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風箏》教學設計

《風箏》教學設計

《風箏》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箏》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風箏》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2.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準備:

  1、學生事先準備好要送給好朋友的禮物。

  2、老師準備課件、小熊頭飾、詞語卡片、紙船、風箏。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20課,紙船和風箏。誰能讀一下課題。(提示箏讀輕聲)

  2、同學們,紙船在小溪裡漂流,風箏在空中飄蕩,他們兩之間啊,發生了一個很美的故事,你們想聽嗎?請同學們豎起你的耳朵,聽老師講給你們聽吧。(老師配樂範讀課文)

  3、這個故事美嗎?你們喜歡嗎?那就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吧,彆著急,讀課文,老師有要求:(出示要求)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生自由讀課文

  2、同學們讀的真認真,這些讀書要求大家做到了嗎,好,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

  3、出示帶有注音的生字詞。大家看,這些生字寶寶離開句子媽媽,和他的詞語朋友來和我們見面了,誰認識他們。(指名讀,領讀)

  4、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去掉拼音還認得他們嗎?

  5、出示生字。加大難度,只剩下生字了,誰還會讀。

  6、同學們看,這三個生字穿上了紅衣服,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抓、吵、受都是翹舌音,跟老師讀,指名讀,齊讀)

  7、同學們真棒,這麼快就認識了這麼多生字,下面請在小組裡交流一下你識字的好辦法,等會推薦給大家。

  8、下面請同桌互相抽讀卡片,讀錯了,一定糾正過來,並多讀幾遍。

  9、做遊戲。(老師隨機抽卡片,學生讀,並找出自己的卡片舉起來)

  10、指導書寫

  同學們,生字我們都認識,有兩個生字寶寶說,他倆很特殊,你發現了嗎?(生說發現,說道都是動作時,做動作),最後指導書寫抓。

  三、讀句子,再讀課文

  1、同學們,生字寶寶和我們做了這麼久遊戲,累了。他們又回到了句子媽媽的懷抱,你還認得他們嗎?句子能讀好嗎?練習讀一讀吧。

  2、指名讀,齊讀。(主要評價讀的通順,字音讀得準)

  3、句子讀的這麼通順,老師相信大家課文一定會讀的更棒,同桌你讀一段,我讀一段,讀的認真讀,聽的仔細聽,讀的不對的要及時糾正。

  四、書寫幸、福

  1、指導書寫福

  2、評價

  教學反思:

  《紙船和風箏》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諒解,帶著濃濃的真情,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友誼的長橋。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紐帶。本課的學習目標是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小熊和松鼠的友誼,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我執教的是本課的第一課時。為了上好這節課,我認真備課,精心製作教具和課件,試圖給學生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創設良好的情境,讓他們學得開心,學得紮實、有效。上完這節課,我感覺預期目標能夠順利完成,教學效果不錯,學生也學得輕鬆自在。這篇課文比較長,飽含感情,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所以我選擇採用帶著感情讀,由感情朗讀來加深對課文理解的教法。本節課能體現新的課程理念,教學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用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組織和推進教學過程。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教給學生自學方法,把識字教學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手段,為課堂增添不少亮麗的風景,為學生提供美的視覺感受,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

  識字教學時,我遵循孩子的認知規律,指導他們怎樣學會生字,先讓學生自學,然後小組合作學習,幫助正音,再用考考你的形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並引導學生會用簡單有效的方法記住它。學生學完生字後,我及時安排鞏固識字的環節,抓住紮和抓重點指導學生髮現提手旁的字跟手的動作有關,並讓學生演示這兩個動作。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提問的面不夠廣,這是因為這節課的密度較大,我一直擔心上不完,所以不敢多叫幾個人回答。其實平時在上課,我不是這樣的。其次,課件上草莓的莓的拼音竟然加到了草的頭上,我竟然沒發現,真是粗心。透過這次講課,我覺得自己學到了不少。今後,我一定會發揚自己的優點,正視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力爭做一個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

《風箏》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風箏》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中的第1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於1925年1月寫的一篇散文詩,後來由作者編入散文詩集《野草》。魯迅的文章過去在中學語文教材中選得較多,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過去的教材受當時政治的影響太大,過分強調魯迅革命性、戰鬥性的一面,所以選的魯迅作品往往充滿了“火藥味”,這使學生讀了不少魯迅作品,到頭來卻並不喜歡魯迅。其實,魯迅作品中既有金剛怒目的一面,也有充滿柔情的一面,有不少描寫自然景物和人間至愛真情的感人作品,這次教材選編的《風箏》就是一篇這樣的作品。《風箏》為我們講述的是一對兄弟童年時代遊戲的故事。每個人都會有童年,童年生活是充滿快樂的,童年的遊戲往往也是終生難忘的。儘管有時也會有誤解,有陰雲,但童年帶給人們的總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風箏》不僅是表現了人內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給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題,無論從哪個角度閱讀,都有意在言外的收穫。

  【教學設想】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的含義;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結合個人人生經驗及閱讀體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整體感知課文;第二課時反覆閱讀,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由於這篇課文是學生進入初中後第一次接觸魯迅的文章,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整體感知課文時,不要求學生一下子理解透徹,而是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探究一個個區域性性問題,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導學生探究時,引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拓展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獨特的感受。儘管課後學生還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會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等進行教學。

  2.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聽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引發學生對放風箏的美好感受的回憶。)

  簡談感受:你們喜歡放風箏嗎?能和大家談談放風箏時的感受嗎?

  引入正課:風箏帶給你們以無盡的夢想和快樂,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盡情享受這份放飛風箏的自由和快樂呢?讓我們走近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兄弟之間,來了解一段關於風箏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新課

  a.作者簡介。

  b.生字釋詞(點選幻燈片)

  三、感知

  要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體驗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聽讀課文,並在聽讀中思考問題。

  學生朗讀課文或讓學生聽配樂朗讀錄音。

  四、質疑

  大螢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a.這篇課文回憶的是什麼事情?請你概述一下。

  b.讀完課文以後,你有哪些感受?

  (教師可針對學生不同的感受啟發提問)為什麼“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事隔幾十年為什麼要討小兄弟的寬恕?為什麼說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魯迅對待自己的錯誤態度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小兄弟為什麼全然忘卻,毫無怨恨?

  c.課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大家一起研討。

  (學生聽讀課文後,討論回答,學生間相互評論、補充.教師啟發學生多角度地理解課文。)

  五、拓展

  練筆:如何看待文中“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如課堂時間不夠,可放到課後)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中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明白了遊戲於兒童的意義,感悟到魯迅嚴於解剖自己、知錯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驚異、悲哀到後悔自責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經歷,初步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麼,我們從中還能感悟些什麼?下節課繼續研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匯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整體感知了《風箏》這一課內容,從中我們瞭解了兒童時候魯迅先生與他小兄弟之間的親情,但從現在看來,魯迅先生卻是一看到風箏,就想起兒時對小兄弟放風箏和做風箏的態度,心裡面就只有悲哀和沉重。那後來幾十年過去了,魯迅先生的心情有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及思想意義。

  二、合作探究

  [設疑探究](1~4段)

  學生四人小組設疑,可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可請學生把問題記在課堂筆記本上)

  課件出示問題組:

  ①為什麼“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聯絡下文)

  ②為什麼說“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近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北京天空中盪漾了”?(提示:把風箏看作春天的象徵)

  ③從語段中找出描寫小兄弟觀望他人放風箏的語句,分析一下作者從哪幾方面寫的?他為我們勾畫了一個什麼樣的兒童形象?對小兄弟流露出什麼感情?(結合書中插圖體會)

  [教師小結]

  ①故鄉放風箏的季節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過去,就開始放風箏,所以“我”感到驚異;同時,我見到風箏,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時虐殺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無從補過,所以心頭又不禁感到悲哀。②這裡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③看得出神、驚呼跳躍……從神態、語言、行動可以看出小兄弟確實很喜歡放風箏。這部分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聰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個野蠻粗暴的“虐殺者”,文中隱含著對小兄弟的可憐、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隱含著深深的自責。

  [朗讀研討](5~12段)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後半部分,注意朗讀時的語速和情感。

  (朗讀時,可分讀、齊讀或重點讀。學生朗讀時教師細聽,檢查學生的朗讀水平)

  引導問題探究,解決好如下問題

  (學生可邊讀邊思考或讀完整體思考,小組內交流,選共性和有代表性問題合作探究。小組之間相互派代表問答,教師引導深化,不同意見全班討論)

  課件出示問題:

  A.文中所說的“對於精神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麼?請你用自己話概括。說說作者在文中是什麼樣的形象?對“我”的描寫,流露出了怎樣的感情?

  B.事隔幾十年為什麼要討小兄弟的寬恕?

  C.魯迅對待自己的錯誤態度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小兄弟為什麼全然忘卻,毫無怨恨?

  [互動小結]

  這一幕,指“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發現他偷做風箏,氣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文中“我”是一個野蠻粗暴的“虐殺者”,隱含著對小兄弟的可憐、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隱含著深深的自責。但作者一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並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麼沉重,可見他是多麼嚴厲地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麼嚴肅認真,他的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作者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因無法補過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既意想不到,“無可把握”,想擺脫也不可能了。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課文一再強調“我”的沉重和悲哀,不僅表現個人的悔恨,而是對這種普遍的精神麻木狀態的憂慮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得到極大的教育意義。

  三、體驗拓展

  1.閱讀周粲的《滿天的風箏》,將他的這篇文章和本問文做比較,看看兩篇文章在表達的感情上有何不同?

  2.現在離週六還有X天時間,請大家抽空做個風箏,一起來操場上放風箏。

  【教學感悟】

  《風箏》一文,意蘊豐富,因為此文為我們提出瞭如何進行兒童教育的問題以及人要勇於自我解剖,面對錯誤,改正錯誤等等,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這些都具有廣泛地指導性,可以讓我們體會人間至愛真情,學習自我解剖的精神,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由於讀者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體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異,使讀者面對同樣的文章,會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所以在教學中,我提倡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尊重和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以人為本。教學中擬讓學生反覆閱讀,體味作者的情感變化,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我的引導下發現問題,各抒己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合作探究,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風箏》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1、語文教學應比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在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舊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絡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教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

  1、每個人都會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發生過爭吵嗎?有過不愉快的事情嗎?指名述說。

  (學生各抒己見)

  2、誰能說一說最後你和你的好朋友合好了嗎?指名說。

  (二)創設情境

  1、播放課件,展示松鼠和小熊快樂地玩耍著。

  2、這種情景美嗎?看過文後你的心情如何?

  (三)閱讀、識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生字。(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

  明確讀的要求,對二年級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於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讀帶有拼音的字:

  壞、扎、抓、莓、吵、受、幸、福、祝(反饋時,學生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學生跟著將這個字讀3遍。)

  (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

  (小組“開火車”讀生字,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5顆星)

  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於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4、認讀本課的生詞:

  5、這篇課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請學生打手勢表示)

  6、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哪個自然段。

  (先自由練習讀,然後指名自由選自然段讀。)

  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多講,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7、讀了課文,你們有沒有不明的地方?

  (自由質疑,學生能解答的就讓學生自己去說,教師不作具體的解答。)

  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應該從低年級開始培養。

  8、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以4人小組的形式練習,再分別請願意展示的小組給大家戴頭飾演讀。)

  (四)拓展與鞏固

  1、你能說出還有哪些有趣的事?

  2、每個小組確定一個代表,大家聽他朗讀後,給他出出主意,幫他把課文讀好。然後各組代表在全班朗讀,比比誰讀得最好。

  3、總結談話

  (五)作業設計:

  努力把課文讀得更好,朗讀全文給家長聽。

《風箏》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1、創設情境,教師以自身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及有效的課堂活動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

  2、《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將讀貫穿始終,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達到以讀激情,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教學目的。

  3、根據新課程理念,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做到讀寫結合,寫自己想說的話,在寫中昇華情感,加強體驗。

  教學目標:

  1、認識“壞、扎”等8個生字,會寫“祝、福”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會認8個生字,會寫“祝、福”二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和失去友誼的痛苦。能借助“寫話卡”寫話,送出自己的祝福。

  課前聊天:說說語文書的封面上畫的是什麼?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1、語文書上的封面畫真美,我們就來讀讀關於封面畫的動人故事,也就是書中的第二十課:《紙船和風箏》。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提醒學生注意“風箏”的“箏”要讀輕聲。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同學們讀得這麼認真,風箏也高興地飛來了(教師手拿風箏樣的教具,風箏的後面藏有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它可要帶著我們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啦!(教師從風箏教具的後面逐一抽取生字卡片,指名讀生字,並正音,能夠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的同學就可以得到風箏。)

  3、過渡:沒有得到風箏的同學別灰心,如果你們大聲地叫三遍生字的名字,老師就會送給你們意想不到的驚喜。(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每讀準一個生字就會露出風箏的一部分,最後出現完整的風箏圖形。)

  4、了不起,不帶拼音的生字也讀得這麼準!老師還會送給你們另外的驚喜呢。(課件出示生詞)同桌之間先練著讀一讀。

  5、指名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詞,每讀準一個生詞就會露出紙船的一部分,最後出現皖整的紙船圖形。

  6、過渡:瞧!這隻紙船漂過來想帶著我們讀課文呢!(教師手拿形狀為紙船的教具,紙船的後面藏有十一隻小紙船,上面寫著“第?自然段”)這個任務可要交給“朗讀小指揮”啦!(指名一位學生當“小指揮”,“小指揮”再把寫有“第?自然段”的小紙船送給同學,安排十一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們是否讀準了字音,讀通了句子。

  7、讀後評議。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教師藉助板畫幫助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教師手拿紙船和風箏)咱們要感謝紙船和風箏,它們陪伴我們讀準了字音,讀通了課文。它們還帶著祝福(貼風箏),帶著問候(貼紙船),帶著濃濃的真情,在山頂(畫山頂)與山腳(畫山腳)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長橋(畫小溪),讓住在山頂的松鼠(貼松鼠)和住在山腳的小熊(貼小熊)成了好朋友。

  2、你瞧,松鼠和小熊多高興啊!誰能找到寫他們高興的句子讀一讀?(學生自由練讀)

  3、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引導理解“樂壞了”“飄呀飄”“漂呀漂”等詞語,指導讀好有關句子,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幸福和快樂。

  4、過渡: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給他們帶來了多少快樂啊!(課件播放音樂)可是,正當他們沉浸在幸福、快樂之中的時候,卻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摘掉風箏),小溪裡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摘掉紙船)。同學們,用心去讀讀7~11自然段,你們一定會體會到松鼠和小熊當時內心的感受。(學生自由讀7—1l自然段)

  5、指名讀自己最受感動的段落,教師相機指導。

  6、你可能和朋友吵過架。吵架後,如果和朋友一天不見,兩天三天不見,甚至更長時間不見的話,你會有什麼感受呢?讓我們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讀中來吧!(教師配樂引讀8~ll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心情。)

  一天兩天過去了,小熊拿起心愛的紙船看了又看,想想自己為了那麼一點小事與松鼠爭吵,值得嗎?(指名讀第8自然段)

  松鼠也拿起那珍貴的風箏看了又看,也為自己因一點小事而與小熊爭吵感到難過。(指名讀第9自然段)

  三天四天過去了,小熊孤獨極了,沒有朋友的日子好寂寞啊!(男同學讀第8自然段)

  松鼠也捨不得失去自己的好朋友。(女同學讀第9自然段)

  七天八天過去了,松鼠再也忍受不了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主動伸出了友誼的雙手。

  (全班一起讀10、ll自然段)

  四、指導寫字。當堂寫話

  1、可以看得出,同學們為松鼠和小熊的和好高興著、感動著。他們用紙船和風箏互相祝福,傳遞真情。我們也藉助“寫話卡”送出自己的祝福,表達自己美好的心願吧1

  2、教師一邊講解,一邊在田字格中範寫“祝福”兩個字。學生在“寫話卡”上寫“祝福”二字,並按要求寫話。

  3、評議學生的寫字和寫話情況。評議完後,把“紙船”“風箏”形狀的寫話卡貼到板畫中。

  五、小結

  (播放音樂)瞧!我們又一次看到了一隻只寫滿祝福的風箏和傳遞友情的紙船,讓我們把祝福送給松鼠和小熊,祝他們幸福快樂;老師也把祝福送給所有的小朋友,祝你們健康成長。謝謝松鼠和小熊陪伴我們度過難忘的一節課,讓我們和他們揮手告別吧!

《風箏》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

  3、學生學完課文後,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1、識讀生字,感情讀文。

  2、讓學生體會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時的那種快樂心情。

  3、對課文內在人文因素的把握,即: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兩件禮物,(分別出示禮物,學生回答“紙船”、“風箏”。)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絡?板書課題《紙船和風箏》,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紙船和風箏》這個故事。

  1、出示生字卡片:識字。

  2、遊戲識詞:“摘風箏”。

  3、本文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呢?(出示貼圖)你們知道他們倆住在哪兒嗎?(學生說完後上臺貼圖)老師指著板書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感悟內容

  (一)學習1—7自然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麗的山上,有兩座可愛的小房子,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還不清楚的,趕快到文中找答案)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頂上,而小熊卻住在山腳下,雖然離得很遠,可他們卻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讀讀2—6段,看看他們是怎麼成為好朋友的?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自由發言,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學生一起走進書中,體會主人公的感情。]

  3、指導朗讀:(示課件)誰有信心,能把這些句子讀好?

  自由讀。

  指名讀:剛才你是用怎樣的語氣來讀的?你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大家來評一評,他讀得怎麼樣?

  齊讀課件裡的四句。

  師過渡: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們想一想,他們可能會為了什麼小事而吵架呢?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裡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邊說邊取下紙船和風箏)

  (二)學習7—11自然段。

  1、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這幸福和快樂之中的時候,這快樂卻沒有了。(師範讀)這時,(出示課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們分別做了些什麼?下面,小組合作學習,一起到7—9自然段去找答案吧!(小組代表、彙報交流後的答案。)

  2、課堂練習:

  (1)課件演示:“飄蕩”、“漂流”。這兩個詞語中,(邊說邊出示課件)哪一個應該配給風箏,哪一個應該配給紙船?為什麼?(指名回答)

  (2)比較句子:

  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風箏,小溪裡再也看不到紙船了。

  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裡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請同學們說說句子之間的不同,哪一句更好,師表揚後再歸納。)

  3、區分“飄”和“漂”

  (1)“飄蕩的風箏”“漂流的紙船”讀讀這兩個詞吧!(指)

  (2)你們覺得這兩個詞可以換換嗎?(不能)為什麼?(指說)

  (3)讓學生將飄蕩、漂流貼到黑板上合適的地方。

  4、指導朗讀:(課件)你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些自然段呢?

  (1)自由讀。

  (2)指名讀:學生評價;老師也可讀,讓學生評價。

  (3)指一名領讀,其他小聲跟讀。

  5、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心裡也越來越難過了!這時,是誰受不了了?誰想讀讀這一段?你是用怎樣的語氣來讀的?誰還想讀一讀?指導讀(示課件)“如果……就……”,聯絡生活實際談體會。

  6、聽了松鼠的話,你願意和松鼠和好嗎?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松鼠會看見什麼?(邊說邊貼上風箏)是誰放的呀?這真是一隻美麗的風箏啊!松鼠看見了,有什麼反應呢?(高興得哭了)他又是怎麼做的?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知道友誼的可貴。

  7、小結:小熊和松鼠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不但主動交往成了好朋友,而且有了矛盾還能主動道歉言歸於好!小熊和松鼠把紙船和風箏作為友誼的使者,傳遞他們的友情,真聰明!

  三、課中操:《找朋友》(放音樂)

  小熊和松鼠終於和好了,你們替他們高興嗎?讓我們來唱首歌慶祝一下吧!

  四、拓展思維

  1、紙船又漂流在水上,風箏又飄蕩在山頂,松鼠和小熊還會在紙船和風箏上寫些什麼?(生自由發言,師隨機進行激勵性評價。)

  2、小朋友,當你和好朋友鬧彆扭,你又很想和他和好,你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呢?

  結束語:孩子們說得太好了,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你就會擁有幸福和快樂。

《風箏》教學設計6

  《理想的風箏》是蘇教版國標本第12冊第七單元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蘇叔陽回憶了恩師的音容笑貌和在一起的愉快生活。課文以三個特寫“鏡頭”——談腿疾、寫板書、放風箏,來表現恩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讚揚他對工作的熱愛與追求,表達了作者對恩師的深深懷念之情。

  設計理念:

  文章起筆舒緩,情景交融,事例典型,手法細膩,是學生模仿習作的典範。為了讓學生能自主發現文字的美,自主喚醒與文字的共鳴,我避開了熟套的人物品質特點分析,對於這樣一篇情感真摯的文章,如果以“你覺得劉老師是個什麼樣的人”來建構話題,也許提不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感覺乏味,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夫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透過語言文字,品味文字蘊涵的情意,是語文教學的真意。此文的作者把濃濃的師生情意融入平淡的文字之中,讓學生品出情、讀出情、昇華情,讓學生融入作者的內心世界,在此基礎上感悟人物形象也就水到渠成,而且也習得了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中的重點句子,品讀作者的思念之情,感悟體會劉老師的樂觀頑強、熱愛生命和師生間的深厚情誼,得到作者和劉老師情感、精神的薰陶。

  3、深入細節,揣摩文章的表達效果。習得寫作的基本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披文入情”, 透過對具體的語言文字的朗讀、品情、體驗、表達,感悟體會劉老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和師生之間的深厚情意。 教學難點:

  1、理解“理想的風箏”深刻的含義。

  2、揣摩文章的表達效果,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主要內容。

  3、初步感知劉老師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瞭解作者

  1、同學們,春天又到了,萬物復甦,藍天白雲、花紅柳綠,到處充滿生機。在這美好的季節裡,我們不由自主想起了古詩《村居》中的——“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引導學生感受春天放風箏的快樂,喚起學生放風箏的真實體驗)

  2、揭示課題:是啊,放風箏能帶給我們快樂,可在著名作家蘇叔陽的心中,風箏,不僅帶給他許多快樂,而且還寄託不盡的思念呢。

  3、板書課題——“理想的風箏”,學生質疑。

  4、請學生簡要介紹課前收集到的蘇叔陽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請同學們開啟書,根據讀書要求,自由朗讀課文。出示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2)讀完課文後,劃出生字詞,聯絡上下文理解。

  (3)找出含有生字詞的句子和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讀流利。

  (4)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用一兩句話概括主要內容。

  2、學生根據自學要求朗讀課文。

  3、剛才讀課文的過程中,有沒有難讀的地方?

  (1)重點提示“箏”、“翹”和“轉”的讀音。

  (2)指導讀好帶有生字新詞的長句子和難讀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指導學生逐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作者回憶了劉老師的哪幾件事?試著給每一件事加一個小標題。(三件事:談腿疾、寫板書、放風箏)

  3、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理清文章思路。(引導學生,抓住回憶部分,把課文一分為三。)

  第一段(1—3自然段):透過描寫春天放風箏的情景,引發對劉老師的回憶。

  第二段(4—9自然段):回憶劉老師談“丟腿”、寫板書和放風箏的三件往事。

  第三段(10、11自然段)直接表達作者對劉老師的懷念和讚美之情。

  4、請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思考:最感動你的是哪件事和哪個細節(哪個畫面)?劉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自由發言。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課文開頭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情景?這幅情景與作者 “不由自主”的想起劉老師和他的風箏有什麼關係呢?

  2、引導學生感知: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寫不是閒筆。春天萬物復甦,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景象,和春天裡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愛放風箏的劉老師的回憶,是觸景生情,是對劉老師不絕的思念。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

  五、作業設計:

  讀熟課文,在感動自己的段落、語句或細節旁邊做批註,用一兩個詞語或者句子,在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受或體會。

  六、板書設計

  理想的風箏

  談腿疾

  寫板書

  放風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讀作者的思念之情,感悟體會劉老師的樂觀頑強、熱愛生命和師生間的深厚情誼,得到作者和劉老師情感、精神的薰陶。

  2、深入細節,揣摩文章的表達效果。習得寫作的基本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感悟“思念”

  1、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作者和他的劉老師一起去放飛——(生讀課題《理想的風箏》)

  2、上節課我們和作者一起回憶了劉老師的三件事——談腿疾、寫板書、放風箏。(學生回憶並說出並板書)文章寫得很美,很細膩,每一句話,每一個詞,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浸透著作者對劉老師濃濃的——思念之情。

  3、出示:“劉老師啊,您在哪裡?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透過這一聲呼喚,兩個“深深地”,一個“??”品讀感悟濃濃的思念之情。

  二、品悟細節,體驗“思念”

  1、過渡:春天,對於蘇叔陽來說,真是個思念瘋長的季節。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蘇叔陽的內心世界,體驗他不絕的思念之情。請同學們自由讀4—9自然段,想一想,這三件事中,劉老師的哪些細節撥動了你的心絃?將相關語句圈畫出來,用心讀一讀,想一想,寫寫批註。

  2、組織交流:

  預設一:在 “談腿疾”的品悟中體驗“思念”之情。 當學生交流“談腿疾”這件事時,順勢出示“劉老師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對時常眯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的頭髮……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心裡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一段話。

  ① 指名讀這段話。

  ② 哪些詞句讓你感受最深?

  ③ 著重引導學生抓住“笑”這一鏡頭品悟:

  放大出示:“教室裡騰起一片笑聲。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心裡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

  同學們,請注意這些紅色的內容,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出示填空:教室裡騰起一片笑聲,是因為。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心裡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是因為 。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又是因為。

  (學生是笑劉老師的風趣,酸澀充滿著理解與同情,尊敬反襯出劉老師的堅強樂觀,與孩子親密無間,令孩子們敬佩。)

  多麼微妙的情感變化呀,這就是細節描寫,能讀好嗎?(指名讀,並及時評價)

  ④ 身體殘疾,卻那樣的樂觀幽默(板書:樂觀幽默),劉老師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學生,這麼好的老師怎麼會忘記呢?難怪作者會發自內心地呼喚——“劉老師啊,您在哪裡?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預設二:在“寫板書”的品悟中體驗“思念”之情。

  當學生交流到“寫板書”這件事時,順勢出示第五自然段內容: “他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為我們講課……而他每轉一次,就引起同學們一陣激動地心跳。”一段話。

  ①建議同學們再次默讀第五節,哪些細節之處打動你?可以用一兩個詞語寫寫你的感受。

  ②細讀第二句,為了寫劉老師板書,作者具體寫了他哪幾個動作?學生圈出動作的詞語,(扣住“撐地” “離地” “急速” 三次“轉”等詞語感悟),為了一次板書,劉老師竟要做上這麼多艱難的動作,你體會到什麼?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你又體會到什麼?(板書:頑強執著)

  ③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誰再來讀劃線的句子?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年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還有誰讀?一個年過半百一輩子不知道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這樣的旋轉凝聚著劉老師頑強的意志,這是多麼令人難忘的旋轉呀!這一次次的旋轉就是動人心絃,所以作者深深地呼喚——“劉老師啊,您在哪裡?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預設三:在“放風箏”的品悟中體驗“思念”之情。

  ①放飛風箏是為了感受自由自在、感受快樂,蘇叔陽為何不親自放風箏過一過癮,而偏偏對劉老師放的風箏魂牽夢繞呢?那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蘇叔陽的內心世界,走進他的目光中,(出示要求)默默地讀一讀7至9節,細細地找一找最讓蘇叔陽思念的細節,靜靜地品一品其中的感受。

  ②組織交流:讓蘇叔陽無比思念的細節描寫,並談談感受。

  ③讓我們把記憶的鏡頭拉得更近些!再次來讀讀這幾個感人的細節。(引讀) ——出示:

  ● 每年春天,劉老師都會親手製作起各式各樣的風箏,那時候,他一定會覺得幸福而充實;(自制風箏)

  ● 他決不肯親手失去把風箏放上藍天的快樂,他仰望白雲,注視著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風中翱翔盤旋,臉上漾出甜蜜的笑,那時候他一定覺得幸福而充實;(親自放飛)

  ● 他故意撒脫手,任風箏自由飛走,當他拄著柺杖,氣喘吁吁地追到風箏的時候,臉上現出得意和滿足的神氣,那時候,他一定覺得幸福而充實。(親自追線)

  品味劉老師的笑:體會發自內心的笑、甜蜜的笑、開心的笑、滿足的笑、幸

  福的笑,從這樣的笑容中,能看出他忘記了自己的腿疾,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忘記了自己的坎坷經歷。

  品味三個“親自”:三個“親自”,讓你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劉老師?是啊,坦然面對生活的不完美,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這才是真正的熱愛生活啊!板書:熱愛生活

  ④ 雖然生活是清苦的,身體是殘疾的,但是劉老師卻用各種各樣的風箏裝點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在作者的心理又怎能忘懷呢?讓我們和作者一起發自肺腑地呼喚——“劉老師啊,您在哪裡?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三、品味心聲,昇華“思念”

  1、感悟“理想”:念著劉老師的圓木棍,念著劉老師的風箏,念著劉老師的樂觀幽默、頑強執著、熱愛生活,這一念就思念了近30年啊!出示第10節,指名配樂朗讀。聽了你的深情朗讀,我漸漸明白劉老師在蘇叔陽心中放飛的不僅僅是風箏,還有什麼——(人生的理想、榜樣——做一個樂觀頑強、熱愛生活的人)

  2、這樣的劉老師讓人感動,讓人敬重——他用自身的行動啟迪學生感悟人生哲理,樹立學生對人生的自信!近30年了,近30年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蘇叔陽和劉老師在精神上是從來都沒有分開過!再次出示:“劉老師啊,您在哪裡?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齊讀。

  四、拓展延伸,放飛“思念”

  1、“劉老師啊,您在哪裡?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板書:……)多麼餘味無窮的省略號呀!深深地思念劉老師的什麼呢?是劉老師永遠燦爛的微笑、是他功德無量的圓木棍?還是??拿出你的筆,繼續寫下去好嗎?

  劉老師呀,思念您

  2、學生交流並及時評價。

  3、老師讀了課文跟大家一樣,也激動不已,讓我們大家再次放聲齊讀課題——理想的風箏;飽含深情地讀——理想的風箏;充滿激情地讀——理想的風箏。

  五、習得方法,遷移“思念”

  思念,也是一種緣分。蘇叔陽不見劉老師近30年,而你們不見自己的啟蒙老師陳順娣也近3年了。從你們邁進小學的第一天起,陳老師就用她的智慧與心血陪你們走過了兩個春秋。趁你們還沒有淡忘,那就像蘇叔陽寫他的老師一樣寫一寫你們的陳順娣老師,給自己的小學時光留下一段美麗的記憶。

  板書設計:

  理想的風箏

  談腿疾 樂觀幽默

  寫板書 頑強執著

  放風箏 熱愛生活

  ……

《風箏》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理解“扎、抓”等生字,會寫“扎、抓”等生字。

  2.區別“漂”和“飄”。

  3.重點品讀課文第3。5段,發現“接龍式”語言表達特點,並學著用這種方式講故事。

  4.透過情景創設,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熱情與真誠,初步感受擁有友誼的快樂。

  教學重點:

  1。認識4個生字,理解“扎、抓”等生字,會寫“扎、抓”等生字,學會區分“飄”和“漂”。

  2。重點品讀課文第3。5段,發現“接龍式”語言表達特點。

  教學難點:

  1.重點品讀課文第3。5段,發現“接龍式”語言表達特點,並學著用這種方式講故事。

  教學過程預設:

  一、匯入

  1課前談話: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啥故事呢?從前有座山,山裡......(講故事,發現重複的特點)2課本封面匯入,齊讀課題。

  師:孩子們,看看我們語文書的封面畫,你看見了什麼?

  這節課,我們就要學習和他們有關的故事。紙船和風箏。

  二、初讀

  1出示第一段,指名讀。瞭解故事開頭。

  2給第一段配上插圖,(師畫,學生擺插圖)

  3自由讀課文,出示要求。

  4給打亂的三幅圖排排隊(梳理文脈)

  5教學“扎”“抓”,故事裡松鼠做了什麼?(摺紙船)小熊做了什麼?(扎風箏)

  “扎”字教學:⑴.讀準平舌音。⑵.藉助圖片,理解“扎風箏”詞義。⑶.聯絡筆畫記“扎”字義。

  “抓”字教學:

  ⑴讀準翹舌音。⑵透過演一演理解字義

  6。書寫“扎”“抓”

  7區別“漂和飄”,把它們送回圖裡。

  (1)紙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門口。

  (2)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

  師:這兩個字,偏旁有啥不同?

  ⑴.觀察字形相同點與不同點。

  ⑵.透過擺一擺演示,理解字義。(師:紙船有水才能漂,風箏有風才能飄)

  (3)兒歌鞏固:(課中操)

  紙船紙船漂呀漂,順著水流漂呀漂,漂到小熊家門口。

  風箏風箏飄呀飄,迎著風兒飄呀飄,飄到松鼠屋頂上。

  8教學“莓”(老師要獎勵大家一顆大大的草莓)

  三、品讀

  小小的紙船裡到底藏著什麼秘密呢?

  1自由讀第三段反饋

  2教師示範把紙船裡的秘密圈出來——學生自己圈

  3讓孩子發現“接龍式”的語言表達方式

  4說故事:把詞語都請出來了,誰能看詞語把故事說出來。

  4指導朗讀

  a我們看看小熊的表情。“樂壞了”,你們能換個詞嗎?(指名說,比如高興極了等)

  5教學“壞”

  6自由讀第五段,圈出風箏裡的秘密

  7發現“接龍式”語言表達特點

  8指導朗讀

  四、兒歌總結

  松鼠摺紙船,

  小熊扎風箏,

  放鬆果,掛草莓,

  拿起來,抓住它

  祝福你,祝福我,

  一個一個樂壞啦!

  五、作業佈置

  (略)

  評課:

  今天我聽了林肖老師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這課是二年級上冊第20課。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林老師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設定情境,注重朗讀的指導,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小學語文詞語教學,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句子、領會課文內容的重要途徑。林老師在教學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各種有趣的學習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這堂課亮點很多,我就主要說以下幾點:

  第一亮點是:

  1、充分發揮插圖的功能低段教學內容都配有較為精美的插圖,可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在我平時教學中,都極易忽視這一直觀、形象的教學工具,而在這一堂的教學中,老師先是藉助課文封面的圖畫引匯出課題,其次,教師在指導對話朗讀時,再次利用了課文的插圖,讓學生透過看小熊的表情,學做小熊的動作,體會小熊“樂壞了”的心情。教師有效地透過插畫,將學生的情感和課文主人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還有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山頂”和“山腳”,還運用板書貼圖很直觀。貼出小熊和松鼠所在的位置,整個教學活動充滿了生動活潑,紮實有效。

  2、讀中品情以讀為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回歸到讀上,所有的創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上。”低年級段朗誦訓練是重點,林老師特別注意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使課堂上充滿琅琅書。利用兒歌有機結合起來,指導到位,重點突出。課文中出現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裡。林老師抓住這兩個音同意異的字進行語文訓練,出示兩個句子後,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藉機引導“飄”帶風字旁和風有關,是指飄在空中,而三點水旁的“漂”和水有關,指漂在水裡。利用兒歌鞏固,這充分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這就是漢字獨有的魅力,同時也會引起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好奇和熱愛,進行語文的薰陶,使同學們的心充滿了對語言文字美妙的體驗和感悟。

  3、在學習第3和5自然段時,讓學生圈出來紙船和風箏裡的秘密,讓學生髮現接龍式的語言表達特點,讓學生明白語言表達形式特點,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又把詞語請出來有讓學生串講故事。這些教學都體現了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再從句到文,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進行教學,符合學生的識記規率。

《風箏》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箏、鼠”等11個生字。

  2、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識字,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

  3、繼續學習默讀,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對如何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所感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對友誼有所感悟。

  教學難點:

  透過自主閱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課件、小熊和松鼠的圖片。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今天在這裡要做什麼嗎?

  老師不僅僅要給你們講課,老師還要和你們做朋友呢!

  誰能告訴我怎樣才能交到朋友?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童話《紙船和風箏》,看小動物們是如何交朋友的,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感悟

  請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齊讀課題。

  學習“箏”——你們猜猜古時候人們做風箏使用的是什麼?你還發現了什麼?看來同學麼掌握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生字的方法——透過偏旁掌握字的意義,另一部分生字猜測字的讀音。

  二、整體感知

  1、請你們把書翻到103頁,輕聲地自由朗讀課文,把不熟悉的字圈出來,想辦法認識他們。開始吧!

  師:在朗讀中,有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需要老師解決嗎?

  2、老師來檢測你們的朗讀情況,請一組同學開火車分段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他的讀音是否正確。

  3、請同學們不發出聲音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因為紙船和風箏小熊和松鼠成為了好朋友,在他們交往中,他們心情有過幾次變化,請你在課文中畫出能體現他們共同心情的詞語。

  三、品讀詞句

  生彙報板書:他們的心情變化是:樂壞了、很難過、高興得哭。

  他們為什麼樂壞了?

  他們不僅收穫了禮物,還有祝福,跟重要的是他收穫了友誼,難怪小熊會樂壞了呢!

  想象一下,小熊會是什麼樣子的?(眉開眼笑、手舞足蹈)

  這真是一隻樂壞的小熊,那你能試著讀出小熊的心情嗎?(2人)對比一下誰讀的好,重音樂壞了,祝你快樂!誰再來讀一讀,誰能帶著動作讀一讀。大聲讀出對小熊的祝福。

  小松鼠也樂壞了?它的付出真誠得到了彙報,看來只要付出真誠就能收穫友誼。(板書:真誠)真開心!誰來讀出小松鼠的快樂,注意詞語的重音和語速。動詞抓,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呢,讓我們把這美好的祝福送給小松鼠吧,齊讀祝福語。

  就這樣紙船和風箏讓他們成為了朋友,可以說是相識讓他們樂壞了,看來紙船和風箏的功勞可真不小。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關於紙船和風箏的描寫,怎樣能讀好呢?讀一讀,比一比,說說為什麼。

  後來他們為什麼又難過了呢?

  你們難過的時候會怎樣呢?帶著這樣的情感,讀給同桌聽。範讀,指導朗讀。

  失去了朋友,此時的他們是多麼傷心,多麼孤獨,多麼難受啊,天上再也看不到飄哇飄的風箏了,小溪裡也找不到漂哇漂的紙船了,可他們為什麼還要每天摺紙船和扎風箏呢?

  (因為他們還思念對方,他們知道錯了,但不好意思認錯),此時,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小松鼠和你們想的一樣,他再也受不了,他知道對待朋友要寬容(板書:寬容),所以他主動和好。說一說小熊看到紙船的心情。於是就在傍晚……他們終於和好了,高興的為什麼哭?誰能讀出激動的語氣。

  此刻我們的心情也和他們一樣,一波三折,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把你想說的話變成一句祝福吧。

  看天空中再次飄起了風箏,小溪裡再次漂流紙船,這是一幅多美妙的畫面啊,現在誰能再告訴老師如何才能交到朋友,老師相信你們用真誠和寬容一定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很高興今天和你們交朋友,今天的課上到這,下課!

  板書設計:

  紙船和風箏

  相識——樂壞了

  吵架——很難過

  真誠、寬容

  和好——高興得哭

《風箏》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壞、扎、抓、莓、幸、福、吵、受”8個生字,讀準翹舌音“抓、吵、受”;後鼻音“幸”;多音字“扎”;正確、端正、整潔地寫“壞、扎、抓、松、幸、福、祝、抓”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透過感悟課文,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

  1.認識8個生字,正確、端正、整潔地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教學難點:透過感悟課文,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

  2、自學生字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十課,誰來讀課題?(注意讀準“風箏”的“箏”為輕聲)

  2、誰知道它單獨出現時讀幾聲?(一聲)請大家一起讀。

  3、教師小結:“箏”這個字單獨出現時讀一聲,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請大家再來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昨天預習,你讀了幾遍課文?(指說)

  2、課文中的難句子一定難不倒你!先自己試試吧!(自讀)

  3、生字寶寶藏在句子裡,都被你們認出來了,那他們站在一起呢?(自己認讀一下,再把記字的好辦法說給周圍的小夥伴聽!)

  4、誰都認識了?(指讀)誰想把你記字的好辦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二、初讀課文

  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讀讀課文了吧?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它,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詞:

  大家讀得真熱鬧,看把小松鼠都吸引來了,你瞧,他給大家帶來了什麼?你願意讀嗎?把生詞讀給你的同位聽,讀不準的,請同位幫助改過來。(出示生詞。)

  樂壞了扎(za)風箏抓住草莓幸福吵架難受

  2、學習生字:生詞大家都認識了,我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生字。)

  學生單個讀生字,齊讀生字。

  小老師提醒要注意的讀音並帶讀:讀準翹舌音“抓、吵、受”;後鼻音“幸”;多音字“扎”

  四、書寫生字

  1、觀察所要書寫的8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擺放。

  2、師示範寫並講解:

  8個生字,有6個字是左右結構中的左窄右寬的型別,寫時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1)寫正確:“祝、福”:左邊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幸”:下邊只有兩橫,而不是三橫“羊”。

  (2)寫美觀:

  a.抓:關鍵是“爪”的書寫-第一個平撇要短,第二個豎撇一定要豎起來,第二筆豎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書寫-橫撇的撇不要彎,豎要寫直。

  3、生描紅,後臨寫,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我會讀

  山頂 山腳 小溪 風箏 紙船

  松果 草莓 紙條 屋頂 門口

  幸福 快樂 願意 漂流 飄蕩

  1、自由讀,同位互讀

  2、開火車讀

  3、用詞說話

  4、你還喜歡本課中的哪些詞語?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媒體出示圖:老師這兒有一幅圖,誰能用幾句話說一說圖上畫了些什麼?(山、房子、小河)

  聽說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這裡,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幫幫他們找家。

  戴頭飾,扮演角色:

  這裡風景這樣優美,小熊和松鼠的家這樣可愛,大家想不想生活在這裡?那就請大家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做一隻可愛的小熊或快樂的松鼠吧!

  2、學習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瞭解課文大意:我知道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卻成了好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呢?請大家讀讀二至六自然段,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誰知道他們倆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學生讀課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

  ⑵重點學習三、五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他們倆收到對方的禮物,可高興了!書上有兩個自然段寫了他們高興的心情,是哪兩個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試著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讀。(學生自己讀。)

  哪裡直接寫了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樂壞了”還可以怎麼說?(“很高興”“高興極了”“很快樂”“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朗讀。)

  還有什麼原因讓你們這樣高興?

  看!除了紙船和風箏還有什麼?(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還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興嗎?還收到了對方的祝福。對,我們還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們來讀一讀祝福的話。(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祝福的語氣,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朗讀整個第三自然段。

  小熊你很高興,小松鼠你們呢?用同樣的心情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單個讀第五自然段(教師指導)。

  所有小松鼠讀第五自然段。

  ⑶配樂朗讀一至六自然段,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松鼠和小熊的友誼真讓人羨慕,我們再在音樂聲中分享一下友誼帶給我們的快樂吧!我們來分工讀一至六自然段。

  ⑷區別“漂”和“飄”: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了一個秘密呢!它就藏在這兩個句子中,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看看你有什麼發現?(出示兩個句子。)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教師小結: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個“漂”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而這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現漢字更多的秘密。

  3、學習第七自然段:

  過渡: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們想一想,他們可能會為了什麼小事而吵架呢?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裡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4、學習八、九自然段:

  ⑴小熊、松鼠,此刻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難過)能告訴小鳥原因嗎?

  ⑵讓我們帶著難過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齊讀。)

  ⑶原來你們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可是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還是每天扎風箏,摺紙船,這是怎麼回事呢?

  5、學習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來是這樣啊!雖然你們吵架了,但心裡還都想著對方,還想和對方做朋友啊!那結果怎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十、十一自然段。

  結果怎樣?(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誼失而復得,你們的心情一定很複雜,咱們能不能透過讀把你的心情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

  ⑴學生讀第十自然段,聽完他讀,我也忍不住想讀讀了,但又怕讀不好,大家能幫幫我出出主意嗎?

  “再也受不了了”,應該讀出松鼠實在忍受不住,特別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應該讀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誠的語氣。

  有了大家的幫助,我就有信心讀好了。(教師範讀。)

  你也想試試嗎?一定比我讀得更好!

  單個讀,齊讀。

  ⑵學生讀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讀呢?

  6、拓展練習:

  ⑴是啊,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一隻只紙船載著他深深的情意順流而下,小熊看到這麼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

  ⑵小熊、松鼠,經歷了這一切,你們以後還會鬧彆扭嗎?(不會。)

  我知道你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你們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嗎?大家說得太好了,相信每位同學都能牢牢記住你們的話,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願我們大家永遠是朋友!

《風箏》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風箏》選自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透過家庭生活瑣事寫親情,親情是是人世間最真摯最純美的感情,魯迅的這篇《風箏》是以表現手足親情為主題的散文詩,選材角度新穎,於兄弟間圍繞風箏發生的誤解衝突中展現濃濃的親情。然而作者的立意遠不止於此,在事過多年後作者仍然悔恨交加、痛苦悲哀,在強烈的自我解剖和自省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對封建陳腐思想對兒童自由活潑天性的扼殺的批判。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多角度的理解文章的主旨。

  學情分析:

  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理解感悟能力,但由於他們是第一次接觸魯迅的作品,並且是魯迅心靈獨語式的富含其生命哲學最難以解讀的散文詩集《野草》中頗具代表性的一篇,所以在理解文章的深層情感體驗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節課試圖在把握人物刻畫體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多角度深層次的探究魯迅的心靈獨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髮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質疑、討論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手足親情;瞭解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

  學習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學習難點:感悟手足親情;瞭解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

  教學理念:

  1、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髮現問題,善於討論的能力。

  2、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策略:

  1、建立學習環境,利用提問和反饋促進師生對話,利用小組討論和展示活動加強生生交流。

  2、利用討論小組的形式引導學生合作,利用填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

  教學媒體:多媒體

  時間授課行為應掌握的技能要素學生行為

  預設回答教學意圖

  匯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風箏》這一課,誰來說一下《風箏》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很好,我們瞭解到兒時魯迅先生毀掉了小兄弟的風箏,多年後他意識到自己當年不止是毀掉了小兄弟的風箏更是對他的精神虐殺,要求得小兄弟的寬恕,卻因其忘記而不能,心只得沉重著、悲哀著。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看一下在魯迅的記憶中當年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

  1、找同學來為我們朗讀一下第三自然段,注意語速、語調,同時要走進文章中讀出情感來。

  很好,讀的很有感情。對於放風箏,“我”和小兄弟有什麼不同的態度?找的很準確,怎麼看出小兄弟喜歡風箏呢?還表現在哪裡呢?好,這兩個同學的回答合起來就是小兄弟對風箏的喜愛。是從那些方面來描寫的呢?從這些描寫中我們能看出小兄弟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對小兄弟看人入迷的放風箏這麼細緻的描寫流露出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呢?對,對小兄弟入迷情狀描寫的越細緻,對自己剝奪他放風箏權利的自責越深重,隱含著對瘦弱、多病小兄弟的同情。但在當年兒時魯迅的眼中又是怎樣的呢?

  2、由於對待風箏的態度迥然不同,終於激發了我和小兄弟的矛盾。於是便上演了抓獲小兄弟偷偷做風箏並將其風箏毀掉的一幕。同學齊讀第四自然段。

  讀的很流暢,就是感情不夠充沛,以後繼續努力啊。讀完這一段,誰知道“我”抓住小兄弟時他的風箏都做成什麼樣了?回答的很好,小兄弟做的風箏跟他看到的那些一樣嗎?他看到別人放風箏就自己親手做從中我們能看出什麼呢?對,能看出小兄弟的聰明和心靈手巧,同時是不是也能看出他對風箏發自內心的喜愛啊?

  3、找出刻畫小兄弟被發現時反應的詞語,看誰先找到。好,很準確,那當時“我”又是怎樣的反應呢?很好,兩個人的反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你能說說我為什麼這麼憤怒嗎?對,首先在當年的魯迅看來風箏是沒出息孩子做的玩藝兒,他不想自己的小兄弟沒出息,所以不許他放,而小兄弟居然自己做,並且是瞞著他偷偷的做,這讓他更加憤怒了。所以當時他怎麼做了?對,而且是“即刻”就折斷,可見當時是怒不可遏了。毀掉風箏之後又是怎樣的呢?

  4、拓展延伸:魯迅當年這樣粗暴的對待自己的小兄弟,是不是對小兄弟沒有感情?

  5、看大家都很投入的樣子,有同學想上來再現一下當時的那一幕嗎?

  這麼多同學都想上來表演一下啊,找兩位同學一個演少年魯迅,一個演兒時的小兄弟。大家表演時注意把握人物的語言、動作以及神態啊,尤其是神態,看同學是否能把當時人物的情感演繹出來。

  同學們演的是惟妙惟肖啊,看來大家已經很好的把握住了人物的情感。

  6、作業: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相信同學們肯定有很多關於兒時遊戲的故事,其中必定融入了濃濃的友情、親情,請圍繞著兒時的遊戲,以“難忘……”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注意情感的抒發。

  7、結束語:透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體悟到圍繞著風箏所展開的衝突中所包含的濃濃手足情,課下了解到咱們同學多數都有兄弟姐妹,雖然日常生活中矛盾在所難免,希望同學們今後能夠更加手足情。

  回顧、歸納

  指導朗讀

  總結,歸納

  指導、評價朗讀

  提問

  引導

  提問

  引導

  分析

  肯定、明確

  明確

  激發興趣

  肯定、表揚

  語言感染

  1、魯迅小時候毀掉了小兄弟的風箏,對小兄弟進行了“精神虐殺”,到了中年想求得原諒卻沒能如願。

  (1)“我”:不但不愛,並且嫌惡它,認為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兒。

  小兄弟:和“我”相反,雖然多病、瘦的不堪,卻最喜歡風箏。

  (2)在買不起,哥哥不許放的情形下,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

  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的跳躍。

  (3)動作和神態。

  (4)天真、活潑、可愛。

  (5)很自責。

  (6)是笑柄、可鄙的。

  1、做好了蝴蝶風箏的竹骨,還沒糊上紙,有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

  2、不一樣,他做的是蝴蝶風箏,其他孩子放的是蟹風箏、蜈蚣風箏、瓦片風箏。

  3、聰明、有創意、心靈手巧。

  小兄弟:驚惶的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

  “我”:破獲秘密的滿足,很憤怒。

  因為小兄弟瞞了我的眼睛,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兒。

  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竹骨,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

  “我”傲然走出,小兄弟絕望的站在小屋裡。

  雖然當年對小兄弟非常粗暴,但是魯迅是不希望小兄弟成為沒出息的孩子,是為了他好,所以才不讓他放並憤怒的毀掉了他的風箏。

  同學躍躍欲試。

  同學表演。

  形成新期待

  透過回顧所學,鍛鍊學生總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透過有感情的朗讀培養學生德朗讀、感悟能力。

  透過師生互動,培養學生準確提取文中資訊的能力。

  透過引導、提問,學生生成對事件的概括模式

  透過分析課文,培養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分析問題的能力。

  透過強化確認,讓學生體悟手足情深。

  在對比中體悟人物的情感。

  在表演中加深體會,進一步鞏固所學,加深認識。

《風箏》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學會本課12個生字(含3個多音子)及10個新詞。

  過程與方法: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2、5、6、9自然段中自選一段背誦。體會課文中描寫“我”的心情,想法與文中的關係。

  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理解劉老師對學生的熱愛,對生活樂觀積極的態度。

  教學難點學習通過幾件事寫人的表達方法。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5)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見一些身體有殘疾的人。有些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走出了一條燦爛的人生之路。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理想的風箏”講述的就是一個殘疾人的故事。板書:24。理想的風箏

  二、整體感知。(25)

  1、思考:課文講的是誰的什麼事?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學生彙報學生字情況)。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再讀探究

  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4。組內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小組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5。根據學生所提問題,教師大體歸納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

  (1)課文講了劉老師的哪幾件事?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二者有什麼關係?

  (3)為什麼“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學生分組討論,然後全班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劉老師的兩件事:一是劉老師上課,講他上謀生動而富有激情,體現他對祖國深深的愛;講他循循善誘,熱愛學生。二是劉老師課下放風箏,講他在放風箏時釋放出來的對生活的愛與追求,以及對我的影響。

  三、佈置作業:一般生:抄寫生字詞(10)

  優秀生:查閱資料,深入理解。

  第二課時

  一、匯入課題(5)

  1、師板書;風箏2。師再板書“理想的”

  3、師讓生看課題提問(板書大“?”)

  4、生一提:為什麼要加上“理想的”?

  5、生二提:理想的風箏什麼樣?

  6、師:你們提的問題提得都不錯,老師也有問題,不過先不告訴你,請同學們先讀課文,然後你們猜一猜,老師會提什麼問題?生自由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25)

  1.師:本文講了誰?劉老師

  2.師:他的樣子怎樣?在第五自然段(師讓生齊讀)

  3.課件:師出示這一文段,並設問:從外貌上,你覺得

  劉老師怎樣?

  生:忠厚生:慈祥

  4.師提示:劉老師還有一個使一看就忘不了、與平常人

  不一樣的特徵是什麼?

  生:殘疾(生再齊讀這一段。)

  5.師:課文還寫了劉老師的什麼事?

  生:玩風箏生:講課

  6.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細讀揣摩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7.班上彙報。

  ⑴為什麼“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因為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裡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⑵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麼關係?

  課件:劉老師在課堂上,“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不知道要跳躍旋轉多少次”。這是靠頑強的毅力給學生上課。

  劉老師課講得好。他對學生充滿了愛。劉老師課下喜歡放親手製作的風箏。“絕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故意撒脫手”,“拄著柺杖,蹦跳著去追”,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流露。

  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⑶課件:結尾句“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讚歎,又是在告誡我們:應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造生活。

  三、對課文進行總結(10)

  1.你覺得劉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從課文哪裡可以看出來的?最好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2、課件:劉老師是個()的人

  3、生討論

  4、師:誰願意展示你的答案。

  生一:我認為劉老師是個堅強的人,因為課文這樣寫道“……”

  生二:我認為劉老師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因為課文這樣寫道“……”

  生三:我認為劉老師是個頑強的人,因為課文中這樣寫道“……”

  5、為什麼叫“理想的風箏”?

  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誌,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託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與不懈追求。

  四、從這篇課文學到什麼表達方法。課件文字

  生二答:我回答的是第三個問題:我學到的方法是借物喻人。

  生三答:我回答的是第三個問題:我學到的方法是透過外貌來寫品德。

  生四答:我回答的是第三個問題:我學到的方法是寫好某個人主要透過事來表達。

  五、學過這篇文章後,你最受感動的是什麼?

  六、佈置作業(5)

  一般生:熟讀課文,找自己喜歡段落背誦

  優秀生:(1)寫法上的啟示。

  (2)你想對劉老師說什麼?

《風箏》教學設計12

  一、初解“和”字

  1、小朋友們,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從形成到現在有著悠久的歷史,任何一個看似平常的字背後或許都蘊藏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和特殊的含義呢!

  2、比如,這個簡簡單單的“和”字,板書。

  3、小朋友,什麼情況下我們會用到這個“和”字呢?如:你和我等,說得是人。小花和小草,這是物。跳高和跑步,這是運動專案……兩個同類的詞都能用“和”聯絡起來。

  4、生自由地說一說。

  二、讀文找“和”

  1、今天咱們來學習的這篇課文與“和”字就大有聯絡呢!

  2、請小朋友們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請教小夥伴。想一想你能從課文裡找到幾對“和”。

  3、生自由讀課文。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4、出示課文生字詞語,請生個別讀,讀得好的做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讀不好的請小朋友提提意見。

  5、這些詞語寶寶可調皮了,一不注意它們都跑回句子媽媽懷裡去了,你還能認識它們嗎?出示帶生字詞的句子,請生讀一讀。

  6、小朋友們真能幹,這麼快就學會了這麼多的生字寶寶,接下來就考考小朋友們的眼睛亮不亮了,小腦筋動得快不快了,快速讀課文你從課文裡能找到幾對“和”呢?

  7、生彙報。預設:紙船和風箏、松鼠和小熊、山頂和山腳、松果和草莓、快樂和幸福、漂和漂、折和扎、放著和掛著、 拿和抓……據生答板書。

  三、細品“和”樂

  1、你能用黑板上這些詞根據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嗎?

  2、預設: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課文裡有句話和你們說得很像,出示句子: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

  3、松鼠和小熊一個住在山頂,一個住在山腳,這普普通通的紙船和風箏居然能讓兩個隔得那麼遠的小動物成了好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呢?莫非這兩樣東西有著神奇的魔法?

  4、讓我們仔細研究下課文的2-5自然段,相信大家肯定能找到答案。

  5、出示2-5自然段。請生自由讀讀課文,思考:紙船和風箏給松鼠和小熊分別帶去了什麼?

  a、紙船(2-3)

  1、紙船給小熊帶去的是快樂(松果)。你從哪知道的?

  2、出示句子,請生個別讀。讀第三自然段,師:這松果是怎麼來到小熊身邊的呢?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從山頂到山腳可能會經過哪些地方,這紙船才來到小熊家門口呢?生自由想象,出示說話練習。板書:漂

  3、誒,小朋友,這松果是誰最喜歡吃的東西呀?那小熊又不愛吃松果,幹嗎要送它一個松果呢?

  4、看來,紙船帶去的不只是松果,更重要的是它還帶去了——快樂,情意,心意,友誼……

  (5、小朋友以前收到過像這樣雖然不貴重,但卻包含著許多情意和快樂的禮物嗎?)

  6、是呀,有個詞叫禮輕情意重,難怪小熊收到這樣的禮物會樂壞了呢。

  7、讓咱們一起帶著曾經我們的朋友帶來的那份暖暖的情意去感受小熊現在得到的深深的快樂吧!齊讀這兩段。

  b、風箏(4-5)

  1、有句話叫禮尚往來,既然小松鼠送來了這麼好的禮物,那小熊肯定也得表示表示了。他想給松鼠送個草莓,那趕緊也來折只紙船吧!不行?為什麼不行呢?那要怎麼辦?

  2、生讀第四自然段,這風箏又會飄過哪呢?請生用手的動作來演示飄。板書:飄。

  3、這飄到山頂的風箏又給小松鼠捎去了什麼呢?

  4、板書:幸福,請生和老師一起書寫幸福。小朋友有收到過這樣幸福的禮物嗎?

  5、小松鼠此時此刻和那時候的你們一樣幸福,讓我們也來讀讀這段話,去感受友誼給小松鼠帶去的幸福吧!

  6、就這樣,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那是因為:出示:紙船和風箏給他們倆帶去了( )。

  7、小朋友肯定也有自己的好朋友,看了松鼠和小熊這對好朋友,你想給自己的好朋友送上什麼禮物呢?出示練習,生口頭說一說。其實,除了好朋友,我們還可以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們送上這樣溫暖的禮物。我想它會比其他昂貴的禮物顯得更貴重。

  四、“和”外之音

  1、有幸福的時候就會有難過的時候,松鼠和小熊這對好朋友,像小朋友們一樣也會吵架呢!板書:好 吵。那到底他們為什麼吵架?後來又和好了沒有呢?留待下節課再來學習吧。

  2、寫字。

《風箏》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1、透過活動與實踐,使學生學會扎制簡單的風箏。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動手製作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

  4、培養學生耐心細緻、不怕困難、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扎制簡單的平板式風箏的方法,學會扎簡單的風箏。

  2、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善於觀察、勇於創新,創作出造型各異的風箏。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風箏骨架、成品風箏。

  四、教學過程

  程式

  內容

  師生活動

  活動意圖

  創設情境

  運用古詩《村居》匯出“風箏”,播放影片,激趣匯出“扎”。

  讓學生背誦《村居》,說出“紙鳶”的意思,學生觀看影片。教師板題:扎風箏。

  揭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實物展示

  教師展示課前製作的兩個風箏(蝌蚪式風箏、六邊形風箏)及風箏骨架。

  教師展示風箏的同時,請學生仔細觀察,說出扎風箏的特點:左右對稱。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導探究

  教師根據學生的總結,利用投影演示。(提線拴制方法。①找到中軸(豎竹條)與上橫條的交點;②以交點為中心,向左右兩邊各量一段相等的距離,穿線。

  ③在中軸與下橫條的交點再穿一線。④將風箏平放桌面,提起提線,當上提線所處的平面與風箏面垂直時,下線的長度就定下來了,將三線拴合,打結,風箏製作完成。)

  學生在小組內觀察、動手製作、討論、研究骨架的綁紮方式、拴提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風箏的對稱,明確製作過程。

  透過嘗試,知道蝌蚪式風箏扎制的步驟及如何保證左右對稱,感悟製作技巧。

  遷移創新

  學生基本掌握了扎蝌蚪式風箏的方法後,遷移發散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別的式樣的風箏。

  教師巡視指導,點撥製作技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作:扎、糊、拴提線、繪。

  增強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意識,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展示評價

  學生展示合作的風箏。

  學生談創作意圖,最後評出扎的優秀的風箏。師生共同總結。

  培養學生審美、評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

  課後拓展

  播放影片。傳承風箏的文化,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下課後,週末裡,我們再看誰的風箏飛得最高?試著發現問題,完善製作的風箏,總結放風箏的技巧。

  既檢測了學習效果,又調動了實踐的積極性。

《風箏》教學設計14

  一、匯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松鼠嗎?松鼠長什麼樣?它最喜歡吃什麼東西?(松果)對,小朋友對小松鼠還記憶猶新,不過今天老師要向小朋友們介紹的兩位朋友裡邊除了松鼠以外還有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請看課文。

  二、學習生字和課文

  1、請小朋友們用鉛筆標出課文的自然段,並回答出來。

  2、自由讀課文,同時用鉛筆把文中的生字勾出來,多讀幾遍讀熟為止。

  3、同桌交流、幫助,解決不認識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生字。

  5、開火車讀,分小組讀。

  6、全班交流:識記生字採用的方法有哪些?

  如:熟字加偏旁:不──土──壞少──口──吵

  比一比:環──壞爪──抓每──莓

  7、給生字組詞,不對的要及時給予糾正。

  8、分4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內容:

  ⑴小組成員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提出來,其他成員給予幫助。

  ⑵組內成員分段讀課文。

  ⑶邊讀邊思考:

  ①課文有幾幅插圖?分別畫了什麼?

  抽生一一作答。

  ②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③紙船和風箏在松鼠和小熊之間起了什麼作用?

  ⑷全班齊讀課文。

  ⑸分組分段朗讀課文。

  ⑹讓生提出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全班一起解決。

  ⑺學習了課文以後,小朋友們明白了什麼?

  三、鞏固練習

  1、分段檢查朗讀情況:

  小朋友們,誰能讀好第一段,就請站起來讀。(以下各段類推)

  2、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讓生按照書上的提示和自己的想法把小熊和松鼠之間發生的事情表演出來,看誰表演得最好。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一讀(完成課後的“我會讀”)

  3、比一比,看誰讀得又快又好(複習生字)

  二、指導寫字

  1、觀察所要書寫的8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擺放。

  2、師示範寫並講解:

  8個生字,有6個字是左右結構中的左窄右寬的型別,寫時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

  “祝、福”:左邊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幸”:下邊只有兩橫,而不是三橫“羊”。

  3、生描紅,後臨寫,師巡視指導。

  三、課後實踐

  請小朋友們回家去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同時說說你明白了什麼?

《風箏》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樂意透過上網或查閱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資料,或動手做一做風箏,舉辦一次小小風箏展覽會。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朗讀體會“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2)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3)鼓勵動手做風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二、教學重點:

  學寫12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四、課前準備:

  教師: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放風箏的片斷,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製作風箏的有關材料。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喚起情感,匯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匯入學習: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出示課題,帶著情感朗讀課文第一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指名學生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後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覆朗讀。

  5、引導發現、生疑:讀後有什麼發現,產生什麼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點:一是讀中發現:“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是挺高興的,放風箏的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讀中生疑:我們的心情為什麼會起這樣大的變化?)

  三、細讀深究,體悟情感

  1、學習第2自然段。

  a、讀一讀:激勵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段。

  b、說一說: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寫了些什麼嗎?

  c、想一想:角色轉換,想象:如果是你在做著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麼呢?

  d、找一找: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

  e、結一結:(師)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於它充滿著憧憬和希望。

  f、賞一賞: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嚮往、渴望、喜悅)朗讀全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a、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幹什麼?

  b、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放風箏畫面。

  c、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麼,與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裡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e、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f、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四、課堂練習

  1、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a、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b、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c、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2、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五、課外延伸

  上網蒐集或查閱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製作資料袋,放到班級園地裡展示。

【《風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