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八年級歷史上冊《太平天國運動》教學反思

八年級歷史上冊《太平天國運動》教學反思

八年級歷史上冊《太平天國運動》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歷史上冊《太平天國運動》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歷史上冊《太平天國運動》教學反思1

  今天講了一節公開課,從上週接到這周要講公開課的通知開始,到今天正式開講,心裡一直都提著,今天總算是可以鬆口氣了,趁熱打鐵來消化一下各位聽課老師提供的寶貴意見。

  首先我自己覺得,本節課比較趕,導致有些討論也不能很充分的進行。高老師指出,在講《天朝田畝制度》一節時,情景模擬設定的不錯,只是如果課下就安排學生準備的話,效果會更好;還是在評價這個制度的落後性時,高老師指出對私有的否定也是其落後性的體現。

  跳過這節課本身,我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語言細節;黃老師特別之處,課堂應該有詳有略,新老師都有一個通病,總怕自己講不完,或哪個知識點沒有講到,以這節課為例,太平天國的過程就可以略過,本身這些知識點也不需要講解和擴充套件了,還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楊主任指出,如果是上一節優質課,本節課最大的不足在於,沒有起伏,過於平淡,沒有吸引學生的特點,比如語言、個人風格,如果只是講知識,沒有吸引學生的點,學生怎麼能被吸引到課堂呢?李校長也指出,要與高考相銜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迴歸教材。

  八年級歷史上冊《太平天國運動》教學反思2

  低著頭謹慎走路,會讓我們摸不清方向,抬著頭傲視前方,則會讓我們看不到可能出現的絆腳石,也看不到自身在荏苒歲月中留下的串串腳印。所以,在歷史教學的路上,要多回頭追憶,多抬頭看方向,不斷地總結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和進步,進步了更要進一步反思。下面我就從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兩方面對我的公開課《太平天國運動》複習(基於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路徑的探究)作一個總結反思。

  一、主要成功點:

  1、本節課最突出的亮點就是運用多元史觀複習與解讀主幹知識“太平天國運動”,透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近幾年高考命題形式已經不再拘泥於教材本身,而是更加註重考察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注重多元歷史觀的運用。多元歷史觀要求我們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分析歷史,對同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我們可以透過更多角度去全面分析,得出更為客觀的評價。身為一線教學的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滲透多元史觀,並運用多元史觀整合教材,解讀重大歷史事件和主幹知識,對於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主動應對高考,都有重要意義。因為運用多元史觀解讀重大歷史事件,其本質就是進行歷史解釋,而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之一,以此為核心解讀重大歷史事件,實際是在綜合運用多種史觀解決歷史問題,從而有利於全面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2、本節課是在結合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進行的,基本上達到了一些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和我的初衷是一致的。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那麼,我們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應按照學生“學”的規律進行教學。即:學生“應該怎樣學”,我們就“應該怎樣教”。所以,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前提,教師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已有知識經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學生的這個基礎與教材的編排順序有關,但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與生活環境關係更大。並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怎樣用同學生們熟悉的生活現象去解釋一個概念,怎樣創造情景,怎樣歸納學過的知識點等,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

  3、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儘可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氣氛民主平等、輕鬆愉快,體現了新型的師生關係。學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動和實踐中得到鍛鍊和發展的,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師也無法代替。透過設計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智慧,啟發學生思維,給以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閱讀、動手操作、集體討論、自我展示、及時反饋資訊、及時調控,使師生、生生合作和諧、默契,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最佳化。

  4、採用高效課堂模式,在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基礎上,突出了學生合作探究與交流,體現了團隊協作與集體智慧的重要性。高效課堂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構建以“情景匯入、學導結合、探究深化、總結反思”為主體的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透過教學實踐,令我受益匪淺。

  5、遵循學科規律,探究高效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透過自學、討論、板書、講述、評價等環節,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6、課前只有導學案和課件參考,對探究的核心內容沒有做具體的預設和限制,完全透過思路的引領,讓學生調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儲備進行隨機展示,有助於進一步瞭解學生的真實狀態和實際需求。

  7、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環節清晰,重點突出,核心放在了學生運用多元史觀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主幹知識太平天國運動上,這是本節課最突出的一個亮點。

  8、課堂匯入環節寥寥幾句話卻精心設計,蘊含全球史觀、文明史觀、現代化史觀等史觀資訊,把中國置於近代世界的大背景下,便於在中西比較的基礎上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把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具體時間與空間變換為19世紀中期中國南方的表述,使學生耳目一新,既有利於和世界接軌,把太平天國運動放在工業革命後工業文明衝擊的大背景下去探究,又有利於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9、評點環節根據學生的表現和需要,進行以肯定和激勵為主的課堂評價,並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點撥、拓展和補充,使學生收穫了自信與成功的愉悅。

  10、本節課的設計以新課標和新高考的`目標要求為依據,形散而神不散,形式靈活,跌宕起伏,但是主題鮮明,重點突出。透過課後和學生的交流與反饋,這節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發和點燃興趣引領思維的作用。

  二、主要不足處:

  1、課前強調最大限度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突出隨機性,減少了預設,對學生狀態把握不充分,使學生活動拖延了正常教學時間,影響了整個教學程序。須知課前精心準備是“高效課堂”實施的保證,要實現課堂的高效,必須在課前下足夠的功夫,備課不再是寫寫教案,而是要充分了解學生實際認知能力,去認真鑽研教材、會用教材、活用教材,合理設計教學活動,精心挑選高質量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並設計符合學生實際能力的導學案,提前發給學生預習,教學生透過預習提高自學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只有經過這樣的精心準備才能保障高效課堂的順利實施。

  2、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主要充分利用了教材圖文資料,但多媒體的運用相對欠缺,準備的課件主要在課前讓學生參考,在課堂上因臨時的故障沒有開啟,流於了形式,影響了教學的直觀效果。

  3、導學案的編寫環節齊全,但是在重點與難點的確定上缺乏深究,顯得草率,流於形式,指導性不強,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論引領不明顯,達標檢測環節針對性不強,試題數量太少,起不到很好檢測學習效果的作用。

  4、整節課的時間把握基本合理,但是展示交流環節因缺乏預設與限定時間,相對地拖延了時間,總結提升的時間少,精煉交流的時間緊,是一個顯著的不足。最佳化課堂時間安排,是“高效課堂”實施的重要環節,一堂高效課一般由精講、精學和精練三部分構成。也就是說教師要精選教材,學生都懂的可以不講,講了學生還是不懂的也不講,做到精講;教師要精心安排學的時間,提高課堂的高效益,讓學生能在規定的課堂時間內透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獲得最大化的效益,做到精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及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靈活安排高質量的課堂練習,做到精練。但“精”不等於“少”,過於“少”且質量不高就達不到精煉的效果。

  總之,高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它不失為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的一種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將會更多地思考、更多地關注,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需要出發,使課堂教學建立在更加有效、高效的基礎上。

  八年級歷史上冊《太平天國運動》教學反思3

  高一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較為欠缺,但他們性格較為活躍,課堂上能積極回答問題,因此宜採用多媒體結合的問題探究式教學法,教師主要採用創設新情境、材料分析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遷移、探究學習。我結合<<太平天國運動>>的教學,就多媒體技術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談談幾點體會。

  (一)多媒體技術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正式上課之前,幻燈片播放中國近代史圖片,讓學生直接感受中國近代史內憂外患的社會狀況,並感受中華民族不斷奮起抗爭的精神。然後全體學生再朗誦一首與太平天國有關的詞:<<釵頭鳳·天國吟>>,大大加深了學生對天國興衰的直觀感受,給學生帶來新的感受、樂趣,促進他們的參與意識,快速進入課堂的教學。

  (二)多媒體技術有利於整合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

  比如:天國夢的設計,這些問題在激發學生思維的基礎上,擴大其知識面。

  1、讓學生觀看兩則《天朝田畝制度》的資料,引導學生分析土地分配原則和產品分配原則,並啟發學生思考,對以上兩個原則進行評價。

  2、讓學生學習《資政新篇》的材料。

  問題:

  1.你認為《資政新篇》提出了一個怎樣的社會改革方案?

  2.《資政新篇》的主張在當時能實現麼?說說理由?

  (三)多媒體技術有利於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愛國情感。幻燈片播放中國近代史圖片,讓學生直接感受中國近代史內憂外患的社會狀況,並感受中華民族不斷奮起抗爭的精神。

  這節課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對學情分析存在不足,主要是低估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期待;教師的語言略顯蒼白,不甚生動;教學設計還是有些偏重形式,而對內容的挖掘深度有些欠缺。比如:怎樣保證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能夠實現觀點在交流碰撞之後的思維、思想上的倍增效應,這方面做的不足;如何化繁就簡,課前的教學設計沒有涉及。

  在今後的改進措施中,對學情分析要每課具體再做課前分析,精力好集中;教學語言上的問題還是應該從教學設計的完善出發。

【八年級歷史上冊《太平天國運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