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中國的當代藝術需要更大的社會化

中國的當代藝術需要更大的社會化

中國的當代藝術需要更大的社會化

  我個人認為中國當代藝術之所以大面積被唱衰,和早些年其價值判斷“一刀切”有關,60年代出生的藝術家被假以政治對抗說,70年代的又冠以青春傷害說,80年代出生的早幾年更是被悲催的造勢為卡通說等等,將當代藝術價值做成簡化版和快餐消費模式,其實早就埋下了隱患,現在只不過是問題集中爆發的時刻。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線索,長期累月忽略了民間的立場和價值的兌現和努力的那一份,或者換句話說,如果不能釋放中國當代藝術實踐創新和邊緣化的價值,一味附和在主流的市場化開拓中,那麼唱衰,“看了想吐”只不過是現象,其深刻背後危機是來自中國文化結構性的危機。中國當代藝術30年的高潮部分竟然不是價值觀的完整實現,而是迎來了商業化的變節。當社會化成為當代藝術的附屬價值,而沒有形成明確的推進,並在社會化中釋放新的活力和能量,當代藝術也逐漸失去了方向。

  現如今從“野雞”變“鳳凰”,轉眼間又成為人人喊打的“落水雞”,中國當代藝術從三級跳被唱衰的基本面有:1.“啞巴”學術,讓中國當代藝術自吞苦果。這可以解釋中國當代藝術“看了想吐”的原因之一。“啞巴”學術的主要特徵是急推,狠吹,猛捧,違心。2.當代藝術被眾多利益鏈條包圍,形成了停滯的“當代藝術”,而不是釋放出當代藝術自身發展的新價值出來,這個社會面關注的是市場利益,而不是藝術的精神創新與實踐價值。3.主流結構的當代藝術,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市場化的商品,而不再代表藝術群體的意識形態,因此很多人清晰的意識到中國當代藝術價值形態已經走到了必須發生變化的前夜,但是對於新形態價值立場的當代藝術到來心裡大都沒數。4.代表一級市場的畫廊在混水摸魚,也讓民情激憤。很多畫廊惟利是圖,充滿了完全變相的商業利益追逐,加速了人們對這個行業的反胃。拍賣公司遊戲的秘密則就更不要說了……現實大場面是:小圈子的遊戲和江湖化的利益運作,已經扼制了中國當代藝術向更廣泛層面社會化邁進的動力。

  由於中國當代藝術商業化過快,大概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近年的當代藝術價值學術整體沒有獨立的繼續推進,也沒有形成獨立話語場,無法對應變化的當代藝術內外部狀況,也就無法釋放出新的學術資訊出來,從而很單一的落到維護市場為導向的價值判斷力,甚至成為合謀的一道利器,這主要體現在那些功成名就的批評家、策展人、藝術史、美術館相關專家近年來的學術行進路線,就能看到真實的謊言存在在這個行業有多大的市場。諸如國內每年很多雙年展、藝術節、三年展,博覽會、各種展覽都有很多大型學術活動上演,但卻沒有形成有力的學術建構磁場,學術獨立判斷的價值出來。現在與市場相關聯的學術,一起構建了舊當代藝術價值體系的現實利益。因此,整體學術的影響力也就失去公信力,同時也失去了活力,更失去了突圍的更新力量。儘管,當代藝術在商業上暫時成功,但是眾所周知這種成功是非常有侷限性的,而建立不斷社會化的藝術機制和結構,才能讓這些學術活動釋放出真實的價值,而不是成為商業的配套。如果以搭建社會化方式的'思維與視角重新來做這些雙年展、博覽會、藝術節等等,我想釋放出來的當代藝術資訊一定是另外完全不同的狀態。而這些活動的價值與差異性才能真正會體現出來。

  中國當代藝術“看了想吐”現在已是既定的基本事實面:如何消化這場結構性病變危機帶來的衝擊,重新找到中國當代藝術的新“藍海”,取決於我們對文化的立場,取決我們對於事實的尊重,取決於藝術需要不斷創新的共同價值理念共識,取決於藝術仍然強調精神性價值,取決於不斷挖掘被邊緣化藝術行為,以及具有突破價值藝術現場的發現與挖掘。我的意見是藝術界能否儘早的從原有衰敗的“價值場”擺脫出來,尋找新的價值“藍海”——我想這正是現在藝術界面臨的一個嚴肅的問題。而進一步擴大社會化則是這個集體重新尋找“藍海”的價值通道和救命稻草。

  我不知道藝術界對不斷社會化的當代藝術做好心理和行動上了準備了嗎?在都是水分的中國當代藝術原有價值版圖上,重新展開更大層面,更廣程度的社會化,我想可能是尋找當代藝術價值新“藍海”的方向,也是當代藝術的核心價值和需求。

【中國的當代藝術需要更大的社會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