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從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

《從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

《從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精選3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從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從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1

  在閱讀完柯林斯的《從優秀到卓越》之後,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其中的很多觀點比如,第五級經理人、先人後事、刺蝟的三環理論、核心策略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無論是在閱讀過程中,還是閱讀完整本書之後,我都隱約的感覺到一個問題,許多作者的觀點我都覺得很有道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仔細思考一下之後,我又會覺得作者的觀點貌似有什麼問題,所以,我想講一下我的感受並且同時表達一下我的疑問。

  首先,我想講我認為貫穿整本書的一個問題。《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中講到的例子都是那些在過去的30多年的時間裡股票市值大漲的公司,作者和他的同伴們從1000多個案例中選了11個,從股票市值上來看,這些公司無疑都是非常成功的,他們業績的增長幅度都高於大盤的3倍以上,儘管從資料上來說,這些公司都是非常卓越的,但是或許是出於人類天生的對於資料的懷疑,我總感覺有什麼問題在其中。雖然很多人認為真實的資料告訴我們的真相一定是正確的,但是我一直認為既然資料是認為採集的,那麼這個所謂正確的資料就一定會帶有一定的立場。比如說棒球比賽中存在的一些諸如盜壘、保送、上壘、策略性放棄等人為的因素會干擾比賽的資料統計。因此,我認為,市值高的公司不一定是一家卓越的公司,比如說中國的中石化,30年前中石化也許連一家優秀的公司都算不上,但是,現在他確實世界500強,事實上在中國諸如中石化這樣的公司數不勝數,他們之中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是靠著壟斷、官方背景、以及百年難得一遇的機遇。還有,也許某一家公司他完全做到了《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中所介紹的各種管理措施,但是就是沒有完成卓越(請原諒我無法舉出具體的例子,但我認為一定會存在)。所以,我會覺得會有這個問題,就好比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因為作者在選擇案例時很自然的排除了諸如中石化以及那種擁有成為卓越的一切條件但就是沒變得卓越的公司,而且,作者在選擇對照公司帶有一種很明顯的傾向性,即透過對比來證明,作者觀點的正確性。因此,我一直很迷惑於是因為卓越的公司所以有卓越的市值,還是因為這家公司的卓越市值,從而來說明這家公司在某方面來說是卓越的。

  其次,我想講一下我既覺得很正確有覺得有失偏駁的刺蝟理念。《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中所強調的刺蝟理念是把複雜的世界簡化成單個組織性的觀點,一個基本原則或一個基本理論,發揮統帥和指導作用,這個觀點我很認同,但是對於書中柯林斯認為的即應該把這種觀點當作實踐方法,用應該將這種觀點奉為追求的目標的思維,我很難認同,儘管我同樣認為這個世界的本質也是簡單的,但是我更認為為了追求簡單的本質,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透過不同的途徑,只要可以獲得簡單的本質。即我認為柯林斯堅持用“一”的方法去追求“一”的結果,而我則覺得可以用“多”的方法去追求“一”的結果。同時,對於同樣在這一節中所講的內部三環觀點我認為非常非常正確,對此我將它們簡化為三點,熱情(你對什麼充滿熱情)、能力(你能在什麼地方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動力(是什麼驅使你的經濟引擎),我想,如果一家企業能夠完整的認識並貫徹這三點,就算不能成為一家卓越的公司,成為一家優秀的公司也綽綽有餘了。

  最後,我想講一下關於本書最後一節中的關於在維護核心意識的同時,並不斷改變策略和方式這一觀點。可以說,我完全認同這一觀點,甚至完全打消了我在最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想到的一個擔憂,如果這是一家卓越的企業,但他拋棄的原本的核心思維,這還算的上是卓越的公司嗎?就好比是懷著改變中國網際網路的百度公司,因為業務需要去做了房地產,縮小甚至放棄的網際網路業務,這還是百度公司嗎?(舉了個誇張的例子,現實中不知道百度做不做房地產)幸好,書中的在維護核心意識的同時,並不斷改變策略和方式這一點給了我一個答覆。但是隨之而來,我又有一個新的疑問,到底什麼程度的改變策略和方式是維護核心意識容忍的極限,改變策略和方式到底是為了更好的維護核心意識,還是單純的試圖獲得更高的利潤,亦或是兩者兼而有之。比如說書中舉例的迪士尼公司所恪守的給成百上千萬人帶來幸福和對創意的追求,但是他在80年代採取的國際化策略和90年代的遊輪策略,讓我很懷疑迪士尼的動機,到底是恪守核心,還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反正就我所知的並且是我認為的,在當今迪士尼公司估價不斷上漲的同時,迪士尼的動畫片反而喪失了以往的.純真、美好和感動,現在只有現在被迪士尼收購併任保持獨立製作的皮克斯動畫所出產的動畫片才能讓人回想曾經的迪士尼動畫。

  以上所以這樣都是我讀完《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在之後的一點不知對錯的想法,有什麼錯誤的地方或者是荒謬的地方希望指導老師能夠見諒,謝謝。

  《從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2

  看完《從優秀到卓越》的第一章,我首先想到的是恩師對我說過的一句話“你是個優秀的學生,老師希望你能不斷地進步,追求卓越”。那個時候只是感覺老師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或許是年少不更事,竟沒能很好的領會“卓越”的含義,今天再讀這本書,卻讓我對這個詞的分量有了新的理解。

  其實第一章主要是闡明瞭這本書的整體框架,邏輯結構,研究方法,提出本書的重點“實現優秀到卓越是可能的,本書將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論證如何從優秀到卓越”。不難看出本書的研究結論都是在分析了大量客觀資料和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的,而且本書的邏輯結構也是相當嚴密的,巨輪模型讓我們對“從優秀到卓越”的過程瞭然與心。卓越的過程就是巨輪旋轉起來的過程。笨重巨大的飛輪,剛開始推動它轉起來是那麼地艱難,但是隻要我們堅定地朝著一個方向不停歇地推動,讓它蓄積大量的動能,當到達那個臨界點的時候,巨輪也就飛快的旋轉起來,而且勢不可擋。當然推動巨輪的力量也很重要,它要有“第五級經理人”的領導,要遵循“先人後事”,要敢於“直面殘酷的現實,而且還要堅信信念”,在我看來更多的是要有一種信念。

  文章開篇就提出“優秀是卓越的大敵”,其實看到這句話,讓我們難免有些困惑,因為我們通常會認為,達到了優秀的層次,不就更接近卓越了嗎?會什麼反而會阻礙“卓越”的實現呢?但想想現實中的例子,就不難發現,這句話卻有道理。在某個行業優秀的企業有很多,他們利潤可觀,員工福利好,企業體制成熟,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口碑,並且還能在比較長得時間內保持這種優勢,這個時候這樣的企業往往會安於這種現狀,因為他們覺得對他們而言各個方面已經夠好,他們只要保持現狀,就可以有好日子。一旦有這種想法,這個企業就很難再進步了。其實這也就符合了為什麼第一一般只有一個,而第二第三卻可以有多個,而且排名越往後數量越多的現狀了。而沒有做到卓越的企業很多時候是沒有認識到什麼是“卓越”,為什麼要“卓越”,怎樣“卓越”。

  “令死神望而卻步的,是永無止境的好奇心”,我想說的是 “卓越”也不能僅僅侷限為“優秀”的更高一個層次,她應該是無限向上,向前的一個級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保持對生活,對世界的好奇心,不斷去發現和創造美好,讓整個人類,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變得更加美好!

  《從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3

  應該說剛剛開始是抱著完成複試任務去買了《從優秀到卓越》,去看這這本書的。但是現在看完了,我很想說,謝謝,謝謝成亞讓我有機會選擇柯林斯,選擇《從優秀到卓越》。

  有些遺憾,因為本人目前的能力有限,所以書中有些東西我並不能完全讀懂,甚至領會。對於柯林斯所寫的從優秀到卓越的黑匣子中裝的是什麼內容,書裡面也是強調了很多遍了,第5級的經理人、選適當的人選上車(良好的團隊、優秀的繼承人)、刺蝟理念(這個裡面的三環理論我也沒有太明白的)、訓練有素的企業文化環境、技術加速、累計與突破,由此卓越誕生。

  我總覺得綜起以上內容,第一點“第5級經理人”則是最為關鍵,當然也不可忽略其他因素,同時我也覺得作者也是花大幅筆在這個因素上。一個企業的執行長能達到第5級經理人的標準的話,他也一定可以組建最好的,最高效的團隊,執行最明智的抉擇。培養良好的企業文化,採用先進科學技術,堅持不懈的創新發展。一直能夠使企業從優秀轉變成卓越,並且一直卓越下去。

  另外說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但是卻是我讀這本書時最真實的想法(也是我覺得值得我去學習的):第一,作者本人,說實在的我並不瞭解,但是透過書前的大篇幅的“鳴謝”,我知道他是一個謙遜,有著感恩的心的人。他才是作者,他卻說這個不是他的成果,他將這個歸功於所有為之工作的人,哪怕付出了僅僅一點點。第二,透過書中所寫的黑匣子的內容。我在想我自己,現在的我不算優秀,更談不上卓越,從一個企業的進化,推論到我個人。我個人應該怎麼從平凡追求優秀,進而有可能卓越(我在想應該看《基業長青》的)。說到這裡有點自嘲,人家看書,都是從小面看到大道理,我卻反了。卻在告誡自己該如何提升自我,但是我卻不承認這個道理,因為目前的我是一個正在追尋工作的我,我目前需要的就是這個。

  我知道我寫的心得不多,但是我認識到了書買對了,目前的我只能看到我自己的發展,我把書放在枕邊,希望可以多加看看,多加鞭策自己。當然我也需要更多的像這樣卓越的書籍來提高自己。也希望有一天,當我實現我的提升自己的第一步的時候,我可以想象並且一步步努力實施如何把黑匣子裡面的東西變成現實。

  另外我也真誠的祝福,無論是否有我的參與。成亞都可以成為一個卓越的企業,一個百年企業。也願成亞文化源遠流長。

【《從優秀到卓越》的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