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道德經讀後感

道德經讀後感

道德經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經讀後感1

  “無為”就是合道之為。通行本《道德經》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稱作“無”(無,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麼也沒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執行,布生天地和萬物。可見“道”就是世界產生、發展、變化的本原,是天地萬物的母體,也就是現在所稱的事物運動的客觀規律,“無”是道的根本屬性。“無為”即是根據事物的客觀規律而採取的管理對策,是在對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有透徹理解後而採取的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無為”是一種管理理念,更是一種境界。

  那麼怎樣才算是“無為”?怎樣實施和推行“無為”?由於現階段對世間萬物及其客觀規律的認識還很有限,對這些問題也許還沒有準確一致的答案。但個人認為“無為”必有以下特點:

  一、“無為”以平等為基礎。

  雖然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天下萬物因進化程度或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動物、有機物和無機物等的分別,但在老子看來,天下萬物都是由道產生的,它們既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貴踐之別。在天地和聖人的眼裡它們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都是一樣的、平等的。從人類社會的角度看,天下萬物有些是我們生活所必須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從某種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們都是道安排給我們的朋友,它們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為天地萬物一員的人,不能也不應該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其它萬物的生死。比如細菌會使人類致病,許多人都討厭它,但現代科學已證明如果地球上沒有細菌,動植物的殘體將無法分解,綠色植物將因缺乏養分而死亡,人類將無法從食物中得到營養,最後地球上的生命將會全部消亡。又比如,若地球上沒有土壤等無機物,植物就沒了食物來源無法繼續生存,若沒了植物,食草動物就沒了食物,也不能存活,沒了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也無法繼續存在。由此可見地球上的萬物是一個生命鏈條,每一個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所以人們只能按道的要求與萬物平等共處。人和人之間也一樣,雖然膚色不同、語言各異、所從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有區別,但在道這個母體面前都是兄弟姐妹,都是這個世界的平等一員。

  萬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樣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樣是必然的結果,因為萬物是平等的,它們各自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規律即有各自的“德”。誰也不屬於誰,誰也不能命令別人該怎樣生活。世間萬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樣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採取無為策略,讓萬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長、生活。

  在一個合道的社會里,因為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它們在世間享有的權益(陽光、空氣、財富、權勢、自由、親情、健康、病痛、快樂、痛苦等的總和)也是均衡的。比如,你若捐出了財富,你佔有的財富是少了,但你卻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和感激,享受了快樂,你的權益並沒有因此而減少;你搶劫得了許多錢,你的財富多了,但你得天天防著警察,天天受到心靈的譴責而痛苦,你的權益也並沒有增加。如此等等。如有人想要改變這種均衡性,這是不符合道的準則的,長期看也是肯定辦不到。只有採取切實的措施來保護這種平等的權利,保障均衡的權益,才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最優選擇。“聖人”正是透徹地理解了這一點,才順勢而為,採取“無為”的策略。

  二、“無為”以加強個人修養和以身垂範為手段。

  “無為”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不妄為、不胡為。因此,要推廣和實行“無為”就必須加強對客觀規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採取對策的目的性和準確性。同時,更為主要的是要加強個人修養,做到以身垂範。要秉持“道德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對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惡、美、醜都要照顧和關懷,象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儉”就是不甚、不奢,不佔有別人的資源和權益,天下人的資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權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慾,多予少取。少私寡慾是前提,只有做到少私寡慾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為天下先”就是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提倡什麼,也不反對什麼,即不干涉別人的自由,同時,不爭名、不爭利、不爭功。有了這樣的修為,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就會更深入、更全面,採取的管理措施才會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養了萬物,但道並不佔有萬物,也沒有從中獲得一點私利,因為他不謀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間萬物的母體,它的功勞和功用才永遠不會失去。受此啟發,建立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僅僅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奪,所採取的管理措施必須要以有利於公司員工和合作夥伴的成長為前提,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百年老店;同理“聖人”治國也不是為了個人或為某個小團體獲取私利,而只是為了保護萬物的平等權利,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為了民眾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只有以此為目的而採取的措施才是符合廣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無為”政策。

  三、“無為”以達至和諧為最終目標。

  實行“無為”就是為了達到人和人、人和環境、各環境因素之間的全面和諧。要實現這樣的全面的和諧。領導者除了前述加強個人修養外,在目前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還很有限的條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點:一是善於傾聽百姓的心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上,處於第一線的“百姓”對客觀事物的接觸最直接,認識也最清楚,他們總結出的經驗往往也最接近客觀規律,他們也最清楚自己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對待,他們的心聲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為心”就容易按客觀規律辦事,是實行“無為”的捷徑。二是要當好調和萬物矛盾的“氣”。“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個世界充滿各種各樣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間,人和物、物和物之間都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陰陽),矛盾本是對立的、不可調和的,但因為(道向陰陽之間)衝填了“氣”而實現了和諧,由此可見“氣”是調和矛盾、實現和諧的關鍵。

道德經讀後感2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構成和開展起來的比擬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聰慧的結晶。傳統文化產生於過去,帶著過去時期的烙印;傳統文化創成於本民族的祖先,帶著本人民族的顏色。等到時過境遷,它們或者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或者抱殘守缺,固化為明日黃花。

  道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無足輕重的位置,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它和儒、釋兩家一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關於我國社會的影響持久而深遠。

  道家文化在產生和長期的開展、成熟的過程中,浸透到了認識形態的許多範疇之中,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以及民族心理、社會風俗等各個方面都曾產生過深入的影響,發揮過嚴重的作用。如今,道家文化並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退出歷史舞臺,它已牢牢地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

  作為道家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它充沛表現了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用不多的字數,論述了道家對事物的產生、開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根本思想。文章大區域性言語有些晦澀難懂,在此摘錄文中一些名句及其大意,首先來共同感受一下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

  “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翻開《道德經》劈頭就是這一句。這句話的字面意義是說:道是可遵照的籠統的運動規律,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籠統運動規律。依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稱號,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這種相貌不是原封不動的。而道的轉義是道路,也能夠引申為人生道路。人的終身都在屬於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謂“道”,就是一條人人都能夠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大多都是走在能夠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進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勞。同樣,“名”也不用專指稱謂,他能夠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價值。當我們自以為完成了許多人生價值時,老子卻說你所完成的價值是真的完成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並不是要否認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恆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們留意這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矇蔽。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是說:天地本無仁慈可言,僅僅是將萬物視為一個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會;具有大智慧的聖人也無仁慈可言,僅僅將如何管理百姓視為第一要務,對人民的痛癢也漠不關心。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看似冷漠,其實是最好的態度。大自然經過漫長的進化,萬物之間曾經構成了一種均衡,假如妄加干預,就會毀壞這種均衡,結果不堪想象。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干預。天道自然無為,人道一樣的應該自然無為,在老子看來,一個理想的國度應該是這樣的:執政者只為人民提供一個平安,公平的自在生息的環境,至於人民有怎樣的想法,人民如何停止本人的活動,則完整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在開展。人人都能夠有本人的思想,只需不進犯別人的利益,人人都能夠做任何本人想做的事。這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充沛表現出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家徒四壁,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這句話是說:當一旦得到的東西曾經很豐厚了,就不要得寸進尺,不如停下來,你所佔有的金錢位置多了,他人就會眼紅,究竟是不能“長保”的。人一旦發富發貴,常常會自豪自大,這樣反給本人栽下禍根。人一旦有所勝利,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規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是說:最高的善行好像流水的境地。流水只一味的滋養萬物,而不會同萬物相抗爭。流水總是處於低窪之處,這與眾人積極向上、追求開展的肉體相背逆,自然遭人們的厭惡。水的位置與無為的“道”相仿。人要找一個優秀的環境寓居,要擅長去研討一些淵深的學術,與人交往要擅長講求仁道,當政要擅長管理,做事要能充沛發揮你的才能,辦大事要擅長選擇好的機遇。但不要與人相爭,才不會有錯。

  群眾追求小利小惠,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則著眼於久遠,不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素日裡注重信譽,注重團結,又擅長把握最優機遇來開展事業。所以一味的“爭”是不適宜的,“爭”也是需求諧和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缺乏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這句話是說:對深邃的理論研討有幾種態度:最高的境地是,不要以為它是客觀存在的,它只不過是一種籠統的理論而已;其次是對它頂禮膜拜;再其次是畏懼它;第四類是不置信他,以至它。還有的是置信這一說法,但根據又缺乏,有的人則是完整不信那一套。有的人以為這裡面蘊含著深奧的、極有價值的理論。總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一個人事業上有所成就時,連普通百姓都以為這是我自但是然的鬥爭結果,與這深邃的道理毫無關係。

  “道”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它有時似乎在顯現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宏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亙古蠻荒的狀態;又或展現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活力。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入的體察,這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緻入微的察看和一種激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道家文化是一種追求個人絕對自在的文化。道家文化孜孜以求道,所追求的是一種不擔負社會任何義務,主張擺脫各種肉體桎梏,以自我肉體為滿足的絕對自在。因而,道家之道是一種無為之道、一種反樸歸真之道。道家文化是一種以天道來縱容人道的學說,其人道主義帶有超理想主義的特徵,所推崇的價值觀側重於反樸歸真。道家文化的人道深入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審美層面。作文

道德經讀後感3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裡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為老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在《道德經》第七篇裡舉了一個例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讀後感4

  世界上的各種文明都有自身一脈相傳的文化傳統,而每一種文化傳統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經典,這些經典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凝聚了文化的精華,形成了思維的正規化,並在歷史的時空中長久傳承,積澱為整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從而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書寫下厚重的一頁。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道德經》就是這樣一部重要經典。

  《道德經》形成於中華文明的“軸心時期”即春秋戰國時代,原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著作,後來在漢代被奉為中國本土文化孕育產生的宗教——道教的經典。它同中國傳統文化的另外一部重要經典《易經》一樣,天、地、人三才無所不包,其內容涵蓋了哲學、倫理、經濟、養生等各個方面,言簡意賅,含義深邃,體現了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傑出智慧。關於《道德經》的產生和形成,長期以來有著眾多的記載和傳說,但從文化史的角度來考察,大體應以西漢時期司馬遷《史記》的記載為座標,即“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如此較為接近歷史的真相。即使是後來考古發掘出來的漢墓帛書本和戰國楚簡本的文字與傳世本略有出入,應該說也大體與太史公記載的老子思想主旨相去未遠。

  《道德經》雖然僅有五千多言,而兩千多年以來的註疏詮釋文字則多達千種以上,文字超過數千萬言。近代西風東漸,東西方兩種文明發生碰撞和交流以後,《道德經》又被翻譯為多種外國文字,在西方世界廣為流傳。這本簡短的中華文明經典,為何有著如此廣泛的影響以及歷久彌新的歷史魅力?它的思想內涵與價值意義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和詮釋?它對中國古代的宗教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又對近現代以來人類文明產生的諸多難題有著怎樣的啟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重要問題。這裡,筆者僅就人類文明與宗教經典的關係,探討和發掘《道德經》中“和諧”思想的內涵與價值,以尋求其對當代社會的啟迪與借鑑意義。

  一、以“道”為核心的大戰略思想

  “道”是《道德經》中最核心的概念。現代人一般根據西方哲學的概念,把“道”解釋為“物質”、“精神”或“規律”。然而這些解釋都不符合《道德經》的本義。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北京白雲觀印,第3頁。

  “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質”,也不是思慮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根本。“道”是混元無極,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氣場,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原始材料。

  任法融:《道德經釋義》,北京白雲觀印,第3頁。

  “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道與德構成萬物發生、發展的依據,而道又為德之本。

  只有正確理解了“道”,才能正確理解“德”,從而正確理解老子的全部思想。因此,道更為重要。

  老子在《道德經》第4章中總結了道的三種本質特徵:即道衝、道淵和道湛。“道衝”是說,道“空虛”、“常無”,是一種虛空若無、不可感知、不可捉摸的東西。然而,它又“用之或不盈”,生成、畜養萬物卻永不窮竭。它“名天地之始”,以幾近於無的精細微小而作為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物質。“道淵”是說,道深奧難測,而為萬物本源。它先於天地萬物而存在,是天地萬物之始;又“象帝之先”,先於所謂上帝神人而存在,沒有人知道它由何而來。“道湛”是說,道雖然如水之清澈無物,但又真實存在,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它“迎之不見其身,隨之不見其後”,其跡幾近於無,卻又“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真實存在的,而非完全虛空。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解”。道法自然,是說道的執行規律是“自然”。所謂自然,即自然而自然,本身如此。道法自然,要求“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令萬物各按其本性發展,而不妄加干涉騷擾,不加主宰。也就是以不干涉及放任主義,任物隨性發展。所謂物性各異,而道不棄物,道不棄人。不爭、不有、不恃、不宰,即指道常無慾,故可名小,它無慾、無私、常能以清靜、無私寡慾,處下、抱柔守雌而自處。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意味著天地萬物的根本在於幾近於零的無。回顧老子所說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可以看出,道周流不息,貫穿於天地萬物,但終究要歸根覆命,“歸於樸”,歸於無。萬物之運動終究要歸根反本,而這一本正是“無”,因此人類之法道,亦應該“無為”也。通常人們將老子的“無為”思想誤解為無所作為的消極思想。其實它的基本含義是對事物發展變化應因勢利導,不容任何主觀意志,順應事物發展的自然法則而用事。

  “弱”字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屢屢出現。如“柔弱勝剛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等。

  其實老子所說的弱,並非本質上的弱,而是表面謀略性的弱,目的是勝強。

  因此,立身處世、修身治國,如果要保持長久,則需要持柔弱之道,拋棄常人希望的表面的“強”、“大”、“貴”、“上”,踐行“柔弱勝剛強”的理念。在現實中,奉行貴柔守雌、不爭處下、無私寡慾等不爭主義原則。這是老子留給世人行事做人的大思路、大戰略。

  二、老子“道”的政治涵義

  從《道德經》的篇章可以看出,老子希望統治者能夠實踐“道”,發揮“道”在現實政治中的無窮功用,從而給統治者自身和普羅大眾帶來長久的福利。所謂“善建者不撥,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將自賓”。即是說,遵循“道”可以使一國社稷長久,並引來四方歸附。

  在老子的思想中,國家的治理方式從高到低有四種等級,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行無為之政,以放任主義,任民眾自由生計、自由發展,以至於民眾不能感知統治者的存在,而以為一切不過是他們自然而然所致。這種為政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是老子所認為的最高等級的國家治理方式。這種法理方式要求,為政者能“為天下渾其心”、“以百姓心為心”,不妄逞一己之巧智和私慾,“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而令民眾自由發展,達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的效果。其他的治國方式,如行仁義而令百姓讚譽、行嚴刑峻法而令百姓畏懼、行壓迫而令百姓造反等,都等而下之。

道德經讀後感5

  老子之著《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騙;貪汙、腐敗等等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時見報端。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女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汲取睿智,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責!

  其實,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端正心態的問題,它蘊含著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守自己的人生座標;淨心:淨處自己的人生位置;盡心:盡力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清靜無為”為道教修道之本,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強調了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和復歸之理。“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釐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透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曰明”,不會因“不知常”,而“妄作,兇”也。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則雲:內以養正安靜虛元,原本隱明,內照形軀。

  司馬承禎的《坐忘論》雲:“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身與道同,則無時而不存;心與道同,則無法而不通。”又云:“靜則生慧,動則生昏”,這則是道教靜中處世的指導思想。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才會在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淨明道重要典籍《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的序言:“淨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汙”,由此而見,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沒有絲毫的灰塵存在,是謂之“淨”也,如果完全用人性的角度看待“淨”的含義,那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就從色塵(視根)、音塵(聽根)、味塵(味根)、香塵(嗅根)、觸塵(觸根)、法塵(法根)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西漢智者河上公給此章命名為“檢欲”,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君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以託於天下。”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這是說明了人們解讀歷史可以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而為己用,那我們通常所說的“前事不忘後世之師”。然而,我更以為,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

  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不妄為”正是人們靜心、淨心的外在表現,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有為”。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關於“什麼是道”的文章,作者有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道在哪裡!道就在我們身邊,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謂之道也”。

  這句話淺顯明白而又讓人警醒。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道教所云的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倫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各行各業都在加強道德自律教育,在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水準。

  隨著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二十字方針“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推出,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

  在現代社會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下,一些有智之士越來越注意到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重讀和闡釋道教聖典《道德經》,積極挖掘道教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社會進步的教理和教義,才能讓道教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類,才能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責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道德經讀後感6

  魯迅曾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這無疑是對老子高度的讚譽。的確,老子作為一代偉大的哲學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間萬物的奧秘,展現了人生別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樣,老子被奉為中華文化史上的聖人,然而,他又不像孔孟那樣被大家所熟悉瞭解。提到老子的生平,就連大歷史學家司馬遷都對此感到疑惑。據《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春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曾做過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官。在當時,老子即是一個頗有聲望的智者,相傳孔子孔子數次求教天道問老子,言老子“猶龍”。後來由於周王室的衰弱和不斷內亂,老子感覺到悲憤然而無能為力,決計棄官歸隱,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關,關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請老子留言,老子遂疾書五千言,即為後人所見的《道德經》,這也我們常說的“紫氣東來”。然而,關於老子的其他事蹟,卻無跡可尋。關於老子的卒年,更是無從考證,有人說他活了160多歲,有人說他活了200多歲,只能說,老子大概很長壽。就是這樣一位充滿神話色彩的智者,在20xx多年前,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還一直被我們實踐著,追求著。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老子思想精華的凝聚體。它告訴我們,凡事要取法自然,只有取法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擺脫痛苦與煩惱;它告訴我們,“一”為萬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訴我們,禍福相扶相持,無中可以生有,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它告訴我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它告訴我們,“功成身遂”,面對成功,面對金錢、權利的誘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約義豐的短短五千言,教給了我們道的哲學,教給了我們處世之道,教給了我們治國之道。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告訴我們,道是看不見、聽不見、摸不到,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一種存在。道是宇宙的起源,是萬物的根本,是“先天地生”的一種物質。“大”是道的本質,道廣大無邊且周而不息,遍及整個宇宙。老子認為,道是自然生成的,它向自然學習,效法並順應自然,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歸根到底,萬物都要取法自然,迴歸自然,和自然和諧相處,做到無所為而又無所不為。道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即使我們看不到、聽不到它,但它卻實實在在的存在我們的身邊,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違背了道,就要受到懲罰,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從道的角度出發,老子教給我們處世之道。

  老子教誨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宇宙間的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對立中存在,在對立中發展的。在一定條件下,事物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如果世人對於美、善的認識改變,那醜與惡的標準也就變了,正如難易相對、長短相對一樣。所以,世間沒有絕對的真善美,也沒有絕對的假惡醜,有時,不好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壞的,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還教誨我們物極必反,所以,強者要學會收斂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保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也就是“強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強者鶴立雞群,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而弱者則不然,所以,人要學會收斂自己的光芒,學會韜光養晦。

  老子還交給我們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就大事業,要先從身邊瑣事做起,持之以恆,向目標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暫時無法達到目的,也彆氣餒,老子告訴我們“大器晚成”,再接再厲,終會成功。面對成功,要知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卻沒成功,沒關係,老子告訴我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謂知足常樂。

  老子還教誨我們,做事學會“慎獨”。“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做壞事別人看不見就沒關係,須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對於處世,老子還教誨我們要“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做到“無為而無不為”,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至於治國之道,老子提倡無為的聖人之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治理政事,要淨化人們的心靈,滿足人們的溫飽,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老子對於政治,提倡無為而治,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相反,對於那種符合道的事情,則必須以有為為之。但所為之為,都應是出自事物之自然,無為之為發自自然,順乎自然;是自然而為,而不是

  人為而為。這就是所謂的“無為而又有為”。但是,在穩定的國家環境中,只一味的無為而治,是不利於國家進步的,不利於人類進步的,所以,還要適當的有為,要辯證的接受無為而治的思想。

  關於《道德經》,老子還教給我們很多,如人際關係方面,告訴我們“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善者可以做我們的老師,不善者可以教給我們智慧,學會面對善者與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訴我們“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擁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訴我們“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處,眼觀全域性,全面考慮問題。《道德經》是一本充滿智慧的鉅作,這些所感所想只不過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細閱讀《道德經》這部智慧鉅著,反覆推敲其中的奧秘,展現在你眼前的風景將會別有洞天。

道德經讀後感7

  作為中華民族道德經典的最優秀的代表——《道德經》,是“道”的詳細化,她從人與萬物的根源——“道”上論述了道德的規律,指出萬物根源“道”的行為特性就是人類應效法的的道德規律。並且通知人們,作為“道”之子的人,人的很多問題能夠求“道”來處理,詳細辦法就是讓人的思想順“道”而行,用道性換掉人性,這個過程就叫修道。當人的思想契合了“道”時,人生就會自但是然地取得勝利,完成人生的圓滿。

  一、客觀契合客觀——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是講“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闡明“道”是不時變化的。道大無邊無邊,浩瀚無比,又處在不時變化之中,一會兒是這個樣子,一會兒又是另外一個樣子,所以要給它取個名,就是叫“道”這個名字能夠,不叫這個名字,叫另外一個名字也能夠,說到基本,是“無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的“道”,產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產生了人和萬物。由於根源的“道”是隨時隨地都在變化的(連名字都能夠變化),所以它產生的天、地、人、萬物也是不時變化的,這就請求人要順應這種變化,即客觀要契合客觀,因而人就有了客觀與客觀的問題,人的行為也因而分為兩種∶有為與無為。客觀上自以為是,不思索客觀變化,這就是有為。客觀上沒有個人想法,而是隨客觀的變化而變化,即順應自但是為之,這就是無為。做到無為了,就能無不為。那麼,人能否就能做到無為呢?不能。

  人是萬物之靈,原本也是客觀“道”產生的,但是人生來是不契合“道”的,為什麼呢?由於人是個矛盾混合體,其中有私心願望,萬物之靈的這個“靈”被私心願望所限制,並不“靈驗”,不能順應“道”的變化。詳細表現就是客觀認識裡總有個人的一些不自然的東西與客觀不相契合。怎樣辦呢?這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協助人去掉不自然的東西,使人契合客觀,使客觀支配客觀,這樣人生坎坷就少,“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會變得順利不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種人生,“萬事如意修道人”。

  那麼,修道怎樣修呢?就是守靜背誦《道德經》。

  “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要沒有私心願望,才幹守靜,這樣才幹體驗到“道”的微妙,從而順應和契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願望,就不能守靜,這樣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微妙,即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契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呈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要去掉了私心願望,才幹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理想生活中,就可以悲觀自由地處事為人,而到達“無不為”。

  二、道性換人性,利益最大化

  人生離不開利益,那《道德經》是怎樣對待利益的獲取呢?

  經濟學理論認同這樣一個準繩∶人是理性的,人人都會在約束條件下最大化本身的利益。這自身是契合自然的,即契合“道”的。由於“道”的行為特徵就是以最小的資源獲取最大的利益,這隻需研討一下各種生物體的內在設計和它們的代謝運轉及生物圈的散佈就會發現,這種現象比比皆是。但人對最大化本身利益的瞭解常常是願望與爭鬥,這就是人身上最典型的不契合“道”的特徵,即有為的特徵,這在《道德經》的修道體系裡叫“人道”(也叫“人性”)。“反者,道之動”。“道性”就正好相反,是去欲、處下和不爭,曰“不爭而善勝”。由於人生來就是帶著一大堆潛能來到這個世界,潛能發揮的水平深淺決議著生命的質量上下。這些潛能是自然賦予的,人只要契合自然才幹最大水平地發揮潛能,同時也就能取得最大化的本身利益。而契合自然就要消弭願望,就要修德,進步道德程度,所以說提升“道德”是人最大化本身利益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行徑。

  下面就分離《道德經》詳細地談一談。

  三、勝利之道

  修道是求“道”來塑造人的勝利天性的過程。人們常說,性格決議命運。修道就是調“道”的能量來描寫本人的內心世界,用道性換掉人性,從而使人的思想和言行與客觀世界相契合。

  下面就特地地談一談契合“道”的思想與行為有哪些。

  1、“道”的行為就是剛強不屈

  “道常無為,而無以為。”“道”平常是不干預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預就沒有做不到的。闡明“道”做事,事事都是勝利的,由於“道法自然”,沒有哪一件事是不契合自然規律的。“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單獨運轉而不改動,迴圈往復地旋轉而不中止。闡明“道”做事是堅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持之以恆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肉體,要做正確的事,契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時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計,“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論遇到什麼艱難都要不屈從,不論他人說什麼,都不要受影響,聚精會神、堅持到底。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義是,人們所從事的事業,經常是在接近勝利的時分(也是最艱難的時分)失敗的,在完畢時也要和開端時那樣謹慎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艱難的時分,必需拿出開端時的決計和自信心,想方設法地去剋制艱難,所謂勝利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勝利,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質量就是契合“道”的,這種質量就能保證你勝利。

  修道就是求“道”協助本人,使本人契合“道”的質量。

  2、甘願付出,不求報答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義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萬物生長並不爭功,它處於眾人都不願去的中央,所以最接近大道。為什麼處在眾人都不願去中央還最接近大道呢?由於水原本是乾淨純真的,但為了淨化他物而把本身弄得全是純淨,最後還要流到最低的中央,不再被人注重。所以為了他人而犧牲本人,最後還落到人人都不願去、受輕視的中央,這種“甘願付出,不求報答”的肉體就是“道”的質量,這種質量在《道德經》裡也叫“懦弱”,即永遠把本人個人的私慾放在最懦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強大的中央,《道德經》寫道∶“天下莫懦弱於水,而攻剛強者,莫之能勝。”意義是,天下最懦弱的,莫過於水,用它去攻擊最剛強的,沒有不勝的。在剋制艱難時,水又變成最剛強的。《道德經》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懦弱與頑強來形容“道”的特性。我們人總是強調人要無私貢獻,無私就是私心願望要懦弱,貢獻就是付出的願望與力氣要強大。無私貢獻的肉體就是源於萬物根源的“道”的特性。為什麼那些有著無私貢獻肉體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會分發出蓬勃朝氣和無量力氣呢?由於他的肉體狀態契合了萬物根源“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勝利,就必需把“道”的特性(道性)變成本人內在的質量,永遠銘刻要讓本人物超所值,永遠想到本人所做的比本人想得到的要多得多,這樣人永遠就不會離勝利太遠。

道德經讀後感8

  天地無名:天尊地卑,天虛地實,虛則至賤,實則至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此天之道,地之德。故曰:天道清,地德寧。天無以清而貴實將恐裂,地無以寧而貴上將恐發,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是故尊當以守卑,貴當以守賤。天尊以虛故清,地實以卑故寧,侯王居高而自謂孤、寡、不轂。

  治國無執無為之妙可用射箭之道來闡述。弓身(天子)制定執政方向要跟手(百姓)的需求相合一。雖然是弓身(天子)制定方向,而實則手(百姓)在執弓,故弓身攘無臂,執無執。

  方向對了,弓弦(三公、諸侯)、箭(百官)的施政目標手(百姓)自然願意去實施完成,弓、箭(百官)無執而手(百姓)執箭拉弦盡其力去完成目標。手(百姓)執弓、箭是為民主;若弓、箭執則為非民主,是專制。弓者為道己日損而善用箭者之才能,弓者為無為,使箭者發揮才幹射中目標。故弓身弓弦無執無為,箭者無執有為,手者有執有為。弓、箭、手三者不可缺一,若有一失,自然之道不行也。

  弓者有為,事倍功半,則施政目標難以達到,為者必敗之。若弓者有執,則執政方向與百姓需求相背,執者必失之,民心必亂,百姓畏勢不畏死而重物質享受而多遠走他鄉他國(遠徙)。故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必敗之,執者必失之。

  無為者必無執,無執者未必無為。

  治國有以下六者:道者、德者、上仁、上義、上禮、前識者。

  (1)弓身無執無為(道者),弓弦無執無為(德者),下知有之。

  道生之,德畜之,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德者可謂貞臣,道者宜為下,故名德道經。

  聖人損有餘而補不足,藏富於民,民用充足,消除了因百姓購買力不足而產生的難得之貨(不貴難得之貨)。

  上位者儉己而不奢,不鋪張浪費,則能漸除奢華浪費之風。

  聖人不欲見賢,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是以下知有之。

  功成事遂,聖人功成而不居並歸功於下,聖人使己無功,下欲親譽之而無能名焉。百姓都說:我只是做了理所應當做的事,而不爭功(我自然)。上下皆不爭功,故老子曰:聖人不尚賢,使民不爭。

  以其不爭,不居功,故道者德者無為而無以為。上功成不居,則民不爭。天人合一之道。

  候王居上位而當自謂孤、寡、不轂,守之以下守之以柔;國大民眾而守之以寡小(小國寡民),則大國能兼畜小國,大國小國各得其所欲,則有核彈、導彈等百倍於人的軍事武器而不必使用(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百姓不在因民用不足生活不安定而去使用車船等工具遠走他國他鄉以求豐厚的物質生活,車船不再因民大逐私利、生活不安定、缺乏安全感而使用,百姓能安居樂業。百姓歸於純樸,結繩記事以立約而民不會不守信。

  (2)弓身無執有為(上仁),為者必敗之;弓弦不能盡其才,下親而譽之。

  上仁之君執政方向與百姓需求相合一,無執也。無為者必無執,無執者未必無為。

  上仁之君施政目標有所達到,則功成而居,使己有功,百姓親而譽之,下亦必爭功之大小。有功之君有為也,用人有誤,不能盡用人之才能,勤政為民,敗於有為而不能無不為,施政目標有所不能達到。施政目標未能達到,故民無以為。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3)弓身執者(上禮),執者必失之,弓弦無執有為(上義),下畏之。

  執者之昏君用無執之能臣,故為上禮。執政方向與百姓需求相背,故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與上禮進行對比,弓弦能勸諫上禮之君,有所調整而無執為民,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執者之君高稅食於民,損民之不足。民知其惡而畏其勢,民畏勢而賄,長此以往,天下人多用私權謀利貪腐(民多利器),而全民皆腐敗。故國君不可用私權使百姓畏(國之利器不可示於人),魚脫於淵則失水,君使民畏則失民。大國不可恃強使小國畏,大國宜為下。

  民用不足,民觀上奢華,必追逐豐厚的物質生活,製造各種假冒偽劣產品以圖利(奇物滋起),偽造各種民用不足產生的難得之貨,偷盜成風,法律多因執者之官太多而難以執行,百姓畏勢不畏死,雖有諸多律法但百姓已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故曰:上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弓身執者攘臂而扔之(前識者),弓弦執者,下侮之。

  執者之君強推與民需相背之政,無執之臣必不能久存,故上禮為之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為前識者。前識者自見自是攘臂而扔之,故曰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夫使眾畏以至於惡貫滿盈,則下侮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失德,失德而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大道廢,焉(安)有仁義?智慧出,焉(安)有大偽?六親不和,焉(安)有孝慈?國家昏亂,焉(安)有貞臣?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另有所囑: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試解:芻狗者,敬而用之於祭祀,天地當愛萬物為本,敬而用之。天地無名不以己仁,致虛守中之道。故以此可知:大道非恆道,廢之而無道。無名非恆名,失之而有名。(無執無慾不以己有德謂無名)。

  老子三寶:夫盜蹠為盜以圖利,多欲也,多欲而奢,舍儉也。夫勇有三勇:慈勇不敢為天下先而為是謂義勇,慈勇敢為天下先而亂為是謂亂勇,舍慈而勇是謂盜勇。入先出後以盜財物,舍慈而勇也,盜勇也。分均,圖結黨也,結黨以使眾畏而為強梁者,結黨以謀私利而使眾畏而失眾,不知也。為盜而自以己有功自誇己聖是為敢為天下先也,夫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夫為盜而舍三寶,是謂不知常,大凶也。

  老子:弓身無執無為,弓弦無執無為。孔子:弓弦無執無為,箭無執有為。墨子:箭無執有為,手有執有為。

道德經讀後感9

  佛在法會上,手拈一花,視來眾,盡皆茫然,獨摩柯迦耶會心一笑。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諸摩柯迦耶。”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於植株;也不自滅,而是歸於植株。其不自生,亦不自滅,卻適時令而存在,它暫居於生命的本體,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軌跡,即為“道”。

  林語堂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道家與儒家的思想摩擦激盪,相輔相成。但我認為: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中,儒為表,道才是最深的內在。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這是我們後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卻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淺的理解為:能夠用語言說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空氣,伸手去抓,以為得到了,張開手卻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既混成了萬物,但它又是恍恍惚惚,虛虛幻幻的。在恍惚虛幻中,它有象—有萬物的影象;有物—有形形色色的物質實體;有精—有產生和發展的緣由;有信—人們可以憑著一定的方法去發現它、驗證它。可見,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週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執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在自然領域裡也極富內涵。

  可以說老子生命的代表。如果生命是荒誕的,老子也是荒誕的;如果生命本身是一種怪誕的邏輯,老子也有同樣的邏輯。老子只是反映生命的本真。他不給自然新增什麼,也不摒棄什麼。他不在裡面選擇,也不賦予它意義;不管自然是什麼模樣,他都欣然承認。老子願意相信自然與生命的純真,他更欣賞不加修飾的天然之氣。

  而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懂得欣賞自然的美,生命最初的不加修飾的純真,和萬物固有的執行軌跡。現今的人們常常視自己的意志高於生命和自然的真,他們不願意相信自然的邏輯,任意地去改造自然,享受著經過加工後的變質的生活,與自然鬥爭。他們認為人生的價值正體現於不斷地鬥爭中。歷史,有過慘痛的教訓,歷史的經驗不可謂不深刻。但是,歷史更多的時候是在重複著的是極其相似的悲劇。所以這些“善鬥”的人類,被自然一次次的還之以顏色,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老子教導人們在大自然面前應該沒有選擇,只有接受。人們因此認為,老子的價值觀和生活觀是消極的和無為的。其實,正如老子所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著自然,所謂的消極最終會給人類帶來福音和一種最積極的結果。相反,那些倡導所謂積極的人會發現正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帶給人類的是使人們走向滅亡的道路和最消極的旅程。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在《經典釋文》中,陸德明解釋王弼《道德經注》時曾指出:“德,道之用也”。“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秘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徳”雖排於“道”之後,但極具現實精神。《道德經》透過“德”這一概念使得個體價值指向一個形而的、具有無限利益的生存領域,從而具有提升現實的人格的意義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有人說,治徳分為三步。失-徳-道。“徳”為“道”之功,是道德體現,修道先修德。我最喜愛的一句話“上善若水”,敝以為可以作為一生的信條去遵循。這是一種超脫的世界觀,一種雖柔弱卻睥睨萬物的高尚情操。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世界上最溫柔的事物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每本書都有其侷限之所在,有其不可理喻之處。如《論語》中的迂腐世故的君子主義,《莊子》的虛幻不切實際。《道德經》中也有其消極避世的一面。但我們不能否認古典的經、史、子、集歷年歷代給中國人以智慧的啟迪,以心靈的釋然,以生活的動力,以處於天地之間行動的規則。每一種道理也總不能囊括世間萬物,合眾人脾胃。因此才有百家爭鳴的文化盛宴,與不同世界觀的人生。讀書在於使人有一種滿足感,一種對未知求得解答的渴望。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道德經讀後感10

  《道德經》亦稱《老子》,或稱《五千言》,是道家學派最具權威的經典著作。它由《道經》和《德經》兩部分的論述組成,聊聊數千言,涵蓋了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括百家、包容萬物,被後人尊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老子在第一章,就闡述了全書的總綱。“道”是老子哲學中一個核心的概念,基本上有三種含義:一種是作為宇宙本原的“道”,一種是作為自然之規律的“道”,還有一種就是作為人事之法則的“道”。這三種含義既有區分,又緊密聯絡,作為宇宙之本原的無形的“道”,在天地萬物產生之後,就體現為自然規律之“道”,而自然規律之“道”在人的社會生活中,就表現為人事法則之“道”。反之,人事法則之“道”又體現著自然規律之“道”,而自然規律之“道”又反映著作為宇宙本原的“道”。“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它是無形無狀,是“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的、宇宙唯一的存在。同時,“道”又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故“道”可以用語言來表達,但那是一時之“道”,非永恆的、無限的、終極之“道”。任何用語言表達的事物,相較於宇宙的演變,都只是“曇花一現”,也就是說事物本身不是永恆的存在,其價值亦非永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名,可名,

  非常名”。

  《德經》開篇講:“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此句為下部《德經》的總綱,主要講的是人德。所謂德,即是人對於天道的順應,對於宇宙萬物執行規律的順應。老子將“德”分為“上德”、“下德”。“上德”順應“道”,如同大道不可道一樣,上德同樣不可言說,是自然而然的。具有上德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具有德的,所以他才具有了真正的德。具有“下德”的人總以為自己沒有失去德,是有德的,那麼這種能被人感覺到的德其實已經不是渾然天成、暗合天道的“上德”了,而是次一級的德了。這就好比是一個小孩子的純真無邪之美與一個看上去賢惠溫柔而內心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的淑女之美一樣。因此,“上德”乃是一種自然而然、具有者渾然不覺的德,而下德則是一種能夠畫出具體標準,然後按照標準去執行的德。上德即是道家所說之德,而下德則是孔子所提出的儒家之德。莊子便曾說過“聖人生,大盜起”,這裡的聖人,指的就是具備了“下德”的人,而真正具有“上德”的人反倒不具有聖人的名聲。老子認為失“道”之後,才會有“德”,失“德”之後,才會有“仁”,失“仁”以後,才會有“義”,失“義”以後,才會有“禮”。而“禮”的出現,正是因為人們天性的忠信不足,是禍亂的開始。老子雖然不以為然,但也並非對儒家的“下德”一味排斥,只是對其進行了優劣排序。最後,老子又進一步指出,一個人應該儘量“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上德”和“下德”之辯也顯示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之處,併成了後世歷代中國人倫理生命中的一個重要命題。

  誦讀《道德經》以來,感觸最深的是《道德經》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說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夠滋潤萬物卻又不與萬物相爭,而停留在別人都不喜歡的地方(低窪處),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老子在自然界萬物中最為欣賞的應該就是水了,是“道”的完美詮釋。 它“潤物細無聲”,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體都是離不開水的。“水乃生命之源”是不爭的事實。“水往低處流”,是它“不爭”的寫實。因而才有了“人往高處走”的對比了。水源自高山之巔,能俯瞰世界,卻是甘心一路順流而下,滋潤萬物已是最偉大的了,卻又不與萬物相爭,甚至是安身於別人都不喜的低窪處。而且水是最善於迴圈的物體了。只要有一點不平,便會開始流動。迴圈著,“生命不息,流動不止”永遠向著前方行進。難得的是,停下來的時候,表面是最平靜的,而在平靜之下仍是不斷的滲透、迴圈。這世間,有多少人能放棄自己所在的高出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與為爭?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斷自我迴圈的過程中又不斷向前呢?

  “以柔克剛”是我極為欣賞的一條處世之道。而水應該是當之無愧“柔”的典範了。之前,我從一本寫給女子的勵志書上看到“當女人溫柔到了極處,就是一種力量”時,還有些不太能理解,如今再看,這“溫柔到極處”應該也就是如水了。“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寫照,而洪水沖垮堤壩,形如猛獸,造成災難也讓我們對水的力量絕對不敢小覷。柔弱如水,可以不與世為爭,慢慢化解剛強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種“無形”的狀態,只要有一點點間隙,水就能滲透進去,然後將其佔滿。當然,我們的至柔絕對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溫柔的堅持。女人既是“水做的”,當是應該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別是在這個弱者強食的社會,當所有的人都在極力變得更強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時,溫柔的女人便是清涼劑、暖手寶,給人舒適之感,讓人信任、親近。 “上善若水”,若水乃為上善。“道”是產生萬物的總根源,先於具體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間萬物的基本規律及本源。“道”應該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需要有明確的認知和理解。而水,便是這世間最接近於道的了,水“無所不利”正如“道”無所不在。水舍高趨下,而不受阻礙;水能流淌於世間各處滋養萬物,洗滌汙垢;水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靜,實則深不可測;水源源不斷地流淌,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 若“水”,無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另外,在《道德經》中,老子還提出了許多二元對立命題,並對其進行了辯證的分析,如強與弱、得與失、巧於拙、進與退、爭與不

  爭、有為與無為,等等。這些辯證觀點啟蒙了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與現代人的感受不謀而合,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對後世產生廣泛的深刻的影響。

  《道德經》這本神奇寶典不僅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時對全球產生深遠的影響,成為了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