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雨點兒》評課稿

《雨點兒》評課稿

《雨點兒》評課稿

  《雨點兒》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透過大雨點和小雨點的對話,告訴學生從雲彩裡飄落下來的雨點兒,滋潤了大地,使花更紅了,草更綠了。袁老師整堂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教師辛苦的付出。

  一、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內容層層深入

  本節課教學內容多,容量大,有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寫字教學,教師卻能巧妙地將這些容於短短的四十分鐘,而且學生學得如此輕鬆。

  首先,袁老師以謎語匯入,激發學生興趣,然後透過自讀課文,初步感悟;接著用多種方法學習本課生字,(藉助拼音讀,去掉拼音讀,應用學過的認字方法認讀,利用摘蘋果的遊戲讀詞語),再由字過渡到詞語的理解,進而再到句子,進行說話訓練,再透過不同形式的讀來感悟課文內容,理解大雨點和小雨點的作用。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說話訓練:“透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麼?”“如果你是大雨點兒或小雨點兒,你想到什麼地方去?”對課文內容進行拓展,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最後進行寫字教學。教學環節過渡自然,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目標性極強。

  二、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豐富語言的積累,積累語言對於積累知識、培養語感、豐富感情等都有重要意義,如:在學習“數不清”一詞時,教師問:“你還知道什麼也數不清?”有的學生說星星,有的說小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瞭解雨點兒也很多,也數不清,這樣,“數不清”一詞就在學生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學習“數不清的雨點兒從雲彩裡飄落下來”一句時,引導學生用“小草從……。“……從……”這一句式,由易到難,進行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 多媒體資訊科技的運用,提高了課堂效率

  適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能夠大大的`提高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袁老師這節課中,多處都合理地運用了多媒體教學。這節課一開始,袁老師讓學生猜謎語,出示的畫面很容易讓學生猜到謎底是雨,還有雨點飄落的畫面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飄落”一詞的意思。

  四、不同形式的朗讀,深入感知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生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在本課的教學中,袁老師設計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朗讀。學生自由讀,然後請學生分自然段讀,還有後來的師生合作讀,齊讀等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從中感悟大、小雨點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下面,我再談一點個人的想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的作用,可以出示幾幅對比鮮明的圖片,使學生看了一目瞭然,明白了前後景象的變化都是因為雨點兒帶來的,直觀、形象,教師無需過多語言,就能讓學生深刻理解。另外,袁老師雖然設計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朗讀,但在朗讀的方法上是不是還要多一些適當的指導,朗讀的時間是否可以安排得充裕一些,比如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可以先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再男女生讀,師生讀。

  總之,袁老師這節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袁老師教得透,學生學得實,以後我會虛心向袁老師學習。

【《雨點兒》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