發,不能被某種具有霸權性質的理論體系所侷限。

  二、人類的智慧應該是多元化的,不是被單極化或被少數理論所主導。各種學說越豐富,則人類文明就越光彩照人。

  丹納在《藝術哲學》中說:“要了解藝術家的趣味和才能,要了解他為什麼在繪畫或戲劇中選擇某個部門,為什麼特別喜愛某種典型某種色彩,表現某種感情,就應當到群眾的思想感情和風俗習慣中去探求。”“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藝術品最後的解釋,也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看到丹納對藝術本質的理解,很多困惑油然而生。

  他認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於種族、環境、時代三大要素,這樣的論調似乎與馬克思的藝術起源於人類的實踐活動和藝術的本質是實踐基礎上審美主客體的統一的唯物主義觀點吻合。困惑的原因不是對這種觀點不滿,只是有些鬱悶,本來想透過一百多年前西方學者的思維體系或者智慧獲得一些關於藝術的不同的觀點,以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但似乎要失敗。其實回過頭來看也順理成章,馬克思與丹納是否有立場上的不同本人還無法考證,但是他們的主張卻最終殊途同歸,得出幾乎相同的觀點,認為事物是在歷史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並受到客觀環境的強烈影響,而不是那種小兒科的假設物件先存在或者腦殘地討論科學先於藝術還是藝術先於科學(有感於某課堂討論……)。兩位先哲都是以事實為依據闡釋並證明自己的觀點。

  所以,匆忙得出結論,研究學問應該從事實出發,不是從主義出發。尼采更是進一步認為用智慧取代科學應該是人類的最高目標,科學思維只是人類思維的一種,把它提升到最高地位是科學霸權的表現。科學僅僅是人類把握外在世界的工具,對科學的強調就等於放棄了人類對內在世界的探索。

  針砭時弊,我們信仰相同,風俗相同,習慣相同,語言相同,利益相同,教育相同,所以導致一切都會大差不差,導致一切陷入一種群體無意識的趨同中。中國特別需要出現一種百家爭鳴的學術環境與輿論體制。但這似乎很難,政治很難會在自由與開放面前做出讓步……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7

  1828年是一個偉人輩出的年代。那一年,法國科幻家凡爾納出生在法國南特市一個法官家庭;也是那一年,挪威劇作家易卜生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同樣是那一年,俄國革命家、哲學家、作家車尼爾雪夫斯基出生於俄羅斯。而這本書的作者——丹納,也是於那一年出生於法國的一個律師家庭。因為經濟、文化條件較為優越,丹納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為其以後的成長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童年時,丹納就表現出過人的素質。他似乎比別的孩子更早成熟,在他們還處於懵懂無知的時候,丹納卻已經閱讀大量的書籍,他不僅讀的書多,而且還可以大段大段的背誦書中的內容。丹納還特別擅長哲學思辨。因為自幼深受西方的哲學傳統的薰陶,他對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斯賓沙諾、笛卡爾、康德、黑格爾等哲學大師十分敬仰。在青年時期就立志要發現真理,去探索宇宙萬物的最終本質。他的想法常常另周圍的人驚歎,稱其為為思想而活的人。

  丹納一生著述宏富,我所看的《藝術哲學》共分為五大編,第一編《藝術品的本質及其產生》,第二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第三編《尼德蘭的繪畫》,第四編《希臘的雕塑》,第五編《藝術中的思想》。第一編和第五編屬於藝術概論,第二、第三、第四編屬於藝術史。

  個人的特色是由社會生活決定的,藝術家創造的才能是以民族的活躍的精力為比例的。在丹納的《藝術哲學》一書中,透過許多的例項詮釋了這句話,無論是義大利的繪畫藝術,還是希臘的雕塑藝術的創作都是脫離不了種族、環境和時代等大背景條件之下的。

  丹納以為:在人類創造的事業中,藝術品好像是偶然的產物;我們很容易認為藝術品的產生是興之所至,既無規則,亦無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預料的,隨意的;的確,藝術家創作的時候,只憑他個人的幻想,群眾讚許的時候也只憑一時的興趣;藝術家的創造和群眾的同情都是自發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陣風一樣變化莫測。雖然如此,藝術的製作與欣賞,也像風一樣有許多確切的條件和固定的規律:揭開這些條件和規律應當是有益的。

  簡單地講,哲學思想是人類對世界的基本看法,這個看法就是我們的世界觀。每個人的世界觀都不同,這就出現了社會上不同的生存方式。比如,能人,才人,好人,壞人等等。

  人類對世界的探索仍然沒有個不確定的結果,所謂的智慧,那是暫時的真理和理論,也是前人總結的經驗,需要我們後人來補充和新增,同時我們還要進行正誤對比,辨別地吸收。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8

  《藝術哲學》這本書是由法語翻譯而來,譯者在扉頁中寫到,這本書是寫給想要貼近藝術的人看的。在這本書大概是從繪畫藝術的角度來看哲學,也可以說是用哲學來解讀繪畫藝術。

  義大利畫派的產生,作者丹納提到:“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任何時期的藝術作品都是按照這一規律產生的”, 因此,要了解藝術品、藝術家、一群藝術家(藝術流派),就必須正確設想他們所屬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作者提出,人類欣賞和創作高雅的藝術必須要是有教養的人,觀賞者應該是從粗野的生活中走出一半的,他必須從野蠻的原始狀態和被壓抑的身心中脫離出來,不能一門心思只想著鬥爭和狂歡。這種巨大的社會發展發生在15世紀的義大利,人類從封建習俗過渡到現代精神所產生的深刻影響。而義大利人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敏銳的觀察力,對於美擁有獨到的見解和熱情。義大利的傳統文化非但沒有因為野蠻的入侵被同化,還在入侵者身上學到不少精髓。統治者在掌權後,義大利遠離戰爭,重視發展工業,社會出現太平盛世。統治者重視文化,擁有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一時間多種藝術出現,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文藝復興是一個獨特的時期,處於中世紀於現代之間,介於原始本能狀態和成熟觀念的世界之間。這一時期的人們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人們充分滿足自身的願望,想文明人一樣邁上了比低階享樂高一級的臺階。然而,他們所欣賞到的具有偉大藝術性的形體,不過是頭腦中收錄的美麗形象的自我展現,只是滿足被心靈遮住的靜默的本能。

  在這本書中,丹納提出了呈現社會生活的大量例子,然而《藝術哲學》儘管材料如此豐富,論證如此詳盡,仍不免予人以不全面的感覺。對於這一點 ,譯者序中的一段話很客觀的點出了他的不足之處:“他雖則竭力挖掘精神文化的構成因素,但所揭露的時代與環境,只限於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風俗人情,總之是一切屬於上層建築的東西。他沒有直接觸到社會的基礎,他考察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卻忽略了或是不夠強調最基本的一面——經濟生活。從社會經濟上來看,丹納提到的繁榮、發展、衰弱都是社會的表象。透過對義大利畫派產生原因的分析,丹納認為這些都是修養、政治、宗教、名族的共同產物,卻忽略了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一決定性因素。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9

  《藝術哲學》這本書在我們學習西方文論史有被提及過,主要是背了丹納的“種族、時代、環境”三大要素是制約藝術發展的理論。種族是內部原因,環境是外部壓力,時代則是後天動力。揭示了文藝發展的普遍規律。丹納的《藝術哲學》則不僅僅是從文學出發而涉及藝術的多個方面。

  全篇主要以三個部分展開,即藝術的.定義、藝術的產生與發展、藝術品的價值判斷。他認為藝術品的最初啟蒙是對事物或多或少的模仿,“整個藝術就在於正確與完全的模仿”,這其實跟西方一直流傳的“模仿說”有所呼應。藝術源於對自然的模仿、對生活的模仿,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演變和消亡,都有其內在規律,藝術等精神方面的東西亦是如此,而這一規律在他那裡被歸納為“種族、時代、環境”對文學藝術的影響。

  “我們所謂的種族,是指天生的和遺傳的那些傾向。人帶著它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而且它們通常更和身體的氣質與結構所含的明顯差別相結合,這些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種族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原始標誌。種族自身透過血統和遺傳建立的聯絡不會被時間、地域輕易改變,人們總是對世界上的民族有一些“刻板”印象:法國人浪漫、德國人嚴謹、中國人勤勞智慧、非洲土著熱情野性……也正是這些“刻板”的印象使得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儲存,也使得世界文化豐富多元,異彩紛呈。就像書中希臘從藝術的才能,從樂觀的天性,精敏的感官生髮出來,進而成就發達的希臘藝術。

  但種族天性本能的形成卻與環境分不開。環境既有地理、氣候等自然環境,又有文化、思想、政治等社會環境。“因為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自然界環繞著他,人類環繞著他。”地域環境上的差異會影響一個種族的性格,像海洋民族,環抱海洋便有了開拓冒險的氣質。內陸民族只能守著土地耕織,性格必定保守。像史達爾夫人論證有南北文學就是如此,歡愉優美的南方文學與崇高深沉的北方文學就是社會自然環境的差異所致。再如政治等社會環境影響。丹納以古希臘悲劇的發展消亡為例,表明不同政治政策下,文學、藝術的不同發展。中國亦是如此,樣板戲和報告文學的興起與政治不無關係。

  時代則是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包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種精神氣候。悲觀絕望的精神狀態佔統治地位的時代就會產生悲哀的藝術。藝術創作要符合社會精神大氣候,同一個時代,不同的人都會有著相似的社會體悟。同時代相順,作品才會符合審美要求,才會被接受,才能引起共鳴。李白的盛世繁華放在安史之亂後是無法想象的。同樣,杜甫沉重“詩史”放在盛唐之時也是無稽之談。但這裡同樣值得思考,在一個時代就必須順從這個時代嗎?也許不一定。19世紀現實主義作家,就是身處金錢至上,慾望無限的社會中反思社會,批判現實,促進社會變革、為時代而發聲。

  而關於藝術品的價值評判特徵主要有三,一為特徵重要的程度,二是特徵有益的程度,三是效果集中的程度。這三個標準是基於他藝術表現事物主要特徵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而得來的。“現實不能充分表現特徵,必須由藝術家來補足。”這就需要作家的創造力、想象力了。所以藝術創作看的也是一種創造力。像為了突出激憤和悲痛的感覺,故意吧軀幹和四肢加長,眼眶特別凹陷等。

  總之,《藝術哲學》集藝術、歷史、文化等多方面內容於一體,以義大利、尼德蘭和古希臘繪畫、雕塑為例,對藝術進行了全方面剖析,文筆極好。同時對黑格爾哲學、牛頓力學、達爾文進化論等多學科知識,讀完使人獲益匪淺。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10

  藝術,哲學。這兩個詞會有什麼關聯呢?在讀了《藝術哲學》這本書之前,這還真不太好說。

  平時我們都是如何研究藝術的呢?我們研究它們的結構、色彩、主題。這幅畫顏色鮮亮,這幅畫較為寫實,這尊雕塑雕刻精細。但若再追究下去,又有多少人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呢?丹納或許就是其中之一吧。

  “我先來分析種子,即分析種子及其基本的、抹殺不掉的、在一切環境、一切形式下都能夠保持的性格;然後再研究植株,即研究民族本身的、原始的性格在歷史和環境的變遷中是如何擴張和收縮的;最後研究花朵,也就是研究藝術,特別是繪畫,這是各種因素髮展得來的成果。”這一句話便能很好地說明這本書的研究思路。

  上了一個學期的哲學課,我們知道哲學是一門追求事物本質的學問,這本書中,丹納就用哲學來研究藝術,主要分析了義大利、尼德蘭和希臘的藝術形式。這三個民族的畫派各有不同。義大利的人民高雅而有品位的畫派把人體作為一切畫作的中心,他們的畫不會反應多麼深刻的思想與內涵,和精神與宗教無關,卻能很好地體現出人體的健康與活力,即使畫中的人毫無披掛,也不會讓人感到庸俗。尼德蘭則是一個冷靜溫和,實實在在的民族,他們的畫則和他們一樣實在,這些作品無比真實,與現實嚴絲合縫,似乎連光線都一模一樣。希臘的藝術家能把色彩、造型與事件合為一體,他們喜歡清晰與準確,喜歡錶達健康與愉悅,他們的藝術和義大利的一樣,也愛讚美健全的人體,而比義大利的更富有力量。

  每一件藝術品都絕不是完全的巧合,丹納用這本書告訴我們,藝術的誕生和演變,必定和人的思想與習慣有關,而人的思想與習慣,則必定與生活環境和民族特點有關。一個浪漫的民族,他們的藝術一定不會刻板無味。而一個充滿禮節的民族,他們的藝術也一定不會放肆無邊。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畫派的特色,這個特色易產生,難保留。社會在不斷演變,民族之間的變遷與融合也讓藝術有了諸多改變,變得複雜起來。但若從哲學的角度去考慮,拋開表面,深入中心,我們就會在感嘆藝術品如何精美的同時發現,原來藝術不是平地產生的,事出必有因。其實不只是藝術,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可用哲學的方式,一層層地解析,最後露出它伊始的光芒。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11

  終於讀到書的結尾部分了,很難想象這麼一本更為偏重藝術理論的書,即使是有興趣,單憑自己一個人會用多久才能啃完。下班後的辦公室,月明星稀的臨睡前,七天的時間有幸讀完它,是一件幸運的事。欽佩丹納,在面對藝術這樣一件如此富有感性色彩的事物時,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如此特別而理性科學的視角。

  對於藝術門外漢來說,讀罷,藝術這件最接近人類靈魂的美好存在,不再看起來那麼高冷,遙不可及。

  建築與音樂,文學,雕塑與繪畫,作品中的特徵越顯著地位,作品越精彩。在衡量藝術品的價值時關注它的他用價值及對自身的作用。有句話印象很深刻,藝術品的意境先在廟堂的神秘氣氛中醞釀,然後在詩人的夢想中變形,終於在雕塑家的手下完成,每段文字的背後有源遠的歷史值得考究。可以說這本書為我開啟了一扇門,原來藝術就在生活中,就源於大眾的喜怒哀樂裡。有機會,定會再仔細看一遍。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12

  今日重新翻閱了整本書,正如丹納所說,藝術品就是事實和產品,他所做的就是指出它的特徵,探求它的原因。整本書對我而言就是一個認知的提升吧。知曉了藝術的目的是表現某個主要特徵,比實際事物表現得更清楚更完全。

  藝術品不是孤立的,它的產生取決於時代精神和周圍的風俗。要看懂藝術品最主要的是要去理解這件藝術品想要表現的最顯著的特徵,並且顯著特徵的價值決定了藝術品的價值。而且這本於我而言過於抽象的書促使我去讀了《我的第一本藝術啟蒙書》,更直觀地感受藝術。以及《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對西方歷史不再一團混沌。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13

  本書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藝術品的本質和產生,就是說藝術品是如何從人類社會的發展和表演中產生的,它產生的條件和它的本質。一開篇就為讀者梳理出藝術產生的條件,比喻恰當易於理解。

  第二個部分分別介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尼德蘭的繪畫和希臘的雕塑,介紹這些藝術產生的時代背景、當時的社會風貌、人們的思想精神狀態,如此多的條件才能產生獨特的藝術種類和派別。

  第三個部分也是本書的核心——藝術的理想。就是教你如何鑑賞藝術,如何判斷藝術品的級別。

  總之,這本書的可讀性不是特別強,在理論中夾雜著古代城市的社會風貌和人文精神,如果不是對當時的歷史和藝術作品的瞭解,就根本不瞭解他舉的那些例子的含義。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14

  人生最大的焦慮之一就是: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終點都有可能發現自己虛耗了生命。

  我們終此一生,其實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和自我的慾望,找到真正的自我,讓我們的內心歸於從容和安寧。

  大多數人都期待美好的生活,但只有少數人知道如何擁有它。因為,在這漫長的過程中,紛擾太多太多,有來自他人的,有來自自身的,我們可能會經歷焦慮、悲傷、憤怒、慾望、失敗……這些都是阻礙我們獲得安寧的消極情感。在面對這些紛擾時,很多人(包括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不重要的,也不知道如何去擁有那最重要的。現在想來,是我們缺乏一種一以貫之的人生哲學,或者說是人生觀。

  所謂人生哲學,就是告訴你生命中什麼事情是值得擁有的,什麼事情是不值得擁有的,以及如何去獲得那些值得擁有的。採納一種人生哲學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可以指引並修正你的行為,為你提供選擇的標準,讓生活簡單化。如果缺乏人生哲學,我們就會有錯誤生活的危險——浪費生命去實現那些不值得追求的目標,或者以愚蠢的方式去追求那些值得實現的目標但是卻無法實現它。

  期多葛學派認為內心的安寧是幸福生活的核心,併為獲取或維持安寧避免煩惱設計了各種心理技巧。我深感認同的有三個:用消極想象的方法把今天當做最後一天一樣來生活,讓人學會控制慾望,珍惜已經擁有的幸福;用控制三分法區分我們能控制的事情、不能控制的事情和不能完全控制的事情,以便我們不再為不能控制的事情焦慮,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夠控制的事情上,並對不能完全控制的事情學會將目標內化;對過去和現在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采取宿命論主張,放下過去以及現在。

  踐行斯多葛學派人生哲學的前提是擁有理性和自我約束,這也是人性中最難做到的兩個方面,也是很多人望而卻步的原因。我們不想做聖人,我們只想追求安寧,避免煩惱,所以我們不必按照聖賢的標準要求自己,只要做到足夠理性,足夠自律,總歸是更容易獲得快樂、幸福和安寧,就行了。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15

  一般而論,我們在實物中感到興趣而要求藝術家摘錄和表現的,無非是實物內部外部的邏輯,換句話說,是事物的結構,組織與配合。藝術家改變各個部分的關係,一定是像同一方向改變,而且是有意改變的,目的在於使物件的某一個“主要特徵”,也就是藝術家對那個物件所抱的主要觀念,顯得特別清楚。這特徵便是哲學家所說的事物的“本質”,所以他們說藝術的目的是表現事物的本質。

  藝術家必須是生性孤獨、好沉思、愛正義的人,是個慷慨豪放、容易激動的人,流落在萎靡與腐化的群眾之間,周圍盡是欺詐與壓迫,專制與不義,自由與鄉土都受到摧殘,連自己的生命也受到威脅,覺得活著不過是苟延殘喘,既不甘屈服,只有整個兒逃避在藝術中間。

  文明過度的特點是觀念越來越強,形象越來越弱。日常的精神活動從此變為純粹的推理。所謂精神狀態是指一個人的觀念的種類、數量、性質。但人身上還有比觀念更重要的東西,就是他的結構,也就是他的性格,換句話說是他天生的本能,基本的嗜好,感覺的幅度,精力的強弱,總之是他內部動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一章,丹納談到了很多當時義大利仇殺、下毒、暗殺的資料,這對了解《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的背景很有幫助。(十五世紀的義大利)理論家中最深刻的一個是馬基雅維裡,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還是正派的愛國的人,有很高的天才,寫了一部書叫做《論霸主》,說明奸詐和兇惡是正當的,至少是許可的。說得更正確些,他既沒有許可,也沒有辯護,他無所謂義憤,把良心問題擱在一邊:他只用學者和洞達人情世故的專家身份來分析,解釋;他提供材料,加上按語;古代生活的所有這些特點,都出於一個原因:就是非常平衡而簡單的心靈。沒有一組才能與傾向是損害了另一些才能與傾向而發展的,心靈沒有居於主要地位,不曾因為發揮了任何特殊的作用而變質。少受過度文明的奴役,因此他更接近於本色的人。

  所有這些對立地情形,歸結起來只是一種全新地不假思索地文化和一種煞費經營而混亂的文化的對立。希臘人方法少,工具少,製造工業的器械少,社會的機構少,學來的字眼少,輸入的觀念少。遺產和行李比較單薄,更易掌握;發育是一條直線的,一個系統的,精神上沒有騷亂,沒有不調和的成份,因此機能的活動更自由,人生觀更健全,心靈與理智受到的

  折磨、疲勞,改頭換面的變化,都比較少:這是他們生活的主要特點,也就反映在他們的藝術中間。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16

  我以前經常思考,科學、藝術、哲學這三者是否能統一?能否利用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在現實生活中的科學藝術活動中起到什麼指導作用?這些問題留在我的腦海裡整整一個學期,我不斷地探索以漸漸明晰其本質。最近幾天我有幸讀了趙鑫珊的《科學藝術哲學斷想》,感受頗豐,有一些新的收穫我想記錄下,以便日後反覆咀嚼,用以指導我的學習和工作。

  《斷想》這本書立意之新,所談問題之廣頻頻刺激著我的眼球,觸及我的心靈。書中讓我眼前一亮的第一個發現是愛因斯坦對哲學的定義,他是這麼說的:"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這定義意味著哲學同全部科學研究發生了密切的聯絡;使全部科學研究成果成了哲學推廣的必要基礎和背景;使全部科學研究得到了哲學智慧的啟迪。

  讀到後面又發現科學和藝術是不能獨立於善而存在的。這一立論真讓我眼前一亮,在此我的想法是:科學即真,藝術即美,哲學即善。科學和藝術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是相互依存的,但這兩者又離不開哲學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科學、藝術、哲學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對這三者的追求就是我們人類明對"真善美"的追求。反思現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夠孜孜不倦地追求這樣一種真善美啊,在我的印象中: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是一個傑出的代表,二十世紀的愛因斯坦也是一個傑出的代表,到現在的二十一世紀,竟發現不了幾個人能達到這種境界!可能是我瞭解的人還太少吧!

  另外書中對科學、哲學、藝術的描述本身就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感,它這樣說到:科學、哲學、藝術的最高使命都是從混亂之中整理出秩序和規律,此類活動如果有一個共同的極限的話,那麼,這個極限就是永恆的、欲辨忘言的神秘感和驚訝感,具有超越時空的性質。這些讓我聯想到了我之前在公眾號裡發表過的某些論斷,心頭突然一喜,似乎在書中找到了知己。

  不過到這裡有一點我還是比較疑惑: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從事科研活動的時候我並沒有體會到任何藝術感呢?讀到後面我才發現科學和藝術還是有區別的,並不能完全統一,"有無自我"即有無主觀移情作用是科學和藝術的一道明顯的分界線。也就是說,在日常的科研活動中,你要對它投入主觀情感,使你所研究的物件人性化。比如在做電子與電路實驗的時候看到麵包板上有各種元組成的電路時,你可以投入一些情感,想著電路是個多麼奇特的東西,幾個元器通過幾條導線的連線竟然可以實現這麼多的功能!就像人的大腦一樣,各類細胞的連線構成了這麼一個精密複雜的系統可以指導我們幹這麼多有趣的事!我們的先輩們是多麼富有智慧啊!我一定把其中奧秘探索出!這應該就是一種人性化的體現。

  書中還有一段話道明瞭我之前想道明而不能的觀點:"科學並不能保證所有的問題都能找到最後的答案。但是,夜深人靜,當你仰觀天象,腦海裡突然冒出這類問題的時候,你的精神便會驟然昇華到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絕高的人生境界。"透過"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那種如詩人般寧靜的內心和灑脫的胸懷便會轉移到一個科學家的身體上,這又是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豈能領悟的?

  書中在談到"人是什麼"的時候又讓我眼前一亮。它說"個人之所以成為個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義,與其說是靠他個人的力量,不如說是由於他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從生到死,社會都在支配著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這樣一個別開新意的論點讓我對人的本質理解得更為深刻:人是動物的人和社會的人的耦合,不過更多的是後者,因為你的吃穿住行都是用別人的,(fsir)有人可能會說,生活都是靠我自己啊,那些東西都是我用自己掙的錢買的啊。但我想提一句,如果沒有別人幫我們把這些東西造出,你上哪買去?況且錢不也是別人造出的嗎?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生存在社會里,生活中不斷接受外界的物質和資訊,同時也向外界傳遞物質和資訊,人類之所以擁有比其他動物更高階的明,也就是懂得用自己的獨特的大腦處理這些資訊,懂得追憶往事、把握現時、憧憬未。

  都知道愛因斯坦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和哲學家。除了對科學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外,他在音樂方面有很強的審美能力,在哲學領域中也有很精深的建樹,這都是歸功於早期求學的時候他迷上了康德哲學和叔本華哲學的過程中帶的哲學氣質。其實我覺得在當今造就一個愛因斯坦也不是不可能的,除了有高超的數學、物理知識外,還需要有廣闊而深邃的化背景,其中藝術素養便是一大因素,前者滿足我們的理性追求,後者滿足我們對感情的渴望,而要達到這兩者的深度融合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只有這樣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才有誕生另一個愛因斯坦的可能!

  到這裡我的分享就告一段落了,簡單地說就是要學會把科學、藝術、哲學透過豐富的想象力融合在一起吧,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你首先得熱愛它,能夠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對這樣一種追求懷著極大的敬意。其實書中還有其他很多有意思的觀點,比如"科學家的宗教觀"、"書籍生命力"、"貝多芬系列"、"‘朦朧’境界的美感"等等,在此我就不方便例舉欣賞了,其中有些由於個人興趣原因,我並沒有仔細地去看,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遺失掉一些寶貴的資訊。但不管怎麼說,總之這幾天的時間花在這樣一本書上,值了!

  《藝術哲學》讀後感 篇17

  看到《藝術哲學》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這一定是本偏理論化的哲學書,讀過以後,感覺它更像是一本介紹義大利,尼德蘭,希臘歷史,種族,風俗習慣與藝術的書,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枯燥乏味,反而更加吸引了我去了解這些城市的過去,去感受它們的文化,去品味它們的藝術生活。

  《藝術哲學》是法國的伊波利特。丹納所著,我看的是張偉所譯的,據譯者介紹,丹納是深具傳奇性的天才人物,就連他也被丹納廣博的學識、獨特的思路、縝密的分析以及精闢的見解所折服,我就更不用說了。這本書一共有三篇,分別是義大利的藝術哲學、尼德蘭的藝術哲學和希臘的藝術哲學。大致都是圍繞時代,種族和風俗來寫,各有各的特點。作者開篇就提出這樣一條規律“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任何時期的藝術品都是按照這一規律產生的”,然後用義大利的繪畫史來證明和應用這條規律。作品與環境必然完全相等,不論什麼時代,藝術品都是按照這條規律產生的,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這條規律同樣適用。藝術確實源於生活,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甚至是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必須投身於它們當時所處的生活環境。就拿義大利和尼德蘭來說,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同,義大利的目光轉向了健康、有力、活潑的人體,所以義大利繪畫多表現理想的美麗的人體;而尼德蘭多表現現實的甚至是醜陋的人體。

  在義大利,色調是固定的,在佛蘭德斯,景物的色調總是隨著日光和周圍水汽的變化而變。說到這,我又想到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環境下,使得文化具有了差異性,也正因為不同的環境,才有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藝術。“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在丹納的條件裡,‘種族’是一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因為種族的不同,日耳曼族與拉丁族不僅在藝術上的本性對立在風格與趣味上也形成了類似的對比。“後者與前者相比,雖沒有那種塑像般的美妙形體,情趣粗俗一些,性情比較遲鈍,但精神的安穩,氣質的冷靜,使他們能更堅實地把握住理智”。《藝術哲學》從義大利,尼德蘭,希臘的地理位置,人種,風俗習慣,歷史,政治等因素談起,到其藝術形式的產生於發展,向我們論證了開篇所提出的規律——不同的環境決定不同的藝術風格,也說明藝術來自生活,是生活給了它發展的空間。所以,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不單單要有強烈的自發的,獨特的情感,更需要的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對風土民情的細微差別有著高度敏感的心。

  在歐洲的諸多文明古國中,義大利算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在加上本人對這個城市的偏愛,我更喜歡談談我眼中的義大利。關於義大利畫派的特徵,其中有一點令我印象深刻:義大利畫派輕視和忽視風景,卻把人物作為主題。書中也提到過“藝術從質樸走向完滿所前進的一大步,便是創造了完美的形體,這是理想的慧眼而非尋常肉眼所能發現的形體”。之所以特別提到這點,是因為想到了顧凱之提到過“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臺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人物畫也是中國畫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物畫佔據著重要地位,至於山水畫,直到隋唐才獨立出來。兩者相比,有共性,也有異性,相同的是都重視人物,不同的是對人物的偏重點卻大有不同,前者表達理想的人體,後者以形寫神,更注重人物的傳神。關於他們之間的不同又恰巧說明了之前所提到的規律“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

  可想而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國怎會與接受了文藝複習洗禮的義大利創造出同等風格的藝術作品呢?對於輕視風景,重人物的思想我也是能接受的,誰讓事物的發展是一個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呢?書裡也解釋了義大利藝術表現人體的原因,我認為那些例子太過於黑暗,免不了背叛,仇恨和殺害,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來說,儘管未曾身臨其境,卻仍不想多提。現在的時代背景也有著與之相對應的產物,要想同樣的藝術在世界的舞臺上再度出現,除非歲月的車輪退回到有那樣一種環境的年代。

  此書著實令我受益頗深,只可惜我才疏學淺,無法用自己的拙筆體現丹納藝術的靈魂深處,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定刻苦鑽研,交上更令人滿意的答案。

【《藝術哲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