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普知識> 《去遊樂園認識米》案例分析

《去遊樂園認識米》案例分析

《去遊樂園(認識米)》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幾年前,第一次拿到北師大的課本,第一次接觸課改是那麼茫然,上課時總是無所適從,各式各樣的優質課、觀摩課、示範課“粉墨登場”,在名師、新秀的演繹下讓人陶醉,但回到現實卻很難有這樣的教學效果。於是許多老師平時的常態課,還是"老字號、老調調。隨著課改的深入,高效的常態課成為每一位教師努力的目標。本學期聽了同年級夏老師上的一堂常態課,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沒有華麗的課件,沒有刻意作秀,讓教學內容在自然狀態下的真實呈現,讓自然的清風拂過學生的心田。讓我們每一位老師為之感嘆:這才是真正的課改,這才是有效的教學!

  案例主題:

  新課程背景下的常態課是教師基於現實的教育資源條件,運用超越現實的智慧和才能,融入個人創造性的勞動。常態課要關注學生,真正為學生著想,在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基礎上,採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使課堂煥發出教學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因此常態課既著意設計,又天然渾成,既充分預設,又動態生成,在行雲流水之中彰顯教師的功力。

  俗話說:“家常便飯最養人。”教學也是這樣的,自然狀態下的常態課,教師的一點水花,能引發學生的層層漣漪。因為教師不必擔心一旦閃失造成的損失,學生學起來也比較活躍、自然,他們能大膽質疑、積極發言、有效的交流。學生在表達各自思維的交流過程中,彼此溝通、相互理解,催生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師生之間在自然合作、有效的交流的動態過程中形成的課堂,才能真正達到"輕負擔,高效率"。實現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課堂實錄

  一、 創設情境

  1複習釐米,用手比劃。如:1cm、2cm、3cm、5cm

  2,遊樂園

  你們去過遊樂場嗎?(板書課題)今天長頸鹿帶著小烏龜弟弟去動物遊樂園玩,它們遇到了一點小麻煩,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觀察主題圖,說說它們怎麼了?小狗保安對它們說了什麼?

  小動物們不知道1米有長,那你們知道嗎?學生思考,疑惑。教師指名讓學生大膽估計並比劃1米會到我們身高的哪裡,大約會有多長?

  【設計意圖:創設教學情境,從身高談起,再讓學生大膽估計,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找準知識的生長點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 認識米、

  1、出示米尺

  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是1米,看了這把米尺,你們能不能伸開雙手比劃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呢?(學生動手比劃,初步感知)

  2、同桌合作;

  這把米尺身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你們能把們找出來嗎?(能)好!那你們自己看一看,數一數,想一想,再跟同桌小夥伴說說你的發現。

  生彙報,集體交流;

  生:米尺上有字母m,我猜想那是米的表示符號。

  師;沒錯這個字母m就是米的字母表示符號。大家在書桌上書空一兩遍。

  生:我發現米尺上有從0到100的數學。尺子上有100個豎線(刻度)。

  師:你的眼睛真是雪亮,那你知道這從0到1的1個刻度是多長嗎?(1釐米)

  師:0到10呢?(引導學生觀察在黑板上的1米長的尺子)

  生:10釐米。

  師:這把米尺有幾個10釐米?(10個)

  師:那麼從0到100也就是(100釐米),剛才老師告訴大家,這把尺子的長1米,這會與100釐米有什麼關係呢/

  生:我想就是1米等於100釐米。(生紛紛贊同)。

  ……

  根據學生的彙報,小結板書:米 1米=100釐米

  m 1m=100cm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給學生能借肋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可以堤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教師讓學生自主觀察探索後,在學生已有的發現和知識上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一步步揭開知識神秘的面紗。】

  3.多種感觀參與,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1)比一比

  比一比1米會我們手臂伸平一邊的指尖到手臂另一邊的什麼地方?

  學生比劃後彙報:

  生1:1米會從我們手臂伸平一邊的指尖到手臂另一邊的手腕。

  生2:到了我的手掌心。

  生3:到了我的中指的中間。

  (2)走一走

  把米尺放在地上走一走,看1米大約需要我們走幾步呢?

  生1;我要走3步。

  生2:我要走2步。

  生3:老師,我一步就跨過去了。(師:那你是邁特別大步)

  (3) 說一說。

  我們教室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生分小組拿著米尺自主在教室裡尋找)

  {講臺寬、課桌長、門板寬}

  【設計意圖:實踐出真知,手是腦的老師,要讓學生在頭腦裡建立1米的空間觀念,只聽,看是不能有牢固的印象,難以有深刻的理解,動手操作,多種感觀參與其中,讓學生能在頭腦中建立1米的多元而具體的形象如:1米就雙手伸平的距離,就是門的寬,這樣清晰的記憶是語言無法表達的。】

  4、 估一估,量一量

  認識了米這個長度單位。同學們可以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自己身邊物體 ,看看它們到底有多長?注意動手之前先估一估所要測量物體的長度,然後再量。

  學生分組進行操作並進行記錄。

  學生彙報:

  生1:我們估計課桌的高約70,測量是70。

  生2:不對,不對,我們小組也是測量課桌的高,不是70,是72。

  師:為什麼同一張桌子,測量出的資料會有所不同,到底誰對。(生插嘴,兩個人PK一下嘍。)

  師:這也是一個好方法,不如你們倆說說自己是怎樣測量,再給對方找找錯誤好嗎?

  生在互相說說自己是如何測量時,生1馬上指出;你有錯誤,沒有把0刻度前面那點減掉。

  師:為什麼要把0刻度前面那點去掉,應該減掉多少呢?

  生1:我們上節課講過測量時要找到0刻度,對準課桌的'一端,可是我們沒有辦法這樣做。於是,我們先用米尺量一下課桌的高,再量一下0刻度前面的有多長,再把它們減一下,就是70。

  師:真棒呀!大家現在知道哪一個資料是正確的嗎?(70)

  師:可是他們與大家都犯了一個錯誤,有誰知道嗎?(生疑惑)

  大家都沒有說清楚70是米還是釐米?(生恍然大悟)

  5..試一試

  1米和1釐米相差很多,平時我們在使用時不能不用,更不能亂用,否則會出洋相,比如:一座房子高3釐米,1支鉛筆長15米……

  引導學生比劃10釐米、30釐米、50釐米、1米,鞏固米和釐米的區別。

  指導學生完成試一試。

  【設計意圖:在學生用建立起來的1米表象去估計,讓學生動手用尺子去量一量自己身邊的物體的長度,這樣的活動使學生充分地感悟了1米的實際長度。同時教師能注重課堂的生成資源,“因勢誘導”讓學生明確如何正確的測量,以及正確便用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指導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五、學生小結,暢談收穫

  在這節課中,你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收穫?

  分析與啟示:

  《去遊樂園》是北師大版第二冊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的內容之一,“米”的認識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釐米這個長度單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並且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今後學習分米、毫米、千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課內容在編排時做到了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合理安排。透過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情況,引出長度單位“米”,同時還介紹了表示“米”的單位符號“m”;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會1米大約有多長,用多種方式感受1米的長度;透過“找一找、說一說、估一估”等活動,瞭解“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增強學生對“米”的實際長度的認識;同時透過本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觀察等能力,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夏教師在教學本節課時抓住本教材的特點,雖然沒有華麗的課件,炫目的環節,在教學時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體驗數學帶來的樂趣,使一節平常課為變得十分的“不平常”,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

  一、 突破重難點——不再是沒有強音的鼓點

  可以說第一節課是否成功,關鍵在於是否實現重難的突破。過去在常態課時,我們總是實實在在,十分明確地告訴學生,接下來是很重要的內容,大家要認真聽,卻不知學生對此早已索然無味,所掌握的也無非是填鴨式的灌輸。夏老師卻不是如此,在執教一開始,首先就讓學生用手比劃一下1、2、3、4、5、10釐米大約有多長,然後讓他們比一比估計1米大約有多高,大約有多長?再拿出一根1米長的尺子,告訴同學們,這根就是1米長。讓學生對1米長的物體有一個表象的認識,再讓學生認真觀察這尺子:看看你們發現什麼?透過他們的觀察討論最後發現:這根尺子不僅是1米,而且還是100釐米,從而得出:1米=100釐米,讓孩子經過自己的估計------觀察------發現------得出米與釐米之間的微妙關係,這一切全部由孩子們自己在實踐中去獲得。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覺得輕鬆、愉快、興趣盎然、;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學習原來是這麼幸福的一件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在這其中只起到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

  二、調動多種感觀——關注學生體驗

  要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十分需要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調動多種感觀,共同參與,只有鼓勵學生親自參與,動手操作,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識。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夏老師在學生對1米長度有初步的感知後,讓學生進行比一比、走一走、說一說、量一量等操作活動,親身體驗、理解新知識。在操作的同時觀察與討論,把學生的思路開啟,充分地擴充套件想象空間,建立豐富的表象,加深理解,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三、 重視動態生成——煥發課堂的生機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的導更要彰顯靈活與及時,課堂教學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布盧姆曾說過;“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範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能成為一種藝術了”精闢地說明了動態生成的價值。在量一量活動中,學生在量講臺桌的高,出現了資料的偏差,教師並沒有急於給學生糾正錯誤,鞏固測量正確的方法,而是讓兩個小組成員來個現場PK,說說各自認為資料正確的原因。學生在追索測量時,回顧了測量就注意的問題,在互相對比中暴露缺點。辯證出正確的資料,讓課堂充滿了靈動。這是教師在積極預設,準確抓住生成匯聚而成的。

  本節課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性無可挑剔,但在這美好的畫面也隱現著一種令我們感到不安的遺憾——缺少傾聽。這節課操作的機會較多,學生活躍,在老師指名回答問題的時候,一部分同學仍放不下手中的活兒,別人說什麼充耳不聞。“在教室裡的交流中,傾聽遠比發言更重要。(佐藤學語)是呀!我們老師總是在不斷提醒自己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但在這的同時培養學生有著良好的傾聽習慣的意義遠超越教學。低年級正是良好習慣形成的最佳階段,教師應有意識,紮實地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在這裡也有一個困惑:新教材則安排在第二學期學習,安排先學習“釐米”再學“米”,老教材的順序是先認識“米”再認識“釐米”, 學生對米的生活經驗較豐富,先認識米再認識釐米這種“從大到小”的順序是不是更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新教材這樣的安排是否是因為受學生思維發展的客觀限制呢?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去遊樂園認識米》案例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