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熱愛生命》教學設計

《熱愛生命》教學設計

《熱愛生命》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熱愛生命》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愛生命》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快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閱讀小說的能力。

  2、能夠多角度、多側面欣賞文學作品,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感悟人生,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珍愛生命。

  3、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研讀品味精彩片段,領悟課文震撼人心的力量。

  4、體會小說心理描寫的特點,把握主人公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欣賞文學作品,感悟人生,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

  學生反覆閱讀、熟悉課文,查閱相關資料;教師查閱作者、作品等相關資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習了《安妮日記》這篇課文,我們的眼前彷彿還浮現著安妮“從一個房間徘徊到另一個房間,在樓梯裡上上下下,像一隻本來會唱歌的鳥被剪去翅膀,不斷地用身了撞擊那沉暗的鐵條”的身影;我們的耳邊彷彿還回響著安妮那“放我出去,到有新鮮空氣的地方去!”“必須好好活下去!”的聲音。小安妮對生命的渴望、對生活的憧憬無不震撼著我們的心。

  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篇歌頌生命的文章:《熱愛生命》。教師領讀文中最震撼人心的情節:“人狼搏鬥”。

  二、作者簡介

  傑克·倫敦,美國著名的小說家。幼年窮苦,自食其力。曾到北方阿拉斯加參加淘金者的行列。因病空手而歸。但帶回了北方故事的豐富素材,從此埋頭寫作,成為職業作家。長篇小說:《野性的呼喚》、《海狼》等,短篇小說《熱愛生命》曾受到列寧的讚賞。在逝世前幾天,手裡還捧著它。這篇小說為何有如此的魅力?

  三、學生初讀課文,概括中心

  這篇小說透過一個受傷的淘金者在唯一的同伴拋棄他之後,孤零零地一個人在草原上拼命尋求生路,他以熱愛生命的巨大內在力量和堅強的耐心、意志,維持了生命,戰勝了病狼,並最終被科考隊員營救的故事。

  四、學生再讀課文,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

  1、故事的開端(1~4段)

  主人公從極度虛弱中終於醒來,感到了新的恐懼,發現了一頭灰狼。

  板書:發現狼。

  2、故事的發展(5~9段)

  一個晴天,他來到河邊,看見無際的大海,模糊的覺得有了希望,繼續前行,但是一條和他一虛弱的但仍貪婪的病狼始終跟著他,並用飢餓的眼光看著他。

  板書:與狼同行。

  3、故事的繼續發展(10~15段)

  內在的生命動力逼著他前進,他發現了同伴遺留下來的口袋,但不想拿走,一直提防著病狼。

  板書:繼續與狼同行。

  4、故事的高潮(16~21段)

  在奄奄一息的時候,他用盡全身力氣,咬斷了狼的咽喉,吸了狼的血,維持了生命,戰勝了狼。

  板書:殺狼

  5、故事的結局(22~23段)

  他被捕鯨船上的科考隊員發現,被救上了船。

  五、三讀課文,自主學習

  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瞭解故事情節,為下節課的人物分析打下基礎。

  第二課時

  一、研讀賞析

  閱讀課文,學生先自主探究,再分組討論下面的問題。

  小說之所以產生了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於人物形象的塑造,課文透過“他”的經歷,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生命垂危者求生的畫面,那麼,是什麼促使他如此頑強?在塑造這一人物時作者主要採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1、共同賞析精彩片段。

  ⑴抽讀52頁第二、三自然段寫主人公見到馴鹿骨頭的段落:

  “這些殘骨在一個鐘頭以前還是一頭小馴鹿……難道在天黑之前,他也可能變成這個樣子嗎?生命就是這樣嗎,呃?真是一種空虛的、轉瞬即逝的東西。”

  “他蹲在苔蘚地上,嘴裡銜著一根骨頭,吮吸著仍然使骨頭微微泛紅的殘餘生命……有時砸到自己的指頭,使他一時感到驚奇的是,他並不覺得很痛。”

  提示:這是在主人公飢餓難忍、無處覓食之時的思維獨白和動作描寫,一頭可愛的小馴鹿只剩下了骨頭,他聯想到什麼呢?(聯想到自己,聯想到生命是如此脆弱,這說明即使意志堅強的人也有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在同環境和困難鬥爭的`時候也有自身的灰心和軟弱,真實地反映了人物的內心。)

  那他是否消沉,退縮呢?行動就是最好的證明,即使生肉、碎骨也讓他感到欣喜,可見對生命的熱愛,對生的渴求。同時他不覺得痛則說明身體的虛弱,反應開始遲鈍了。

  ⑵人和病狼最後較量的情節是小說最為精彩的場面,也是高潮部分,可齊讀最後兩段:

  “他只是從夢裡慢慢甦醒過來,覺得有條舌頭在順著他的一隻手舐去……這個人已經把全身的重量都壓在狼的身上。”

  在這部分中,寫到了他的感受,突出了心理活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人與狼搏鬥的動作、過程。哪些詞語或句子用得最精彩?一個瀕臨死亡的人最後為什麼能戰勝狼呢?

  牙咬手,手抓牙,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搏鬥方式,只有在奄奄一息的人和同樣衰弱垂死的病狼之間才有可能發生。牙和手都無力了,可是人終於用另一隻手慢慢摸過來,“一下把狼抓住”了。幾分鐘後,人把全身重量都壓在狼的身上,可惜他的雙手已無力把狼掐死。可是他還要用嘴咬住狼的咽喉……終於,狼死掉了,像“鉛液”一樣的狼血灌入人的胃裡。人戰勝了狼,殺死了狼,喝了狼的血,而不是相反。透過上述對主人公內心世界和細節、動作的刻畫,揭示了主人公身處困境卻不肯向困難低頭,頑強不屈同自然作鬥爭的堅強意志和熱愛生命的深刻主題。

  可以反覆閱讀,把握語氣,體味情感。

  ⑶同時,主人公也在同自然和自身弱點的鬥爭中不斷磨鍊自己堅強的意志和求生的信念,培養了頑強的生命意志和勇敢精神,成為頑強不屈、具有超人勇氣的強者。

  2、學生自由解讀其他部分,感悟生命:找出自己感悟較深或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談認識,談感受,體會這樣寫的作用。重點從人物心理、動作、細節描寫等方面進行賞析。

  建議:如果學生基礎較差,教師還可以作進一步的提示、指導,如成功的心理描寫是小說的一大特色,可指導學生探究:作者對“他”的內心世界進行了怎樣的刻畫,表現出了人物哪些性格特點?

  示例:

  ⑴課文中寫他見到比爾的骨頭時,“突然間,他不笑了。如果這真是比爾的骸骨,他怎麼能嘲笑比爾呢?如果這些有紅有白,啃得精光的骨頭,真是比爾的話?”

  主人公從這一堆有紅有白,被狼啃得精光的骨頭中,看到了一種可怕的凶兆:難到比爾的命運不正是自己將要面臨的殘酷現實嗎?同時主人公那寬厚善良的心也展現在我們面前,雖然他有許多理由怨恨和鄙視死掉的同伴,然而這種感情卻一下子為他對死者的憐憫所抵消了。他覺得不該嘲笑一個曾同大自然作過鬥爭的死者,更不能嘲笑一個曾一度同他共過患難的同伴,儘管他有不可寬恕的過失。

  ⑵課文寫到他已靠近那希望之船,卻可望而不可即,“那條船離他不過四英里路……無論如何他也爬不完這四英里路。這一點,他是知道的,而且知道以後,他還非常鎮靜”“他仍要活下去……儘管奄奄一息,他還是不情願死”“即使到了死神的鐵掌裡,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多麼堅強有力的生命意志和求生的精神!

  作家緊接著用比喻,用動作烘托心理,形象地描述了主人公精力殆盡仍不屈服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鮮明地把他奮力抗爭的感人動態烘托出來。

  他的疲倦就像大海的漲潮,“一漲再漲,一點一點地淹沒他的意志”,但是他還“用無力的雙手划著,憑著一種奇怪的心靈作用”,也就是對生命的熱愛和執著,“找到一絲毅力,比較堅強地划著”。出色的描寫讓我們深刻領會到人物雖虛弱到極點而心靈執著的情態。它揭示了主人公戰勝病狼的主觀原因,襯托出他堅強不屈的性格。

  提示:不同的學生由於各自的生活經歷不同,理解不同,欣賞的角度不同,對課文的理解自然會有所不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採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就應充分肯定。

  3、分析環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邊閱讀邊圈點批註。

  4、小結:

  透過對課文的欣賞,讓我們從字裡行間看到了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潛能,它會讓你活下去。“他”與其說同飢餓和死亡抗爭,不如說是與恐懼抗爭;傑克·倫敦作為文學大師,用精湛的手法,生動逼真地描繪了這場戰爭。故事情節緊張,卻沒有一點作者人為的痕跡,它只是向我們清晰地展示了一個人在荒原中歷盡艱難的求生過程,不動聲色地描繪出了生命的偉岸和強大。它告訴我們,請敬畏我們的生命,熱愛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的生命結成最緊密的“聯盟”,我們就會盡享生命的美麗與神奇。

  二、拓展訓練

  1、“他”是小說的主人公,可文中一直沒有名字,是作者的失誤嗎?談談自己的想法。

  2、課外閱讀《熱愛生命》全文。

  3、學生展示蒐集的有關熱愛生命的資料,並談感受。

  4、我們時常在各種媒體中看到中學生因生活、學習的不如意而自殘,甚至輕生,學習這篇課文以後有什麼啟發?你能對他們說點什麼嗎?(可根據情況選擇內容)。

  《熱愛生命》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把握小說富有傳奇色彩的情節結構。

  2、體會小說細膩的心理描寫和逼真的細節描寫。

  3、領會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徵意味。

  教學重點:誦讀,領會主人公的精神魅力。體會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體會小說的象徵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傑克·倫敦“善於刻畫毅力堅強的人們”(高爾基語),描寫細緻是課文的突出特點。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把握小說的情節結構,體會主人公的心路歷程。

  2、研討探究法在主人公身上寄寓著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學追求,引導學生研討探究,理解小說的象徵意味,激發積極有為的人生理想。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多媒體演播美國西部風情及淘金圖片)

  同學們,說起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我們自然會想到他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和拼搏中蘊蓄生命的北方小說。北極地帶嚴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堅強的人們,傳遞著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小說《熱愛生命》,去了解一個美國西部淘金者絕境求生的艱難歷程。

  二、傑克·倫敦簡介

  傑克·倫敦(1876~1916)美國小說家,生於加利福尼亞舊金山一個破產農民家庭。他從幼年起就不得不出賣體力養活自己。他當過牧童、報童、童工、工人、水手。他還參加過1893年大恐慌中失業大軍組成的抗議隊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獄,罰做苦工幾個月。出獄後,他一邊拼命幹活,一邊刻苦學習,廣泛涉獵達爾文、斯賓塞、尼采和馬克思等人的著作。他曾考進加利福尼亞大學,一年後輟學。後來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熱的影響,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卻因病空手而歸,但帶回了北方故事的豐富素材。從此,他埋頭寫作,成為“出賣腦力勞動”的職業作家。

  傑克·倫敦從1900年起連續發表了許多短篇小說,通稱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傑克·倫敦在不長的十幾年創作生涯中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150多篇中短篇小說和大量文學報告集、散文集和論文。其中比較優秀的還有《荒野的呼喚》(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寧讚賞的《熱愛生命》。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小說情節結構,疏解下列字詞。投影:

  嶝巖(chán):高而險的山岩。

  踉蹌(liàng qiàng):走路不穩。

  輾轉(zhǎn zhuǎn):①(身體)翻來覆去。②經過許多人的手或經過許多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氣息微弱。

  吹毛求疵(cī):故意挑毛病,找差錯。疵,缺點、毛病。

  骸骨(hái) 鰷魚(tiáo) 窒息(zhì)

  教師提示小說情節:

  《熱愛生命》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拋棄了,他獨自跋涉在廣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風夾著雪花向他襲來,他已經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傷,鞋子破了,腳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蹣跚在佈滿沼澤、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艱難地前行著。就在他的身體非常虛弱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發現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後。舔著他的血跡尾隨著他。就這樣,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著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為了活著回去、為了戰勝這匹令他作嘔的病狼、最終在人與狼的戰鬥中人獲得了勝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終他獲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學生自由誦讀全文,思考:

  小說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臨著哪些生死考驗?他為什麼能超越極限、戰勝病狼而頑強地生存下來?

  學生篩選、概括,教師點撥:

  主人公所面臨的生死考驗有飢餓、惡劣的天氣(“接下來是幾天可怕的雨雪”)、個人體力的極度虛弱、傷病以及野獸的威脅(“這地方的狼很多”)等。他之所以能戰勝這些並頑強地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堅韌頑強,不畏艱難險阻。他雖然身體衰弱無比。並且時常處於昏迷之中,卻有著驚人的意志力。在這場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至死搏鬥中,人的偉大與堅強也最鮮明地體現了出來。作品所要弘揚的正是這樣—種硬漢精神。

  3、學生重點研瀆小說最為精彩的場面也是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後的格鬥。體會主人公堅毅頑強、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探究:小說的象徵意味非常濃厚,這是西方許多文學作品的藝術特點。清揣摩文中顯著的象徵物“狼”的隱喻。

  學生合作探討,教師明確:

  傑克·倫敦“為生存而拼搏”並獲得成功,他喜歡用”狼”自比,小說中的場景構設無疑是他對社會進化論思想的體現。艱難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隨其後的飢餓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臨的選擇是簡單而清晰的:要麼戰勝對方生存下去,要麼被對方戰勝,淪為犧牲品。主人公以他堅毅勇敢的性格和頑強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後搏鬥中取勝,成為真正的“強者”。小說啟示人們,生命是神奇而寶貴的,只有敬畏生命,熱愛生命,才能讓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險惡的自然環境與自然力量的一種隱喻。

  4、學生聯絡《偉大的悲劇》(茨威格)中探險家斯科特歸途覆沒和《荒島餘生》(笛福)中魯濱孫荒島求生的經歷,深入領會小說的深刻意蘊。

  四、研讀,體驗延伸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

  這篇小說在藝術上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故事情節的傳奇性與具體細節的逼真性的高度統一,可以說是這篇小說的最大特色。一方面,這篇小說的整個故事情節都帶有傳奇色彩。作者將主人公安置到一個困苦險惡到極點的生存環境中,讓其經受著一般人難以想象的考驗;另一方面,這又是一篇極為逼真的小說,我們在緊張曲折的故事情節中很難找到人為編造的痕跡,作者準確地摹擬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與意識活動、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個疲憊、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艱難求生過程,其“真實性”可謂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2、請學生繪聲繪色地講出在其他書刊或電影、電視中看到過的類似的人或動物求生的故事,如沙漠、地震、海灘等。

  教後小記:

  《熱愛生命》是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1906年創作的著名短篇小說。這部小說以雄健粗獷的筆觸,記述了一個悲壯的故事,生動地展示出人性的偉大和堅強。小說把人物置於近乎殘忍的惡劣環境之中,讓主人公在與寒冷、飢餓、傷病和野獸的抗爭中,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充分展現出人性深處閃光的東西,生動逼真地描寫出了生命的堅韌與頑強,奏響了生命的讚歌,有著撼人心魄的力量。

  故事情節的傳奇性與具體細節的逼真性的高度統一,是這篇小說的最大特色。教讀課文,要引導學生了解小說創作的時代背景,體會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著的作者獨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學追求。在寫法上,引導學生了解小說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在閱瀆中,培養學生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的意識追求。

【《熱愛生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