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英雄觀後感作文

英雄觀後感作文

實用的英雄觀後感作文(精選2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雄觀後感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

  “小小的年紀,還不懂什麼是愛,卻被你甜甜的笑給打敗……”我在電影院正準備觀賞《豬豬俠英雄豬少年》,突然,一陣音樂傳入我的耳中,我立刻大吃一驚,天哪!這不就是TFboys的《寵愛》嗎?正當我沉浸在三小隻那美好的歌聲中時,一位小朋友驚奇地叫了起來:“豬豬俠!”我這才緩過神來,發現螢幕中出現了一隻穿著喜氣洋洋的紅衣服,眼睛又大又亮的小豬。哦,電影開始了!

  為什麼要當英雄?

  傳奇五靈鎖擁有保護世界的神奇力量,卻在關鍵時刻,選中了其他五靈衛都認為一無是處的豬豬俠。豬豬俠的確只是個頑皮的小孩,但是他學會了變身。在與黑衣人的較量中,夥伴們全都自不量力,只有豬豬俠可以攻擊到黑衣人。可是黑衣人的力量實在太強,豬豬俠還是被打敗了。而且,豬豬俠還暈了過去,和菲菲一起墜入了深谷。在豬豬俠的夢中,黑衣人反反覆覆地詢問著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當英雄?”豬豬俠絞盡腦汁地思考,是因為可以和自己的偶像菲菲做朋友?是因為可以和小夥伴炫耀自己是英雄?都不是。他無論如何都找不到答案。漸漸地,他睜開了眼睛,發現菲菲正焦慮地望著他。他立刻詢問道:“你為什麼要當英雄?”“因為當英雄可以幫助別人,讓每個人都沒有困難啊!”菲菲不假思索地說。

  沒錯,當英雄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解決別人的困難!在平時生活中,英雄離我們並不遠。只要把路上的垃圾撿起來,給抱著小孩的家長讓座,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劉備曾經說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你就是英雄。

  堅持就能勝利。

  你知道為什麼“一無是處”的豬豬俠最終能夠成為五靈衛嗎?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五靈鎖的選擇,命運註定會這樣。剛開始,五靈衛遇到了一個小偷。其他五靈衛變身後火速去追趕,但超人強太過沖動,撞碎了許多市民的房子。所以他們的追趕以失敗告終。

  豬豬俠靈機一動,踩著滑板向前追去,經過不懈的努力,把小偷逼進了牆角。同時,他自己也倒在了垃圾堆中。小偷拿起一根棍子就想要打他,情急之中,他想要變身,但屢次都不能成功。結果還是五靈衛拯救了他呢!菲菲氣急敗壞地說:“你根本就不配做五靈衛!”收走了豬豬俠的手環。豬豬俠想要放棄,就告訴自己,他只是做了個白日夢而已。他依然說服不了自己,只要再堅持一下,肯定能成功的!所以,當黑衣人闖進城市時,豬豬俠立即衝上去拯救被壓在廢墟里的菲菲,菲菲被感動了,把手環還給了他。在他不懈的努力後,終於成功地變身了,並且還是五靈衛中最厲害的一個呢!

  我不禁回想起了一句名言: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小時候,我學習了跳舞,剛開始覺得非常有趣,但是訓練基本功的時候真是太苦太累了,我忍耐不住那鑽心的疼痛,便放棄了舞蹈。如今,望著舞臺上翩翩起舞的同學們,我真得很後悔,當時如果再忍耐一下,不就能跟她們一樣了?我要學習豬豬俠堅持的精神,以後無論幹什麼事情可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啊!

  這部電影弘揚的正能量可不止這些,還有五靈衛與薩奧丁對戰時分工合作,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薩奧丁想要統治世界,結果發明時走火入魔造成災害,告訴我們不能野心勃勃,目的不純……不知不覺間,螢幕中開始滾動工作人員的名單,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影廳。我認為,這部《豬豬俠英雄豬少年》真是最令我深深觸動的電影!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2

  岫巖縣實驗小學四年三班 趙禹博 這個寒假,為了讓我過一個充實而又有意義的假期,媽媽在網上幫我搜索了四部勵志電影,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便是《救火英雄》,這是一部與眾不同的火災電影,濃煙滾滾的火場、時刻爆炸的環境讓人驚心動魄,消防員用他們的勇敢、頑強、臨危不亂的精神詮釋了消防員的偉大,也給我這樣的小學生上了很好的一課......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酒廠的工人在維修一臺機器時,一不小心引起了大火,而酒廠的下面有口油井,不遠處便是天然氣管道。一位老奶奶燒紙拜祖,油井裡的油漏了出來,遇見了香火便著了起來,由於當時環境複雜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導致火勢越來越猛。消防員們奮不顧身、捨己為人,一次又一次衝入火海,採取各種辦法,把困在那裡的人們救了出來。影片中由任達華飾演的培sir,為了幫助隊友及百姓爭取逃生的機會,不惜犧牲了自己,用他的精神鼓舞了每一個人對生命的渴望與堅持。

  這部電影的最後一句話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要相信真正的陽光肯定會照射進來的。救火英雄不僅撲滅了現實世界的火,也戰勝了自己內心的黑暗,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們的勇敢、智慧、團結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在危難面前要冷靜,用自己的智慧勇敢的迎接挑戰!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3

  決賽終於落下帷幕,透過多輪角逐最終清華相聲組合奪得桂冠。出人意料的是陽光母女組合居然首場出師不利而敗北,經不起挫折的那小女兒由於自尊好勝心特強控制不住內心酸楚泣下如雨,也讓在場嘉賓觀眾憐憫惋惜競爭殘酷。復活的講解員組合一路走來過關斬將很讓人看好,也許是被複活沒有壓力或許是貴在參與總之她們沒有太在乎得失而與桂冠失之交臂。邯鄲女孩組合雖然沒能走到最後但小小年紀好學上進一路披荊斬棘難能可貴。已經落下帷幕,至於誰奪得桂冠並不重要,關鍵是貴在參與和帶來的社會影響效應且大力倡導推崇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精神是十分難得也值得欣慰的。

  雖然塵埃落定,但給人的感觸頗多,似乎看到傳統人文文化復興希望。漢語是華夏幾千年悠久歷史的見證也是精神文明的結晶,漢語成語可以說是人文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藝術的精髓。由於才疏學淺對成語的知識認識還遠遠不夠,一些成語只是一知半解,有些甚至不只是陌生。有些時候對成語的認識只界限於人們透過社會實踐生活積累而總結出的固定詞語,還顧名思義的認為成語就是形成一種習慣的詞語。後來才從成語註釋得知:固定片語的一種。特點是意義完整、結構定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在句子中通常只作為一個詞來使用,有較強的表現力。漢語成語大多由四字組成。如集思廣益等。當然成語的語言雖然沒有諺語那樣表達深刻寓意道理,但也是及其精煉耐人尋味的。

  那麼所謂成語就是固定片語的一種。。。為什麼在競賽中有些片語卻不能被成語先生認可呢?難道非要侷限於商務印書館的成語詞典嗎?如果是編纂遺漏或 就拿新華字典說吧收錄不過一萬二千字左右,其中還包括多音字,就是康熙字典也不就四五萬字左右,如此一來就能說不在一萬二千字的新華字典內就不是字嗎?不在康熙字典內就不是字嗎?正如有一期中的蚍蜉撼大樹,其中的大字完全可有可無,大字只不過是像元曲中的襯字有無都無關緊要。再說蚍蜉撼樹遠比多一個大字要精煉多,要知道成語是講究精煉的,再如有一期中寸草春暉、剪燭西窗為什麼又不完全照搬詩句而精煉講究縮寫呢?

  文化欄目節目且是傳承傳統文化值得提倡推崇,可令人費解的是既然倡導傳統文化,那麼為什麼還要追求前衛時尚附庸於網路流行呢?難道傳統文化非要摻雜PK、VS等不倫不類的詞語才更體文化內涵嗎?難道競爭、角逐、比拼就不能達到比賽目的嗎?非要摻雜英文網路語才能夠品味嗎?要知道任何流行的東西都不會是好東西,只有被遺失的東西才是最珍貴的。只有傳承傳統文化建設精神道德文明社會才能更美好。

  不經意看到後兩期且又回看了幾期,思緒萬千感觸頗多,故而此寫了觀後感直抒己臆。傳承傳統文化甚是難得,漢文化歷史悠久是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國度能與之堪比爭衡,更何況世界有六分之一之多的人口以漢語為主語。再者漢語的博大精深寓意蘊藉是任何外國語都無與倫比的,漢語的象形文字、會意文字、假借文字等是外國語無法比擬的智慧。可以說漢語隨便翻譯外文,可外語想譯漢語就沒有那麼隨便輕易了,特別是古文、詩詞與成語諺語,恐怕勢必登天還難呀!既然華夏曆史悠久文化淵源博大精深那麼為什麼還要捨近求遠崇洋媚外呢?難道這些年全民學習外語的困惑還不夠很嗎?付出的人力物力財力還不夠大嗎?再看看社會道德良知缺少還不夠糟糕嗎?文化素質道德修養可是為人起碼根本呀!沒有人性本能還能有作為嗎?再看看那些所謂的院士、博士、學者、專家、作家吧有哪一個真正無愧於人為呢?他們能直起脊樑樹立尊嚴為社會發展進步文明盡力盡責了嗎?但願社會能多出虛懷若谷謙虛謹慎德才兼備的有良知有人性有作為的有用之才。也但願欄目能一波激起千層浪且一呼百應把華夏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從而構建和諧美好幸福的社會家園。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4

  7月6日,學校組織全體同學去美羅城電影院看《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

  這部電影我已經期待很久了,這次學校終於組織我們去看了。所以當電影開始時,我就被電影內容深深吸引住了:王二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放牛娃,他痛恨鬼子,熱愛八路軍。後來替八路軍送情報,當時鬼子抓到他,讓他帶路找八路軍。二小用他的智慧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中途還讓小鬼子損兵折將,在過一線天的時候鬼子把迫擊炮留在了另一頭,三挺機關槍全部報廢,好幾個士兵出了事。他真是聰明。

  王二小帶路時就知道自己逃不出鬼子的魔掌了,但是他毫不畏懼,依然給鬼子帶路,最後他壯烈犧牲了。他的犧牲精神讓我深深感動,值得我們學習。

  他的精神很可貴,但是他被鬼子殺了讓我很難過。王二小這麼愛國,他只有13歲。這部電影讓我們知道了新中國來之不易,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5

  寒假裡,我觀看了《隋唐英雄傳》這部電視劇。它以北周楊堅滅北齊,建立大隋,血濺玄武門為背景,以秦瓊、咬金、成等人為中心,演繹了隋唐人物的英雄氣概。這部電視劇被吵得沸沸揚揚,幾個臺同時熱播,但我看了,不禁發出了疑問:這部電視劇真的像媒體宣傳的那麼好嗎?

  第一,很多故事情節與《隋唐演義》不符。王婉兒是被宇文述殺死,不是宇文智及;和秦瓊一起進京的不光有王伯當、齊國遠、李如圭,還有柴嗣昌,宇文成都這時還沒有出現,所以齊國遠和李如圭並沒有在此時喪命;秦瓊進京時給他警告的是李靖,不是劉文靜;秦瓊並沒有受過重傷,而且當時也沒有輸血的技術,更別說驗血型了,這個情節設計的實在有些荒唐;殺死文帝的不是煬帝,而是張衡,而且當朝掌握兵權的並不是楊林和宇文化及,是楊素和宇文述;李密也不是被程咬金硬拉上皇帝寶座的,他是殺了瓦崗舊主翟讓才坐上寶座,而李密也不是因為眾叛親離而失敗的,是因為在最後一戰中,他把能征善戰的秦瓊派去徵蕭銑了;王世充的征討方式也和電視劇大不相同;在“秦王宮門掛帶”一集中,秦王沒有陷牢,他並沒承認自己勾引張、尹二妃;玄武門事變,發兵的是秦王李世民,不是太子和齊王。這些情節都違背了歷史,不知這部耗資巨大的電視劇要表現什麼!

  第二,人物塑造的太假,觀後感。秦瓊乃世之豪傑,並不像電視劇裡塑造的那樣兒女情長,而且史書記載秦瓊“生得身長一丈,腰大十圍,河目海口,燕頜虎頭”,不像演員黃海冰表現的那樣玉樹臨風。

  李世民可稱為一代明主,是有口皆碑的好皇帝,他不會天天把“以民為天”掛在嘴邊。李世民不像電視劇裡表現的那樣願屈膝於李建成之下的人,導演把李世民塑造的太過於仁厚了。他不是不重視皇帝寶座,要不然,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為何娶了李元吉的愛妃,為何不斷埋怨李淵沒有及早立他為太子呢?

  在這部電視劇中,羅成的形象塑造得也不好,他竟和表哥秦瓊差點成了情敵。劇中,羅成成了痴情者的化身,為了一個女人而改變了自己的性格、意志,這不符合羅成的性格特徵,而且羅成的妻子不姓單,姓寇,他們是在馬蹄上締結姻緣,吳越反成秦晉的。

  我覺得《隋唐英雄傳》的拍攝違背了歷史,它無法和《三國演義》相媲美,導演把這部電視劇現代化了,感性化了,但這正是我不願看到的。因為,它扭曲了英雄的形象。我認為這不是一部成功的電視劇。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6

  《救火英雄》給我了中國夢 王雯宣 今年寒假看了電影“救火英雄”。電影拍的很好,片中情節緊扣主題,完全沒有浪費時間,眾多明星演技一流,讓我體會到了消防員工作的不易,跟警察一樣,哪怕付出生命,他們也要保護人民,把他們從危險中拯救出來。我們為他們驕傲。 有一種東西,它承載著人們的希望,這種東西有虛有實,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心中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夢想。上帝沒有賜予我們翅膀,但賜予了我們會飛的心和能夠夢想的大腦,使我們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從小我的心中就有夢想,夢想著趕快長大,趕快去接觸些新的東西。

  當我漸漸長大,懂得的東西多了,夢想的也多了。我也想像袁隆平爺爺一樣,為國爭光;像李連杰一樣,傳播中國文化;像馬雲叔叔一樣,取得那麼偉大的成就;像試飛英雄李中華一樣,為人民奉獻?? 還記得《開學第一課》中,要做有愛心的舞蹈老師的完瑪草,想要把太極推向世界的李連杰,花樣滑冰冠軍龐清、修建,“我再試一次!”的馬雲,以及失去雙臂的殘疾人楊孟衡、劉偉和試飛英雄李中華??這些都還歷歷在目。不只是感動與震撼,更多的是理解與領悟。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很多不同的夢想。雖然夢想不同,但追求夢想的信念,從沒有改變!這麼多的夢想,並不用全部都實現,只要實現一個就足夠。當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失敗時,不必傷心,就像楊孟衡說的那樣“用行動去療傷”!要相信,只要堅持,總會成功的。夢想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並且堅持每一個腳印,直到成功。有句古話叫做“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的確如此!我們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必須至少有一個夢想,並且要為夢想的實現而奮鬥! 新春的第一個晴天,我會到大龍山上去看嫩綠的青草。我會帶一隻大塑膠袋,撿走山路邊的垃圾。你或許也會帶著三朋四友,撿走花叢裡的空罐頭。在你彎身的那一刻,或許我也在彎身,如果我們在轉角處相遇,就打個招呼吧!或許今天的中國就真的要比昨日的乾淨一點、安靜一點、和諧一點。你,來赴約吧! 雖然我們不能像“救火英雄”一樣拯救數多人的生命,但小小的你我也一樣能為地球付出那麼一點點。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7

  最近我剛剛看完了隋唐英雄傳,裡面的劇情把我深深吸引!但是我唯一可惜的是伯當和羅成死的太不值得了,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當時程咬金不該這麼相信李密,認為他是兄弟啊!當李密死後,當道士和他的手下,可以說是兄弟把,他們跪下說了一聲皇帝的時候,我本人認為太不值得了,給這種人跪有什麼用啊!當時我還認為單雄信他們真幸運,找到的這個皇帝待人如朋友可是到最後才發現,原來他是一個昏君。

  我覺得單雄信在兄弟和孩子中間,當他必須選一個的時候,他選擇了孩子,但不願拖累自己的好妹妹和妹夫,這種痛苦甘願自己承受,這種感受是很難承受的!他是一個鐵漢子啊!當他面對著李世民他沒有跪下,他說的一句話我還記得,他說:“我寧願死在兄弟的刀下,我也不投靠你。”最後他死了,但是他的事蹟已經讓我們記得,可是說他死而無憾啊!《隋唐英雄傳》以南北朝時期北周楊林舉兵殲滅北齊班師後,侄兒楊堅又滅周建隋,自稱隋文帝始至以秦叔寶為中心的瓦崗寨眾義士匡扶正義,輔佐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為歷史背景。

  全劇以唐朝護國公秦叔寶為核心人物,從秦瓊幼年目睹隋兵欺壓百姓及少年時代的憤世嫉俗行俠仗義的成長過程,在他身邊的眾多英雄豪傑如:程咬金、羅成、單雄信、徐茂公、王伯當、尉遲恭、李世民等人物為輔線,其中本劇還增加了兩位花容月貌的虛構人物--李蓉蓉、單冰冰以作為男女情緣的主要人物容納其中,使全劇更加生動好看。隋唐末年,隋文帝次子楊廣欲謀篡位。李淵為了避難,準備攜全家離京返鄉。

  途中,李淵遭到楊廣收買的殺手宇文成都的襲擊,危難中正巧碰到押送囚徒的秦瓊。秦瓊擊退宇文成都,救出李淵後,得知殺手是楊廣派出的,又怕多事,不辭而別。為了報答秦瓊的救命之恩,李淵為秦瓊立廟以示紀念。秦瓊把犯人送到潞州後,因欠下房錢,又患重病,被迫賣出自己的金剛鐧時,遇到了綠林好漢單信雄。他一直敬重秦瓊的為人和武藝,便厚贈銀兩。

  秦瓊在回家的途中因被錯認為是響馬,打鬥中,失手打死捕快獲罪,被當地官府發配燕山,之後他又因為羅成父親的關係,去山東節度使唐璧處當旗牌官。秦瓊到達山東不久,楊廣謀害了隋文帝篡位,當他強迫大臣伍建章偽造遺詔佈告天下大時,建章不從被殺,引起建章的兒子南陽太守伍之召起兵反隋。楊廣命韓德虎攻破南陽後大赦大下登基。被判重刑的程咬金遇救出獄後,單雄信見他是位英雄,便拉他一起做打劫的無本生意,卻得靠山王楊林的幾十萬兩餉銀,便當眾燒燬捕批牌票。不料單雄信和程咬金又在黃土崗被捕,於是徐茂公等好漢人返山東,救出二人,聚義瓦崗寨,擁戴程咬金為“混世魔王”粉碎了隋軍的多次征討。

  瓦崗軍的程咬金覺得當皇帝沒趣,把王位給了謀士李密。李密便自立為西魏王,統兵掃隋,得到天下響應。遊幸到揚州的隋煬帝終於被自己最信任的宇文化及殺死。李密趁機拿下揚州。但他不思進取,開始腐化墮落不說,還猜忌部下。而胸懷大志、深謀遠慮的李世民卻思賢如渴,廣納人才。他十分讚賞已成為他妻子的長孫姑娘的觀點:統一天下的大戰,也是爭奪人才的大戰。

  於是那些叛離李密的謀士大將們紛紛投到李世民的門下,眾叛親離的李密終於被中國籍的王世充擊敗。在李世民的統帥下,徐茂公、秦瓊等人等率兵掃平了十八路反王。演繹了場頗為神奇的故事。然而才高功大的李世民一直被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所嫉恨,他們謀害李世民的陰謀暴露後,忍無可忍的李世民翦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事後李世民也被群臣擁戴登上帝位,是為唐太宗。

  總之,我相信精彩,不是說出來的,而是體會出來的!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8

  這部電影說太好不算,說差也不至於,除了故事情節不夠精細,場面略微暴力,以致我看完去吃飯時還手抖外(也可能是自我承受能力太弱),其他的都還好,主演不止顏值擔當,還是演技擔當。最令我想短話長說的是關於火鍋,和重慶。

  我從未去過重慶,也沒有對重慶展開過過多的想象。但是這部電影激發了我一定要去重慶吃一回火鍋的慾望。大熱天的時候,也許更愛一支冰棒,一碗刨冰,但是和相熟的朋友,老同學一起圍著熱氣騰騰的九宮格呼哧呼哧,一起面紅耳赤,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就像有人喜歡在炎熱的夏天的晚上一起吃燒烤,喝啤酒,這完全是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一種野性的釋放。縱然優雅的西餐禮儀象徵文明,人類越來越把自己標榜為文明的產物,但是我們源於自然,生於野性,在以優雅的姿態維持了社會的基本穩定後,我們可以偶爾釋放野性,偶爾粗獷,偶爾辣得有失儀態。在我看來,火鍋可以釋放我們的內心,辣可以豐富我們的狂熱。在汗流浹背,蟬聲鳴鳴的燥熱之時,約一群朋友,在陽臺擺一桌食材,鍋裡的湯熱辣滾燙,不停翻騰著,我們一起喝酒,無話不談,心裡的苦楚,隨著被辣得麻木的舌頭一起無知覺,為夢想而奔騰的熱血,如這鍋裡的湯一樣翻滾,朋友之間的感情,就是不管多少年,都可以輕鬆的坐在一起吃火鍋。這就是電影裡結局時的畫面,他們四個老同學偷偷在醫院的陽臺擺了一桌火鍋,灰綠的畫面是歲滄桑過後的沉澱。我腦補了最後的畫面,忽然間烏雲密佈,山雨欲來,就一眨眼功夫,沒來得及端走熱騰騰的鍋,雨水已經打溼頭髮,順著髮梢溼了眉眼,他們顧不上桌椅食材,忙不迭得奔回簷下,雖為那未吃上口的火鍋深感惋惜,但是一起看瓢潑大雨也是一種刺激,和吃了麻辣一樣的心情爽快。

  經歷了搶劫,打匪,幾次掙扎於死亡邊緣,刀搶,鮮血,皮開肉綻,他們只是現實社會中一群謀生的人群,接受著社會對他們的道德的考驗。電影的深層價值觀不敢妄作評論,只是有一點,以搶劫銀行並故意致多人死亡這種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大罪來掩蓋或者說弱化了私自盜竊銀行資金,妄想偷天換日的行為,這是經不起法律和正義上的深究的。

  放下這些人類活動不管,電影依然很成功的展現了一個美麗的城市。熱浪席捲時突然間大雨滂沱,將升騰的熱氣衝化,埋進大地,享受短暫的涼爽。雨水順著青色的石板樓梯往下滑,灼熱的地板貪婪的舔著順勢鋪張開的雨水,安靜的洗個涼水澡。

  等雨停了,山尖的雲還掛著水滴,穿著拖鞋,用路上流著的雨水沖沖腳,一起去街坊四鄰的巷子裡吃次九宮格吧。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9

  自從《史記》以來,“荊柯刺秦”的故事一直被人稱頌,其中獨立個體抵抗強權的精神更是其中的核心,而“俠”也被定義為“以武犯禁”,武俠文學和後來的武俠電影的社會功能是用俠的形象在一定程式上衝破社會禁忌,對抗強權政治,為讀者或觀眾提供了在現實中得不到的快感。

  張藝謀的《英雄》題材來自“荊柯刺秦”,它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古典美,讓我們領略了古代氣質的精神大餐。當時七國爭霸天下,而秦國勢力最強,有一統天下之勢,所以秦王成了眾多刺客行刺的物件,其中對他構成威脅最大的是趙國的四名刺客:無名、殘劍、飛雪、長空。他們是對荊軻之類專為豪門貴族賣命的亡命之徒。而在電影中,他們是一種新的身份示人,是士與俠的綜合。在短短的電影《英雄》中穿插了友情、親情和愛情以及大情大義。趙國大將的女兒(飛雪)為報家國之仇,與心愛之人(殘劍)歷經艱辛,苦練劍法,終有所成,即便決定刺秦,奈何在最後即將成功的一刻,殘劍卻領悟到了更深的大義——天下蒼生。與天下蒼生相比,個人的得失便不再稱得上什麼得失,個人的愛恨、苦於眾人的不理解,只能背下懦夫的罵名,然而在無名天下獨一無二的劍法前,他也只能申明大義,竭力相助。長空本著對無名莫大的信任,將自己的命運交由他來左右,更是所謂難得的知己吧!在朋友、家人、祖國與天下蒼生之間,無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抉擇,然而正是這個抉擇,決定了“英雄”這個稱號。

  在即將取得成功時選擇了放棄,那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啊!要經歷怎樣的思想鬥爭才能做到啊!“無名”之路,是否值得我們效仿?作為無名之人,當我們在追尋一個自身無法實現的目標之時,達到一定高度之後,學會放棄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辯證法告訴人們,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舉世矚目的雕塑藝術品——維納斯像,就是因為沒有了雙臂,才給人以無窮的魅力,就是因為以未完成的形體留給後代,才給後人帶來無限的遐想,所以放棄便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由此看來,學會放棄,也需要懂得辯證法的道理。這裡,進與退,拼搏與放棄,也是對立統一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堅持下去,就是勝利;在無法實現的情況下勇於放棄,就是明智的選擇。這裡沒有絕對分明的,一成不變的答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沒有爭議的歷史發展過程記錄下來,把有爭議的歷史發展過程留給後人,這便是明智的選擇。這樣說來,無名選擇了放棄乃是英雄的壯舉。放棄年輕時的追求,採取更加適應市場的務實策略走無名之路,把更多一點精神財富留給人間,這樣保持了自己的信仰,保持了追求。《英雄》——指引了你前進的方向。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0

  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那些英雄們,終歸是化作玄冥,去了那六道輪迴之界了。

  ——題記

  在不同的文學體裁中,對“英雄”這個詞語都有他們各自的解釋;同樣的,在今天的世界中,“英雄”已不單單指那些勇於面對死亡,為人為國的人了。可電影《英雄》給了我對這個詞語另一層新的涵義。也許當中的每一個人物對我們的影響力各有不同,但在我看來,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一位英雄,功大亦或功小,都具備了英雄的氣概。

  秦王:氣大度凡,以刺為友

  在我知道的所有文學知識裡,秦王都沒有給我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哪怕在他統一六國後,制定的大秦法律都讓我對他嫌棄三分。而在影片中,秦王也給了我一種從未有過的無奈和寬容。天下人只有刺客真正懂得秦王的心,但刺客所要的,便是其心。對於他來說,未免過於殘忍。看得出秦王對這幾個刺客憐憫,也看得出來他是想與他們成為朋友的,但法不能違,最後秦王還是被自己挖的“坑”捉弄到了。

  刺客無名:冷靜沉著,思想成熟

  面對著高高在上的秦王,連頭髮都不曾抖一下的這個男人,便是刺客無名,雖說同樣是刺殺秦王,但與荊軻相比,卻多了一份成熟和冷靜。咸陽宮內,燭火搖曳,這場與秦王無聲的較量,他也算是打了平手。他的勇與智不比荊軻遜色,甚至更勝一籌,哪怕面對萬劍穿心,相信他也不會後悔。

  刺客四人組:哪怕只有三十尺

  殺一個刺客便可近王十尺,這是無名刺殺秦王的前提,三個人為他爭取了三十尺的距離,但差的,還是最後那一劍,最後那一刻的抉擇。刺客四人不論是形影不離的“殘劍飛雪”也好,如月也好,銀槍長空也罷,都只有刺秦一個目的的,但最後殘劍的“天下”二字,卻真的傾了天下,覆了繁華。而如月作為一個僕人,對主人無比的忠誠,這便是英雄。但我最佩服的還是銀槍長空,為了刺秦也不惜以生命為代價,英雄就是這樣的本色。

  萬物自生,定有其英雄本色,千秋萬載,不變的只有一個“勇”字。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1

  《英雄》著實是一部相當不錯的作品,短短的劇情裡竟穿插了友情、親情和愛情以及大情大義。趙國大將的女兒(飛雪)為報家國之仇,與心愛之人(殘劍)歷經艱辛,苦練劍法,終有所成,即便決定刺秦,奈何在最後即將成功的一刻,殘劍卻領悟到了更深的大義——天下蒼生。與天下蒼生相比,個人的得失便不再稱的上什麼得失,個人的愛恨,也不再算的上什麼愛恨。苦於眾人的不理解,只能背下懦夫的罵名,然在無名天下獨一無二的劍法前,他也只能申明大義,竭力相勸。長空本著對無名莫大的信任,將自己的命運交由他來左右,更是所謂的難得的知己吧!在朋友,家人,祖國與天下蒼生之間,無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一個抉擇,然而正是這個抉擇,決定了“英雄”這以稱號。舍小我取大我,便可謂之“英雄”。

  秦王自是有他殘暴的一面,但是人誰又無過呢?從整個歷史的角度來看,沒有他,便沒有流過的統一,也就用不能終止六國連年混戰的局面,以及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諸多不便。只是,當時的人們都無法看到這些罷了。所以,當他從無名口中得知,殘劍竟以天下勸他放棄刺秦時,竟不能自已的動容:想不到最瞭解自己的人,竟是自己苦苦要捉拿的刺客!

  金庸老前輩曾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依我看,所謂英雄者,蓋為天下蒼生著想者罷了!

  整部〈英雄〉裡,對白都很可笑。“你心裡只有天下”飛雪怒道,“還有你”殘劍急忙表白。當時,電影院裡一哥們率先笑了出來,聽的出來,那哥們是樂壞了,笑的那叫一個高興,感染了所有的人。還有秦始皇最後弄明白殘劍當初為什麼不殺他的時候,很是感慨的發了一通議論,原話記不住了,只記得象是小學時候開班會時,老師講的那些廢話,聽完之後,不知道說了什麼。偶爾抓住老師的一句可樂的話笑半天,然後會議就結束了。當時秦始皇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就這感覺。

  再有就是,無名這個人挺有趣的。編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故事,連聽人家炕底的話都說了,為了趙國,這等齷齪的事情也就罷了,後來,在那裡跟秦始皇絮叨了半天,屁也沒幹,看起來好象是被秦始皇感動了。這也太便宜了,秦始皇自個在那裡悟了半天的書法,無名的神經就錯亂了,後來,自個被弄成了蜂窩。實在好笑呀。都不明白片子什麼時候演的無名被感動的。

  《英雄》這部影片,除了具有宏大的場面和震撼力極強的音響效果外,眾多名演員的加盟也為該影片增添了市場的賣點。然而這些在我看來,還只是一些膚淺的表面現象,它的內在價值便是編導透過該片向人們推銷一種理念、一種人生、一種哲理、一種現實。我不知道這些名演員在選擇加入這部大片時有何感想。但是,從陳道明那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中我彷彿看到了他在宣洩自己的真實情感。從無名的“十步一殺”中我彷彿感受到取得成功的巨大誘惑力。然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飛躍出現了,質變產生了,正義與邪惡之間竟然出現了換位。拼搏多年的無名將那心中的希望化為泡影,將眼看就要到手的勝利拱手讓給了別人,最終以“放棄”結束了英雄的壯舉。

  我真不知道編導在把什麼理念灌輸給人們,是現實主義還是理想主義,誰是真正的英雄呢?是秦始皇還是無名刺客?堅持不懈、努力拼搏是一種英雄本色,相反的做法,放棄即將到手的成功難道也是英雄的壯舉?當《英雄》的編導將辯證思維邏輯展現給人們時,他一改傳統的寫實主義風格。

  無名英雄,任人評說。世上總會有兩種不同的見解存在:其一,這是無名之輩;其二,這是英雄壯舉。人們總是將二者割裂開來。然而,影片的編導則一改傳統的思維方式,將無名之輩與英雄壯舉聯絡起來,對立的兩極在影片中統一起來,這或許就是編導展示給人們的真理。《莊子。雜篇》第一論“庚桑楚”裡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天下亂,因為誰?不單因為有桀、有紂這樣的暴君、也是因為有秦皇、漢武和“鳥生魚湯”!我想把這個觀點再推大一點,天下亂,除了權者弄權而壞天下之和諧,更因為人人都想成為“主”。在這種利益驅使下人人都想透過先“王”的方法而後“主”,天下人心亂、則天下自然就亂。張導演為知識分子的悲劇作傳,讓我覺得順眼,現在我要解釋這句話中的另外兩個字——悲劇。知識分子們傻傻的為天下匹夫捨生取義,希望能夠平“兼濟天下”、“平天下”,可是,他們輕信了弄權的王、憐憫著想透過先王而後主的亂之源頭匹夫,即百姓。如此南轅北轍、輕生取義,可憐又可笑,當悲劇二字無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幾千年的封建舊習是很難改變的。

  《英雄》裡的無名選擇了放棄,現實中的無名在歷經坎坷之後,也將選擇放棄。絕不能在創新的征途上做唐吉歌德式的人物,與大風車做無謂的搏鬥了。應該採取更加務實的戰略,在善於發揮自己長處的哲學領域掀起批判的高潮。 可惜嗎?後悔嗎?辯證法告訴人們,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舉世矚目的雕塑藝術品——維納斯像,就是因為沒有了雙臂,才給人以無窮的魅力;馬克思的《資本論》,就是因為以未完成體形式留給了後代,才給後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這樣想來,我的心理頓時感到平衡了。 作為一個無名之人,當我在追尋一個自身無法實現的目標之時,達到一定高度之後,學會放棄便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2

  或許,我這個學戲劇影視文學的孩子太不夠格。總感覺張藝謀應該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導演,至少在口碑方面,似乎真相卻並不如此。我看電影有個毛病,從不記導演,除非特別有標誌性的。現在想想,張藝謀的作品還是看過的,如《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十面埋伏》、《英雄》、《金陵十三釵》。

  除了《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在高中的時候看的,其他的都是最近才看的。沒想到《金陵十三釵》出自張藝謀之手,如果不是今天看電影雜誌。各路人士對《金陵十三釵》的評價眾說紛紜。有人說,這部作品相對還是有進步的;有人說,這部作品討好的因素太多;有人說,這部作品是一流製作二流作品;有人說………那都是別人的看法,在我的印象中,《金陵十三釵》似乎應該不是張藝謀的風格,感覺怪怪的。《我的父親母親》的唯美畫面是我喜歡的。美景,美人,美麗的愛情故事。《十面埋伏》,乍一看,多霸氣的片名,結果卻是一個愛情故事,好生失望。劉德華,章子怡,金城武,宋丹丹,明星氣場。章子怡擊鼓那段處理的不錯,令人折服。竹林追殺,觀眾一起跟著緊張。幽幽的竹林,大片大片算不上花田的花田,真美。音樂,很好,尤其是“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殊不知,傾國又傾城,佳人難再得。”現在再看,不得不說,張藝謀的選景很美,就像是一幅繪畫。

  之所以會想起來看《英雄》,是因為初中英語課本上曾經講過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似乎應該很有名,至少在國內可以算是一部大片。《英雄》的主演:李連杰、甄子丹、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陳道明,這幾位演員可以說是影視界的大腕。3000萬美元的投資,明星陣容,再加上宏大的場面,給當年的票房應該添了不少彩。看《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時候對,我還不能理解影片中色彩的運用。看過《英雄》之後突然發現張藝謀對色彩的運用超出了我的想象。秦欲攻趙,黑壓壓的大軍。這個黑,不僅是指人多,更是士兵們的服裝顏色。無名向秦王講述他是如何取得長空、殘劍、飛雪性命的時候,畫面展示了過程。趙國人,所有人都是身著紅色衣服,當時我還好奇難道那個時候都是穿紅色衣服,接下來等到秦王識破無名的謊言,無名向秦王陳述事實是衣服換成了藍色,這時才明白原來是導演的意圖。紅色、藍色、白色、綠色。看完不得不佩服張藝謀對色彩的運用。紅色,象徵著血腥;藍色、白色,象徵著事實,個人更覺得這兩種顏色象徵著自由;綠色,象徵著自由,在我看來,綠色更應該象徵著返璞歸真。整個故事的敘述方式,跟黑澤明的《羅生門》有些相似,但又不同。《羅生門》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而《英雄》是一個固定的結局。說到這,情不自禁想插一句,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羅生門》裡的真相是什麼。《羅生門》裡是不同的關聯人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說法,《英雄》則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件事的兩種說法。色彩、敘事方式是我從《英雄》中得到的最出乎意料的兩種東西。秦王問無名殘劍阻止他刺秦的原因,無名說殘劍寫了兩個字。秦王好奇,我也好奇,怎樣的兩個字會讓他放棄刺秦的想法。天下。一個俠客可以從書法中悟出這個道理,似乎真的很神奇,也或許是我太膚淺。無名在向秦王講述向殘劍求字的時候說道,劍字有十九種寫法,殘劍要寫出第二十種。秦王說如果他統一天下定要規範成一種,就可省去麻煩。我在想,難道歷史上的秦君的焚書坑儒政策真的是因為這樣?歷史似乎確實是這樣。

  有人說,就算《英雄》不得什麼法國戛納、德國柏林、義大利威尼斯,也可以拿出去當中國的旅遊宣傳片。細細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英雄》中涉及到的中國因素有很多:劍術、棋術、書法、竹簡、弓箭、古琴以及漫漫黃沙、青山綠水等。秦軍攻城有一習慣,必先用弓箭試探。部分士兵會在到達指定地點之後出列,席地而坐,知道幹什麼?不是就地休息,而是等另一部分人上來,他們躺地上做人體弓箭。五千年的泱泱大國,果真是各朝各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在 章子怡要殺張曼玉那段,漫天的黃葉有說不出的`美,張曼玉的跳躍很輕,輕的有些像遊戲,像幽靈。李連杰和梁朝偉在湖上的劍鋒交錯,更是驚絕。

  《英雄》場景的選擇、細節的處理、音效的使用、色彩的運用、敘述的方式,讓我對這個有很多爭議的張藝謀導演還是另眼相看的。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3

  北島曾在《宣告:給遇羅克烈士》一詩中寫道:我並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只想做一個人。其寓意是在一個荒誕的時代裡,如果一個人連自我的主體性都無法掌控的話,也就不必談英雄的追求了。但是如果從另一個層面來看,許多時候正是在人們都無法正常做人的情況下,恰恰卻是少數的英雄崛起的時候。比如戰爭中的英雄,就是以個人的勇敢姿態激勵起一個民族的向上精神。影片《英雄之戰》便是講述這樣的故事,它在渲染英雄之剛毅和榮耀的同時,也以細膩的情感映照了當下社會的某些現實。

  通常情況下,作為動作片的商業敘事必須要有強烈的矛盾衝突,否則便無法在劇情上進行推進,也難以迎合觀眾的審美心理。於是,中日之間長久以來的衝突便經常進入電影主題,一遍又一遍地磨礪著兩國人民的神經。《英雄之戰》在故事形態上可謂是去年的《金剛王》和《激戰》的綜合體,在民族戰爭的背景下,以拳臺搏擊為核心,展現男人之間的血戰青春和相惜之情。

  但是與前兩部片不同的是,它加入了這幾年最為流行的穿越元素,將現實時空和歷史時空結合起來,把英雄的定義擴充套件為民族英雄和家庭脊樑兩個層面,同時給予價值觀上的肯定。這種穿越結構如果做得不好的話,容易產生生硬之感。但是《英雄之戰》以一個蝴蝶胸針為焦點,將所有的情節都建立在與其有關的節點上,形成貫穿始終的連續性,既整合了敘事,又突顯了柔情。從這個方面看,影片的編導在創作之初還是有一定的立意和想法的。

  影片由陸毅和何潤東兩位男星主演,既然是荷爾蒙充溢的動作戲,自然會有大量的賣肉鏡頭,以順應當下的男色時尚。何潤東向來是以硬漢形象世人,也曾扮演過不少的打手角色,在這部影片中的自我彰顯自然遊刃有餘。不用多加修飾,我們都能看到他的壯碩身材。在故事中,他的角色完成了人生的三級跳。作為一名富豪的兒子,他沒有表現出聲色犬馬的安逸享受,而是愛上了拳臺,轉型成為一名搏擊運動員。而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他又放棄了個人榮譽的追求,勇敢奔赴戰場,成為民族英雄。

  當然,影片並沒有把何潤東作為一名魯莽大漢來塑造,他的出場固然讓人厭惡,但是隨著劇情的進展,其性格的另一面也逐漸展現。當他收斂掉臉上的傲氣和戾氣,坐在屋頂上為心愛的女人彈奏他曲的時候,其溫情動人氣氛便頓時瀰漫整個畫面。相比之下,陸毅所扮演的角色反而始終以冷酷甚至是冷漠的面目出現,這與他向來給人的奶油小生的印象有所變化。因此在表演的時候,他故意透過加粗的聲音和不笑的表情來體現強硬,再加上動作設計上的奇幻色彩,也能夠讓人看到其身上的強硬特質。

  兩位主角的對決,一方面是在生活中對共同喜歡的女人的競爭,一方面是在拳臺上為飛行員的資格打鬥。當陸毅在展示肌體美的方面低調了大半部影片後,終於在拳臺上爆發出來。他突然擼掉身上的短袖,露出數不清是幾塊的腹肌,不但讓觀眾顯得錯愕,也似乎讓對手何潤東有些感動。於是,兩位對手變成了一對好基友,攜手走上戰場,在冷色調的槍林彈雨中,實現了人生意義的最後昇華。

  除此之外,影片透過何潤東與父親、午馬與兒子之間的兩種情感的關照,也讓我們體會到當下家庭情感的狀況。作為父子關係,一方面父親要理解兒子的志向,要讓他們去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另一方面,兒子也應看到父親對自己的愛,要懂得現在已老的父親可能在年輕的時候比自己還要輝煌。只有雙方的互相理解,家庭的情感關係才會變得溫馨。從這些層面看,《英雄之戰》在穿越元素與動作展示、民族大義與個人情感、鐵漢與柔情、父親與子女之間進行了很好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詮釋了英雄的定義,也實現了主旋律思想的商業化表達。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4

  “暴力美學”作為一種特殊的電影表現手段和風格在近年來的很多國產商業大片中都有表現,而張藝謀的電影《英雄》更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所謂“暴力美學”,指的是對於暴力的表現不再執著於暴力內容本身的真實展現,而更講究一種形式上的追求,也就是賦予暴力內容以形式的美感。

  影片的故事是國繞“刺秦”展開的,有多段精彩的武打場面,但在表現這些場面時,影片並沒有採取真實再現殺戮場景的方法,而是把這些原本殘忍、血腥的場面處理得空靈、飄逸,富有詩情畫意,充滿了形式上的美感,使這些暴力場面不再讓觀眾感到厭惡,而是具有了一種可觀賞性。下面我們將選取一些典型打鬥段落進行分析。

  (一)無名戰長空

  在無名向秦王講述的故事裡,無名首戰長空,將其殺死。這本是一場高手之間的決鬥,但在影片的表現中我們感受不到慘烈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空靈的美感。兩人的打鬥伴著一位白髮老人的琴聲進行,緊和著琴聲的節奏。兩人在空中飛躍,交戰。屋簷上的水滴緩緩落下,顯出一種空靈、寂靜。在雙方對視的時候,交戰則在意念中進行,這也體現出中國傳統美學的虛實合一的境界。最後,無名一劍刺死長空,但鏡頭並沒有渲染長空死時的痛苦,沒有血流如注的表現,只有一把寶劍落地,濺起了地上的水珠。這一段落,本應是生死對決,充滿血腥和痛苦,可影片的處理方法讓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種形式上的美感,高手過招的空靈飄逸,這樣就消解了觀眾對死亡的恐懼。

  (二)飛雪戰如月

  同樣是在無名向秦王講述的故事裡,飛雪因嫉妒殺死了殘劍,如月為報殘劍之仇與飛雪決戰。決戰在一片楓葉林進行,黃色的楓葉,飛雪,如月紅色的長裙,色彩飽滿,畫面極富美感。風吹起滿地的黃葉,漫天飛舞,兩人不時騰空、飛起,紅色的裙衫,黑色的長髮也隨風舞動。伴著柔美的音樂,這場決鬥不像是充滿恨意的決戰,更像是兩個女子的一場絕美的舞蹈。最後,如月中劍,影片依然沒有正面表現她臨時的慘狀,而是表現了一把劍插在樹上,落下一滴鮮紅的如寶石般逶亮的血珠。隨後,以如月的視角表現了一片黃色的楓葉林慢慢被整片的鮮紅浸透,我們可以清楚知道這是一種對死亡的描述,但感覺到的仍然是一種濃烈色彩帶來的美感。這一段落可以說是“暴力美學”的一個經典段落,這場廝殺,原本是充満仇恨和血腥的,但張藝謀用濃烈的色彩、黃葉、紅衣等意象構建的影像留給我們最大的感受還是視覺上的美感衝擊,充滿飄逸、靈動之感。

  (三)秦軍攻趙之“書館箭雨

  在無名的講述中有一段秦軍攻趙的場景,也是影片中暴力美學的典型場景。秦國軍隊的陣營用兩種色彩表現,一種是鮮豔的紅色,戰士的紅鎧甲,飛舞的紅色軍旗,一種是灰色,戰士的灰色鎧甲,灰色的盾牌,這種大塊的色彩表現軍隊,伴著整齊的“大風,大風”的口號,氣勢恢宏。趙國書館內的顏色也是一片鮮豔的紅色,紅色的陳設,趙人紅色的裙衫,極富視覺衝擊力。隨後秦軍箭陣齊發,密密麻麻,像密集的雨點落在書館,射在趙人身上。趙人在白髮老者的帶領下,集體練習書法,紋絲不動。這個場景表現的內容實質上是一場集體殺戮,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影片對相似場景的表現往往是慘絕人寰,百姓悽苦的喊叫,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一片陰鬱的色彩。但《英雄》中的處理方法並沒有讓我們感覺到這是場殘忍的殺戮,更像是一種集體的表演,極具形式化。我們在震撼於影像中場面的宏大之時,對慘遭屠殺的趙人並沒有過多的憐憫、同情之感,反而覺得他們的犧牲很正義。

  綜上所述,在電影《英雄》中,原本表現生死肉搏的視聽符號已被轉化成了極具形式美的表演,暴力打鬥本身已被解構。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影片的主題是“英雄的犧牲精神”。而如果英雄的犧牲太過於真實、殘忍,就會有悖於主題的表達。故而,影片採用了暴力美學的手段,既讓電影充滿視覺奇觀,又讓英雄們的犧牲顯得正義而富有儀式感,進而完成了英雄犧牲精神的主題的表達,是一部難得的暴力美學佳作。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5

  閒來無事,重看《英雄》。

  先說不足,與《影》有類似之處:有多處轉折生硬之傷,比如秦王觀火苗知無名所敘為假;有故事未充分展開之傷,比如感情的突然升溫突然冷卻,鋪墊明顯不足;有臺詞突兀之傷,文白夾雜,對話直白說理,常讓人有跳脫之感。當然,重點還是講故事的能力。與臥虎藏龍比,缺乏妙用完整故事、步步遞進演繹江湖廟堂、兒女情長的蘊藉之美,而僅以梁朝偉、張曼玉、李連杰等一眾實力演員以高超演技,及電影絢麗奪目色彩、高難度武打動作推動情節進展,且敘事割裂,乾澀難嚥。故事的無力常讓人產生小學生把無味之事生生拉長寫成長篇的錯覺。

  但還是有兩處感動到我的地方,幾乎流了淚。

  一處是無名收劍,不殺秦王。無名己仇未報,卻頓悟國家生民,應以大團結了卻生別離,而不應因仇報仇,迴圈往復,將天下置於難以停息之戰亂。這是俠氣,是我們應有之氣,是以大為重的大氣,是國大於家的豪邁之氣。

  一處是飛雪一劍刺向殘劍,並向無名道:助我。生死決絕,夫妻之義倒小,朋友之義為大,父母家國仇恨之義為大。飛雪知無名不助,必將死傷於殘劍,但這劍不得不發,不得不恩斷義絕。她於瞬間完成人生選擇,也許竟無從選擇。這是個人的悲劇,也是亂世交給世人的一張考卷。我們無從判斷答卷人之對錯,我們不是上帝。但只以瞬息變化來說,她和無名給予了我莫大震撼,朋友之義氣展現得淋漓盡致。這當是我們應有之氣,義薄雲天,生死託付,慷慨激昂。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6

  <<英雄>>觀後感

  週四語文課上我們看了張藝謀導演的<<英雄>>,看後我身有感觸,英雄觀後感(林玲)。影片中那些美不勝收的山川風光、一波三折的俠骨柔情、鋪天蓋地的軍旅陣仗和匪夷所思的武功打鬥都一幕幕在我眼前重現,讓我不禁開始思考。

  影片的畫面的確好,但我覺得,畫面也是為主題服務的。王小波說過:人可以活在兩個世界裡,前一個世界是灰色的,柏油路,水泥的房子,空氣裡是灰土的氣味;後一個世界裡有溼漉漉的石板路,石頭房子,暗黑透明的空氣泛著苦澀的花香。他還說過:人可以失去生命,但不能沒有詩意的世界。《英雄》用它的色彩和景色描繪了一個兩千多年前的英雄們生活著的詩意的世界。一個嚴肅的創作者不會讓自己的作品淪為風光片,而且,我覺得張藝謀也沒有這種意圖。我們不能看到精美的畫面就斷定影片只有外表而內容空虛。《英雄》裡那麼美的景色,那麼純的色彩才配得上那些純粹活在精神世界裡的人們。影片先後出現了紅、藍、白、綠、黑五種色彩,每種畫面色調都有不同的喻意,對推動故事發展,刻畫人物性格都起到了烘托作用。”“殘劍”和“飛雪”的愛情在張藝謀的攝像機裡,也從紅色的狹隘、藍色的憂鬱、綠色的激盪到最後白色的殊途同歸,一點點偉大起來。

  戰國時期是國曆史上最殘忍也是最黑暗的時期,人的生命從沒有像那時那樣不值錢,但戰國時期恰恰是中國人最有氣節和風骨的時候,因為死亡已經變得無謂,就可以為了信義,為了黎民百姓,天下蒼生,為了一切我們認為更有價值的東西,毫不猶豫的捨棄生命,觀後感《英雄觀後感(林玲)》。那是中國人最崇高的時候。我想張導就是想透過這一背景讓我們重新領悟我們的民族精神

  《英雄》短短的劇情裡穿插了友情、親情和愛情以及大情大義。趙國大將的女兒(飛雪)為報家國之仇,與心愛之人(殘劍)歷經艱辛,苦練劍法,終有所成,即決定刺秦,奈何在最後即將成功的一刻,殘劍卻領悟到了更深的大義--天下蒼生。與天下蒼生相比,個人的得失便不再稱的上什麼得失,個人的愛恨,也不再算的上什麼愛恨。苦於眾人的不理解,只能背下懦夫的罵名,然在無名天下獨一無二的劍法前,他也只能申明大義,竭力相勸。長空本著對無名莫大的信任,將自己的命運交由他來左右,更是所謂的難得的知己吧!在朋友,家人,祖國與天下蒼生之間,無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一個抉擇,然而正是這個抉擇,決定了“英雄”這一稱號。舍小我取大我,便可謂之“英雄”。

  秦王自是有他殘暴的一面,但是人誰又無過呢?從整個歷史的角度來看,沒有他,便沒有六國的統一,也就不能終止六國連年混戰的局面,以及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諸多不便。只是,當時的人們都無法看到這些罷了。所以,當他從無名口中得知,殘劍竟以天下勸他放棄刺秦時,竟不能自已的動容:想不到最瞭解自己的人,竟是自己苦苦要捉拿的刺客!所以在看到最後那千鈞一髮刺秦的時刻,我竟然和影片中那位已被刺客劍柄頂著後腰的秦王一樣,聽到刺客說出"天下"二字,一時間傻了眼。“無名”不是拯救世界的超人,他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是個無名之輩,是個小人物。像荊軻一樣,他頂多是個 “壯士”,但也像荊軻一樣,他是個了不起的小人物,。影片就是以這樣一個小人物的經歷與他所作出的選擇來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民族。

  我們從電影裡看到了奴性,因為我們心中有奴性的影子。我們看到的就是“無名”由最初因 “國恨家仇”而刺秦,為“天下蒼生”而放棄刺秦。《英雄》想要體現的,就是“無名”這樣一個小人物,也會去思考“天下”,也會為它作出選擇

  看完後我想真正的英雄不需做出多麼驚天地泣鬼神的事只需心懷天下即可。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7

  胸懷天下

  劍法的最高境界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是以大胸懷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殺,便是和平。

  ——題記

  天下之大,從古至今,多少王侯將相因為這“天下”二字爭得血流成河。無疑,歷史所承載的那份重量不僅僅來自於那一段段光輝歲月,那一場場恥辱記憶,而是來源於那一條條血河所賦予它的沉重。

  多少人因為那“天子”的一絲慾念,會因為那王侯的一絲歹意而命喪黃泉?其實古人和現代人一樣,只是期望可以過上“天下為公”的生活。但終究事與願違,你既不是桃源人,也終不能生活在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源,那“男有分,女有歸”、“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場景只能在夢中出現罷了。

  燕太子丹,因受秦之辱而令荊軻行刺秦王。有何辱不可忍?他可知這一不忍會使那繽紛桃源變為生靈塗炭的人間地獄。他竟只為了一己之私,心懷仇恨而置百姓而不顧。心懷仇恨的人難就大業,因為他終究會被仇恨所吞噬。所謂“忍”就是將刀刃置於心上,但因心懷天下所以不再糾纏於那份錐心之痛。

  殘劍和無名在最後一秒在“天下”於“己私”之間選擇了“天下”;而荊軻卻在最終仍執迷不悟,為了所謂的“武義”而奮力將匕首投向秦王。或許,荊軻的反抗精神值得稱讚,但我認為,殘劍和無名的“忍”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一個人的痛苦與天下人的痛苦相比,便不再是痛苦。”只有為天下人而忍己私的人才是真正的武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小忍忍於市,大忍忍於心。”“英雄”二字承載得太多太多,它不是一種敬佩,不是一種光環,而是一種凡夫俗子所承載不了的責任,是一種心懷天下的大忍。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心懷天下,以大胸懷包容萬物,將劍置之身心之外,成就一份和平,成就一片桃源!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8

  帶著老爸去看了久違的《鐵道英雄》。不得不說再一次受到深深地教育。老爸也是幹了一輩子鐵路工作。

  影片是根據發生在抗戰時期1935年-1945年間,洪振海、王志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鐵道隊”隊員在魯南鐵道的歷史真實事蹟改編。影片陣容從張涵予、範偉到周也,全明星的陣容保持著演技線上,無論是帶著兄弟們衝鋒陷陣、奮勇殺敵的由張涵予飾演的老洪,還是在敵後臥底為了民族大義忍辱負重、卑躬屈膝的由範偉所飾演的老王,還是魏晨、周也、俞灝明等年輕演員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鐵路英雄》從劇作上深刻體現了敵人的兇殘與險惡,正是因為敵人“魔高一尺”才更加深刻刻畫了“鐵道游擊隊”隊員們在如此艱苦危險的情況與敵人鬥智鬥勇的勇氣與智慧,而森博之飾演的藤原,作為敵方首腦,在計謀方面和鐵道英雄打的有來有回不相上下,甚至有機會生擒老洪,敲山震虎,散佈假訊息,觀察老王行動推斷對方下一步行動,每一個鏡頭都充分的體現出他縝密的思維能力,給故事的緊張感添上了濃厚的一筆。

  片中的智鬥環節令人叫絕,反派並不是臉譜化的降智紙老虎,而是真正有威脅的敵人,可以說好的反派在電影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由反派襯托出主角一行人的堅毅和不屈,他之所以是反派,在於他足夠獨特,異於常人。他解決問題的手段也足夠令人膽寒,讓他有自傲的資本。在強大陰險的反派角色襯托下,幾位演員把我黨戰士敢打敢拼,不畏犧牲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在指導員帶領大家宣讀共產黨員誓詞: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我渾身感到了力量,同時在思考為什麼如今的我們在入黨的時候,沒有這樣的力量呢?

  英雄們是用生命來換取抗日戰爭每一步的勝利,同時也在用生命換取了他們的信仰,那就是共產主義事業。

  我們沒見過真正的英雄,可是我們的家長,我們的父母就是我們見過的英雄,他們用他們教會我們的毅力來面對這個世界,面對我們的人生。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9

  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日軍肆虐橫行的魯南地區,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隊”穿鐵軌、扒火車,擷取武器和物資,用膽識和智慧與敵人鬥爭到底,殊死捍衛國家,為抗戰勝利作出突出貢獻。

  《鐵道英雄》是根據發生在1935年-1945年間,洪振海、王志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鐵道隊”隊員的真實事蹟改編,最大限度的還原“鐵道隊”的英雄故事。從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間,中國一半國土被日本侵略者踐踏,超3500萬同胞傷亡……舊時山河破碎,同胞逝去之殤不能忘。“血淚成就歷史,熱血曾灑沙場”記住的是歷史帶給我們的傷痛,記住的是那些為勝利勇敢抗戰的革命先烈。

  面對瘋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無數中華有志之士勇敢站出來保衛祖國,隸屬於八路軍第一一師的魯南鐵道隊亦是其中一股強大的抗日力量,他們以鐵道和火車為主要陣地,機智靈活地打擊日寇,屢建奇功,電影《鐵道英雄》便是在他們故事基礎上全新創作而成。

  電影裡的雪從頭下到尾,漫天的大雪給殘酷現實帶來一絲浪漫,肅殺和懸疑氛圍拉滿,張涵予、範偉兩位影帝的演繹十分出色。張涵予在影片中飾演老洪,被賦予了一種全新的形象,令人想到了《獨行殺手》中的阿蘭·德龍,即使內心有這波瀾壯闊的起伏,從外部看來,卻總是被包裹在黑衣和簷帽之中,沉默寡言,冷靜凝重。範偉出彩的演繹甚至超越了《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的丁務源。沒有兒女情長,只有戰友情誼、對侵略者的恨、對人民的愛、對崇高信仰的追求。

  當那首經典的《鐵道游擊隊》主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響起時,詮釋了本片向經典作品和抗日先烈的致敬,雖然電影的形式一直在進步,但一代代觀眾對歷史的記憶和傳承則是永遠不變的。從緊張嚴肅的電影,到緊張嚴肅的現實,形式依然嚴峻,英雄步履不停。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20

  老劇翻拍貴在出新以當下的眼光來看,著名作家劉知俠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初的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應該算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超級文字”。自誕生以來,影視、戲劇、小人書等各種形式的改編層出不窮,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當下,如何另闢蹊徑,深入挖掘和重新解讀這部經典?剛剛上映的電影《鐵道英雄》就是一次不錯的嘗試,雖然票房較《長津湖》等熱片尚有差距,但為老劇翻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山東棗莊可以說是一座鐵道上的城市,在它近代以來的發展程序中,煤炭、鐵道和火車一直相依相隨。但真正使其名揚天下的還是因為一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於1956年的黑白故事影片——《鐵道游擊隊》。“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了動人的歌謠……”那動人的旋律穿越時空,彈撥起幾代中國人記憶中的“土琵琶”。

  不過,看完電影《鐵道英雄》,感覺這並不是老版《鐵道游擊隊》的翻拍,而是一個新的故事。雖然保留了鐵道大隊刺殺日寇、劫取物資、助力抗日大業的基本故事框架,但卻挖掘出鐵路工人這個不同的英雄群體,在人物和故事上都重新做了架構。實際上,這段根植於嚴肅考證、翔實史料之上的傳奇故事,來源於集編導於一身的楊楓歷時5年對“八路軍115師魯南鐵道大隊”英雄事蹟的重新挖掘、精心打磨,並添加了隱蔽戰線和敵人鬥智鬥勇的時代流行因素。特別是片中教導員在冰冷的窗戶上,用手畫出一個清晰可見的“黨徽”,並帶領眾人宣讀入黨誓詞的橋段,非常新穎,極具創意,也一語雙關地隱喻著寒冬即將過去,當前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張涵予、範偉在片中一張一弛地對飈演技,是《鐵道英雄》中最大的看點,也是最亮的燃點。其實,劇本中的鐵道大隊隊長“老洪”和火車站臥底“老王”,就是楊楓根據張涵予、範偉的表演風格為他們量身定製的。相比張涵予駕輕就熟的“硬漢”形象,範偉一改以往誇張、滑稽的搞笑風格,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最不像英雄”的英雄形象。從委曲求全地向日本人作出各種諂媚之笑到“逢人就掏花生”的卑微討好,從自知同志即將遭到伏擊卻又無法告知時的焦急悲傷到識破漢奸跟蹤並順手鋤奸時的淋漓快意,從幾次三番地讓安子“叫爹”的市井溫情到明知必死卻怒斥日寇的大義凜然,範偉將不同時段的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鐵道游擊隊》之所以能夠在不同年代經過一次次成功的影視改編,常播常新,不僅僅是通常意義上的“超級文字”效應,更因它蘊含著永不退色的革命理想主義光彩和英雄主義的浩然正氣。中華兒女不畏強權、威武不屈、頑強拼搏的精神,是紅色經典的永恆核心,也是進行改編再創作的精神依循。正如劉德華在《鐵道英雄》片尾主題曲《又彈起心愛的土琵琶》中唱的那樣:

  “一首歌,多悠長/傳幾代心膛/回聲裡,遙相望/英雄好兒郎……”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21

  歷時兩個多小時的電影《鐵道英雄》再一次地把我的視線拉向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那段永遠讓國人銘記在心的歷史就像夢魘一樣,每每看到這樣體裁的電影都會讓我傷心、難過與悲慟。

  日寇的兇殘、貪婪對我中華民族的凌辱、蹂躪、侵略罄竹難書。從1931年日軍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侵華,霸佔東三省,接著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掀開日軍全面侵華,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佈無條件投降,前後共經歷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死傷慘重,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其中死亡1800萬人,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南京大屠殺中,被日軍殘酷殺害的中國同胞達30萬人以上。這組數字過於冰冷,冰冷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絕人寰的一幕,使人類文明的恥辱,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即便再多的影視也難以呈現,這也是我們今天看這部片子的意義所在。

  以史為鑑,開創未來,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當然不是為了延續仇恨,更多的是讓我們從歷史上得到一些啟示。日軍的殘暴對我赤裸裸的凌辱、侵略與趕盡殺絕,固然可恨,但有兩個重要原因我們必須汲取:一是當時我們太落後,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禁錮了國人的思想也封鎖了科技交流溝通的渠道,當我們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時,國門之外特別是我們一衣帶水的近鄰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明治維新之後,他們抓住了發展的良好契機,在科技大發展的背景下努力發展壯大了自己,早已對我垂涎三尺找準機會伺機而動,於是我們成了他們最豔羨的侵略目標。我們資源充沛,既有豐富的礦藏、又有天然的區位優勢、地理優勢,而且我們的國力不濟,於是他們就開始大肆侵略,用較小的代價換回鉅額的財富。

  自古至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被人類演繹得出神入化,即便進入十九世紀。日本國土面積小、物產匱乏,而自己的近鄰中國就成了侵略的首選,再加上我們當時國力衰微,工業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稍帶點科技含量的我們更是望塵莫及,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抵抗日軍的侵略我們的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22

  如果你近期想去看電影,我推薦你去看《鐵道英雄》,這又是一部深情的愛國主義題材電影,又時值建黨100週年,獻禮主旋律片的標誌性意義明顯,無論是歷史情懷還是愛國情緒,都足以讓影片引起強烈共鳴。

  《鐵道英雄》的故事背景設定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山東臨城。一支地下秘密組織為了抵禦外敵保護家國,絲毫不在意個人得失榮辱,與侵略者鬥智鬥勇。他們克服了艱苦卓絕的地理環境,也戰勝了敵我懸殊的裝備差異,最終發揮鐵道兵精神,保衛了家園。

  範偉飾演的老王尤其讓我動容,老王與日本軍官藤原在火車上對峙,面對道貌岸然的敵人,老王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對方的狼子野心,“明明是畜生,裝什麼人”,“看誰喝了這杯見閻王酒”,一正言辭的怒懟宣洩出對日寇的痛恨,精彩的表演把平凡而偉大的“小人物大英雄”詮釋得尤為立體。鏡頭裡的老王明明在笑,卻能讓你看哭了,範偉把老王所代表的中國精神和力量展現得淋漓盡致。

  影片的結尾打出字幕,這是根據發生在1935年-1945年間,洪振海、王志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鐵道隊”隊員的真實事蹟改編,將最大限度地還原“鐵道隊”的英雄故事。

  片尾主題曲《又彈起心愛的土琵琶》,劉德華深情獻唱,重繹經典金曲,悠揚歌聲讓我眼前又一次浮現,“鐵道小隊”胸懷大義、保衛家國的英雄故事……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23

  我一聽說佛山公共頻道要播出《致.英雄》這部紀錄片,心裡就激動不已。因為這部紀錄片是講堅守崗位、保家衛國的老兵們的輝煌戰歷。今天我主要給大家講講郝太華的輝煌戰歷。

  郝太華十五歲入伍,十七歲入黨。他說:“當時只想著要保護人民,國家要安穩,總要有人來出頭。”在記者的採訪下,我知道了郝太華爺爺從軍的時候,三年沒有換過衣服,滿身都是蝨子,如果換做是我,我肯定一秒鐘都忍受不了,而他卻忍受了三年,為了保衛祖國,我覺得郝爺爺從不考慮自己。他還說:“滿身的傷痕就是他的榮耀。”在他的家裡有數不清的勳章,但是這些勳章和他滿身傷痕比較起來一起顯得那麼蒼白。

  郝太華是我國優秀的空軍,一九五三年他被派到蘇聯學習飛行技術,回國後他憑著過硬的技術,成為空軍飛行員教練。郝太華爺爺也有著身先士卒的精神,他敢於去試飛殲五甲戰鬥機。他的這種身先士卒的精神和無所畏懼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的民族。近代以來,一代代英雄兒女為復興、國家富強抗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精忠報國,舍小家保大家,因為他們的無私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欣欣向榮的新中國。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24

  《致·英雄》這部專題紀錄片,向我們介紹了眾多老紅軍、老戰士、老前輩的英雄事蹟。他們在戰爭時期為了保家衛國,為了打擊敵人,英勇奮戰,浴血搏殺,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老。看著他們身上掛滿了軍功章,看著他們身上累累的傷痕,我不禁想起來那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愛國名言。這些老紅軍、老戰士、老前輩是真正的大英雄。

  看完《致·英雄》這部專題紀錄片,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啊!那都是英雄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拼搏出來的。沒有英雄們的犧牲,哪有我們現在開開心心、無憂無慮地學生生活。可是,最讓人氣憤的是,有一些人卻非常不尊重為我們付出了生命的英雄們。他們有的在烈士陵園裡亂塗亂畫,有的故意損毀烈士陵園的設施,有的甚至爬到英雄雕塑上玩耍,騎在英雄塑像上拍照……面對這種種不文明、不尊重英雄的行為,我不禁想問:這些人究竟有沒有廉恥之心?有沒有感恩英雄的心?真讓人痛心疾首啊!

  真希望社會上人人都能尊重和感恩我們身邊的英雄們,也希望人人都能永遠尊重、感恩和懷念為我們付出生命的英雄們啊!

【英雄觀後感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