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圓的面積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P67-6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並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並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相關問題。

  2、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進一步體會“轉化”和“極限”的數學思想,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絡的邏輯之美,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前些日子我們已經研究了圓,今天咱們繼續研究圓。

  2、畫圓

  首先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圓規在練習本上畫一個圓。

  3、比較圓的大小

  請小組內同學互相看一看,你們畫的圓一樣嗎?為什麼有的同學畫的圓大一些,有的同學畫的圓小一些?看來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4、揭示課題

  我們把圓所佔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出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確定策略,體會轉化

  (1)明確研究問題

  師:同學們都認為圓的面積與它的半徑有關,那麼圓的面積和半徑究竟有怎樣的關係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2)體會轉化

  怎麼去研究呢?這讓我想起了《曹衝稱象》的故事。同學們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嗎?誰能用幾句話簡單地概括一下這個故事?曹衝之所以能稱出大象的重量,你覺得關鍵在於什麼?(把大象的重量轉化成石頭的重量)

  其實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我們就常常用到轉化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大腦中快速搜尋一下,以前我們在研究一個新圖形的面積時,用到過哪些好的方法?

  預設:

  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推導方法。

  當學生說不上來時,老師提醒:比如,當我們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是利用什麼方法推匯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割補法)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又是怎麼推匯出來的呢?(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課件演示推導過程)

  小結:

  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同點?

  (3)確定策略

  那咱們今天研究的圓是否也能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呢?(……)

  如果我們也像推導三角形、梯形面積那樣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圓形拼一拼,你認為可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嗎?那怎麼辦呢?(割補法)怎麼剪呢?

  ①引導學生說出沿著直徑或半徑,把圓進行平均分;

  ②師示範4等份、8等份的剪法和拼法;

  2、明確方法,體驗極限

  (1)學生動手操作16等份的拼法;

  (2)比較每一次所拼圖形的變化;

  (3)電腦演示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所拼的圖形,讓學生體驗分成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

  3、深化思維,推導公式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轉化後的長方形,它與原來的圓有什麼聯絡?(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2)交流發現,電腦演示圓周長和長,半徑和寬的關係。

  (3)多讓幾個學生交流轉化後的長方形和原來圓之間的聯絡。

  (4)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現在要求圓的面積是不是很簡單了?知道什麼條件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了?

  出示主題圖求面積:這個圓形草坪的半徑是10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判斷對錯:

  (1)直徑是2釐米的圓,它的面積是12.56平方釐米。()

  (2)兩個圓的周長相等,面積也一定相等。()

  (3)圓的半徑越大,圓所佔的面積也越大。()

  (4)圓的半徑擴大3倍,它的面積擴大6倍。()

  3.知道了半徑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那知道圓的周長能求出圓的面積嗎?

  四、總結新知,深化拓展

  1.小結:

  透過剛才的研究同學們推匯出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大家運用轉化的方法把圓這個新圖形轉化成了我們已經學過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以後大家遇到新問題都可以用轉化的方法嘗試一下。

  2、拓展

  在剪拼長方形的過程中,有同學產生了疑問,能不能把剪下來的小扇形拼成三角形或者是梯形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拼的過程)

  那利用拼成的三角形和梯形又能推匯出圓的公式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後去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算一算,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2

  目標預設: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估算、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並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並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方法的價值,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合情推理的能力,培養空間觀念,並滲透極限思想。

  教學過程:

  一、引導估計,初步感知。

  1、出示圓形電腦硬碟。引導學生思考:要求這個硬碟的面積就是要求什麼?圓面積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2、估計圓面積大小與半徑的關係。

  師先畫一個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邊長為半徑畫一個圓,估計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多少倍,在這裡正方形邊長是r,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圓的面積與它的半徑有什麼關係?

  二、動手操作,共同探索。

  1、引發轉化,形成方案。

  (1)我們如何推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公式的?

  (2)準備如何去推導圓的面積?

  2、動手操作,共同探究

  (1)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8份,每一份的圖形是什麼形狀?能把這些近似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學過的圖形嗎?

  (2)動手操作。同桌為一組,把課前準備的16份拼一拼,能否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3)比較:與剛才老師拼成的圖形有何不同?

  (4)想象:如果我們把這個圓平均分成32份、64份……拼成的圖形有何變化呢?

  如果一直這樣分下去,拼成的圖形會怎麼樣?

  3、引導比較,推導公式。

  圓與拼成的長方形之間有何聯絡?

  引導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三個角度去思考。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圓的面積=∏rr

  =∏r2

  追問:課始我們的估算正確嗎?

  求圓的面積一般需要知道什麼條件?

  三、應用公式,解決問題

  1、基本訓練,練練應用公式,求圓的面積。

  2、解決問題

  (1)出示例9,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要求噴水器旋轉一週噴灌的面積就是求什麼?噴水距離5米是指什麼?

  (2)學生計算

  (3)交流,突出5平方的計算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十九1求課始出示的光碟的面積

  2、在一塊長方形的草地上,一隻羊被3米長的繩子拴在草地正中央的樁上(接頭不計)這隻羊最多能吃到多大面積的草?

  五、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重點的

  地方有哪些?

  引導學生回顧圓面積的推導過程,知道圓周長如何求面積?總結圓面積計算的方法)

  六、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51頁2、3、4題

  拓展右圖中正方形的面積是8平方釐米。已知圓的直徑如何求面積,已知圓的周長如何求面積。

  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反思:

  1、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教材透過例7,用數方格的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具體過程是這樣的:先讓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數出1/4圓的面積,再推出圓的面積,然後填寫表格,透過觀察資料,發現圓面積與它的半徑的關係,整個過程費時又費力,教學時出示例7的圖形,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估算圓的面積,從而發現圓的面積與半徑的關係,省時又省力,為本課重難點的掌握,贏得了時間。在推匯出計算公式後,不急於進行例9的教學而讓學生做練一練中的題目,在學生掌握了圓面積計算公式後,再學習例9,解決實際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重視動手操作,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當學生探究思維的火花被點燃時,教師巧妙地引導示範、演示,一步步深入挖掘學生的創造性,荷蘭數學教育家費賴登塔爾認為:數學學習是一種活動,這種活動與游泳騎腳踏車一樣不經過親身體驗,僅僅看書本聽講解觀察他人的演示是學不會的,因此在關鍵的“化圓為方”環節中,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促使學生的思維由量變到質變,同時操作活動中又巧妙地利用學生的想象把分割過程無限細化,滲透極限思想。

  3、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噴水器噴水、光碟、羊吃草問題都是學生常見的生活情境,透過把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學生既體驗到活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快樂,也感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羊吃草問題,引發了學生對視而不見的生活現象的“數學思考”。同時羊吃草範圍的圓,看不見摸不著,需要學生想象力的參與,在練習層次上加深了一步。過早地解決實際問題,不利於學生基本技能的形成。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3

  設計過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提出了圓的面積概念,接著讓學生嘗試運用以前曾多次採用過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面積,引導學生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再一次讓學生熟悉運用“轉化”這種數學思想方法來解決較複雜的問題的策略。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內容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圓,會求圓的周長,在學習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已經學會了用割、補、移等方式,把未知的問題轉化成已知的問題。因此教學本課時,可以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推匯出圓的面積公式。

  基於以上的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提供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課件,讓學生經歷和體驗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會利用公式計算圓的面積,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能力;透過網上教學和學生的自主探究,培養學生應用網路工具獲取知識,進行實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接觸並更能理解極限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

  3、情感目標:

  透過網路化學習,激發學生應用網路環境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感知圓的面積:(課件出示一大一小的圓)

  師: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的?(板書:由半徑決定)

  2、感知圓的面積有大有小:

  (選擇兩個面積不同的圓)

  師:大家看,這兩個圓的面積一樣大嗎?說明:圓的面積有大有小。

  師:那誰能說說什麼叫做圓的面積?

  (揭示:圓所佔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透過想辦法表示圓的面積和比較兩個圓面積的大小,以及區分圓的周長和麵積等途徑,讓學生充分感知圓面積的含義,為概括圓面積的意義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生合作探索,交流操作經驗

  1、初步感悟:

  (1)課件出示:書103例7圖。

  師:圖中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釐米。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麼?

  原來我們數方格的時候,不滿一格算半格,這裡有兩格特別接近滿格,(課件閃爍)我們數的時候安滿格計算。

  透過數圓的面積,得到整圓的面積,然後把表格填完整。

  學生填表、計算,彙報

  小結:透過數方格的方法我們得到了圓的面積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想知道圓的面積到底是多少,看來還需要知道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小組合作操作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師: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找出求圓面積的方法。

  3、師:同學們,我們以前都學過哪些平面圖形呢?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以平行四邊形為例,想一想,我們是怎樣推匯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的?(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利用電腦課件的演示,達到透過對舊知的回憶,激起學生從舊知識探索新知識的興趣,並明確思想方向,有利於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

  師:那我們應該怎樣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呢(板書: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對由直線圖形過度到曲線圖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生動、愉悅、民主的學習氣氛中開始新的學習。為學生開展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4、師:剛才我們已經複習了以前我們利用平移、割、補等方法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那能不能把圓也轉化成學過的圖形來計算?

  你想採用什麼方法把圓轉化成學過的圖形?

  [設計意圖:透過研究圓的面積與半徑的關係,引導學生尋找用半徑求圓面積的方法,並以此為主線展開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

  師:請各小組先商量一下,你們想拼成什麼圖形,打算怎麼剪拼,然後動手操作。

  [注:在要給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動手操作,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獲取經驗,這一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個體發展的空間,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收穫和體驗。

  師:請大家把各自的拼圖展示給大家(鼓勵不同的拼法),並且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組拼成的是什麼圖形,是用什麼方法剪拼的。(學生可能出現拼成近似平行四邊形、近似長方形、近似三角形、近似梯形等方法。)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把圓剪拼成各種圖形,鼓勵不同拼法,引導發揮聯想,讓學生透過比較得出沿半徑剪拼的方法是較為科學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方法的指導,給學生提供了自行探究,創造性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不僅會知法,而且會選法,這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三)利用課件演示,呈現經驗總結

  [注:由於學生的個體不同,收穫也有不同,以往只通過實驗操作的方式,學生會在操作中出現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如有的完成不了實驗,有的誤差很大等等,沒有充分的說服力,不能幫助學生對圓的面積進行充分理解。直接影響了本堂課的教學效果,而且學生幾何知識的形成,感知的知識往往是片面的,零散的,不完整的,所以在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後,又為學生提供了教學軟體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觀察這一個實驗的過程,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所以我們藉助現代資訊科技,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空間觀念,幫助學生建構。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4

  一、內容簡介及設計理念

  本節課是在學生充分認識了圓的各部分的特徵和掌握了園的周長的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透過對圓面積的研究,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為以後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打下基礎。本課的教學要求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概括等能力。

  本節課設計了三次探究活動,第一次探究活動,透過折一折和剪拼把圓轉化成已經學過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得到了解決問題的思路。第二次探究活動,圍繞著“怎樣使折出的圖形更像三角形”、“使剪拼後的圖形更像平行四邊形”這些問題開展操作、想象活動,充分體驗了“極限思想”。

  第三次探究活動,學生藉助數字、字母、符號等,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推匯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二、教學目標:

  1.經歷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2.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圓的面積。

  3.在探究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極限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四、教學準備:

  圓形紙片、剪刀、多媒體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第一次探究,明確思路,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2、第二次探究,明確方法,體驗“極限思想”

  3、第三次探究,深化思維,推導公式。

  4、解決問題

  5、小結

  三、知識應用(出示一個圓)大家看,這是什麼圖形?

  師:你已經掌握圓的哪些知識?

  師:關於圓你還想探討什麼?

  (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師:誰能摸一摸這個圓片的面積。

  師:那這個圓的面積怎麼求呢?(學生沉默),請你在大腦中搜索一下,以前我們研究一個圖形的面積時,用到過哪些好的方法?

  師:那圓能不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呢?請大家利用手中的圓紙片,先想一想,再動手試一試,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教師巡視[【評析】“圓”作為一種由曲線圍成的圖形,與學生頭腦中熟悉的由直線段圍成的圖形(如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差別比較大,因此當老師提出“怎麼求圓的面積呢”,學生感到很茫然。此時,學生最渴望得到老師的指點。作為教師,如何施展自己的“點金”術,取決於教師的教學理念。

  在這裡,老師沒有直截了當地講“方法”,而是從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入手,引導學生從頭腦裡檢索已有的知識和方法:“以前我們研究一個圖形時,用到過哪些好的方法?”這樣設計,既在學生迷茫時指明瞭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又讓學生把“圓”這個看似特殊的圖形(用曲線圍成的圖形)與以前學過的圖形(用直線段圍成的圖形)有機地聯絡起來了,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絡,促成了遷移。

  師:好,同學們停一停。剛才老師發現有的小組已經有想法了。我看你們小組的想法就很好,誰代表小組上來說一說?大家認真聽,看看他們是怎麼想的。

  師:噢,你想把圓轉化成我們學過的三角形來求它的面積。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師:這像我們學過的什麼圖形?

  師:你想把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來求它的面積,是不是?

  師:剛才同學們有了兩種思路,可以把圓折一折,想轉化成三角形,還可以透過剪拼把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不論哪種方法,都是把圓轉化成學過的圖形來求它的面積。(板書:轉化[【評析】透過第一次探究,學生產生了兩種很有價值的思路。即透過折一折,把圓轉化成近似的三角形;透過剪拼把圓轉化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教師設計了“你們發現這兩種方法的共同點了嗎”這一關鍵問題,旨在引導學生透過回顧反思,達到滲透“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的目的。]。)

  師:同學們剛才也發現了,不管是折出的圖形,還是剪拼出的圖形,都不是很像三角形,怎樣讓它更接近這些圖形呢?是不是得進一步研究。請每個小組在兩種思路中選擇一種繼續研究。

  師:各個小組都研究出結果了,誰想先來展示一下?請你們小組先說。

  師:為什麼要折這麼多份?

  師:你們同意嗎?這就是把圓折成16份時其中的一份(貼在黑板上),和剛才平均分成4份中的一份相比,確實像三角形了。如果想讓折出的形狀更接近三角形,怎麼辦?

  師:你繼續折給大家看看。(學生折起來很費勁)看來同學們再繼續摺紙有困難了,老師在電腦上給大家演示一下。這是同學們剛才把圓平均分成16份的形狀(課件演示“正十六邊形”),這一份看起來像是三角形了。現在我們再把它平均分成32份,有什麼變化?(課件演示,並突出其中一份的形狀。)

  師:你發現了什麼?

  師:如果分的份數再多呢?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分的份數越來越多,那其中的一份會是什麼形狀?

  師:同學們,用這個方法,成功地把求圓的面積轉化成求三角形的面積,你們的方法真好。有不一樣的方法嗎?(一個小組迫不及待地舉手想發言)請你們小組派個代表展示你們的成果。

  師:這個方法還真不錯,這個小組把圓剪成8份(把這個小組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和剛才剪成4份拼成的圖形相比,有什麼變化呢?

  師:能讓拼成的圖形更接近平行四邊形嗎?

  師:哪個小組分的份數更多?

  (教師讓另一組展示自己平均分成16份後拼成的圖形。)

  師:和前兩次拼成的圖形比,又有什麼變化?

  師:如果要讓拼成的圖形比它還接近平行四邊形,怎麼辦?

  師:我們讓電腦來幫忙。大家看,老師在電腦上把這圓平均分了32份,看拼成新的圖形,你有什麼發現呢?(課件演示。)

  師:把這圓平均分了64份,看拼成新的圖形呢?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生透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匯出圓的面積公式。

  2.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面積計算。

  3.滲透轉化思想,初步瞭解極限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具準備】

  1.CAI課件;

  2.把圓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紙板若干個;

  3.剪刀若干把。

  【教學過程】

  一、嘗試轉化,推導公式

  1.確定“轉化”的策略。

  師: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當我們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是利用什麼方法推匯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師:對了,我們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轉化”成其它圖形的方法來推匯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

  2.嘗試“轉化”。

  師:那麼,怎樣才能把圓形轉化為我們已學過的其它圖形呢?(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師:如果我們用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組,就可以將這個圓形“轉化”成其它圖形了。同學們,老師為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個已經等分好了的圓形,請你們動手拼一拼,把這個圓形“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其它圖形,開始吧!

  3.探究聯絡。

  師:同學們,“轉化”完了嗎?好,請大家來展示一下你們“轉化”後的圖形。

  師:誰來告訴大家,它們的面積有沒有改變?

  師:是的,沒有改變,就是說: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面積=圓的面積。

  4.推導公式。

  師:現在我們就來看這個長方形。同學們,如果圓的半徑為r,你們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嗎?現在請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

  師:好,誰能首先告訴老師,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多少?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如圖十三),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那圓的面積呢?

  二、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教學例1。

  師:同學們,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求圓的面積,必須先知道什麼?(出示例1)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我們該怎樣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動筆算一算這個圓形花壇的面積吧!

  2.完成做一做。

  師:真不錯!現在請同學們翻開數學課本第69頁,請大家獨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訂正。)

  3.教學例2。

  師:(出示例2)這是一張光碟,這張光碟由內、外兩個圓構成。光碟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請同學們小聲地讀一讀題。開始!

  師:怎樣求這個圓環的面積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辦法吧!

  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嗎?

  師:好的,就按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算一算這個圓環的面積吧!交流,訂正。

  三、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四、課堂作業。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6

  一、教材內容:

  本節課內容是求圓的面積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⑴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瞭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⑵幫助學生掌握圓的面積公式,並能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使學生了解從“未知”到“已知”的轉化過程,逐漸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透過例項引入,讓學生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向學生展示生動、活潑的數學天地,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索,在參與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圓的面積公式的應用。

  難點:在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學生對圓的無限平均分割,“弧長”無限的接近“線段”的理解以及將圓轉化為長方形時,長方形的長是圓的周長的一半的理解。

  四、教學流程

  1、複習遷移,做好鋪墊

  師問:

  (1)長方形面積公式

  (2)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師: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求法是借住誰來推匯出來的?

  2、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用多媒體出示:一隻小牛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長2米的繩子栓在草地上,問小牛能夠吃草的面積有多大?

  問題:

  (1)小牛能夠吃草的最大面積是一個什麼圖形?

  (2)如何求圓的面積呢?

  3、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1)師:平行四邊形面積可以轉化成長方形面積,那麼圓的面積該怎麼辦呢?

  (2)讓學生動手操作:

  教師將課前準備好的圓分給各小組(前後四人為一組)。請同學們試試看,將圓轉是否可以化成我們已學過的圖形,並求出它的面積。

  (3)讓學生轉化的過程進行展示。(略)(多組學生展示)

  (4)用多媒體進行驗證。

  讓學生閉起眼睛想一想是不是分得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於長方形。

  師:若把圓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於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也就越接近了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5)引導歸納:

  思考1:既然圓的面積無限接近於長方形。那麼我們如何根據長方形的面積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呢?

  思考2: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有什麼關係呢?

  再次多媒體展示動畫。

  師:若圓的半徑為r,則圓的周長為2πr,從而得出長方形長=πr,寬=r,

  即:圓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長×寬=πr×r

  得到:s圓=πr×r

  師: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若不知半徑必須先求出半徑再求出圓的面積。

  4、實際應用,強化新知

  (1)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求小牛吃草的最大面積是多少?

  師:強調書寫格式:a寫出公式b代入數字c計算結果d寫出單位。

  (2)出示例題:

  例題1:已知一個圓的直徑為24分米,求這個圓的面積?

  a、讓學生獨立練習,b、指名板演,c、師生評議。

  例2、一個圓形花壇,周圍欄杆的長是25、12米,這個花壇的種植面積是多少?(π≈3、14)

  a、學生獨立練習,b、指名板演,c、師生訂正。

  師:引導學生對三道題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出求圓的面積方法。

  5、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判斷題

  (1)圓的半徑擴大到原來的3倍,圓的面積也擴大到原來的3倍。()

  (2)半徑為2釐米的圓的周長與面積相等。()

  2、把邊長為2釐米的正方形剪成一個最大的圓,求這個圓的面積。

  3、一塊直徑為20釐米的圓形鋁板上,有2個半徑為5釐米的小孔,這塊鋁板的面積是多少

  6、課內總結,梳理新知

  師:(1)本節所學的主要公式是什麼?

  (2)如果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量?

  (3)已知圓的周長、圓的直徑是否也可以求圓的面積呢?如何求。

  7、佈置作業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