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人性論讀後感

人性論讀後感

人性論讀後感(精選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性論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性論讀後感1

  我們原以為我們總在認識世界,卻忽視了我們也在被世界所認識。

  對於人之認識能力,在哲學上至少存在著兩個似乎對立的派別,即所謂的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可知論大概是承認“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維”存在著認識“存在”的可能性。而不可知論大概是說:“思維”不存在認識“存在”的可能性。二者看似對立,在我看來,實則不對立。相反,它們可以相互補充,共成一個體系。但也有必要將其區分開來,而這並非是因為其觀點針鋒相對,而是因為它們強調的點即側重點不同。為什麼是這樣呢?那麼,究竟我們是否存在著“思維”認識“存在”的可能性呢?

  首先,我還是認為,“思維”是存在認識“存在”的可能性的,只是存在著“‘思維’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認識‘存在’以及如何認識‘存在’的問題”。不同於很多可知論的觀點,雖然我認為“思維”存在認識“存在”的可能性,但同時我也認為“思維”對“存在”的認識是不徹底和不完整的,即“思維”不能完全認識“存在”。

  也許我們能認識事物的很多方面,但由於受認識主體(主要是人)個人或集體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實踐水平以及認識工具等主客觀條件的制約,認識主體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甚至是一個不斷否定的過程,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認識將是不徹底的和不完整的。如我們認為某屬性是事物最重要或基本的要素,然而後來卻發現不是;又如什麼才是事物最重要或最基本的屬性即本質?它是否有一個靜止的、絕對化的評判標準?

  所以,當我們試圖承認我們能徹底、完整地認識事物時,我們便會遇到認識的有限性與標準的相對性即可變性這樣的尷尬。但我們又不能說:“我們不能認識些什麼。”畢竟,我能還是能認識點什麼的!我們總能看見些或聽見些或者理解些什麼的。即我們不能說“思維”完全不能認識“存在”。

  那我們又是憑什麼去認識的呢?我想,首先是依靠我們的感官,認識的主體人的基本感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和手腳等,相應的便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這五種基本感覺。我們日常主要便是依靠人的這些感官認識事物的存在,它是人認識事物存在的基本和最直接的方式,其認識的內容構成了人類認識的基本內容。

  其次,便是人的理性,這也是人類認識或者說意識超越其他動物的表現,人類不僅可透過感官認識事物的存在,也可以透過人類的理性認識事物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屬性等。在這我們也可看出人的“感官認識能力”與“理性認識能力”是有區別的,“感官認識能力”認識的更多的是事物的“現象”及其“存在”,而“理性認識能力”意味著更多,它可以把人對事物的認識層面不斷深化。

  可以認識到更為接近事物的本質的層面,但也無法充分地認識事物的本質或基本屬性,即我們可以無限地接近事物的“真理”(在這“真理”意指事物的“本質”),但卻無法窮盡“真理”。而除人類之外的動物的認識或意識是很少甚至不存在理性的,即便有,也是不完善的,因為理性是社會化的產物……

  另一方面,我有認為,不可知論即“思維”不存在認識“存在”的可能性也是可能的,它反映的實質問題也是圍繞“‘思維’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認識‘存在’以及怎樣認識‘存在’”展開的。我認為,“思維”不存在認識“存在”的可能性更多的是指“思維”不存在認識“存在”的“本質如“真”、“善”、“美”等,而因事物的本質是事物的根本屬性和核心,對事物的存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一旦“思維”不能徹底、完整、科學地認識事物的本質,我們便不能說我們已經認識了該“存在”。

  依據上文所說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思維’能否認識‘存在(的本質)’與‘我們怎樣認識‘存在’、‘認識的有限性以及認識的標準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有關’。”下面,我將著重透過討論“我們怎樣認識存在”這問題來為“不可知論”提供依據。我們常說“眼見為實”,然而,真的如此嗎?究竟什麼是“實”即什麼是“真實”?眼睛看到的即使是事物非常重要的屬性一定是“真實”的嗎?還有,你看到的事物一定是“真實存在”的嗎?

  是否存在“不真實”的可能?對於這些問題,我想首先借用康德先生的觀點,即我們看到的事物的“真實”是我們“眼睛”等感官感知到的真實而非事物自身的真實。事實上,我們的眼睛等感官太容易欺騙我們了!受人的生理結構和意識結構等方面的影響,我們在觀察事物時,透過各種手段形成的對事物的“印象”知覺或在”印象”知覺基礎上透過想象和記憶形成的某一事物的“觀念”可能是模糊的或是表象的甚至錯誤的。

  另外,即使是我們形成的對事物的“印象”知覺或“觀念”是比較正確的,當我們試圖比較完整地表達出來時,我們會發現我們面臨著表達不清或言不達意等的尷尬,首先,這是由語言的多義性和修飾性造成的,當我們看到一朵很“美”的花時,我們也許會用“美”這個形容詞來概括這朵花“美”的具體表現,如花朵的體態,我們只能試圖以更接近於花朵“如何美”的語言來作一個大致的勾畫,而始終無法非常精確地說出這朵花是如何如何的“美”,“花”如何如何的“美”似乎是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之事,它可能只存在於人的意識中火甚至就不存在。

  其次,人認識事物的“真實”還受到了人的理效能力制約。最後,我們並不能剔除我們在認識事物時所抱有的主觀偏好,正如一句話所說的:“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想看到的”,既然我們不能剔除我們認識事物時所抱有的主觀偏好,那麼,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說我們說認識的事物一定真實,會不會是我們認為的真實呢?我想,這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人性論讀後感2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學史》的情況下,我知道了休謨這位偉大的哲學家,他的《人性論》讓我很好奇,看書名,就讓我覺得比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要有趣,當然哲學類的書籍都是非常枯燥難懂的,但只要懂了,那麼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謨這位偉大的哲學家,我在上課時聽老師介紹後,甚是震驚。12歲的休謨已經是愛登堡大學的學生了。出於“一種對於學習哲學和知識以外所有事物的極度厭煩感”和在哲學研究上的突破,休謨決定“拋棄其他所有快樂和事業,完全奉獻在這個領域(哲學)上。”,這時的他才18歲。我現在已經19歲了,還在拿“誰的青春不迷茫”這句話來作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託詞,實在慚愧。

  《人性論》這本著作是休謨在他26歲時初步完成的,並在之後不斷地增加內容。這本偉大的著作在當時卻得不到重視,給辛苦研究的休謨帶來很重的挫折。

  休謨認為一切科學都與人性有關,數學、自然科學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種程度上依靠於人的哲學,科學是在人的認識範圍之內,並且根據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斷的。

  因此休謨提出一個建立一個科學體系,即有關於人性的“人的科學”。在此之前,我認為科學是本身存在的,是不變的真理,它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發現而不會有不同的認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樣的,否則就不會存在問題的辯論了,其中關於克隆的問題就是一個例子。所以歸根到底,“人的科學是其他科學的唯一牢固的基礎”。關於人性,休謨分成了三種:

  知性,情感和道德學。我僅對第一卷的《論知性》第一章《論觀念的起源、組合、抽象、聯絡等》中的部分談談我的個人的體會,至於整個《人性論》的內容概括我還無法體會和概括。

  《人性論》的第一卷,休謨認為人心靈的一切知覺可分為“印象”和“觀念”這兩種不同的型別。印象:初次進入人的靈魂中的最強烈的的知覺;觀念:

  我們的感覺、情感和情緒在思維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這兩者是一般很容易區別,但是在少數的特殊例子上,兩者可能很相近,以至於難以區分兩者,所以需要一個東西作為區別,於是休謨就把印象和觀念分為簡單的和複合的這兩類,這樣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對理論體系造成不嚴密性的漏洞威脅。

  關於簡單的印象和觀念,書中所說“我們的全部簡單觀念最初出現時都是來自簡單印象,這種簡單印象和簡單觀念相應,而且為簡單觀念所精確地復現。,這裡邊就存在著一個次序關係。

  休謨用的正面證明例子是兒童對於顏色和味道的觀念,和官能出現事故類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聾了的人對於某些印象和觀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謨又提出來一個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漸變連續的'色調中的中間一個空白點,人是可以憑想象來補充這一缺陷的。當看到這裡時,我在想:這矛盾似乎徹底的摧毀了關於印象和觀念的次序上的理論。但是休謨對這種例子作出了關於次生觀念的說明,觀念可以從新觀念中產生自己的意象,透過這個說明休謨完整嚴密地證明出了一切簡單觀念或是間接地或是直接地從它們相應的印象得來的這個說法仍然是正確的。

  印象又可分為兩種:感覺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說到“感覺印象是由我們所不知的原因開始產生於心中”反省印象則即情感、慾望和情緒,大多數是由觀念得來的。我產生了這樣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麼原因呢?即為什麼我們不知道?

  關於印象在心中的復現的官能,休謨把它分成了兩種。一種保持原有的活潑程度即“記憶”,另一種則完全失掉那種活潑性,變成一個純粹的觀念即“想象”。透過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兩者的不同,但是從生物學的角度研究會不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呢?

  現在大腦的研究還不能解釋關於想象和記憶這兩者之間在生物水平上是否存在關於印象有著交錯的聯絡,更不知道相關的活動機理,在休謨那個時代科技更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假若這一分類在生物學方面不符合,是否就得推翻?或者透過修改詞意來補救?這純屬我的胡思亂想,恐怕貽笑大方了。

  字數和體會都很有限。對休謨《人性論》的學習還在初步階段,學習到了休謨哲學的深刻迷人之處,也被他嚴密的邏輯推理所折服。學習過程中總是有許多不解、懷疑和矛盾的地方,看來哲學這門學科實在是博大精深,實在得下一番苦功鑽研。

  人性論讀後感3

  讀完《人性十論》後,感受頗深。錢穆老先生以哲學的角度精闢的闡述了人生的問題。其作品剖析辯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闡述著自己人生哲學,旁徵博引,論理深透的哲學觀點給予讀者以深思,發人以啟迪。由於領悟差,有些語句晦澀難懂,以下是我的一些見解。

  在文章的開篇,錢穆老先生談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充分體現作者本人對人生的大徹大悟,心境上升到一定的境界。於我想來,這已大體描繪出作者的思想境界。細細的體會,在人生路上,隨時可遇坎坷,荊棘遍佈,困難重重,當你已努力過、追求過,不管結果是否是想要的,哪怕失敗,但你心已超然,不會因失去而悔恨。因為在心理上你已經達到了,已經成功了,已領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錢穆先生闡述人生哲學從宏觀到微觀,由外物到內心有條不紊自然而然的引導讀者。錢穆先生首先對一個具有廣泛性談論話題號讀者共同探討人生的嚮往,使讀者明確人生的意義要有純潔高尚的嚮往做衡量因素,在讀者和錢穆先生共同明確統一所研討的問題後,錢穆再一步步闡發自己的人生哲學,他了解中國人的心理,在文章開始就以《適與神》進行說理,接著就聯絡到每個人的切身的自由,如何處理物與人的關係,如何擺脫人生的痛苦。如何完成自我,如何獲取我們的自由。在文章的最後在以道德的高度以慷慨的基調闡明道與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讀者腦海裡留下了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和感知。

  對於每個人,當他跨出校門,步入社會,同樣也存在追求人生目的問題。而當今社會競爭壓力之大,要實現追求人生又何嘗是件容易的事,因而,正確擺放人的心態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人性十論》讓我以正確的心態面對人生。

【人性論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