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勤奮好學的事蹟

勤奮好學的事蹟

勤奮好學的事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蹟吧,事蹟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勤奮好學的事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勤奮好學的事蹟1

  張丹同學是金鹿中學八年級338班的語文課代表,在老師的諄諄教導和辛勤培育下,她成為了一名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好學生。張丹是獨生子女,但父母從不嬌生慣養,從小就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她,在家是媽媽的好幫手,一有空就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班級中,她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經常協助老師處理一些班級的事務。

  各科成績優異的她認真履行課代表職責,除了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之外,還不斷督促並幫助其他同學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成績。作為語文課代表,積極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級各項工作,熱愛班集體的她,經常參與組織本班同學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她積極熱情,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受到老師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勤奮好學的她從不遲到、早退。對待學習一絲不苟,各科作業都是全優。上課時,她發言積極,而且聲音響亮、清晰,同學們常常忍不住為她鼓掌。學習上要是遇到難題,她能虛心向老師求教,課後常常和同學們研究問題,有時為一個問題和同學們爭得面紅耳熱,直到得出正確的答案為止。她有大膽創新的精神,她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都很強,所以門門功課都很優秀,成績穩定,一直名列年級前茅。

  勇於挑戰自我的她,對於自己的弱項,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總是能攻克自己的'弱點。比如以前羞於在正式的公眾場合在眾多同學面前講話,針對這一弱點,在學校組織的文藝晚會主持人選拔活動中,她自告奮勇的參加選拔比賽;在學校競選學生會主席時,她精心準備,大膽參與。為了競選時語言準確,富有感染力,她每天抽空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到了晚上放學回家還纏著爸爸、媽媽一起練習。她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她也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成不成功不要緊,重在參與,享受其中。

  她酷愛閱讀,對知識的渴求讓她有著比別人更強烈的讀書慾望。在書中,她汲取了豐厚的養分,深深體會著閱讀時的喜悅。優美的詞句,積極向上的意境陶冶了她的樂觀豁達的情操。感人的故事情節和富含哲理的名人警句,讓她的人格和品質得到了自我教育和提升。

  她喜歡體育,喜歡運動。雖然是女生,但田徑和球類都還可以,跑步、跳遠和乒乓球都是她的強項。在學校組織的校運會中,曾有多個體育競賽專案獲獎。

  張丹正是在家長和學校老師的關愛中健康地成長著。勤奮好學只是她優秀品質的一方面,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才是她追求的目標,而大家的肯定和激勵,則是這棵幼苗成長所需的和風雨露,沃土陽光。

勤奮好學的事蹟2

  白居易前輩與劉禹錫前輩是同齡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家道中落,家貧多故,勤奮好學,貞元十六年二十八歲及第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官終刑部尚書。白前輩知識淵博,學富五車,論詩強調繼承《詩經》和杜甫的創作精髓,在文論和長篇敘事詩創作上都代表著唐朝的卓越文學成就,素有“詩魔”與“詩王”之稱。

  《長恨歌》,《琵琶行》等作品是白前輩長篇敘事詩的代表作,《賦得古原草送別》是詩人十六歲所作,“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此詩可以說是詩人為普通的野草寫了一首讚歌,前面四句讚美了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後面四句觸景傷情感悟了時光易逝與送友的離別之情。“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兩句帶著“韌勁”“有嚼頭”的詩句,成為了中華大地炎黃子孫傳之千古的絕唱。白前輩十六歲時從江南應舉初到長安,帶了詩文謁見當時的大名士詩人顧況,顧前輩看到白居易這個名字,詼諧幽默地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長安物價正貴,恐怕白居不易)但當他翻開其詩卷,讀到這首詩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時,不禁連聲讚賞說:“有才如此,居亦何難!”(能寫出如此的詩句,白居也易)連詩壇老前輩也被折服了,可見此詩藝術造詣之高,這首詩也是白居易前輩的成名之作。

  其實白前輩是靠勤奮學習而成功的,《與元九書》是他的一篇使現實主義詩歌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的詩論。他在文中敘述了自己從小勤奮好學的經歷,“僕始生六七月時,乳孃抱弄於書屏下,有指“之”字、“無”字示僕者,僕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知僕宿習之緣,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瞀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又自悲。家貧多故,二十七方從鄉賦。既第之後,雖專於科試,亦不廢詩。及授校書郎時,已盈三四百首。”“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策蹇步於利足之途,張空拳於戰文之場。十年之間,三登科第,名落眾耳,跡升清貫,出交賢俊,入侍冕旒。”白前輩三登第科是說自二十八歲登進士第後,苦學不止,三十歲參加吏部考試以書判拔萃登科。三十四歲參加皇帝親試的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考試,考試目的是為了選拔特殊的人才,他被錄取為第四等,這樣他才有了接近皇帝的機會。

  白前輩的詩格是樸實自然,清新淡泊。《惜牡丹》就是這一類詩作的代表,“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詩人傷感地看著階前院子裡開謝的牡丹叢,驚喜地發現還有兩枝將要開敗的牡丹花,仍然傾立著它們最後的嬌媚。詩人讀書到了深夜,突然他想起來院子裡那將要開敗的牡丹花,情不自禁地掌著燈到院子裡再次愛惜地欣賞它們的芳容,害怕明天早晨的風兒把它們的花瓣吹落。白前輩這一首情真意切的詩一出手,引起了後人的爭相模仿,“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等名句。

  還有一首《夜雪》的短詩構思就非常非常的奇妙,全篇透過詩人的意識感知,讓看客知道了天下了一場大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詩人在睡夢中被凍醒,驚訝地發現被薄而枕冷。疑惑著窗子是被什麼東西映得明亮明亮的。他懵然醒悟是院子裡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光亮,雪下得越來越厚了,靜夜裡不時傳來院裡竹枝被雪壓折的脆響。仔細欣賞品味這淡雅無色的詩句,浮想聯翩想那白而無香飄揚的雪花,便會發現詩句不僅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而且新穎別緻,立意不俗。誰能在沉沉夜色裡看到下雪的模樣,天氣那麼寒冷也沒有去賞雪的心情。然而,樂於創新的白前輩就是從感覺出發,依次從感覺(冷)、視覺(明)、聽覺(聞)三個層次有聲有色不加雕琢地描寫出了一場大雪的風貌。

  白居易前輩的詩歌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於入樂歌唱,使唐朝的詩歌達到了極致。由於他一生嚮往在官場生活,過分強調自己的詩歌創作服從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著他的詩歌藝術創作和風格的多樣化。

【勤奮好學的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