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臘八節> 臘八節的圖片

臘八節的圖片

有關臘八節的圖片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是臘月的第一個節日。一歲之末為“臘”,意為新舊交替,辭舊迎新。以下是有關臘八節的圖片,歡迎閱讀。

  過了臘八就是年

  古時候,人們常在十二月初八這天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漸漸形成傳統的節日。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今天的臘八節,更多意味著春節序幕已經拉開,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了。

  臘八一過,家家戶戶灑掃庭院、殺豬宰羊。在外漂泊的遊子歸鄉,與倚閭而望的親人團聚,共話家常,句句都是鄉音。這是團聚的時光,是安詳的季節。

  幼小關於臘八節的知識

  1.老師拿出日曆,問孩子臘八節是哪一天(公曆幾月幾號,農曆是幾月初幾)來歷和習俗。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古時候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

  tips:平時遇到一些比較重要的農曆節日,就可以和孩子科普下,而且像平和一些學校,平時語文課就會在農曆節日裡融入中華民俗教育。

  其他重要農曆節日及習俗(注意:和孩子說數字要用漢字)

  春節一農曆正月初一,吃餃子,放炮,貼春聯;

  元宵節一正月十五,吃元宵,猜燈迷;

  端午節一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和綠豆糕,賽龍舟;

  中秋節一農曆八月十五,吃月餅,賞月;

  重陽節一農曆九月九日,登高山。

  2.老師問孩子吃過臘八粥嗎?臘八粥裡有哪些食材?

  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穀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 豇豆、小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肉絲、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tips:當然不用教孩子背那麼大段,而且每個地方用的食材都不一樣,在幼升小面試中肯定不會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一般看孩子是否能說出幾樣日常的糧食,並能認識它們。學校考察這個也可以瞭解平時家庭的'關係如何。因為這些食物不像蘋果香蕉太普遍,一些孩子未必知道。但如果家長經常在家會燒一些雜糧粥或者帶孩子逛超市,孩子就會認識它們,說明家長平時是經常花時間陪孩子,也不是一直帶孩子去餐館或者速食。所以關鍵說到底還是花時間多陪陪孩子,看家長下不下功夫,你不和孩子說,他自己不會無緣無故掌握一些知識的。很多學校會考察家庭親子關係,相信大家肯定明白。

  3.桌面放一些豆子穀物。

  ①讓孩子說出名稱,並形容下他們的特徵。

  tips:主要是學校考察孩子的觀察能力,比如枸杞紅豆都是紅色的,桂圓核桃是圓圓的,花生米胖胖的等等,看孩子平時是否仔細懂得注意細節。

  ②用桌上的穀物豆子拼成一幅畫。

  tips:這點考察了孩子的創造能力,比方像往年部分學校的面試題會讓孩子搭一棵聖誕樹。創造力方面,可以帶孩子參加繪畫或者其他相關的培訓。另外看圖片編出一個故事,也是很多學校喜歡考的,看孩子想象力怎麼樣,是否豐富。

  ③用筷子把一個碗裡的豆子夾到另一個碗裡。

  tips:這點考察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所以粑粑麻麻們平時就要讓孩子多熟練運用一些技能。例如使用筷子,繫鞋帶、扎蝴蝶結。

  臘八由來

  臘八節因臘日而來,是農曆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日期為臘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臘”的含義有三: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

  臘八歷史

  自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祀記·郊特牲》說蜡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把臘八節定為佛祖成道日。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從此,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傳說典故

  赤豆打鬼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人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懷念岳飛

  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朱元璋故事

  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的特殊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習俗

  祭祀

  古代祭祀的物件有八: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溝、昆蟲神。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

  臘八粥

  據說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冷盤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最後,來段民間順口溜:“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八節的圖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