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搭石的評課稿

搭石的評課稿

搭石的評課稿

搭石的評課稿1

  一、直接匯入

  今天我們將跟隨劉章爺爺一起去欣賞他美麗的家鄉,一起去走走他家鄉的

  生:搭石

  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寫課題。來齊讀課題

  生:搭石

  師:真的是石頭啊,讀得都冷冰冰的。但是老師相信學過課文之後,你們會對搭石有更深的瞭解。

  二、初讀課文 合作交流

  1、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聽清楚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文中的四字詞語。 2、課文圍繞搭石講了什麼?

  師:好,開始吧。自由地讀課文。

  師:讀完的同學,還可以考慮考慮,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

  2、檢查初讀課文情況

  師:都讀完了,好。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請你試試。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作者的家鄉,人們都在小溪裡採搭石,讓人們容易行走。

  師:有這方面內容,但還不夠完整。來

  生:寫了家鄉人民團結友愛的美好事情。

  師:哎呀,看來你已經走到課文深處了,請坐。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家鄉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是課文的情感,但主要寫了什麼?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家鄉人民由搭石所發生的一切。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擺搭石 走搭石 讓搭石(板書)

  4、檢查詞語

  師:是的,課文不但寫了秋涼以後,家鄉的人民要擺搭石,而且還講了在搭石上所發生的事情。所以瞭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老師還要看看,這篇課文的字音,是不是都讀準了。你們看?螢幕上的三個詞語誰能讀好?

  生:第一個詞語是間隔。

  師:直接讀。

  生:背而行,一行人。

  師:都讀對了,請坐下,再請你試試。

  生:間隔,相背而行,一行人。

  師:這三個詞語裡面都有多音字,同學們讀得很準。

  師:來說說你畫的四字詞語。

  生:常年不斷、山洪暴發、溪水猛漲、來來去去、天氣漸暖、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招手示意、相背而行。 師:這是你畫的,你畫了哪些?

  生:還有脫鞋綰褲

  師:是,這個不難發現,還有

  生:還有協調有序、理所當然。

  師:是。這兩個詞很難,被你找到了,我們課文當中還有呢.

  生:招手示意。

  師:這個詞說過了。

  生:同學了一下子找出了這麼多的四字詞語,別說,這篇課文這樣的詞語還真不少。第一行,請你來讀 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脫鞋挽褲、

  師:第一行都讀對了,第二行,來請你。

  生: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沒錯,字正腔圓。第三行,請你來

  生:招手示意、相背而行、理所當然

  師:都讀對了。同學們看,四字詞語在詞語王國當中是個特殊的家庭,就四個字卻表達著豐富的內涵,讀好了四字詞語,讀好課文也就不難了。所以這節課就讓這些四字詞語帶領我們走進課文的學習。我們按照作者的寫作順序依次來交流。請你讀好這些詞

  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

  師:咱們這樣吧。全們班的男子漢一起讀讀這兩個詞語,讓我們來聽聽山洪來襲的景象。來,預備起。 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

  4、指導書寫。

  師:哎呀,瞧瞧就八個字,卻給描繪了一幅洪水來襲的景象。這就是四字詞語的魅力。同學們再看這兩個詞語。紅色的是生字,需要我們會寫。你仔細看看,哪個字兒比較難寫,需要給同學們提個醒兒。

  生:我覺得暴的下面不是個水

  師:恩,謝謝你的提醒。沒錯,咱們來看看這個暴字。讀讀像水底。既然這個字不好寫,咱們一起來寫一寫這個字。

  師:上下結構,上面是個

  生:日

  師:要把他寫得

  生:扁一點兒

  師:下邊由兩部分組成。一撇一捺要寫得稍微,長一點兒,最下邊是一個,沒錯,像水底。注意,注意筆順點、提、撇、點。眼學千遍,不如握筆一遍。現在請同學們拿出寫字本工工整整地寫一遍。不僅要寫正確,還要寫漂亮,有同學寫字姿勢非常得好,坐得非常地端正。

  三、品讀體驗 搭石之美

  抓住四字詞語

  1、

  師:同學們,這兩個詞語不僅會讀了,而且會寫了,感覺就又不一樣 了。放到句子當中,肯定也能讀好,

  生: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子。

  師:原來山洪過後,人們出工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收工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趕集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訪友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來來去去都必須

  生:脫鞋綰褲子

  師:一次又一次地脫鞋綰褲子,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如果沒有搭石,人們從溪水上過去會非常地困難。

  師:是啊、還有嗎

  生:人對搭石的美好期待

  師:在脫鞋綰褲這個地方,我們感受到家鄉人在過小溪的時候,特別特別地

  生:不方便,

  師:是啊,這是在汛期,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過小溪,這就可以

  生:走搭石

  師:那你知道什麼是搭石嘛?用課文中的話說說。

  生: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師:是啊。同學們,看看這個句子,看似簡單,但是有很多細節,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再看看這個句子,請你再讀讀這個句子,看看哪個詞,給你的感受最深刻。

  生:進入秋天

  師:想,哪個字,哪個詞給你的感受最深刻?

  生:平整方正,因為從平整方正這個詞說明家鄉的人為了方便大家走路,找石頭也十分細膩。

  師:並不是隨便找一些石頭都可以做搭石,一定得找

  生:平整方正的石頭

  師:平整方正,還有嘛?

  生:說明了家鄉人對搭石的需要,做搭石的石頭要求很高。

  師:是啊。只有這樣才能做搭石,還有哪個詞給你感觸最深?

  生:我說的是一排

  師:你說

  生: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說明非常地需要搭石,必須擺成一排,需要十分夫人精準,不然就容易發生掉到水裡的事情。

  師:是的。必須橫著擺上一排。來

  生: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就是說搭石還有兩塊石頭之間的間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師:二尺啊,就是人一步的距離,又發現了什麼?

  生:石頭的間隔太大了,人會掉到水裡,人也跨不過去。

  師:哎呦,家鄉的人們考慮得多周到啊。

  生:家鄉的人們還要考慮水的深淺。因為如果不按這個深淺的話,人一不小心也會掉進水裡去的。

  師:是啊。水的深淺就決定了石頭的

  生:大小

  師:是的,同學們看到那個擺字了嗎?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可不是隨隨便便放上排。這樣吧,讓我們的課本暫時當一回搭石,來拿起來,放在那,再拿起來,擺在那,有什麼不同?

  生:放很隨便,擺要找準位置。

  師:擺要找準位置,多麼細心的家鄉人啊!還有

  生:如果是放的話,不可能就變成了橫的一排。什麼樣的形狀都會有,比如說圓圈啊什麼。這樣的話家鄉人走路就會很不方便。

  師:沒錯,家鄉人考慮得特別得周到。同學們,寥寥數語,不僅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搭石,還讓我們有了這麼多的體會,那每個字每個詞都不是隨隨隨便便放在那的,而是擺在那的。每一個字都是擺在那裡的,所以這不起眼的搭石,在作者眼中是:讀

  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原來這不起眼的搭石在作者心目當中那可是

  生:一道風景(板書)

  師:同學們知道了什麼是課題,再看看課題。此刻你還覺得這只是些冷冰冰的石頭嗎?

  再讀課題

  師:有了這些搭石,家鄉的人都可以

  生:走搭石

  師:出工可以

  生:走搭石

  師:收工也可以

  生:走搭石

  師:訪友也可以

  生:走搭石

  師:趕集更可以

  生:走搭石

  師:來來去去都可以

  生:走搭石

  師:你又體會到什麼?

  生:家鄉的人們非常需要搭石,搭石給家鄉的人們帶來了方便。

  師:是的,搭石在家鄉人的生活當中很重要。同學們,一個脫鞋綰褲就讓我們有了這麼多的體會,多好啊,就這樣讀,就這樣品。

  2、協調有序

  師:我們接著來看

  生:協調有序

  師:課文又是如何來描述協調有序的?找一找。

  生:前面的人抬起腳來,後面的人緊跟上去。

  師:不要加字,來,再讀一次。

  生: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

  師: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師:讓我們配合著讀一讀. 前面的抬起腳來

  生:後面的緊跟上去。

  師:前面的抬起腳來

  生:後面的緊跟上去。

  師:前面的,抬起腳來

  生:後面的緊跟上去。

  師:像這樣配合得適當,很有秩序。就是

  生:協調有序

  師:這段話中還有兩個四字詞語。找到了嗎?

  生:分別是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這兩個詞語是疊詞,要讀出他的韻味、節奏。先自己練著,讀讀這兩個詞。節奏,還要有韻味,請你試試。

  生: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準了,來

  生: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看到了畫面,但還不夠清晰。

搭石的評課稿2

  今天,聽了周龍英老師執教的《搭石》一課,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搭石》是一篇鄉土氣息濃厚的文章,課文截取了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展示了鄉親們善良、友愛、互敬互幫的美好品德。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張老師用她帶有濃濃感情色彩的語言把學生們帶入了這個民風純樸的鄉間,讓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

  一、理解詞語,靈活多樣。

  周老師的課教出了濃濃的語文味兒。她始終注重對生字、詞語和重點句子的學習和指導,特別是指導理解“脫鞋挽褲”、“協調有序”和“人影綽綽”這三個詞語,所採用的方法語文味兒十足。老師問:“你從哪裡體會到了美?”學生馬上說:“我從脫鞋挽褲中體會到人的美。”老師順勢就進入學習詞語的環節,先讓學生表演一下“綰”的動作,再讓學生想象了人們在小溪上走路的情景,還組成了幾個句式整齊的,像詩歌一樣的句子:“如果人們沒有搭石,人們就必須(脫鞋挽褲);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挽褲),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挽褲)。”學生對“脫鞋挽褲”的意思和走過小溪的艱辛就有了瞭解。一次次的引說練讀,學生已經牢固地掌握了這三個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學“協調有序”這個詞語時,沒有讓學生說說是什麼意思,而是用一句“讓我們進入走搭石的行列中吧。”讓孩子們進入了當時的人們行走的情境中,“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跟上去)”理解了人們行走的井然有序。

  學習“人影綽綽”這個詞語時,先出示字典中的的三種解釋讓學生選擇,再讓學生說明為什麼這麼選。老師又拓展了“綽綽有餘”這個成語,再讓學生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一幅怎樣的畫面?”透過想象理解詞語的意境。

  二、體會課文,獨具匠心。

  把一篇具有鄉土文學氣息的文章上出一番詩情畫意,張老師對課堂的設計可謂匠心獨運。先看匯入部分:“這個小山村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幾句話寫出了一個安詳寧靜的小山村。 再來看教學中的一個亮點。在學完“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老師反覆導讀這句話,語速由慢變快,再由快變慢,孩子們也跟得很有節奏,書聲朗朗,起起落落,好像是走搭石的人沒有亂了步伐一樣,最後總結“這樣的動作就叫作協調有序。”又在讀中領悟了詞意。如此的情、境、意三者融為一體,整個過程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卻有一番清新雅緻的韻味。

  三、寫作指導,融為一體。

  周老師教學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她的每節閱讀課的教學,都會和相關的寫作指導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本節課,周老師在學習完課文後,問學生:“你知道作者是怎樣寫出這麼優美的文

  章嗎?”很多同學意識到這是細心觀察的結果,如果不是平時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又怎麼會捕捉到那被人踩在腳底的平平凡凡的搭石呢?周老師繼續鼓勵大家:“相信你們也會成為生活的細心人,也會寫出如此優美的文章。”同時,向大家推薦曹文軒的小說課下閱讀。 紮實的教學功底,樸實無華的教學特色,周老師將人文性與工具性完美地統一起來,“簡約而不簡單”,透過一堂《搭石》,巧妙地展示了語文教學的美,讓人受益無窮。

搭石的評課稿3

  我今天聽了任麗老師的課,有以下幾點拙見,下面我來分點說一下:

  1、本課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以讀感悟,實現了學生與教師對話,與文字對話,與生活對話,引出勤苦的人們在小溪上鋪上了一排石頭,引出課文課題,簡潔明瞭,切入主題。

  2、角色換位,培養想象,拓展文字。這個環節是讓學生自己來尋找美、發現美、體驗美。美就在文字之中,就在字裡行間,走進文字,讀出文字,這才是閱讀教學的境界。學生用自己的眼睛來發現,用自己的心去體驗,每個學生的發言都洋溢著自己的個性。孩子們在老師的啟發下,假設了不同的人來走搭石,學生的想像思維得到了發展的同時,也表達出了孩子們美好的心靈,特別是一個孩子說出盲人走搭石,他站在河裡領著盲人過河,這個細節,教師應該對學生髮言給予表揚,同時,我想應該把掌聲送給他。

  3、詞語的理解更是教學的重點目標之一,這節課中,任老師追求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如“協調有序”是文章的重點詞語,從理解到運用、拓展,再到積累,體現了過程和方法,融入了情感。由“話”變“畫”,來教“清波盪漾、人影綽綽”,讓學生在不斷誦讀中品味疊音詞,悟出音律美,體會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融為一體。

  4、其中有幾點建議我整理了一下,首先是教師應該及時糾正和評價孩子的答案。任老師認真傾聽完學生的回答後缺少總結性的語言。其次,本課沒有設計小組討論環節,應該設立此環節,使孩子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再次,搭石應該是方正堅固的,任老師在板書的時候忽略了它的形狀,畫成了橢圓的。

  總之,在任老師的課堂上讓我感受到了“美”的真實所在,使我受益匪淺。

搭石的評課稿4

  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學生對文字是怎麼理解的,是他們自己體驗出來的,而不是靠教師的講解、告訴和瑣碎的追問。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簡單,只是用引領的方式提出了一個整合性問題“誰想說一說你的發現和感受?”,這和傳統的做法不一樣,傳統的語文教學,總是老師提出幾個具體的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教師解讀替代了學生的解讀,學生是教師的附庸,那樣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潛能,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學生也不可能真正的走進文字。問題應該讓學生自己讀出來。

  最後處理也很獨特。搭石在學生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人們的善美深深的感染了每個學生。最後讓學生踏著“搭石”,離開教室,用自己的行動去體驗、去表現那種人性美,可謂是獨具匠心的設計。

  這是一篇以愛為主題的文章,教育學生從平凡的小事中去感受美。文章以一個小山村的搭石為背景,描寫了村民的`人性美。教者從課文的整體入手,按著“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表達美”的閱讀思路,層層遞進地展開教學。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己研讀課文,透過對話交流方式深度解讀文字,體驗文字的價值,在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性的語言富有詩意,評價性的語言富有激勵,提問不瑣碎,追問不盲目,歸納不牽強。教師很好的把握了語文教學的要義,重視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體驗,同時加強文字與生活的聯絡,既重語言的訓練,又重情感的昇華,張馳有度,節奏明快,進展有序。情境美,文字美,語言美、想象美,音樂美,朗讀美構成可整個課堂教學的和諧美。

搭石的評課稿5

  今天聽了區教學能手賽《搭石》一課,下面我談一談聽完這節課後的一點學習收穫和感受。它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短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並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我認為本節課在以下方面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

  1、引導探究,質疑激趣。

  愛提問是學生的天性,老師要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提問、愛提問,這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張揚學生個性的需要。“搭石”,對我們城市裡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不太熟知的話題,透過讀題質疑,老師再用讚賞的目光、鼓勵性語言給予肯定,這無疑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更為自由、自信、舒展的平臺,保持良好的朗讀興趣。

  2、注重學法指導。

  注重學法的指導,是新時期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新的要求。葉聖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我們在教學中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他們學會學習。老師在初讀課文後,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自主學習時,讓學生動筆畫出不懂的詞語,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同時教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如請教學習夥伴、聯絡上下文理解等等。教給學生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如透過聯絡上下文對“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等的詞理解。

  3、以點帶面,加強對詞語的理解。

  在教學中,老師追求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如“協調有序”是文章的重點詞語,從理解到運用、拓展,再到積累,體現了過程和方法,同時也融入了情感。 “理所當然”一詞,談感受來理解,體現了工具性與實踐性相結合。老師就這樣有層次,有梯度,又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學生在愉快的情境活動中不知不覺積累,感悟運用了新知,紮實有效地落實了雙基訓練。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難點。在課堂上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透過對重點

  詞語的體會、品讀,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使語文能力得以提高。

  教學永遠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在這一節課,有以下不足之處:

  讀的形式單調,齊讀多,沒有默讀的訓練。在一堂課中,讀的訓練不僅要做到讀有要求,讀有標準,讀的面要廣,更要注意朗讀形式的多樣化。用不同的朗讀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感,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讀的興趣。讓學生在多樣的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品味課文語言,在這節課中大部分的讀都是學生的齊讀,在形式上有些單調。另外,課程標準就指出:“各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從中可以知道,默讀既是教學目標,也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作為四年級學生來說,馬上要進入第三學段,更要加強默讀的訓練。 文章第三自然中的品讀是否更應該抓住聲音美、動作美、景色美三個角度來欣賞。讓學生感悟一行人走塔石時的美景。“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塔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一句的品讀是否這麼來:知道學生在想象畫面的同時想一想: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麼想,表情,動作又會怎麼樣?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樣想,怎樣做的?老人滿意離去時,會是怎樣的心理,表情,動作?

  總之,這位老師的課,條理清楚,環環相扣,紮實有效,使我受益非淺。看別人的課,想自己的課堂;聽別人的課,想自己的語言,讓我們在這種和諧、互學的教研氛圍中攜手共進吧!

【搭石的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