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讀《教育學》有感

讀《教育學》有感

讀《教育學》有感(精選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教育學》有感(精選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教育學》有感1

  再次捧起《教育學》,讀到《教師與學生》這一節,感觸很多,具體如下:

  一、學生雖然教育過程和教學過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們以往的教育學對學生的分析和研究卻很不夠。雖然我們強調教師應該吃透兩頭,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認識學生,但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教師的工作中,前一點往往比較重視,後一點卻重視得很不夠。

  二、學生是處於迅速發展時期的人。學生時代,從入小學到中學畢業,是一個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發展都非常迅速的時期,是個體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定型到比較定型的成長髮育時期。對於學生來說,他們身心各個方面都潛藏著極大的發展的可能性,在他們身心發展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各種特徵都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在這一時期,他們的身心發展能否得到滿足,能否得到積極、良好的教育,對於他們的發展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三、學生髮展的可能效能否成為現實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條件。人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個體發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屬性的制約。進入學校後,社會性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制約作用則逐漸加大。推動個體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動力,是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客觀要求所引起的需要與個體的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運動的階段性完成是個體和客觀現實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個體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生的。在活動中,個體不斷作用於客觀現實,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和關係,形成一定的發展水平。客觀現實也不斷作用於個體,對個體突出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反映在個體的頭腦中,轉變為個體的需要。而需要的滿足,同樣需要透過個體自身的活動即與客觀現實的相互作用才能實現。因此,沒有活動,沒有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沒有個體的發展。客觀環境的刺激,諸如教學的內容、教學的要求、學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學生的精神需要,並對這些需要作出積極的反應產生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能否產生積極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結果,與教師、學校如何安排、組織學生的各種活動有極大的關係。

  四、學生是具體能動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物件。學生的發展性與學生的不成熟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正因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正因為學生的不成熟性,學校和教師才大有可為。學校教育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由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體教育場景選擇教育內容,組織教材和教學活動,並採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施加影響。與環境對個體自發的、零碎的、偶然的影響相比,學校教育對個體的成長起著主導作用。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是學習者,是受教育者。由於他們的知識較少,經驗貧乏,獨立能力不強,加上受教師權威的文化影響,學生具有依賴性和向師性,即一種盲目信任教師的特點。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權威性。然而這一切並不意味著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個受動者。忽視了學生主動性的存在的學生觀在根本上是陳舊的、錯誤的。教師要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這種依賴性和向師性,但根本上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立、自立的發展意識與能力,發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發展,是對教師素質的考驗。如果教師不珍惜甚至濫用學生的依賴性和向師性,將挫敗學生的發展。

  讀《教育學》有感2

  談到《教育學》,我似乎一點都不陌生,上師專時作為一門課程來學,參加工作後又培訓過一次,升本科時還培訓了一次。次數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認為並沒有能真正把教育學的理論運用在實踐當中,參加工作十年了,面對一個個教育難題,自己還是無所適從。為了讓自己對教育這門科學的理解更加深入,也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間,我又一次捧起這本《教育學》,細細地品讀,希望它能給自己以新的啟示。

  翻開這本顯得有點陳舊的書,又看到那個問題,“教育學是什麼?”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為什麼要進行這樣一種社會活動?原來人類要生存和發展,社會要延續和進步,就必須將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使之逐漸完善起來,並把更成熟的經驗傳給下一代。教育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與社會共同存在、共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範疇。看到這裡,我心頭湧起一種強烈地自豪感。因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為一名教師,自己感覺是無尚的光榮。面對這樣一個神聖的職業,自己真的應該投入整個身心去認真地工作,不僅僅是投入精力和時間,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孩子們,使他們健康成長。想想平時的自己,也曾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為在新課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講課而彷徨,甚至有時會產生一種逃避的心理,現在覺得真不應該,自己今後要打起精神,帶著神聖的責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著往下讀,這本書又從中國教育的現狀、學生素質及培養、課程、教學以及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等幾方面進行了論述,使自己對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又得到了一次回顧,在讀的過程中,自己也產生了一些對教育這門科學的新認識:

  一、教師要解放學生,解放自己。

  書中有一段話寫得特別好:“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一絲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開啟過一處美不勝收的精神世界,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其激動不已的讀物,從來沒有執著地思考過某一個問題,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令自己樂此不疲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體驗,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那麼,他(她)就肯定沒有受到過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話語告訴我們,原來良好的教育講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縛,不是鉗制,它需要釋懷,需要解放。這就意味著,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可是現在教學的現狀是,學校似乎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引學生去感知這個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點放在對成績的要求上,不僅要排名次,而且對優A率及達優率也要排出來。老師們為了讓學生出成績,不停地加班加點,佈置的.作業也很多。學業生每天疲於應付,缺少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所學的知識,學生的思想和身心難得自由,天長日久,學生整天到晚都處在心事重重、焦慮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許,他們小小年紀,但已經開始有了嚴重的厭學情緒。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學生淹沒在題海戰術裡,不要再讓學生寫作業寫到很晚。我們不妨給學生一個美好而輕鬆的童年,和孩子們同讀一本書並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鼓勵孩子們擁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引導他們學會體驗愛,這樣,學生會很快樂,而我們自己也會工作得很快樂。

  二、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

  以往的“教師中心論”,容易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關係的緊張,而“學生中心論”又削弱了教師的職責,對學生成長同樣不利。其實,在現代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主體間性”。這種關係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評判。這就特別需要教師具有寬容、溫厚之心。努力減少一些苛責、失望和冷漠,增加幾分理解、信心和親切。努力從學生哪怕是極細微的閃光點上,分享滿足、愉悅和歡樂的情緒,能選擇最恰當的教育時間、途徑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的教師才會獲得學生的尊重,教學工作才會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進行。這一點就需要我們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讀《教育學》,給我以新的啟示,其實人就是在不斷的讀書中進步,讓我們繼續讀書吧!

  讀《教育學》有感3

  作為一名教育學專業的研究生,從大學本科到現在攻讀博士學位,本人讀過的教育學教材已不少。這些教材有的是精心所編,有的只是應時之作,好壞有別,良莠不齊。悉數讀過的所有教材,自認為可讀性最強,收穫最大,印象最深的要數王道俊、王漢瀾主編的《教育學》。第一次接觸這本教材正值碩士研究生備考之際,在閱讀的過程中情不自禁就被它明確的觀點、嚴謹的結構、通俗的語言、豐富的內容所吸引。經過那段時間對這一教材的系統學習,發現自己對教育的基本問題和原理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認識,同時也對教育學這一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考上碩士研究生之後,才知道很多老師和同學也跟我一樣,都是從讀這本教材起步、啟蒙和奠基的。毋庸置疑,它為幾代教育人的成長和發展中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

  但是,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深入和教育理論的不斷更新,當我們重讀這本教材時,發現其在某些內容和思想方面已略顯陳舊。由於該書1988年出版,至今已20年,雖然也歷經數次修訂,但未作大的修改。因此,一直都非常期待能夠早日讀到這本教材的最新版本。後來,從導師郭元祥教授那兒欣喜地聽說王道俊、郭文安兩位教授在耄耋古稀之年,正不辭辛勞地組織一批具有豐富教材編寫經驗和較強研究能力的專家學者對舊版《教育學》進行全面修訂和改善。於是,對新版教材的期待更甚了幾分,期盼著早日見到她的“新面孔”。2009年5月,由王道俊、郭文安教授主編的《教育學》(第6版)正式面向讀者發行。手捧散發著淡淡油墨清香的新版教材,心中的喜悅之情無法言說,於是迫不及待地拜讀起來。隨著閱讀地深入,越發深切地感受到了編者在編寫過程中付出的心血以及該教材的魅力所在。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幾點閱讀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教材的內容新穎,時代感強。近年來,我國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日新月異,教育作為社會系統中的子系統,變化也相當巨大。因此,教育學教材的更新也應緊跟發展的步伐,從而使學習者透過教材的學習擁有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掌握與未來教育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本幾近“重寫”的教材,在藉助原《教育學》(新編本)為人熟知的體系、規範與方法的基礎上,積極更理念和資料,反映教育發展與變革的時代特徵與新需求。透過閱讀我們不難發現,大到章節的設定,小到案例的選取,新版教材都進行了相應調整,不僅替換掉了原版教材中那些過時的思想、觀點和資料,而且增加了許多重要的新內容。如它刪除了內容已略顯陳舊的“電化教學”、“勞動技術教育”和“課外活動”三章,添加了此次課程改革最新提出的“綜合實踐活動”一章。又如,在“教育與社會發展”這一章中,不僅豐富、深化了兩者關係的探討,而且將以人為本、科教興國等先進的、極富時代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納入到教材的編寫中。再如,在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性方面,除了進一步完善傳統的教授/接受教學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外,又反映當代教學改革的進展,新增了問題/探究教學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這就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現代性和創造性。總之,教材所體現的這種時代性和先進性,有助於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握當前中外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和教育改革的新動向,在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中與時俱進,不斷髮展進步。

  其次,在論述上層次清晰,邏輯嚴密。一套教材,如果沒有層次性和邏輯性,學習者學起來就會思路混淆,難以把握。本教材在論述的過程中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環環相扣,非常注重層次的清晰和邏輯的嚴密。如編者在論述“教學過程理論的發展”這一部分時,在佔據豐富史料的基礎上,遵循歷史發展的軌跡,透過對古代、近代、現代等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與理論的述評,以及對我國新時期關於教學過程性質相關論爭的簡述,向讀者清楚、深入地介紹了教學過程理論的萌芽、形成、發展和不斷趨向豐富、完善的歷程。這種循序漸進、引人入勝的論述方式,使人讀起來思路清晰,明曉通暢,自然而然地被帶入了教育科學的宏偉殿堂,從而不僅掌握了系統而厚實的基礎知識,而且激發了濃厚的閱讀熱情和探索真知的旨趣。

  再次,在理論與實踐的處理方面,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我國許多教育學教材的編寫往往偏重於條條框框的理論描述而缺少對現實的關照。因此,當我們在學習這些教材的時候更多的只是背誦、記憶枯燥乏味的條文定律,難以體驗到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價值。而這本教材一個很重要的優點就是密切聯絡實際,避免了從概念到概念,從觀點到觀點的抽象說教。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發現,教材在介紹和論述相關教育理論時都儘量從當前的教育實際出發,使用和增加了大量新穎而有說服力的例項進行闡述和說明。這不但增強了教材本身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同時也有利於學習者更好地閱讀和理解。如在“教學”這幾章節中,編者就將教材中講述到的教學方法、過程、原則等同當前中小學教學實際緊密聯絡起來,精選了許多典型的教學案例,使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抽象認識提升到具體認識。另外,教材中的複習思考題也密切聯絡了當前的教育現實,注重引導學習者運用所學的教育理論去觀察、分析和評價實際教育現象和問題,使我們既深化了對教育實踐的認識,又加深了對教育理論的理解。

  最後,教材的語言凝練,通俗易懂。當前有些教材,受西方話語的負面影響,以別人看不懂為新為榮,追求語言的晦澀艱深和高深莫測,使人讀起來雲裡霧裡,不知所云。而這本教材恰恰相反,在語言表述上不故弄玄虛,不追求華而不實的辭藻,通俗樸實,簡潔凝練。因此,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夠比較輕鬆、自如地把握住書中的主要思想和觀點。另外,在評介或論述比較抽象的理論觀點時,編者也儘可能地做到深入淺出,明白易懂。如論述環境與人的能動關係時,為了使學習者更好地理解“環境的給定性離不開主體的選擇性”這一抽象的教育理論思想,編者用足球運動員在球場上位置的固定性來比喻環境的給定性,而將球員在球場上的自主發揮比作主體的選擇性,指出:“比如對一個踢後衛的足球運動員來說,足球運動規則和他的位置是給定的,但這並不妨礙而且有助於他成為一個優秀的球員”。這個比喻生動、貼切,使人一讀就懂。用簡單的生活例子來說明高深的教育理論,這種獨特的語言表述在教材中隨處可見,極大地增強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除此之外,教材對細節的重視程度也相當高,處處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編寫理念。考慮到學生的經濟能力與方便攜帶,新版教材的編排以美觀大方、經濟實用為主。在版面設定上,內容緊湊,結構合理,充分地利用頁面空間,而不像有些教材形式花哨而內容空洞。同時,編者在編寫的過程中還將重要觀點、關鍵詞語和核心內容都用黑色字型特別標出。這種獨特、醒目的內容呈現方式非常有利於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抓住主要內容,把握學習重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俗話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品一杯好茶,讓人回味無窮。眾所周知,在教育領域,王道俊領銜編著的《教育學》就是一杯芳香四溢的“好茶”,深受廣大學子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睞。而這次的修訂改版,又是對原版教材的一次重大的繼承和創新。相信,它的出版定能吸引更多的讀者來“茗品”,使他們喜愛並受益。

【讀《教育學》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