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通用6篇)

  評課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 篇1

  有幸聽了一節二年級數學上冊《搭配》,從聽課中可以總結出一下幾點:

  1、教師的課堂引導非常有趣,從數學王國的大門鑰匙的密碼引入課堂,讓學生利用1和2組成一個兩位數來揭開大門的鑰匙,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初步接觸利用數字組成一個數的可能性是多個的,另外結合地圖的塗色來引入第一個例題。

  2、教師利用了一條主線貫穿全課堂,利用數字王國的大鎖密碼,開始課堂,最後又用大鎖的密碼結束課堂,並且對本節課做了昇華提升,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有始有終。

  3、教師的教學環節設計比較巧妙,尤其是對於塗色的設計,根據地圖進行了改變,讓學生理解題意,注意題意的要求,並在黑板上進步擺出圖形,結合自己製作的圖,讓學生明白定位法的確定方法,可以先確定前面的,也可以先確定後面的。

  4、教師通過幾個例題和操作實踐,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自己探究實踐,對具體的方法最後提出總結,根據學生的活動,挑出能夠快速完成的幾個,總結方法,讓學生來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5、在練習題的設計上也別出心裁,形式多樣,有排數字,合影留念,教學環節聯絡生活,抓住學生的心裡特點,實際進行模擬演練,讓學生倍感興趣,而且在練習上也拓寬思維,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編號排序。

  對本節課意見和建議:

  1、課堂的開始地圖出示雖然比較新穎有趣,引起學生關注區分比較,但佔用的時間過長,教師可進行適當的裁剪,直接給出地圖,首先塗上不同顏色,問學生還有其他塗色方法嗎,口頭回答幾個後,直接開始塗表格,不用塗地圖。

  2、講解定位法和交換法是是否可以再具體詳細些,感覺學生課上還是不是很明白如何定位。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 篇2

  二年級王老師和高老師同課異構講了數學廣角的《搭配中的學問》。兩位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有一定挑戰性的簡單的排列問題,發展了學生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良好。

  優點:

  1.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情境。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兩位教師創設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故事形式,無論是王老師的幫助小雞、小鴨、刺蝟解決雨傘的問題,還是高老師的遊數學城堡,都創設了對學生有吸引力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注意力,開了個好頭。

  2.體現學生為主體的課標理念,注重學生自主探究。

  兩位教師都是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同時,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並且學生自己總結出搭配的方法,交換位置法和固定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做了方法的最佳化。教會了學生學習方法。

  3.教學設計符合數學教學規律。

  兩位教師注重了學生知識新舊的銜接和由易到難的特點,有效地設計教學流程,都是從兩個數字能夠組成幾個兩位數為基礎,探索三個數字能夠組成幾個數,以複習舊知為基礎,使學生很容易想到三個數字同樣可以用交換法來組數,水到渠成掌握了交換法,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到了不重複,不遺漏,教學重點突出。

  建議:

  1、王老師的教學內容在稍加拓寬,將生活中的應用解決問題會更好。

  2、在學生活動後,高老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路,長期這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會提高很快,同樣會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 篇3

  今天聽了梁老師的課,感覺她的設計很精心,課堂上的她也越來越沉穩了。

  1、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基礎,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教師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服裝搭配、早餐搭配、選擇路線,組字練習等學生喜聞樂見的練習活動,便於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思考當中來。

  2、創設合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服裝搭配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動手搭配學具,在組內交流好的搭配順序,給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便於學生抽象出連線的方法。

  3、教師的啟發語言很有思考的價值。

  當學生講解完服裝的搭配方法後,教師預設到學生會感覺這樣表達很麻煩,及時啟發,有沒有別的方法呢?聰明的孩子馬上會想到連線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表示時,又先引後放。如:你想不想試一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板演,再一次展示出他的有序思考。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隨即教師引導學生找到了計算的方法,從而實現了由直觀到抽象的過度。

  4、注重方法的總結。

  無論從服裝的搭配還是組字練習,教師都注重總結方法:先確定一個不變的,在進行有序搭配。

  5、從始至終,教師都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時間讓他們進行操作、表達,很有耐心,學生感覺不到緊張,學得比較輕鬆。

  建議:可以介紹用符號、字母表示事物的方法,使表達更簡潔。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 篇4

  老師在教學本課時,能以直觀的內容為主,以探索學習活動做保障,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使得教學過程始終民主、平等、寬鬆、愉快。整節課調理清楚,層次分明,下面就這節課的亮點說一說:

  1、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具有極強的層次性。

  本節課從學生非常熟悉的小丑服裝搭配問題入手,激發學生對問題探究的興趣。在探究時,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簡單問題入手,逐步加深難度,從看到擺到畫最後到發現規律,層層遞進。讓學生經歷了擺一擺、畫一畫、想一想的過程,藉助動手擺學會有序思考,利用畫圖體會符號表示的簡潔性,透過探尋規律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層次清晰,步步深入,在探究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創設了有趣的教學情境,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上課伊始,以“馬戲團的小丑要表演,選服裝”的情景匯入,先讓學生幫助搭配一頂帽子和一條褲子;然後由穿衣的搭配引入到食物的搭配銜接自然流暢,最後聯絡生活實際引入路線的搭配,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很高,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3、在操作中感悟,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數學教學中的“教與學”要以做為中心,在操作中感悟數學,體會數學。十分符合這次展評課的主題“做中學”。本節課教學中老師注重透過學生親自實踐探索,發現規律,總結方法。由於組合知識的抽象性,所以在教學中透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連一連,說一說,在行動中感受排列組合的思想方法,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小組內分工合作,使學生在互相補充,互相交流中提高,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小組彙報進一步擴大了交流範圍,集思廣益,拓展思路,加深學生對組合思想方法的認識,在此過程中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的鍛鍊機會。

  4、語言簡潔指導性強,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解決策略。

  老師課堂語言非常精煉,問題指向性明確,小結指導性強。本節課在探究穿衣搭配的問題時引導學生髮現搭配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序、不重複、不遺漏。並探究多種形式的解決策略:圖形、連線、字母標序號等,讓學生體會最最佳化策略。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還有幾點不足之處:

  1、在數學教學中是存在美學思想的,我們應當抓住教學的契機對學生進行“美”學的指導。

  2、課後的練習不夠充分,也沒有更深入的拓展與提高。

  針對這些不足,我的建議是:

  1、對於“美”的指導,例如:在教學搭配衣服時還可以問“那種搭配更美觀,那種搭配不和諧等問題,說說你的理解。”滲透美,使學生愉悅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

  2、可以再加入一些聯絡生活的練習題,也可以增加搭配的數量,讓學生聯絡,知識得到拓展與提升。

  總之,老師這節課以飽滿的熱情,豐富的語言,形象的活體材料,趣味的'活動形式,恰當的評價語言,一次次點燃了學生求知的慾望,是一節實用高效的課。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 篇5

  曹老師上的內容是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搭配問題,結合聽課的實際情況,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感受:

  1、曹老師先從親自和每位小朋友握手的實際情境中,匯出握手中存在著搭配的問題,為了保證能做到和每位小朋友握手,從而引出搭配的有序性,做到不重複,不遺漏。課堂的一開始,老師就切入到學生的生活實際,透過親密接觸後,引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在解決搭配問題中,老師做到了抓住中心:“有序性,不遺漏,不重複”。

  2、課堂設計巧妙,在早餐搭配中,先出示2種飲料,3種點心,學生動手操作後得出結論2×3=6種搭配方法,緊接著老師說如果再增加1種飲料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搭配情況?學生思考總結3×3=6種搭配方法,,再反過來,如果增加的是1種點心呢?會是什麼樣的搭配情況,學生思維發生高漲,然後對兩種情況發生對比,從而總結出搭配中的演算法。這樣的設計,體現的數學思維的遞進性,師生之間發生思維的碰撞,達到課堂的高潮。

  3、體現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方法的多樣性。學生過生日,讓學生動手搭配衣服,在搭配中存在著符號的多樣性,有用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還有用天地、花草等方式搭配的。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探究,方法靈活多樣。

  幾點不成熟的想法:

  1、學生在學習和理解2×3=6的時候,可不可直接出示一幅圖片,用連線法直接出示,1件上裝配3件下裝,2件上裝就有6種搭配法。這樣是不是更直觀一些,沒必要大費周折。

  2、曹老師的語言很清晰,吐詞清楚,學生在動手操作完搭配後,可以用投影儀把學生的效果圖展示出來,用圖形結合的方法演示,效果可能會好些。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 篇6

  今天有幸聆聽了趙老師的《搭配中的學問》一課,簡單談談我個人粗淺的想法。這節課是簡單的組合,內容很抽象。在這節課上,我們看到了趙老師設計了寫一寫、擺一擺、畫一畫、連一連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表示自己的思維過程,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整節課非常具體、細緻地給我們呈現了“三步導學”精緻化的目標達成過程,不僅認識追求思想實質,操作要求也精準到位,最後的結果更是務實高效。

  以自主學習為例,我們看到:

  首先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和具體的學習要求。任務的選擇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的感受親切了、真實了,就很容易喚醒他們的生活經驗,從而調動學生積極的去探索。

  其次,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操作交流,保證了活動的真實有效。透過實際操作,合作交流,學生的感知從片面到全面,從無序到有序,在不斷地分析和比較不同思考方式的過程中將內化的思維方式再次外顯出來,讓學生感受符號化思想並深化了有序思考的意識。

  另外,這節課中針對自主學習的評價方式也是多樣化的,有自評、他評,有針對學生學習的個人評價,也有針對學習小組的集體評價,既有對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評價,也有對小組學習效果的評價,還有對學生最佳化學習之後水平提升的評價。

  之後,趙老師不斷變化條件,促使思考層層遞進,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抽象概括,用不同形式的練習鞏固此類問題的思考方法,體現了有序思考的價值。

  總之,這節課的自主學習,實實在在地讓學生能學、想學、會學並堅持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認識得到了提升,不僅達成了學生的學習目標,也非常好的達成了教師的教學目標。

【二年級數學《搭配》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