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技> 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

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

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錦集5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 篇1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年我局以推動科技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緊密結合為主線,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各類創新資源集聚,為我市“五城同建”和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引領和支撐。

  一、瞄準需求,精準對接,招院引所工作取得新成效。

  堅持把加快推進招院引所作為架通企業對接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橋樑,整合創新鏈、孵化鏈,開展協同創新,實現成果轉化、技術孵化。一方面,加強與行業內頂端高校科研院所的對接,對我市紡織服裝、食品企業的人才、技術需求進行摸底,將需求整理彙總後分別發給東華大學、江南大學,加強溝通對接,爭取引進行業頂端高校院所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今年我市新引進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新能源(**)分院、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中心等8家院所分支機構。義和車橋與德國艾伯特諮詢公司合作,共建中德艾伯特義和學院,在技術標準、質量標準、檢驗試驗方法的升級和發展戰略等方面進行合作。公司提出制動鼓經常有龜裂、破裂現象,透過艾伯特教授前後5次的技術指導,尋找上游生產廠家,調整了廢鋼、生鐵、回料的成分比例,產品質量顯著提升,穩定性增強。另一方面,推動已引進的高校院所分支機構的高效運轉。從上海理工、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等3所高校的合作情況來看,與**市25家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成功吸引79位專家教授前來開展技術攻關、課題研究和實驗試製等產學研合作。召開食品、生物醫藥、汽車裝備製造等行業座談會10次,成立聯合研發中心3個,轉讓成果專利5項,達成合作意向20項,為食品、金屬材料、汽車等多個行業領域的企業解決技術難題200餘項。三是舉辦了“科技型企業—高校人才與成果對接活動”。7月份組織貝特爾環保科技公司、泰諾藥業公司等26家科技型企業負責人,赴上海理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舉辦對接活動。在復旦大學集中舉辦了科創型企業轉型升級與贏利點突破等5個專題講座。組織企業家分別到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全面進行了科技成果對接洽談,與32位專家教授達成合作意向15個。

  二、深化合作,借智發展,對接青島工作贏得新進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入對接青島的安排部署,加強了與青島高校院所的對接,分別與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科技大學等青島高校院所進行了對接,5月12日的青島簽約週上,青島農業大學與科技局簽署合作協議,達成全面合作。目前,中紡金維與青島大學、雲峰數控與青島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厚意德農業科技與青島理工大學均已達成產學研合作協議。康源微藻與青島農業大學聯合成立的微藻養殖研究所,是**唯一的藻類養殖行業科研院所,研發的“高產天然蝦青素和高不飽和脂肪酸微藻的規模化養殖和開發”專案,實現了資源利用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三、創新模式,強化服務,公共創新平臺取得新突破。

  組織到深圳、北京等地進行考察學習,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分段實施、開放共享的理念,傾力打造“超然首新空間”,主要面向知名高校院所、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創業者,透過整合資源、最佳化服務,吸引和集聚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深化政產學研合作,打造**版“虛擬大學園”,為我市產業轉型、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

  四、突出產業,強化措施,科技創新專案取得新成果。

  組織建設企業專案庫。組織專門班子深入企業進行調查摸底,掌握企業科技創新專案第一手資料,建立以市場為主體、以企業為主導的專案選擇機制,拓寬專案生成渠道,做好專案的篩選論證。對入庫專案進行分類篩選,對照國家、省、市下達的專案指南要求,及時組織企業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力爭更多專案列入國家、省、市計劃盤子。對已申報專案,積極做好溝通匯報工作,提高批覆率。邁赫機器人的“汽車智慧焊裝生產線系統關鍵技術研發”獲批省重大關鍵技術專案;鼎泰盛的“食品飲料灌臥式連續滅菌生產線研發”獲批省重點研發計劃,迪尼姆的“牛仔服裝設計創新研究及智慧化快速製造定製中心建設”專案、奧揚科技的“大容積LNG氣瓶的研究與應用”、眾泰達司的“新型先進複合材料快速固化低成本製造開發及應用”等9個專案成功申報**市科技發展計劃。

  五、高階定位,提質升級,企業研發組織邁上新臺階。

  與產業化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企業研發組織在服務企業創新、支撐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支援企業提升創新平臺的層次和水平。一是引導鼓勵企業建設一批高水平的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型試點企業、重點實驗室等省級以上研發平臺。今年篩選了邁赫機器人、鼎泰盛等9家企業申報**省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專家評審已結束。二是鼓勵企業透過建立分支機構、聯合共建等方式建設一批具有國內行業領先水平的研發機構。美晨公司與德國GLFS公司合作成立了“**省中德發動機用特種橡膠合作研究中心”,逐步掌握了發動機進氣系統產品的製備技術,在此基礎上今年申報了“汽車進氣系統管路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目前申報材料已推薦至國家科技部。支援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院士工作站。大業股份牽頭構建的輪胎用金屬骨架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璽圖機械牽頭構建的凸輪分割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已分別召開成立大會。信得科技與華中農業大學的陳煥春院士、興貿玉米與南京工業大學的歐陽平凱院士、恐龍世界文化旅遊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的周忠和院士共建的3家院士工作站已透過省廳備案,全**市只有6家。信得科技的院士工作站是我省家畜傳染病學領域第一家院士工作站。陳煥春院士被稱為“世界養殖戶的守護神”。信得院士工作站將針對國際基因工程疫苗生產應用的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畜禽重大疫病防控需求,透過對“重組乳酸乳球菌表達豬用基因工程疫苗”等重點專案的研究,攻克重大關鍵技術,解決豬瘟、藍耳病等家畜傳染病難題,促進我市動物疫苗生產技術更新換代。透過聯合培訓等方式,每年將培養3—5名動物疫苗領域頂尖人才,為我市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六、聚焦轉型,服務經濟,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

  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著力點,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不斷提升科技對產業的支撐能力,圍繞智慧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一是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依託省高新技術產業倍增計劃,著力發展資訊科技、生物技術、高階裝備製造等產業。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強化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突破,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二是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和小微企業“小升高”計劃。根據今年高企申報新政策,及時調整工作方式,與國稅、地稅、財政等三部門密切配合,積極組織邁赫機器人、眾泰達、金昊三揚、泰諾藥業12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三是積極推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入庫工作。目前已有宏邦自動化、旭日東機械等31家企業成功加入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資訊庫,數量位列**縣市區第一。

  七、創新服務模式,擴大科技創新服務的覆蓋面。

  一是創新“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模式,把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全部納入科技創新QQ群,科技創新微信群,隨時將上級科技政策、有關專案平臺申報等上傳這些網路平臺,擴大服務覆蓋面。二是建立班子成員包靠責任制,每個班子成員包靠2—3個鎮街(園區),定期深入企業進行調研走訪,及時掌握企業科技需求動態,跟蹤服務。三是完善重點企業聯絡員制度,在我市主導產業的重點企業設立科技創新聯絡員,定期召開聯絡員會議,提高服務精準性和前瞻性。

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 篇2

  一、一年來主要工作

  在中共*區委、*區領導下,在城區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援下,在上級科技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我局緊緊圍繞城區中心工作,積極開

  發展科技服務,在城區資訊化建設、科技管理、農業科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體總結如下:

  (一)以機關區域網建設為龍頭加快城區資訊化建設步伐

  1、建成開通城區機關區域網

  經過充分的準備,今年5月採取公開招標辦法確定了局域網工程施工隊伍,並很快進入現場施工,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科技局都派人現場監督監察,確保工程質量,11個工作日即竣工,進行系統除錯、試執行,於5月底由分管區長組織科技、黨辦、辦、政協辦、審計、監察、財政等部門組成的驗收小組進行驗收,區域網工程的各項指標和質量符合合同要求。城區機關區域網的`建成開通,目前主要是滿足機關領導、幹部上網獲取資訊的需要和一些部門間資訊共享,也為下一步全市實施電子政務工程搭建資訊平臺,屆時,區域網的效能將得以更大的發揮。

  2、加強資訊網的更新與維護,加大網上招商引資工作力度

  為促進城區經濟與科技緊密結合,圍繞著城區鋁工業園區建設、136工程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加強了網上招商工作。

  (1)加強網站建設,強化招商引資宣傳。1—10月,網進行了兩次更新調整,在及時跟蹤報道城區重大政務活動和更新資訊的同時,加大了城區招商專案的宣傳版面,在主頁顯著位置製作推出工業經濟園專欄;新開闢招商指南欄目,全面介紹*區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等投資環境的各項內容;開闢園區動態欄目,及時跟蹤報道三大園區開發建設進度,招商效果和企業入園情況;增加城市開發建設和其他招商欄目;同時在*區科技資訊網和農業科技資訊網主頁增加了招商引資的內容,從而加強*區投資服務宣傳力度。在網主頁上增加了各部門和園區管委會的辦事程式,開闢了書記區長信箱,管理投資垂詢電話和投訴電話,在網上營造了*區親商、扶商、愛商的良好氛圍。

  (2)主動出擊,積極推介城區招商專案。透過網上搜索等多種渠道,尋找區內外的國外適宜到*區投資的知名企業的電子信箱,透過發電子郵件的辦法,將城區的招商專案加工濃縮後向相關企業推介,提高網上招商效果,至9月底共向40個國內外知名企業發了郵件並收到3個外地客商和企業電子郵件諮詢情況(已轉交城區經貿局和管委會處理,客商透過電話諮詢的沒有統計)。透過聯絡、爭取廣西區網際網路中心招商部支援,將城區網上招商頁面掛在自治區網上招商頁面進行宣傳,擴大城區網上招商工作的影響力,提高顯效。

  (3)結合騰飛*宣傳在網主頁開闢了三大發展騰飛*系列報道專欄,在中國招商引資網首頁第一屏作了橫條動畫連結城區網廣告宣傳,以提高*區知名度,讓更多企業、客商瞭解城區鋁工業園區,增強網上招商效果。

  3、積極引導企業利用資訊化宣傳企業、提高管理水平

  科技局派員多次深入城區企業,宣傳指導企業如何運用資訊科技、網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產品,指導幫助南寧粵茂石化公司、南寧利翔飼料有限公司等五個企業建立企業網站,透過網上宣傳企業和產品,並透過網上採購原料、釋出供求資訊,從而提高企業知名度,促進產品銷售,降低生產成本。經過宣傳,城區企業資訊化意識有較大提高,有條件、上規模的企業不但建立了企業網站,還積極研究開發應用CAD、ERP等旨在提高企業技術、管理水平的更高層次應用,如南寧新宇汽配公司開展了CAD應用,富豐飼料公司開展了ERP(財務管理)的應用,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設計技術和管理水平,南寧維威製藥公司也籌備全面推行ERP應用(已投標科技廳20xx年度ERP試點企業專案)。

  4、依託城區現有網路資源,努力推進社群和農村資訊化應用

  充分利用城區現有的*區資訊網、科技網*區節點和*區農業科技網,以培訓基層資訊員為突破,大力推進資訊化在城區基層單位的應用,在社群方面,在去年建立了五一中社群資訊服務網基礎上,今年又指導幫助福建園社群、菠蘿嶺社群建立了作為城區網下級節點社群資訊服務網,並帶動社群上網,進一步提高社群管理服務和資訊化應用水平。在農村方面,今年新建立了沙井鎮和富德村、南鄉村、三津村等三個村的鄉鎮、村級節點,每個節點都建立了主頁並逐步開展農業(農村)資訊服務,共在網上下載釋出科技資訊(實用技術)、市場資訊和在網上釋出供求資訊約800條,帶動了城區大宗農產品外銷,如果蔗、四季豆、肉芥菜和茉莉花等大部分外銷區外福建、廣東、湖南和區內的橫縣等地,其中果蔗的外銷率比原來提高10%,四季豆、芥菜等蔬菜由原來本地消費變成大部分外銷,從而解決了原來農產品賣難和賤賣問題,保護農民利益。透過資訊服務,也解決了農戶在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並暢通了農民的市場資訊,鄉鎮、村級資訊網節點已逐步成為城區農村常駐農業專家和農民瞭解市場資訊的視窗。

  (二)以科技示範村建設為切入點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工作實施

  自從郊區撤併,城區開始管理農村後,我局在去年瞭解、熟悉農村農業情況基礎上,積極向上級申報農業科技專案,根據城區農業產業的優勢和市科技專案的扶持重點,以科技示範村建設為切入點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工作,我城區任務是建設1個示範村、60戶示範戶,為實施好這一工作,我局在沙井鎮三津村開展了引種象牙四季豆(採取種子補貼農戶並請專家培訓指導)等蔬菜品種為突破的示範村產業結構調整,共引種約100多畝象牙四季豆,建立了5畝蔬菜種植示範基地,從而使三津村產業結構調整有了一個良好開端;實施了以做大做強奶牛業為目標的奶牛品種改良與集約化養殖技術示範,以*區奶協為協作單位,選送3名養殖戶到廣西大學動科院學習配種技術和奶牛飼養知識,建立起本地技術服務隊伍,在專家指導下,在城區奶牛二基地開展科學餵養管理為內容的集約化養殖技術示範並草擬了技術規程,開展了奶牛品改的各項準備工作,確定了品改公牛品種為美國荷斯坦黑白花系列,與品改養殖戶簽訂了品改協議,落實了貯藏凍精用的液氮罐,計劃在11月中旬陸續實施人工配種,年內完成100頭品改任務。

  (三)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水平為目標開展企業科技服務

  *區企業較多,絕大部分為民營企業,其中規模企業(在*區納稅)26家,多為飼料企業,我們除了指導幫助企業開展資訊化應用外,還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企業科技服務工作。

  1、指導企業建立研發機構

  今年先後指導幫助南寧富金豐飼料公司、南寧粵茂石化公司等兩家企業新建了技術開發部,建立實驗室,對生產原材料進行入廠前檢驗和售後產品質量跟蹤,並根據市場變化和使用者意見對產品進行改良提高,從而保證了產品質量和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2、加強組織科技專案申報和管理,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工作開展

  繼去年組織城區企業維威製藥公司申報《維威消炎靈膠囊新藥開發》並獲市局立項扶持,今年又組織了南寧市維威製藥公司等2家企業向市科技局申報了2個20xx年度科學研究與開發專案,投標區科技廳2個20xx年度公開招標科技專案(維威公司的中草藥二次開發和製造業資訊化應用試點企業)。目前,南寧維威製藥公司承擔的《維威消炎靈膠囊新藥開發》專案由於獲得市級科技經費支援,新藥開發進展順利,完成了各項試驗和有關材料,已上報國家藥監局審批,一旦獲准大規模生產,可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規模和效益,促進企業長足進步。南寧維威製藥公司著重技術創新帶來的企業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在城區的民營企業中起到示範效應,一些上規模有條件的企業如南寧新宇汽配公司、富豐飼料公司等企業紛紛要求申報明年市級科技專案,並主動向我們諮詢有關專案申報事議,其他一些企業也逐步重視自身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加大對科技投入和員工培訓力度,高薪聘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等等,從而使城區的民營企業出現依靠科技進步促進企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四)以提高群眾科技素質為目的做好城區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是城區必須長期堅持的經常性工作,我局今年著重在農村和社群開展基層科普工作,以不斷提高居民和農民的科技素質。

  1、農村科普

  結合村級資訊網節點建設在沙井鎮的三津、南鄉、富德等村、隊建設了5個科技資訊釋出欄,併發布科技(實用技術)資訊、市場資訊約600條,為農民兄弟開展資訊服務;會同城區有關部門到城區沙井鎮和橫縣六景鎮開展2次三下鄉活動;組織了2次奶牛高產飼養知識培訓和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培訓,組織5次農村資訊員電腦知識培訓,並深受農民歡迎。

  2、社群科普

  3、協助城區科協舉辦十月科普大行動系列活動,組織了20xx*區青少年愛科學實踐活動作品展以及科普—環保有獎竟答等活動。五月科技活動周非典期間,還向轄區各學校、工地、農村和社群等單位發放防非典知識掛圖約500份(套)。

  (五)因地制宜開展迎接城區科技進步考核

  今年是科技部兩年一次的科技進步考核年,*區近年來雖然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等方面取得較快發展,與其它城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仍積極參加考核工作,並按城區領導科技進步考核工作要確保透過、力爭先進的指示積極開展工作,時值夏季,我們克服了工作人員少、資金少等困難,抗高溫戰酷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入轄區企業單位,收集整理材料,客觀地總結出城區兩年來的科技管理、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情況,終於在7月份按時完成考核材料的整理申報,並通過了科技部委託的區科技廳專家考核組的考核。

  (六)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幹部隊伍素質

  組織全域性幹部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深入學習領會十六大精神和精神實質,並每人寫了一篇學習心得;經常開展科技管理業務理論學習,每人寫了一篇讀書筆記;實踐,組織全域性幹部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和專項科技資源調查,並以科技局名義向城區領導提交一份《*區社群科普現狀與發展社群科普事業的思考》的調研報告;組織了全域性幹部到海南、深圳、桂林等地學習考察,等等。透過近一年強化幹部隊伍建設,使全體幹部的政治業務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每個幹部都能獨立開展工作,其中一名幹部列支部重點發展考察物件。

  二、工作體會

  城區科技工作必須以十六大精神,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學習領會貫徹好區、市科技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地圍繞區委、的中心工作和年度工作目標,與經濟工作緊密結合,正確地處理為與位的關係,充分依靠城區基層單位和居民群眾,才可能不斷獲取力量源泉和工作動力,城區的科技進步與創新事業才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三、存在問題

  1、由於非典影響,使上半年的一些工作往後壓,造成下半年工作比較緊張,經常利用雙休日加班,影響了幹部的正常休息。

  2、組織申報市級科學研究與開發計劃專案質量不高、針對性不夠強,獲准立項少(只有兩個聯動專案),造成科技工作成效不理想。

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 篇3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任務,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年1-6月,我局認真貫徹市、區綜治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任務,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工作,使本單位治安狀況良好,內部安定團結,無參加邪教組織和“黃賭毒”現場發生。現將我局上半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夯實責任

  堅持把綜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深入開展“平安單位”建立活動。一是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各股室、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綜治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確保綜治工作有組織地進行。二是認真貫徹“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負分管責任,各股室、事業單位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的層層責任制。三是堅持每季度研究部署一次綜治工作和建立工作,開展一次建立自查和 “四防”檢查,做到安全防範之聲常響,綜治之事長抓,建立之事齊抓共創。

  二、強化管理,落實措施

  為確保單位內部安全,我局認真開展對單位的治安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對治安隱患和突出的治安問題進行及時認真的排查,針對排查出的問題,採取積極有效的防範措施,消除隱患。單位內部在節假日期間都安排了值班人員,認真落實值班制度,明確職責,形成綜合治理綜合抓的良好局面。組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宣傳材料,提高職工的安全防範意識。建立網路和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並嚴格按制度辦事。堅持做好檔案資料的保密工作,對保密的檔案資料用不上網的計算機處理。

  三、堅持排查,化解糾紛

  堅持把矛盾糾紛排查工作作為抓好綜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平安單位建立工作的核心內容,做到排查措施硬、出實招、求實效。一是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繼續完善規範“預警、聯調、處置”四項機制,嚴格落實資訊報送、重大問題督辦、責任倒查等制度,堅持每季度排查一次,及時分析掌握容易引發的各類矛盾和糾紛苗頭,做到超前預防,及時化解。二是強化教育,對可能出現的矛盾和糾紛苗頭採用耐心細緻、潛移默化的說服教育,來調處矛盾,化解糾紛。三是嚴格責任追究,對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幹好自己的事”。

  四、結合實際,幫扶有力

  針對掛鉤村的實際情況,我局充分發揮科技職能部門的優勢和作用,既強調形式的多樣性,更注重內容的實效性,紮實推進掛鉤聯絡基層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程序。上半年局主要領導多次率領分管副局長和工作人員,深入新度鎮龍頭村,對該村的基層綜治、平安建設工作進行調研。調研期間,宣傳中央、省、市有關加強社會治安的檔案精神,以及我區政法、綜治部門圍繞“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的工作措施。透過調研,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工作職能和掛鉤新農村建設,制定幫扶計劃,為掛鉤聯絡點辦實事,辦好事。由陳捷音副局長帶隊,彭加慶、曾進富、鄭玉煌、陳欽等人員參加,召開座談會,加強對掛鉤村平安建立工作的檢查指導,積極幫助協調在開展綜治、平安建設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發放宣傳單600餘份,掛橫幅標語5幅、製作宣傳板報12塊;走訪幫扶困難群眾12人次,扶持資金 5000元;舉辦實用技術培訓1期;組織開展清潔家園行動1次。

  在平安建設中,我局實現了“保一方平安”的目標,但仍存在一些工作做得不夠深入的地方。在今後工作中,將進一步提高意識,落實制度,強化整改,不斷將平安的勢頭保持下去,促進平安工作和業務工作更上一層樓。

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 篇4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績效評估指標完成良好

  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截止三季度,我區高新產業增加值9.7億元,佔規模工業增加值的41.9%,對比20xx年所佔比重29.5%增長了12.4%。預計全年能達到20%。(四季度指標數需明年一季度統計結果).

  2、發明專利及專利執法。截止到12月份,鼎城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 47件,全年應完成指標數為147件。 全年查處假冒侵權專利案件12件,處理結案12件。

  (二)積極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工作

  今年來,經過我局牽線搭橋,我區共有10家單位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分別是:湖南省林科院與鼎城雷竹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湖南棉科所與鼎城新益農種業中心《強特優棉花新品種示範與推廣》專案簽署了合作協議;湖南林科院和常德農夫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就《桃花優質新品種的培養》進行科技攻關;湖南省林科院與鼎城黃林歐美楊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湘林系列“楊樹新品種產學研合作;湖南林科院與常德沙德源林業科技有限公司就竹產業科技示範園建設達成技術合作協議;省林科大與鼎城長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南方紅壤區經濟林生態經營關鍵技術研究達成合作協議;武漢理工大學和常德精為天糧油科技有限公司就“發芽糙米系列產品”技術開發達成合作協議;鼎城星光科技研究所與湖南文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合作研發“鋼筋彎箍機的設計”;湖南大學與中順節能公司合作開發“燃氣熱水裝置自動控制系統”;湖南同德職業技術學院和鼎城升湘機械有限公司就“隨車吊”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另外,省林科院和鼎城天野竹木有限公司就《楠竹深加工技術研究與開發》專案達成合作意向。

  (三)積極搭建各種平臺,促進企業創新

  今年,我們創新服務方式,積極組建科技創新團隊為企業服務,分別建立了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劉天祥教授為首的桃花新品種研發創新團隊;以同德職業技術學院管天求教授為首的油茶新品種創新團隊;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吳義強教授為首的竹木深加工創新團隊;特力液壓有限公司以彭靖寰為領軍人才的工程機械(液壓缸)專業市級重點創新團隊。另外我們篩選確定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選派科技特派員到企業工作,協助中小企業制定未來發展規劃,為企業技術提升提供相關的商業策略、計劃諮詢和意見,進行新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組織院士、專家企業行,請國內知名的專家教授作專題講座,併到現場與企業直接診斷,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利用大學的教育資源為我區企業開展人才培養計劃。

  (四)開展農村遠教“12396”科技服務工作

  透過建立區、鄉鎮、村三級服務站點,組建了專家團隊,利用各級站點平臺積極為農戶提供科技服務。今年來,區鄉鎮兩級服務站點共接到群眾服務求助電話200多個,安排專家上門服務50多人次,農戶利用村級遠教站點和自有上網裝置上網www.cd12396.cn查詢各類技術資訊300多人次。

  (五)開展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

  經區科技局與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協商,今年我們選聘了4名涉農專家為我區第二批農村科技特派員,主要是為了推動農村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村有一技之長的“土專家”為發展現代農業服務,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按照派駐一名科技特派員,實施一個科技專案,辦好一個示範基地,推廣一項以上新品種、新技術,培訓一批新型農民的要求,抓好了選派單位的派駐。

  (六)農村農業資訊化工作穩步推進

  今年,我區灌溪鎮優質稻專業合作社等5個站點被列入湖南省國家農村農業資訊化第一批和第二批基層示範點。其中灌溪鎮優質稻專業合作社產業鏈工作站被省科技廳評為全省先進單位,並獲省廳經費支援。

  (七)積極為企業提供服務

  今年為我區精為天、雲港生物、同達機械、佳達電纜、升湘機械等企業積極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申報過程中,我們不厭其煩的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認真做好申報計劃的每個環節,確保申報手續不出差錯,目前已完成企業申報的各項工作。積極為企業申報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今年我們為常德潤田農機裝備有限公司、湖南特力液壓有限公司等先後申報了XX市和湖南省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處於稽核過程中。

  (八)做好智慧財產權工作

  一是大力開展智慧財產權知識培訓、宣傳工作,以“4.26”智慧財產權日和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開展企業法人智慧財產權培訓。二是培植專利申請大戶,主要以高新技術企業,擬申報的高新技術企業和規模工業企業為主。三是擬申報智慧財產權試點單位每年申報10件以上發明專利。四是認真做好智慧財產權試點工作,全區培育塘橋、立欣、科箭等企業為智慧財產權試點單位。五是認真做好專利資助工作,提高企業專利申報積極性。截止11月份,專利申請量256件,增長41%,專利授權量271件,增長201%,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31件,增長率5.6%,發明專利授權量82件,增長率530%。全年專利執法查處假冒專利12件,結案12件。

  (九)營造重視科技,重視創新驅動氛圍

  利用“4.26”智慧財產權宣傳日和科技活動周培訓企業管理人員達100餘人次,同時把重視科技、創新發展走進黨校,使全區黨員幹部提高了科技創新的認識和了解,以促進鼎城經濟發展。

  二、下一年工作思路

  1、產學研結合創新水平明顯提高。提供產學研結合創新質量,全年力爭取得3項科技成果,其中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專案 1項以上,省級以上成果鑑定1項以上,市級以上成果鑑定3項以上。

  2、企業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鼓勵和引導企業成為研究開發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技術整合營運的主體,爭取省級企業研發機構2家。各類創業服務中心和企業孵化器2家;大中型骨幹企業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

  3、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的比重明顯增長。力爭全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佔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達到40億元。全區形成4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

  4、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等優勢產業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建立農業機械裝備、優質稻米精深加工、畜禽養殖及深加工、油茶等4個特色產業基地;重點扶持開展淡水魚綜合加工利用、稻米澱粉糖深加工及副產物高效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5、科技成果轉化率大幅增加。應用型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達到50%以上。全年全區專利申請量達到400件、授權量超過300件。其中發明專利年增長xx%。抓好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建立健全專利技術轉讓和許可機制。健全投融資和交易規劃,積極開展專利價值評估。落實《關於支援以專利使用權出資登記註冊公司的若干規定》。支援和鼓勵以入股、質押、轉讓、許可等方式實現專利技術的市場價值,引導商業銀行積極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的貸款服務。

  6、抓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工程。爭取突破省級認定的企業技術(工程)中心 ,市級企業研發(技術)中心達到3家;力爭建設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試驗基地);引進5家知名高校和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建立科研機構科技成果產業化轉化中心和創新基地;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力爭建成各類創業服務中心和企業孵化器超過2家,孵化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扶持2家技術轉移等重點科技中介機構。

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 篇5

  一、20xx年工作總結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不斷最佳化科技創新環境,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加快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建設,積極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為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一)最佳化科技創新環境。一是制定出臺科技政策。印發了《科技創新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在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科技計劃專案、專利質押的貸款、研發儀器裝置補助等方面加大獎補力度。出臺了《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設立天使投資基金,培育市場主體,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宣傳解讀培訓政策。透過舉辦全市科技創新實務培訓班、政策宣傳解讀會等形式深入全市科技系統、科技型企業、市經開區和永佳集團解讀省“1+10”創新驅動政策、《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和《XX市專利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創新政策。三是獎勵自主創新成果。召開了全市科技創新獎勵大會,總結近兩年科技創新成績,表彰獎勵33項科技獎專案和個人。組織12個專案申報20xx年度省科技獎,獲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四是創新科技活動周。開展科普大篷車展覽暨科學健身、醫療衛生健康諮詢和計生科普服務、科技“四進”、科普設施向社會開放等系列活動,普及科技知識。五是謀劃“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徵集“十三五”重點專案,編制“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初稿。

  (二)加快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一是積極對上爭取專案。對上爭取77個研發專案獲2100萬元省專項資金支援。黃山金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陳小源教授合作的團隊透過安徽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評審、考察和公示。二是大力開展獎勵補助。開展了XX市自主創新專項資金申報工作,對獲得國家、省重大科技計劃專案、產學研合作、國家級和省級研發機構、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等予以獎勵補助,共資助80個專案516萬元。三是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全市累計共有7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今年新認定22家,佔總數的29.73%;1-10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30.9億元,同比增長0.1%,實現增加值33.0億元,同比增長3.7%。四是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組織“國家火炬黃山軟包裝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的複核工作。加強國家火炬黃山軟包裝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省車用儀表及電器、機床工具、新型電子元器件、光電顯示等五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五是開展科技成果和技術合同登記。共受理登記77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申報的115項科技成果,同比增長55%。1-11月,全市累計登記技術合同41項,合同金額1135.6萬元,技術交易額1135.6萬元。

  (三)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一是創新平臺作用顯現。依託4家省院士工作站和73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匯聚各領域專業技術人才1300餘名,推動了新材料、茶產業、徽文化等特色產業的技術協同創新。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獲省科技廳績效評價優秀等次。新組建了“安徽省鋁包鋼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9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二是創新載體建設不斷強化。針對黃山產業特色和技術需求,黃山茶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和協同創新,以技術鏈的創新推動產業鏈的融合,推動茶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年度績效考核優秀,獲市科學技術合作獎。黃山學院和我市新材料產業優勢企業共同成立黃山精特塗層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為地方優勢產業塗層新材料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技術與資訊和人才培訓開展綜合服務。三是加強科技孵化器建設。“向上·徽商創業園”、XX區電子商務產業園、休寧高新電子產業孵化器等一批科技孵化專案落戶。1-10月科技企業孵化器入孵企業達91家、新增10家,前三季度在孵企業技工貿總收入達6696 萬元。黃山科創高新技術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透過20xx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市級績效考核,獲得100萬元執行經費補助。四是搭建科技金融平臺。設立專利權質押的貸款工作專項補償資金,4家企業透過專利權質押的貸款獲得融資共550萬元。睿基新能源科技獲得廣發信德投資等3家投資機構股權投資7000萬元,目前到位資金6000萬元。與郵儲銀行聯合開展“雙創貸”金融業務,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援。黃山科創聯合XX區農村商業銀行推出在孵小微企業個性信貸需要的融資產品。

  (四)推進政產學研用合作。一是推進“雙百雙行”系列活動。以“百家企業高校行”和“百名專家企業行”為主題,組織60餘家企業赴中科院合肥應用技術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華東理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省農科院、浙江衢州氟矽研究院、黃山學院等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對接,解決技術難題40餘項,轉化科技成果20餘項。二是籌辦我市第七屆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為舉辦我市第七屆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開展政產學研合作、科技金融合作簽約,舉行“網際網路+”專家報告會、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年會和黃山茶產業質量提升科技論壇,集中展示我市產學研合作成果。三是深化與浙江大學科技合作。共建浙大黃山技術轉移中心,探索符合黃山主導產業發展的先進技術轉移、轉化新模式,形成產學研全方位合作。採取校企合作、成果產業化、技術團隊和人才培訓基地等多種形式實施科技合作專案,加強浙江大學優勢學科與XX市主導產業的科技交流與協作,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五)深化科技惠及民生。一是提升現代農業科技水平。以專案為引領,推進農產品品質提升,開展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毛峰的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專案,制定省級標準1項,研製生產線2條,改造低產茶園11萬畝,建立生態型高效茶園3萬畝,專案示範區茶農人均增收超過1500元。圍繞香榧、菊花、泉水養殖等特色農產品開展良種繁育和質量安全技術整合運用與示範,為農業綠色增效提供科技支撐。深入XX縣流口村、XX縣定潭村、XX縣三村村、XX縣塔坊鄉走訪種養大戶、開展現場技術指導。舉辦茶園高效栽培與管理技術講座,發放資料6000餘份。二是加強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XX縣國家級、XX縣省級2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以文化、旅遊、生態、科技四位一體發展模式,圍繞文旅產業、生態工業、特色農業加塊推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目前兩個實驗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5家,創新型(試點)企業3家,重點新產品13個,高新技術產品40個。三是助推科技文旅深度融合。以專案為支撐,組織開展了徽州傳統建築聚落的適應性改造提升和新徽式建築營造技術研究示範,以“智慧的旅遊”為目標,開展了面向移動網際網路的旅遊服務應用研究。開發徽文化元素旅遊工藝品,拓展科技在徽州四雕、徽州漆器、徽墨、歙硯等產業化技術整合示範,獲專利18項,加強傳統技藝傳承與創新。四是加快民生科技創新步伐。圍繞人口與健康、資源與環境、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等民生科技問題,加強新安道地藥材規範化種植、景區生活廢水綜合利用、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等公益性關鍵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讓更多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六)全力推進創新創業。一是提供政策保障。出臺《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從推進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設、最佳化創新創業環境、落實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拓寬創業投融資渠道四方面推動我市眾創空間建設。二是學習借鑑創客先進經驗。組織全市科技管理部門赴南京參加華東地區眾創空間培訓,學習眾創空間建設業務知識,組織相關單位赴杭州夢想小鎮、“馬鞍山青年眾創空間·小馬夢工場”、深圳柴火眾創空間、南京珠江路眾創市集等專案,學習先進經驗,拓寬眾創空間建設思路。三是啟動我市眾創空間建設。在黃山徽文化產業園5000平方米“XX市夢工廠”(一期)正在啟動。依託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500平方米的“黃山創客驛站”、向上徽商創業園的創業小鎮、黃山學院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的大學生創業園等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眾創空間專案正在籌劃中。四是組織參加全國創新創業大賽。組織我市22家科技型企業、3個創新團隊參加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總決賽,黃山富田精工獎優秀獎;祁門黃山電器獲得安徽賽區三等獎,進軍國家總決賽。

  (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利用。一是加強專利申報。1-10月我市專利申請量為921件,其中發明238件,增幅16.1%;全市專利授權量790件,其中發明125件,增幅98.4%;全市發明專利有效量為370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量為2.73件,位居全省第7位。全市專利電子申請率達93.6%。二是推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與屯溪農商行、徽商銀行、郵儲銀行、市擔保公司對接推進專利權質押的貸款工作,祁門新飛電子透過專利權質押獲祁門農商行貸款300萬元,琦源管業已到期的專利權質押的貸款獲批續貸。多維生物科技、瑞興電子、光明茶業、謝裕大茶業公司、昌輝模具、日基焊接等已與市擔保公司簽訂專利權質押反擔保合同。三是爭創智慧財產權品牌。XX縣作為全國六個區縣之一入選國家傳統知識智慧財產權保護示XX縣,黃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躋身全國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行列。四是強化專利行政執法。聯合市工商局、市版權局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共出動執法人員36人次,檢查流通領域場所30多家,商品5000餘件,查處假冒專利16件,調處專利侵權糾紛7件。

  二、20xx年工作謀劃

  (一)工作思路

  圍繞創新驅動戰略,按照“調轉促”的總體部署,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抓手,不斷改善科技創新環境,整合科技資源,發展創新載體,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科學有效精準服務,提升科技支撐經濟轉型發展水平。

  (二)工作目標

  全年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家,創新型(試點)企業 5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0 家,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強化茶產業和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明顯提升。以專利權質押貸融資為突破助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2件。力爭申報成功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1個。

  (三)工作舉措

  一、在創新政策落實上謀突破。以各類園區、特色產業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為重點,以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物件,精準對接國家、省、市有關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發展各類科技政策,幫助引導企業用好省“1+10”、市“1+12”的扶持政策,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加計抵扣等各項科技政策。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注重創新政策的引導,透過採取基金投資、借轉補、事後獎補等方式支援企業開展研發設計、上市融資、招才引智、技術進步等,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創投領域。對應全省科研專案和資金管理改革,建立科技經費後補助制度。圍繞“調轉促”目標認真謀劃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與統計部門合作,紮實做好r&d投入統計工作,掌握全市科研活動總量,為決策提供科學支撐。創新開展全市科技活動周,提高科技工作的顯示度和社會影響力。

  二、在調結產業結構升級上謀突破。全力推進國家火炬黃山軟包裝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省車用儀表及電器、機床工具、新型電子元器件、光電顯示五大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二次創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按照成熟期、成長期、初創期三種類型,分別選擇10家科技型企業進行點對點培育,力爭在培育期內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創新載體建設,對已組建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進行績效考核和驗收。圍繞轉型升級、綠色增效、質量安全、精準扶貧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四大工程,繼續把茶產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點,支援龍頭企業開展物聯網技術示範應用。開展品種選育和高效繁育技術創新,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場為基礎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科技支撐。指導XX縣在完成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驗收基礎上,積極申報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

  三、在深化政產學研用合作上謀突破。依託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搭建政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圍繞我市優勢產業,分批組織相關領域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專場對接,解決企業技術難題和需求。依託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技術轉移中心等科技服務機構,搭建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強化創新服務功能,提升創業孵化服務水平。做實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工作,圍繞與浙大合作協議內容,組織產學研對接活動;聯合市人才辦舉辦企業科技創新人才專題培訓班,引導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黃山創新創業,開展技術轉移活動。深化與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的合作,在成果轉化平臺、創新載體、特色產業基地、創客孵化器等方面深化合作,推進協同創新。

  四、在服務創新創業上謀突破。突出眾創空間建設謀劃工作,以黃山徽文化產業園為依託,力促“XX市夢工廠”首個眾創空間專案儘快落地黃山經濟開發區。圍繞我市優勢產業,開展“雙創”三年行動計劃,支援建設創業實訓孵化基地,孵化一批省級自主創業實體。圍繞孵化機構、眾創空間內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創客”企業;大學生創辦種子期科技型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專案,開展天使投資基金專案的篩選推薦工作,協助融資擔保公司建立基金專案庫。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舉辦XX市首屆創新創業大賽。

  五、在科技專案管理上謀突破。以科技管理改革為引導,突出科技專案的前期調研、篩選培育、跟蹤管理、嚴格驗收的管理模式,認真執行權力清單和科技報告制度,嚴格執行《XX市科技計劃專案實施及其經費使用管理情況監督檢查實施方案》,發揮專案經費“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促進黃山創新發展。密切跟蹤國家、省、市最新科技政策動態,結合我市優勢產業,積極對上爭取政策扶持資金,為企業創新發展做好服務。

  六、在科技金融融合上謀突破。探索與銀行、擔保公司合作共建中小企業統借統貸平臺和風險補償機制,開展借轉補、聯保聯貸等融資服務,聯合郵儲銀行黃山支行開展“雙創貸”“助保貸”服務,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支援“股權+銀行貸款”投貸聯動的融資服務模式,推行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模式,擴大智慧財產權質押的貸款在全市的覆蓋面。深化科技保險試點,建立服務科技保險的綜合機制,加大對科技保險財政支援力度。

  七、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謀突破。認真落實《XX市專利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組織實施市級發明專利產業化計劃專案。執行好《XX市專利權質押的貸款資助辦法》,搭建專題銀企對接平臺,做好專利權質押的貸款政策解讀和組織協調,力爭實現貸款額3000萬元。提升發明專利申請量,重點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智慧財產權工作,加大引導企業申報發明專利力度。實施中小微企業智慧財產權促進工程,構建中小微企業智慧財產權委託管理平臺、智慧財產權交易平臺。研究制定專利權拍賣交易規則,與拍賣機構合作,以拍賣的形式促進專利權流轉,切實增強專利權變現能力。健全和完善智慧財產權維權工作,繼續推進貫標試點,培育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加大專利人才建設,提高專利聯絡員的業務水平。

  三、“十二五”科技創新工作概況

  “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市300餘個科技專案共獲得國家、省1.7億元資金支援,其中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專項資金專案14項獲3300萬元資金支援。全市共申請專利5251件,其中發明專利1281件;共獲授權專利3531件,其中發明專利346件;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年均增長率均達20%以上。取得科技成果268項,獲省科學技術獎20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3項。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3個,省級院士工作站4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3個。XX市躋身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一)科技創新環境不斷最佳化

  1、制定出臺創新激勵政策。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XX市科技創新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XX市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XX市自主創新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XX市專利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XX市專利權質押的貸款管理辦法》和《XX市科技創新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激勵政策,設立自主創新專項資金、創新型城市建設專項資金、科技創新扶持專項資金和天使投資基金等專項科技經費,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修訂出臺《XX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和《實施細則》,大幅提高獎勵標準和獎金額度。

  2、加大科技創新激勵力度。召開兩屆全市科技創新獎勵大會,總結科技創新成績,表彰市科技獎獲獎專案和個人,營造科技創新氛圍,推進科技創新步伐。共表彰市科學技術獎62項,其中突出貢獻獎2人,產學研合作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58項。會同財稅部門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累計享受所得稅減免優惠達1.91億元,開展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稽核,核定研發費用超3億元。“十二五”期間,市科技計劃專案立項106個,共資助資金1200餘萬元。20xx年,全市科技支出佔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達2.38%,其中市本級達2.42%。

  3、加強宣傳培訓管理。建立企業聯絡點制度,深入基層宣傳解讀創新激勵政策,做到“全覆蓋”、“四瞭解”,即高新技術企業走訪全覆蓋,瞭解企業發展狀況、瞭解政策落實情況、瞭解技術需求、瞭解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著力解決企業與政策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每年舉辦全市科技創新實務培訓班2-3期,引導企業加強政策學習,規範研發資金使用,完善研發體系建設。

  (二)高新技術引領轉型升級

  1、高新技術產業持續發展。“十二五”期間,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557.3億元,較“十一五”343.11億元增長62.4%。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4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6家、國家創新型企業1家,省創新型(試點)企業18家、省民營科技企業238家、省高新技術產品227項,培育壯大了黃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內外有影響的知名高新技術企業。綠色包裝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成功躋身“國家隊”,新建新型電子元器件和光電顯示2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共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5家,20xx年基地實現總收入66.44億元,利稅7.62億元。

  2、高新技術專案成效顯現。“十二五”期間,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專案13個,帶動電子資訊、綠色軟包裝、裝備製造等產業最佳化升級;44個企業獲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專案47個,共獲得國家資金支援3806萬元;實施安徽省科技攻關計劃21個,獲省級財政支援700萬元;組織實施市級科技計劃專案51個,資助研發經費629萬元。高新技術專案的實施,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後勁。

  (三)現代農業實現快速提升

  1、加快農業創新載體建設。組建全省首家茶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執行模式,組建“黃山茶產業技術研究院”,已有31家茶企業入駐,並獲20xx-2014年度XX市科技合作獎。研建“黃山茶產業技術創新網”,將XX市茶葉科技資源和企業資訊進行有序管理,透過穩定的網路環境安全高效地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一體化平臺系統,提供科技線上服務、品牌推廣、企業連結,選派6名副高職稱技術人員深入茶企提供服務。以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大院為依託,幫助農業企業實現多種形式的科技合作與交流,促進科研成果更快、更多、更好地應用於農業生產。截止目前,全市已有農業類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家、農業科技專家大院38家,涉及茶葉、菊花、蔬菜、特色養殖、農產品加工。XX區、XX區等5個區縣榮獲安徽省國家農村資訊化示範省建設示XX縣(區)。

  2、開展農特產品優質高效安全生產示範。以專案為引領,實施國家農轉資金專案和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13項,獲國家資金1540萬元,開展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毛峰、菊花等特色農產品精深及清潔化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建立適宜不同生產條件的農業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產技術體系,重點支援茶葉、菊花、等高效栽培與產業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農藥殘留控制、高效安全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規模化與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整合。開展皖南花豬、泉水魚等特色畜禽水產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四)創新支撐現代服務業發展

  1、科技與文旅深度融合。以旅遊資訊化建設為引領,開展“智慧黃山”統一整合系統研究開發,為未來的景區物聯網資訊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礎和提供基礎平臺支撐。加強傳統技藝傳承與科技創新,開發徽文化元素旅遊工藝品,提升徽雕工藝品的技術含量,加速徽州四雕、徽州漆器、徽墨、歙硯等產業化技術整合示範,提高了20%的生產效率。圍繞“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產學研協同創新,開展面向移動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的旅遊服務應用研究,延伸旅遊產業鏈,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2、徽州古民居保護科技水平有效提升。組建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為核心的院士工作站和省徽派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後舉辦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科技論壇和“徽派傳統民居保護利用國際論壇”,加強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築大學、英國、奧地利等國內外院校的合作交流。組織開展“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關鍵技術攻關,申請專利、軟體著作權4項,編制技術導則和技術規程9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35篇。

  (五)創新保障可持續發展

  1、強化科技融入可持續發展。探索文化傳承、生態保護、旅遊開發和民生髮展四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加快推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改善民生民計,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推進文旅產業發展,促進以旅遊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轉型發展,加強資源管理和利用,建設最適宜人居和最適宜旅遊勝地,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發展生態工業,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圍繞旅遊商品開發、山區資源綜合利用、高新技術產業著力發展生態工業,大力推動傳統產業高階化、低碳化、智慧化改造,兩個實驗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5家,創新型(試點)企業3家,重點新產品13個,高新技術產品40個。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茶葉、菊花、油茶、香榧、毛竹特色優勢農產品、清潔化養殖、有機食品生產加工等重點,引導科技創新要素向產業集聚。

  2、推進黃山生態環境保護。圍繞生態功能區建設,發揮科技在生態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可持續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新安江流域汙染控制水平,組織開展流域水資源保護、面源汙染治理關鍵技術以及溼地資源保護技術研究和示範推廣,實施綜合整治技術專案,新安江出境斷面水質大部分指標常年保持二類水及以上標準。開展松材線蟲防控、景區高山溼地保護、太平湖岸線修復等科技攻關。開展黃山風景區生活廢水綜合利用、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工藝等技術的研究,並已進行推廣應用。針對主要農業汙染物畜禽糞便、生活垃圾、汙泥汙水和作物秸稈等,開展資源化利用及汙染物零排放技術研究,開發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系統和環保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裝置,在美好鄉村建設中進行示範應用,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鄉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0%。

  3、促進公共安全及防災減災技術研究與應用。圍繞黃山風景區雷電、地質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開展技術攻關,徵集技術需求,透過省市科技攻關專案實施,促進相關行業部門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和技術進步,提高政府處置突發公共安全事件能力,為全面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可靠的科技保障。

  (六)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提速

  1、積極推動“雙百雙行”產學研合作。組織開展以百家企業高校行和百名專家企業行為主題的“雙百雙行”產學研系列活動,連續成功舉辦5屆XX市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已成為我市科技成果轉化對接的重要平臺,有力助推科技成果對接與轉化,我市先後與12家國內知名院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徵集技術需求685項、科技成果1994項,簽訂產學研合作專案225個,專案達產後產值30億元以上。

  2、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全市先後組建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4家省院士工作站,與中科院童慶禧院士等4名院士為首的人才團隊合作,開展旅遊資訊化、古民居保護利用、新材料、茶葉檢測等技術領域技術研發,推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創新合作模式,依託新材料、茶葉優勢企業和高校院所優勢資源,成立黃山茶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黃山精特塗層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企業為主體,創新平臺為支撐,政府為引導,開展茶產業和新材料產業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推廣。組建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3家,建立健全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績效考核制度,對考核優秀的中心予以表彰獎勵。成立安徽省軟包裝材料產業技術戰略聯盟,開展軟包裝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合作攻關。

  3、加快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積極扶持創新創業主體,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市財政出資20xx萬設立天使投資基金,重點支援市本級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商業模式新的種子期、初創期企業。20xx年,XX市科創高新技術創業服務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現擁有孵化場地2.2萬平方米,在孵企業91家,畢業企業33家。20xx年,引進浙江向上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向上·徽商創業園,孵化面積1.8萬平方米,入孵企業14家。積極開展科技與金融對接,安徽泰達新材料股份公司獲安徽興皖創業投資有限公司4000萬元風險資本注入,黃山科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獲中國孵化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3600萬元科技風險投資。建成安徽省“科技路路通”XX市、XX縣2個創新服務站,為創新主體提供各項服務。

  (七)專利創造保護水平不斷提高

  1、專利創造能力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間(載止20xx年9月),全市共申請專利5251件,其中發明專利1281件;共獲授權專利3531件,其中發明專利346件。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年均增長率均達20%以上。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64件,超額完成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翻一番的目標任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申請比率達60%以上,9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規模以上企業都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其中黃山永新股份公司榮獲取20xx年度全省發明專利百強企業。70%以上的專利申請和授權在企業實現轉化實施,專利本地轉化率達70%以上。積極開展專利權質押的貸款,4家企業獲得350萬元貸款支援。獲省核心專利產業化計劃專案6個、省發明專利優秀獎2個。20xx-2014年,黃山學院連續三年躋身全省大專院校職務發明專利授權前十強。

  2、專利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與市工商局、市版權局聯合開展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協作,建立聯合宣傳培訓機制、資訊溝通機制、聯合執法機制,增強智慧財產權執法工作實效。設立中國(安徽)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中心黃山分中心,為公眾免費提供智慧財產權諮詢服務和法律援助。各區縣均成立智慧財產權局,出臺相關政策檔案,智慧財產權工作體系逐步完善,專利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休寧、XX縣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XX區、休寧、XX縣為省智慧財產權工作示XX縣(市、區),XX區為省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市、區)。推行實施《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國家標準,2家企業獲省第一批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推行試點工作優秀單位,5家企業列入省第二批貫標試點單位。企業品牌建立積極,全市共有1家全國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2家全國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4家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5家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單位。

  四、“十三五”工作打算

  (一)發展思路

  按照“調轉促”的總體部署,以科技體制改革為源動力,以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為主線,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新使命,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為突破口,不斷改善科技創新環境,整合科技資源,加快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建設,發展創新載體,促進企業成為創新主體,為支撐我市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形成具有黃山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二)發展目標

  到20xx年,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40%,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40%,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5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家,創新環境更加最佳化,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三)主要舉措

  1、科技體制改革深化行動。一是落實完善科技扶持政策。結合實際認真研究省委、省政府支援創新驅動“1+10”政策和市委、市政府“1+12”政策體系,注重創新政策的引導,透過採取基金投資、借轉補、事後獎補等等方式支援企業開展研發設計、上市融資、招才引智、技術進步等,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創投領域,重點支援科技型企業發展。落實好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三權”管理改革,將不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全部下放給專案承擔單位。二是推進科技管理改革。跟蹤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展,創新科技管理理念,建設統一的市級科技管理執行平臺、科技計劃管理資訊平臺,建立專業機構管理專案機制,聯合監察、財政等部門實施“專案、經費、績效”三方評估的管理辦法,克服重立項、輕監管等弊端。對接全省科研專案和資金管理改革,建立科技經費後補助制度。三是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把產業發展做為“調轉促”的重要載體,著力實施綠色包裝、車用儀表、機床工具、平板顯示、電子元器件等省級產業基地的科技重大專項。建立完善重點工作、重大專案跟蹤排程、情況通報、資訊釋出等機制。透過5年努力,力爭打造一批平臺,集聚一批人才,轉化一批成果,提升一批產業。

  2、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一是深化政產學研用合作。深化“百名專家黃山行,百家企業高校行”的產學研合作,鋪設好專家與企業家的最後一公里。透過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引進柔性人才和科技成果,培養企業本土人才。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透過短期聘任、技術合作、科技融資、技術入股等方式,吸引一批“候鳥專家”、“飛行博士”。透過創新要素的集聚引進一批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企業和科技領軍人才、高層次創新團隊。深化與浙江大學產學研合作,建立浙江大學黃山技術轉移中心,引導浙大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落戶黃山。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援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建立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用合作機制,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一批高新技術和實用技術成果轉化,鼓勵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推動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掌握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提升企業技術水平。三是強化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貫徹落實《安徽省專利條例》,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降低侵權行為追責門檻。出臺XX市專利獎獎勵辦法,強化對成果轉化、應用型發明專利的獎勵。深入推進專利權質押的貸款,認真執行《XX市專利權質押的貸款資助辦法》。

  3、科技創新創業服務行動。一是加快發展眾創空間。以培育小微企業為目標,大力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型創新創業模式,創業苗圃、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形式,拓展孵化器空間範圍,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建設若干國家級、省級創客空間等新型孵化器,20xx年覆蓋全市。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按照成熟期、成長期、初創期三種類型,每年分別選擇10家科技型企業進行點對點培育,力爭成熟期企業1年內、成長期企業2—3年內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4、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動。一是探索與銀行、擔保公司合作共建中小企業統借統貸平臺和風險補償機制,開展借轉補、聯保聯貸等融資服務,與郵儲銀行黃山支行聯合開展“雙創貸”合作,助力小微企業發展。二是支援“股權+銀行貸款”投貸聯動的融資服務模式,推行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模式,擴大智慧財產權質押的貸款在全市的覆蓋面。三是深化科技保險試點,建立服務科技保險的綜合機制,加大對科技保險財政支援力度。四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立集科技政務、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第三方評估等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

【科技局年度工作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